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立医疗(300633)

搜索文档
开立医疗(300633)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5-21 10:15
权益分派 - 2024年度以429,822,405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股利1元,合计派42,982,240.50元[2] - 按总股本折算每10股现金股利(含税)为0.993321元[3] - 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8日,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5月29日[7] 特殊情况 - 深股通等特定投资者每10股派0.900000元[6] - 持股1个月(含)以内每10股补缴税款0.200000元,1 - 12个月(含)每10股补缴0.100000元[7]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2,890,000股不参与利润分配[8] 其他 - 本次权益分派后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需相应调整[12] - 咨询电话0755 - 26722890,传真电话0755 - 26722850[13]
开立医疗收盘下跌1.09%,滚动市盈率274.53倍,总市值138.0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21 09:54
公司股价与估值 - 5月21日收盘价为31.9元,下跌1.09%,总市值138.04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TTM)高达274.53倍,静态PE为96.94倍,市净率4.42倍 [1][2] - 行业平均PE为49.38倍,中值35.87倍,公司PE排名第119位 [1][2] 资金流向 - 5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628.11万元 [1] - 近5日累计净流入1705.76万元 [1] 主营业务与市场地位 - 主营业务为医疗诊断及治疗设备的自主研发、生产与销售 [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用超声诊断设备、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产品、心血管介入产品 [1] - 在超声行业深耕20多年,是国内首批掌握彩超主机和探头核心技术的企业 [1] - 超声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厂商第二,全球第十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下降10.29% [1] - 净利润807.4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91.94% [1] - 销售毛利率保持63.19%的高水平 [1] 行业对比 - 行业总市值平均106.62亿元,中值48.34亿元 [2] - 同行业可比公司PE普遍为负值,如天益医疗(-1769.35倍)、澳华内镜(-606.96倍) [2] - 华大智造PE为-57.76倍,总市值307.93亿元居行业前列 [2]
【私募调研记录】重阳投资调研怡和嘉业、开立医疗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5-19 00:05
怡和嘉业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主要得益于美国呼吸机市场去库存结束及资深消费品营销专家加盟 [1] - 国内市场收入及毛利率提升 渠道平稳过渡 核心零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供应链安全可控 [1] - 与瀚宇药业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开发呼吸机与酪蛋白活性多肽结合应用项目 拓展健康消费品渠道 [1] - 欧洲市场云平台建设基本完成 接入代理商20余家 与强脑科技签署保密协议 洽谈推进脑机接口技术合作 [1] - 新上市的P5系列呼吸机主要面向国内院线渠道 已在2025年一季度形成销售收入 [1] 开立医疗 - 2024年全国各省市发布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采购计划 但落地比例不高 2025年将陆续落地 可能使行业毛利率走低 但头部品牌市场份额增加 [2] - 微创外科业务2024年收入增长30% 预计2025年亏损缩小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尚处战略投入阶段 [2] - 通过打造微创外科"智荟"手术室 推出独特解决方案 硬镜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2] - 坚持'设备+AI'策略 AI有助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已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 [2] 华东医药 - 在第八个三年规划中设定了更高目标 注重创新产品上市和团队能力提升 通过提升效率和项目质量平衡资源使用 确保研发效率最大化 [3] - 回款政策优化将使约35%的品种次月拿到款 平均周转期缩短至45天 [3] - 医美业务成长潜能将不断释放 新产品上市和消费升级带来市场需求扩容 [3] - 工业微生物板块将继续开展大品种培育计划 以降本增效为主要抓手 [3] - 重组肉毒素具有高纯度、高比活性、低免疫原性 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对后续达成license-out合作抱有信心 希望具备可持续的国际化合作能力 [3] - 未来将制订销售费用的预算计划 并做好日常管控 [3]
