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资产

搜索文档
中金缪延亮:美元陷阱的形成与突破——读埃斯瓦尔·S. 普拉萨德《美元陷阱》
中金点睛· 2025-09-14 23:35
美元陷阱的形成逻辑 - 新兴经济体因出口导向模式及自我保险需求必须持有大量外汇储备 形成资本从新兴市场净流入发达国家的逆流现象[2][3] - 2000-2013年全球外汇储备增长超5倍达11.7万亿美元 新兴市场占比从37.5%跃升至67.2%[3] - 美债凭借卓越信用等级、市场深度与流动性成为全球主要安全资产 且缺乏可替代选择(TINA格局)[2][6] 安全资产的特性与美债优势 - 安全资产需满足长期保值、危机时快速变现的特性 美债市场因深度和流动性成为唯一能大规模吸纳全球储蓄的市场[6] - 美债安全资产地位依赖三大支柱:强大制度体系(权力制衡/法治/央行独立性)、金融市场深度、以及r<g的债务可持续性条件[7][8][9] - 危机期间VIX指数上升时资金涌入美债 形成负β属性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元资产避险属性反复验证[8] 替代资产的局限性 - 欧元区因缺乏统一财政联盟、经济增长停滞及制度缺陷 无法挑战美元地位 德国国债等核心资产体量不足[12][13][14] - 2012年中国国债市场规模仅1.2万亿美元(美国12.9万亿/日本11.2万亿) 金融市场深度与流动性不足制约人民币国际化[16] - 人民币需满足三大制度先决条件:广泛国际使用、资本账户可兑换、自由浮动汇率 当前仍存在结构性短板[15] 美元陷阱的突破条件 - 新兴市场金融稳健性增强降低外储积累需求 中国2015年汇改后汇率弹性提升 经济转向"双循环"削弱干预汇率必要性[24] - 美债安全属性因基本面恶化(债务/GDP超120%)、财政纪律弱化、美元武器化(2022年冻结俄央行资产)而动摇[26][27] - 黄金与比特币成为替代选项 2024年全球央行购金超1000吨(为前十年的2倍) 比特币因稀缺性接近供应上限95%被视作数字黄金[30][31][32] 国际货币体系演变 - 美元价值储藏功能首次动摇 各国央行黄金储备总值自1996年来首次超过美债持有量 标志全球再平衡启动[31] - 人民币迎来历史机遇:Swift贸易融资占比达6%(与欧元相当) 经济基本面和制造业升级(全球占比超30%)支撑资产安全性[29] - 若美联储为接盘美债放弃独立性 可能导致美国经济陷入高通胀、高利率、低增长的滞胀局面[28]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美元霸权的“使用”与“动摇”
2025-09-07 16: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国际货币体系与美元霸权[1] * 美国国债市场[1][2][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29][30][31] 核心观点和论据 美元霸权的基石与表现 * 美元霸权基于美国国债作为安全资产的定位 具有保值 良好流动性及危机时升值的特性[2][4] * 美债作为安全资产强化美元国际地位 为美国提供稳定可靠的融资能力[1][4][5] * 美元霸权表现为融资利率低 但需考虑实际利率及对冲汇率和利率风险 交叉货币互换显示美国融资成本仍低于欧洲和日本[8] * 美国享有便利收益或服务流回报 使其发债成本低于AAA评级企业 历史上差距约3个百分点 目前约为1个百分点[7][8][9] 美国债务与投资特性 * 美国通过借短投长扮演世界银行家和风险投资家角色 海外投资净收益持续为正 每年可达1000亿美元[10] * 美国国债占GDP比例从2008年60%升至100% 但收益率一路下降 表明其利用美元霸权扩充债务空间[11][12] * 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对美直接投资回报率几乎相同 分别为9.57%和9.556% 高投资收益源于低融资成本[10] 风险与挑战 * 美国面临结构性挑战:社保 医疗和利息支出三项刚性支出超过财政收入总和 