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壹账通(OCFT)
icon
搜索文档
OneConnect Releases ESG Report for the Third Consecutive Year, Strengthening Its Leadership in Sustainable Finance
Prnewswire· 2025-04-25 10:02
ESG报告发布 - 公司连续第三年发布ESG报告 展示其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三大支柱的战略举措与年度成果 [1] - 报告内容与"金融五大重点领域"紧密契合 包括绿色金融、普惠金融、金融新质生产力培育等方向 [1] 战略定位与技术赋能 - 作为平安集团金融科技输出平台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2][3] - 聚焦零售、信贷、财险、寿险4大核心金融场景 运用AI和大数据技术提升客户运营与风控能力 [9][10] ESG治理体系 - 2024年识别25项关键实质性议题 涵盖气候变化、数字包容、技术创新等领域 [4] - 修订10+项核心政策文件 涉及运营风险、数据安全等关键领域 全年无重大合规违规 [5] - 组织13场廉洁宣导活动 与314家供应商签署反欺诈承诺书强化治理基础 [5] 绿色运营实践 - 承诺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 2024年人均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0.4吨CO₂当量以下 [6] - 办公能耗较同等规模传统办公降低46% 通过节能照明、智能窗帘等技术实现 [6][7] - 数字平台集成能源管理与碳排放追踪模块 为企业提供能效分析解决方案 [8] 社会影响力 - 在深圳、上海发起"爱不闲置"捐赠活动 向四川大凉山等地区儿童提供物资 [11] - 员工累计贡献300+小时ESG志愿服务 超100名团队成员参与 [11] - 对314家供应商开展责任准入评估 构建绿色合规供应链生态 [12] 行业认可与成就 - 2024年获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等多项ESG领域权威奖项 [13] - 新增35项软件著作权 累计获得329项国内外奖项 [13] - 服务覆盖20+国家地区的197家海外金融机构 全球化布局持续扩展 [14] 未来规划 - 将持续加大前沿技术研发投入 深化ESG与业务融合 [15] - 通过金融产品应用创新 助力金融新质生产力培育与国家金融强国建设 [15]
OCFT(OCFT)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24 10:48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1亿元,较2023年的35.216亿元下降36.2%[47]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成本为14.436亿元,较2023年的21.956亿元下降34.2%[48]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8.045亿元,较2023年的13.26亿元下降39.3%,毛利率为35.8%,2023年为37.7%[49] - 2024年研发成本为5.109亿元,较2023年的9.552亿元下降46.5%[50] - 2024年销售和营销费用为1.773亿元,较2023年的2.416亿元下降26.6%[51] - 2024年财务和合同资产净减值损失为3130万元,较2023年的4050万元减少[53]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收入为6750万元,较2023年的2960万元增长128.0%[64]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所得税费用为4.554亿元,较2023年的9800万元增加,主要因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6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资本支出为2740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750万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本承诺为零[85]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2.48103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35.21591亿元人民币;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为7.04706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20103亿元人民币[95] - 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总成本为3,767,515千元,2024年为2,436,899千元,研发成本2023年为955,201千元,2024年为510,898千元[132] - 2023年和2024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持续经营业务亏损分别为2.11342亿元和6.69176亿元,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分别为0.19元和0.61元,每ADS亏损分别为5.82元和18.42元[14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为5.02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6716亿元人民币;2024年全年综合亏损为4.45007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3.4476亿元人民币[9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79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13.795亿元人民币),受限现金及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为519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4.529亿元人民币),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4.55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9.252亿元人民币)[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