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伯维(ABBV)

搜索文档
Is ABBV Stock a Buy, Hold, or Sell After Its Almost 23% Rise YTD?
ZACKS· 2025-09-16 15:56
股票表现 - 艾伯维公司股价在2025年迄今上涨22.5%,同期行业指数下跌0.1%,显著超越行业、板块及标普500指数表现 [1][3] - 强劲股价表现源于投资者乐观情绪升温,公司成功应对修美乐专利到期挑战 [4] 核心产品表现 - 修美乐曾贡献超50%总收入,其美国专利于2023年1月到期,欧盟于2018年到期,销售额因生物类似药竞争持续下滑 [4][7][16] - 新免疫药物Skyrizi和Rinvoq上半年合计销售额达116亿美元,成功替代修美乐收入缺口 [7] - Skyrizi年化销售额近180亿美元,Rinvoq超80亿美元,预计2025年合计销售额超250亿美元,2027年超310亿美元 [8] - 两款新药在炎症性肠病领域表现强劲,临床头对头数据展现竞争优势 [7] - 肿瘤药物组合上半年收入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Venclexta及新药Elahere、Epkinly抵消了Imbruvica下滑 [12] - 神经科学药物上半年销售额增长20.3%至近50亿美元,主要由Botox Therapeutic、Vraylar及偏头痛新药Ubrelvy、Qulipta驱动 [13] 研发与管线进展 - Rinvoq预计今年提交斑秃适应症申请,2025年获白癜风III期数据,2026年获化脓性汗腺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数据 [10] - 新适应症有望为Rinvoq带来约20亿美元峰值年销售额增量 [10] - 近期与所有仿制药企达成专利诉讼和解,若获儿科独占期,Rinvoq专利保护期可延至2037年4月,较原2033年增加四年独占期 [11] 并购战略 - 2024年以来执行超30笔并购交易,重点强化免疫学核心领域,并布局肿瘤学与神经科学早期管线 [14] - 2025年4月与丹麦Gubra签署协议开发肥胖症长效胰淀素类似物ABBV-295,正式进入礼来与诺和诺德主导的肥胖症市场 [14] - 上月收购私人生物技术公司Gilgamesh Pharmaceuticals的抑郁症在研新药bretisilocin,强化神经科学管线 [15] 业务挑战 - 修美乐上半年销售额下滑超50%,预计下半年美国市场准入进一步收缩 [16] - 肉毒杆菌填充剂Juvederm因宏观经济挑战及消费者情绪疲软,上半年销售额下降22.2% [17] - 肿瘤药Imbruvica面临日益加剧的竞争压力 [5] 财务与估值 - 公司远期市盈率15.93倍,高于行业平均的14.78倍,但低于礼来,高于其他大型药企,且高于五年均值12.91倍 [18][19] - 过去60天内2025年每股收益共识预期从12.08美元降至12.02美元,2026年预期从14.07美元升至14.33美元 [22][23] - 预计2025年回归中个位数收入增长,2029年前复合年增长率达高个位数,主要增长动力来自Skyrizi和Rinvoq [25][26]
AbbVie (ABBV)’s Dividend Track Record: How It Became a Leader in Consistent Dividends
Yahoo Finance· 2025-09-16 13: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业绩表现强劲 大幅超越整体市场 [2] - 股价自2025年初以来已上涨近22% [2] 核心增长动力 - 自身免疫治疗药物Rinvoq和Skyrizi推动销售额和调整后收益稳健增长 [2] - 两款药物强劲表现缓解了市场对公司依赖Humira的担忧 [3] - 公司已成功实现业务转型 不再以Humira为主要增长引擎 [3] 股息政策 - 公司拥有连续53年的股息增长记录 [4] - 当前季度股息为每股1.64美元 [4] - 截至9月12日股息收益率为3% [4] 市场认可 - 被列入当前最值得购买的13支稳定派息股票名单 [1]
The 5 Best Dividend Stocks to Buy for Steady Income in 2025
Yahoo Finance· 2025-09-15 23:30