【私募调研记录】康曼德资本调研开立医疗
证券之星· 2025-05-19 00:05
公司调研信息 - 知名私募康曼德资本近期调研了开立医疗 [1] - 调研形式为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 [1] 行业动态 - 2024年全国各省市发布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采购计划但落地比例不高 [1] - 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计划将陆续落地可能导致行业毛利率走低 [1] - 头部品牌市场份额有望增加 [1] 公司业务表现 - 微创外科业务2024年收入增长30% [1] - 预计2025年微创外科业务亏损将缩小 [1] -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目前处于战略投入阶段 [1]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打造微创外科"智荟"手术室提供独特解决方案 [1] - 硬镜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1] - 坚持"设备+AI"策略已在多个领域取得进展 [1] - AI技术有助于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1] 机构背景 - 深圳市康曼德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7月 [2] - 2014年3月成为第一批通过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 [2] - 致力于建设全能型轻资产管理公司 [2] - 汇聚海内外金融业尖端人才精准挖掘市场投资机会 [2]
开立医疗副总裁陈刚: “设备+AI”战略驱动创新 多维布局谋发展
中国证券报· 2025-05-18 20:35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依托"设备+AI"核心战略,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实现多产品线技术突破,多款搭载AI的高端医疗设备陆续上市 [1] - 产品覆盖超声医学影像、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产品以及心血管介入产品四大板块 [1] - 外科产品成为新增长点,技术迭代从多镜联合升级至4K荧光 [2] - 心血管介入领域作为唯一参与制定血管内超声通用技术标准的企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 政策机遇与市场表现 - 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2027年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1] - 公司在四川、石家庄等地中标高端设备订单超百台,短期市场份额提升显著 [1] - 集采项目单次采购量达数百台,部分项目单笔高端设备中标量创历史新高 [2] - "设备更新"政策下价格降幅低于药品和耗材,通过以价换量实现销售总额稳步增长,利润影响可控 [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深化AI与医疗设备融合,拓展医学影像AI和大语言模型应用 [1]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内镜产品品质,消化内镜领域作为国内第一品牌将充分把握政策机遇 [2] - 耗材研发取得进展,新产品将陆续推向市场 [2]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市场凭借三维推进策略实现稳健增长 [1] - 公司目标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全球领先品牌迈进 [1]
开立医疗:微创外科业务线处于起步阶段 全年亏损额有望缩小
新京报· 2025-05-16 15:23
行业复苏信号 - 国内医疗设备更新自2024年第四季度起逐渐起量 2024年前四个月终端医院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 预示行业开始复苏 [2] - 2024年全国各省市发布大规模医疗设备采购计划 但年底获批后招标落地比例不高 剩余部分及2025年新批项目将为市场带来增量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4.3亿元 同比减少10.29% 归母净利润807.46万元 同比减少91.94% [2] - 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两条新产品线发展态势良好 预计2025年营收快速增长 有望缓解利润压力 [2] 新产品线进展 - 微创外科业务2025年收入预计大幅同比增长 全年亏损额有望缩小 随着收入规模增长 盈亏平衡时间点临近 [2] -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处于战略投入阶段 在售产品单一 已布局新产品 未来多产品组合将改善盈利情况 [2] 行业竞争格局 - 部分集中采购项目中标价格较低 可能成为行业整体毛利率走低的信号 但短期内集中采购占比不高 [3] - 公司通过高端化、多产品线战略及高研发投入推出领先产品 应对市场环境变化 [3] - 集中采购加速行业优胜劣汰 细分领域集中度上升 头部品牌及国产品牌市占率将提升 [3]