为1920万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2.517亿元人民币),加权平均年利率为4.9%(2023年12月31日:4.5%)[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7%(2023年12月31日:10.3%)[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69948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7.0939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为33.97304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53.58968亿元人民币[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与总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为1.7%,较2023年的10.3%下降[79] - 2024年末公司总权益为2503943千元,较2023年末的2947792千元有所下降;总负债为5120566千元,较2023年末的1463309千元大幅上升[98] - 2024年公司净亏损495207千元,较2023年的371476千元有所增加[99,100] - 2024年公司其他综合收入为50200千元,较2023年的26716千元有所增加[99,100]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76849千元,较2023年的648461千元有所减少;投资活动净现金生成量为1106256千元,较2023年的318634千元大幅增加;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282252千元,较2023年的213605千元有所增加[101]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7922千元,较2023年末的1379473千元有所增加[101] - 2023年公司总营收36.68亿元,2024年为22.92亿元,同比下降37.5%[120][122] - 2023年公司总运营亏损3.68亿元,2024年为3.54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8%[120][122] - 2023年公司总资产8.07亿元,2024年为3.97亿元,同比下降50.8%[120][122] - 2023年公司总负债5.12亿元,2024年为1.46亿元,同比下降71.5%[120][122] 业务板块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有虚拟银行和技术解决方案两个可报告业务板块,虚拟银行已处置[118] - 2023 - 2024年技术解决方案各细分业务营收均有下降,云服务平台营收下降主要因平安集团子公司和联营公司停止使用相关服务[125] 合同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末合同资产15.32亿元,减值后为9.58亿元;2024年末合同资产12.58亿元,减值后为6.34亿元[128] - 2023年末合同负债15.57亿元,扣除非流动后为13.86亿元;2024年末合同负债12.84亿元,扣除非流动后为11.55亿元[129] - 2023年与合同负债相关的已确认收入为1.67亿元,2024年为1.39亿元[130] - 长期合同剩余履约义务2023年为551,775千元,2024年为666,684千元,其中预计一年内确认的2023年为386,278千元,2024年为428,055千元[131] 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入、收益或亏损净额2023年为69,183千元,2024年为 - 83,482千元,其中2024年商誉减值131,901千元[133] - 政府补助和税收返还2023年为41,417千元,2024年为14,334千元,包括技术开发激励和运营补贴等[133][135] - 财务收入净额2023年为9,494千元,2024年为54,195千元,主要是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136] - 所得税费用2023年为 - 9,762千元,2024年为 - 455,368千元,2024年递延所得税主要因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137] 已终止经营业务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4月2日,公司完成出售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出售所得税后收益为2.601亿元人民币[81]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亏损151,373千元,2024年盈利209,499千元,综合收益2023年为 - 141,249千元,2024年为233,969千元[147] - 处置集团处置时净资产账面价值为560,713千元,净现金流入为723,171千元[148] - 2023年和2024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利润分别为-1.51373亿元和2.09499亿元,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收益分别为-0.14元和0.19元,每ADS(亏损)/收益分别为-4.17元和5.76元[149] 无形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末和2024年末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4.71371亿元和1.95636亿元,2024年较2023年减少约58.5%[153][154] - 2023年和2024年无形资产(不含商誉)减值损失分别为585.1万元和239.2万元[155] - 2024年公司确认商誉减值损失1.31901亿元[156] - 2023年和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分别为1.26433亿元和5399.7万元[157] - 2023年和2024年计算使用价值的关键假设中,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 - 13%和-25% - 10%,利润率分别为-2% - 14%和-2% - 8%,长期增长率均为2%,税前折现率分别为19.73%和21.54%[161] 贸易应收款和应付款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末和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分别为7.79458亿元和5.82068亿元,扣除减值损失准备和非流动贸易应收款后净额分别为7.10669亿元和4.96429亿元[163] - 