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

搜索文档
每日钉一下(上市公司的盈利,为啥长期是上涨的?)
银行螺丝钉· 2025-09-19 14:07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多投资者都希望多元化配置自己的资金,想要覆盖人民币资产和外币资产,也想要覆盖股票资产和债券类资产。 美元债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那么美元债券基金该如何投资? 这里有一门限时免费的福利课程,系统性地介绍了美元债券基金的投资知识。 想要获取这个课程,可以添加下方「课程小助手」,回复「 美元债 」领取哦~ 更有课程笔记、思维导图,帮您快速搞懂课程脉络,学习更高效。 第一种解释,是通货膨胀论。 衡量通货膨胀,是观察日常生活中,两百 多种商品/服务的价格。这些商品/服务, 很大部分就是上市公司提供的。 换句话说,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提高自己 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抵抗通货膨胀。 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收入和盈利是可 以抗通货膨胀而上涨的,最终带动股市整 体上涨。 第二种解释,是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效率提高,有不同的来源。 ◆◆◆ 上市公司的盈利,为啥长期是上 涨的? 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盈利长期一定是 往上走的,这有两种解释。 ▼点击阅读原 文,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 例如科技进步、城市化等,都可以带来生 产效率的提高。 城市聚集的人口越多,创造的机会越多, 人均产出也越多 ...
每日钉一下(上市公司盈利,为啥会长期增长?)
银行螺丝钉· 2025-09-06 13:22
上市公司盈利长期增长动力 - 通货膨胀推动物价普遍上涨 上市公司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价格抵抗通胀 [7][9] - 科技创新应用于各行各业 带来超过80%的经济增长 [10] - 城市化提升生产效率 百万人口城市居民生产效率较小型地区提高约50% [10] - 全球化促进国家间优势产业输出 实现互通共赢 [10] 通胀衡量指标 - CPI消费者价格指数通过268类基础消费品价格衡量物价整体走势 [8]
中交一公局深圳公司获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环球网· 2025-08-28 02:55
公司资质升级 - 中交一公局深圳公司成功获得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 实现房建和市政双一级资质 [1] - 资质升级是公司拓展城市市场空间 提升房建业务核心竞争力 优化产品结构的关键抓手 [3] - 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 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协调确保资质升级顺利推进 [3] 战略发展规划 - 公司"十四五"期间紧扣"城市化+专业化+区域化"发展方向 践行"进城转型 驻城发展 融城升级"的向城图强发展理念 [3] - 资质是开拓市场的金钥匙 一级资质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 [3] - 公司以一级资质为新起点 持续深耕城市市场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和专业建造能力 [3] 企业定位与目标 - 资质升级是践行公司向城图强战略与打造双总部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1] - 公司致力于服务区域发展战略 建设精品工程 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3] - 此次资质获取是公司不断耕耘的重要成果 [3]
上市公司的盈利,为啥长期是上涨的?|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15 14:04
生产效率与股票市场长期上涨 - 生产效率提高是推动股票市场长期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3] - 生产效率提高的来源包括科技进步和城市化等 [3] - 城市化带来人口聚集效应 创造更多机会并提高人均产出 [3] - 科技进步是提高社会整体效率的永恒动力 可应用于各行各业 [3] - 正常发展的社会中 商业和劳动力自然流动会带动上市公司整体盈利长期增长 [3] - 生产效率提高最终会带动股票市场整体长期上涨 [4]
为什么伦敦和日本放弃卫星城建设,重新回归市中心
第一财经· 2025-08-13 03:43
