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壹账通(OCFT)
icon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4月08日(周二)热门中概股行情一览(美股盘初)
快讯· 2025-04-08 13:40
市值与股价表现 - 名创优品市值70.93亿美元,股价上涨0.80美元(涨幅1.87%)[2] - 奇富科技市值47.99亿美元,股价上涨0.22美元(涨幅1.41%)[2] - 再鼎医药市值32.90亿美元,股价上涨1.06美元(涨幅3.70%)[2] - 汽车之家市值31.21亿美元,股价上涨0.13美元(涨幅0.99%)[2] - 陆金所控股市值30.44亿美元,股价上涨0.60美元(涨幅2.44%)[2] - 微博市值23.78亿美元,股价上涨0.06美元(涨幅3.31%)[2] - 爱奇艺市值12.77亿美元,股价上涨0.20美元(涨幅2.91%)[2] - 网易有道市值8.61亿美元,股价上涨0.04美元(涨幅0.81%)[2] - 虎牙市值7.08亿美元,股价上涨0.19美元(涨幅5.64%)[2] - 趣店市值4.24亿美元,股价上涨0.08美元(涨幅3.70%)[2] - 宝尊电商市值1.39亿美元,股价上涨0.04美元(涨幅1.71%)[3] - 第九城市市值1.15亿美元,股价上涨1.10美元(涨幅9.85%)[3] - 天境生物市值5613.79万美元,股价上涨0.07美元(涨幅11.10%)[3] - 华米科技市值3639.50万美元,股价上涨0.22美元(涨幅9.61%)[3] 股价下跌公司 - 雾芯科技市值22.01亿美元,股价上涨0.02美元(涨幅0.24%)[2] - 乐信市值16.56亿美元,股价下跌0.02美元(跌幅1.16%)[2] - 小牛电动市值2.48亿美元,未显示股价变动[2] - 开心汽车市值920.08万美元,股价下跌0.01美元(跌幅1.18%)[3] 特殊数值指标 - 搜狐显示数值11.14(未注明单位)[2] - 金融壹账通显示数值3.19(未注明单位)[2] - 新氧显示数值0.82(未注明单位)[3] - CAR TAXU显示数值8.51(未注明单位)[3]
OneConnect Announces Fourth Quarter and Full Year 2024 Unaudited Financial Results
Prnewswire· 2025-03-18 11:16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科技服务提供商OneConnect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财务业绩,受业务调整等因素影响,营收、利润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 [1][5] 公司业务与背景 - OneConnect是金融服务行业技术即服务提供商,提供数字银行、数字保险解决方案及Gamma平台等,与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业务拓展至价值链其他参与者并出口海外 [18][19] 业务处置情况 - 2024年4月2日公司将虚拟银行业务以9.33亿港元现金出售给陆金所,相关历史财务结果在财报中分别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和“持续经营业务” [3] 财务数据总结 持续经营业务营收 - 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4.15亿人民币,同比降52.9%;全年营收22.48亿人民币,同比降36.2% [4][5] - 来自平安集团和陆金所的营收,四季度为1.91亿人民币,同比降66.0%;全年为13.07亿人民币,同比降44.6% [4] - 来自第三方客户的营收,四季度为2.24亿人民币,同比降30.0%;全年为9.41亿人民币,同比降19.0% [4] 持续经营业务成本与利润 - 2024年第四季度成本为2.73亿人民币,同比降49.3%;全年成本未明确提及 [12]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1.42亿人民币,上年同期为3.44亿人民币;全年毛利润为8.04亿人民币,上年为13.26亿人民币 [4][13]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率为34.2%,上年同期为39.0%;全年毛利率为35.8%,上年为37.7% [4][5] - 2024年第四季度非IFRS毛利率为36.5%,上年同期为40.8%;全年非IFRS毛利率为38.2%,上年为40.4% [4][5] 持续经营业务运营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亏损为1.48亿人民币,上年同期为4500万人民币;全年运营亏损为3.04亿人民币,上年为2.17亿人民币 [4][15] - 2024年第四季度运营利润率为 -35.6%,上年同期为 -5.1%;全年运营利润率为 -13.5%,上年为 -6.2% [4]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 - 2024年第四季度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5.69亿人民币,上年同期为4700万人民币;全年净亏损为6.69亿人民币,上年为2.11亿人民币 [5][16] - 2024年第四季度基本和摊薄每ADS净亏损为 -15.67人民币,上年同期为 -1.29人民币;全年为 -18.42人民币,上年为 -5.82人民币 [6] 持续经营与已终止经营业务综合情况 - 2024年归属于股东的持续和已终止经营业务净亏损为4.60亿人民币,上年为3.63亿人民币 [5] - 2024年持续和已终止经营业务净利率为 -20.4%,上年为 -10.3% [5] - 2024年基本和摊薄每ADS持续和已终止经营业务净亏损为 -12.66人民币,上年为 -9.99人民币 [5] 营收细分情况 按业务类型 - 实施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71亿人民币,同比降21.0%;全年营收6.64亿人民币,同比降20.4% [8] - 交易及支持业务,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2.44亿人民币,同比降63.3%;全年营收15.84亿人民币,同比降41.0% [8] 按业务板块 - 数字银行板块,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9200万人民币,同比降62.7%;全年营收4.60亿人民币,同比降51.2% [10] - 数字保险板块,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41亿人民币,同比增0.2%;全年营收5.42亿人民币,同比降17.5% [10] - Gamma平台板块,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1.82亿人民币,同比降63.2%;全年营收12.46亿人民币,同比降35.2% [10]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5500万人民币,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2.60亿人民币,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4600万人民币 [17] 非IFRS财务指标使用说明 - 公司使用非IFRS财务指标评估业务表现,调整后排除非现金项目,有助于管理层评估业务和投资者比较分析,但不能替代IFRS财务信息 [23]
