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BMWYY)

搜索文档
BMW(BMWYY) - 2024 Q3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4-11-06 19:08
业绩总结 - BMW集团2023年总交付量为1,754,158辆,同比下降4.5%[108] - BMW集团电动汽车(BEV)交付量为294,054辆,同比增长19.1%[110] - BMW集团汽车部门EBIT为9,870百万欧元,EBIT利润率为10.3%[112] - BMW集团财务服务的EBT为2,962百万欧元,ROE(股本回报率)为17.2%[125] - BMW集团在2023年实现EBT为17,096百万欧元,EBT利润率为11.4%[136] - 2023年第一季度汽车部门自由现金流为11,071百万欧元,预计2024年自由现金流将超过40亿欧元[142] - 2023年第二季度汽车部门自由现金流为5,000百万欧元,同比增长13%[142] - 2023年总股息支付为3,781百万欧元,股息支付比例为30.3%[144] 用户数据 - BMW的数字化平台连接超过2200万辆车辆,提供全面的用户体验和OTA升级[46] - 2023年售出的车辆中,有87%与My BMW应用程序连接,应用程序在App Store中的评分为4.8(满分5分)[74] - BMW集团的My BMW和MINI应用程序在80多个市场可用,活跃用户超过1300万[72] 未来展望 - 到2030年,BMW预计全电动汽车将占全球销量的50%以上,并将在12个不同市场细分中提供100%的车型[28] - 2024年战略目标为继续保持30%至40%的股息支付比例[145] - 2024年汽车部门的EBIT利润率预计在6%至7%之间[152] - 2024年汽车部门的资本回报率(ROCE)预计在11%至13%之间[152] - 2024年摩托车部门的EBIT利润率预计在6%至7%之间,资本回报率(ROCE)预计在14%至16%之间[153] - 2024年金融服务部门的股本回报率(ROE)预计在15%至18%之间[153] - 2024年研发支出占集团收入的比例预计超过5%[14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BMW计划在2025年推出第六代电池,预计将提高30%的续航里程,并减少30%的充电时间[31] - BMW计划在2028年推出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电动车,提供零排放的动力选择[42] - BMW集团在2022年申请了175项电池相关专利,位列行业前三[97] - BMW的电池系统开发将每一代电池定义为基于技术进步和法规要求,确保安全和可持续性[32]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宝马集团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超过3860个充电点,630个地点提供充电服务[76] - 宝马集团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与六家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共同创建,计划在城市和高速公路位置安装超过30000个高功率充电点[76] - 宝马集团在2023年开始在中国推出MINI的代理销售模式,2024年在欧洲推出,2026年将在欧洲过渡到BMW[70] 负面信息 - BMW集团摩托车部门2024年截至9月的交付量为163,436辆,同比下降0.9%[115] - 2024年截至9月的交付量在各大区域表现不一,欧洲增长1.4%,中国下降13.1%[111]
BMW(BMWYY) - 2024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11-06 19:0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收入下降,主要由于销售损失和高额的保修准备金,预计第四季度的汽车利润率将在5%到7%之间,全年目标为6%到7% [5][6][14] - 第三季度的财务结果受到公允价值衍生品评估的负面影响,预计第四季度将因利率上升而有所改善 [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在美国市场,2024年截至10月,公司销售超过29万辆汽车,同比增长约7,000辆,10月单月销售36,750辆,同比增长超过20% [10] - 在中国市场,电动汽车(BEV)销量达到38,000辆,同比增长约5,000辆,尽管整体市场有所萎缩 [2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的销售表现强劲,主要得益于新车型的推出和强大的产品组合 [10] - 欧洲市场的销量达到620,000辆,同比增长超过7%,公司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2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计划在美国斯巴坦堡工厂投资17亿欧元以实现电气化,并在匈牙利开设全电动工厂以增强竞争力 [17][24] - 在中国市场,公司将继续推出全电动MINI,并计划在2030年前推出新的电动平台,以适应市场需求 [28][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未来的展望持乐观态度,认为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将支持公司的增长 [10][29] - 针对中国市场的挑战,管理层表示将灵活调整动力系统组合,以应对市场变化 [29][3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中国的85%销量为本地生产,减少了对进口的依赖,从而在贸易摩擦中获得保护 [28][41]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正在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2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公司盈利能力的底层分析 - 管理层确认,第三季度的盈利能力受到高额保修准备金的影响,预计第四季度将有所改善 [6][14] 问题: 关于北美制造能力的灵活性 - 管理层表示,斯巴坦堡工厂的生产能力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并且目前主要生产需求量大的车型 [9][17] 问题: 关于中国市场的战略 - 管理层指出,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正在增长,尽管整体市场有所萎缩,但公司仍将保持灵活应对 [29][30] 问题: 关于保修准备金的管理 - 管理层表示,保修准备金的水平与去年持平,主要是由于新增加的保修成本和之前的支出 [20] 问题: 关于成本削减的计划 - 管理层确认,尽管面临市场挑战,但公司在欧洲仍在扩张,并计划通过新工厂提高竞争力 [24] 问题: 关于资本回报和股息政策 - 管理层表示,未来将继续根据自由现金流的表现进行股息和股票回购的分配 [40]
Paris Auto Show 2024: EV Showdown Between European and Chinese Brands
ZACKS· 2024-10-15 16:3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巴黎车展聚焦电动汽车革命,凸显欧洲和中国制造商在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全球汽车行业未来电动化趋势明显 [1][12] 欧洲车企表现 - 雷诺推出雷诺4 E - Tech等多款车型,包括预计2026年上市、价格低于2万欧元的全电动Twingo E - Tech [3] - 雪铁龙推出第二代C5 Aircross等车型,标致将推出电动408跨界车等 [4] - 大众推出七座Tayron SUV等车型,奥迪预计推出Q6 E - tron Sportback等 [5] - 宝马展示中国制造的MINI车型等,推出概念SUV Vision Neue Klasse X [6] 中国车企表现 - 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最高45%进口关税,九家中国品牌参展 [7][8] - 比亚迪推出面向欧洲的技术最先进车型Sea Lion 7 [8] - 广汽推出第二代Aion V,零跑汽车将推出B10紧凑型电动跨界车 [9] - 小鹏与大众合作推出P7 + 轿车 [9] 美国车企表现 - 通用汽车旗下凯迪拉克展示全电动SUV Lyriq [10] - 福特推出全电动轿跑式跨界车Capri [11] 行业趋势 - 全球汽车行业处于关键时期,欧洲车企削减利润预期,需应对消费者需求和中国品牌竞争 [12]
BMW(BMWYY) - 2024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8-02 06:2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平均销售价格为51,000欧元,与2023年全年水平持平 [9] - 公司二手车业务的残值收益正在逐步下降,这一趋势将持续到第三、四季度 [3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欧洲的纯电动车销量增长超过50% [20] - 5系列车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在上半年有19%的下降,但将在下半年逐步回升 [33] - 公司的高端车型如X7和7系表现良好,销量和价格都保持稳定 [24][33] - MINI品牌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品投放和产能爬坡 [65][6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方面,公司在500,000人民币以上价格区间的市场份额为5%,上半年整体市场下滑5%,但公司销量增长3% [12] - 中国市场的交易价格在6月底出现下降,但7月前4周已经出现1-2%的回升 [11][12][68] - 美国市场的价格动力仍然良好,经销商库存水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15] - 欧洲和中东市场的价格和销量表现也保持稳定 [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正在执行灵活的产品组合和生产调整策略,应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变化 [42][45][65] - 公司正在加大电动车型的投放力度,以满足欧洲市场的排放法规要求 [20][21][22] - 公司认为汽车行业仍处于增长期,不认为行业正处于危机 [43][44] - 公司认为应采取技术中立的方法来实现碳减排目标,包括使用氢燃料和电子燃料等 [47][48][4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对2024年的销量、车型组合和价格水平保持谨慎乐观 [24][33][60] - 公司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关键竞争力,有能力应对供给挑战 [46][57] - 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短期前景持谨慎态度,但相信长期增长潜力仍在 [67][6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欧洲的碳排放目标将在2025年前实现15%的下降 [21] - 公司正在应对新的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的要求,但预计不会对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50][51][52][53][54]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George Galliers提问** 询问公司在不同地区的价格走势 [6] **Walter Mertl回答** - 公司整体销售价格预计将保持稳定,但二手车业务的残值收益将逐步下降 [8][9][10][32] - 中国市场交易价格有所下降,但公司销售价格保持稳定 [11][12][13][14] - 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价格动力仍然良好 [15] 问题2 **Jose Asumendi提问** 询问公司2024年的销量、车型组合和价格情况,以及中国市场的灵活生产措施 [18] **Walter Mertl回答** - 公司2024年销量、车型组合和价格预计将保持中性 [24][25] - 公司在中国市场有灵活用工、调整生产班次等措施应对 [25][26] 问题3 **Justin Bazalgette提问** 询问公司在能源转型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及对2035年燃油车禁令的看法 [38] **Oliver Zipse回答** - 公司的挑战在于协调产品、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三个要素 [42][43][44] - 公司不反对碳减排目标,但主张采用技术中立的方法,包括使用电子燃料等 [47][48][49]
晚点财经丨宝马中国涨价了;上半年三大航减亏,春秋、吉祥扩大盈利
晚点LatePost· 2024-07-15 15:44
宝马中国涨价 - 宝马中国宣布下半年将重点关注业务质量,支持经销商稳扎稳打,退出价格战 [2] - 宝马北京朝阳区4S店销售表示全系车型已开始涨价,不同车型价格上浮程度不一,纯电动i3 35L裸车价20万元,530 Li领先型裸车价37.6万元,均较上月贵约1万元 [3] - 奥迪和奔驰也在收紧终端折扣,奥迪A6L 45TFSI四驱落地价约38万元,比上月贵约1万元,奔驰C 260 L落地价约29万元,比指导价低约6.5万元 [4] - 上半年宝马和奔驰在中国零售销量分别同比减少5.3%和10.1%,宝马5系前5个月销量累计下滑40%,奔驰C级下跌近3成 [4] - 保时捷经销商面临较大压力,5月曾集体抗议压库,部分车型最高打七折,Taycan经销商报价62.9万元起,比指导价低约27万元,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销量同比下滑近四成 [4] - 宝马在华已累计投资1050亿元,沈阳成为其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去年在中国交付超过82万辆车,占总销量三成,今年增资200亿元升级沈阳大东工厂 [5] 航空业盈利情况 - 上半年三大航(东航、国航、南航)扣非后预计合计净亏损86.5亿至109.8亿元,整体减亏,春秋航空预增12.8亿至13.3亿元扣非净利润,吉祥航空预增4.2亿至5.2亿元 [6] - 春秋航空国内客座率已恢复至90%以上,采用单一品牌窄体机、只设经济舱等廉价航空运营模式,吉祥航空虽被误认为廉航但实为全服务航司 [7][10] - 美国西南航空和欧洲瑞安航空等廉航的赚钱能力胜过传统全服务航司 [10] A股芯片公司IPO - 今年上半年A股46家芯片公司终止IPO,超过去年全年,IPO数量回到2016年同期水平 [11] - 一级市场芯片领域存量资产估计不低于1.4万亿元的三分之一,主要细分赛道已有至少3家以上上市公司 [11] 其他行业动态 - 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3.7%,剔除汽车后增长4.1% [11] - 跨境电商推动华南五市非保税物流仓储市场净吸纳量近80万平方米,惠州空置率从36.4%大幅下降 [12][13] - 霸王茶姬一季度销售额58亿元,目标2024年中国销售额超星巴克中国,正大规模招人加速扩张 [16] - OpenAI开发代号"Strawberry"的新项目,旨在提高AI模型推理能力,可处理长期复杂任务 [18] - Alphabet拟23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若达成将是其史上最大收购 [21][22] - 高通在印度起诉传音侵犯四项非标准必要专利,传音一季度手机出货量2850万台,同比增超八成 [24]
晚点财经丨宝马中国打算退出价格战,维护品牌价值;三星工会发动无限期罢工,此前四年涨薪29%
晚点LatePost· 2024-07-11 15:27