2023年末和2024年末账龄在1年以内的贸易应收款分别为6.94157亿元和5.10135亿元[1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分别为246,559千人民币和90,686千人民币,其他应付款分别为2,009,571千人民币和1,004,512千人民币[164] 公司基本信息及合规相关 - 公司于2017年10月30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9年12月13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募股,2022年7月4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以介绍方式上市[102] - 2022年12月12日起,公司美国存托股份(ADS)与普通股的兑换比例由1:3变更为1:30[103] - 集团主要在中国为金融机构提供基于云平台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在线信息服务和运营支持服务[104] - 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IFRS会计准则编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部分金融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计量[107] - 集团自2024年1月1日起首次应用某些新的和修订后的准则及解释,对前期金额无重大影响,预计对当前或未来期间也无重大影响[109] - 公司将从2027年1月1日起采用IFRS 18,需追溯应用并重新列报比较信息[113] - 中国大陆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和前海合作区企业为15%,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138][139][141] - 2023年和2024年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股数均为10.89589125亿股[149][151]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均未支付或宣派股息[165] - 2025年1月1日至公告日期无重大后续事项[16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买卖或赎回公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167] - 报告期内公司除公司治理守则的C.2.1和C.6.2条文外,已遵守所有适用条文[169] - 公司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已全面遵守有关董事证券交易的规定[174]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已审阅公司2024年未经审核年度业绩[175] - 普华永道对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的审计仍在进行中[176]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派发末期股息[179] - 2024年年度业绩公告已发布,年度报告将适时在相关网站供股东查阅[180] 员工相关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937名员工,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员工福利费用为9.29亿元人民币[91]
OCFT(OCFT)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24 10: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VIE向子公司支付技术服务费分别为2.144亿、1.36849亿、1237万人民币,子公司向VIE支付技术服务费分别为496.93万、6.52万、388.4万人民币[45] - 2022 - 2024年子公司向VIE提供预付款分别为33.10207亿、20.19045亿、14.99917亿人民币,VIE向集团公司偿还预付款分别为26.11918亿、22.73761亿、16.01874亿人民币[45] - 2022 - 2024年VIE通过向香港、新加坡和菲律宾子公司提供应用和平台实施服务获得的公司间收入分别为310万、1170万、1.064亿人民币[45] - 2024年第三方收入为22.48103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36.67508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44.64002亿元人民币[58][60] - 2024年第三方成本为14.43606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23.18103亿元人民币,2022年为28.28986亿元人民币[58][60] - 2024年年度亏损为49520.7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37147.6万元人民币,2022年为92802.6万元人民币[58][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5.69948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总额为33.97304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为39.67252亿元人民币[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361.6万元人民币,流动负债总额为14.39693亿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4.63309亿元人民币[6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总额为25.03943亿元人民币[6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068358千元,总负债为5120566千元,股东权益为2947792千元[62]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总计2709390千元,其中投资子公司为2181554千元,无形资产为471371千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总计5358968千元,其中贸易应收款为710669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9473千元[62]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总计47488千元,流动负债总计5073078千元[62]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为276849千元[63] - 