OneConnect Integrates DeepSeek into AI Agent Platform
Prnewswire· 2025-02-13 11:0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推出专为银行业定制的AI Agent Platform,采用“开源大语言模型+AI Agent Platform”双引擎策略,提供安全合规、成本效益高的AI解决方案,助力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已在多种银行场景成功应用 [1][2][5] 分组1:公司举措 - 推出集成DeepSeek和Qwen等开源大语言模型的AI Agent Platform,为银行业提供全面AI解决方案 [1] - 采用“开源大语言模型+AI Agent Platform”双引擎策略,优化开源大语言模型以满足银行业务独特需求 [2] - 优先考虑数据安全,通过本地部署和采用模型压缩、知识蒸馏技术降低计算成本 [3] - 提供模块化工具链和低代码开发支持,帮助银行将AI无缝集成到现有系统 [4] 分组2:应用成果 - AI解决方案已在财富管理、企业贷款、远程银行和办公协助等银行场景成功实施 [5]
OCFT(OCFT) - 2024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11-14 18:0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8.3%主要由于逐步淘汰云服务业务[42] - 2024年第三季度第三方客户产生的营收为2.3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12.4%[43] - 过去三个季度海外第三方客户贡献的营收同比增长23.4%[43] - 持续运营业务的毛利率为32.7%较上一年的36%有所下降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持续运营业务的毛利率为35.6%较上一年的40.7%有所下降[44] - 归属于股东的持续运营业务净亏损为30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100万元人民币有所改善同比下降41.9%[11][45] - 股东的持续运营业务净利率为 - 7.1%较去年同期的 - 6.3%有所下降[45] - 本期间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 - 2.81亿元人民币有所改善股东的本期间净利率为6.6%较去年同期的 - 10.7%有所改善[45]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持续运营业务的研发费用为70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3亿元人民币有所下降占营收比例从28.5%下降至6.7%[46]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持续运营业务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6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600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占营收比例从8.2%上升至10.9%[47]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持续运营业务的一般及行政费用为75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800万元人民币有所上升占营收比例从8.4%上升至7.9%[48]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持续运营业务的运营亏损为50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600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运营利润率为 - 12.1%较上一年的 - 6.9%有所下降[4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数字银行 - 在零售数字银行方面通过综合客群管理精准产品推荐智能渠道运营三个关键方面的策略提升客户产品和渠道的数字化水平从而赋能零售业务的智能运营[16] - 在信用贷款数字银行方面通过应用轻量级信用管理系统构建普惠金融平台打造智能信用管理能力以实现普惠金融[20] - 某领先的互联网银行使用公司服务后其标准化业务实现秒级贷款审批和发放审核和审批效率提高50%[21] - 与CMC长期合作共同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开发个性化产品提升客户体验[22] - 为SBF推出核心银行系统和SLP信贷系统提高了客户信贷流程的效率[23] - 与TP银行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并在今年进一步深化合作[23] - 与在华运营的外资银行建立战略合作在开户签字小微信贷项目等方面提供软件和技术服务[24] 数字保险 - 为国有财险公司提供端到端的财险保险系统解决理赔承保和服务的痛点帮助客户加强理赔风险控制提高承保质量改善客户体验[25] - 为香港的大中型保险公司提供的生态系统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吸引了100多家经纪公司和1000多名代理人帮助保险公司覆盖更广泛的市场推动业务更快增长[26] - 该平台推出后保险公司不同渠道的生态系统平均利用率超过80%[27] - 投保人可节省多达50%的在线投保申请时间[28] Gamma平台 - 持续深化金融政府和大型企业客户市场大力拓展海外潜力致力于赋能数字决策业务和管理场景[29] - 通过全面升级Gamma Vision风险管理和验证平台有效利用设备指纹识别微表情分析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显著增强反欺诈能力提高金融安全性[30] - 利用20多种人工智能能力成功推出AI面试机器人英文版为金融机构在远程银行和在线贷款等关键场景提供高效准确的风险识别服务有效打击海外集团诈骗[31] - 推出E - KYC香港身份证单角验证产品优化用户操作流程减少用户操作时间提高用户体验增强伪卡风险识别率超过10%[3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市场增长对公司尤为重要东南亚地区已成为强劲增长引擎[33] - 