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需求
icon
搜索文档
推理驱动算力需求高歌猛进,高阶PCB迎量价齐升
2025-09-26 02:29
**行业与公司** PCB行业 受益于AI算力需求爆发 主要涉及数据中心GPU/ASIC芯片配套 核心公司包括沪电股份 胜宏科技 鹏鼎控股 生益科技[1][10]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需求驱动因素**:英伟达向OpenAI投资1000亿美元 推理需求自2025年四五月份快速爆发 ASIC芯片量迅速增加[2] - **技术升级趋势**: - 英伟达产品从八卡架构迭代至Ruby系列 PCB层数密度提升 材料升级至马九[3][6] - Ruby系列引入正交背板替代铜缆 单72模块背板价值量达15-20万人民币[6] - Ruby CPX新增44层mid plane和22层5阶HDI PCB 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7] - **市场规模**:2026年全球PCB需求预计超900亿人民币[8] - **供需关系**: - 需求端CoWAS量上修 机柜设计复杂化增加PCB用量[13] - 供给端因重资产属性 海外投产进度晚1-2季度 扩产速度慢于需求爆发[8][9] - 2026年前供需持续紧张[9][13] **其他重要内容** - **投资标的**: - 沪电/胜宏/鹏鼎具备超预期潜力 估值约20倍[10] - 生益科技通过PCB厂商进入英伟达产业链 在Switch Tray份额提升 子公司生益电子在亚马逊份额大[10] - **上游材料**: - 覆铜板(CCL)需配合层数密度升级 生益科技可灵活调整高速覆铜板产能[11] - 铜箔环节(如德福科技)在高速同步领域进步 FFHVLP4铜箔需求增长快[11][12] - **技术验证进展**:正交背板处于第二轮验证阶段 大概率被采用[14] **数据与单位换算** - 英伟达投资额:1000亿美元[1][2] - 单服务器PCB价值量:八卡架构约1万人民币 GB300提升至约3000人民币[4][5] - 正交背板价值量:单模块15-20万人民币[6] - 全球PCB需求:2026年900多亿人民币[8]
算力需求专题解读
2025-09-24 09:35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算力行业 主要公司包括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 腾讯 华为 以及国产GPU供应商如平头哥 海光 寒武纪等[1] * 阿里巴巴的资本开支计划是三年3800亿人民币 2024年和2025年的计划分别为1200亿人民币[2] * 字节跳动在2024年拥有接近40万张1X2 GPU 预计2025年H20 GPU数量可达50万张左右 并向寒武纪订购了超过10万张[3][25] * 腾讯去年采购了约20万张H20 GPU 并订购了约10万张AMD MI 3080 GPU[25] 资本开支与算力投资规划 * 字节跳动计划2025年将60%的资本开支用于海外算力储备 40%用于国内[1][3] * 阿里巴巴则主要投资于国内 但预计2026年海外投资比例将增至三分之二[1][4] * 资本开支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GPU和算力的占比持续增长[2] * 2025年国内无法正常采购英伟达的H20卡 因此各大厂商正在调整策略 加大国产卡的采购规模[2] 算力设备采购与库存 * 海外市场主要采购高端英伟达系列卡(如GB200)用于复杂模型训练[1][5] * 国内市场则侧重于垂直模型训练和推理业务 并逐渐向国产化转移[1][6] * 国内云厂商主要采购海光 海五记和平头哥三家的国产卡[1][15] * 自有PPU现有约3万张 加上其他如寒光800等 总计约10万张[1][15] * 英伟达系显卡总量达到五六十万张 具体包括H20约31万张 H800约3万张 H100约4万张 A800约5.5万张 A100约8000张[9][10] * 在海外还有2万张左右的G200 并持续采购[9] 国产GPU发展 * 2026年国产GPU卡的采购比例预计将达到60%以上[1][22] * 制定高比例的原因在于难以通过正常途径购买英伟达卡[1][23] * 国产PPU卡介于A800和H20之间 实际参数接近A800 更适合推理集群补充及低成本AI应用迁移[20] * 海光DPU 3单卡性能优于590和PPU 