分析师评级与目标价 - NextEra Energy(NEE)获华尔街"适度买入"评级 21位分析师中12人建议"强力买入" 8人建议"持有" 1人建议"强力卖出" 基于82.17美元平均目标价 股价存在15.6%上行空间 最高目标价97美元隐含36.5%上涨潜力[1] - Verizon(VZ)获华尔街"适度买入"评级 29位分析师中9人建议"强力买入" 3人建议"适度买入" 17人建议"持有" 基于48.43美元平均目标价 股价存在10.9%上行空间 最高目标价58美元隐含33.4%上涨潜力[4] - AbbVie(ABBV)获华尔街"适度买入"评级 29位分析师中16人建议"强力买入" 2人建议"适度买入" 11人建议"持有" 基于216.58美元平均目标价 股价存在2.3%上行空间 最高目标价255美元隐含20.5%上涨潜力[10] - Pfizer(PFE)获华尔街"适度买入"评级 23位分析师中6人建议"强力买入" 1人建议"适度买入" 15人建议"持有" 1人建议"强力卖出" 基于27.90美元平均目标价 股价存在13.5%上行空间 最高目标价33美元隐含34.3%上涨潜力[13] - AT&T(T)获华尔街"适度买入"评级 29位分析师中17人建议"强力买入" 3人建议"适度买入" 8人建议"持有" 1人建议"强力卖出" 基于30.47美元平均目标价 股价存在4.4%上行空间 最高目标价34美元隐含16.5%上涨潜力[16] 股息分配情况 - NextEra Energy提供3.1%股息收益率 低于公用事业板块3.7%平均水平 公司连续31年增加股息 支付率56.9% 承诺至少到2026年保持约10%年度股息增长率[2] - Verizon提供6.3%股息收益率 支付率56.7% 拥有21年连续支付和增加股息历史 预计2025年产生195-205亿美元自由现金流支持股息支付[5] - AbbVie提供2.9%股息收益率 高于医疗保健板块1.58%平均水平 支付率46% 拥有53年连续增加股息历史[9] - Pfizer提供6.9%股息收益率 显著高于医疗保健板块1.6%平均水平 连续16年增加股息 远期支付率54.6%[12] - AT&T提供3.8%股息收益率 高于通信服务板块2.6%平均水平 支付率49.9% 第二季度产生4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计划2025年创造约160亿美元自由现金流 2026年超180亿美元 2027年超190亿美元[15] 公司业务概况 - NextEra Energy是美国大型公用事业和清洁能源公司 运营受监管的佛罗里达电力照明公司以及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业务NextEra Energy Resources 业务组合包括太阳能、风能、电池存储和其他可再生能源项目[3] - Verizon是美国最大电信公司之一 提供无线服务、宽带、光纤、固定无线接入及其他网络基础设施服务[6] - AbbVie是美国大型制药公司 从事免疫学、肿瘤学、神经科学、美学等领域药物研发制造和销售 在Humira专利到期后依靠Skyrizi和Rinvoq等新药维持收入增长[8] - Pfizer从事疫苗和治疗药物开发销售 覆盖心血管、肿瘤学、罕见疾病等领域 在新冠疫苗之外正扩大非新冠产品组合[11] - AT&T是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 通过剥离DirecTV和WarnerMedia等非核心资产 专注于无线、5G和光纤宽带等核心电信业务[14] 行业投资背景 - 股息股票在波动市场中为寻求稳定收入的投资者提供可靠选择 拥有强劲资产负债表、稳定现金流和股东回报历史的公司尤其具有吸引力[7]
13 Best Consistent Dividend Stocks to Buy Now
Insider Monkey· 2025-09-15 13:35
市场趋势 - 投资者因预期降息而涌入高股息股票 导致前五大股息ETF在2024年7月中旬前流入175亿美元资金 较年初增长近十倍 [1][2] - 美国贸易政策和经济不确定性使股息增长在第二季度放缓 许多公司对增加股息采取观望态度 [3] 研究方法 - 通过福布斯、晨星、巴伦周刊和商业内幕等权威来源筛选现金流强劲、资产负债表健康且股息支付记录稳定的公司 [5] - 使用Insider Monkey 2025年第二季度数据库评估对冲基金持仓情绪 按持仓基金数量升序排列股票 [5] 埃克森美孚 (XOM) - 2025年股价仅上涨约5% 但通过140亿美元资本投入二叠纪盆地等项目 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200亿美元收益和300亿美元现金流增长 对应年收益复合增长率10%和现金流增长率8% [8][9][10] - 季度股息为每股0.99美元 连续42年增加股息 截至9月12日股息收益率为3.52% [11] 宝洁公司 (PG) - 作为1837年成立的日用消费品企业 主要通过品牌溢价和人口增长实现收入增长 [12][13] - 连续69年增加股息 季度股息为每股1.0568美元 截至9月12日股息收益率为2.67% [14] 艾伯维公司 (ABBV) - 2025年股价上涨近22% 主要受自身免疫药物Rinvoq和Skyrizi销售推动 成功缓解了对Humira专利到期后的依赖担忧 [15][16] - 连续53年增加股息 季度股息为每股1.64美元 截至9月12日股息收益率为3% [17]
1 Green Flag for AbbVie (ABBV) Stock Right 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9-12 17:30
