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功率充电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充电桩行业转向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 2025-09-19 01:47
充电基础设施增量数据 - 2025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总增量达453万个 同比增长88.5% [1] - 公共充电设施增量73.7万个 同比增长37.2% [1] - 私人充电设施增量379.3万个 同比增长103.3%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充电桩市场从追求速度规模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1] - 大功率趋势推动核心器件与整桩设备技术升级 [1] - 高电压要求充电模块耐压等级提升 需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替代传统IGBT [1] 技术升级方向 - 大功率充电需要高电压与大电流结合 对充电桩技术要求显著提高 [1] - 具备高功率密度 高转换效率 高可靠性的充电模块企业将显著受益 [1] 政策驱动影响 - 近期行业政策聚焦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1] - 政策驱动下大功率超充有望加速推广 [1]
八部门:推动高速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格隆汇· 2025-09-13 02:06
政策方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1] - 方案提出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包括优化城市 乡镇 公路沿线及居住区充换电设施网络布局[1] - 推动高速公路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开展配电网改造 有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1] 充换电基础设施 - 深入开展县乡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力争实现充换电基础设施"乡乡全覆盖"[1] - 鼓励大功率充电 智能有序充电 "光储充放"一体站等新技术推广应用[1] - 推进车网互动技术研发应用[1]
观车 · 论势 || 从兆瓦超充勃兴看电动重卡的下一步攻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2 08:00
行业背景与痛点 - 中国重卡保有量达800万至900万辆 虽在机动车总量中占比小 但贡献道路交通领域50%以上碳排放[1] - 电动重卡当前主要局限于港口、矿区等封闭场景运营 向干线物流、城际货运等开放场景渗透面临充电效率低下、电网冲击、初始投资高昂等核心痛点[1] - 电动重卡续驶里程和补能效率直接与用户收益挂钩 需求端驱动不足难以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1] 市场发展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重卡销量达7.5万辆 同比增长195.2% 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 - 新能源重卡月度渗透率已连续4个月突破23% 但中长途干线物流领域渗透率仍不足0.1%[4] - 行业预计电动重卡向干线运输场景渗透的时间窗口将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开启[2] 技术解决方案 - 兆瓦超充技术直击电动重卡"充电慢、兼容差、扩容难"行业痛点 成为从封闭场景走向开放场景的核心解决方案[1][2] - 华为通过融合智能光伏和构网型储能构建"源网荷储微电网" 微电网与大电网可并可离 降低大功率充电对电网冲击[3] - 微电网通过VPP虚拟电厂技术与电网互动 最大化消纳新能源 通过峰谷套利降低成本提升收益 实现"车、桩、网"协同[3] 产业生态建设 - 华为联合北汽福田、东风商用车、江淮等主流商用车企业组建"超充联盟2.0" 产业协同效应显著[2] - 车企预计2025年推出约55款兆瓦超充重卡 目前已交付20多款 产品矩阵快速完善[2] - 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四川元启星光重卡兆瓦超充站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正式投运[1] 政策支持导向 - 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 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4] - 政策要求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布局规划与配电网规划融合衔接 建立场站与配电网高效互动机制[4] - 支持充电运营企业接入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 通过价格信号促进电动汽车消纳清洁能源[4] 发展挑战 - 兆瓦超充面临基础设施投资巨大且盈利模式待验证的成本挑战[3] - 超充电池需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寿命之间取得平衡 技术门槛较高[3] - 兆瓦超充可能引发电压偏移和线损增加 甚至触发电网保护装置跳闸 对电网兼容性与稳定性带来风险[3] - 车企和桩企需开发多协议兼容设备 将增加研发成本[3]
“光储充放”一体化模式迎发展机遇
新华网· 2025-08-12 05:48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有望提高至30% [1] - 今后每年预计增加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1] 大功率充电技术发展 - 大功率充电迈入产业化阶段 250kW-1MW充电设施开始产业化 [2] - 千伏高压架构核心部件产业链齐备 超充性能车型年底超十种 [2] - 3C/4C电池实现商业化 1000V大功率充电桩开始布局 [2] - 理想汽车4C超充桩达480kW最大功率 实现10分钟充电400公里 [2] - 行业标准正在编制中 兆瓦级充电将推动接口向千安级跨越 [3] 电网负担与解决方案 - 电动汽车保有量增长加大电网负担 [1] - 大功率充电对电网造成巨大冲击 需配置储能缓解 [4]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用电量将增长10倍 2030年达5000亿度 [4] - 所需充电桩功率达3805GW 对配电网形成灾难性负担 [4] 光储充放一体化发展 - 光储充放是减轻电网负担的关键途径 [1] - 由光伏发电 储能系统 充电桩等组成微电网系统 [5] - 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平衡 [5] - 八部门通知要求加快光储充放一体化试点应用 [5] 企业技术布局 - 特来电光储充放方案在100多个城市应用 建设200余座微网型充电场站 [7] - 特锐德建成虚拟电厂运营平台 支持充放电和分布式资源聚合优化 [7] - 香山股份具备光储充配换放六位一体能源服务网络技术 [7] - 金冠股份和易事特均拥有光储充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 [7]
盛弘股份:持续打造产品型公司 致力于实现新腾飞
中国证券报· 2025-08-06 23:26
