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开发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着力打造第二、第三增长曲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45
公司发展历程与成就 - 公司成立75周年 为国内最大油气生产供应企业[1] -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 1978年全国原油产量突破1亿吨[1] - 国内原油产量占全国约50% 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约67%[1] - 乙烯产能突破1000万吨/年 炼油能力保持全球第二[1] - 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亿吨以上[2] 业务布局与转型战略 - 巩固国内原油/天然气/海外权益产量"三个1亿吨"格局[1] - 加快向"油气热电氢"和"炼化生精材"综合性国际能源与化工公司转型[1] - 建成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美洲/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2] - 运营西北/东北/西南/海上四大跨国油气运输通道[2] - 建成三大国际油气运营中心 成为最大跨国经营企业[1] 新能源与技术创新 - 新能源开发利用能力占国内能源供应比例7%[4] - 绿氢/CCUS/地热技术处行业前沿 开始瞄准可控核聚变技术[4] - 着力打造传统油气之后的第二、第三增长曲线[4] - 页岩油气革命/超深钻探/高端化工新材料取得突破性进展[4] - 自主研发30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赋能全产业链[4] 重大项目建设 - 广东石化/塔里木/长庆乙烷制乙烯等标志性炼化项目建成投产[1] - 深地塔科1井钻井项目持续推进[4] - 信息化补强核心工程国内全面上线[4]
振江股份等在新疆成立新公司 含风电相关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20
公司动态 - 新疆振江盈臻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陈金万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 由江苏盈臻电力实业有限公司和振江股份全资子公司辽宁振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业务布局 - 经营范围涵盖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和系统研发 [1] - 业务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1]
周末利好,福建重磅部署
证券时报· 2025-09-14 07:53
产业发展目标 -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左右[1] - 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1][3] - 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1][4] 新能源产业规划 - 推动陆上风电升级改造并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3] - 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推进漳州核电和宁德核电项目[3] - 探索海洋能等新能源开发利用[3][7] - 福建省锂电池出口占全国27.4% 2024年达1191.65亿元[5] 电力系统建设 - 完善"四纵三横、沿海双廊"主干电网[3] -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设施建设[3] - 开展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3] 绿色交通部署 - 深化"电动福建"建设 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4] - 发展电动船舶和电动飞机等新能源航空器[4] - 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4] - 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1.25万亿元同比增长6.1%[7] 海洋经济发展 - 打造福州厦门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7] - 海洋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探索建立海洋交易平台[8] -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占GDP7.8%[8] 科技创新方向 - 培育光电信息集成电路新能源等战略性产业集群[3] - 突破数据智能氢能前沿新材料等未来产业[3] - 加强海洋科技投入推动高端化智能化发展[9]
华能水电(600025):装机扩张保障电量,单季业绩维持稳定
