财政紧缩

搜索文档
米莱如何“自救”?华尔街:阿根廷比索需要“贬值20%,如果他敢的话”
华尔街见闻· 2025-09-25 03:14
阿根廷比索的命运,正成为米莱政府能否渡过危机的关键。 据彭博最新报道,华尔街分析师的共识是,阿根廷比索被严重高估,需要大幅贬值才能帮助米莱政府摆脱当前 困境。 巴克莱银行表示,阿根廷的实际有效汇率需要贬值多达30%才能刺激经济,StoneX和当地券商One618则认为比 索高估约20%。 One618的首席经济学家Juan Manuel Pazos指出,为了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早些时候批准的200亿 美元协议条款,即实现约100亿美元的年度经常账户盈余,比索兑美元的汇率需要达到1650至1700的水平,而周 一的收盘价为1408。StoneX的分析师Ramiro Blazquez也认为,1500至1600的比索兑美元汇率对阿根廷而言"更为 合理"。 强势比索:从抗通胀利器到经济拖累 强势比索与财政紧缩,曾是米莱用以稳定经济、驯服恶性通胀的两大支柱。这一策略在抑制通胀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效,该国年化通胀率已从一年前的超过200%降至目前的33.6%。 但这对于在关键选举前面临政治压力的米莱而言,是一个极具风险的选项。 尽管经济逻辑指向贬值,但政治现实却成为米莱政府面前的一道坎。市场普遍预计,在10月 ...
阿根廷捍卫比索
北京商报· 2025-09-23 14:35
取消扣税 阿根廷米莱总统自上任以来,以激进的财政紧缩和自由市场改革著称。市场原本期待这些政策能稳定经济,然而,在月初一场关键的地方选举失 利后,阿根廷外汇市场陷入动荡,阿根廷比索对美元汇率近一个月来大幅贬值,债券和股票市场也同步下跌。汇率崩盘的压力下阿根廷政府采取 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包括抛售外汇储备和临时取消农产品出口关税,希望借此促使出口商将更多的美元收入汇回国内,缓解比索的贬值压力。 当地时间周一,阿根廷政府相继宣布临时取消谷物和牛肉、家禽的出口税。就在本周一开市前,阿政府宣布在10月31日前对大豆等谷物取消预扣 税。经过多次下调后,大豆的出口税率为26%,副产品(豆粕和豆油)的税率为24.5%。 据悉,与谷物一样,从9月23日开始至今年10月31日,牛肉和家禽的预扣税从原有的5%降至零。同时要求,出口商必须在相应的出口销售申报单 (DJVE)提交的3个工作日内,在外汇市场(MULC)结算至少90%的外汇,无论是用于出口收款、结算预付款,还是外部预融资或后融资。 据阿根廷媒体报道,取消出口预扣税是为了推动该国农业部门出口更多农产品,以增加美元供给、稳定本币汇率。阿根廷总统发言人阿多尼通过 社交网络宣布:" ...
总裁选预测:小泉赢日元升、高市赢股价涨
日经中文网· 2025-09-23 02:58
自民党总裁选举候选人政策倾向 - 高市早苗财政扩张及货币宽松色彩最为浓厚 可能推动日经平均股指在年底前上涨至48000点 [2][5] - 小泉进次郎延续现政府财政紧缩路线 缺乏推动整体股市上涨动力 [2][4] - 林芳正倾向于延续石破路线 若当选可能导致日本股市下跌 债券和外汇市场波动幅度有限 [7] 金融市场对不同候选人的预期反应 - 小泉当选可能推动日元升值至1美元兑145日元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降至3%左右(当前为3.2%) [4] - 高市当选可能推动日元对美元贬值约2日元 30年期国债收益率可能达到3.4% [7] - 高市交易(海外短期资金买入相关股票)推动当前股市上涨 [5] 具体政策主张分析 - 高市提出核聚变等前沿技术领域发展 通过经济增长增加税收 暂缓食品消费税减免 转向探讨"附带补贴的税额扣除"制度 [7] - 小泉任命财务相加藤胜信担任竞选团队选举对策总部长 与主张消费减税和积极财政的在野党保持距离 [4] 选举形势及市场敏感性 - 选举形势充满变数 候选人仅5人使得小泉更容易暴露弱点 若小泉处于劣势可能再度加速高市交易 [8] - 市场在10月4日投计票前可能变得非常敏感 参考2024年选举中石破胜出导致市场反转的经验 [8]
法国逾50万人罢工反对政府财政紧缩方案
央视新闻· 2025-09-18 22:44