两党倾向扩大赤字[14] * 自2022年3月美联储加息以来 美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便利收益从2023年底0.64%收窄至目前平均约1%[25] * 美元武器化(如冻结外汇储备 对等关税)动摇美债安全资产地位[20][21] * 若市场对美债安全性信仰动摇 美联储可能被迫购买美债 导致高通胀和高长端利率 造成福利损失[26] 国际货币体系变革 * 国际货币体系正经历碎片化和多元化 预计从单一主导演变为多级结构 包括美元 欧元和人民币[28] * 人民币具有成为新安全资产潜力 需保持通胀稳定 市场流动性和深度 并采用浮动汇率机制[29][31] * 2025年以来资金从美国流向其他国家 美元DXY指数从110高点降至99-98附近 促进资金回流中国市场[27][28][30] 其他重要内容 比较分析 * 日本国债占GDP比重达200%-250% 但可持续因本国投资者偏好强烈及财政纪律强[13] * 美国缺乏日本那样控制债务扩张的意愿[14] 市场动态 * 2025年4月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 "飞向安全"现象动摇 美股美债同时下跌[15][22] * 美国对外投资净收益从2023年开始转为负值 主因美股表现优异使海外投资者收益增加[24] * 美联储量化紧缩下 经常账户盈余国(如中国 日本 欧洲)已停止大规模购买美债[25] 人民币资产前景 * A股突破3800点 牛市形成 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不是取代美元而是有益补充[29][30] * 中美贸易摩擦谈判取得成果 消除中国外部不确定性 促进全球资金回流中国市场[30]
中金缪延亮:美元霸权的“使用”与“动摇”
中金点睛· 2025-08-25 00:27
美元霸权的基石 - 美元霸权的核心基石是美债作为全球"安全资产"的共识 该资产需具备长期保值、随时变现及危机时负β属性(市场下行时升值)的特点 [3][5][6] - 美债的"安全资产"地位依赖两大支柱:美国国家主权信用的"法理之锚"和金融市场深度流动性的"功能之锚" [6][9] - 美债定价包含"服务流"价值(变现能力、抵押品属性、危机保值) 使其市场价格持续高于基本面价值 形成"泡沫化"特征 [6][11][33] 美元霸权的表现 - **低利率融资特权**:美债因流动性和抵押品优势产生"便利收益" 其利率低于AAA级企业债或SWAP利率 美国对外投资收益率(9.57%)系统性高于支付给外国投资者的债务利率(0.51%) [10][11][12] - **债务可持续性特权**:在国债长期利率(r)低于经济增长率(g)时 美国可通过"借新还旧"维持债务运转 无需依赖财政盈余偿还本金 [13][14] - **危机逆周期特权**:危机中"飞向安全"现象推高美债价格和美元汇率 为美国创造财政刺激空间 例如2008年美债占GDP比重从64%升至100%的同时收益率走低 [15][16][17] 美元霸权的边界 - 霸权边界取决于市场对美债"安全资产"共识的维系 需控制债务规模和政府行为以维持投资者信念 [18][19] - 全球官方储备规模自2015年起停止增长 境外官方资本流入美国停滞或流出 [19] - 人民币"影子锚定"效应可能挑战美元霸权 8个东亚与东南亚国家货币锚定人民币 若汇率波动可能促使区域转向人民币锚定体系 [21] 美元霸权的现状 - **误诊观点反驳**:美国NIIP与GDP比值达-88.3%及国际收支初次收入项转负(2023年)主因美股牛市推高外资持有资产价值 而非霸权消失 [24][26] - **霸权使用与滥用**: - 美债占GDP比值达130%后维持在120%高位 财政刚性支出占比近90% 迫使债务持续扩张 [27] - 美国冻结俄罗斯外汇储备及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动摇投资者对美债安全性的信念 [28] - **霸权动摇迹象**: - 2023年11月美债"便利收益"利差收窄至0.64%(2007年以来低点) 2025年收益率居高不下 [29] - 2025年4月中美关税冲击事件中美债收益率单周上升45.5个基点 反映"终极买家缺位"风险 [30]
