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MS)

搜索文档
摩根士丹利:协议期限临近,贸易紧张局势加剧
摩根· 2025-07-11 0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围绕关税的讨论日益激烈,不确定性可能持续存在,对企业信心、资本支出和贸易周期造成压力 [1] - 只有越南已达成协议,其他谈判结果不明,协议可能8月1日之前完成,此前或战术性提高关税,税率可能由美国单方面设定 [7] - 中美达成全面协议面临挑战,转运问题也是挑战,制药和半导体行业或许面临行业关税,贸易不确定性可能持续更久,预计未来2 - 3个月高频数据反映增长周期受损害 [7] 各部分总结 亚洲贸易谈判进展 - 中国:8月12日前暂停对等关税上调34个百分点中的24个百分点及报复性关税上调,协议允许中国批准稀土出口申请,美国取消部分限制措施 [9] - 印度:商务部长强调不受期限驱动,符合国家利益才推进,关键问题是农业部门准入 [9] - 印尼:7月7日将签署涵盖投资和采购的谅解备忘录,最终关税税率未公布 [9] - 日本:谈判进行中,汽车关税和农产品市场准入问题未解决,7月20日参议院选举或使让步复杂化 [9] - 韩国:7月6日贸易部长寻求延长关税暂缓期,汽车和钢铁关税问题仍存在 [9] - 马来西亚:美国计划7月9日前达成协议,但后续更新有限 [9] - 台湾:目标达成零关税协议,未来10年或增2000亿美元美货购买,增加液化天然气进口份额 [9] - 泰国:7月6日提议乐观税率10%,5年内减70%贸易顺差,7 - 8年内降至零 [9] - 越南:已原则上达成协议,关税20%,转运货物40%,将取消美货关税 [9] 协议最后期限临近情况 - 4月9日暂停对等关税到期日临近,未来有诸多不确定性,美财长暗示对谈判施加“极限压力”,将设定关税税率 [10] - 存在三种可能情况:基本情境是延长暂停期,宣布高层协议和潜在关税上调;战术层面升级是有选择地重新征收关税;宣布框架是宣布框架协议使关税下行 [11] 除中国以外亚洲情况 - 美英协议表明最低总体关税不低于10%,豁免和配额或降低部分经济体实际税率,越南进口产品关税20%(转运40%),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略有上升 [12] - 潜在结果多样,若达成协议关税与当前一致;无进展或进展慢,关税回升至4月2日水平或升至10%与对等税率间;未来可能战术性提高关税;地区面临部分行业关税及转运额外关税风险 [18] 转运问题 - 美国采取措施解决转运问题,但界定和测量困难,原产地规则是相关问题,中国占全球价值链41%,限制其他亚洲经济体与中国贸易几乎不可能 [21] - 转运仍是争议问题,即使达成协议也可能导致贸易紧张,影响企业信心和资本支出 [22] 中国情况 - 中美达成全面贸易协议具挑战性,来自中国的商品可能被征约40%关税,限制中国对美出口、零部件供应和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只要其他经济体不针对中国,中国不会反制 [31] 对未来增长的影响 - 2018 - 19年经验表明,首次征关税后4 - 5个月硬数据走弱,目前公布的硬数据坚挺,部分是因7月9日截止日期前的前置需求 [32] - 6月PMI数据显示整体改善部分因企业补货,内需动能疲软,7月高频航运指标显示活动边际放缓,将关注是否导致7月硬数据疲软 [32]
摩根士丹利:全球 360 度观察-我们对世界各地的看法
摩根· 2025-07-11 0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经济受关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增长放缓 通胀走势分化 不同地区经济表现和政策应对存在差异 [17][19] -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但避免衰退 通胀上升使美联储今年维持利率不变 预计2026年开始降息 [13][75] - 欧元区经济增长低于潜在水平 通胀低于目标 欧洲央行预计降息至1.5%并维持 [14][93] - 日本名义GDP有望持续增长 但关税和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影响短期前景 央行可能维持当前政策利率 [15][110] - 中国GDP增长预期上调 但通缩压力持续 政策刺激可能推迟且规模较小 [126][1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经济概况 - 美国本周公布国家层面关税 贸易谈判时间线发展受关注 [12] - 预计全球增长放缓 通胀温和 美国因关税与全球通缩趋势背离 [17] 各地区经济情况 美国 - 1Q25实际GDP增长放缓被进口前置和服务业波动夸大 预计2Q25实际GDP增长1.6% q/q saar 年底GDP增长触底 夏季通胀上升 美联储今年维持利率不变 新财政法案对2026年GDP增长贡献有限 [13] - 