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

搜索文档
黄金走势推演与后市机会分析(2025.9.28)
搜狐财经· 2025-09-28 10:10
1、美联储:密集发声+政策博弈 官员讲话安排:下周多位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声,包括FOMC永久票委威廉姆斯、副主席杰斐逊、2026年票委洛根等,覆盖周一至周五多个时段,内容聚焦经 济前景与货币政策导向。 政策分歧与市场预期: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6年仅计划降息25个基点,而市场押注三次降息。鲍威尔强调需平衡通胀与就业风险,OECD提示关税上调影 响未消,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三季度经济增长3.3%,经济韧性与政策宽松预期形成博弈。 2、核心数据焦点:非农报告成"生死考验" 发布风险:美国政府停摆概率达66%,若10月1日停摆可能延迟非农发布;若持续至10月15日,CPI或无法在10月美联储会议前公布,增加政策决策不确定 性。 市场预期:加拿大皇家银行预计新增5.1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或降至4.2%(因劳动力供给收缩)。数据疲软或强化降息预期、打压美元,强劲则反之,且 可能引发股市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本周,黄金周一周二延续强势上涨,在周二创出3791的新高,周三下跌收阴调整,周四周五震荡上涨收小阳,周线收出一根阳线,形成6连阳上涨。 一、基本面 下周市场因各国央行动态、季节性因素及美国政府停摆风险陷入 ...
国泰海通|固收:从五浪到M顶调整:技术分析视角下的本轮回调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1 14:05
波浪理论在债市的应用 - 波浪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波动具有规律性和周期循环特点 一个完整市场周期由五浪驱动序列和三浪调整序列组成[2] - 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国债期货完成五浪驱动序列 2025年2-3月开启第一轮调整浪[1][3][4] - 当前国债期货形成"M顶"形态 与2015年债市和2006年股市顶部结构相似[4] 五浪驱动序列详细分析 - 第一浪(2023年3-8月):赎回潮影响结束 经济弱预期与资产荒推动债市走强[3] - 第二浪(2023年8-10月):超预期降息后止盈情绪发酵 叠加地方债供给压力导致债市回调[3] - 第三浪(2023年10月-2024年9月):风险资产弱势与利率中枢下移预期推动债市持续走强 央行提示风险未改趋势[3] - 第四浪(2024年9-10月):多项政策落地推动股市快速上涨 风险偏好上行与赎回压力导致债市承压[3] - 第五浪(2024年11月-2025年1月):降息预期、经济偏弱及长期零利率预期推动利率快速下行[3] 历史相似行情对比 - 2015年债市触顶后第一次下跌13% 第二次下跌33%[4] - 2006年上证指数触顶后第一次下跌19% 第二次下跌30%[4] - 历史数据显示五浪高点到第二次下跌的跌幅通常为前期涨幅的30%-35%[1][4]
国泰海通 · 晨报0912|固收、煤炭、电新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9-11 14:05
固收技术分析 - 波浪理论认为市场价格波动遵循"八浪循环"模式 包括五浪驱动序列和三浪调整序列[4] - 2023年3月至2025年1月国债期货完成五浪序列:第一浪(2023年3-8月)经济弱预期与资产荒推动债市走强 第二浪(2023年8-10月)降息后止盈情绪与地方债供给导致回调 第三浪(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风险资产弱势推动投机情绪 第四浪(2024年9-10月)政策落地与股市上涨压制债市 第五浪(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降息预期推动利率快速下行[5] - 2025年2-3月开启第一轮调整浪 7月开启新一轮调整 形成M顶形态 历史相似行情显示五浪高点到第二次下跌幅度达前期涨幅30%-35%[6] 煤炭行业 - 全球电力需求2024年增速达4.4% 显著高于全球GDP增长2.9% 发展中国家维持高增长 发达国家重拾增长[11] - 三大动力推动用电增长:工业领域深度电气化 人工智能驱动数据中心扩张 气候变暖增加极端气候冲击[11] - 新能源存在间歇性 不稳定和区域不均衡缺陷 未能形成稳态支撑能力 电网老化与储能缺位造成电量增长与电力可用性脱节[12] - 2025年美国重启煤电 上半年电煤发电量同比增长15% 为10年来首次(除2021年) EIA预计2025年美国煤炭消耗量同比增加6%[13] - 煤电作为传统能源仍是全球电力系统压舱石 发达国家为保障AI发展所需稳定电源及应对极端天气 需煤电发挥优势[13] 电新行业 - 固态电池优势在于安全性高(固态电解质不可燃)和能量密度提升 可搭配更高能正负极材料[18] - 政策驱动:2024年3月工信部提出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量产 5月中国报道投入约60亿元支持全固态电池研发 2025年3月新规将"不起火 不爆炸"设为强制要求并于2026年7月实施[18] - 发展历程:2024年前以半固态电池为主 2024年3月低空经济需求催生半固态行情 11月华为专利和宁德时代研发投入引发市场关注 2025年全固态电池走向从0到1[19] - 2025年8月上汽发布9.98万元搭载半固态电池的MG4车型 半固态电池进入10万元以内主流价格带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示范装车[20]
做白银曾一夜亏3000万,如今已实现财富自由!
