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锐国际(300662)
icon
搜索文档
科锐国际段立新:药企招聘迈向“小而精”
经济观察报· 2025-08-24 08:48
行业招聘趋势 - 药企整体招聘呈现"小而精"趋势 总体招聘量级缩减但特定领域需求上升 [1][4] - 43%企业招聘量持平 33%企业招聘总量下滑 超八成企业招聘预算持平或缩减 [5] - 药企从疯狂扩张转向"以质换量" 聚焦产品创新力和高效管理 [2] 人才需求结构变化 - 后台职能支持岗和普通医药代表需求下降 专业化医药代表和优秀HR管理者需求旺盛 [7] - 新药研发早期研究岗位超20%企业扩大招聘 临床与生产制造领域分别有26%和22%企业扩招 [7] - 企业核心岗位引进行业领军者 积极吸纳出海、研发创新、合规等领域专业人才 [6] 从业人员心态变化 - 从业者择业更注重企业稳定性 关注规模、产品管线、资金状况等维度 [9] - 跳槽薪资涨幅期望从20%-30%降至10%-20% 出现为合适机会接受降薪现象 [4][9] - 月薪案例:从1.2万元降薪至1万元选择更稳定工作机会 [9] 行业环境影响因素 - 融资环境显著变化:2018-2021年融资顺畅 2023年融资难度加大资金消耗大半 [10] - 药品价格管控导致利润空间收窄 新增人员边际效益大幅降低 [10] - 中国在全球医药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占比从2010年0%提升至约30% [2] 灵活用工趋势 - 企业采用岗位外包或项目外包模式保持组织灵活性 [12] - 替代性较强岗位采购第三方服务 新领域试错通过灵活用工邀请专家 [12][13] - 科锐国际已有4.5万余名灵活用工人员为客户提供服务 [14] 职场新人就业现状 - 3年及以下工作经验人才需求热度平平 [10] - 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剩但能力与职场需求脱节 企业因培养成本高缩减校招 [10] - 建议毕业生选择热爱赛道、积累实战经验、保持终身学习 [11] 人力资源服务变革 - 需要快速捕捉新技术趋势并储备专业人才 [14] - 借助AI和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 快速锁定高匹配度人才 [14] - 创新服务模式降低用工风险 加强灵活用工业务投入 [14]
科锐国际段立新:药企招聘迈向“小而精”
经济观察网· 2025-08-23 07:40
行业环境变化 - 药企融资难度持续加大,叠加产品价格管控影响,企业利润空间快速收窄[2] - 药企已从疯狂扩张转向"以质换量",聚焦提升产品创新力和公司高效管理[2] - 中国在全球医药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占比从2010年0%提升至当前约30%[2] 招聘趋势变化 - 药企整体招聘呈现"小而精"趋势,总体招聘量级缩减,但特定领域与特定层级需求上升[2] - 43%企业本年度招聘量较上年持平,33%受访药企招聘总量仍下滑[5] - 超过80%受访企业今年整体招聘预算与去年持平或缩减[5] - 大型医药公司以往每年招聘1000-2000名医药代表现象已消失[4][5] 岗位需求结构性变化 - 后台职能支持岗和普通医药代表需求呈下降趋势[6] - 具备专业化推广能力、学术素养深厚的医药代表及优秀人力资源管理者需求旺盛[6] - 新药研发人员、数字化人才、AI制药人才等创新相关岗位需求持续旺盛[6] - 超过20%企业扩大新药开发早期研究阶段岗位招聘范围[6] - 26%企业计划扩大临床领域招聘规模,22%企业扩大生产制造领域招聘规模[6] 从业人员心态变化 - 医药行业从业者择业更趋求稳,重点关注企业规模、产品管线、资金状况等稳定性指标[7] - 跳槽薪资涨幅期望从以往20%-30%降至10%-20%,部分出现接受降薪跳槽现象[3][7] - 例如月薪1.2万元不稳定工作 versus 月薪1万元稳定工作的选择倾向[7] 招聘变化驱动因素 - 药企融资环境在2023年前后呈现明显差异,2018-2021年融资顺畅,2023年融资难度显著加大[8] - 药品价格管控导致药企利润快速收窄,新增人员边际效益大幅降低[8] - 创新药企业因盈利能力弱且依赖外部融资,资金紧张时优先砍掉高风险研发管线[8] 职场新人就业现状 - 工作经验不足的职场新人(3年及以下)需求热度平平[9] - 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增多,但学校培养能力与职场实际需求存在脱节[9] - 药企因培养新人需投入较高时间与资金成本,开始缩减校园招聘规模[9] 灵活用工趋势 - 越来越多医药公司采用岗位外包或项目外包模式保持公司结构灵活性[10] - 针对替代性较强岗位直接采购第三方服务,新领域试错时邀请行业专家提供短期支持[10] - 灵活用工模式有助于提高决策效率并显著降低用人成本[10] 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应对策略 - 需要快速捕捉医药企业新技术趋势并及时储备相关领域专业人才[11] - 借助AI和数字化提升运营效率,例如通过AI辅助快速锁定高匹配度人才[11] - 提供灵活用工解决方案,科锐国际目前已有4.5万余名灵活用工人员服务客户[11] 行业展望 - 国内医药研发正从低端仿制药转向创新原研药[12] - 短期内"少而精"招聘模式仍是药企优化经营的最优选择[12]
