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在线(300364)

搜索文档
中文在线(300364)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9: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67%[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93.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45%[5]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206元/股,较上年同期下降28.57%[5] - 营业总收入本期发生额为233,066,511.11元,上期发生额为222,668,960.22元[19] - 公司营业收入为233,066,511.11元,较上期222,668,960.22元有所增长[20] - 营业利润为 -88,413,731.15元,较上期 -65,873,968.41元亏损扩大[20] - 净利润为 -88,630,575.65元,较上期 -67,414,327.88元亏损增加[20] - 基本每股收益为 -0.1206元,较上期 -0.0938元亏损增加[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 -0.1206元,较上期 -0.0938元亏损增加[2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为312,126,897.22元,较上期295,029,280.97元有所增加[20]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334.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9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63,346,057.99元,较上期 -56,593,011.33元净流出增加[23][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9,465,205.54元,上期为 -127,740,744.16元,由负转正[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928,500.27元,上期为 -16,916,712.46元,由负转正[2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4,591,978.58元,上期为 -201,117,137.35元,由负转正[24] 其他财务数据变化(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5.45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5.46%[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00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8.65%[5]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较1月1日增长53.46%,系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所致[10] - 2025年3月31日其他应收款较1月1日增长38.61%,系支付的备用金增多所致[10] - 2025年3月31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较1月1日下降100%,系理财产品到期赎回所致[10] - 投资性房地产从85,167,825.22元降至23,676,747.47元,降幅72.20%[11] - 固定资产从19,016,599.60元降至4,009,712.38元,降幅78.91%[11] - 持有待售资产从0元增至75,985,369.07元,增幅100.00%[11] - 2025年1 - 3月其他收益从387,721.31元增至1,249,036.71元,增幅222.15%[11] - 2025年1 - 3月投资收益从 - 5,185,768.13元降至 - 16,954,741.74元,降幅226.95%[11] - 2025年1 - 3月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 - 416,717.34元增至2,755,706.34元,增幅761.29%[11]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214,116,684.92元,期初余额为139,524,706.34元[16]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37,246,642.51元,期初余额为161,931,885.30元[17] - 存货期末余额为89,405,109.62元,期初余额为71,224,096.14元[17] - 资产总计期末为1,545,235,968.07元,期初为1,634,392,655.06元[17] - 短期借款期末为240,000,000.00元,期初为228,000,000.00元[17] - 应付账款期末为94,202,277.34元,期初为120,894,299.50元[17] - 负债合计期末为625,187,117.32元,期初为628,453,528.50元[1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为900,266,398.92元,期初为985,463,092.88元[18] 非经常性损益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574.93万元[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14,753[13] - 童之磊持股比例11.97%,持股数量87,201,416股[13] - 深圳市利通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49%,持股数量32,714,966股[13] -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49%,持股数量32,714,966股[13] 限售股情况 - 公司期初限售股总数为68,965,270股,本期解除限售890,625股,期末限售股总数为68,074,645股[15]
