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发展

搜索文档
汇聚全球力量!2025全球滨海论坛落地盐城,发布四大类成果与《盐城共识》
扬子晚报网· 2025-09-30 12:55
2025年9月24日至25日,2025全球滨海论坛在中国盐城成功举办。来自全球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专家学者和商界人士齐聚江苏盐城,胸怀推进全 球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景,围绕"美丽滨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展开交流对话。 经深入研讨论坛达成《盐城共识》 一、汇聚世界各方力量,加强滨海生态系统保护。 滨海生态系统是维系地球生态平衡与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的挑战,国际社会携手共建韧性、健康的滨海生态系 统。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化生态系统分布与长期变化评估,建立滨海湿地与候鸟迁飞通道协同保护机制,持续扩展红树林伙伴网 络,推动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实践。鼓励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滨海生态修复与治理前沿理论研究,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推动全球滨海生态系统保护与修 复。 依托滨海地区丰富的湿地、生物、能源等资源,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先进绿色技术研发应用,培育滨海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 动海洋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海洋+人工智能"、海洋生物医药、海工装备等重点产业,为全球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论坛期间形成了《全球滨海生态系统状 ...
华润燃气亮相首届泰中合作博览会 共绘绿色能源合作新图景
搜狐财经· 2025-09-30 05:46
9月26-28日,2025泰中合作博览会在泰国曼谷隆重举办,泰国总理阿努廷、中国驻泰国大使张建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博览会以"泰中建交50载:共创繁荣 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泰国、中国及全球领先的供应链平台企业参展,聚焦科技、汽车、电商、电子、食品饮料、可再生能源及物流等关键行业,旨在 促进供应链高质量协同发展。 """| 30 29 BORNEO n w ITE I 園區規劃 邊界範[ 色化發肝 活、生態 7 AVA 华润燃气旗下城市绿色能源品牌"充美好"着重围绕电动车超级快充、光伏发电、建筑节能管理等场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项目落地香港,放眼东南 亚,已于今年正式出海泰国,积极布局东南亚国际化业务。 本次华润燃气展区以"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实现全生命周期低碳环保"为核心主题,充分体现了华润燃气以创新技术驱动综合能源转型、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 坚定理念。华润燃气"充美好"在泰业务重点探索中泰两国在新能源与智慧出行领域的合作机遇,助力推动曼谷大都会交通运输体系的绿色转型。 ...
江苏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担当作为强化区域协同,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新华日报· 2025-09-29 23:30
经济大省,不仅体现在经济体量上,更意味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江苏,如何在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走在前""挑大梁"?答案,写在一项项扎实举措中,映照在区域协调发展的生 动实践里。 9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三场——"在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江苏坚持把落实国家重大发展 战略放在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战略全局中考量,高站位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高标准增强对全国的辐射 带动力,高质量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交出了一份体现担当、展现作为的"江苏答卷"。 强筋骨、绘底色,筑牢江苏高质量发展根基 生态守护,是江苏坚决兑现国家绿色承诺的自觉行动。我省坚持以美丽江苏建设为牵引,加快经济 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努力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7月,"冰上丝绸之路"北极航线在连云港港实现首航,成为亚欧贸易的关键补充通道。连云港市委 常委、副市长吴冈玉介绍,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支点城市,连云港加快建设连徐集结中心,强化 与陇海线节点城市合作,开通运营6条国际班列线路,过境运量全国领先, ...