直击股东大会丨开立医疗董事长:今年医疗设备更新明显提速,公司收入有望重回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4:51
行业复苏与市场格局 - 今年前四个月终端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行业有望快速复苏 [1] - 贵州省区域医疗中心设备总预算超过5.78亿元,河北省县域医共体一次性采购79台彩超设备,医疗设备"超级大单"重塑市场格局 [1] - 中国医疗设备厂商在细分领域从"跟跑"到"领跑",技术创新和产品布局是关键 [1]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开立医疗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归母净利润807.46万元,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2] - 自2024年12月开始,内镜产品销售数据同比增速超过双位数,超声产品最近4个月同比增速保持翻倍 [2] - 今年4月逾250家机构对公司进行线上、线下调研,业绩交流会吸引数十名专业投资机构 [2] 集采政策与市场影响 - 海南省超声设备集采200套设备总预算1.9亿元,最终中标金额1.19亿元,资金节约率超37% [3] - 省级统筹与县域医共体规模化集采显著降低传统渠道成本,技术领先企业在集采中占据主动 [3] - 集采对产品价格有影响,但国产厂商可通过提高市场份额进入更多医院 [3] 业务拓展与技术优势 - 开立医疗"超声+内镜"双轮驱动业务模式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微创外科和心血管介入为新增长点 [5] - 微创外科收入2024年同比增长30%,2025年一季度增速超100% [5] - 公司是国内唯一同时具备腔镜、超声和内镜完全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5] 心血管介入与IVUS业务 - 开立医疗研制出行业内首款超宽频单晶复合材料IVUS,实现对进口产品的代际超越 [6] - 国内IVUS市场规模2022年16.5亿元,预计2030年增长至57.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16.8% [6] - IVUS是公司进入心血管领域的种子业务,2024年1月冠脉IVUS导管省际联盟集采中成功中选 [6]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开立医疗2024年研发投入4.7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23.48%,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26亿元,同比增长23.7% [7] - 公司持续高比例研发投入,推动高端产品迭代和技术壁垒突破 [7] - 探索AI技术应用,推动智能医疗设备从"辅助工具"向"深度诊疗伙伴"升级 [6][7]
开立医疗(300633) - 2025年5月14-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08:04
公司业绩与预期 - 2024 年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受国内行业政策及逆势加大战略投入影响 [3] - 公司对 2025 年保持乐观预期,国内医疗设备更新起量,前四个月终端医院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行业开始复苏 [3] - 2025 年是公司产品大年,超声、内镜、外科领域发布多项重磅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两条新产品线发展态势良好,预计 2025 年营收快速增长,有望减少对利润的压力 [3]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使中国和全球对医疗行业需求增加趋势不变 [4] - 国内医疗行业受政策影响发展速度下降,但长期需求稳健、发展向好 [4] - 设备更新政策到 2027 年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25%以上,2024 年获批后招标落地比例不高,2025 年剩余部分及新批项目将带来市场增量 [5] - 集中采购项目可能使国内医疗设备行业整体毛利率走低,行业集中度将上升,国产品牌市占率会提升 [5] 产品线情况 微创外科产品线 - 2024 年业务收入增长 30%,2025 年一季度中标超翻倍增长,预计全年亏损额缩小,有望实现盈亏平衡 [6]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 - 处于战略投入阶段,在售产品单一,布局新产品后盈利情况有望好转 [6] 硬镜业务 - 国内硬镜领域进口品牌占比高,市场格局分散,公司参与正当其时 [7] - 打造微创外科“智荟”手术室,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具优势 [7] - 过去几年硬镜业务保持较快增长,2024 年同比增长 30%达 1 亿收入,今年一季度中标翻倍增长 [7] AI 相关情况 - AI 可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减轻负担,公司定位 AI 结合临床,提高诊断效率并减负 [8] - 公司实施“设备 + AI”策略,有三十余名专职研发人员,超声和内镜领域均有产出 [8] - 内镜领域初步研发独立 AI 软件,具有多种功能辅助医生提升检出率 [8] - 超声领域产科 S - Fetus 获 AI 产品注册证,妇科智能 S - GYN2.0 有多种 AI 解决方案,肝包虫 AI 辅助诊断成果发表在柳叶刀数字医疗期刊 [8][9] - 公司将持续投入“设备 + AI”,打造符合临床需求设备 [9]