中文在线(300364)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9: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15,345.71万元,基本保持稳定[17]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1.59亿元,较2023年的14.09亿元减少17.73%[3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43亿元,较2023年的0.89亿元减少371.58%[39]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71亿元,较2023年的 -0.38亿元减少605.70%[39]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0.52亿元,较2023年的 -0.10亿元减少419.52%[39]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 -0.3329元/股,较2023年的0.1225元/股减少371.76%[39] - 2024年末资产总额为16.34亿元,较2023年末的18.36亿元减少10.98%[39] - 2024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9.85亿元,较2023年末的12.45亿元减少20.85%[39] - 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21.64%,较2023年的7.46%减少29.10%[39]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金额为566.21万元,2023年为630.17万元[39] - 2024年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为11.53亿元,2023年为14.03亿元[39] - 公司四个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22,668,960.22元、239,540,923.63元、345,839,391.69元、351,069,939.78元[42] - 公司四个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 - 68,461,252.74元、 - 81,625,873.36元、 - 38,029,039.31元、 - 54,773,354.61元[42] - 公司四个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56,593,011.33元、 - 7,377,028.40元、9,230,567.22元、2,249,494.75元[42] - 2024 - 2022年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分别为1,628,959.68元、1,566,659.46元、 - 31,450.53元[44] - 2024 - 2022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4,461,623.33元、4,454,871.68元、7,302,901.54元[44] - 2024 - 2022年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分别为22,969,064.71元、 - 8,861,170.20元、16,499,710.33元[44] - 2024 -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分别为27,696,119.32元、127,779,514.77元、31,136,436.87元[45] - 2024年文化行业收入11.31亿元,占比97.58%,同比减少17.81%;教育行业收入0.22亿元,占比1.93%,同比减少15.21%;其他行业收入0.06亿元,占比0.49%,同比减少10.15%[105] - 2024年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收入6.76亿元,占比58.33%,同比减少5.10%;IP衍生开发产品收入4.55亿元,占比39.25%,同比减少31.45%[105] - 2024年文化业务毛利率为33.16%,较上年同期减少12.55%;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毛利率为24.49%,较上年同期减少22.28%;IP衍生开发产品毛利率为46.06%,较上年同期增加1.84%[107] - 2024年文化行业版税成本1.73亿元,占比22.30%,同比增加31.40%;渠道成本4.68亿元,占比60.21%,同比减少16.43%;影视成本6.00亿元,占比7.73%,同比增加3433.95%[109] - 2024年销售费用为464,924,899.04元,同比减少3.38%[114] - 2024年管理费用为106,714,456.84元,同比增加2.38%[114] - 2024年财务费用为13,455,602.05元,同比增加156.38%[114] - 2024年研发费用为61,574,501.64元,同比减少28.61%[114] - 2024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77人,同比增加31.11%[116]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为76,091,595.40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56%[117] - 2024年资本化研发支出为14,517,093.76元,占研发投入的比例为19.08%[1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13.13亿元,较2023年的15.93亿元减少17.59%,主要因原子公司CMS不再纳入合并范围[119][12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5249万元,较2023年的-1010万元减少419.52%,主要因经营亏损现金减少[119][1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24年为4.55亿元,较2023年的2.91亿元增加56.54%,主要因收到长期借款[119][1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4年为1116万元,较2023年的-6287万元增加117.76%,主要因收到长期借款[119][120] - 