并购重组跟踪半月报-20250822
中银国际· 2025-08-22 09:47
核心观点 - 本期中国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重大并购事件数量环比增加60%至80起,披露交易金额环比激增187.97%至6018.88亿元,呈现"频率高、主体多、领域广"特点 [1][2] - 房地产管理和开发、其他金属与采矿、半导体产品、电子设备、仪器和元件、电气设备Ⅲ、汽车零配件等行业成为并购热点领域 [1][2] - 民营企业与地方国有企业主导市场,横向整合、战略合作、多元化战略等并购动因多元化 [1][3][4][6] - 政策优化与经济修复驱动下,并购市场有望持续释放产业整合与价值重塑潜力 [1][2] 市场概况 - 重大并购事件数量达80起,环比增长60%,披露交易金额6018.88亿元,环比增长187.97% [2] - 44家上市公司停牌筹划/宣布重组预案,股价双周平均涨幅7.53%;22家预案后取得重大进展,股价双周平均涨幅3.76% [2] - 重组指数双周涨幅5.10%,投研热度环比提升11.54% [2] 行业分布与主体特征 - 热门行业包括:房地产管理和开发、其他金属与采矿、半导体产品、电子设备/仪器/元件、电气设备Ⅲ、汽车零配件 [1][2] - 民营企业为主要参与方(如欧菲光、琏升科技、慧博云通等),地方国有企业活跃(如渤海汽车、云维股份、四川路桥等) [3][4][6] - 中央国有企业参与案例包括电投能源(煤炭行业)和中科曙光(电子设备) [3][6] 并购类型与目的 - 横向整合占比最高(如电投能源收购白音华煤电、国城矿业收购国城实业) [3][4] - 战略合作案例突出(如欧菲光收购欧菲微电子股权、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3][6] - 多元化战略(如*ST宇顺收购数据科技公司、厦门港务收购集装箱码头) [3][6] - 垂直整合(如邦基科技收购农牧公司、阳光诺和收购朗研生命) [4][6] 上市公司表现 - 停牌筹划重组公司中,光库科技双周涨幅达48.90%,阳光诺和涨幅32.29%,美晨科技涨幅31.19% [7][8] - 市值超千亿公司包括中科曙光(1077.44亿元)和海光信息(3576.23亿元) [8] - 预案进展公司中,隆扬电子涨幅22.65%,立讯精密市值达2798.55亿元 [11] 监管与政策环境 - 本期无新增监管政策出台,但报告强调政策优化是驱动市场活跃的核心因素之一 [19]
科锐国际:2025年大健康人才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8-22 02:12
行业核心趋势 - 医药行业面临研发与商业化双重挑战 药企通过多元策略开拓新战略 人才战略随之重塑[1] - 源头创新难度加大 热门靶点竞争激烈 近200种原研药将面临专利到期[1][18] - 全球控费政策压缩药企利润空间 中国医保谈判药品平均降幅63%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谈判药品平均降幅63%[21][23] 研发战略 - 药企加码核心管线自主研发 2024年多家巨头研发投入增长 礼来研发投入从93.1亿美元增至109.9亿美元 百时美施贵宝从93.0亿美元增至111.6亿美元 艾伯维从76.8亿美元增至127.9亿美元[26][28] - 通过收购扩充产品矩阵 中国创新药企成热门合作对象 2024年跨境管线授权交易达110笔 首付款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1][29] - 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首付款首次超过10亿美元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交易刷新记录[29] 生产战略 - 跨国药企加速在华本土化布局 投建多个生产基地[1] - 阿斯利康在无锡投建小分子药物工厂 赛诺菲在北京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 诺华在浙江投建放射性药品项目 第一三共在上海建设ADC生产基地 罗氏在上海建设眼科抗体药物基地[32] 商业化战略 - 药企依据产品前景灵活组建团队 深耕院外市场 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1][35] - 院内市场份额及利润率前景不明朗 企业转向院外市场深耕细作[35] - 药企与电商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默克中国上线京东自营旗舰店 梯瓦与腾讯健康/京东健康合作 罗氏中国与京东健康合作提升流感药品可及性 诺和诺德与腾讯健康打造体重管理专区[36] 数字化应用 - 