7月,法国时任总理贝鲁推出主打财政紧缩的2026年预算草案,措施包括把两个公共假日改为工作日、 削减医保支出等,以缓解公共债务压力。该方案遭到法国国民议会和民众反对。9月8日,贝鲁就财政政 策向法国国民议会寻求信任投票失利而辞职。时任国防部长勒科尔尼翌日被任命为新总理。 9月10日,部分不满财政紧缩政策的民众发起无工会领导的"封锁法国"大规模示威活动。据法国政府统 计,各地约有17.5万人参加。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9月18日,法国多地发生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活动。据法国政府部门统计,全法共有超过50万人 参与罢工,其中首都巴黎约5.5万人。这是法国近期因反对政府财政紧缩方案而爆发的又一次大规模抗 议活动。 巴黎警察局长努涅兹表示,他对巴黎游行队伍中可能出现大量破坏分子感到非常担忧,并呼吁巴黎的商 户关闭店铺。当天,法国交通、教育、电力、医药等行业劳动者在不同程度上响应工会号召举行罢工, 呼吁制订"更加公正"的财政方案。巴黎、里昂、雷恩等城市的街头示威活动还伴随暴力及破坏事件。 据法国内政部通报,全法有超过300人被捕。受大罢工的影响,一些著名文化景点如卢浮宫和奥赛博物 馆的部分展厅也临时关闭。 法国 ...
现场直击|在欧洲议会激辩中透视“挺乌”三年财政困境与分歧
新华社· 2025-09-10 07:22
欧盟对乌克兰援助规模 -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及其成员国已向乌克兰提供近1690亿欧元财政支持[1] - 其中军事援助超过630亿欧元[1] - 欧盟计划在2028年至2034年新预算案中调动1000亿欧元支持乌克兰[2] 能源政策对化工行业冲击 - 德国化工产业因能源价格过高面临崩溃[1] - 拜耳、巴斯夫等公司正在大规模裁员[1] - 在勒沃库森、路德维希港、比特菲尔德有成千上万家庭因此失去生计[1] 欧盟内部政策分歧 - 匈牙利籍议员指出若算上间接支出整体预算的20%可能流向乌克兰[2] - 法国政府因无法在财政紧缩预算草案上达成一致而倒台[1] - 部分议员呼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冲突并反对向乌克兰派驻军队[2] 欧盟能源转型计划 - 到2027年欧盟力争全面停止进口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1] - 该政策被指导致欧洲能源价格过高[1]
印尼骚乱背后,谁在博弈?
虎嗅APP· 2025-09-02 00:18
文章核心观点 - 印尼当前的政治混乱是经济下行压力与精英内部权力斗争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模式显示内部精英常借助外部时机进行权力再分配而非外部势力主导 [5][6][14] - 普拉博沃总统的经济政策聚焦财政紧缩与工业化发展 但当前经济增速未达预期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10][11][12] - 未来局势发展取决于三股主要政治势力的博弈 普拉博沃可能通过妥协与利益重组稳定局势 [19][21][23] 政治经济背景分析 - 当前印尼经济增速为5% 低于政府设定的8%增长目标 高利率环境(6%+)加剧经济下行压力 [10][11] - 财政紧缩政策已实施 包括削减免费午餐计划预算(原标准15000印尼盾/餐约合7元人民币)引发教师与大学生群体不满 [10][11] - 社会不公现象激化矛盾 国会议员月享5000万印尼盾(约2万人民币)住房津贴 而雅加达最低工资仅约2000人民币 [12] 历史模式对比 - 1965年930事件中 亲美陆军将领遭杀害 最终苏哈托获利掌权 体现精英集团利用外部矛盾实现权力更迭 [15] - 1998年Trisakti大学学生示威引发排华骚乱 实质是经济危机下大家族势力迫使苏哈托下台 [16][17] - 历史表明印尼精英阶层擅长利用而非投靠外部势力 内部权力再分配常以群众运动为表象 [6][15][17] 当前政治势力格局 - 主要分为三股势力:佐科势力(偏世俗、警察系统支持)、普拉博沃势力(军方支持、注重农民与企业利益)、反对派(Megawati与Anies代表的城市下层与宗教势力) [19][21][22] - 权力斗争焦点包括国家安全控制权(警察vs军队)与意识形态分歧(世俗vs宗教) [22][23] - 普拉博沃可能通过削弱佐科势力并整合反对派利益实现稳定 长期动荡或强力镇压概率较低 [23] 经济政策与影响 - 普拉博沃推行"八项主张"(Asta Cita) 核心是通过外国技术合作发展工业 以财政兜底保障农民利益 [10] - 政策设计存在内部矛盾:工业化需外资与技术投入 但财政紧缩限制政策实施空间 [10][11] - 当前经济困境使中产与大学生群体承受阵痛 对8%增长目标的质疑加剧社会不满 [11]
海外高频 | 特朗普解雇理事库克,金银价格共振大涨(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搜狐财经· 2025-09-01 16:24