2024年前三季度第三方海外客户营收同比增长23.4%其中东南亚业务增长势头显著[33] - 2024年第三季度成功推出SLP产品升级项目提升客户业务发展能力和运营效率得到客户高度认可[34] - 公司产品已在海外多个领域应用基准案例涵盖区域银行数字银行金融公司等未来将瞄准东盟六国进一步扩大海外影响力[3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密切关注政策和市场发展继续利用技术加业务的独特优势在数字银行数字保险和Gamma平台三大业务板块提升产品能力以赋能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10] - 致力于价值共赢合作和高质量发展的经营理念在产品升级客户拓展以及海外扩张三个核心优先事项上取得重大进展[13] - 现阶段正在加速平安集团技术输出和自有产品升级并在高价值产品上聚集资源[13] - 加大海外市场的投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和偏好不断改进产品以满足国际市场需求[14] - 目前处于拓宽客户参与第二阶段战略的关键时期公司将继续聚焦金融机构客户整合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三大业务板块的产品能力以赋能金融机构提高质量和效率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15] - 逐步淘汰低毛利率产品向高收益业务转型主动逐步淘汰低毛利率高定制化业务[54] - 海外主要提供核心银行SLP平台E - KYC以及人寿保险业务的全渠道代理平台以及AI大模型和AI语音助手等产品[57] - 主要目标市场包括中东南非中国香港和东盟国家随着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展将进一步增加解决方案研发和交付方面的团队[58][59] - 公司将根据海外业务的进展和需求分配资源和制定招聘策略[57]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三季度会议上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引导大型银行成为利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参与者支持银行增加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鼓励金融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等五大板块发展并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增加支持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7][8][9] - 随着数字化日益重要金融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面临诸多挑战[10] - 公司在2024年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海外业务持续强劲发展[11] - 公司在产品组合调整深化客户参与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严格成本控制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努力为中期实现盈利奠定了坚实基础[12] - 尽管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和不确定性且逐步淘汰云服务业务将影响2024年的营收表现但公司仍将专注于通过增强产品和服务竞争力来改善客户体验继续提升产品供应注重成本控制并拓展海外市场以实现中期盈利目标[50][51] - 平安集团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股东和最重要的非第三方客户公司将继续在平安集团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53] - 预计从2025年开始平安集团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需求将最终增加[56]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完成将虚拟银行业务出售给陆金所的交易获得9.33亿港元现金[4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获得第三方机构和知名媒体颁发的四个奖项累计共获得318个奖项[36] - 本季度主要奖项包括IDC中国新兴金融科技50强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影响力企业50强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ESG实践企业10强以及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的第四届NIFD - DCITS金融科技创新案例[37]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根据最近的公告公司与平安集团之间的收支比例较过去三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公司计划提高利润率 - 平安集团仍然是公司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股东和最重要的非第三方客户公司是集团内唯一的金融科技出口商将继续在平安集团的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公司正在逐步淘汰低毛利率产品向高收益业务转型公司设定的与平安集团购买公司产品和服务相关的交易金额上限考虑了多种因素包括双方的历史交易金额和未来业务需求的变化从2025年开始该上限将逐年下降反映了整个金融行业和平安集团主要核心业务的复苏预计从2025年开始平安集团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需求将最终增加[53][54][55][56] 问题2: 在海外扩张方面最新的招聘和人员配置工作如何以及预计将更侧重于哪些业务板块的海外扩张 - 公司将根据海外业务的进展和需求分配资源和制定招聘策略海外主要提供核心银行SLP平台E - KYC以及人寿保险业务的全渠道代理平台以及AI大模型和AI语音助手等产品主要目标市场包括中东南非中国香港和东盟国家目前已经具备销售和营销解决方案研发以及实施的能力随着海外业务的不断扩展将进一步增加解决方案研发和交付方面的团队招聘策略包括从当地市场招聘发展海外生态系统合作伙伴以及将国内团队部署到海外[57][58][59]
OCFT(OCFT) - 2024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4-11-14 11:13
