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林美(002340)
icon
搜索文档
格林美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智通财经· 2025-08-18 11:49
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 公司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 - 合作聚焦全球范围低碳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1] - 以园区"绿电直连"为抓手实施绿电溯源[1] 合作模式与内容 - 双方将展开多层面、多种类的"绿色+循环"模式合作[1] - 通过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构建全球低碳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和运维体系[1] 合作战略意义 - 合作立足国家"双碳"战略[1] - 绿色低碳能源使用将大幅降低碳排放量[1] - 更好满足下游客户对绿电溯源与碳足迹认证要求[1] 公司效益影响 - 有效应对"碳关税"挑战[1] - 提升公司ESG价值[1] - 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盈利能力[1] - 提高产品竞争力[1] - 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1] - 提升全球竞争力[1] - 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投资者利益[1]
格林美: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0:56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公司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 - 合作范围覆盖全球低碳与零碳产业园区建设[1] - 以园区"绿电直连"为核心抓手实施绿电溯源[1] 合作模式 - 双方将开展多层面、多种类的"绿色+循环"模式合作[1] - 合作涉及绿色能源与循环经济领域的深度融合[1]
格林美(002340.SZ):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格隆汇APP· 2025-08-18 10:39
战略合作框架 - 格林美与中国华电湖北分公司于2025年8月18日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 - 合作基于互利共赢原则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推进 [1] - 合作范围覆盖全球低碳与零碳园区建设 新能源项目开发与配套储能设施 电力市场建设与开发 生物质能利用 绿电直连及分布式项目 节能与能源管理 [1] 合作模式与重点 - 以园区绿电直连为抓手实施绿电溯源 展开多层面多种类的绿色+循环模式合作 [1] - 合作涵盖新能源项目开发与配套储能设施建设 [1] - 包括生物质能利用和节能与能源管理领域合作 [1]
格林美(002340) - 关于与华电湖北分公司签署全球范围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
2025-08-18 10:3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格林美与华电湖北分公司2025年8月18日签署全球共建低碳与零碳绿色产业园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效期3年[4][11] - 2024 - 2025年公司还与多家公司及政府签署多项合作协议,部分已履行完毕,部分正常履行中[15][16][1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7月11日公司下属公司与深圳市本征方程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联合开发石墨烯磷酸(锰)铁锂材料产业化技术与市场化推进的战略合作协议[17] 其他新策略 - 双方以格林美荆门园区为基地,2025年内推动风光储新能源项目和绿电直连及分布式项目合作[8] - 合作范围包括全球低碳与零碳园区建设、新能源项目开发等多个领域[7][8] - 双方设立对接专班和高层互访互议机制推动合作落地[10] 公司决策 - 2025年5月19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8]
“新三样”从武汉装船出海
长江日报· 2025-08-18 09:29
武汉港国际航运发展 - 武汉港2024年出入境船舶达100艘次 同比增长49% [2] - 武汉直航境外业务34年发展 国际航线船舶数量稳居长江中上游首位 [2] - 2019年开通首条汉亚直达航线后 2021-2024年每年新增1条国际航线 目前共5条直航航线覆盖日韩俄越印尼 [2] 港口开放与航线拓展 - 2024年新增花山港区至日本门司港航线 汉南港区至日本名古屋航线 [3] - 直航货物结构升级 新增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产品 [3] - 湖北与东亚东南亚经贸联系加强 进口以食品原料/汽配/工业品为主 出口以无纺布/化工品/农副产品为主 [3] 区位与基础设施优势 - 阳逻港实现铁水联运 通过江北铁路香炉山站接入国家铁路网 [3] - 武汉航道通行能力中西部第一 与天河/花湖机场互联形成陆海空枢纽 [3] - 阳逻港服务网络覆盖120国200城 西接中欧班列东联国际直航 [3] 通关效率提升措施 - 边检实施"一船一策" 中国籍船舶享一站办结/免登轮检查便利 [4] - 海关推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 报关流程前置实现货物即到即提 [4] - 7×24小时通关服务 直航船舶享受随到随查待遇 [4] 企业物流成本优化案例 - 格林美印尼至武汉航线开通后 运输时间缩短7-10天至115天 [4] - 企业物流成本下降10%-20% 改变以往需经广州/连云港中转的模式 [4]