人工智能在研发/营销等领域应用加深 数字化贯穿全链条[1] - 礼来设立人工智能官岗位 领导药物发现/临床试验/商业化等全生命周期AI应用[37] - 通用医疗加强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 武田制药在成都建立创新中心推动数字医疗创新 美敦力在北京建立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研发AI疾病管理解决方案[38] 人才市场变化 - 人才招聘进入"少而精"阶段 总量下滑但核心环节需求突出 研发/临床/生产及商业化领域招聘受重视 后台支持岗位缩减[1][8] - 3-10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中坚"最受青睐 成本可控且经验丰富[1] - 人才画像从"垂直深耕"转向"触类旁通" 快速学习/推进及适应等软技能更关键[2][9] 人才能力要求 - 高层岗位聚焦决策决断力与资源获取力 中层岗位需要快速推进力与持续求变力 基层岗位强调快速学习力与稳定性[10] - 研发团队看重专业与创新学习力 商业化岗重视外部资源与政策洞察力[11] - 大型药企人才更受偏好 因跨部门协作与系统行事能力有保障[2]
2025年8月深圳猎头公司前十排名榜单,东方大龙不再沉默!
搜狐财经· 2025-08-21 22:09
行业排名与机构概况 - 2025年度深圳猎头机构前十榜单发布 提供原创且具参考价值的行业指南[1] - 榜单基于最新行业动态与深度调研整理得出[1] - 猎头机构各具服务特色 共同满足深圳市场不同行业和领域企业的多元化人才招聘需求[13] 万博恒猎头(NO1) - 深圳及国内本土猎头行业龙头机构 顾问团队中92.8%成员拥有世界500强企业HR高管与国际头部猎头公司双重从业背景[1] - 投入数百万元资金自主研发大型AI算法系统、配套猎头工具及服务器集群[1] - 构建覆盖16大核心领域的专业服务体系 服务网络从深圳辐射至全国重点经济区域[1] - 在智能制造、互联网/电商、通信电子、3C电子/消费类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AI、芯片/半导体、家电/电器、机械自动化、新能源/化工、高新科技、消费品、酒店餐饮和服务业等前沿技术领域形成鲜明差异化服务优势[1] 光辉国际(NO2) - 美国头部人力资源机构 在金融和教育领域有扎实服务积累[3] - 受地域及管理范围影响 在深圳的业务拓展节奏相对稳健[3] 展动力(NO3) - 深圳本土机构 深耕房产和金融领域[3] - 以专业服务积累较好行业口碑[3] 猎聘网(NO4) - 起源于北京 采用线上招聘与猎头服务融合模式[4] - 在跨域人才对接上展现较强能力 尤其在互联网、金融和传媒领域表现亮眼[4] - 线下布局仍在完善中[4] 科锐国际(NO5) - 源自美国的机构 专注灵活用工服务[5] - 在金融和建筑领域的猎头服务经验扎实[5] 智联卓聘(NO6) - 智联招聘旗下品牌 总部位于北京[8] - 跨地区服务优势明显 在中低端制造业人才储备上表现较好[8] - 在高中端管理、技术研发及互联网人才领域仍有提升空间[8] 锐仕方达(NO7) - 专注能源化工领域 行业专业性受认可[9] - 在深圳市场的深耕力度待加强[9] 仲望咨询(NO8) - 上海本土机构 在制造业和房地产领域经验丰富[10] - 在深圳市场的服务覆盖与质量仍有提升余地[10] 对点咨询(NO9) - 杭州机构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有独到见解[11] - 服务模式具创新性 受地域因素影响在深圳市场拓展节奏稍缓[11] 万宝盛华(NO10) - 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人力资源解决方案提供商[13] - 多行业服务能力较强 在深圳市场仍有较大拓展潜力[13]
社会服务行业2025Q2基金持仓分析报告:重仓比例回落,维持低位布局
万联证券· 2025-08-19 07:52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 [4] 核心观点 - 2025Q2社会服务行业基金重仓比例0.09%,环比下降0.03pcts,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0位,较上季度下降2位,处于全行业尾部 [1] - 当前重仓比例远低于5年历史均值0.49%,反弹空间较大 [1] - 下半年重点关注政策利好驱动的旅游、免税、酒店、餐饮、教育龙头 [1] 行业持仓分析 整体持仓 - 重仓基金344家,环比减少59家,持股总市值62.25亿元,环比减少17.86亿元 [1] - 重仓持股市值占比0.24%,环比下降0.07pcts,低配比例0.27% [14] 子板块表现 旅游类板块 - 酒店餐饮重仓比例0.02%,环比下降0.01pcts,超配比例-0.02% [2][18] - 旅游及景区重仓比例0.03%,环比小幅回落,超配比例-0.08% [2][18] 服务类板块 - 专业服务重仓比例0.03%,环比下降0.02pcts,超配比例-0.08% [2][18] - 