行业政策与市场趋势 - 国家四部门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力争超过10万台的目标 [2] - 充电桩行业面临以旧换新浪潮 2020年底80.7万台公共充电桩普遍面临5年以上设备性能衰退问题 [5] - 以旧换新市场规模预计达百亿元级别 叠加政策支持和车企超充需求提升 [5] - 大功率充电设施单枪输出功率120千瓦及以上定义为超充设备 350千瓦及以上定义为大功率充电设备 [6]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四大业务板块:充电桩、储能、电能质量及工业配套电源、电池化成及检测 [2] - 坚持"打造产品型公司"理念 产品迭代按"成熟一代、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演一代"节奏推进 [4][10] - 充电桩业务采取守住乘用车市场份额基本盘、深耕重卡市场领先优势的战略思路 [7] - 区域拓展呈现县域下沉与国际出海双线并行特点 [8][9]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公司是市场上少有的掌握兆瓦级别充电功率技术的上市公司 [6] - 2023年9月发布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 实现乘用车充电1分钟续航百公里 重卡充电15分钟续航300公里 [7] - 2024年4月推出1.6兆瓦重卡超充解决方案 已在全球布局超过1500座兆瓦级超充场站 [7] - 新一代充电桩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提升温度耐受能力 具备交流侧漏电保护和事故预警功能 [7] 市场拓展与业绩表现 - 县域市场推出120kW双枪直流快充桩和240kW-800kW换电柜 支持最快2分钟换电 [8] - 海外业务构建30kW至1.28MW全功率段产品矩阵 覆盖四大洲合规认证体系 [9] - 2024年海外营业收入超过4亿元 占总营收比例达14.17% [9] - 已建立40多名外籍员工组成的本土化运营团队 进入本地化经营阶段 [9] 公司经营与财务表现 - 自2012年以来营业收入逐年增长从未下滑 2017年上市后净利润每年持续增长 [3] - 成立研究院进行前瞻性产业趋势预演 偏好早期进入产业 [4] - 2024年6月启动充电桩以旧换新计划 提供最高20%残值回收和多项补贴政策 [6] - 目前已收到全国超3000枪置换需求线索 覆盖多元场景 [6]
让新能源汽车充电更方便
人民日报· 2025-07-21 19:59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国家发改委等4部门印发《通知》,提出构建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1] - 截至去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而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仅1440万台,供需矛盾突出 [1] - 节假日高速路充电排队现象明显,偏远地区充电桩难找且设备老化问题普遍 [1] 大功率充电技术推广 - 单枪充电功率25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将重点推广 [2] - 优先改造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充电设施以缓解里程焦虑 [2] - 针对电动重卡、船舶等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 [2] 地方政府与企业布局 - 深圳2023年提出建设"超充之城",已建成超充站1055座、充电桩超42万个 [3] - 广汽埃安、特斯拉、蔚来等车企自建快充桩均超1万台,理想超充桩突破1.5万根 [3] - 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将无差别开放 [3]
【行业政策】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7月7日-7月13日)
乘联分会· 2025-07-14 08:45
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单枪功率≥250kW)的规划建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 - 到2027年底目标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优先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利用率超过40%的充电设施[6] - 要求充电设施可用率不低于98%,并全量接入政府监测服务平台[8] - 鼓励充电站与商业业态融合,推广智能有序充电场站,支持配建光伏和储能设施[7][10] - 加快高压碳化硅模块等核心器件国产化,开展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12] 燃料电池发动机标准 - 全国汽车标委会就《燃料电池发动机故障分类及处理方法》征求意见,规范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故障处理[15] - 标准涵盖故障模式、分类和处理方法等7章内容,旨在解决行业缺乏统一故障规范的问题[15][18] - 政策目标2030-2035年实现百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17] - 标准将提升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运营[18] 乘用车双积分交易 - 工信部启动2024年度乘用车企业"双积分"交易工作,交易期至2025年9月30日[20][22] - 企业需通过积分管理平台完成积分交易、负积分抵偿及积分池储存等操作[20][24] - 负积分企业需在2025年10月30日前提交抵偿报告[23] 汽车芯片安全标准 - 全国汽车标委会就《汽车芯片信息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规范具备硬件安全保护机制的汽车芯片[27] - 标准涵盖信息安全需求分析、功能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等9章内容[27] - 将填补汽车芯片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空白,指导芯片企业和整车企业构建安全防护体系[29]
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提速 2027年将超10万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13:59
充电桩概念股表现 - A股充电桩概念股集体大涨,苏文电能、欣灵电气、奥特迅、长城电工涨停,九州集团、双杰电气、永贵电器等涨超5% [1] 政策推动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九项举措优化充电设施网络布局 [1] - 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率先对重大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充电设施实施大功率改造 [3] - 推动大功率充电国家标准纳入车、桩市场准入条件,坚持尊重市场、着眼长远的原则 [3] 充电基础设施现状 - 截至2025年3月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其中公共充电设施390万台,私人充电设施984.9万台 [2] - 全国县域充电设施覆盖率达97.31%,13个省份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乡镇覆盖率达76.91% [2] - 