搜狐财经· 2025-08-30 04:46
投资经历 - 1992年以7000元初始资金进入股市 第一年盈利10万元实现资产增值 [6] - 1995年327国债事件中 30万资金在收盘前8分钟增至100多万 但收盘时倒欠证券公司40万 [6] - 1996年做空红小豆近月合约 300万资金亏损至仅剩8万元 [7] - 曾经历外盘白银一夜亏损3000万 导致情绪失控并暂停交易 [8] 投资方法论 - 趋势判断以波浪理论为核心 通过周K线或月K线梳理大浪 再连接日K线波段划分小浪 [12] - 技术分析强调动态与结合 价格轨迹反映市场行为 需加入变数考量和人工细节处理 [13] - 品种选择聚焦资金容量和趋势明显性 连续2-3次交易不顺手即放弃 [14] - 仓位管理在确定位置一次性投入6-7成仓位 试单仓位控制在15%-20%之间 [14] - 浮赢加仓只在趋势性行情结束出现中继形态时进行 总仓位不超第一次开仓仓位 [14] 亏损主因分析 - 踏空后逆向操作导致巨亏 可能亏掉前期盈利并倒贴资金 [15][16] - 主观臆断逆势死扛 不愿止损导致亏损扩大 [16] - 不舍得止损并通过加仓摊平均价 使亏损愈发严重 [16] - 追求完美无法接受单次亏损 过度纠结每次交易盈利 [16] - 频繁交易使小亏损累积成大亏损 [16] 人性管理 - 交易成功30%取决于方法原则 70%取决于情绪控制和人性弱点克服 [18] - 人性演变遵循不贪→贪→侥幸→失望→绝望→恐惧的路径 [18] - 需培养耐心等待机会 勇气执行决策 自信坚持交易系统 毅力应对市场考验 [19] - 感觉行情难度增加时应降低交易频率 选择最有把握位置操作 [20] - 下单后10秒内必须明确止损位 优先确定止损方案再考虑目标位 [20] 投资警句 - 为而不思则盲:盲目行动缺乏计划 对市场逻辑观察不细致 [2][3] - 思而不为则怯:因性格怯懦害怕风险而不敢执行计划 [2][3] - 目达不休则贪:达到止盈点后贪心不足不愿离场 导致盈利回吐 [2][3]
化工ETF(159870)盘中净申购超16亿份,回调或是良机
新浪财经· 2025-08-27 07:12
指数成分股表现 - 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 扬农化工领涨2.08% 巨化股份上涨2.02% 中化国际上涨1.97% 宏达股份领跌 [1] - 化工ETF最新报价0.68元 [1] 资金流动情况 - 化工板块出现回调 资金逆市涌入化工ETF 盘中净申购16.08亿份 [1] - 化工ETF连续12天获资金净流入 [1] 指数构成与跟踪 - 化工ETF紧密跟踪中证细分化工产业主题指数 [1] - 中证细分产业主题指数系列包含细分有色 细分机械等7条指数 选取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3.54% 包括万华化学 盐湖股份 巨化股份等企业 [2] 市场技术分析 - 机构指出AI应用高开低走兑现 寒武纪未能带起大盘 [1] - 大盘尝试反弹但受压制 后续可能跌破4浪低点3844 [1] - 预期出现ABC三浪回调 持续时间约2.5-3天 相当于上涨时间的一半 [1] 产品信息 - 化工ETF(159870)设场外联接A份额014942 C份额014943 I份额022792 [3]
经过两次变轨,沪指加速,上方关键阻力在4000点!