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净现金生成1106256千元,主要来自处置子公司净收益723171千元[63] - 2024年全年,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282252千元,主要因偿还短期借款235000千元[63]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47155千元,年初为1379473千元,年末为1947922千元[63] - 2024年购买技术服务金额为12370千元,销售技术服务金额为3884千元[63] - 2024年支付无形资产款项为21310千元,支付金融资产款项为2209213千元[63] - 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为648,461千人民币,2022年为745,984千人民币[64][65] - 2023年投资活动净现金生成318,634千人民币,2022年为1,873,169千人民币[64][65] - 2023年融资活动净现金使用213,605千人民币,2022年为694,066千人民币[64][65] - 2022 - 2024年VIEs确认的公司间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3,084千人民币、11,685千人民币和106,362千人民币[69] - 2022 - 2024年离岸子公司向VIEs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现金分别为49,693千人民币、652千人民币和3,884千人民币[70] - 2022 - 2024年WFOE子公司向VIEs提供服务产生的公司间成本分别为212,507千人民币、151,463千人民币和11,915千人民币[71] - 2022 - 2024年VIEs向WFOE子公司支付的技术服务费现金分别为214,400千人民币、136,849千人民币和12,370千人民币[72] - 公司2022 - 2024年来自平安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收入分别为25.267亿元、20.91亿元和11.91亿元(1.63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58.0%、59.4%和53.0%[87] - 2023 - 2024年云服务平台收入分别为12.46亿元和6.181亿元(8470万美元),分别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35.4%和27.5%,2024年7月起公司逐步停止云服务运营[88] - 公司2022 - 2024年向平安集团的采购额分别为17.064亿元、14.234亿元和7.893亿元(1.081亿美元),分别占总收入成本和运营费用的31.1%、35.1%和32.4%[90] - 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9.28亿元、3.715亿元和4.952亿元(6780万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亏损83.333亿元(11.417亿美元)[94] - 2022 - 2024年,平安集团和陆金所贡献了各期总收入的5%以上,公司对平安集团持续经营业务的总销售额分别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58.0%、59.4%和53.0%[105] - 2022 - 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分别为7.46亿元、6.485亿元和2.768亿元(3790万美元)[139] - 2022 - 2024年公司贸易应收款分别为9.41亿元、7.107亿元和4.964亿元(6800万美元)[140] - 2022 - 2024年公司合同资产分别为1.226亿元、9580万元和6340万元(870万美元)[140] - 2022 - 2024年公司金融和合同资产净减值损失分别为3360万元、5400万元和3130万元(430万美元)[140]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同负债分别约为1.866亿元、1.557亿元和1.284亿元(1760万美元)[141] - 2022 - 2024年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净收益分别为3070万元、2000万元和1410万元(190万美元)[144] - 2022 - 2024年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净收益分别为31.5万元、0和0 [144]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平安集团发行的理财产品分别为6.906亿元、5.321亿元和2.609亿元(3570万美元),分别占理财产品总余额的100%、57.5%和57.3% [145] - 截至2022、2023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记录的与收购相关的商誉分别为2.892亿、2.892亿和1.573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无形资产分别为5.704亿、4.714亿和1.956亿元人民币(2680万美元)[150]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分别确认政府补助约2740万、2390万和109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收到税收返还约3060万、1750万和350万元人民币(47.59万美元)[151]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衍生品净收益分别为2.628亿、3060万和2560万元人民币(350万美元)[152] - 2022 - 2024年公司持续经营的劳动力成本分别为20.315亿人民币、16.061亿人民币和10.318亿人民币(1.414亿美元),预计劳动力成本将继续增加[17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根据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未行使期权和未行使绩效股份单位对应的普通股总数为22,699,145股;2022 - 