2025年5月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同比增长33.9%,达408.3万台,直流充电桩占比超55% [3] 行业痛点与政策支持 - 充电行业面临场站稳定性差、电力扩容难、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等痛点 [4] - 政策鼓励给予充电场站10年以上租赁期限、降低电力引入成本、研究补贴激励机制、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 [4] - 充电运营企业需提升设备可用率至不低于98%,加快智能运维平台建设 [4] 大功率充电技术挑战 - 乘用车兆瓦闪充技术规模效益和经济性存疑,适配车型有限导致利用率不高 [6] - 超充站面临设备成本高、利用率低(单日使用时长不足2小时)等挑战 [6] - 城区电网改造难度大,10kV供电线路扩容成本高昂,光储充技术安全性和商业模式未成熟 [6] 电网融合发展 - 政策要求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与电网融合发展,分层分级评估电网接入能力 [7] - 鼓励打造智能有序充电场站,建立与配电网高效互动机制,因地制宜配建光伏和储能设施 [7] - 支持充电运营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通过价格信号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7]
车企“自建桩”应无差别开放、推进大功率充电桩互配验证,“超充”跑入普及期
北京商报· 2025-07-07 12:48
行业政策动态 - 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目标超过10万台[1] - 政策明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性[1] - 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依法办理备案手续,各地加强监管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投建[2] 充电设施市场现状 - 截至2025年4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399.2万台(直流183.4万台/交流215.7万台)[2] - 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计划",华为推出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2] - 特斯拉V4超级充电桩已向非特斯拉品牌开放,覆盖上海/甘肃/浙江/重庆等地服务区[4] 充电网络建设方向 - 支持优质运营商开展场站建设/改造/运营,推动要素资源集约化利用[2] - 重点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2] - 鼓励充电站与餐饮/娱乐/购物/汽车服务等业态融合的商业模式[2] 充电标准与技术发展 - 要求车企自建大功率充电设施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2] - 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关键标准制修订[4] - 开展车桩互配测试和验证,分类推动标准在乘用车/商用车应用[4] 企业战略布局 - 极氪/蔚来/特斯拉等车企已陆续对外开放充电桩设施[4] - 充电桩兼容性问题正在逐步解决,涉及软件修改等技术环节[3] - 大功率充电桩加速布局将促进新能源汽车普及[5]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 2025-07-07 08:44
大功率充电设施专项规划统筹 - 结合经济发展水平、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和电力资源分布,以即充即走场景为重点,适度超前布局大功率充电设施 [3] - 省级部门需在充电网络规划中明确大功率充电设施发展目标,优先制定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计划,对重大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设施实施改造 [3] - 规划需与国土空间、配电网、交通规划衔接,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10万台 [3] 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引导 - 项目建设需依法备案,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投建,支持优质运营商开展场站建设与运营 [4] - 重点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专用设施,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网络需无差别开放 [4] - 推广充电站与餐饮、娱乐等融合的商业模式,提升服务体验 [4] 大功率充电设施运营管理 - 充电运营企业需优化场站环境,完善操作指引和价格公示,配置充足运维人员 [5] - 加快智能运维平台建设,实现故障数据记录,设备可用率目标不低于98% [5] - 全量接入政府监测平台,鼓励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5] 大功率充电设施安全管理 -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设计、施工等单位合规开展选址、建设和消防布置 [6] - 加强设备采购管理,核验充电桩及配套设备的CCC认证等质量证明 [6] 大功率充电设施与电网融合 - 电网企业需研究大功率充电负荷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分层评估接入能力 [7] - 推动配电网规划与充电设施布局融合,鼓励配建光伏和储能设施 [7][8] - 支持充电企业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和需求响应,通过价格信号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8] 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体系 - 加快设备型式、计量检测、通讯协议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 [9] - 推动国家标准纳入车桩准入条件,开展车桩互配测试,分类应用于高压乘用车和商用车型 [9] - 加强标准国际化,促进国内国际协同发展 [9] 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应用 - 升级充电装备技术,提高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优先采用分体式设备功率分配策略 [10] - 加快高压碳化硅模块、主控芯片等国产化替代,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10] - 针对电动重卡、船舶等场景,开展单枪兆瓦级充电技术研究与试点 [10] 大功率充电设施要素保障 - 加大用地、供电、财政等政策支持,鼓励给予充电场站10年以上租赁期限 [11] - 电网企业需保障用电容量,降低电力引入成本,缩短扩容周期 [11] - 研究建设运营补贴机制,支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入符合条件的项目 [11] 大功率充电设施组织协调 - 多部门合力开展规划编制和政策落实,定期评估建设进展 [12] - 打造示范性大功率充电应用城市与高速走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