城市化模式演变 - 全球城市化从"增量时代"转向"存量时代",市中心重新成为争夺科技创新人才和企业的核心区域 [1] - 卫星城模式起源于19世纪末英国的"田园城市"概念,旨在缓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形成相对独立但依附于大城市的城镇结构 [1] - "摊大饼"式城市化沿城市边界蔓延,虽能快速延展资源但加剧交通和环境问题 [1] 伦敦卫星城实践 - 1944年"大伦敦规划"提出4个同心圈层结构,最外圈乡村环建设8个卫星城以疏散225万人口并创造111万个就业岗位 [4][6] - 米尔顿·凯恩斯卫星城成功吸引梅赛德斯-奔驰、大众集团、美孚石油等跨国企业设立英国总部 [5][6] - 卫星城因缺乏商业配套沦为"睡城",通勤压力反加剧伦敦交通拥堵,内城出现财政萎缩和犯罪率上升问题 [7] 伦敦市中心复兴 - 2004年《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市中心,金丝雀码头转型为金融中心,Shoreditch集聚亚马逊、英特尔等科技企业形成"伦敦科技城" [8][9] - 东伦敦通过4亿英镑政府投资吸引1600家科技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科技创业集群 [10] - 2041年伦敦人口预计达1050万,多中心分散式布局通过13个城市中心和发达交通网络维持效率 [11] 日本卫星城经验 - 东京1958年规划100公里半径内新城,1976年提出半径50公里卫星城建设,多摩新城承接居住需求而筑波科学城集中全国30%科研机构和40%科研人员 [12][13][14] - 副中心型新城如横滨未来港和幕张新城因产业多元化在经济泡沫后仍保持活力,而单一功能"睡城"和依赖政府投入的产业新城衰退 [14][15] - 2000年后东京市中心人口回流,高层住宅入住率达80%,年轻人偏好便利的都市生活加速郊区新城萎缩 [16][17] 卫星城发展挑战 - 高建设成本与低人口增速矛盾突出,英国和日本卫星城均因后期税赋不足难以为继 [18] - 高端服务业依赖中心城区密度,金融、科技等产业在卫星城发展受限 [18] - 美国"硅巷"模式通过存量空间改造形成科技产业集群,凸显市中心创新生态优势 [19]
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8-10 20:52
全球发展趋势 - 全球形势高度不确定 大国须管控全球化风险 发展呈现数字化 低碳绿色化 金融化 城市化 老龄化 新型全球化六大不可逆趋势 [1] - 全球化转向新型全球化 无法逆转 特朗普政府尝试的实质是另一种全球化形式 [1] - 数字化进入智能化快速发展阶段 发展势头良好 低碳绿色转型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1] - 金融化认识 理解及相关体制严重滞后 将金融视为虚拟经济不利于国际竞争力提升 [1] -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认识不清晰 现代化强国需金融强国加持 大国博弈中金融强国建设至关重要 [1] - 数字货币引发货币革命和支付革命 对国际竞争影响深远 [1] - 国家竞争力比喻中 农业为刀把 工业为刀身 金融为刀刃 三者结合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 [1] 城市化挑战 - 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未缩小 拖累国内大循环和经济增长 [2] - 约2.9亿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按现有速度10-20年难以完成 [2] - 若在"十五五"期间完成目标 每年需转化4000-5000万人 当前准备不足 [2] 趋势演进风险 - 原有规则 制度 法律已不适用 人工智能渗透千行百业带来巨大变化 [2] - 数字革命催生新型就业形态 社保制度面临适应性挑战 [2] - 金融数字化产生新业态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监管制度 中央银行制度等面临不适应 [2] - 趋势演进过程中宏观风险扩散 管控公共风险成为重大考验 [2]
刘守英:进入稳定发展期,中国城市的机会在哪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08:44
每经记者|余蕊均 江然 每经编辑|杨欢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如一架大马车般,拉着中国经济前进。 690多座城市拔节生长,9.4亿人进城落脚,27座万亿城市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国约1/4的人 口规模和超4成的经济体量。 中国城市仍是整个国家的动力源。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的话说,"城市搞得好,整个国 家的发展动能、发展方式基本上就能撑得住。"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时隔十年再次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意义重大。 与2015年那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不同的是,当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已接近70%,城市化速度呈规律性放 缓,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这一重大判断,为新一轮城市发展定下了鲜明基调。过去 在"增长主义"下,靠做大GDP就想"一俊遮百丑"的标准不奏效了,城市治理若不提质增效,很可能"一 丑掩百俊"。 刘守英认为,现代城市的本质是秩序文明。中国城市未来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构建现代城市秩序。城市 化早期不都是美好的,经历了野蛮生长以后,城市会进入到一个在"人民城市"理念下的长期的成熟发展 期。"就是让城市更成熟,真正成为让人心仪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教育成长"这 ...