长江证券· 2025-09-02 09: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装机扩张和来水偏丰推动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2.9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54%至46.09亿元 [2][6][11] - 二季度来水转枯但装机增长支撑发电量同比增3.25%,归母净利润同比微降0.1%至31.01亿元 [2][11] - 澜沧江上游电站建设和煤电新能源一体化项目保障远期成长空间 [1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9.59亿元(同比+9.08%),归母净利润46.09亿元(同比+10.54%) [6][11] - 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速1.52%,主要受电价承压影响 [2][1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48元、0.52元、0.54元,对应PE为18.89倍、17.56倍、16.94倍 [11] 发电量分析 - 上半年水电发电量494.61亿千瓦时(同比+10.93%),新能源贡献总发电量527.52亿千瓦时(同比+12.97%) [11] - 二季度水电发电量297.28亿千瓦时(同比+0.90%),剔除新机组后实际同比减少2.49% [11] - 二季度光伏发电量16.36亿千瓦时(同比+82.18%),风电发电量0.96亿千瓦时(同比-11.11%) [11] 成本与税费 - 营业成本51.84亿元(同比+6.5%),增速较低因水资源费调整至税金科目 [11] - 税金及附加同比大增154.39%,但综合对盈利影响较小 [11] 产能扩张进展 - 硬梁包水电站111.6万千瓦机组正式投运 [11] - 定向增发获批用于建设澜沧江上游RM电站,可提升梯级调节能力 [11] - 拟出资14.5亿元合作开发煤电与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含200万千瓦煤电) [11]
“十四五”科技成就|龙江黑土澎湃产业振兴动能
科技日报· 2025-09-02 06:33
航空产业集群发展 - 东北轻合金公司研制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屈服强度提高70%至80%,成为全国首家手握三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 [2] - 公司成功突破大规格铝合金预拉伸板技术瓶颈,产品应用于C919大型客机机翼壁板,实现国产大飞机减重增效 [3] - 哈尔滨平房区航空产业2024年产值近600亿元,汇聚200余户产业链企业,配套产品超2万种,配套率达90%以上 [3][4] - 区域拥有42个省级以上航空研发机构,覆盖航空材料、动力系统及整机制造等关键领域 [4] 能源技术突破与转型 - 大庆油田"井下油水分离注采开发技术"使含水率98.9%的油井重获新生,试验区单井日产液下降89.8%,含水率下降近20%至79.1% [5] - 该技术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有望推动高含水油田、废弃油田经济再开发 [5][6] - 黑龙江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达3145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57.9%,成为电力供应重要支柱 [6] - "华龙一号"核电汽轮机组、白鹤滩水电机组等创新成果涌现,形成多元协同能源格局 [6] 农业智能化转型 - "天工开悟"农业大模型实现作物长势监测、病虫害预警和定制化方案生成,决策流程从数天缩短至几小时 [7] - 省级农机管理平台接入12.09万台监测终端,建成全国唯一省域网格化病虫监测网络,覆盖130多种病虫疫情 [8] - 2025年发布智慧农业实施方案,提出13项重点任务,推动全产业链应用场景落地 [8]
中国电建(601669):Q2收入仍显韧性 有望受益于雅下水电工程建设
新浪财经· 2025-08-31 0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27.57亿元,同比增长2.66%,归母净利润54.26亿元,同比下降13.81%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1501.97亿元,同比增长3.57%,归母净利润27.91亿元,同比下降14.17% [1] - 综合毛利率11.23%,同比下降1.04个百分点,净利率2.45%,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11.96亿元,较上年同期多流出45.69亿元 [3] 业务分部表现 - 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业务收入2659.31亿元,同比增长3.19%,毛利率8.46%,同比下降1.22个百分点 [2][3] - 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收入123.91亿元,同比增长1.73%,毛利率45.05%,同比下降2.37个百分点 [2][3] - 新能源投资运营收入54.78亿元,同比增长0.89%,毛利率51.67%,同比下降4.65个百分点 [2][3] - 境内收入2481.68亿元,同比增长2.14%,境外收入437.15亿元,同比增长5.98% [2] 装机容量结构 - 控股并网总装机3515.86万千瓦,其中风电1082.74万千瓦(同比增长20.45%),太阳能1304.08万千瓦(同比增长60.87%) [2] - 水电装机709.24万千瓦(同比增长3.53%),火电364.5万千瓦(持平),独立储能55.3万千瓦(持平) [2] 新签合同情况 - 上半年新签合同总额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完成全年计划的49.13% [4] - 能源电力新签合同4313.88亿元,同比增长12.27%,其中风电合同金额同比增长68.78%,水电合同金额同比增长66.67% [4] - 海外新签合同额1416.65亿元,同比增长17.5%,海外订单保持高景气度 [4] 战略发展机遇 - 公司作为主要参建方参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建设,前期已投入数十亿资金进行勘探布局,有望充分受益于该项目 [1][4]