第三方海外客户收入 - 2024年前三季度第三方海外客户收入同比增长23.4%[2]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17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8.07亿人民币下降48.3%[4][8][15][18]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4.17107亿元,去年同期为8.06707亿元[39] - 2024年前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8.32876亿元,去年同期为26.39692亿元[39]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润率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润率为32.7%,去年同期为36.6%;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润率为35.6%,去年同期为40.7%[4][8][21] - 2024年前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6.62344亿元,毛利率36.1%;2023年毛利9.82291亿元,毛利率37.2%[50]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毛利1.36562亿元,毛利率32.7%;2023年为2.95249亿元,毛利率36.6%[50] - 2024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持续经营业务前三季度毛利7.06348亿元,毛利率38.5%;2023年为10.6327亿元,毛利率40.3%[50] - 2024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持续经营业务第三季度毛利1.48568亿元,毛利率35.6%;2023年为3.28492亿元,毛利率40.7%[50]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归属于股东的净亏损为3000万人民币,去年同期为5100万人民币,净亏损率为-7.1%,去年同期为-6.3%[5][8]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基本和摊薄每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为-0.81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0人民币[5][8]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股东的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300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100万元减少41.9%,每股基本和摊薄美国存托股份净亏损为-0.81元,去年同期为-1.40元[28] - 2024年9月持续经营业务亏损6424.4万元,2023年为5880.1万元;终止经营业务盈利2.15732亿元,2023年亏损4000.3万元[41] - 2024年基本和摊薄后持续经营业务每股亏损0.03元,2023年为0.05元;每股美国存托股份亏损0.81元,2023年为1.40元[41] 持续经营业务运营费用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运营费用为1.9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64亿人民币下降47.8%[12] 各业务板块收入 - 2024年第三季度云服务平台收入为60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97亿人民币下降98.1%[14][15][17] - 2024年第三季度实施收入为1.67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75亿人民币下降4.7%[14][15] - 2024年第三季度业务发起服务收入为60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700万人民币下降78.0%[14][15] - 2024年第三季度风险管理服务收入为600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700万人民币下降21.8%[14][15] 持续经营业务各项费用占比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研发费用为7000万元,去年同期为2.3亿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28.5%降至16.7%[23]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销售和营销费用为4600万元,去年同期为6600万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8.2%略增至10.9%[24]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一般及行政费用为7500万元,去年同期为6800万元,占收入的百分比从8.4%增至17.9%[25]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 - 2024年第三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经营亏损为5000万元,去年同期为5600万元,经营利润率为-12.1%,去年同期为-6.9%[26] 现金流量 - 2024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3400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为3.65亿元,融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为1.06亿元[2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3.32074亿元,2023年为8.2256亿元;投资活动净现金生成8.45793亿元,2023年为5.15889亿元[47]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总资产47.44463亿元,2023年为80.68358亿元;总负债17.01242亿元,2023年为51.20566亿元[43][45] 收入成本确认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在收入成本中确认为4022.8万元,2023年为7455.2万元[50] - 2024年物业及设备折旧在收入成本中确认为3183万元,2023年为3972万元[50]