2025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搜狐财经· 2025-09-29 16:38
9月28日下午,2025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国际地热论坛学术报告会在太原举行。报告会汇聚国内外地热与矿产资源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及业界同仁,共 同探讨能源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山西省地质勘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田忠斌主持报告会。 摄影:张浩宇 审核:刘向荣 编辑:陕建芳 从国家地热资源战略到山西本土矿产勘探,从深部动力学理论创新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整场报告会内容覆盖多学科、多领域,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 合产业实践。专家们的报告系统梳理各领域发展现状与未来方向,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有效推动地热能与矿产资源领域的跨学科交流与协同合作,为助力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专业智慧与科技力量。 撰稿:赵志强 本次学术报告会内容丰富、衔接紧凑,6位专家依次带来精彩分享。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王贵玲系统介绍了《我国地热 资源探测评价进展》,清晰勾勒我国地热领域发展蓝图;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义天在《太行山早白垩世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及找矿方 向》报告中,深入揭示太行山构造带关键金属的成矿奥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蒋恕教授团队核心成 ...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10月将在武汉举行,丹麦成为首任主宾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14:11
例如,瑞典、丹麦和芬兰是最早一批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今年是中国与以上三国建交75周年。改 革开放以来,北欧国家也是对华合作的"先行者"。1982年,瑞典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的国家;2013年,冰岛成为首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国家。 王宇鹏表示,近年来,中国同北欧国家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双向投资热度 不减,绿色合作方兴未艾。 9月29日,商务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相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 本届论坛拟于10月14日-16日在湖北武汉举办。 湖北省商务厅厅长龙小红介绍,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是中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 经贸合作长效机制,是"投资中国"的重要活动安排,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今年首次设置主宾国,并邀请丹麦担任主宾国,第24次中国-丹麦经贸联委会也 将在北欧论坛期间举办。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在会上表示,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为促进湖北 省对欧交流、推动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同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同丹麦秉持 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理念,建立起目前中国与北欧国 ...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在上海举行——完善碳定价机制 激发低碳新动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9-29 01:40
大会概况 - 2025年中国碳市场大会于9月24日在上海举行 主题为完善碳定价机制和激发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设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2] - 大会聚焦中国碳市场建设成效 全球气候变化新格局和国际绿色合作等议题 汇聚全球专家和业界代表交流并发布成果[2] - 主论坛发布《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5》 生态环境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代表讨论市场活力提升和绿色金融创新[2] 分论坛一:碳市场交易体系 - 分论坛一聚焦健全碳市场交易体系和市场化碳定价机制 讨论制度完善 行业扩围和国际合作等议题[4] - 湖北省管理全国碳排放注册登记结算系统 覆盖3700家重点排放企业账户和80亿吨碳配额 占全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60%以上[6] - 湖北省碳市场累计成交量4.18亿吨 成交额103.28亿元 交易规模连续多年第一 并推出电碳金融协同机制和碳普惠平台[6] - 论坛举行两项签约:碳排放权登记结算公司与德铁货运共建零碳绿色班列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完善碳市场机制[7] - 圆桌对话达成共识 需强化数据管控 深化国际协同和激发企业动力以发挥市场控排作用[7] 分论坛二:碳信用国际合作 - 分论坛二聚焦碳信用国际合作和推动《巴黎协定》目标 讨论国际规则协同和市场质量提升等议题[8] - 上海碳市场纳入28个行业超400家企业及1800余家投资机构 现货累计成交2.65亿吨 成交额55.44亿元 连续12年实现100%履约[11] - 上海创新推出全国唯一标准化碳金融衍生品 探索电碳协同和碳普惠方案 并深化国际平台合作[11] - 虹口区集聚绿色低碳企业超800家 贡献上海2/3双碳立项标准 2024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超766亿元 年均增速超20%[11] - 北京绿色交易所与新加坡MVGX技术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 为跨境碳信用技术对接和市场互联奠定基础[12] - 圆桌对话围绕深化自愿减排国际合作和构建多样化市场机制达成共识 有巴西 南非和乌拉圭等国代表参与[12]
钟寰平:坚定信心 担当尽责
中国环境报· 2025-09-29 01:35
日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发表视频致辞,郑重宣布了中国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 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 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 亿千瓦,森林蓄积量达到240亿立方米以上,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 场覆盖主要高排放行业,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提交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的重要节点。向国际社会庄严宣布新一 轮国家自主贡献,首次提出碳达峰阶段后全经济范围、全温室气体净排放下降等一揽子应对气候变化目 标,是中国对照《巴黎协定》要求、体现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标,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奋进方向、提 供了根本遵循。 今年也是我国"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的一般性辩 论上宣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 达到峰值 ...