宝马中国退出价格战 - 宝马中国决定退出持续近一年的价格战,从7月起通过减少销售量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经营压力[2] - 上半年宝马电动车折扣力度大,i3裸车价较35.39万元指导价砍半,落地价从25万降至20万以内,5系燃油车起售价降至31万元(七折)[2] - 2023年宝马在华交付82.5万辆(同比+4%),但净利润下滑超30%,汽车业务息税前利润率9.8%低于预期[3] - 2024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37.6万辆(同比-4%),奔驰同期在华销量下滑近6%[3] - 价格战导致宝马二手车保值率下滑,6月环比降3%,X3保值率低于蔚来ES6[3] - 豪华品牌普遍收缩,奥迪可能关闭布鲁塞尔工厂并停产Q8 e-tron,保时捷减产纯电Taycan(上半年在华销量-1/3)[3] 三星电子工会罢工 - 三星最大工会NSEU发动无限期罢工,因管理层谈判诚意不足,已有6500人参与[3] - 工会要求涨薪6.5%+弹性奖金+增加休假,公司仅同意5.1%涨幅[3] - 2020-2023年三星累计涨薪28.9%,若今年按5.1%计算则累计涨幅超1/3[3] - 三星员工2016年平均年薪1.07亿韩元(约9.4万美元),为韩国平均3倍[6] - 三星历史上反对工会,2020年才在政治压力下允许成立工会[3] 货币基金收益率下降 - 天弘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降至1.478%,6月28日跌破1.5%[7] - 余额宝74.72%资金配置银行存款,收益率受银行需求影响(2014年曾近7%)[7] - 天弘余额宝规模从2018年峰值1.7万亿元降至目前约7800亿元[7][8] - 当前货币基金普遍收益率低于2%,仍是低风险投资较高回报选择[8] 其他公司动态 - 小红书获DST投资估值170亿美元,较2021年200亿美元估值下降,月活3.12亿(同比+20%)[10] - 上海迪士尼将扩建2.1万平米新园区(投资24.59亿元),2023年接待游客超1300万人次[14] - 大众帕萨特降价3万元加入价格战,起售价15.99万元,上半年销量超11万辆[15] - 特斯拉Model 3在欧洲涨价1500欧元,因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20.8%关税[18] - 三星推出Galaxy Ring智能戒指(400美元)和Watch Ultra手表(比苹果便宜150美元)[20] 资本市场动态 - 证监会限制做空和量化交易,暂停转融券业务并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A股三大指数齐涨[16] - Archegos创始人Bill Hwang被判10项罪名,三年前操纵市场致股东损失超1000亿美元[21] 科技与AI进展 - OpenAI与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生物科学AI应用[19] - 徐新投资AI初创Sand AI(专注视频生成),否认今日资本退出一级市场传闻[11]
Is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Sponsored ADR (BMWYY) Stock Undervalued Right Now?
ZACKS· 2024-07-10 14:41
文章核心观点 - 宝马公司(BMWYY)当前是一只值得关注的价值股,多项估值指标显示其可能被低估,且盈利前景良好 [2][8] 公司情况 - 宝马公司目前Zacks排名为2(买入),价值评级为A [2] - 宝马公司当前市盈率为5.36,过去52周远期市盈率最高达6.39,最低为5.02,中位数为5.58 [2] - 宝马公司市现率为2.77,过去一年最高为3.76,最低为2.69,中位数为3.20 [3] - 宝马公司市销率为0.34 [5] - 宝马公司市净率为0.55,过去12个月最高为0.75,最低为0.54,中位数为0.64 [7] 行业情况 - 行业平均市盈率为7.90 [2] - 行业平均市现率为4.55 [3] - 行业平均市销率为0.67 [5] - 行业平均市净率为0.97 [7]
New Strong Sell Stocks for July 9th
ZACKS· 2024-07-09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3家公司被列入Zacks Rank 5(强烈卖出)名单 [1][2][3] - 这3家公司分别是宝马集团(BMWYY)、DXC Technology(DXC)和Dynavax Technologies(DVAX) [1][2][3] - 过去60天内,这3家公司当前年度盈利预测分别下调了8.2%、18.2%和50% [1][2][3] 宝马集团(BMWYY) - 宝马集团是一家汽车公司 [1] - 过去60天内,其当前年度盈利预测下调了8.2% [1] DXC Technology(DXC) - DXC Technology是一家信息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过去60天内,其当前年度盈利预测下调了18.2% [2] Dynavax Technologies(DVAX) - Dynavax Technologies是一家生物制药公司 [3] - 过去60天内,其当前年度盈利预测下调了50% [3]
EU Levies Up to 38% Tariffs on China EVs, Trade Tensions Rise
ZACKS· 2024-06-13 20:25