OCFT(OCFT)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16 15:0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实现首次盈利,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4亿元大幅下降约38%至人民币0.7亿元 [14] - 毛利率和调整后毛利率分别保持在37.1%和39.4%的健康水平 [14] - 第三方客户收入增长14.8% [1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伽马平台业务收入占比67.2%,同比下降9.4% [47] - 数字银行业务收入占比14.5%,同比下降57.4% [48] - 数字保险业务收入占比18.4%,同比下降33.3% [4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收入占第三方收入的比重超过20%,增长14.8% [30][38] - 重点拓展东南亚、香港、南非等海外市场 [66][67][7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聚焦产品升级、客户拓展和海外市场拓展三大核心任务 [16][17][18] - 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AI语音助手、全渠道智能客服等高价值产品 [34] - 加强与金融机构和企业客户的合作,帮助其实现数字化转型 [18][19] - 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66][67][70][7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机遇 [10][11][12][33] - 公司有信心实现中期盈利目标,将持续提升第三方收入占比、控制成本、拓展海外市场 [54] - 受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云服务业务退出的影响,下半年收入增长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5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得多项行业荣誉,反映了产品实力和技术实力的认可 [32] - 公司完成虚拟银行业务出售,获得一次性收益人民币2.16亿元 [4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Judy Zhang 提问** 为什么公司实现首次盈利但没有分红计划? [59] **Shen Chongfeng 回答** 公司虽实现首次盈利,但仍处于关键发展阶段,将通过提升第三方收入、加大研发创新和海外拓展等方式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 [62][63][64] 问题2 **Judy Zhang 提问** 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策略和收入增长目标是什么? [59] **Luo Yongtao 回答** 公司将重点拓展东南亚、香港、南非等市场,主攻银行、保险等解决方案,有信心实现海外收入双位数增长 [66][67][70][71]
OCFT(OCFT) - 2024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4-08-16 10:41
财务表现 - 2024年第一季度继续运营的收入为人民币723百万,同比下降19.1%,上年同期为人民币894百万[2] - 继续运营的毛利率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达到37.7%,上年同期为37.4%[2] - 继续运营的净亏损归属于股东为人民币54百万,同比减少25.9%,上年同期为人民币72百万[2] - 继续运营的每ADS净亏损为人民币-1.48,上年同期为人民币-2.00[3] - 继续运营的营业亏损缩小至人民币66百万,同比减少15.1%,上年同期为人民币78百万[2] - 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为723,270,000人民币,同比下降19.1%(893,826,000人民币)[29] - 2024年第一季度毛利为272,403,000人民币,同比下降18.6%(334,657,000人民币)[29] - 2024年第一季度运营亏损为66,348,000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第一季度的亏损78,142,000人民币有所改善[29] - 2024年第一季度来自持续经营的亏损为60,375,000人民币,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亏损76,621,000人民币有所减少[29] - 2024年第一季度综合亏损为101,504,000人民币,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62,248,000人民币有所改善[31] - 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亏损为104,334,000人民币,较2023年第一季度的108,873,000人民币有所改善[29] - 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为0.10人民币,与2023年第一季度持平[31] 资产与负债 - 2024年第一季度总资产为8,141,666,000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68,358,000人民币略有增加[33]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总负债为5,294,224,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5,120,566,000人民币有所增加[34] -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总资产和负债为8,141,666,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8,068,358,000人民币略有上升[34] - 2024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为162,068,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51,732,000人民币减少[34] - 2024年第一季度,合同负债为156,674,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38,563,000人民币有所增加[34] - 