投资收益为117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4.93%,主要为持有金融资产及股权投资收益,无可持续性[122]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267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9.51%,主要为持有金融资产产生,无可持续性[123] - 货币资金2024年末为1.4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54%,较年初的3.41亿元和18.56%减少10.02%,主要因经营亏损及支付股权投资款[125] - 长期借款2024年末为780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4.78%,年初为0,主要因本年度收到长期借款[125] - 报告期投资额为1.60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26亿元减少29.29%[13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中文在线已制作出近百部海外短剧[8] - 当前海外短剧内购收入排名前50的应用中,八成由中国公司开发[8] - 公司业务包括内容平台业务、IP衍生开发业务、国际业务和AI技术与多模态应用[64][65][66][67] - 累积数字内容资源超560万种,驻站作者450万名,与600余家版权机构合作,签约知名及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69][77] - 拥有49万小时音频资源,内容涵盖多领域[69] - 维权诉讼近万起,涉案作品超十万部[72] - 整合多种类型数据600TB,有海量中英文出版物等多种数据资源[73] - 成立超20年,团队管理人员有超十五年从业经验,向多平台提供内容安全审核服务[73] - 自研“中文逍遥”数字内容智能生成模型,实现小说辅助创作等功能[75] - 已使用AI生成漫画、动态漫,投入AI多模态领域,加速IP商业化落地[76] - 17K小说网为全品类原创内容生产平台,有众多签约作家和表现优异作品[78] - 四月天小说网是古风女频原创小说网站,部分作品表现出色[80] - 海狸故事有多个厂牌,多部作品获相关奖项[82] - 子公司鸿达以太拥有超49万小时音频资源,2024年《修罗武神》《万古第一神》《第九特区》等多部头部作品播放量分别超50亿、40亿、20亿[88] - “AI主播”录制有声书时长超20万小时,实现多种制作方式和不同类型作品制作[88] - 2024年确定与腾讯联合开发《修罗武神》动画第二季,《罗小黑战记Ⅱ》动画电影预计今年上映,《罗小黑战记》动画番剧全网播放量超10亿次,2019年动画电影在日本票房达5.8亿日元[89] - 2024年公司利用AI技术制作近百部漫画、动态漫作品,累计观看量超30亿次,多部作品上榜[91] - 2024年10月公司发布“次元探秘”品牌,拥有自主IP罗小黑及多个国际知名IP部分品类授权[92] -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上线24小时抖音播放量破3.9亿,充值破2000万,多部短剧作品获良好市场表现[95] - 公司海外短剧APP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搭建全链路能力,开发近百部竖屏短剧,拥有超1000部多语言短剧库[96] - Sereal+获“全国微短剧出海平台TOP10”“最佳悬疑短剧奖”“最佳视觉效果奖”[96] - 公司在AI大模型、AI多模态方面已积极开展技术建设并进行了商业化落地[67] - 公司基于自有大模型数据需求,整合高质量数据600TB,已有近40种文字和多模态语料及成品语料集[102] - 2023年10月公司发布AI大模型“中文逍遥”1.0版本,2024年12月发布2.0版本[100] - 2024年5月“中文逍遥”通过网信办大模型备案,9月亮相云栖大会AI驱动应用创新展区[100] - “中文逍遥”大语言模型正式版上线,商业化工作开始,英文版产品开发中[115]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华东地区收入1.21亿元,占比10.40%,同比减少43.98%;华北地区收入6.30亿元,占比54.33%,同比减少11.93%;华南地区收入0.60亿元,占比5.22%,同比减少80.76%;华中地区收入0.31亿元,占比2.63%,同比增加64.88%;境外收入3.03亿元,占比26.15%,同比增加132.41%[10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围绕“夯实内容、决胜IP、国际优先、AI赋能”四大战略支柱发展[11] - 公司将采取开拓主营业务、管控经营成本、支持创新业务发展等措施改善经营业绩[20] - 公司以数字内容生产、版权分发、IP衍生与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以“夯实内容、决胜IP、国际优先、AI赋能”为发展战略[63] - 2025年公司围绕“夯实内容、决胜IP、国际优先、AI赋能”四大战略支柱构建数字文化业务生态[138] - 夯实内容方面,强化AI工具在内容各环节应用,完善合规审核体系[138] - 决胜IP方面,推进自有核心IP跨媒介开发,构建营销闭环与业务循环[139] - 国际优先方面,推动IP内容全球化拓展与本地化深耕,提升国际业务规模[139] - AI赋能方面,深化AI在各领域应用,优化全链路流程提升开发效率[13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市值从上市之初的8.2亿跃升至145亿[2] - 中国市场之外还有四倍以上全球市场等待中国企业拓展,中国GDP仅占全球不到20%[3]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次超过当年中国电影票房[7] - 未来十年国际短剧市场有机会增长为千亿人民币赛道甚至千亿美金赛道[7] - 3月15日公司推出逍遥大模型英文版——xiaoyao.ai[9] - 新算法使优质内容曝光效率提升65%,用户每日观看时长平均增长150%[9] - 公司国漫IP大电影《罗小黑战记Ⅱ》将于2025年暑期上映[11] - 公司面临版权采集价格上涨、版权诉讼与盗版侵权、应收款项回收、AIGC技术发展不达预期等风险[21][22][23][24]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6] - 公司所属行业为数字文化内容行业,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其发展[18] - 公司加速布局海外短剧业务,全面拥抱AIGC等新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17] - 