预计2025和2026年实际GDP增长1.0% 4Q/4Q 通胀在今年末达到3.0 - 3.5%Y 失业率到2026年末升至4.8% 2026年3月首次降息 [75] 欧元区 - 1Q25 GDP增长上调至0.6%Q 受德国和爱尔兰推动 但爱尔兰出口前置影响2Q25增长 预计今年实际GDP增长1.1% Q4/Q4 通胀低于目标 欧洲央行7月暂停降息 9月恢复 最终降至1.5% [14] - 经济增长可能在1Q25见顶 预计年底前季度增速放缓 核心和整体通胀2026年低于2%Y 欧洲央行预计在9月和12月降息至1.5%并维持 [93] 日本 - 名义增长为正 制造业情绪良好 投资前景乐观 食品通胀推高潜在通胀 工资增长约3% 日本央行因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中小企业动力不足对加息持谨慎态度 [15] - 名义GDP有望持续增长 但关税和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影响短期前景 预计央行维持当前政策利率至2026年12月 [110] 中国 - 预计1H25 GDP增长5.2%y/y 2H25放缓至4.5% 可能在Q3末或Q4初出台0.5 - 1万亿财政刺激方案 出口动力减弱 通胀低迷 央行预计降息并维持人民币稳定 [16] - 2025年GDP增长预期上调30bp至4.5%Y 但通缩持续 政策刺激可能推迟且规模较小 住房和消费等结构性问题仍对经济构成压力 [126] 其他地区 - 英国经济1Q增长后放缓 2Q25后通胀下降 英国央行预计明年降息至2.75% 2026年经济增速加快 [23] - 印度经济增长有望保持韧性 国内需求强劲 政策支持持续 宏观稳定 [24] - 亚洲地区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影响增长 尤其是资本支出 美元走弱缓解金融条件 但不足以抵消增长拖累 预计GDP增长放缓 [147] - CEEMEA地区尽管面临全球增长放缓和贸易不确定性 仍可能实现增长加速 通胀放缓 货币政策预计宽松 [156] - 拉美地区墨西哥受全球不确定性影响较大 智利和哥伦比亚受影响较小 巴西和阿根廷表现相对较好 [21] 关键辩论 - 预计2025年美联储不降息 关税推动通胀上升 使美联储难以提前宽松以支持经济 [63] - 认为放松管制对宏观经济影响不大 主要产生行业特定影响 [64] - 中国消费全面复苏因工资增长疲软而难以实现 [65] - 政策制定者不太可能允许人民币大幅升值 以免加剧国内通缩和影响出口竞争力 [66] 经济展望 美国 - 经济增长放缓但避免衰退 通胀上升使美联储今年维持利率不变 预计2026年3月首次降息 个人消费支出和非住宅固定投资增长放缓 [75][85] - 预计有效关税平均税率维持在13% 财政政策对增长贡献下降 就业增长放缓 失业率缓慢上升 [77][86] 欧元区 - 经济增长低于潜在水平 通胀低于目标 欧洲央行预计在9月和12月降息至1.5%并维持 国内需求有望提供积极贡献 但外部逆风仍在 [93][94] 日本 - 名义GDP有望持续增长 但关税和国内政治不确定性影响短期前景 预计央行维持当前政策利率至2026年12月 国内需求扩张政策可能成为关键主题 [110][118] 中国 - 2025年GDP增长预期上调30bp至4.5%Y 但通缩压力持续 政策刺激可能推迟且规模较小 住房和消费等结构性问题仍对经济构成压力 [126][127] 其他地区 - 英国经济增长放缓后在2026年加速 通胀下降 英国央行预计明年降息至2.75% [23] - 印度经济增长有望保持韧性 国内需求强劲 政策支持持续 宏观稳定 [24] - 亚洲地区贸易不确定性持续影响增长 尤其是资本支出 美元走弱缓解金融条件 但不足以抵消增长拖累 预计GDP增长放缓 [147] - CEEMEA地区尽管面临全球增长放缓和贸易不确定性 仍可能实现增长加速 通胀放缓 货币政策预计宽松 [156] - 拉美地区墨西哥受全球不确定性影响较大 智利和哥伦比亚受影响较小 巴西和阿根廷表现相对较好 [21] 央行政策 - 不同地区央行根据经济情况调整政策利率 如美联储预计2026年降息 欧洲央行预计降息至1.5% 日本央行可能维持当前政策利率等 [75][102][119] 央行资产负债表 - 预计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英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将逐渐下降 [175] 增长和通胀 - 不同地区经济增长和通胀表现各异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 通胀上升 欧元区经济增长低于潜在水平 通胀低于目标 日本名义GDP有望增长 通胀温和 中国GDP增长预期上调 但通缩压力持续等 [75][93][110][126] 关键预测 - 报告给出了不同市场的预测数据 包括股票市场、利率、信用指数利差、外汇和大宗商品等 [205]
Morgan Stanley Q2: Elevated Expectations Despite Market Turnmoil In April (Earnings Preview)