2024年第一季度,员工薪酬及福利应付账款为284,602,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85,908,000人民币减少[34] 现金流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52,102,000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79,473,000人民币有所下降[33] - 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420,891,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646,431,000人民币有所下降[36] - 2024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额为115,236,000人民币,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613,264,000人民币有所改善[36] - 投资活动净现金产生额为255,848,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07,066,000人民币有所减少[36] 研发费用 - 研发费用同比减少22.8%,为人民币213百万[7] - 研发费用为213,183,000人民币,同比下降22.8%(276,146,000人民币)[29] 业务收入 - 第三方海外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14.8%[6] - 云服务平台的收入同比增长8.9%,达到人民币318百万[9] - 数字银行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6%,为人民币162百万[10] - 公司于2024年4月2日完成了对虚拟银行业务的处置,现金对价为港币933百万[3]
OCFT(OCFT)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4-05-21 15:45
战略举措 - 推进平安技术输出及自研升级,聚焦高价值、高壁垒产品[10] - 提升销售团队产能,扩大商机储备,改善收入结构[10] - 根据海外市场需求改进产品,适应国际市场[10] 业务亮点 - 打造多产品合作标杆案例,增强客户粘性[14] - 数字化银行、保险产品有进展,提升产能和品质[15][22] - 境外收入持续增长,产品受认可,拓展客户和市场[23][24] 财务亮点 - 2024Q1总收入7.23亿元,三方客户收入2.43亿元[28] - 毛利率37.7%,Non - IFRS毛利率40.0%[28] - 亏损持续大幅收窄,持续经营归母利润率提升至 - 7.4%[44]
OCFT(OCFT)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5-21 15:4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实现了净亏损的收窄,从去年同期的8000万元人民币收窄至60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2% [13] - 毛利率提升0.3个百分点至37.7% [37][4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Gamma平台业务收入占比59.4%,同比下降6.2% [45] - 数字银行业务收入占比22.3%,同比下降37.6% [45] - 数字保险业务收入占比18.2%,同比下降25.3% [45] - 来自Lufax的收入下降18.4%至5800万元人民币,占比8.1% [40] - 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下降21.4%至4.22亿元人民币,占比58.3% [4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收入占第三方收入的比重上升5个百分点至20% [25] - 在香港、东南亚、南非和中东等地区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25][2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金融机构客户,深化"联通核心,赋能翅膀"战略 [17] - 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加强与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和企业/行业合作伙伴的合作 [18] - 公司将加快出口平安集团技术,升级自主研发产品,聚焦高价值产品 [15] - 公司将加强销售团队生产力,扩大销售渠道,提高第三方收入占比 [16] - 公司将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16][25][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提升第三方收入、提高毛利率、控制成本和拓展海外业务,以实现中期盈利目标 [52] - 公司认为金融行业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佳场景,将成为新型高质量生产力的战略重点 [30][31] - 公司将通过持续创新,为金融行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3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Lydia Lin 提问** 关于之前宣布终止与平安集团的Gamma平台业务的原因,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58] **Luo Yongtao 回答** 这是由于客户采购策略的变化,公司正在与平安集团及其子公司积极沟通,确保业务平稳过渡。这一变化不会影响公司其他业务和与平安集团的关系,公司将继续专注于三大战略重点 [60][61][62][63] 问题2 **Laura Lee 提问** 公司何时能从P&C和汽车保险业务中获得持续性保费收入,以及Gamma平台未来的增长动力是什么 [67] **Shen Chong Feng 回答** 短期内保险行业增长和盈利仍面临压力,但数字化转型需求将为公司带来新机会。公司将加强海外市场拓展,特别是在南非取得重大突破 [70][71] Gamma平台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具有较强客户粘性,未来公司将持续发挥技术优势,深化与平安集团的合作,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73][74] 问题3 **Alan Kuang 提问** 云业务的盈利情况如何,以及对公司净亏损的影响 [76] **Luo Yongtao 回答** 云业务收入占比较大,毛利率较高。云业务调整完成后,公司将公布相关信息。这一调整不会影响公司其他业务的拓展,也不会影响与平安集团的关系,公司将继续专注于战略目标,实现中期盈利目标 [78][79][80]