并且更好兼容CUDA生态 但价格较高[15] * 华为主要使用升腾芯片 字节跳动则采用寒武纪加升腾模式[2] * 阿里巴巴从未考虑过采纳华为产品[17][18] * 国产卡在推理端短期内将逐步转型为主要选择[15] * 核心问题在于产能及大客户保障能力不足 中芯国际每月的产能仅为数万片[22][24] 算力需求与应用 * 通义系列模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模型种类齐全 文本类模型表现最佳[3][29] * 日均消耗Tokens约为3万亿 每月环比增长达到两位数 预计到年底日均消耗将达到4.5万亿次左右[3][30] * 显卡用途分为内部使用和外部商业化使用 内部使用(阿里集团 不包括蚂蚁集团)占1/3 阿里云及达摩院自用占20% 商业化用途占50%[14] * 商业化用途中实际使用率约30% 从功能上看 训推比例大致为50%用于训练 50%用于推理[11] * 业务增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企业出海 对算力需求增加[5] 风险与挑战 * 由于政策因素 2025年国内无法正常采购英伟达的H20卡[2] * 海外数据清洗和模型训练确实存在一定的限制 主要涉及监管和合规问题[7] * 在海外进行模型训练会增加成本和训练时长 由于数据集中投喂以及同步过程中的差异 海外集群的效果与国内相比有一定差距[8] * 国产GPU卡采购比例目标可能难以完全实现 由于产能问题[22] * 不同品牌混用会导致维护成本过高[24] 其他重要内容 * 阿里巴巴在超级计算节点方案上的进度相对较慢 超节点方案主要由平头哥生产 并与达摩院和阿里云协同运作[1][21] * 以租代买形式下游租赁公司的利润空间通常在10个点以内[32] * 公司高度重视商业化布局 但目前采取保守策略 通过点对点合作打标杆案例[33] * PPU的商业化困难 用户在选择计算卡时通常优先考虑英伟达 除非有政策要求[34] * 当前PPU单卡成本价约为4万元左右[36] * 液冷技术在国内几个大的IDC已经接入 占据较大比例 是一种趋势[37]
中伟股份(300919.SZ):公司与兆易创新、长鑫等国内一线存储品牌原厂的合作均已超过5年
格隆汇· 2025-09-24 04:46
业务合作 - 公司与兆易创新、长鑫等国内一线存储品牌原厂合作超过5年 [1] - 公司今年成功获取铠侠存储的代理资质 [1] - 优质稳定的原厂保障了公司供应的可靠性 [1] 业务覆盖 - 公司存储业务覆盖消费电子、服务器、数据中心、移动通讯等多元下游领域 [1] - 多元下游领域有效分散了单一行业波动风险 [1] 行业趋势 - AI技术普及和算力需求爆发推动市场对存储容量需求进入加速增长阶段 [1] - 传统消费电子领域存量需求与新兴领域增量需求共同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稳健基本盘 [1]
科股早知道:AI应用普及拐点已至,海内外算力需求持续景气
钛媒体APP· 2025-09-24 00:24
据媒体报道,记者获悉,DeepSeek线上模型已升级,当前版本号DeepSeek-V3.1-Terminus。 第一上海证券表示,看好AI应用驱动的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海内外AI应用进入普及的拐点时刻。国 产算力端,倾向认为国产算力产能瓶颈已经突破,预计2026年将迎来放量。海外算力随着应用的铺开, 需求也将维持景气。 机构指出,打破内存墙瓶颈,HBM已成为DRAM市场增长主要驱动力。HBM解决带宽瓶颈、功耗过高 以及容量限制等问题,已成为当下AI芯片的主流选择。Yole预计全球HBM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70亿 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980亿美元,CAGR达33%。 1、DeepSeek线上模型已升级,机构称AI应用驱动算力需求持续高增长 SK海力士指出,HBM的引入不仅能显著提升AI的性能和质量,其增长速度甚至超越了传统内存性能, 有效打破了内存墙瓶颈。民生证券认为,从产业链来看,HBM产业上游主要包括电镀液、前驱体、IC 载板等半导体原材料及TSV设备、检测设备等半导体设备供应商;中游为HBM生产,下游应用领域包 括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以及高性能计算等。在HBM制造中,TSV工序是主要难点,其涉及光刻 ...