大类资产表现 - 发达市场股指多数下跌 法国CAC40下跌3.3% 德国DAX下跌1.9% 英国富时100下跌1.4%[2] - 新兴市场股指涨跌互现 巴西IBOVESPA指数上涨2.5% 胡志明指数上涨2.2% 印度SENSEX30下跌1.8%[2] - 美国标普500行业多数下跌 公用事业下跌2.1% 日常消费下跌1.7% 能源上涨2.5%[7] - 恒生指数多数下跌 医疗保健下跌3.4% 非必需性消费下跌2.1% 原材料上涨9.2%[10] - 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涨 法国上行8.9bp至3.5% 意大利上行6.5bp至3.6% 德国下行4.0bp至2.8%[14] - 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涨 土耳其上行181.5bp至31.1% 巴西下行14.3bp至14.0%[19] - 美元指数上涨0.1%至97.85 欧元兑美元贬值0.3% 加元兑美元升值0.6%[23] -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1221[29] - 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 WTI原油上涨0.5%至64.0美元/桶 布油上涨0.6%至68.1美元/桶[34] - 贵金属价格悉数上涨 COMEX黄金上涨3.0%至3475.5美元/盎司 COMEX银上涨6.7%至40.3美元/盎司[40] 政治事件影响 - 法国政府推行440亿欧元财政紧缩方案 引发股债双杀 法德国债利差扩至数月高点[47]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库克已向联邦法院起诉解雇决定[62][71] - 若库克被解雇 鸽派理事在理事会中将占多数 特朗普对FOMC例会投票影响力增强[71]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 - 美国2025年累计财政赤字规模达1.14万亿美元 累计支出5.31万亿美元[53] - 美债需求表现稳健 6个月券投标倍数达3.36 2年期浮息债券投标倍数创近期高位[51] - 美联储官员沃勒支持未来3-6月持续降息 市场预期2026年末政策利率降至2.75-3.00%[75] - 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2.6% 核心PCE同比2.9% 符合市场预期[79] - 美国失业金初申领人数22.9万人 低于市场预期的23万人[82] 未来重点关注 - 下周参议院将举行米兰提名听证会 决定其能否参加9月FOMC例会[71] - 关注9月8日法国政府信任投票结果[47] - 重点关注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及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86]
海外高频 | 特朗普解雇理事库克,金银价格共振大涨(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9-01 16:05
大类资产表现 - 发达市场股指多数下跌 法国CAC40下跌3.3% 德国DAX下跌1.9% 英国富时100下跌1.4% 日经225上涨0.2% 澳大利亚普通股指数上涨0.1% [3] - 新兴市场股指涨跌互现 巴西IBOVESPA指数上涨2.5% 胡志明指数上涨2.2% 韩国综合指数上涨0.5% 印度SENSEX30下跌1.8% 泰国SET指数下跌1.3% 南非富时综指下跌0.8% [3] - 美国标普500行业多数下跌 公用事业下跌2.1% 日常消费下跌1.7% 工业下跌0.8% 能源上涨2.5% 金融上涨0.7% [8] - 欧元区行业悉数下跌 金融下跌3.6% 公用事业下跌3.3% 材料下跌2.5% 工业下跌2.2% 通信服务下跌1.6% [8] - 恒生指数多数下跌 中国企业指数下跌1.5% 恒生指数下跌1.0% 恒生科技上涨0.5% 医疗保健下跌3.4% 非必需性消费下跌2.1% 地产建筑下跌2.1% 原材料上涨9.2% 能源上涨0.7% [11] 债券市场动态 - 发达国家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涨 法国上行8.9bp至3.5% 意大利上行6.5bp至3.6% 英国上行3.9bp至4.7% 日本上行0.2bp至1.6% 德国下行4.0bp至2.8% 美国下行3.0bp至4.2% [15] - 新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多数上涨 土耳其上行181.5bp至31.1% 巴西下行14.3bp至14.0% 印度上行3.9bp至6.6% 越南上行1.7bp至3.7% 南非下行3.5bp至9.6% 