2024年公司产生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分别为1340万人民币、1450万人民币和120万人民币(20万美元)[173]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为7.66亿人民币、7.683亿人民币和3.138亿人民币(4300万美元)[176]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4.545亿人民币(6230万美元)是合适的[17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 - 2024年云服务平台收入分别为12.46亿元和6.181亿元(8470万美元),分别占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的35.4%和27.5%,2024年7月起公司逐步停止云服务运营[88] 法规政策相关 - 2024年9月24日,中国国务院颁布《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31] - 2021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生效;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2024年3月22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的《促进和规范跨境数据流动规定》生效[32] - 2025年2月1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颁布《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于2025年5月1日起施行,处理超过1000万个人信息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定期合规审计[34] - 若发生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导致超过100万人的个人信息或超过10万人的敏感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或损坏,有关部门可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委托专业机构对其个人信息处理活动进行合规审计[34] - 2021年7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证券活动的意见》;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五项配套指引,于2023年3月31日起施行[35]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规定,若SEC认定公司提交的审计报告由连续两年未接受PCAOB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将禁止该公司证券在美国全国性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交易[43] - 2022年12月15日,PCAOB宣布能够对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审计公司进行全面检查,撤销2021年12月16日的决定[44] - 中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国投资企业向境外非居民企业分配股息需缴纳10%的预扣税,若符合条件,香港控股公司可适用5%的预扣税[50] - 若公司被视为中国居民企业,将按25%的统一税率对全球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51] - 部分子公司和VIEs在中国符合15%的优惠所得税税率,但该税率具有临时性[55] - 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国投资企业向中国境外直接控股公司分配的股息征收10%的预扣所得税,若控股公司注册在香港或与中国有税收协定的司法管辖区,预扣所得税税率为5%[55] - 2024年12月31日,NFRA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监管措施,规定与商业银行联合发放单笔线上贷款的投资比例不得低于30%[97] - 在线平台运营商拥有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并寻求境外上市需接受网络安全审查[113] - 数据处理者累计向境外提供超10万条个人信息或超1万条敏感个人信息需申请数据跨境传输安全评估[115] - 《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自2023年6月1日起生效,公司有6个月过渡期[116] - 《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自2024年3月22日起生效,明确特定无需数据跨境合规申报的场景[117] -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明确网络数据处理者多项关键义务[113][118] -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自2018年5月起适用,可能对公司处理个人数据提出更严格合规要求[119] - 2023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办法》,3月31日生效,境外上市的中国境内公司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备案,公司满足合规要求存在不确定性,未完成备案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86] - 外国投资者对增值电信服务提供商的股权比例一般不得超过50%(某些业务有例外)[182] - 2024年4月8日起特定地区试点业务取消股权限制,但仍有不确定性[201] - 自2025年4月9日起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部分商品加征145%的关税,4月12日起中国对美国大部分商品加征125%的报复性关税[214] - 2024年10月美国财政部发布《对外投资规则》,2025年1月生效,限制美国个人对与中国有特定关联且从事特定“涵盖活动”的公司的直接和间接投资[216] - 2025年2月20日特朗普发布《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提议可能扩大关注技术范围并审查规则例外情况[216] - 2011年5月国务院宣布成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领域政策制定和立法等工作[223] - 2021年2月7日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并生效,公司虽未受相关监管行动或调查,但存在不确定性[224] 公司运营风险相关 - 若与平安集团关系恶化或平安集团减少采购与合作,公司经营、业务和增长将受不利影响[79]
