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思科技(300433)
icon
搜索文档
蓝思科技(300433) - 2024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10 11:06
业绩分配 - 2024年度利润分配以4,958,955,004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红利4元(含税)[3] - 本次现金分红总额为1,983,582,001.60元,每股现金红利0.398088元[3] 股本情况 - 2025年3月28日总股本为4,982,879,271股,4月17日减至4,982,772,171股[4] - 分红前后公司总股本均为4,982,772,171股[9] 权益信息 - 分红派息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7日,除息日为2025年6月18日[10] - 除权除息参考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0.398088元/股[4] 红利税 - 深股通等境外投资者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基金每10股派3.60元[7] - 持有首发后限售股等的个人股息红利税差别化征收,暂不扣缴[7] - 持有首发后限售股等的基金,香港投资者部分按10%征红利税,内地投资者部分差别化征收[8] 派发方式 - 公司委托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代派A股股东现金红利,部分股东现金红利公司自行派发[12]
蓝思科技(300433) - 关于提前归还部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06-09 09:30
资金使用与归还 - 2025年1月13日公司同意用不超2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3] - 2025年2、3、5月合计提前归还4亿元补流募集资金[3] - 2025年6月6日提前归还1亿元补流募集资金[4] - 剩余19亿元将在到期前足额归还[4]
蓝思科技携人形机器人、AR眼镜等高科技产品亮相香港嘉年华
长沙晚报· 2025-06-05 18:35
活动概况 - 第三届同乡社团家乡市集嘉年华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办 由香港30个省级同乡社团联合主办 [1] - 活动设置300个全国各地特产摊位和30个"中华美食街"熟食档口 并创新增设"新兴科技体验区"与"运动互动体验区" [1] - 湖南省组织30余家品牌企业参展 蓝思科技作为重点企业参与"新兴科技体验区"展示 [1] 蓝思科技参展亮点 - 展示多款前沿高科技产品 包括人形机器人和AR眼镜 吸引大量香港市民驻足体验 [1][3] - 灵犀X1人形机器人由智元机器人开发 公司参与核心部件制造、组装与测试 该机器人展示运动与操作能力 如机械臂夹取咖啡杯 [3] - AR眼镜采用自研纳米微晶玻璃技术 镜片更轻薄、耐摔且透光率高 运用光波导技术实现虚拟画面悬浮效果 [3] 技术研发方向 - 公司探索轻量化高强度新材料 以支持未来AI眼镜在交互方式和功能集成上的发展 [3] - 在具身智能领域布局前沿项目 如参与人形机器人核心部件制造 [3]
蓝思科技(300433) - 关于提前归还部分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闲置募集资金的公告
2025-05-29 09:31
资金使用与归还 - 2025年1月13日公司同意用不超2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补流,期限不超12个月[2] - 2025年2、3月合计提前归还3亿元补流募集资金[2] - 2025年5月28日提前归还1亿元补流募集资金[3] - 剩余20亿元补流资金将到期前足额归还[3]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1.47%,主力资金净流出18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0:20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7日收盘,同花顺果指数概念下跌1.4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仅2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为德赛电池(+0.19%)和安洁科技(+0.16%)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蓝特光学、中石科技、立讯精密等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草甘膦概念以6.09%涨幅领涨,乳业(+3.55%)、供销社(+2.72%)等涨幅居前 [2] - 跌幅榜中,中国AI 50(-1.38%)、WiFi 6(-1.35%)、F5G概念(-1.34%)等紧随同花顺果指数之后 [2] 主力资金流动情况 - 同花顺果指数概念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6.57亿元 [2] - 18只个股遭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立讯精密净流出1.71亿元居首,工业富联(-1.28亿元)、长盈精密(-9503.32万元)等紧随其后 [2][3] - 仅东山精密(+2115.99万元)和安洁科技(+234.08万元)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3] 个股资金与交易数据 - 立讯精密跌幅达2.30%,换手率1.37%,主力资金流出1.71亿元 [2] - 蓝特光学跌幅最大(-3.27%),换手率1.33%,主力资金流出207.84万元 [3] - 东山精密虽股价微跌0.28%,但主力资金净流入2115.99万元,换手率达2.31% [3]
蓝思科技(300433):平台型精密制造厂商 业务布局多点开花
