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云新材(002297)

搜索文档
博云新材:关于全资子公司长沙鑫航放弃参股公司同比例增资权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4-06-07 09:24
公司增资 - 兴湘集团拟对起降公司增资5000万元,增资后注册资本增至20924.36万元[2][10] - 长沙鑫航放弃同比例增资权,股权比例由18.74%降至14.29%[3] 财务数据 - 2023年末兴湘集团总资产10255621.16万元、净资产5416547.55万元[5] - 2023年末粉冶中心总资产445822万元、净资产303938万元[6] - 2023年末起降公司资产542130110.85元、负债412611041.27元、所有者权益129519069.58元[8] - 2023年度起降公司营收为0,营业利润 -8375526.38元,净利润 -8377094.66元[8] 评估与价格 - 2023年末起降公司所有者权益评估增值率24.05%[9] - 本次增资价格拟定为1.0068元/1元出资[10] 会议审议 - 2024年6月2日独立董事会议同意议案提交董事会[14] - 2024年6月7日董事会通过长沙鑫航放弃增资权议案[14]
博云新材: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4-06-05 12:09
股东情况 - 股东高创投持股44,184,602股,占总股本7.71%[1] 减持计划 - 2024年7 - 9月拟减持不超17,200,000股,不超总股本3%[1][2] - 集中竞价90日内减持不超5,730,000股,占1%[2] - 大宗交易90日内减持不超11,470,000股,占2%[2] - 减持来源为首发前及2012年非公开发行认购股份[2] 承诺与影响 - 高创投曾承诺限售,截止披露日严格遵守[4] - 减持计划实施有不确定性,不影响公司治理等[5]
博云新材(002297)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4-04-29 08:45
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为111,548,056.10元,同比下降16.36%[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78,583.65元,同比增长140.33%[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934,266.13元,同比增长297.16%[4]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11,548,056.10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7,479,147.45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578,583.65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资产总计为2,902,343,291.37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负债总计为740,134,824.19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所有者权益总计为2,162,208,467.18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7,970,112.47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为25,618,701.10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信用减值损失为2,942,622.55元[32]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为0.0307元[32] 现金流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2,498.37万元[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602.81万元[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156.17万元[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4,084.38万元[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2,331.62万元[35]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000.00万元[3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2,000.00万元[3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177.37万元[3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171.69万元[36]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9,626.79万元[36] 资产负债 - 应收票据减少27,046,137.75元,降幅29.99%[8] - 应收款项融资减少8,658,231.86元,降幅60.72%[9] - 预付款项增加4,131,857.44元,增幅39.06%[10] - 应付票据减少47,575,743.45元,降幅37.93%[12] - 应付账款增加81,992,768.92元,增幅79.46%[13]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数据,其中货币资金5.34亿元、应收账款2.76亿元、存货5.96亿元[3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合并资产负债表数据,其中固定资产7.34亿元、在建工程1.97亿元、无形资产2.54亿元[31] 股东情况 - 公司前10大股东持股情况,其中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持股12.65%[27] - 公司前10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27] - 公司前10大股东中部分通过投资者信用账户参与融资融券业务[29] 其他收益 - 其他收益增加21,376,532.38元,增幅503.91%[16]
博云新材:关于举行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通知
2024-04-08 08:05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4年4月3日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及摘要[1] 业绩说明会安排 - 2024年4月15日15:00至16:30举行2023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1]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举行[1] 出席人员 - 总裁冯志荣、独立董事肖加余、副总裁兼董秘曾光辉、财务总监严琦出席[1] 问题征集与回答 - 可在“互动易”平台提前征集2023年年度业绩说明会问题[2] - 公司将在业绩说明会信披允许范围内回答普遍关注问题[2]
博云新材(002297) - 2023 Q4 - 年度财报
2024-04-02 16:00
财务数据概述 - [2023年营业收入为5.91亿元,较2022年增长6.04%][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7.54万元,较2022年增长22.24%][7] - [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21.81万元,较2022年增长21.45%][7]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2.49万元,较2022年减少66.95%][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511元/股,较2022年增长22.25%][7] - [2023年末总资产为28.59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6.43%][7] - [2023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1.22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1.56%][7] - [2023年各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33亿元、1.59亿元、1.65亿元、1.33亿元][10] - [2023年各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31.45万元、281.35万元、1019.26万元、895.49万元][10] - [2023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2805.74万元,2022年为2294.62万元,2021年为2994.25万元][10]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591,057,966.96元,同比增加6.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75,440.07元,同比增加22.24%][21]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91亿元,同比增长6.04%,其中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收入2.43亿元,同比增长3.39%;粉末冶金(硬质合金)收入3.25亿元,同比增长8.07%][23][24] - [国内地区收入5.31亿元,占比89.88%,同比增长2.02%;国外地区收入5980.57万元,占比10.12%,同比增长62.97%][24] - [粉末冶金(硬质合金)销售量884.47吨,同比增长16.39%;生产量963.76吨,同比增长16.77%;库存量400.64吨,同比增长24.67%][24] - [2023年营业成本为4.28亿元,同比增长8.43%,其中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成本1.41亿元,同比增长0.23%;粉末冶金(硬质合金)成本2.87亿元,同比增长12.98%][25]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62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7.38%,且无关联方销售额][25] - [2023年销售费用2507.05万元,同比增加20.25%;管理费用5327.65万元,同比增加0.48%;财务费用 - 309.21万元,同比减少67.70%;研发费用4708.92万元,同比增加11.79%][26][27][28] - [2023年研发人员数量130人,较2022年增加5.69%;研发投入金额7953.85万元,较2022年增加23.22%][32]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4.98亿元,同比减少18.55%;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84亿元,同比减少14.8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32.49万元,同比减少66.95%][32]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296.41万元,同比减少84.88%;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27亿元,同比减少9.9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1.94亿元,同比减少465.22%][32] - [2023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30亿元,同比增加360.94%;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4亿元,同比增加199.0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691.73万元,同比增加1716.93%][33]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8311.70万元,同比减少583.94%][33] - [2023年投资收益 - 1432.5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41.36%;资产减值 - 669.62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 - 19.33%][36] - [2023年末货币资金5.