Seeking Alpha· 2025-07-10 20:57
摩根士丹利Q2财报前瞻 - 公司将于7月16日公布第二季度财报 此前第一季度表现强劲[1] - 第一季度净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77.39亿美元 机构证券等业务板块快速增长[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专注于全球领先金融机构的评级分析 擅长挖掘兼具成长性与财务质量的标的[1] - 分析师偏好同时具备强劲增长故事和稳健财务报表支撑的投资标的[1] 注:文档2和文档3内容涉及免责声明和披露条款 根据任务要求已自动过滤
美大行下周发布财报,全球银行料因关税动荡获10%交易收入提振
智通财经网· 2025-07-10 09:40
行业收入预测 - 全球银行市场收入预计增长10%,基于12家全球银行第一季度交易收入增长15%的数据 [1] - 美国银行和花旗高管预计第二季度市场收入将实现中至高个位数百分比增长 [1] - 美国大型银行第二季度财报可能超出预期,受益于关税政策引发的市场波动 [2] 交易数据表现 - Tradeweb Markets 4月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38.6%至2.7万亿美元,3月创下2.71万亿美元历史记录 [2] - 股票交易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8%,债券交易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 [3] - 美国大型银行上半年交易收入预计增长8%,下半年增速放缓至5%,明年维持低个位数增长 [3] 市场驱动因素 - 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股票市场波动,推动美国国债市场成交量创新高 [2] - 波动性成为市场收入的正面催化剂,关税公告对交易部门产生积极影响 [2][3] - 利率、关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导致交易活动持续活跃,高交易量被视为市场正常化表现 [3] 银行表现与预期 - 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高盛、摩根士丹利、富国银行等12家全球银行被列为分析对象 [1] - 华尔街高管指出做市业务和提供即时流动性的机构将受益于市场去风险化操作 [2] - 富国银行分析师Mike Mayo认为关税效应随时间减弱,但短期内放大交易规模 [3]
据华尔街日报:大型银行已开始加强对私募股权公司分析师招聘的限制。消息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最近实施了一项政策,要求分析师披露未来的就业动向。消息人士称,摩根士丹利的政策旨在帮助应对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快讯· 2025-07-10 09:33
大型银行对私募股权公司招聘的限制 - 摩根士丹利实施新政策要求分析师披露未来就业动向 [1] - 政策旨在应对交易中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 [1] 行业动态 - 大型银行开始加强对私募股权公司分析师招聘的限制 [1]
高盛、大摩都在关注:今年美股“最强交易”开始变盘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8:51
动量策略表现与调整 - 摩根士丹利动量指数自6月30日以来回撤达-6.5%,高盛高beta动量对冲指数月初以来跌幅达8.3% [2] - 动量策略年初至今表现强劲:高盛动量策略指数上涨20%(标普500仅涨5%),18个月涨幅达80%(标普500涨30%) [4] - 当前调整已持续5天,6%跌幅与历史中位数一致,暗示可能进一步下跌 [6] 调整驱动因素 - 强美元、高油价、弱黄金、小盘股强于大盘股的交易策略形成自我强化趋势,系统性交易和高杠杆交易压倒基本面 [3] - 动量策略处于过度集中且易反转阶段,短期波动加剧压力 [9] - 债券收益率上升与动量策略下跌的组合历史上对动量策略不利 [8] 历史数据与风险特征 - 动量策略经历6%回调后,未来1个月回报通常为-1%,典型峰值到谷底跌幅达23%(持续约30个交易日) [5] - 当前事件严重程度不及2月底DeepSeek引发的暴跌(MSZZMOMO篮子当时跌21%),但高空头杠杆可能带来更多下跌空间 [5] - 纯动量策略回撤比行业动量策略更严重,反映不同策略的市场反应差异 [14] 集中度与重叠度风险 - 31只股票同时出现在所有4个期限多头动量篮子中,重叠度自2017年以来处于84%分位数,周二其中84%下跌 [10] - 自2017年以来仅16个月出现类似跨期限多头集中度,对多空动量配对策略(尤其短期策略)是负面信号 [12] - 空头动量篮子中25只股票当日全部上涨,日内回报中位数达2.9% [14]