2025,重置:新世界、新秩序、新财富的轮廓已经出现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2 14:28
全球资金重置 - 全球资金流向发生显著变化,美债和美股的传统安全资产信仰被打破,资金转向黄金、比特币及其他市场[4] - 黄金和比特币价格持续暴涨,中国老铺黄金股价一年内涨幅达250%,超越奢侈品品牌爱马仕和LV[4] - 资金流入欧洲、新兴市场、日本、加拿大和巴西,金额分别超过900亿、220亿、96亿、61亿和30亿美元[4] - 德国DAX指数上涨超过20%,香港恒生指数上涨超过27%[4] - 数字加密货币与现实主权信用货币的桥梁被打通,欧元、港币和离岸人民币在货币博弈中表现活跃[5] 产业链与供应链重置 - 全球产业链重新布局,科技供应链被迫重组,资本寻找新的安全锚点[8] - 中国企业进行重估,人民币资产因技术突破和供应链韧性被重新发现[8] - 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等中国新消费品牌扎堆上市,香港以28个IPO、募资1800亿元重回全球IPO募资榜首[8] -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明显,出海不仅是卖货,而是融入全球产业链并寻找新定位[8] - A股龙头和中概股公司布局港股,绑定更广阔的全球产业链[8] 消费市场重置 - 新消费结构成形,泡泡玛特估值达4000亿,柿饼造型汤圆爆卖上亿,国产猫粮品牌三年增长120倍[10] - 85后至00后成为消费主力,偏好个性表达和精神需求,推动功能性消费向体验式消费转型[10] - 名创优品、泡泡玛特等品牌快速扩张,反映消费市场价值观从"大消费"转向"微小、松弛、美好"[10] - 消费市场碎片化,增长故事由"微小而真实"的人群与价值观驱动[14] 资产与财富管理趋势 - 全球化被"岛链化"取代,安全资产与多元配置成为财富管理新锚点[16] - 美国监管收编加密货币,"数字美元霸权"暗中成型[16] - 零工经济与一人公司成为社会组织新常态[16] - AI解构专业门槛,数字工具与人类技能边界重新定义[16] 企业战略与市场机会 - 数字化产能重塑传统制造业与服务业,瑞幸、名创优品、比亚迪等"新中国产能"登上舞台[16] - 2024年成为企业出海元年,背后是数字化、品牌力与供应链的全面跃升[16] - 资产重置、出海与产业链重置、消费重置成为2025年三大核心趋势[17]
王增武:一代企业家“家企分离”意识几乎为零,“法商”思维亟待加强|理财会客厅
新浪财经· 2025-08-11 08:50
专题:2025年理财会客厅丨金融新启航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鉴于此,新浪财经年度策划《金融新启航》特别推出《财富领航征 程》系列访谈栏目,深度对话金融机构高管、专家学者,共谋行业发展之道。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 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理财行业应如何扎实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经济高 质量发展?本期《财富领航征程》对话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王增武。 在经历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后,我国财富管理市场正在走向更成熟、更稳重的发展阶段。而随着长期财 富的积累与创造,家族企业财富管理问题也正发生在国内企业家身上。 对此,王增武从国内一、二代企业家角度分析称,现如今,一代企业家群体对"家企分离"的意识几乎为 零,比如,其自行购买的车辆及其他财产或会登记在公司名下,致使所有权可能发生改变。相比而言, 二代企业家群体则更具备相关风险的规避意识,其"法商"思维能力更强,做事考虑前因后果,且在投资 理念上,更懂得利用法律武器做 ...
