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经济

搜索文档
潮涌黄海 逐绿而行——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盐城答卷”
新华日报· 2025-09-15 23:46
生态保护与生物多样性 - 盐城海岸带修复1550公顷海岸和22.9公里岸线 建设9.5公里生态化海堤[3] - 东台条子泥湿地小青脚鹬种群从不足1000只增至2440只[3] - 大丰野鹿荡拥有3000多头野生麋鹿 记录485种植物和356种动物[3] - 全市记录物种数达4759种 较2023年底增加67种[4] - 大丰麋鹿总数突破8500头 成为全球最大麋鹿种群[4] 新能源产业发展 -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554.7万千瓦 占全国13.4%和全球7%[5] - 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2006万千瓦 1-7月发电量216.8亿千瓦时[8] - 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70.2% 连续15年位居全省首位[8] - 三峡集团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年生产绿电超26亿千瓦时[7] - 光伏领域综合产能位居全国城市第一位[8] 风电产业链布局 - 全国40%海上风电整机和20%叶片产自盐城[8] - 2024年海上风电整机产能居全国城市第一[8] - 金风科技等龙头企业形成全产业链[8] 光伏产业链建设 - 阿特斯等光伏行业全国前十强企业中的7家落户盐城[8] - 灌东盐场15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年均发电量2.169亿千瓦时[8] 零碳产业园区发展 - 建设射阳港 大丰港 滨海港三大零碳产业园[9] - 射阳港以绿电+新型电力系统为特色 大丰港以绿电+氢能为特色 滨海港以绿电+冷能为特色[9] - 三大园区全部实现可溯源绿电接入[9] - 与18家国内外顶尖机构合作推动绿电溯源认证[10] 新兴产业拓展 - 在储能 氢能 冷能等领域开疆拓土[8] - 招引磐动科技 碳丰氢能源等氢能企业[8] - 打造绿电制储用全链条示范场景[8] 绿色产品创新 - 全国首台碳中和海上大兆瓦风机在射阳港下线[11] - 实现海上风机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11] - 上海永久公司首条物理可溯源绿电生产线试运行[9]
国轩高科拟投资建设40GWh电池项目
北京商报· 2025-08-31 04:04
产能扩张计划 - 公司拟在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项目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1] - 公司拟在南京市六合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项目 产能规模20GWh 投资总额不超过40亿元[2] - 两个项目总投资额合计不超过80亿元 均由公司控股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1][2] 战略动机 - 投资旨在满足战略客户需求 扩大新型锂电池产能规模 完善产能布局[1] - 项目围绕动力电池市场需求大幅增长趋势 在原有基地基础上统一规划扩大优质产能[2] - 通过产能扩张丰富产品结构 降低综合生产和管理成本 提升核心竞争力[2] 资金安排 - 项目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和自筹资金或其他方式筹集[1][2] - 投资将增加公司资本开支和现金支出 但对长期业务布局和经营业绩具有积极影响[1][2] 市场反应 - 8月29日公司股价涨停收盘 报36.47元/股[3] - 当日总市值达658.5亿元[3] 行业背景 - 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 动力电池市场需求持续大幅增长[2] - 国家绿色低碳经济战略形成强劲推动力[2]
中材节能: 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3:1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2.07亿元,同比增长12.19%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44.48万元,同比下降161.92%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27.84万元,较上年同期-37796.52万元有所改善 [2] - 总资产52.5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46% [2] 主营业务发展 - 清洁能源业务收入显著增长,带动整体营收提升 [17] - 国际市场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约90% [8] - 在运营BOOT/EMC发电项目9个,累计完成发电量0.54亿度 [9] - 硅酸钙板产业持续优化,池州年产2000万m²生产线具备试生产条件 [12] 技术与创新进展 - 新增发明专利授权6项,参与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4项 [12] - 第四代水泥余热发电技术应用于赞比亚工业园项目 [12] - 废旧塑料制油工艺在潍坊低碳循环新材料项目实现产业化应用 [12] - 完成首台套欧盟标准1000t/d垃圾焚烧锅炉方案研发 [11] 市场拓展与项目突破 - 乌兹别克斯坦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签署13台超高压垃圾焚烧锅炉订单 [11] - 中标乌兹别克斯坦卡尔卡帕克水泥厂光储一体化项目 [8] - 签署越南海防水泥余热发电、阿尔及利亚纤维水泥板生产线等项目 [10] - 国内签署甘肃张掖、陇南祁连山水泥余热发电等项目 [10] 行业机遇与定位 - 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85GW,占新增电力装机92.5% [6] - "双碳"战略与设备更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5] - 塑料化学回收市场预计2030年达千亿规模 [6] - 工业节能设备市场2027年预计达7229.1亿元 [7] 产能与装备制造 - 南通万达能源动力科技总资产18.17亿元,营收3.01亿元 [18] - 大产能数字化硅酸钙板生产线实现产业化应用 [4] - 装备业务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符合美标、日标等国际标准 [11] 管理与企业治理 - 完成董事会、监事会改革,修订治理制度近30项 [13] - 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保持100%,能耗指标连续三年下降 [13] - 开展安全环保培训488场次,应急演练60场次 [13]
钱江生化: 钱江生化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13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下降9.64% [2] - 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30.24% [2] - 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29.39%,主要因光耀热电不再并表影响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98.31% [2][26] - 基本每股收益0.12元/股,同比增长33.33% [2] 业务板块分析 - 水务环保业务收入6.32亿元,占比81.03%,同比下降11.85% [17] - 生物制造业务收入1.41亿元,占比18.08%,同比增长6.82% [17] - 污水处理能力89.1万吨/日,供水能力56万吨/日(含参股公司) [13] - 生物农药板块拥有51个产品登记证和8个肥料登记证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全国化学农药原药产量208.5万吨,同比增长9.7% [6] - 生物农药市场规模达200亿元,同比增长18% [8] - 微生物农药市场规模80亿元,预计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5% [8] - "无废城市"建设比例目标2027年达60%,2035年实现全覆盖 [4] - 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要求达25%以上 [3] 重大资本运作 - 转让光耀热电股权导致持股比例由55%降至39.2857% [29] - 该交易产生投资收益5,613万元,显著提升净利润 [2][29] - 对启潮生物科技等子公司增资5,350万元 [28] 研发与创新进展 - 赤霉酸发酵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处于国内前列 [22] - 完成5个省级新产品项目验收 [19] - 开发无人机施药专用制剂及多成分复配制剂 [24] - 建成嘉兴首个水厂光伏项目,投运后四个月节约电费28万元 [19] 重大项目建设 - 生物农药原药及制剂退区入园搬迁项目设备安装完成80% [18][28] - 杭海新区污水处理厂易地新建项目土建完成95% [18] - 尖山化工园区污水分质提升改造项目完成竣工验收 [18] - 海宁尖山新区工业水厂项目完成单机调试 [18] 资产与负债结构 - 总资产70.1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7.08% [2] - 固定资产减少30.91%,主要因光耀热电出表 [27] - 应收账款账龄结构改善,催收工作取得成效 [20] - 受限资产总额20.66亿元,主要为特许经营权质押 [28] 区域市场布局 - 华东地区占植物生长调节剂市场份额40% [9] - 外贸销售强化自主品牌建设,推进重点地区自主登记 [17] - 拥有海宁市域外污水处理厂20余座,覆盖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5] - 果树类作物应用占比35%,蔬菜类作物占比30% [9]
全国专精特新企业齐聚广西寻合作
广西日报· 2025-08-22 02:01
活动概况 - 全国专精特新企业广西行对接座谈会于8月21日在南宁召开 52位企业家及20余位企业高管参与 多省市商协会代表共商合作 [1] - 活动旨在通过广西渠道对接东盟市场与西部资源 探索技术嫁接与资源互补模式 构建以广西为出海口的抱团出海机制 [1] 产业合作方向 - 广西构建"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人工智能发展路径 推动企业参与AI产业合作 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新高地 [1] - 举办绿色低碳经济产业生态 AI+智能制造产业生态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态3个专题产业融通发展交流会 [2] 企业投资计划 - 环保装备企业计划投资5亿-10亿元建设面向东盟的制造基地 [2] - 智慧医疗企业拟布局1500个基层站点 投入超3亿元 [2] - 生态环保企业计划利用广西沿海港口资源 打造液体出海中转站 [2]
郭元强主持召开市委专题会议强调:全力支持中碳登建设发展,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
长江日报· 2025-07-23 09:30