第三次财富大转移,要来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7-08 12:24
全球财富转移历史与趋势 - 过去40年经历两轮大规模财富转移:第一次是90年代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以土地和房产为核心,8亿农民进城带动土地产权大调整,国人70%财富集中在房产[1][2] - 第二次是2008年后互联网产业变革,财富从土地转向用户数据资源,互联网大厂及员工、股票投资者成为主要受益者[2] - 未来5-10年可能迎来第三轮转移,核心驱动力是325万亿M2存款从银行体系流向金融市场,尤其关注科技产业资本化[3][15] 中国产业升级与金融战略 - 国家发展必经两阶段:先成为工业大国保障军工与贸易,再升级为金融大国以支持高科技研发并守护国民财富[5][6][7] - 当前重点是将产业优势通过金融市场放大,如新能源汽车、创新药、芯片等领域已开始挑战美国市场份额[12][13] - 中国创新药板块近2-3个月上涨100%-200%,显示资本市场对产业升级的积极反馈[13] 资本市场未来机遇 - 存款迁移路径依赖股票赚钱效应,10万亿资金流入或推动A股突破3400点,数十万亿规模可能挑战3500点[15][16] - 科技爆发叠加美元霸权削弱,A股有望替代房地产成为新财富分配工具,但当前全球市场仍处混沌期需谨慎[16][19][20] - 具体案例:泡泡玛特成为全球新消费龙头,DeepSeek以低成本高效AI模型挑战OpenAI市场份额[13]
大城市留不住人了?年轻人纷纷选择回乡,专家:都回去谁搞城市化
搜狐财经· 2025-07-05 00:05
城乡生活成本对比 - 一线城市高昂房价导致年轻人仅能支付高层住宅首付,同等资金在农村可建造带花园洋楼 [3] - 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村村通公路、家家有水电,与城市生活条件差距缩小 [3] - 城市居民需承担水电气暖及物业费等固定开支,农村自建房无额外持有成本 [6] 职业发展机会变迁 - 农村新兴产业崛起,包括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及农村生活自媒体等多元化创收渠道 [8] - 高学历人群选择回乡创业,如985高校毕业生帮助销售农产品,形成人才逆向流动 [12] - 部分人群采取"城市工作+乡村居住"模式,通过电动车通勤兼顾收入与低成本生活 [10][12] 生活方式选择动因 - 城市高压工作环境与加班文化推动部分人群追求农村更轻松的生活节奏 [8][13] - 乡村提供自主空间(如种植蔬果花园)满足归属感需求,与城市"房奴"状态形成反差 [6][17] - 通勤便利性改善使近郊农村成为可行选择,部分通勤时间甚至短于城市内部通勤 [12] 人口流动趋势特征 - 流动群体呈现两极分化:包括城市难以立足者与主动放弃高薪岗位的精英人群 [10][12] - 中年群体与大学生共同构成返乡主力,但城市医疗教育等资源优势仍具吸引力 [14] - 选择本质为生活方式差异化,无优劣之分,取决于个体对资源与节奏的偏好 [15][17]
施永青:楼市调整周期因城而异 一线城市率先复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30 11:19
房地产市场现状与趋势 - 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交易规模总体下滑,结构变化表现为新房开发放缓,存量时代加速到来 [1] - 监管部门持续推出稳楼市政策,包括"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等措施,部分热点城市楼市已呈现止跌回稳迹象 [1] - 一线城市调整周期预计持续五年左右,三四线城市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消化存量 [4] 区域分化与政策建议 - 一线城市和人口流入较快的城市(如杭州、成都、西安)仍有条件建设新房,而三四线城市需消化空置房源,无需再建新房 [3] - 建议将无法出售的存量房改为自住性住房,减少库存,政府部门批地时应贯彻"房住不炒"理念 [5] - 大湾区房地产市场应以本地人需求为主,不建议过度依赖香港人购买需求 [9] 房地产代理行业动态 - 中原地产应对市场周期时未过度扩张,保留现金流,并随开发量收缩调整规模 [6][7] - 内地市场面临链家和贝壳等强竞争对手,中原地产已与贝壳展开合作 [7] - 二手房市场相对活跃,中介应帮助小业主流通,改良性需求将持续存在 [8] 数据模型与AI应用 - 中原地产研发"中原城市指数"以解决房地产价格统计难题,反映市场价格变化趋势 [10] - 正在开发AI系统预测房产成交价,利用独家数据(放盘量、成交价、议价空间等)和经济数据(美联储加息概率等) [11][12] - 房地产领域大模型预计在一个季度至半年内研发完成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