教育重仓比例0.01%,环比提升,超配比例-0.08% [2][18] - 体育板块持仓仍待提升 [2] 子板块结构变化 - 酒店餐饮占比24.71%,环比下降2.40pcts [20] - 旅游及景区占比29.21%,环比上升2.79pcts [20] - 专业服务占比33.95%,环比下降8.19pcts但仍为最大子板块 [20] - 教育占比11.66%,环比上升7.35pcts [20] 个股持仓变化 头部个股 - 重仓比例TOP10合计0.072%,环比下降0.03pcts [27] - 首旅酒店跃居榜首,重仓比例0.0118% [27] - 豆神教育、长白山新晋前十 [27] 增持/减持 - 增持前五:豆神教育(+0.0054pcts)、长白山(+0.0027pcts)、九华旅游(+0.0012pcts) [30] - 减持前五:华测检测(-0.0096pcts)、苏试试验(-0.0059pcts)、宋城演艺(-0.0054pcts) [30] 基金持仓动向 - 长白山持有基金数环比增加19家至21家 [32] - 豆神教育持有基金数环比增加28家至33家 [32] - 专业服务个股普遍遭减持,苏试试验持有基金数减少27家 [32]
社会服务系列专题报告十:社保新规下的行业变革:人力资源生产要素的反内卷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14:5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评级为"看好" [3] 核心观点 - 社保新规将推动2.4亿灵活就业者及8845万中小微企业职工纳入社保体系,短期推高用工成本但长期有助于提升养老金替代率 [3] - 财政部推出"双贴息"政策协同社保新规,包括企业贷款贴息(最高100万元/户)和个人消费贷贴息(上限3000元/人),覆盖28家金融机构 [3] - 社保新规加速落后产能淘汰,促使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利好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3][35] 社保现状分析 - 202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124,110元(参保率近100%),私营单位69,476元(参保率有缺口),灵活就业人员全险参保率仅4.5% [8] - 社保体系呈现"双轨分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5.4亿人但保障水平较低 [8][9] - 2025年6月底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71亿/2.45亿/3亿人,基金累计结余9.83万亿元 [13] 社保新规内容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不缴社保协议无效",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索要经济补偿(工作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 [15][19] - 新规推动社保从短期现金流向长期保障转移,覆盖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险 [20] - 配套贴息政策包括:服务业企业贷款贴息1%(2025年3-12月实施),个人消费贷贴息1%(2025年9月-2026年8月实施) [22][25][26] 国际比较 - 中国个人社保缴费比例10%,低于法国/德国但高于美国/加拿大 [27] - 2024年中国养老金替代率低于国际建议标准(55%),2003年以来持续下滑 [32][34] - 瑞典个人缴费仅7%但面临福利依赖问题,美国"低强制缴费+高商业保险"模式覆盖不足 [28]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北京人力(市值118亿元)、外服控股、科锐国际(市值63亿元)、同道猎聘 [35][37] - 人力资源类公司2025E平均PE为16倍(市值加权),低于景区类(21倍)和旅游服务类(29倍) [37]
科锐国际收盘上涨1.88%,滚动市盈率28.23倍,总市值62.8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15 10:14