7月23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中碳登)建设 发展工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力支持中碳登建设发展,更好服务国家"双 碳"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市委副书记、 市长盛阅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编辑:代婧怡 会议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中碳登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 大问题,做好人才、资本、场景等要素保障,形成支持中碳登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加强改革 创新,在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实行总量控制、有偿分配、市场稳定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为 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提供有益经验。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中碳登和武汉碳市场知名 度,激发企业和个人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主动性。 市领导刘子清、陈劲超、曾晟、张俊勇、沈悦、张忠军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中碳登是国家碳市场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平台。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扛牢 使命责任,把握国家加强碳市场建设的重大机遇,按照"全球视野、国际标准、专业运营、 协同发展、注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全力抓好支持中碳登建设发展重点工作,努 ...
21现场|地沟油变航空燃料!霍尼韦尔余锋:这是一个万亿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0:52
链博会参展情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于7月20日在北京落幕,102家中外企业和机构现场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意向[2] - 参展企业包括霍尼韦尔、GE医疗、西门子、康宁公司、住友电工、华润集团、中兴通讯、阿里巴巴、赛力斯、稳健医疗等[2] - 霍尼韦尔连续第三次亮相链博会,展台上超过95%的实物展品由中国团队针对中国市场需求进行本土研发和制造[2] 霍尼韦尔在华战略 -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中国是公司创新和发展的核心引擎,期待通过链博会深化与中国的产业链合作[2] - 公司业务围绕自动化、未来航空和能源转型三大发展趋势[2] - 公司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共同构建更加低碳、灵活、强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2]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解决方案 - 霍尼韦尔展示了可持续航空燃料解决方案,适用于地沟油、藻油、废弃脂肪、非食用植物油、乙醇以及电子甲醇等可再生原料[3] - 该燃料可直接替代传统燃料,无需对发动机、飞机燃油系统或加油基础设施进行改装[3] - 与化石燃料相比,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可减少80%[3] - 霍尼韦尔2016年率先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商业化生产,随后推出多种工艺技术满足市场需求[3] 可持续航空燃料市场前景 - 当前可持续航空燃料在欧洲价格约2000欧元/吨,在中国约2万多元/吨[4] - 全球航空燃料需求约每日4亿吨,若四分之一用可持续燃料替代,则需求达1亿吨/日[4] - 预计可持续航空燃料将形成万亿产值产业[4] - 航空业目前缺乏有效节能减排方案,霍尼韦尔在中国应用多元化技术路径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4]
新能源建设提速打造绿色航空新城
西安日报· 2025-07-11 08:27
绿色低碳经济国家战略 - 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成为国家战略核心方向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和"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1] - 西安航空城集团聚焦分布式光伏 储能 智慧供热等核心领域 成为区域低碳转型核心引擎 [1] 光伏发电业务进展 - 上半年分布式光伏业务新增并网8 41MW(累计60MW) 发电量达2860万度 新拓展项目2个共10 5MW [2] - 光储充一体化业务新中标综保区和翠林路光伏车棚充电桩2个项目 双创园储能项目加快施工 [2] - 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 包括陕重汽扩能新基地1 64MW屋顶光伏(累计发电24 105万度) 陕西通力2 6MW项目 西安银石0 7MWp项目 [2] - 光伏项目降低企业不可再生能耗 节约成本 优化能源结构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2] 