OCFT(OCFT) - 2023 Q4 - Annual Report
2024-04-23 11: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全年总营收为36.675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4.64亿人民币下降17.8%,主要因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减少[83] - 2023年营收成本为23.181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28.29亿人民币下降18.1%,主要因技术解决方案业务成本下降[89] - 2023年毛利润为13.49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16.35亿人民币下降17.5%,毛利率从36.6%增至36.8%[91] - 2023年研发成本为9.552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81.4177亿人民币下降32.6%,主要因劳动力成本降低和选择性投资项目[92] - 2023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2.754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114亿人民币下降33.1%,主要因劳动力成本下降[93]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98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所得税收益6210万人民币增长115.7%,主要因部分子公司应税利润增加[102] -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6.485亿人民币,投资活动产生净现金3.186亿人民币,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136亿人民币[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0.3%,较2022年的11.6%有所下降[110] - 2023年资本支出为3750万人民币,较2022年的6790万人民币有所下降,截至2023年12月31日,资本承诺为零[1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1,169,980,653股普通股[219]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年度末期股息[215] - 2023年,平安集团为最大客户,占总收入约57.0%(2022年:56.6%);前五大客户收入合计占总收入约67.7%(2022年:69.6%)[226] - 2023年,平安集团为最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约56.4%(2022年:47.8%);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总采购额约69.6%(2022年:57.7%)[2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分配储备[2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技术解决方案业务2023年营收为35.216亿人民币,较2022年的43.575亿人民币下降19.2%,主要源于业务发起和运营支持服务收入减少[84] - 虚拟银行利息和佣金收入从2022年的1.065亿人民币增至2023年的1.459亿人民币,增幅37%,主要因客户贷款和垫款需求增加[86] - 非受限业务收入占集团总收入的0.08%[279] - 合并附属实体的收入贡献占集团总收入的88.9%[280] 公司股权交易情况 - 2023年6月12日,公司以1.992亿人民币出售普惠立信40%股权,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其股权[112] - 2023年11月13日,公司与陆金所等签订协议,拟以9.33亿港元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该交易于2024年1月16日获独立股东批准[113] - 2023年6月12日,公司完成向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出售平安普惠立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40%股权,对价为1.992亿元人民币[240]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向陆金所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对价为9.33亿港元,预计处置收益为2.62亿元人民币[242] 公司人员与薪酬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440名员工,其中研发1359人、业务运营301人、销售与营销523人、行政管理257人,2023年员工福利费用达13.028亿人民币[121][122] - 2023年除董事外有2名员工被列为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均在150万元以上[183][184] - 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形式包括费用、基本工资、住房津贴等,独立非执行董事薪酬主要为董事费[182] 公司治理结构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兼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4名非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9] - 按照公司章程,三分之一的董事应在每年股东大会上轮值退任,包括沈崇锋等多名董事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大会上退任并参与重选[156][157] - 每位新任命的董事在首次任命时会接受正式、全面且量身定制的入职培训,鼓励董事参加持续专业发展活动[158] - 报告期内,公司为董事安排了内部简报并发送相关阅读材料,包括法律和监管更新内容[1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和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5] - 2023年审计委员会召开5次会议,审议集团财务报表、关联交易、内部控制等事项[168] - 