新浪财经· 2025-05-27 06:33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前身恒生玻璃表面加工厂于1993年成立于深圳,2006年总部迁至湖南长沙,2015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1] - 围绕"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领域"战略进行产业链延伸和产品线拓展,打造智能终端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 [1] 消费电子业务布局 - 以玻璃盖板业务为基础,2012年横向拓展陶瓷、蓝宝石等新材料 [2] - 2020年收购可胜科技和可利科技切入手机中框加工业务 [2] - 2021年建设智能终端设备智造项目,实现从原材料到整机组装的全产业链布局 [2] 汽车电子业务发展 - 2015年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与特斯拉、宝马、奔驰等头部厂商建立战略合作 [3] - 产品覆盖车载电子玻璃、中控屏、仪表盘组件、车身结构件等 [3] - 汽车电子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3] 新兴业务拓展 - 折叠屏领域掌握UTG和CPI核心制造工艺,具备关键部件生产能力 [4] - 2025年与Rokid合作生产AI眼镜整机,覆盖全链条生产 [4] - 2024年与支付宝合作量产智能零售终端产品 [4] - 2016年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2025年批量交付人形机器人产品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1 59亿元、1132 44亿元、1326 28亿元,同比增速31 85%、22 88%、17 12% [5] -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50 34亿元、63 96亿元、75 70亿元,同比增速38 91%、27 05%、18 35% [5] - 2025年5月26日股价20 99元对应PE分别为20 78x、16 35x、13 82x [5]
蓝思科技:平台型精密制造厂商,业务布局多点开花-20250527
华西证券· 2025-05-27 0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9][1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蓝思科技是智能终端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四新战略”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和产品线横向拓展,业务布局多点开花,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新兴业务领域均有发展,未来营收和利润有望实现增长 [1][2][3][4] - 预计 20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21.59、1132.44、1326.28 亿元,同比+31.85%、+22.88%、+17.12%;归母净利润为 50.34、63.96、75.70 亿元,同比+38.91%、+27.05%、+18.35% [9][118][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蓝思科技:平台型精密制造厂商,横纵布局助力业绩增长 - 公司概况:前身是 1993 年成立的恒生玻璃表面加工厂,2006 年总部落户长沙,2015 年上市,历经三个发展阶段,实现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拓展新兴市场 [14][15] - 股权结构:股权结构集中,周群飞夫妇为实控人,截至 2024 年年报,二人共计持有公司股份 62.13% [16] - 业务布局:围绕“四新战略”,实现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业务涵盖消费电子、智能汽车和其他新兴智能终端,打造全球化生产基地 [20][23] - 财务分析:营收具备较强韧性,2018 - 24 年 CAGR 为 16.67%;2024 年归母净利润 36.24 亿元,同比+19.94%;各业务线 2024 年全面增长;毛利率略有下滑,期间费用率下降,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改善 [27][29][34] 2. 消费电子:把握 AI 终端发展机遇,垂直整合业务升级 - 行业:传统智能手机市场饱和,AI 赋能终端销量企稳回暖,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6.4%;玻璃盖板尺寸增大、形态升级、硬度提升,玻璃背板在 5G 时代综合性能占优 [36][44][53] - 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是玻璃盖板引领者,横向拓展蓝宝石、陶瓷等材料;2020 年收购可成子公司切入金属机壳中高端市场;2019 年开始布局整机组装业务,湘潭蓝思 2024 年营收 250.60 亿元,同比+97.42% [56][64][71] 3. 汽车电子:开拓汽车电子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 行业:全球智能汽车销量持续增长,预计 2025 - 29 年 CAGR 为 5.9%,驱动智能汽车交互系统解决方案市场加速扩展,预计 2025 - 29 年 CAGR 为 18.2%;车载显示市场受多屏化、大屏化、高清化驱动持续扩容 [74][76][80] - 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收入连续三年快速增长,2022 - 24 年 CAGR 为 28.69%;围绕智能驾驶舱研发生产多种产品,与头部厂商建立合作关系;超薄夹胶玻璃加速落地 [91][94][99] 4. 