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五年再造“杭台”之和 浙江经济体量逼近9.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5:42
9月26日,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浙江"十四五"经济总量增加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杭 州加一个台州的经济体量。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在发布会上表示,浙江的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 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今年预计可以达到9.5万亿元左右,占全国份额提升至6.7%左右。浙江的人均GDP 从2020年的1.46万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9万美元,预计今年可突破2万美元。 从产业变化看,目前,浙江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 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2024年浙江省产量超过92万辆,比2020年增长了12倍。今年1-8月,浙江省新能源 汽车的产量71.8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2.8%。 浙江是资源小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十四五"期间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方面有不少成效。 例如,浙江加快培育壮大能源新质生产力,形成全国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全国首 个深远海风电母港。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 ...
五年再造“杭台”之和,浙江经济体量逼近9.5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13:09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浙江"十四五"经济总量增加接近3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杭 州加一个台州的经济体量。 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在发布会上表示,浙江的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万亿、8万亿、9 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今年预计可以达到9.5万亿元左右,占全国份额提升至6.7%左右。浙江的人均GDP 从2020年的1.46万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9万美元,预计今年可突破2万美元。 从产业变化看,目前,浙江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3,培育形成现代纺织与服装、 绿色石化、高端软件、智能物联、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5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杭州报道 9月26日,浙江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 (杭州主城中心武林广场,拍摄:柳宁馨) 例如,浙江加快培育壮大能源新质生产力,形成全国领先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启动建设全国首 个深远海风电母港。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浙江中心落户温州,白马湖实验室研发的钙钛太阳能电 池技术刷新2项世界纪录。 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从创新主体看,目前浙江全省已有高新企业4.7 ...
江苏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工作人员致信经济日报编辑部:让绿色理念生根开花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22:15
经济日报编辑部: 如今,我们正朝着"国家级零碳产业园"的目标努力。期待有一天,我们园区能成为全国零碳发展的样 板,让更多人看到,零碳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能让产业更强、环境更美、群众更幸福的实实在在 的行动。 盐城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工作人员 顾晓峰 2025年9月23日 (责任编辑:冯虎) 9月23日,贵报在一版刊发长篇调研报道《盐城赶潮》,聚焦盐城的绿色变革与产业崛起。作为盐城大 丰港零碳产业园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读完报道内心满是振奋与自豪。 这些年,盐城一体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绿色能源的跨越式发展,而大 丰港零碳产业园,正是这片土地上绿色低碳实践的缩影。 还记得产业园刚启动建设时,大家常讨论"零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如今,在31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先 导区的国际合作零碳项目有序推进,拓展区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开足马力,转型区的临港传统企业忙 着技术升级,"五化"路径越走越清晰。最令人骄傲的是,我们在国内率先搭起了基于国网架构的"源网 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绿电有了"专用通道",每一度电的来源都能物理溯源。现在园区企业用的 绿电,清清楚楚、实实在在。在拿到国际权威机构英国标准协 ...
汽车“移动充电宝”来了!
新华日报· 2025-09-17 21:41
本报讯(岳旭李盼曹雅文)9月9日,徐州国投集团旗下江苏彭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向济南能源工程集团成 功交付两台移动电源车,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合作正式落地,为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新 支撑。济南能源工程集团表示,愿与国投集团深化合作,共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为低碳转型注入持续 动力。 此次交付的移动电源车以徐工新能源轻卡为基础平台,创新集成三组PACK电池与车载动力电池,总容 量达293kWh,构成一座可灵活移动的能源储备单元。该车车身总长5.99米,机动性强,能够适应多种 施工环境;货箱长度为4.2米,在保障核心部件装配的同时,预留了充足的维护操作空间。在供电设计 上,车辆配备多类接口,可同时满足不同功率设备的用电需求:包括3个3.6kW单相插座,适用于小型 机具、照明及监控设备;1个43kW三相插座,支持中大型焊机、水泵等设备;另有1个80kW大功率三相 插座,专为大型机械或集中充电场景设计。车辆还支持40kW快速充电,有效缩短能源补给时间。 记者了解到,该移动电源车不仅可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减少碳排放,还适用于应急救援、偏远地区供 电及区域电网调节等多类场景,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车辆搭载智能监控系统 ...