银河证券: A股下半年震荡向上 聚焦四大主题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6 04:17
宏观经济与政策方向 - 中国资本市场正从"要素型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新阶段,2025陆家嘴论坛一揽子金融开放政策出台标志着这一转变 [1] - 经济工作重点转向以提振消费为核心扩大内需,需从收入、财富、预期三方面综合施策 [3] - 建议中央层面成立商品房收储机构,对标2000年四大资产公司模式解决房地产去库存问题 [4] -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行业需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行业标准、加快中资出海三方面推动产能出清 [4] - 中央需适度加杠杆以平衡债务与经济增长关系,避免新旧动能切换时经济失速 [4] - 加快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是"乘法"项,对从土地财政转向新质生产力具有加速效应 [4] A股市场展望 - 下半年A股有望呈现震荡向上行情,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提供支撑 [7] - 新兴产业变革与制度创新正成为驱动市场价值重构的核心力量 [7] - 建议聚焦四大投资主题:安全资产(低利率环境下具安全边际)、科技创新(内生增长核心)、大消费(宠物经济/IP经济/国货美护)、并购重组(科创企业/央国企) [7] 港股市场转型 - 香港市场正从全球定价打八折的折价市场向中国核心资产定价锚转变 [9] - 未来1-3年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佼佼者将集中出现在香港市场,龙头公司ROE已触底回升 [10] - 定价机制从美国国债资金定价转向中国国债定价,今年港股通已流入6000亿元人民币 [10] - 部分公司A/H股价差显著,航空龙头在A股下跌而港股因价格低廉表现良好 [10] - 未来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公司大多会在香港上市,企业基本面和龙头数量将大幅提升 [10]
A股、港股强势上涨 沪指创年内新高!下半年有哪些投资机会?
广州日报· 2025-06-25 16:5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沪指涨1.03% 深证成指涨1.72% 创业板指涨3.11% 北证50指数涨1.38% [2] - 全市场成交额达16394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915亿元 超3800只个股上涨 [2] - 港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 恒生指数涨1.23%或297.6点 报24474.67点 全日成交额2678.01亿港元 [2] 板块表现 - 大金融板块全线爆发 国盛金控 南华期货等10余只个股涨停 东方财富成交额超300亿元 连续两日位居A股成交额之首 [2] - 军工板块表现强势 半导体板块午后震荡走强 [2] - 港股大型科技股普遍上扬 京东 阿里均涨超2% 国泰君安国际等券商股强势上攻 [2] 政策与资金面 - 金融政策"组合拳"强劲发力 《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发布 引导金融机构强化金融服务 [2] - 央行开展3000亿元MLF操作 维护流动性充裕 [2] - 外资持续看好中国资产 海外市场显著回暖 风险偏好明显上升 美联储释放降息预期 [3] 后市展望 - A股资金面将延续稳中向好 当前估值较海外成熟市场仍处低位 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 下半年有望呈现震荡向上行情 [4] - 市场风格将偏向大盘 成长股机会仍然较大 结构性机会聚焦安全资产 科技创新 大消费及并购重组主题 [4] - 5月增长动能从出口与投资转向消费 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外贸仍具较强韧性 沪指3400点突破后或将站上新台阶 [4] - 港股三季度或转为阶段震荡 但增配逻辑不改 建议逢低增配科技 消费 大金融板块 [4]
A股午后走高,沪指突破3月高点创出年内新高
新浪财经· 2025-06-25 06:23
市场表现 - 沪指突破3月高点创出年内新高 摸高至3442 6点 突破3月19日的3439 05高点 [2][3] - 深成指涨超1% 创指涨近2% 超3000股上涨 [3] - 券商股成为沪指创新高推手 非银金融板块近10只个股涨停 包括南华期货(603093) 国盛金控(002670) 天风证券(601162)等 [3] - 银行股集体创新高 工商银行(601398) 农业银行(601288) 中国银行(601988) 建设银行(601939) 交通银行(601328) 江苏银行(600919) 杭州银行(600926) 成都银行(601838)等均创历史新高 [3] - 军工 半导体芯片 数字货币等方向涨幅居前 [4] 机构观点 - 东莞证券认为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外贸韧性较强 但七八月关税暂缓期结束后出口拖累或显现 稳内需重要性提升 增量政策窗口可能移至8月后 [4] - 沪指3400点突破后大盘或站上新台阶 经济韧性与政策蓄力支撑下仍有上行动力 中长期有望呈现逐步向上修复走势 [4] - 建议关注金融 机械设备 大消费和TMT等板块 [4] -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表示A股资金面稳中向好 估值较海外成熟市场仍处低位 投资性价比高 下半年有望震荡向上 [4] - 市场风格偏向大盘 成长股机会较大 结构性机会聚焦安全资产 科技创新 大消费及并购重组主题 [4]