新兴业务:横向拓展新兴领域,打开成长天花板 - 折叠屏: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增长,2024 年中国出货量同比+30.8%,盖板和铰链是核心价值增量;公司掌握核心制造工艺,已为大客户供应屏,正配合北美大客户进行折叠屏验证 [100][101][102] - AI/XR 眼镜:2024 年 XR 出货疲软,AI 赋能助力远期成长,预计 2030 年全球 VR/AR 出货量有望增长到 3000 万/180 万台;公司与 Rokid 合作实现 AI 眼镜全链条生产 [103][105] - 智能零售终端:智慧零售终端市场空间广阔,预计 2025 - 29 年 CAGR 为 11.0%;公司助力支付宝“碰一下”产品量产 [108][109] - 机器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 2023 - 29 年 CAGR 为 57.04%;公司自 2016 年布局,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提供服务,与智元机器人合作成立合资公司 [110][114][115]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假设智能手机与电脑类、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座舱类、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类、其他智能终端 2025 - 27 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按一定趋势变化,预计 2025 - 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21.59、1132.44、1326.28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5.32%、14.73%、14.12% [116][117][118] - 相对估值:选取立讯精密等公司作为可比公司,2025 年可比公司 PE 为 17.65x,PEG 为 0.66;预计 20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和 EPS,2025 年 5 月 26 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0.78x、16.35x、13.8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20]
高盛:蓝思科技-TechNet China 2025_折叠屏手机带来单位价值提升; 智能眼镜和汽车零部件带来增长潜力
高盛· 2025-05-26 05: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AAC、AVC、Fositek、华勤技术、领益、SZS评级为买入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生成式AI用例增长带动AI设备需求上升,预计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渗透率将持续提升 [2] - 蓝思科技管理层对产品从智能手机组件拓展至新兴市场持积极态度,预计通过提高利用率和规格升级推动单品价值增加,改善盈利能力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蓝思科技是领先的玻璃外壳和盖板玻璃供应商,服务全球和中国领先智能手机品牌,正从玻璃业务拓展至金属中框,进行更多垂直整合,并向非智能手机市场多元化发展 [3] 2025年展望 - 管理层对2025年增长保持乐观,一季度主要客户推出新机型支撑了淡季利用率,预计下半年随着新机型发布季节性表现更好,公司可提供更多金属中框和玻璃外壳,折叠屏手机市场扩张也将带来单品价值提升 [4][7] 关税影响 - 关税对公司增长影响较小,因多数产品先运往中国客户组装线不受关税影响,需运往非中国组装线的产品客户会支付关税,且公司在全球多地有生产基地可灵活调整产能 [8] 新业务拓展 - 汽车零部件方面,公司目标进入更多中国和全球主要OEM供应链,提高单车价值;2025年与AI眼镜主要厂商Roki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随着AI眼镜市场需求增长带来发展机遇 [9]
蓝思科技: 回购股份报告书
证券之星· 2025-05-20 12:06
回购方案概述 - 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A股股份,金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35元/股 [1][2] - 按上限测算预计回购28,571,429股(占总股本0.57%),按下限测算预计回购14,285,714股(占总股本0.29%) [1][2]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后12个月内,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1][2] 审议程序及信息披露 - 回购方案已通过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3] - 公司已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和回购方案公告,并开立回购专用证券账户 [1][3] - 公司将定期披露回购进展,包括首次回购、比例变动、月度进展等关键节点 [3] 资金及账户安排 - 回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公司确认资金可按时到位 [4] - 已在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开立专用账户,仅限回购使用 [1][4] 股份处置计划 - 若三年内未将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激励,公司将注销未使用部分并履行债权人通知程序 [4] 股东交易核查 - 董事会决议前六个月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管及控股股东均未买卖公司股份 [4]
蓝思科技(300433) - 回购股份报告书
2025-05-20 11:20
回购计划 - 拟回购金额不低于5亿且不超10亿[3] - 按上限和35元/股测算,预计回购约28,571,429股,占总股本0.57%[3] - 按下限和35元/股测算,预计回购约14,285,714股,占总股本0.29%[3] 时间安排 - 2025年4月7日审议通过回购议案[7] - 2025年4月8日发布相关公告[9] - 回购期限为董事会审议通过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3] 其他情况 - 已开立股份回购专用证券账户[14]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可及时到位[15] - 董事会决议前六个月内相关人员无买卖公司股份情况[16] - 回购存在价格超上限及股票无法授出风险[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