搜狐财经· 2025-08-24 13:48
大盘技术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在3700点仅调整两天半后继续强势上涨 突破历史多个高点汇聚位置[1] - 30分钟周期经历两次变轨加速 第一次突破3400点后打开上行空间 目标位3650点[3] - 第二次变轨突破3700点整数关口 窄幅震荡2天半后重启升势[6] 关键技术位置 - 当前正向日线上升通道上边沿压力位发起冲击[4] - 上方关键阻力位在4000点整数关口 为历史高点6124与5178连线形成的压力位[8] - 实际走势强于预期 3630点调整后回踩3550点止跌 突破3650点后略有回踩即上涨[6] 波动特征与运行逻辑 - 大盘运行在波浪理论中的3浪3阶段 属于最强上涨浪型[10] - 经过两次变轨后呈现加速上涨态势 需警惕再次加速后可能出现较大调整[8] - 美联储降息信号可能引发高开 但需避免追高操作[12] 市场表现与投资者状况 - 不到2个月时间内从3400点上涨至3800点 涨幅达400点[12] - 部分投资者未能获得显著收益 主因交易节奏把握不足及缺乏系统化交易理念[12]
各行其道,行稳致远
国投证券· 2025-08-16 13:19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四轮驱动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多维度信号捕捉行业交易机会,结合技术面与基本面分析[1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信号触发:基于行业指数的技术形态(如均线多头排列、放量突破、底背离等)生成交易信号[17] 2. 信号分类:分为“交易机会”和“出场信号”,例如: - 银行板块的C浪下跌后底背离企稳信号[17] - 创新药板块的均线回踩重启信号[17] 3. ETF映射:将信号对应到具体行业ETF(如512800.SH对应银行ETF)[17] - **模型评价**:综合性强,但依赖技术形态的主观判断 2. **模型名称:风险溢价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股债收益差(股息率减国债收益率)判断市场风险偏好[8][11]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股债收益差: $$ \text{股债收益差} = \text{股息率} - \text{10年期国债收益率} $$ 2. 布林带分析:采用3年滚动窗口计算中轨及上下轨,当前值突破中轨时预警[8] - **模型评价**:历史规律有效,但需结合其他指标验证 3. **模型名称:波浪理论周期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识别三浪上涨结构以判断趋势持续性[8][1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划分波浪:将4月以来的上涨划分为两浪,观察第三浪是否启动[8] 2. 结合成交量验证浪型有效性[10]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行业拥挤度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成交金额占比衡量板块过热风险[8][15]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计算行业成交额占全市场比例: $$ \text{拥挤度} = \frac{\text{行业成交额}}{\text{全市场成交额}} $$ 2. 设定阈值:科技/成长板块占比超过历史80%分位数时预警[8] - **因子评价**:对短期回调敏感,但需结合趋势强度 2. **因子名称:底背离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价格新低但技术指标(如MACD)未新低的反转信号[17]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价格序列与指标序列的背离检测 2. 应用于银行板块的C浪调整分析[17]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四轮驱动模型**: - 胜率:68%(近1年信号)[17] - 平均持仓周期:15个交易日[17] 2. **风险溢价模型**: - 布林带中轨突破后的3个月胜率:72%[8] 3. **波浪理论周期模型**: - 第三浪识别准确率:65%(历史10年数据)[10]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行业拥挤度因子**: - 阈值触发后的20日回调概率:58%[8][15] 2. **底背离因子**: - 银行板块底背离后的10日超额收益:3.2%[17] 注:所有测试结果基于2025年8月16日前数据[8][10][11][15][17]
基于浮动频率傅里叶变换视角解析技术分析的数学本质及趋势判断
中泰证券· 2025-08-07 13:05
根据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浮动频率傅立叶变换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突破传统傅立叶变换固定频率的局限,通过动态调整频率和幅值来更精准拟合金融市场波动[6][6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市场滤波**:使用Butterworth带通滤波器剔除高频噪音,保留趋势项数据(截止频率0.1,采样频率1.0)[65][67] 2. **幅值与频率选择**: - 对滤波后数据离散快速傅立叶变换,提取复数序列中最大幅值对应的周期(如94.1周、80.5周、62.6周)[78] - 构建拟合曲线:$$F(t) = a_0 + \sum_{i=1}^n (a_i \sin \omega_i t + b_i \cos \omega_i t)$$,其中$\omega_i$为浮动频率[88] 3. **双重优化**: - 内层优化: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求解最优幅值$a_i, b_i$[88] - 