新能源全产业链能力 - 航源公司取得电力设计乙级资质 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等多项资质 形成"投资+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能力 [4] - 未来将形成以光伏为核心 整合储能 充电桩 供冷供热等多种能源形式 重点培育EPC总承包 电力交易 绿证交易等轻资产业务 [4] - 采用"重资产+轻资产"双轮驱动模式 打造综合智慧能源生态 业务范围覆盖西北辐射全国 [4] 多元应用与区域拓展 - 建成光储充一体化项目 配套光伏车棚与储能系统 实现清洁发电 储能消纳 充电服务闭环运行 [5] - 完成首个省外EPC项目——甘肃轩辕•时代中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扩大新能源"朋友圈" [5] - 呼应国务院对"工业园区多能互补"部署 构建多能互补 内外联动的绿色能源生态圈 [5] 未来发展目标 - 紧扣"双碳"目标 践行"绿色阎良"发展理念 打好"绿色能源牌" 助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新城 [6]
“美丽城市”示范 “美丽经济”繁荣
科技日报· 2025-06-05 02:20
美丽中国建设实践 - 重庆市桃花溪经环境治理后呈现碧波荡漾、飞鸟翩然的宜人风景 [1] - 天津王稳庄镇以万亩稻田为画布、彩稻为笔绘制主题稻田画,发展农旅融合的"美丽经济" [1] - 山东烟台"长岛国际零碳岛"实现全域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置 [1] - 青海省自然保护地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9.16%,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林草综合植被达到96%以上 [2] - 青海在全国率先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实现重点生态功能区监测"全覆盖" [2] - 四川从2022年开始建设"美丽四川",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2] 美丽城市建设成果 - 四川确定15个先行县和7个培育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先试,已有5个河湖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3] - 四川创建4条全国最美乡村路,建设20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选100所美丽校园 [3] - 2024年四川PM2.5年均浓度首次低于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2%,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3] - 青岛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连续5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到99% [4] - 青岛7个区(市)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或"两山"基地 [4] - 广州搭建美丽中国城市样板投融资建设项目库,入库28个项目,储备规模超千亿元 [4] - 广州推动5个美丽广州建设项目签署融资贷款协议,获得17.42亿元融资授信 [4]
“天水蓝”背后的绿色动能 ——甘肃省天水市清洁能源发展助力绿色低碳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能源网· 2025-05-29 07:56
空气质量与绿色发展 - 2024年天水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55天,优良天数比率97.3%,为监测机制实行以来最好水平[1] - 能源结构调整推动"风光电+文旅+交通"全链条绿色产业发展,形成常态化蓝天景观[3] 文旅产业电气化转型 - "秦州食光"美食街区使用75台智能电厨具,日均减少碳排放约1.2吨[4] - 西关古城等新晋打卡地日均客流突破2万人次,"绿电+文旅"模式实现零碳烟火气[4] - 苏湾村通过全电厨房改造,热效率达90%以上,较燃气灶提升30%-60%,减少碳排放30%-50%[6] - 秦州区分布式光伏年发电1596.3万千瓦时,风电年发电1.4亿千瓦时,可满足5万游客/天用电需求[6] 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 清水县盘龙山风电场总装机100兆瓦,年发电1.9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6.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4万吨[7] - 天水市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2000万千瓦时,节约1.5万吨碳排量及8000吨标准煤[7] - 截至2025年5月,光伏电站装机22.77万千瓦,风电场装机85.45万千瓦,新能源发电总量6.69亿千瓦时,占电网电源总装机60%[9] - "十五五"期间规划开发100万千瓦风光资源,目标2030年新能源装机突破400万千瓦[9] 绿色交通网络发展 - 截至2025年5月建成充电桩超1000个,覆盖工业园区、高速路口等场景[12] - 创新"购车-装桩-充电"全链条服务,与6家车企数据共享实现"车到桩通"[12] - 充电桩故障响应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推行身份证"一证通办"简化报装流程[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