三一重能9月17日大宗交易成交285.7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4:50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17日大宗交易成交量10万股 成交金额285.7万元 成交价28.57元 较当日收盘价折价1.21% [2] - 买方为中信证券总部(非营业场所) 卖方为中信证券北京望京证券营业部 [2] - 当日收盘价28.92元 上涨3.18% 换手率2.15% 成交额1.52亿元 [2] 资金流向数据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8.74万元 [2] - 近5日累计上涨2.30% 资金合计净流出2466.2万元 [2] - 融资余额9482.36万元 近5日增加495.06万元 增幅5.51%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17日 [3] - 注册资本122640.4215万人民币 [3]
三一重能9月17日现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85.7万元 溢价率为-1.21%
新浪财经· 2025-09-17 10:07
股价表现 - 9月17日收盘价28.92元 单日上涨3.18%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2.30% [1] 大宗交易 - 单笔大宗交易成交量10万股 成交金额285.7万元 成交价28.57元较收盘价折价1.21% [1] - 买方为中信证券总部 卖方为中信证券北京望京营业部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85.7万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10.95万元 [1]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环比增长56% 东方电热经营业绩逐步改善
全景网· 2025-08-28 12:34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0亿元 归母净利润9100.26万元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10.67亿元 环比第一季度6.84亿元增长5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76% 经营状况稳步回升 [1] 传统业务板块 - 家用电器元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663.92万元 同比增长14.08% [1] - 持续深化与格力 美的 海尔等家电龙头企业合作 [1] - 大力开拓LG 三星等海外家电龙头企业客户 [1] 新兴业务发展 - 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营业收入30453.88万元 同比增长61.02% [2] - 新能源汽车元器件业务净利润3575.22万元 同比增幅达89.47% [2] - 预镀镍材料业务营业收入9406.59万元 同比增长22.61% [2] 战略布局与技术合作 - 与西安热工院签订近亿元熔盐储能电加热器开发合同 [2] - 与头部硅碳负极生产企业签订设备开发合同 共同开拓锂电池及固态电池市场 [2] - 与上海织识智能科技签署战略协议 联合开发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 [2] 机器人业务进展 - 机器人业务量产准备工作已完成 计划下半年落地战略合作 [2] - 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将应用于汽车座椅压力感知和机器人电子皮肤 [2] - 公司聚焦机器人零部件和材料领域 打造拳头产品 [3] 未来发展规划 - 重点聚焦三大方向:汽车热管理产品矩阵 机器人零部件 固态电池材料开发 [3] - 持续丰富汽车热管理产品矩阵 提升集成服务能力 [3] - 依托现有设备和技术开发固态电池材料 拓展新的应用方向 [3] - 今明两年将基本完成业务和利润结构的优化调整 [3]
玉门经济开发区入选全国百强
中国发展网· 2025-08-28 11:33
开发区荣誉与定位 - 甘肃玉门经济开发区入选2025中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榜单 [1] - 开发区作为玉门市经济发展主阵地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 [1] 产业布局与结构 - 构建一区三园现代化产业格局 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态势 [1] - 玉门工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 硅基新材料 矿业建材 通道物流及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1] - 老市区化工工业园聚焦石油化工与化工新材料领域 依托产业底蕴推动转型升级 [1] - 玉门东建材化工工业园重点发展煤化工与精细化工 被列入十四五全国发展农药产能重点园区 [1] 发展战略与目标 - 开发区锚定四区一高地一家园发展目标 [1] - 通过深化工业强市战略 优化环境 强化招商 聚力创新 推动转型提升竞争力 [1]