文章核心观点 欧盟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关税,旨在保护其汽车产业,但此举可能引发中国报复,导致全球贸易冲突升级,影响行业成本和供应链 [7][8] EU's Tariff Decision - 欧盟委员会去年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补贴展开调查,以应对其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1] - 该举措是欧盟保护汽车产业战略的一部分,汽车产业支持数百万高薪工作,对地区经济稳定至关重要 [2] - 中国车企凭借技术进步和价格优势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新关税或增加其在欧销售成本,减缓扩张速度,相关企业股价已下跌 [3] China's Retaliation and Broader Trade Implications - 美国上月将中国产电动汽车关税提高至100%,欧盟此次加征关税紧随其后 [4] Industry Reactions and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 梅赛德斯 - 奔驰集团CEO呼吁维持开放市场,因中国是其最大市场,中国报复性关税或影响其盈利能力 [6]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使全球贸易战升级,可能引发中国报复和更广泛贸易冲突,带来经济影响 [7] - 欧盟决定加征关税不仅针对中国车企,也影响在华生产电动汽车销往欧洲的西方公司,中国准备报复使贸易冲突风险上升 [8] - 欧盟决定实施关税以抵消中国车企的所谓不公平优势,不同企业关税不同,未配合调查企业税率最高 [9] - 德国总理警告不要限制与中国的汽车贸易,强调开放市场重要性,德国车企易受中国报复措施影响 [13] Impact on Chinese and Western Automakers - 西方车企特别是在华有大量生产业务的企业将受影响,特斯拉和宝马因新关税成本增加 [10] - 中国将进行报复,可能针对欧洲农业、航空和高发动机容量车辆,已开始调查欧洲酒类进口 [11] - 美国和欧盟的行动反映出对中国在电动汽车和电池供应链主导地位的担忧 [12] Conclusion - 最终关税水平预计11月确认,除非多数欧盟成员国反对,行业需应对成本增加和供应链潜在中断 [14]
BMW(BMWYY) - 2024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4-05-08 12:1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Q1 2024的平均收入保持在约50,000欧元/辆的水平,保持了良好的定价纪律 [6][7] - 公司在Q1的定价效应下降了3亿欧元,主要是由于全球定价的疲软,这种影响在后续季度会有所缓解 [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中国的BEV销量同比增长18%,高于15%的整体市场增速 [24][25][50][51] - 公司在中国的5系车型在Q1有下滑,但在Q2后会有较好的销量恢复 [48][49][50][51] - 公司在中国的本地化X5车型销售价格保持稳定 [51] - 公司金融服务业务在Q1新增合同量增长21.5%,包括新车和二手车业务 [60][6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欧洲和美国的金融服务业务均有较好增长 [61] - 公司在中国的金融服务业务也实现同比增长 [6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于全球平均,未来将继续保持或提高市场份额,需要在沈阳工厂进行产能扩充 [23][24][25] - 公司在高压电池生产方面实现了100%的垂直整合,在德国、匈牙利、中国、美国和墨西哥建立了5个工厂 [26][27] - 公司在传统零部件如保险杠方面保持了稳定的外包采购,没有大规模的内部化 [27] - 公司反对欧盟对中国汽车产品征收进口关税,认为这会损害欧洲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和全球化优势 [10][11][12][13][14][15][16] - 公司认为欧盟2025年-2030年的CO2排放法规需要进一步优化,应该与燃料行业的政策协调一致,保持行业的竞争力 [35][36][37][38][39][4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在Q1面临了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如中国5系车型的切换,但整体经营保持良好 [48][49][50][51] - 公司有信心在未来季度保持8%-10%的汽车EBIT利润率区间,不会出现大幅下滑的情况 [53][54][75][76][77][7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Tim Rokossa 提问** 公司在Q1的定价下降是否仅出现在电动车型,还是也出现在燃油车型 [3][4] **Walter Mertl 回答** 公司在Q1的定价下降主要是暂时性的,后续季度会有所缓解,公司整体保持了较好的定价纪律 [6][7][8] 问题2 **George Galliers 提问** 公司是否支持修改2025年后欧盟的CO2法规,是否会给行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30][31][32] **Oliver Zipse 回答** 公司认为2025年和2030年的CO2法规是必须的,但应该与燃料行业政策协调,保持行业竞争力,不应该牺牲客户和产品的竞争性 [35][36][37][38][39][40] 问题3 **Patrick Hummel 提问** 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售是否会对利润产生较大摊薄 [43][44] **Walter Mertl 回答** 公司在中国的电动车销售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并且通过本地化生产等措施维持了较好的定价水平 [48][4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