泰国持平前值2.1% [18] - 美债拍卖需求稳健 短期国债投标倍数全部超过3 6个月需求最强倍数3.36 间接投标占比69.5% 7年期国债间接投标占比77.4% 2年期浮息债券投标倍数3.22创近期高位 间接投标占比77.9% [51][52] 汇率市场变化 - 美元指数上涨0.1%至97.85 欧元兑美元贬值0.3% 英镑兑美元贬值0.2% 日元兑美元贬值0.1% 加元兑美元升值0.6% [23] - 主要新兴市场货币兑美元悉数贬值 菲律宾比索贬值1.3% 印尼卢比贬值0.7% 土耳其里拉贬值0.5% 韩元贬值0.4% 墨西哥比索贬值0.4% [23] -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 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7.1330 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7.1221 欧元兑人民币贬值0.9% 日元兑人民币贬值0.6% 英镑兑人民币贬值0.1% [29] 大宗商品走势 - 大宗商品价格多数上涨 WTI原油上涨0.5%至64.0美元/桶 布油上涨0.6%至68.1美元/桶 焦煤下跌0.9%至1151元/吨 螺纹钢下跌0.9%至3090元/吨 [33] - 贵金属价格悉数上涨 COMEX黄金上涨3.0%至3475.5美元/盎司 COMEX银上涨6.7%至40.3美元/盎司 [39] - 有色价格悉数上涨 LME铜上涨1.5%至9875美元/吨 LME铝上涨1.1%至2615美元/吨 LME锌上涨1.2% LME镍上涨3.1% [39] 国际政治经济事件 - 法国政府推行440亿欧元财政紧缩计划 引发政府信任投票担忧 导致法国股债双杀 法德国债利差扩至数月高点 [2][47] - 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库克向联邦法院起诉解雇决定并申请临时禁令 若法院授予禁令可参与9月联储例会 [2][63][73] - 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将举行米兰提名听证会 决定其能否参加9月FOMC例会 [2][73] 美国经济数据 - 美国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2.6% 核心PCE同比2.9% 符合市场预期 [2][81] - 美国2025年累计财政赤字规模1.14万亿美元 去年同期1.15万亿美元 累计支出5.31万亿美元 去年同期4.97万亿美元 累计税收收入3.29万亿美元 去年同期3.00万亿美元 [53] - 截止8月23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2.9万人 低于预期的23万人 持续申领失业金人数195.4万人 低于预期的196.6万人 [84]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官员沃勒支持9月降息25BP 且未来3-6月继续降息 市场预计2026年末政策利率将下降至2.75-3.00% [77] - 多数联储官员讲话基调偏鸽 包括威廉姆斯、巴尔金、戴利等均表达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和支持调整政策的立场 [80] - 通胀预期维持前值2.4% 10Y美债实际收益率下行3bp至1.8% [39][42]
印尼骚乱背后,谁在博弈?
虎嗅· 2025-09-01 06:37
核心观点 - 印尼当前政治经济局势呈现复杂博弈态势 新政府政策引发社会不满 历史模式显示精英阶层利用外部时机进行权力再分配 最终结果可能趋向稳定 [4][6][25] 政治经济政策 - 普拉博沃总统推出八项主张Asta Cita 核心目标是实现8%的GDP增长 同时维持财政赤字不扩大 当前经济增速约为5% [6] - 免费午餐政策覆盖全国孕妇和高中前学生 标准为15000印尼盾(约7元人民币) 但因财政压力下调标准 实施过程存在腐败问题 [7] - 经济下行压力显著 5%增速配合6%以上利率环境 导致中产和大学生群体对承诺的8%增长感到失望 [8] 社会矛盾触发事件 - 国会议员每月获得5000万印尼盾(约2万人民币)住房津贴 而雅加达最低工资仅约2000人民币 加剧经济不公感 [10] - 网约摩托车司机阿凡库尼亚万在抗议中被战术车辆碾压致死 使事件性质从经济不公转为对警察系统的反对 [11] 历史模式分析 - 1965年930事件中亲美将领遭杀害 最终获利者苏哈托上台 显示表面事件与实际获利者存在分离特性 [14][15] - 1998年Trisakti大学学生示威演变为排华骚乱 但最终促使苏哈托下台的是印尼大家族而非学生群体 [17] - 历史表明印尼精英阶层擅长利用外部时机进行内部权力再分配 而非受外部势力直接操控 [4][18] 当前势力格局 - 主要存在三股势力:普拉博沃政府、佐科网络体系、以及反对派联盟(Megawati和Anies) [19][23] - 普拉博沃获得军方支持 试图扩大军队作用 而佐科掌握警察系统基础 双方在国家安全机器控制权上存在争夺 [24] - 反对派PDI-P的群众基础为城市下层人群 这正是普拉博沃政策未覆盖的群体 [24] 未来发展预期 - 最可能结果是普拉博沃削弱佐科势力 并用其利益团结反对派 长期动荡或强力镇压概率较低 [25] - 印尼大家族虽表面争斗 但底层逻辑不希望国家陷入混乱 历史显示最终结果往往趋向稳定 [25]