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中毛利率、净利率较以前年度下降,但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17]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1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48] - 预计2030年中国因AI实现额外GDP增量7万亿美元,相当于2023年全年GDP的40%[52] - 2025 - 203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从3985亿元增长至1729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6%[53] - 2024 - 2029年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2029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3万亿元[54] - 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2025年将达634.3亿元,2027年达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9.2%[56] - 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行业海外市场营收规模43.5亿元,同比增长7.06%[59] - 2024年海外视听类应用下载量Top100中,中国(含港澳台)应用有19个,同比新增3个,其中2个为微短剧应用[60] - 中国动漫产业总值由2019年的76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00亿元,2025年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达6521亿元,2029年有望达8344亿元[61] - 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2025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62] - 公司是中国数字文化内容开创者之一,积累海量内容IP,在原创
【行业前瞻】2023-2024年中国新媒体各领域用户规模统计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4-27 06:06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芒果超媒(300413 SZ)、人民网(603000 SH)、掌阅科技(603533 SH)、中文在线(300364 SZ)、快手-W(1024 HK)、微博-SW(9898 HK)、哔哩哔哩-W(9626 HK)等 [1] 新媒体终端设备规模 - 2024年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 86亿部 彩色电视机产量2 07亿台 平板电脑和PC电脑出货量分别为2987万台和3753万台 [1] - 智能终端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升为新媒体行业的传播及发展提供了支撑 [1] 新媒体应用领域用户规模 - 2024年网络文学、网上外卖、网络支付和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 较2023年分别增长5474万人、4777万人、7505万人和3935万人 [2] - 增长率分别为10 5%、8 8%、7 9%和7 7% [2] 新媒体行业投融资情况 - 2017-2024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439起 融资金额594 52亿元 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超亿元 [3] - 2019年融资金额达到峰值125 04亿元 此后整体呈下降趋势 2024年融资事件8起 融资金额3 95亿元 [3] 新媒体产业投资基金 - 国内新媒体相关的产业基金数量较少 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等发达城市 [5] - 北京数字矩阵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在管基金共21只 管理规模10-20亿元 [7] - 广州市海珠数字经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规模5-10亿元 在管基金4只 [7]
2025年中国新媒体行业重点细分市场竞争状况 头部平台聚集效应明显(组图)
前瞻网· 2025-04-27 01:13
短视频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短视频平台格局从"两强领跑"发展为"三足鼎立",抖音日活稳定在6亿以上,快手平均月活和日活分别达到6 85亿和3 87亿,微信视频号成为重要一极 [1] - 其他短视频平台如央视频、西瓜视频、腾讯微视、好看视频等在差异化细分赛道深耕,平均月活跃人数在1-3亿区间 [1] - 抖音、快手系占据95%以上的市场份额,头部平台聚集效应明显 [4] 短视频平台数据 - 抖音平均月活跃人数超过6亿,所属企业为字节跳动 [2] - 快手平均月活跃人数为6 85亿,所属企业为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2] - 西瓜视频平均月活跃人数为1 8亿,所属企业为字节跳动 [2] - 小红书平均月活跃人数为2亿,所属企业为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 - 哔哩哔哩平均月活跃人数为2 62亿,所属企业为上海宽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2] 中长视频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爱奇艺、腾讯视频、芒果TV、优酷、哔哩哔哩、咪咕视频六大长视频平台用户渗透率占据近93%的市场份额 [7] - 爱奇艺月活量为3 94亿人次,腾讯视频月活量为3 86亿人次,芒果TV月活量为2 68亿人次,哔哩哔哩月活量为2 19亿人次,优酷月活量为1 99亿人次 [10] 直播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热门直播平台包括虎牙直播、斗鱼直播、YY直播、映客直播、花椒直播等,平台调性区分明显 [11] - 斗鱼、虎牙、YY三大直播平台用户渗透率占据市场74 2%的份额,娱乐/游戏直播应用头部平台聚集效应明显 [11] 网络游戏领域企业竞争格局 - 头部游戏制作发行方包括腾讯游戏、网易、米哈游、完美世界、三七游戏等 [14] - 腾讯游戏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485 05亿元,网易2024年前三季度游戏业务收入达到209亿元 [14]