金帝股份(603270.SH):拟投建新能源装备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等
格隆汇APP· 2025-08-28 08:14
投资布局 - 公司子公司博源精密拟投资53,000万元建设新能源装备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 [1] - 公司子公司蔚水蓝天拟投资30,000万元建设新能源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 [1] - 两项目合计总投资额达83,000万元 均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 [1] 产能建设 - 博源精密项目占地175亩 建设4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 总建筑面积68,915平方米 [1] - 蔚水蓝天项目占地162.56亩 分期建设3座生产车间及附属设施 建筑面积67,454平方米 [1][2] - 两项目总占地面积达337.56亩 总建筑面积达136,369平方米 [1][2] 产品规划 - 主要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定转子及风力装备零部件 [1][2] - 布局电解制氢装备零部件与氢能金属双极板领域 [1][2] - 拓展新型储能装备零部件与具身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1][2] - 涉足低空飞行器电机及结构件等前沿领域 [1][2] 战略方向 - 项目定位新能源高端装备精密零部件制造 [1][2] - 产品线横向覆盖风电、氢能、储能及机器人等多领域 [1][2] - 通过子公司协同推进新能源装备核心零部件产能扩张 [1]
陈超凡:建好零碳园区破解绿色壁垒
经济日报· 2025-08-27 00:14
零碳园区建设政策背景 -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通知 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零碳园区并部署8个方面重点任务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应对国际绿色壁垒的战略举措 [1] 国际绿色贸易形势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正式实施 可能扩展至下游制成品 我国是欧盟最大进口来源国 2024年欧盟自我国进口5178亿欧元 占非欧盟国家进口总额21.3% [2] - 碳关税将冲击钢铁、铝等原材料行业 若覆盖下游产品将使汽车、机械、家电等行业碳成本显著上升 [2] - 环境技术标准、绿色包装要求、碳足迹等绿色壁垒持续趋严 [2] 零碳园区建设现存短板 - 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体系不健全 能源与产业结构错位 [2] - 绿电绿证认证缺乏国际衔接与互认 绿色金融支撑不足 [2] 碳数据管理体系建设 - 建立园区统一能碳数据管理平台 覆盖碳排放采集、核算、验证、报告全流程 [3] - 推动与国际主流碳核算规则兼容 构建出口产品能耗与碳足迹可追溯系统 [3] - 加强碳数据标准与绿色贸易标准协同 加快制定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产品分类统一规范 [3] 企业碳管理实施路径 - 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 推动龙头企业建立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 [3] - 带动上下游企业采集、披露与优化碳数据 塑造协同减排产业链生态 [3] - 强化碳数据在绿色金融、碳资产管理和低碳产品认证等领域应用 [3] 绿色认证国际互认 - 以零碳园区为试点 推动与主要贸易伙伴开展绿色认证合作 [4] - 引入国际权威第三方认证机构 提供绿色认证和碳足迹审核服务 [4] - 加快园区绿电消费标准与国际核算认证体系对接 [4] 绿色供应链建设 - 推动龙头企业、国际采购商与物流服务商组建绿色供应链联盟 [4] - 制定统一减排目标和认证标准 推动碳标签和绿电标准的国际协同互认 [4] 能源与产业协同发展 - 探索"以绿制绿"模式 确保能源端与产品端的低碳属性 [5] - 能源优势地区发展绿电制氢、储能和新能源装备制造 [5] - 资源密集型地区加快传统产业低碳改造与绿色升级 [5] - 沿海外向型地区聚焦绿色航运、绿色物流和出口导向型低碳制造 [5] 绿色金融支持体系 - 构建多层次差异化金融支持体系 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专属产品 [5] - 将能源转型、工艺改造和碳管理能力建设纳入绿色融资范围 [5] - 鼓励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设立零碳园区专项贷款或贴息机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