2025年H1磷酸锰铁锂盘点:产量高达7500吨,同比增长114%
鑫椤锂电· 2025-08-18 07:06
磷酸锰铁锂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磷酸锰铁锂产量为7500吨 同比增长114% 市场延续高增长 [1] 主要企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珩创纳米 斯科兰德 德方纳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致良新材 当升科技 特瓦时 江西格派 福安青美等企业大批量进入市场仍需时间 [2] - 珩创纳米受益于中美贸易战导致的美国数码市场紧急备货 出货量激增 [2] - 容百斯科兰德与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宁德时代达成合作 同时在电动两轮车市场发力 星恒电源销量同比增长超50%带动其出货量大增 [2] 企业具体进展 - 容百科技2025年上半年磷酸锰铁锂出货量已达2024年全年总量 商用车领域销量突破千吨 二代产品通过稳定性测试 有望年内实现乘用车纯用方案上车 [5] - 致良新材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3万吨磷酸锰铁锂项目 预计明年底投产 投产后年销售收入超15亿元 年税收7500万元 提供400个就业岗位 [5] - 湖南裕能展出M4/M5两款磷酸锰铁锂材料 粉体压实分别达到2 4-2 45g/cm³和2 5-2 55g/cm³ [5] - 格林美建成两万吨磷酸锰铁锂中试示范产线 正在进行量产调试 小试产品技术指标行业领先 2024年5月已进入产线吨级调试阶段 [5] - 四川天力M50产品采用二烧工艺 加工性能良好 BET≤18m²/g 粉体压实2 20-2 30g/cm³ 扣式电池2 5-4 3V 1C放电大于140mAh/g [5]
武汉港“汉亚直航”今年增加近一半
长江日报· 2025-08-18 00:32
武汉港国际航运业务增长 - 武汉港2024年8月15日出入境船舶达100艘次 较2023年同期67艘次增长49% [1] - 武汉直航境外业务34年来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 [1] 国际航线网络扩展 - 2019年开通首条武汉至日本直达航线 2021-2024年新增4条直达航线覆盖韩国釜山港、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越南胡志明港及印尼拉博塔港 [2] - 2024年新增花山港区至日本门司港航线、汉南港区至日本名古屋航线 [2] 货物贸易结构升级 - 直航进口以食品原料、大米、汽配、工业品、大豆、大理石为主 出口以无纺布、化工品、农副产品、汽配为主 [2] - 2024年新增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出口产品 强化与东亚、东南亚经贸联系 [2] 多式联运枢纽优势 - 阳逻港通过铁路专线连接国家铁路网 实现铁水联运与天河/花湖机场互联 [3] - 航线西接中欧班列 东联国际直航 覆盖120多个国家200余个城市 [3] 通关效率提升措施 - 边检实施"一船一策" 对中国籍船舶实行一站办结及免登轮检查 [3] - 海关推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 提供7×24小时随到随查服务 [3] 物流成本优化案例 - 格林美通过武汉-印尼航线运输镍湿法冶炼中间品 航行时间缩短至11.5天 节省7-10天 [4] - 企业物流成本降低10%-20% [4]
拆解中国锂电十三大细分龙头3700亿争霸全球版图|独家
24潮· 2025-08-17 23:03
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化进展 - 全球化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尤其在锂电产业内卷背景下[2] - 13家龙头企业海外收入从2020年391.5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7.40亿元,增幅484.18%[3] - 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下降7.14%,五年间海外收入占比仅增长6.48个百分点至32.93%[3][5] - 阳光电源、中伟股份、恩捷股份、科达利保持连续增长,中伟股份增速最快(连续4年超30%)[5] - 天齐锂业、贝特瑞、格林美、宁德时代、华友钴业出现负增长,天齐锂业降幅达81.13%[5] - 湖南裕能海外收入近乎为0,在正极材料领域全球化表现最弱[5] 企业海外收入数据 - 宁德时代2024年海外收入757.3亿元,同比下降15.77%[6] - 阳光电源2024年海外收入190.62亿元,同比增长104.97%[6] - 华友钴业2024年海外收入372.81亿元,同比增长105.04%[6] - 中伟股份2024年海外收入102.19亿元,同比增长100.14%[6] - 格林美2024年海外收入99.36亿元,同比增长107.43%[6] - 贝特瑞2024年海外收入49.92亿元,同比增长87.18%[6] 海外投资布局 - 12家龙头企业计划/在建海外工厂总投资近3700亿元[9] - 宁德时代海外投资力度最大,5大项目总投资约1789.48亿元[9] - 华友钴业印尼华飞项目投资159.63亿元,年产12万吨镍金属[16] - 中伟股份印尼多个镍项目总投资超150亿元[18] - 恩捷股份匈牙利工厂投资7.87亿欧元,马来西亚项目投资20亿元[19] - 贝特瑞印尼负极材料项目投资4.78亿美元[18] 全球化挑战 - 国轩高科美国23.6亿美元项目因法律纠纷停工[10] - 远景动力美国工厂因关税和补贴问题暂缓建设[11] - 蜂巢能源暂停德国两家工厂(总投资20亿欧元)[11] - 中伟股份终止韩国22亿元镍精炼厂项目[12] - LG新能源与华友钴业合资回收项目推迟[12] - SK on、ECOPRO与格林美62亿元合资计划告吹[13] 行业竞争格局 - 六大核心赛道产能规划已超2025年需求预测上限[9] - 未来三年产业大洗牌不可避免,全球化布局将重塑格局[9] - 企业多采用合资模式出海(如宁德时代与Stellantis、福特合作)[10][16]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加剧不确定性[13] - 贸易规则和壁垒将愈演愈烈,更多项目可能延期或终止[13]