调研速递|广合科技接受全体投资者调研 透露业绩增长与产能布局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9 13:28
近期,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辖区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中,接受全体投资者调 研,透露诸多公司发展关键信息。 据广合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此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其他(广东辖区2025年投资者网 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时间为2025年9月19日(周五)下午15:30 - 17:00,地点在"全景路演"网站 (http://rs.p5w.net)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曾杨清以及证券事务代表陈炜亮。 在活动中,投资者提出多个关注问题,公司进行了相应回复。 关于供应商与客户合作情况,受商业政策限制,公司不便回应具体供应商及客户合作细节。 在订单与利润率方面,公司表示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在手订单充足,下半年经营情况可关注后续定期报 告。 为保持增长,公司称算力需求增长强劲,对外围绕算力应用积极开展新客户、新产品导入工作,争取高 价值订单;对内持续推动数字化技改,提升工艺能力和产能,加紧新产能建设,同时提升管理水平、降 本增效。 海外业务上,公司与国内外主流服务器品牌客户及ODM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不便回应与英特尔、 戴尔等具体合作情况。泰国工厂于2025年6月正式投产,目 ...
主力资金 | 尾盘主力资金逆市抢筹4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0:54
(原标题:主力资金 | 尾盘主力资金逆市抢筹4股)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川润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9.3亿元。近日,川润股份董事长罗永忠在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有序开展液冷业务,今年6月 末公司募投项目液冷生产线已投产,能更好地满足海外订单交付;同时,公司液冷产品在国内市场进展有序,有望随着算力需求的发展快速拓展 市场规模。" 60股主力资金净流出超3亿元,8股净流出金额超10亿元。其中,东方财富、胜宏科技净流出金额分别为50.46亿元、20.14亿元,指南针、同花顺、 露笑科技、亿纬锂能、宁德时代、中科曙光等净流出也居前。 尾盘主力资金大幅抢筹4股 尾盘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196.21亿元,仅有煤炭行业尾盘获净流入超1亿元;社会服务、轻工制造、环保、钢铁尾盘净流入均超1000万元。 今日(9月18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行业板块普跌,汽车服务、旅游酒店板块逆市走强,贵金属、能源金属、有色金属、房地产服务、多 元金融、小金属、证券板块跌幅居前。 从资金来看,沪深两市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出760.44亿元。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煤炭、房地产、石油石化净流入居前,金额分别为9.99 ...
北交所公司迎机构调研热潮业绩增长与技术突破成关注焦点
中国证券报· 2025-09-14 20:14
● 本报记者 罗京 9月以来,北交所上市公司迎来一波机构调研热潮。曙光数创、开特股份、万通液压等多家上市公司相 继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了近期接待机构调研的情况。从调研重点来看,产品研发、技术储 备及市场拓展成为机构高频关注的三大议题,折射出市场对北交所企业成长潜力的高度关注。 核心产品持续发力 多家北交所公司上半年凭借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关业务营收实现显著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 能。 得益于新一代C8000浸没液冷产品逐步部署以及冷板液冷行业渗透率的提升,曙光数创上半年营收同比 增长43.23%,其中,浸没液冷收入同比增长212.82%,冷板液冷收入同比增长42.36%。 曙光数创表示,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下降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化导致,2023年ChatGPT问世以前,公司 收入主要来自浸没液冷收入,随着生成式AI对算力需求的增长,冷板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公司抓住 市场机遇,积极布局互联网、运营商、金融等市场,截至上半年,冷板液冷收入占比已经达到公司总体 收入近一半。 开特股份主营业务为传感器类、控制器类和执行器类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半年,公司执行器 类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销量上升,产品营 ...