金十图示:2025年04月22日(周二)热门中概股行情一览(美股收盘)
快讯· 2025-04-22 20:07
市值表现 - 好未来市值达118.82亿美元,股价上涨5.12美元(涨幅6.38%)[2] - 唯品会市值69.89亿美元,股价上涨0.75美元(涨幅7.51%)[2] - 名创优品市值53.26亿美元,股价上涨2.82美元(涨幅9.49%)[2] - 金山云市值32.72亿美元,股价上涨0.69美元(涨幅6.27%)[2] - 微博市值21.26亿美元,股价上涨0.13美元(涨幅7.58%)[2] - 网易有道市值12.55亿美元,股价上涨0.63美元(涨幅9.29%)[2] - 高途市值5.85亿美元,股价上涨0.34美元(涨幅6.15%)[2] - 逸仙电商市值4.84亿美元,股价上涨0.30美元(涨幅7.77%)[3] - 迅雷市值2.64亿美元,股价上涨0.21美元(涨幅5.83%)[3] - 斗鱼市值2.06亿美元,股价上涨0.20美元(涨幅3.17%)[3] 股价变动 - 陆金所控股股价上涨0.62美元(涨幅3.88%)[2] - 雾芯科技股价上涨0.58美元(涨幅2.16%)[2] - 爱奇艺股价上涨0.09美元(涨幅3.78%)[2] - 乐信股价上涨0.49美元(涨幅7.38%)[2] - 优信股价上涨0.18美元(涨幅4.12%)[2] - 宜人智科股价上涨0.07美元(涨幅2.47%)[2] - 趣店股价上涨0.10美元(涨幅4.05%)[3] - 小牛电动股价上涨0.09美元(涨幅3.86%)[3] - 猎豹移动股价上涨0.80美元(涨幅7.53%)[3] - 云米股价上涨0.03美元(涨幅3.75%)[3] 低市值公司表现 - 华米科技市值4842.74万美元,股价上涨0.08美元(涨幅3.14%)[3] - 蘑菇街市值3813.50万美元,股价下跌0.12美元(跌幅5.30%)[3] - 玖富市值1265.63万美元[3] - 开心汽车市值1083.28万美元,股价上涨0.06美元(涨幅5.39%)[3] - 易电行市值187.96万美元,股价下跌0.03美元(跌幅8.28%)[3] 特殊股价变动 - 金融壹账通股价无变动(0.00%)[3] - 第九城市股价近乎无变动(0.01%)[3] - 天境生物股价下跌0.03美元(跌幅2.89%)[3] - 房多多股价下跌0.06美元(跌幅5.81%)[3]
借亚太峰会东风出海 金融壹账通能做好新兴市场“卖铲人”吗
环球网· 2025-04-21 09:33
全球金融科技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正以18.7%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扩张 2024年市场规模突破8.5万亿美元[1] - 亚太地区以45%的份额领跑全球市场 中国贡献1.9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增长核心引擎[1] - 技术升级聚焦AI大模型、量子计算、区块链+物联网 生成式AI在智能客服等场景准确率突破85%[3] 中国银行业科技投入现状 - 工商银行2024年金融科技投入达285.18亿元 农业银行投入249.7亿元 中国银行投入238.09亿元[3] - 建设银行投入244.33亿元 交通银行投入114.33亿元 多家银行制定发展规划推动应用落地[3] - 银行业认为技术变革尚处早期阶段 未来具有非常大发展潜力与空间[3] 金融壹账通全球化布局 - 公司业务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服务197家境外金融机构[5] - 采用"技术+业务"双轮驱动战略 形成政策+市场+技术的三维驱动模式[4] - 以香港为桥头堡构建跨境技术协同网络 设立东南亚区域总部与合规运营中心[4] 技术应用与创新成果 - IPO智能结算平台FINI正式启用 EKYC身份证核验产品将操作时长缩减50%[4] - 在越南部署SLP+智能贷款平台 吸引超170万活跃客户 日均交易量达30万次[5] - 加马平台整合设备指纹识别、微表情分析等AI技术 显著增强反欺诈能力[5] 区域市场拓展案例 - 在非洲与耆卫保险公司合作推动寿险数字化转型 通过全能代理人解决方案融合技术与本土经验[5] - 越南某头部银行系统交易高峰期承载量突破200万次 获得行业高度认可[5] - 技术专长与本土化经验融合 有效推动区域金融科技生态协同发展[5] 政策与市场机遇 - 香港金管局"金融科技2025"策略与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形成政策合力[3] - 全球金融监管呈现技术驱动型特征 为企业创造制度型开放新机遇[3] - 麦肯锡报告指出大模型应用可使银行业年营收提升2.8%-4.7%[5]
金融壹账通“出海” 业务已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
证券日报· 2025-04-21 08:42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中国平安集团唯一对外金融科技输出窗口 致力于成为金融科技及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2] - 公司采用"技术+业务"双赋能模式 对内服务平安集团参与科技创新 对外为金融机构提供解决方案[2] - 公司构建跨境技术协同网络 形成"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赋能格局[3] 香港市场业务进展 - 为香港特区政府及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提升公共服务高可用性[2] - 2023年11月上线IPO智能结算平台FINI 增强香港全球筹资中心竞争力[2] - 推出EKYC-香港身份证单角度核验产品 用户操作时长缩减50%[2] 全球化业务布局 - 业务覆盖20个国家和地区 包括南非 新加坡 泰国 马来西亚 印尼 阿联酋 菲律宾 越南等[3] - 累计服务197家境外金融机构[3] - 以香港为区域总部辐射东南亚 建立合规运营中心[3]
OneConnect Powers the Future of Digital Finance at WIC Asia-Pacific Summit
Prnewswire· 2025-04-17 04:05