2023年薪酬与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审议董事会结构、董事绩效与培训、公司薪酬计划等[1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9名董事,其中女性占22%,男性占78%[17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员工中男性约占65%,女性约占35%[177] - 报告期内,董事会召开4次会议,董事长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召开1次会议[178] - 公司采用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报告期内董事均遵守相关要求,未发现员工违规事件[181] - 公司秘书贾艳静和邓咏珊于2024年2月23日辞职,陈梓峰同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163] 公司合规与政策情况 - 公司在报告期内遵守了除C.2.1外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报告期后偏离了C.6.2守则条文并披露了原因[128] - 公司认为将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角色赋予同一人符合公司利益,可提供一致领导并促进业务战略执行,同时权力平衡不会受损[155] - 持有不少于10%投票权的股东有权书面要求召开股东大会[204] - 公司已建立股东沟通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向股东和投资者传达信息[200][201] - 公司制定了披露政策,采用自下而上模式报告潜在内幕信息和重大事件[196] - 公司建立了风险管理框架,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等各司其职[188][189][190] - 董事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在2023年有效且充分[195] 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2023年与平安子公司租赁使用权资产总值实际为6570万元,而年度上限为660万元[245] - 2023年平安子公司和关联方支付的交易金额实际为36亿元,年度上限为23.9466亿元[245] - 2023年集团向平安子公司和关联方支付的交易金额实际为22.0211亿元,年度上限为14.2522亿元[245] - 2023年集团在平安子公司存款的最高每日余额实际为16.0944亿元,年度上限为12.0307亿元[245] - 2023年集团从平安子公司购买的财富管理产品最高每日余额实际为11.0844亿元,年度上限为4.1796亿元[245] - 集团从平安子公司的同业存款获得利息收入1.80[248] - 集团与平安子公司的同业贷款最高每日余额为400.00,较之前的108.38有变化[248] - 集团就同业贷款应付给平安子公司的贷款利息为6.00,较之前的0.11有变化[248] - 集团向平安子公司购买外汇和利率衍生品的最高未偿还名义金额为4000.00,较之前的1595.35有变化[248] - 2023年服务采购协议中,集团预计向平安支付的交易金额为322万美元,较之前的304万美元有增长[248][268] - 保险服务采购协议中,集团预计向平安财产保险分支机构支付的交易金额为1000万美元,较之前的300万美元有增长[248] - 2023年物业租赁协议下,集团预计向平安子公司支付租金不超过2848万元,实际支付约1213万元[250] - 2023年服务采购协议服务费用按成本加5%利润率确定[268] - 各项协议初始期限多从2022年7月4日开始,至2024年12月31日结束,可经双方同意续约[249][252][257][260][267][269] - 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持续关连交易符合业务常规、商业条款正常或更优且对股东和公司整体公平合理[273] 公司子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深圳壹账通由平安金融科技持股44.3%、上海金宁晟持股7.4%、深圳兰信持股22.2%、广丰奇持股26.2%[282] - 上海金宁晟由李杰和喻杰分别持股70%和30%[282] - 深圳兰信由李杰和梁旭各持股50%[282] - 广丰奇由非执行董事窦文伟和王文静各持股50%[275][282] - 深圳CA由上海锦琳琳持股99.91%,深圳政信电子商务持股0.05%,深圳电子认证中心持股0.04%[283] - 上海锦琳琳由李杰和梁旭各持股50%[283] 公司子公司相关限制与协议情况 - 深圳壹账通不得签署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合同(日常业务活动签署的合同除外)[290] - 深圳壹账通不得出售价值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290] - 独家资产购买期权协议有效期为十年,自动续约五年,除非深圳壹账通科技提前三十天书面反对[296] - 2022年6月和11月,深圳壹账通与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壹账通科技签订股权转移协议,转让北京壹账通全部股权[306] - 深圳壹账通各直接股东已将其在深圳壹账通的全部股权质押给深圳壹账通科技[297] - 深圳壹账通各股东不可撤销地授权深圳壹账通科技指定人员行使其投票权等相关权利[299] - 深圳壹账通间接个人股东承诺在特定情况下无条件转让股权给指定人员[302] - 深圳壹账通个人股东配偶确认无股权权益并承诺不施加不利主张[304] 公司合约安排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通过合约安排运营业务未受到中国监管机构干扰或阻碍[307] - 集团董事会至少每年审查一次合约安排的整体执行和合规情况[312] - 公司将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合约安排的整体执行和合规情况[313] - 若有必要,公司将聘请外部法律顾问或其他专业顾问协助董事会审查合约安排的执行情况[313] 公司审计费用情况 - 报告期内支付给外部审计机构普华永道的审计服务费为17,961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费为1,693千元人民币,总计19,654千元人民币[198][199]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买卖或赎回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任何证券[222] 公司基本信息情况 - 公司是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技术服务提供商,2022年7月4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