开立医疗:前四个月医疗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 聚焦“医疗+AI”策略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2:38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内医疗设备更新逐渐起量,2024年前四个月终端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行业有望快速复苏,预计终端医院全年采购将好于去年 [1] - 2025年一季度以来国内医院端招标复苏明显,公司中标增幅明显好于行业背景,但市场中标与企业报表端收入增长存在一定周期差,预计今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业绩节奏 [1] 产品布局与技术创新 - 公司已完成超声、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四条产品线布局,逐步实现"内科+外科""设备+耗材""诊断+治疗"的产品线矩阵 [1] - 2025年将是新品推出大年,年内将有超声80平台、内镜HD-580系列、外科精卫系列、心血管介入IVUS等系列新品持续放量,构成营收基础盘 [2] - 内镜HD-650系列产品、外科4K-200系列产品的上市将带来高端产品增量,为2025年收入稳定增长夯实基础 [2] - 内镜重磅产品HD-650在业内首次推出超分辨成像功能且支持4K分辨率,搭载独立GPU实现图像处理能力与AI运算效率突破性提升,标志内镜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 业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微创外科产品线2025年一季度增速超100%,预计2025年全年微创外科收入将取得较大同比增长 [2] -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中血管内超声业务2024年收入取得三倍增长,2025年有望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 AI技术研发与应用 - 公司认为AI技术将成为未来医疗设备重要发展方向,正坚持以医疗设备为核心实施"设备+AI"策略 [2] - 超声领域产前超声筛查技术"凤眼S-Fetus"已取得国内首个产前超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证 [3] - 内镜领域已研发独立AI软件,具有AI实时智能质控功能 [3]
开立医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持续推进高端化、多产品线战略,2025年将会是新品推出大年
全景网· 2025-05-15 08:23
行业复苏与市场环境 - 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内医疗设备更新逐渐起量,2025年前四个月终端医院医疗设备招标采购金额大幅增长,行业有望快速复苏 [1]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医院端招标复苏明显,公司中标增幅明显好于行业背景,预计全年业绩呈现前低后高节奏 [2] - 2025年医疗设备采购新增需求预期强劲,全年新增需求总量可能突破1000亿元,设备更新落地节奏加快 [6] 公司产品布局与技术创新 - 公司已完成超声、消化与呼吸内镜、微创外科、心血管介入四条产品线布局,构建"内科+外科""设备+耗材""诊断+治疗"的产品矩阵 [1] - 2025年是公司新品推出大年,包括超声80平台、内镜HD-580系列、外科精卫系列、心血管介入IVUS等基础盘产品,以及高端增量产品内镜HD-650系列和外科4K-200系列 [3] - 内镜重磅产品HD-650获证,首次推出超分辨成像功能且支持4K分辨率,搭载独立GPU实现图像处理与AI运算突破性提升 [3] 业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微创外科产品线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0%,2025年一季度增速超100%,预计全年将取得较大同比增长 [4] - 心血管介入产品线2024年血管内超声业务收入实现三倍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未来有望带来良好业绩增量 [4] - 公司持续维持高比例研发投入,推出高端产品以突破高端医院市场并支撑较高毛利率 [2] AI战略与技术成果 - 公司实施"设备+AI"策略,在超声与内镜业务板块取得一系列AI技术成果 [5] - 超声领域"凤眼S-Fetus"取得国内首个产前超声人工智能医疗器械证 [5] - 内镜领域研发独立AI软件,具备实时智能质控、息肉检测等功能,辅助医生提升检出率 [5] 市场竞争与未来展望 - 公司作为高端产品与技术领跑的龙头企业,有望凭借多元化新品抢占市场先机,迎来业绩强劲复苏 [6] - 终端招采恢复及医疗设备更新政策落地,预计公司收入将回归增长趋势 [2] - 公司加快多产品线布局创造新利润来源,同时控制团队扩张速度并加大费用管控保证利润输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