热点思考 | 财政“锦标赛”:美欧日,谁更积极?(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8-31 16:0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0年后美欧日财政政策从被动稳定器转向主动产业引导 聚焦半导体 国防 清洁能源和关键矿产领域 财政扩张力度直接决定经济增长差异 [1][6][15] - 2026年美欧日将出现财政集体扩张 形成财政"锦标赛"格局 美国通过《美丽大法案》扩大减税和国防支出 欧洲推出国防扩张计划 德国放宽债务刹车 日本持续增加防务支出和通胀补贴 [3][25][34][38] - 财政扩张对经济增长提振效果存在显著差异 美国预计获得0.6%的GDP提振 欧元区0.2% 日本0.1% 2026年经济增长格局表现为美国2.0% > 欧元区1.2% > 日本0.5% 德国改善幅度最大从0.1%升至0.9% [4][52][56] 美欧日财政政策转变 - 财政定位从周期性稳定器转向主动产业引导 福利支出占比美国22% 欧洲46% 日本30% 但2020年后产业政策聚焦半导体 清洁能源 关键矿产和国防四大领域 [6][15] - 财政规则灵活性提升 美国两党对高赤字容忍度加大 日本基础预算盈余目标从2020年推迟至2025年仍未实现 欧洲启用"国家逃逸条款"允许成员国新增占GDP1.5%的国防开支 [1][15] - 2019-2025年赤字率与GDP增速正相关 美国2019-2023年GDP增速比欧盟高出4个百分点 主因更强财政刺激 [2][20] 美国财政扩张措施 - 通过《美丽大法案》延长并扩大减税规模 包括延长TCJA减税措施3.9万亿 新增个人减税0.4万亿 新增企业减税1.1万亿 企业研发支出扣除 加速折旧 利息扣除三大扣减项永久化 [25] - 新增财政支出大幅投向国防与移民驱逐领域 恢复四项企业资本开支加速器 化石能源 军工等传统行业及资本密集行业最受益 [3][25] - 预计2025-2034年赤字增加3.4万亿美元 2026年赤字率升至7% 2026-2028年财政刺激对GDP增速提升分别为0.6 0.8和0.7个百分点 [25][52] 欧洲财政扩张措施 - 欧盟推出重新武装欧洲一揽子计划总额8000亿美元 包括允许成员国每年新增GDP1.5%的国防开支排除赤字约束(规模6500亿美元)和1500亿欧元专项贷款用于军事装备采购 [34] - 德国放宽债务刹车规则 超过名义GDP1%的国防支出豁免 设立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 其中3000亿为联邦直接投资 1000亿注入气候转型基金 1000亿分配给各州 [3][34] - 欧盟芯片法案资金总额86.3亿欧元 其中欧盟直接管理资金4.5亿 成员国资金35.3亿 预期私人投资43亿 杠杆型股权支持2.1亿 其他资金1.4亿 [12] 日本财政扩张措施 - 2025年7月参议院选举后自民党失去多数党地位 为争取在野党支持可能推出更宽松财政政策 国民民主党主张减税和降低生活成本 [38] - 2026财年预算达122万亿日元 连续第三年创新高 较2025年115万亿日元继续增长 支出方向包括国防 通胀补贴和能源转型 [3][38] - 到2027年国防支出提高至GDP的2% 通胀补贴常态化 2024年能源补贴延至年底 2025年推出新一轮燃料补贴机制 [38] 财政扩张对经济影响 - 2026年财政赤字率扩张幅度德国0.5个百分点最高 法国0.48个百分点 美国0.4个百分点 日本0.23个百分点 欧元区整体仅0.22个百分点因内部分化 [4][43] - 财政对经济提振效果美国0.6% 欧元区0.2% 日本0.1% 军费开支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效果弱于基建 日本以补贴为主财政乘数较弱 [52] - 2026年实际GDP增速预计美国2.0% 欧元区1.2% 日本0.5% 德国从2025年0.1%显著改善至0.9% 主因债务刹车放宽 国防和基建支出上涨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