CNOOC(00883)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7 02: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95亿元,同比下降12.8%,主要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 [7][18] - 油气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717亿元,布伦特原油价格同比下降15.1% [7][19] - 公司总资产达到人民币11190亿元,较期初增加人民币62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8.4%,财务状况健康 [20][21] - 上半年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76亿元,主要用于勘探开发和生产能力建设,执行情况符合计划 [21] - 全成本为每桶26.94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7.75美元下降2.9%,成本控制有效 [7][3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油气净产量达到3.846亿桶油当量,同比增长6.1%,创历史同期新高 [2][6][11] - 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12%,主要受益于上海一号二期和渤中区域项目的贡献 [2][6][11] - 勘探方面取得5个新发现,成功评价18个油气构造,资源基础得到巩固 [2][6] - 开发方面有10个新项目成功投产,数量显著超过往年同期 [6][12] - 新能源业务按计划发展,预计2025年发电量目标为5-10亿千瓦时 [5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国内天然气市场表现稳定,拥有独特的销售机制确保供应和价格稳定 [63][64] - 海外重点区域积极拓展,在哈萨克斯坦签署久约伊区块新石油合同并担任作业者,伊拉克7区块合同于2月正式生效 [10] - 南美洲继续作为公司最重要的海外油气增长来源,巴西Buzios和Mero项目投产提升产量 [13] - 海外天然气主要生产区为圭亚那,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继续探索新生产设施或区域 [2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油气主业与新能源协同发展,加速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2][3] - 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运营能力提升,广泛应用先进地球物理技术和智能化注水技术,自然递减率降至9.5% [14] - 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上海一号智能气田被评为国家优秀智能工厂 [14] - 系统推进新能源培育,中国首个海上CCUS项目在安平15-1平台投运,文昌97油田建成全球首台5兆瓦海上高温烟气ORC发电装置 [15] - 低成本战略是长期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改进、精益管理、增产提效和投资结构优化实现成本控制 [34][35][36][37][3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国际油价受地缘政治、气候、政策等多因素影响,预测难度增大,但机构共识认为2025年油价将在65-70美元/桶区间 [39][40][41][42] - 公司不依赖高油价,注重夯实基础,通过增产和控制成本应对油价波动,确保在任何油价环境下都能生存和发展 [43][44][45][46][47][48] - 天然气中长期国际价格预计逐步下降,与国内价格趋于收敛,但公司凭借独特销售机制和长协模式保持价格和现金流稳定 [28][29][30][63] - 行业未来能源替代是长期过程,传统油气不会突然退出,公司将逐步发展新能源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但不会盲目追求规模 [49][52][53][54][55][56][5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决定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含税),派息比率45.5%,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股息总额约316亿港元,与去年基本持平,为历史第二高 [3][7][22][31][32] - 自由现金流强劲,达到人民币570亿元,为股东回报提供稳定支撑 [20] - HSE表现稳定,可记录职业伤害事故率和损失工时事故率保持在低位 [16] - 合资公司和联营公司出现投资损失13亿元,主要与阿根廷BCA公司有关,系按会计准则根据其经审计业绩确认,非长期性损失 [59][60] - 台风影响已预算提供30-40万吨产量损失,实际影响约25万吨,不会影响全年产量目标 [75][8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天然气产量环比增长及价格优于同行的原因,以及对2026年中国天然气市场的价格展望 - 天然气产量增长主要来自上海一号二期和渤中区域等项目贡献,海外主要生产区为圭亚那,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继续探索 [26][28] - 天然气业务具有周期长、成本低、长协为主的特点,价格相对稳定,公司拥有稳定销售体系和寻价机制确保合理市场价格 [26][29][30] - 中长期国际天然气价格预计逐步下降,与国内价格趋于收敛,但受地缘政治和气候等多因素影响,预测存在不确定性 [26][30][63] 问题: 中期派息比率提升5个百分点,全年是否会维持50%的派息比率 - 中期派息比率45.5%,股息总额与去年基本持平,在油价下跌15.1%背景下实属不易,为历史第二高 [31][32] - 公司已制定未来三年股息政策,无论油价如何变化,回报股东的原则不会改变,下半年派息将综合考虑生产、经营、财务状况、投资机会及同业对比等因素后确定 [32] 问题: 下半年油价走势及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进一步空间 - 油价受多重因素影响难以精准预测,机构共识预计2025年在65-70美元/桶,公司注重通过增产和控制成本应对油价波动 [39][42][43] - 成本控制通过技术改进、精益管理、增产提效和投资优化实现,不是无限压缩成本,而是坚持低成本战略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34][35][36][37][38] 问题: 新能源业务发展计划及措施 - 2025年新能源发电量目标5-10亿千瓦时,正在开发海南海上风电、陆丰清洁能源等项目,明年将开始发电 [50] - 新能源发展注重与现有油气业务协同,实现绿色生产替代,但必须达到内部投资门槛,不会盲目追求规模 [52][53][54][55] - 长期看新能源是第二增长曲线,但油气仍是核心主业,新能源不会影响油气业务发展 [56][57] 问题: 投资损失13亿元是否与阿根廷合资公司有关及原因 - 投资损失主要来自阿根廷BCA公司(持股50%),系按会计准则根据其经审计业绩确认,反映实际经营结果和市场环境,非长期性损失 [59][60] 问题: 天然气未来增长趋势及下游市场发展策略 - 天然气增长来自南海、渤海区域项目及海外圭亚那项目,沿海销售强劲,公司拥有独特销售机制和寻价能力确保市场稳定 [61][63][64] - 天然气采收率通常高于原油(国内50%以上,海外可达80%),经济性虽不如原油,但开发周期长且稳定 [65] 问题: 资本支出及油气产量指引的具体方向 - 资本支出存在波动,上半年同比降低系偶发因素(如近航道作业需更多安全论证),下半年预计高于上半年,但波动正常 [67][68][69] - 国内需维持油产量3亿吨、气产量100亿方/年的产能建设,投资机会捕捉存在不确定性 [70][71] 问题: 海外业务拓展的区域和规模要求、台风影响及应对措施、渤中项目3年投产的经验是否可复制 - 海外发展定向明确,但“十五五”规划细节暂不便披露 [72][73] - 台风影响已通过远程关停平台等措施减少损失50%,今年预算提供30-40万吨产量损失,实际25万吨,不影响全年目标 [74][75][80] - 渤中项目快速投产通过标准化设计、提前采购和生产准备实现,可缩短工期8个月,但不是所有项目都能达到,公司正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持续提升效率 [76][77][78][79]
大金重工(002487) - 2025-003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27 02:0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1亿元,同比增长109.48%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5.63亿元,同比增长250.48% [2] - 第二季度净利润3.16亿元,环比增长36.63% [2] - 销售净利率达19.24%,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4.77个百分点 [3] - 首次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0.86元,合计派发5484.64万元,占净利润10.04% [4] 海外业务增长 - 出口海工业务收入占比近80%,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3] - 出口业务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近200%,发运量同比翻倍 [3] - 出口产品毛利润贡献占比从54%提升至86% [3] - 海外海工累计签单金额近30亿元,在手订单超100亿元 [3] - 上半年总体发货量同比增长超40%,出口海工产品出货量翻倍 [11] 欧洲市场前景 - 2024年欧洲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占全球三分之一 [5]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拍卖总量56.3GW,欧洲贡献23.2GW(占比41.2%) [5] - 预计2025年欧洲拍卖容量48.2GW,占全球76GW的63% [6] - 2025-2034年欧洲年均新增海风装机12.6GW,为过去5年的4倍 [5] - 漂浮式风电预计2034年占全球装机4%,欧洲贡献率达57% [7] 战略布局与产能 - 公司自持已并网新能源项目规模500MW,上半年收入1.25亿元 [3] - 在建陆上风电项目规模950MW,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运 [3] - 首批2艘自建甲板运输船2025年内下水,已制定2026-2027年排产计划 [12] - 计划在欧洲建设深远海总装基地,强化本土化服务能力 [9] - 已锁定北海地区核心码头资源,形成新业务增长点 [13] 业务转型与竞争力 - 服务范围从产品制造扩展至运输、船舶设计、港口运营等新增长曲线 [2][8] - 推动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转型 [2][8] - 盘锦基地通过欧洲业主审核,具备多船型设计与制造能力 [15] - 覆盖欧洲主要国家招标项目,对获取新订单信心充足 [10]