中国银河证券:A股市场“筑基行稳”,下半年锚定四大投资主线
天天基金网· 2025-06-25 05:02
资本市场改革与A股市场展望 - 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 A股市场"筑基行稳"具备更坚实支撑 [1] - 新兴产业变革与制度创新成为驱动市场价值重构的核心力量 [1]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震荡向上行情 [11]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3] -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3]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中国方案 [3] 经济基本面与金融开放 -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活力与潜力并存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未变 [4] - 2025年陆家嘴论坛出台一揽子金融开放政策 资本市场迈向"制度型开放"新阶段 [4] -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压力较2024年显著减轻 汇率或成下半年主导因素 [9] 中国银河证券发展概况 - 公司服务客户超1800万 托管资产超5万亿元 [4] - 国内分支机构最多 亚洲网络布局最广的投资银行之一 [4] - 研究业务显著进步 研究人员增加 研究质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4] "新"供给侧改革 - "十五五"时期供给侧改革着眼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6] - 改革需做好除法(房地产去库存) 减法(结构性去产能) 加法(中央加杠杆) 乘法(科技创新) [7] - 美元陷入"特里芬两难"困境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将主导资本市场 [8] 四大主题投资机会 - 安全资产:外部不确定性与低利率环境下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确定性 [11] - 科技创新:加速培养内生增长动能的核心 是"新"供给侧改革的"乘法项" [11] - 大消费:政策力度加强 新消费浪潮兴起 关注宠物经济 IP经济 国货美护 [11] - 并购重组:科创企业 央国企及传统行业战略重组机会 [11] 债券市场展望 - 长债收益率预计在1 5%-1 8%区间震荡 [11] - 信用债供给端结构性收缩 关注利差收缩机会 [12] - 可转债供不应求 估值或有小幅上升空间 [12]
收评:沪指涨0.65%,石油、有色等板块强势,跨境支付概念等活跃
证券时报网· 2025-06-23 07:25
市场表现 - 23日两市股指早盘窄幅震荡,午后发力上扬,北证50指数涨超1%,场内超4400股飘红 [1] - 沪指涨0.65%报3381.58点,深证成指涨0.43%报10048.39点,创业板指涨0.39%报2017.63点,北证50指数涨1.54% [1]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11471亿元 [1] - 石油板块强势,物流、化工、半导体、有色、煤炭、医药、券商等板块均上扬,数字货币、跨境支付、航运概念、固态电池概念等活跃 [1] 市场观点 - 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下半年面临的现实问题,但在政策持续发力下,国内经济有望展现较强韧性 [1] - 在权益类公募基金扩容、中长期资金入市与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资金面或将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1] - 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等水平,对比海外成熟市场仍处于偏低位置,从风险溢价和股息率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投资性价比相对较高 [1] - 2025年下半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震荡向上的行情特征 [1] 结构性投资机会 - 安全资产:低估值、高股息特性契合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在外部不确定性与低利率环境下兼具安全边际与收益确定性 [2] - 科技创新主题:科技创新是加速培养内生性增长动能的核心,也是新供给侧方程式的"乘法项",后续关注产业趋势的突破进展 [2] - 大消费板块:在政策加力提振下,国内消费数据亮点突出,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下,新消费浪潮正蓬勃兴起,重点关注宠物经济、IP经济、国货美护等 [2] - 并购重组主题:科创企业、央国企以及传统行业中的并购重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