邯郸市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率达76.7%
新华财经· 2025-09-29 00:56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进展 - 邯郸市持续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推动企业减污降碳和转型升级 着力培育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1] - 智能鹰眼系统自动识别扬尘点位 雾炮精准喷射水雾 现场难见粉尘和呛人气味[2] - 环保绩效A级企业可自主减排 B级及以下企业需按比例限产停产[2] - 邯郸市为重点行业企业配备专家团队 一企一策定制治理方案 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率达76.7% 位居河北省第一[2] 循环经济发展成效 - 新兴铸管创A推动企业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2] - 新峰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对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 生产陶瓷地铺石、免烧砖等产品[2] - 企业可将生态包袱转化为资源富矿[2] 绿色金融创新机制 - 邯郸市建立企业绿色账户 纳入减污指标、清洁能源利用水平和先进减污技术应用等指标[3] - 2024年为57家企业建立绿色账户 评估形成绿色资产规模超110亿元[3] - 2025年计划覆盖钢铁、焦化、炭素等7大重点行业[3] - 绿色账户服务平台自动匹配政府支持政策和金融产品 提供信贷利率优惠和授信额度提升支持[3]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推出首批全域生态产品目录清单 划分为物质供给、文化服务、调节服务3大类共39项[3] - 明确各项产品价值评估方法 为生态产品发放身份证 为市场交易与抵押融资奠定基础[3] 环境治理与产业转型 - 坚决关停散乱污企业 打破部门壁垒综合推进水域保护、矿山治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等工程[4] - 石坡村利用毗邻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优势打造湖畔露营基地 日均接待游客超200人次[5] - 户村村民流转500多亩土地种植桃树和草莓 建生态农业园区 提供300余个就业机会[5] 环境与经济协同发展 - 202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7.6% 改善率位居河北省第一[5] - 2025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 增速位居河北省第二[5]
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9-28 14:56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开始于1999年,旨在落实三国领导人会议共识,探讨和解决共同面临的区域环境问 题,促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会议由三国轮流举办。(完) 黄润秋在开幕式主旨发言中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协同推进降 碳、减污、扩绿、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的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中国在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 同时,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推动全球 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黄润秋表示,中日韩在地理上一衣带水,决定了我们必须顺应三国人民对美好环境和健康生活的期盼, 共同守护赖以生存的同一片天空和海洋。中日韩在经济上深度融合,决定了我们必须共同探索绿色低碳 发展的新路径,把彼此作为转型道路上的亲密伙伴。中国有句谚语叫做"远亲不如近邻",面对日趋复杂 的全球环境和气候形势,中日韩三方更加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合作,共同打造区域环境合作的典范和标 杆。 会议通过并签署了《中日韩环境合作联合行动计划(2026—2030)》和《第二十六次中日韩环境部长会 议联合公报》。 中新社山东烟台9月28日电(记者阮煜琳王娇妮)9月27日至28日,第二 ...
泰安高新区创新总量减排机制,“盘活”环境要素赋能企业绿色转型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08:11
泰安高新区始终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核心方向,将强化环境容量管控与深化环境要素保障紧密融 合,聚焦辖区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关键任务,以制度完善为基础、资源统筹为抓手、精准审批 为支撑,全方位保障项目环境要素需求,为辖区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构建规范高效的减排工作体系。率先出台《泰安高新区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统筹使用管理办法》, 从制度层面明确指标回收、调剂、使用的标准流程,并专题召开污染物总量指标统筹会议,对重点任务 进行细化部署。在具体执行中,已顺利完成鲁威新材料总量指标回收工作,向企业精准下发统筹通知, 累计回收颗粒物1.13吨、二氧化硫0.44吨、氮氧化物6.75吨,进一步盘活存量指标资源。 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优化环境要素保障机制,不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全力满足各类项目合理环境需 求,为辖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筑牢坚实屏障。 创新建立"污染物可替代总量储备库"。对辖区内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实施动态统筹与科学调剂,确保指 标向优质项目、重点产业倾斜;同步主动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重点项目专项总量指 标,有效破解项目落地的"要素瓶颈",2025年以来已依法依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