冷湖:石油枯竭后人口骤降,如今大风刮来了新生机
第一财经· 2025-08-25 13:42
冷湖地区新能源开发背景 - 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角柴达木盆地边缘 平均海拔近3000米 总面积相当于2.5个广州市 常住人口不足千人[1] - 该地区曾因石油资源繁荣 1960年设市时人口达10万 后因石油枯竭由市降格为镇 常住人口最低降至约100人[5] - 2016年起凭借风能太阳能资源和大片未利用国土空间优势迎来新能源转型机遇[5]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中广核于2016年1月注资13亿元成立风电公司 经过10年开发风电机组超170台 人员从6人增至46人[6] - 国家能源集团 华电集团 华能集团 三峡集团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 青海水利水电集团等能源巨头纷纷布局风光项目[6] - 2024年冷湖常住人口增至321户573人[7] 项目规模与技术挑战 - 中广核新能源项目包括28万千瓦风光电站和50万千瓦风电项目 分别距镇中心25公里和120公里[8] - 当地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 最低零下34摄氏度 冬季长达8个月 土壤盐晶含量超80% 年风沙天数180多天[8] - 采用抗冻液压油 加热装置和防尘涂层应对极端环境 风机叶片运输需穿越2000公里无人区[10] 项目运营与产出效益 - 2024年12月30日中广核冷湖广竣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 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12] - 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5.4亿千瓦时 等效减少标煤消耗46.3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24.6万吨[12] - 电力可满足5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或10万辆电动汽车年行驶用电量[12] 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 - 新能源项目带动公路 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完善 镇上酒店餐馆如雨后春笋涌现[15] - 公路条件改善后设备运输卡车频繁往来 同时吸引自驾游客[16] - 黑独山景区游客众多 旺季酒店价格飙升至五六百元 较西宁同档次酒店高出一倍[19] 人员结构与生活条件 - 风电场19名员工生活用品从甘肃敦煌采购 往返需14小时 每吨水价近100元[13] - 员工平均年龄约28岁 主要来自甘肃 青海 陕西 河南等地 通勤休假制度针对长途耗时进行优化[15] - 项目地无导航定位 无绿植 通过塑料绿植和盆栽改善环境[13]
龙源电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6.57亿元 首次启动中期分红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2 06:3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57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5亿元 [1] - 公司首次启动中期分红,拟以总股本83.60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税前),现金分红总额达8.36亿元 [2] 装机容量发展 - 上半年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2053.54兆瓦,其中风电新增986.95兆瓦(同比增长65.87%),光伏新增1096.59兆瓦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达43196.74兆瓦,其中风电31395.72兆瓦,光伏11794.92兆瓦,其他可再生能源6.10兆瓦 [1] 战略布局 - 公司全力推动"沙戈荒"风光大基地项目,加强海上风电拓展并布局深远海项目 [2] - 优先争取中东南部消纳保障区域竞配指标,因地制宜推进共享储能及绿电制氢(氨)项目 [2] 投资者回报 - 公司首次制定2025-2027年现金分红规划,承诺每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归属股东净利润的30% [2] 管理运营 - 公司通过深化市场营销和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增量业务与存量效益 [1] - 加快延伸资源开发价值链条,实现资源获取、开发与利用协调发展 [1] 发展展望 - 下半年公司将围绕"稳经营、谋创新、优投资、强管理、保安全"主线,强化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3] - 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