共进股份(603118):净利润水平显著改善 数通、网通、汽车电子及EMS等产品线持续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13 10: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1.53亿元 同比增长4.06% [1][2] - 归母净利润0.5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449.23% [1][2] - 综合毛利率12.37% 同比提升1.05个百分点 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14.09% 环比第一季度提升3.47个百分点 [2] 业务结构 - 境外主营业务收入占比70% 同比增长49.56% [2] - PON产品收入17.48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44% [2] - AP产品收入11.56亿元 移动通信业务收入0.61亿元 两者增幅均超20% [2] - 汽车电子业务销售额近8000万元 [3] - EMS业务营收净额近7000万元 [4] 产品进展 - 光通信产品XGS-PON在北美重点客户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成功突破C客户获取新项目 [3] - 首次量产S客户FWA+Wi-Fi7产品 Wi-Fi7 BE3600项目出货北美市场 [3] - 数据中心交换机生产订单持续增长 工业交换机JDM项目实现量产 [3] - 服务器累计产出超1.7万台 覆盖通用服务器与加速服务器 [3] - 汽车电子重点发展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VCU领域 毫米波雷达项目稳步推进量产 [3] - EMS业务新突破2家扫地机器人与1家泳池机器人头部客户 整机代工与PCBA制造快速增产 [4] 发展前景 - 数通业务在算力需求推动下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4] - 汽车电子与EMS产品线持续放量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6.70亿元、113.41亿元、130.76亿元 [4]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7亿元、2.34亿元、3.16亿元 [4]
帮主郑重:英伟达最大空头突然“倒戈”!从喊跌48%到喊买,这信号得琢磨
搜狐财经· 2025-09-13 07:44
最近股市里有个挺有意思的反转,之前一直跟英伟达"死磕"唱空的DA Davidson,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这波操作让不少朋友都有点懵,今天帮主就以20 年财经记者的视角,再结合咱中长线投资的思路,跟大伙儿好好聊聊这事儿。 可能老关注科技股的朋友对DA Davidson有印象,之前它可不是一般的看空英伟达,直接放话英伟达股价最多能暴跌48%,理由也说得挺具体,说超大型科 技公司的支出到2026年就到顶了,到时候肯定会拖累英伟达的业务。那时候市场上虽然AI炒得热,但也确实有不少人跟着担心,毕竟机构这么明确的看 空,多少会影响情绪。 可能有朋友会问,机构说变就变,咱们该咋看?其实在我看来,机构的评级变动更多是个"信号",不是让咱们跟着追涨杀跌。咱做中长线,更要盯着背后的 逻辑——AI这波浪潮里,算力到底是不是真需求?从现在企业落地的速度、各大科技公司加码的力度来看,至少未来两三年,算力的缺口还在,那英伟达 的基本面就有支撑。 之前DA Davidson唱空,是基于"支出达峰"的预判,现在改口,是因为现实数据推翻了之前的预判,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市场里的各种观点都得结合现实 去验证,不能光听一家之言。对咱们中长线 ...
国产链与出海链齐飞!超级主线王者归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1 09:51
燃爆了! 今天,超级主线AI硬件王者归来! 以"易中天"为代表的出海链,以及以寒武纪、海光信息、中科曙光为代表的国产链全线爆发。除了AI算 力之外,AI半导体芯片也全线爆发。 截至收盘,通信设备、元器件、半导体3大板块指数分别上涨8.30%、6.37%、6.21%。AI方向内部, CPO、PCB多只个股涨停或涨幅超10%。 AI方向的多只个股再创历史新高,比如腾景科技、海光信息、香农芯创、生益电子、工业富联、东山 精密、思泉新材等。 AI硬件方向大涨,除了与美股科技巨头的"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有关之外,达哥认为也与一篇文章有关 系。 昨天,中国新闻社旗下中国新闻网开设的经济报道专栏"三里河",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名为 《A股出了个"易中天"》的文章。我从这篇文章中摘取了几句,你们可以看一下。 "易中天"的热度,本质是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迅猛发展催生的算力需求爆发。 算力需求的井喷,背后是政策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强力支撑。 从"易中天"崛起至人工智能产业全面发展,中国正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链条优势。 "易中天"的火爆并非偶然,随着"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落地、算力基础设施持续升级,中国正从人工智 能应用大国向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