股息表现 - 艾伯维近期股息收益率为3.1% 显著高于标普500指数的1.2% [1] - 过去五年股息年均增长率为7% 年度派息从2018年3.59美元升至近期6.56美元 [2] - 派息比率低于50% 为持续增加股息预留充足空间 [4]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2024年研发投入达110亿美元 拥有约90种在研治疗方案 [5] - 多数在研药物处于中后期开发阶段 应对专利到期风险 [5] - 核心产品修美乐专利到期影响已被提前规划 [5] 股价与估值 - 过去十年股价年均涨幅达15.8% 显示长期增长潜力 [6] - 当前前瞻市盈率为15倍 显著高于五年平均的12倍水平 [6] - 估值处于相对高位 建议分批建仓或等待更优入场时机 [6]
AbbVie Settles Rinvoq Patent Dispute: What It Means for the Stock
ZACKS· 2025-09-12 14:26
Key Takeaways AbbVie settled with generic drugmakers, extending Rinvoq exclusivity until April 2037.Rinvoq sales jumped 48% to $3.75B, now 13% of AbbVie's total revenue.New indications may add $2B to Rinvoq's peak sales, reinforcing AbbVie's growth outlook.Shares of AbbVie (ABBV) rose over 4% to a record high on Thursday after the company announced that it had settled patent litigation with all generic manufacturers who had sought the FDA’s approval for generic versions of its blockbuster immunology drug, R ...
AbbVie Stock Hit a Record on ‘Big Win' for Blockbuster Drug. The Case for Buying In.
Barrons· 2025-09-12 13:57
核心业务挑战 - 公司面临前现金牛药物Humira销售额下降的问题 [1]
最惠国价倒计时! 特朗普向大型药企施压 要求9月29日前降低美国药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12:38
政策动向 - 特朗普政府联合多个联邦部门向美国主要大型制药公司施压 要求降低美国药价并遵守最惠国待遇定价政策[1] - 特朗普于7月31日向17家在美国市场拥有巨大份额的领先药企致信 要求其按照MFN政策将医药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调整至与其他发达国家更低价格一致[1] - 收到信件的公司包括礼来 辉瑞 默沙东 吉利德 百时美施贵宝 强生 再生元 安进 艾伯维 以及欧洲的默克集团 赛诺菲 葛兰素史克 阿斯利康 诺和诺德 罗氏和诺华[1] 政策执行机制 - 最惠国待遇政策要求大型药企在美定价不得高于海外最低水平 通过行政手段推动执行[3] - 特朗普给药企设定遵守最惠国政策的最后期限为9月29日[2] - 特朗普正在调动多个行政部门机构实现降价目标 包括卫生部长和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主任[2] 行业背景与动因 - 美国处方药价格长期高位导致医保支出攀升 MFN政策被视为最直接可量化的降价路径[3] - 美国缺乏国家谈判/参考定价机制 品牌药上市后几乎不受价格管制可反复提价[3] - 商业保险+PBM+医院的多层博弈体系导致高挂牌价和高回扣激励 推高患者自付成本[3] - 专利保护和排他策略增强厂商议价权 缺乏直接仿制竞争加剧价格黏性[3] 潜在影响 - 降药价议题可能在短期内为特朗普政府带来民众支持率上行和市场预期积极效应[3] - 政策要求药企"不在那边以更高价格出售就不能在这里销售" 试图改变跨国定价策略[2] - 特朗普持续强调"必须把这些价格压下来" 表明政府推动药价改革的坚定态度[2][3]
特朗普想断中国新药出海“财路”,业内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36氪· 2025-09-12 09:29
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创新药BD交易的行政令草案 - 特朗普政府正在筹备针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新行政令草案 主要限制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新药 强制药品授权交易审查 加强对中国临床数据的审查等[1] - 草案包含4点内容:限制美国药企从中国引进在研药物(如癌症 肥胖 心脏疾病等领域) 类似许可交易需纳入CFIUS强制审查 加强FDA对使用中国临床数据申报项目的审查并提高费用 扶植美国本土药物生产(如抗生素 扑热息痛等)[3]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消息导致9月11日A股 