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等申请退役电池包组合方法相关专利,便于电池簇的组合利用
金融界· 2025-08-16 09:18
专利技术 - 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无锡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一项名为"一种退役电池包组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497485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1] - 专利涉及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对多个退役电池包进行组合得到目标电池簇,要求当前总容量极差小于或等于第一极差阈值,并预测使用周期后的总容量极差 [1] 公司背景 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0年,位于武汉市,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注册资本1022003205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7次,拥有商标13条,专利456条,行政许可12个 [2] 无锡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0年,位于无锡市,从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2] - 参与招投标9次,专利172条,行政许可14个 [2] 天津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20年,位于天津市,从事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2] - 参与招投标6次,专利149条,行政许可4个 [2] 格林美(深圳)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成立于2017年,位于深圳市,从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注册资本3000万人民币 [3] - 参与招投标39次,专利22条,行政许可27个 [3]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上涨2.22%,前十大权重包含华友钴业等
金融界· 2025-08-15 12:46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低开高走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上涨2.22%报2233.36点 成交额565.81亿元 [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上涨6.73% 近三个月上涨6.70% 年至今上涨12.35% [1] - 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 电机电控 锂电设备 电芯电池 电池材料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 [1] 指数持仓结构 - 十大权重股为宁德时代(10.04%) 汇川技术(9.23%) 比亚迪(8.03%) 长安汽车(4.73%) 三花智控(4.71%) 华友钴业(4.44%) 亿纬锂能(4.23%) 天齐锂业(3.34%) 赣锋锂业(3.23%) 格林美(2.53%) [1] - 持仓市场板块分布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83.86%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6.14% [1] - 行业分布为工业占比58.17% 可选消费占比22.85% 原材料占比17.81% 信息技术占比1.17% [2] 指数运作机制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调整时间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实施时间相同 [2] - 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将从指数样本中剔除 [2] 相关公募基金 - 跟踪基金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联接A/C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A/C 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 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