股价与估值表现 - 8月15日收盘价31.91元 单日上涨1.88% 总市值62.80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28.23倍 静态市盈率30.58倍 市净率3.08倍 [1][2] - 市盈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值77.32倍和行业中值44.21倍 在行业内排名第16位 [1][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03亿元 同比增长25.13% [1] - 净利润5778.39万元 同比增长42.15% 销售毛利率5.52% [1] 资金流向情况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23.03万元 [1] - 近5日资金总体呈净流出状态 累计流出9029.17万元 [1]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包括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等技术服务 [1] - 荣获2024年度最佳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奖、2024MostIn全球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奖等多项行业荣誉 [1] - 总市值在同行中处于中等水平 低于外服控股129.47亿元和北京人力117.98亿元 [2] 同业比较分析 - 市盈率低于多数同业公司 如国检集团28.68倍 信测标准32.03倍 广电计量34.94倍 [2] - 市净率3.08倍与行业中值持平 高于北京人力1.66倍但低于青矩技术3.66倍 [2]
如何理解人服龙头AI+赋能机会
2025-08-13 14:5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人力资源服务行业[1] - 涉及公司: - 海外:Marker、Perfix、Bricks[1] - 国内A股:科瑞国际(Corey)、北京人力、外服控股[4][7][8] - 非A股:同道列聘、BOSS直聘[4]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赋能人力资源行业的路径** - 招聘业务是AI赋能最有效的方向,因其链条冗长、重复性工作多,AI替代/提效空间大[2] - 海外AI招聘公司(如Marker、Perfix、Bricks)的发展特征: - 产品围绕招聘核心场景展开[1] - 团队技术背景深厚(如Marker创始人之一为卡内基梅隆计算机专业背景,Perfix创始人曾为人脸识别技术公司创始人)[2] - 快速发展与新兴产业人才需求趋势相关(如AI数据标注团队需求增长推动Marker高增长,OpenAI等前五大AI实验室为其客户)[3] - 生成式AI(如OpenAI技术)支撑技术验证与产品进步[3] **2 国内人力资源公司AI布局** - **科瑞国际**: - 通过“核挖”平台(人力资源产业互联平台)聚合猎头企业及高价值订单资源,AI工具提升交付效率并共享收益[5] - 当前分成比例较低,但7月发布AI产品后有望提升分成比例,核挖平台或成第二增长曲线[6] - **北京人力**: - 2024年10月与昆仑万维成立合资公司,探索AI大模型在招聘领域的应用[7] - 已在客户解决方案中嵌入AI小工具,但尚未单独推广[7] - **外服控股**: - 2025年2月通过“云之道”AI助手接入DeepSync RE,延伸AI赋能[8] **3 行业短期与长期逻辑** - 短期:受益于宏观经济回暖预期及新兴产业(智能制造、新能源)用工需求增长[8] - 长期:AI推动行业生态变革,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龙头公司或加速发展[8][9] 其他重要内容 - 国内非A股公司(如同道列聘)的AI产品(AI面试、意向人选工具)已创收且盈利水平高于传统业务[4] - 推荐A股标的:科瑞国际、北京人力为核心推荐,外服控股为关注对象[9] 数据与百分比 - Marker的客户包括OpenAI等前五大AI实验室[3] - 科瑞国际“核挖”平台当前分成比例较低,但未来有望提升[6]
科锐国际股价下跌1.54% 股东户数单周增长超23%
搜狐财经· 2025-08-13 14:2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3日收盘股价报32.02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54% [1] - 当日成交量为68996手 成交金额达2.21亿元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8月8日股东总户数达12872户 较7月31日增加2424户 增幅23.20% [1] - 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52.72万元 高于社会服务行业平均水平 [1] 资金流向 - 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505.44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2263.12万元 [1]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人力资源服务 包括中高端人才访寻、招聘流程外包、灵活用工 [1] - 业务覆盖全国多个地区 涉及多个行业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