单剧播放2.2亿,点众、中文在线都在投,短剧又一新趋势开始爆发
36氪· 2025-04-23 10:55
动态漫短剧行业升温趋势 - 动态漫短剧成为短剧行业新物种 投放力度大幅提升 点众 中文在线 魔方等公司均在投 [1] - 魔方AI动漫剧投流日耗突破15万 引发行业热议 [1] - 动态漫短剧素材量呈指数型上涨 近6个月素材量分别为1条 5条 14条 82条 215条和460条 [3] - 2025年2月动态漫素材量较1月增加68条 环比上涨485.7% [3] - 动漫相关素材整体呈上升趋势 2025年2月达16895条素材量峰值 [6] 主要投放方分析 - 抖音达人投放素材量最高达33条 占比33% [7] - 香果看好剧投放14条素材 占比14% [7][8] - 白泽剧场投放12条素材 占比12% [7][8] - 微剧吧 星河剧场 光影大剧场各投放9条素材 各占比9% [7][8] - 投放方包括点众等传统短剧巨头和漫趣科技等专注漫剧的公司 [9] - 头腰部公司均有参与 动态漫已成为短剧行业新趋势 [10] 行业升温驱动因素 - AI技术带动产业降本增效 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并缩短周期 [11] - 市场对动漫接受度提高 《哪吒》等作品破圈 短剧市场成熟 [12] - 年轻用户碎片化娱乐需求增长 "动态漫+短剧"成为新物种 [12] - 网络文学及漫画平台积累大量超现实主义IP 提供丰富素材来源 [13] 动态漫优势分析 - 制作成本普遍在2000-5000元/分钟 AI技术可降至1000-2500元/分钟 [14] - 创作自由度更高 能更好展现超现实风格 精准还原原著创意 [15] - 对年轻用户和泛二次元群体吸引力较高 契合玄幻修仙等题材 [16] - 制作周期短 基于静态漫画添加动画效果 节省时间与成本 [14] 动态漫劣势分析 - 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 多数作品简单动态化缺乏创新 [17] - 现实题材开发率不足20% 题材丰富性受限 [18][19] - 超现实题材投流ROI明显更高 现实题材契合度偏低 [18][19] - 部分劣质作品被冠以"PPT动画"差评 易引发审美疲劳 [17] AI技术应用与商业化进展 - AI画面风格与动漫作品天然适配 成为AI短剧新起点 [22][24] - 魔方动态漫短剧《我每天征服一个美女 第一季》抖音播放量达2.2亿 [26] - AI动态漫短剧商业层面更成熟 投流ROI更高且成本更低 [26] - AI转绘技术将真人短剧转绘成动漫风格 核心在于底层AI技术 [27] - 纯粹AI短剧仍存在画面连续性等多重技术难点 [24]
中文在线: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无影响
快讯· 2025-04-09 06:53
公司业务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对公司业务没有影响 [1] - 公司各项业务正常推进 [1] - 未来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1] 行业相关性 - 美国关税政策主要针对新能源、半导体、钢铁铝制品、机械工业设备、化工塑料等产业 [1] - 数字内容为核心业务的中文在线与上述产业不相关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海量优质正版数字内容 [1] - 已构建多维度内容平台矩阵 [1]
中文在线(300364) - 关于变更签字会计师的公告
2025-03-25 11:16
审计相关 - 公司2024年4月19日和5月14日通过续聘中审亚太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议案[2] - 签字合伙人和注册会计师由周志、孙君亮变更为孙君亮、贺佳亮[2] - 孙君亮、贺佳亮近三年无不良执业记录,变更不影响2024年审计工作[5]
中文在线(300364) - 关于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5-02-26 10:16
回购情况 - 拟用2000 - 3000万元回购A股,上限44.78元/股[3] - 2024年8月16日至2025年2月12日实际回购[5] - 回购最高28.01元/股,最低15.63元/股[5] - 回购总金额26,998,914元(不含费用)[5] 股份注销 - 注销1,439,500股,占注销前总股本0.20%[2][5][6] - 2025年2月25日完成注销[2][6] - 注销后总股本减至728,500,118股[2][7] 后续安排 - 变更注册资本、修订章程、办理工商登记备案[8]
中文在线(300364)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暨回购实施完成的公告
2025-02-13 09:00
回购计划 - 拟用2000 - 3000万元自有或自筹资金回购A股股份[2] - 回购价格上限不超44.78元/股,期限12个月[2] 回购实施 - 2024年8月16日首次回购股份[3] - 累计回购1439500股,占总股本0.1972%,金额26998914元[4] - 最高成交价28.01元/股,最低成交价15.63元/股[4] 后续安排 - 回购股份全部用于注销以减少注册资本[13] - 回购后总股本从729939618股减至728500118股[12]
中文在线(300364)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2-06 09:00
回购计划 - 拟用2000 - 3000万元回购A股用于减资,价格不超44.78元/股,预计回购44.6628 - 66.9942万股,占总股本0.06% - 0.09%[3] - 实施期限为股东大会通过方案起12个月内[3] 已回购情况 - 截至2025年1月31日,累计回购1439400股,占总股本0.1972%[4] - 最高成交价26.16元/股,最低15.63元/股,总金额26996113元(不含交易费)[5] 后续安排 - 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在回购期限内继续实施回购计划[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