文章核心观点 平安保险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参与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探讨金融与数字智能技术融合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壹账通在金融科技领域内外发力取得成果并将继续推动金融高质量增长 [1][5] 公司参会情况 - 平安保险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壹账通、平安产险和平安银行参与4月14 - 15日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 [1] - 壹账通参加峰会“数字金融论坛”,探讨金融普惠数字智能工具及数字经济在金融领域的未来发展与潜力 [1] 平安集团成就 - 2024年投资10.14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配置超1万亿元保险资金服务科技创新行业 [2] 壹账通发展情况 外部业务 - 以“技术 + 业务”解决方案赋能金融行业,吸引金融客户使用产品,中国100%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国内业务至少使用壹账通一款产品 [3] - 积极拓展国际业务,服务20个国家和地区的197家海外金融机构 [3] 内部支持 - 支持平安产险和平安人寿等子公司,为平安及其子公司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4] - 参与构建新“数字 - 智能”理赔模型和推动财产保险业务数字化转型等项目,获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发展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4] 未来规划 - 作为平安集团内唯一输出金融科技的平台,将紧密围绕国家建设金融强国战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供金融服务,推动金融发展“五大关键领域”实现高质量增长 [5] 峰会概况 - 峰会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香港特区政府协办、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合办,4月14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主题为“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融合塑造未来——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吸引近1000名海内外参会者 [5] - 4月15日举办“数字金融论坛”,汇聚各方见解,探讨金融行业与数字智能技术有机融合及构建普惠金融可信生态系统的途径 [5]
金融壹账通董事长兼CEO陈当阳:贷款累计发放额1602.24亿元,贷款余额5063.31亿元
快讯· 2025-04-15 10:5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在多个金融领域取得显著业务进展 包括实体经济支持 科技创新服务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 [1] 实体经济支持 - 2024年投入10.14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 - 服务科技创新产业的保险资金规模超过1万亿元 [1] 绿色金融 - 累计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达1247.12亿元 [1] - 累计绿色贷款余额为1577.62亿元 [1] 普惠金融 - 平安银行服务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1602.24亿元 [1]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063.31亿元 [1] 养老金融 - 居家养老服务累计签约服务供应商超过150家 [1] - 超过16万名客户获得居家养老服务 [1] 数字金融 - 2024年平安AI坐席服务量约18.4亿次 [1] - 寿险保单秒级核保占比达到93% [1]
AI浪潮下金融变革:从技术赋能到价值重塑
环球网· 2025-04-14 08:5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当今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DeepSeek的横空出世,凭借强大的深度学习 能力和高效计算性能,迅速成为AI领域的焦点,不断重塑着AI技术的边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 进"人工智能 +"行动,为AI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指明方向,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的更好结合,以及大模型的广 泛应用,正推动着新一轮产业变革。 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AI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成果斐然。银行等金融机构纷纷引入AI技术优化业务流 程,金融科技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新机遇往往伴随着新挑战,模型匹配度、算力成本、数据隐私与安 全、监管合规等问题接踵而至。如何让数字红利更好地惠及民生社会,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以模型匹配度为例,不同的金融机构业务需求各异,通用大模型难以满足所有个性化需求。一些金融机构在引入AI大模型 后,发现模型在处理复杂金融业务时准确性和适应性不足,导致业务效率提升不明显。算力成本方面,训练和运行大型AI 模型需要强大的计算资源,这对金融机构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数据隐私与安全更是金融行业的生命线,一 旦数据泄露,不仅会 ...
金十图示:2025年04月08日(周二)热门中概股行情一览(美股盘中)
快讯· 2025-04-08 16:33
UNIO.COM UNIO.COM IN 10.COM @ JIN10.COM 金十数据 | 一个交易工具 金十图示:2025年04月08日(周二)热门中概股行情一览(美股盘中) 71.94亿市值 69.52亿市值 66.88亿市值 3.23 42.51 13.04 -0.36(-2.72%) -0.13(-3.87%) -0.07(-0.16%) tal 好未来 61.59亿市值 哔哩哔哩 ) 可富科技 的品 64.03亿市值 52.01亿市值 15.36 10.17 37.07 -0.27(-1.70%) -0.77(-7.04%) +0.99(+2.74%) 再鼎医药 金山云 SOS 名创优品 zai. 46.11亿市值 30.52亿市值 29.75亿市值 14.74 12.10 27.71 -1.08(-6.85%) -1.09(-3.80%) -0.47(-3.74%) 陆金所控股 雾芯科技 == ttp://www. RELX 23.27亿市值 21.45亿市值 29.50亿市值 2.48 1.83 24.62 -0.18(-0.73%) +0.02(+1.10%) -0.01(-0.20%)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