关于降息,华尔街分歧也很大:大摩预计今年不降,花旗认为9月就降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2:26
美联储内部分歧与华尔街观点 - 美联储官员对2025年利率预测的分歧程度创十年新高,点阵图显示两极化分布 [1]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5年全年无降息,主因通胀风险和关税拖累消费及企业支出,预计2026年启动175个基点的降息周期 [2] - 花旗预计9月开启降息周期,后续每次会议都可能降息,直至政策利率降至3-3.25% [1][2] 大摩与花旗的核心分析差异 - 摩根士丹利认为6月FOMC纪要偏鹰派,多数官员担忧关税导致通胀持久化,若6-9月通胀加速或推迟政策调整 [2][3] - 花旗认为未来数据将缓解通胀压力,劳动力市场疲软迹象显现,失业率稳定在4.1%但9月是关键转折点 [2][4] 美联储内部信号复杂性 - 花旗指出点阵图中值显示两次降息,但7名官员预计2024年不降息 [3] - 摩根士丹利强调纪要较鲍威尔表态更鹰派,关税税率从13%升至17-18%加剧通胀担忧 [3] 劳动力市场与政策关联性 - 花旗提到少数参与者关注劳动力市场疲软,如失业率4.1%背后存在工人退出市场的现象 [4] - 双方均认为7月降息可能性极低,当前失业率和就业数据不支持立即行动 [4]
今年降息无望?FOMC会议纪要比鲍威尔还鹰!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1:58
美联储通胀担忧与政策展望 - 美联储6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对通胀持续性的担忧加剧,多数参会者认为关税可能导致持续通胀并带来预期失稳风险,表态比鲍威尔记者会更鹰派 [1][2] - 摩根士丹利预测美联储2024年不会降息,但2026年将降息175个基点 [1][6]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 鲍威尔指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更顽固,未来数月通胀压力或上升,但影响规模、持续时间和体现时机高度不确定 [2] - 当前有效关税税率约为17-18%,显著高于6月会议时的13%水平 [3] - 多数FOMC与会者认为关税可能对通胀产生持久影响,而非一次性价格冲击,且政策环境快速变化加剧经济不确定性 [2][3] 美联储政策立场与降息条件 - 美联储对紧缩程度的评估略有软化,从"适度紧缩"调整为"适度或温和紧缩" [4] - 多数官员认为2024年降息可能合适,但需满足通胀压力"暂时性或温和"、中长期预期稳固锚定或劳动力市场疲软等条件 [4] - FOMC决策高度依赖通胀数据而非就业数据,反应函数设计体现这一倾向 [5] 观望态度与经济基本面 - 美联储维持观望模式,认为经济增长"稳健"、失业率"处于低位"且政策具有限制性,可等待更多明确性 [6] - 联邦基金利率期货显示市场预期9月和12月各降息一次,但鲍威尔未为7月降息铺路,9月或成更可能起点 [6] 摩根士丹利预测框架 - 该行维持2025年不降息的预测,2026年若通胀冲击被证实为暂时性且经济活动因关税放缓,将降息175个基点 [6]
Morgan Stanley (MS) Earnings Expected to Grow: What to Know Ahead of Next Week's Release
ZACKS· 2025-07-09 15:01
摩根士丹利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预期 - 预计季度每股收益1.95美元 同比增长7.1% 营收158.9亿美元 同比增长5.8% [3] - 过去30天共识EPS预期下调1.35% 反映分析师集体修正预期 [4] - 最准确预估低于共识预期 导致盈利ESP为-2.07% 结合Zacks排名第3级 难以预测业绩超预期 [12] 业绩公布影响机制 - 实际业绩与预期差异将显著影响短期股价走势 超预期可能推高股价 不及预期则可能导致下跌 [1][2] - Zacks盈利ESP模型通过对比最新修正预估与共识预估 预测业绩偏离方向 正向ESP结合Zacks排名前三级时预测准确率近70% [8][10] - 历史数据显示公司过去四个季度均超预期 最近一季度超预期幅度达16.59% [13][14] 同业比较 - 富国银行预计季度EPS 1.4美元 同比增5.3% 营收207亿美元 同比持平 [18][19] - 富国银行ESP为+0.5% 结合Zacks排名第3级 更可能超预期 过去四个季度均超共识 [19] 业绩公告注意事项 - 业绩超预期或不及预期并非股价变动的唯一因素 其他催化剂可能抵消业绩影响 [15] - 建议投资者结合ESP和Zacks排名筛选潜在机会 但摩根士丹利当前不具备强吸引力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