H股创新药概念集体走低 百济神州 荣昌生物等多只个股走弱 港股多家药企跌超10% 随后板块局部回暖和震荡走强[1] - 中国创新药BD交易规模显著 2024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达608亿美元 首付款26亿美元[1] - 一季度生物科技类BD交易中32%发生在中国 2023年和2024年该数字为21%左右[4] 草案背后的利益博弈与反对声音 - 草案支持方包括部分美国投资机构(如硅谷亿万富翁蒂尔 谷歌联合创始人布林 特朗普女婿库什纳旗下投资公司) 他们认为跨国药企转向中国触动其利益[4] - 辉瑞 默沙东 艾伯维 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成为草案主要反对者 辉瑞首席执行官表示与中国的合作有利于公司且让美国患者受益[7] - 限制中国药企BD交易也会限制美国大型药企发展 相当于"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跨国药企在BD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且获得大部分经济利益[2][6] 草案落地可行性存疑 - 行业内主流观点对草案能否落地存疑 因牵涉利益方过于复杂(跨国药企 中小型科技公司 投资机构等)[2] - 即使法案落地 可能只涉及细胞治疗 人类遗传资源利用等最敏感领域 其他交易仍有望正常进行[2][5] - 白宫官方口径矛盾 有称已与投资者沟通数月 也有称"并未积极考虑" 产业界未预料到政府会直接限制创新药BD交易[5] 中国创新药的竞争优势 - 中国创新药研发速度显著快于欧美和日本企业 在人才队伍 临床试验 供应链等环节提供更快的流程进度和更低的成本[3] - 长期存在的研发成本 效率等问题导致部分美国公司难以追上中国药企快速发展的脚步[6] 典型BD交易案例 - 2024年11月BioNTech以8亿美元收购普米斯生物核心双抗药物PM8002 半年后以15亿美元首付款 共计90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对价出售给BMS[7] - 2024年上半年辉瑞与三生制药就PD-1/VEGF双抗药物SSGJ-707达成合作 12.5亿美元首付款创下今年BD交易首付款新纪录[7]
体内CAR-T带火上游卖水人?
新浪财经· 2025-09-12 05:49
行业并购动态 - 阿斯利康以10亿美元收购EsoBiotec 布局体内CAR-T疗法[1] - 艾伯维以21亿美元现金收购Capstan Therapeutics 拓展体内CAR-T领域[1] - 吉利德旗下Kite以3.5亿美元收购Interius 补充细胞治疗管线[1] 技术路线分析 - 慢病毒载体路线可实现CAR基因永久整合 阿斯利康收购的EsoBiotec及Kite收购的Interius均采用该技术[3] - LNP路线通过mRNA递送规避基因永久改变风险 Capstan Therapeutics采用靶向脂质纳米颗粒(tLNP)技术[7] - 慢病毒载体优势在于持久CAR表达 疗效维持数月 劣势在于基因整合潜在风险[6] - LNP路线安全性更高 mRNA半衰期特性使CAR活性数天内可逆[7] 国内企业布局 - 慢病毒路线代表企业包括深圳普瑞金、驯鹿生物、济因生物、易慕峰生物和传奇生物[4] - 驯鹿生物两款体内CAR-T在研 IASO-301(CD22)和IASO-140(BCMA/GPRC5D)均处早期临床[4] - 济因生物VivoExpress平台可精准靶向T细胞 JY231处早期探索性临床[5] - LNP路线代表企业包括石药集团、嘉晨西海、虹信生物和星锐医药等[8][9] - 石药SYS6020靶向BCMA 2024年6月在中国获批临床[9] - 嘉晨西海JCXH-213靶向CD19 2024年3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9] - 虹信生物EnC-LNP平台开发的体内CAR-T管线2025年一季度完成首例SLE病人给药[9] 产业链发展 - CGT领域65%以上项目有CXO企业参与[6] - 和元生物累计服务超14000家研发实验室 承接CDMO项目超540项[11] - 博腾生物拥有超20000m²研发生产基地 10条病毒载体生产线[12] - 目前体内CAR-T领域研究处于早期阶段 CXO企业相关收入可忽略不计[12] 临床进展 - EsoBiotec慢病毒载体产品ESO-T01在《柳叶刀》发表临床数据 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2例达到完全缓解[15] - Capstan公司CPTX2309于2024年6月进入Ⅰ期临床试验 治疗自身免疫疾病[8] - 体内CAR-T已从概念验证进入早期临床阶段[15] 技术路线对比 - 慢病毒载体路线发展时间更长 产品稳定性更好[15] - mRNA-LNP路线安全性更高 可规避永久性基因改变风险[15] - 艾伯维同时布局慢病毒和LNP两条技术路线 通过与Umoja和Capstan合作消除单一技术路线风险[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