外层优化:粒子群算法(群体规模100,惯性权重动态调整)求解最优浮动频率$x,y,z$(如39.02周、19.17周、8.13周)[91][99] - **模型评价**:相比传统傅立叶模型,在趋势拟合和样本外预测精度上显著提升,尤其对主升浪和调整浪的拐点捕捉更准确[99][102] 2. **模型名称:波浪理论量化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将波浪理论的"八浪结构"转化为正弦波叠加,揭示价格振幅的数学本质[19][4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构建谐波叠加函数:$$y(n) = 4\sin(0.00125n) + 2\sin(0.01n) + \sin(0.04n) + 0.5\sin(0.16n)$$[39] - 频率结构:基频0.001与谐波呈$2^k$关系,振幅按$2^{-m}$规律衰减[39] - 识别关键浪型特征(如3浪最长、4浪不重叠1浪顶点等)[30][33] - **模型评价**:提供离散化浪型分析框架,但存在主观划分和定量验证不足的缺陷[37][48] 3. **模型名称:江恩周期量化模型** - **模型构建思路**:将时间周期法则转化为频率域分析,捕捉多周期共振效应[46][47]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关键周期嵌套:30年(360°圆周)为核心,衍生45个月、10年等子周期[47] - 几何分割规则:价格回调采用八分法(12.5%递增),角度线以45°为基准[46] - **模型评价**:擅长捕捉趋势转折时间窗口,但周期定量标准缺乏严谨数学基础[48]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浮动频率傅立叶变换模型** - 样本内拟合误差:较传统模型降低38%(2014-2024年上证指数Log数据)[99] - 样本外预测准确率:对2024-2027年关键时间窗口(如2026年8月)的波段节奏预测吻合历史规律[102][103] 2. **波浪理论量化模型** - 浪型识别准确率:对3浪主升段识别成功率达72%,但5浪失败形态误判率较高(约40%)[33][36] 3. **江恩周期量化模型** - 周期共振信号有效性:在30年、10年等长周期转折点预测中,提前3-6个月预警概率达65%[47]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频率共振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捕捉多周期正弦波同向叠加产生的价格放大效应[5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提取短期(5日)、中期(20日)、长期(60日)均线斜率 2. 计算三者方向一致性指标:$$CR = \frac{\sum_{i=1}^3 \text{sgn}(\nabla MA_i)}{3}$$ 3. 结合成交量放大信号(>90日平均1.5倍)[56] 2. **因子名称:分形自相似因子** - **因子构建思路**:利用小级别浪型与大级别走势的形态相似性[59]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对价格序列进行Hurst指数计算(窗口滚动计算) 2. 构建分形维度指标:$$FD = \frac{\log(N)}{\log(N) + \log(d/R)}$$ 其中$d$为价格极差,$R$为重标极差[59] ---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频率共振因子** - IR:1.52(2019-2024年A股主板测试)[56] - 胜率:68.3%(共振信号发出后20日收益率>0的概率)[56] 2. **分形自相似因子** - IC:0.21(与未来10日收益率RankIC)[59] - 多空收益差:年化9.8%(按因子十分组)[59]
黄金走势推演与后市机会分析(2025.7.27)
搜狐财经· 2025-07-27 07:59
黄金价格表现及影响因素 - 黄金本周呈现冲高回落走势,周一周二连续上涨,周三至周五连续下跌,周线收出带长上影线的小实体阴线 [1] - 美元走强(美元指数从逾两周低点反弹)和美欧贸易谈判进展打击避险需求,导致金价下跌 [2] - 央行强劲买盘和对冲基金净多头头寸增加19%至170868份合约(16周最高)支撑金价,贸易战推动金价年内上涨27% [2] 欧美贸易谈判进展 - 欧盟执委会称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指日可待,但成员国已批准谈判失败时的反制关税措施 [3] - 特朗普称周日与欧盟会面达成协议概率50%,协议面临约20个"卡点",若达成将是规模最大的协议 [3] 美联储动态 - 劳动力市场数据稳定(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连续第六周降至217000人)预计支持美联储下周维持利率4.25%-4.50%不变 [4] - 特朗普施压美联储大幅降息,提及鲍威尔任期结束和潜在继任者人选,美国财长认为美联储应回归基本项 [4] 地缘局势 - 巴以冲突谈判进展顺利,哈马斯称各方就停火撤军方案有共识,以色列近期负面声明或为逃避谈判结果 [5] - 土耳其协调俄乌冲突各方在土举行领导人峰会,俄乌已原则上同意,土外长对"过渡性解决方案"表示乐观 [5] 技术面分析 - 本周黄金突破3377点延续C-2上涨,但在3438/3439区域受阻转跌,可能进入C-3下跌阶段 [7] - 周线收带长上影线阴线,5/10周均线死叉,大级别结构关注4浪调整 [8] - 四小时级别C浪下跌结构清晰,大概率进入C-3阶段,需关注3325点得失判断C-3-2浪反弹可能性 [10][13] - 日线级别三角收敛形态未有效突破,下周方向选择将影响短期走势 [11] 下周重点关注事件 - 美联储决议、非农数据、8月1日关税大限及中美经贸会谈可能定调下半年市场走向 [6] - 全球重要经济数据包括欧元区CPI、美国PCE物价指数、非农就业人口及多国PMI数据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