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7.91%,较年初下降4.52%;应收账款2.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0.44%,较年初增长1.74%;合同资产235.37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08%,较年初增长0.06%;存货5.4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9.06%,较年初增长1.33%][36][38][39][40] - [长期股权投资比年初下降55.09%,为1491.04万元,因本期合资公司亏损所致][41] - [固定资产比年初增长19.14%,为7.12亿元,因子公司博云东方麓谷基地产业化项目设备购置增加所致][42] - [在建工程比年初增长359.92%,为2.30亿元,因子公司博云东方短期借款增加所致][43] - [合同负债比年初增长45.25%,为1271.66万元,因母公司博云新材及子公司博云东方本期预收货款增加所致][44] - [长期借款比年初下降100%,为7600万元,因母公司博云新材归还长期借款所致][45] - [2023年营业总收入5.91亿元,较2022年的5.57亿元增长6.03%][167] - [2023年营业总成本5.68亿元,较2022年的5.15亿元增长10.14%][168] - [2023年营业利润3397.67万元,较2022年的2966.39万元增长14.54%][168] - [2023年净利润2929.70万元,较2022年的2431.56万元增长20.49%][168]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合计5.92亿元,较年初的4.04亿元增长46.60%][165] - [2023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22亿元,较年初的1.70亿元下降28.80%][165] - [2023年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45亿元,较年初的21.12亿元增长1.54%][165] - [2023年研发费用4708.92万元,较2022年的4212.29万元增长11.80%][168] - [2023年末应收账款2.14亿元,较年初的1.72亿元增长24.56%][166] - [2023年末存货1.20亿元,较年初的1.20亿元基本持平][16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3年为2927.54万元,2022年为2394.91万元,同比增长22.24%][169] - [母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为2.07亿元,2022年为1.95亿元,同比增长6.21%][169] - [母公司2023年营业利润为4223.84万元,2022年为2828.35万元,同比增长49.34%][170] - [母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3709.64万元,2022年为2489.21万元,同比增长49.03%][170]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0647元,2022年为0.0434元,同比增长49.08%][17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4.98亿元,2022年为6.11亿元,同比下降18.55%][171] - [2023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84亿元,2022年为5.68亿元,同比下降14.76%][171] - [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2.49万元,2022年为4334.96万元,同比下降66.95%][171] - [2023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296.41万元,2022年为2.18亿元,同比下降84.88%][171] - [2023年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1.94亿元,2022年为1.62亿元,同比增长19.26%][171] - [2023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49677908亿元,2022年为-0.3441056127亿元][172] - [2023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9691726386亿元,2022年为0.0533412136亿元][172]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0.831169799亿元,2022年为0.1717500613亿元][172] - [2023年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330184046亿元,2022年为0.2982550941亿元][172] - [2023年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1618837827亿元,2022年为0.9055353554亿元][173] - [2023年母公司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7899486111亿元,2022年为-0.0041925825亿元][173] - [2023年母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0.6185612079亿元,2022年为1.1618353559亿元][173]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金额为部分项目有变动,如其他综合收益增加3.2329275400亿元等][175][176] - [2023年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2.3亿元,2022年为0.5亿元][172] - [2023年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28亿元,2022年为0.418亿元][172]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股本为573,104,819.00元,较期初无变化;资本公积为1,679,298,444.02元,较期初有变动;盈余公积为11,0193,369.40元等[184]] - [2023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股本为573,104,819.00元,较期初无变化;资本公积为1,668,928,880.35元等[188]]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综合收益总额变动金额为96.64、27.10、23.74、52、13.26等[182]] - [2023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综合收益总额变动金额为3,160,640.00、37,096,419.05、40,257,059.05[186]] - [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股本为573,104,819.00元,资本公积为1,678,361,690.24元等[179]] - [2022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股本为573,104,819.00元,资本公积为1,668,928,880.35元等[188]] - [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涉及综合收益、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利润分配等方面[182]] - [2023年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期增减变动涉及综合收益、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利润分配等方面[18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计算包含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17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计算包含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项目[185]] - [公司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3,765,799.96元][189] 利润分配计划 - [公司计划2023年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2] - [公司计划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2] 行业发展情况 - [2023年国内航空业积极发展,全球航空业保持复苏,客运总量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13] - [2023年商业航天飞速发展,产业规模高速增长,发射配套固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材料稳步增长][13] - [2023年我国硬质合金行业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但高性能硬质合金需求有望保持较高水平][13] - [2024年全球客运需求预计每年增长3.7%,全球机队数量将增长一倍以上,亚太市场占全球需求40%以上,一半来自中国][66] - [我国ARJ21新支线飞机累计交付127架,C919累计获得订单超1200架,C929宽体客机研制进入详细设计阶段][66] - [根据《World Air Forces 2024》,我国拥有各类军用飞机3304架,不到美国的30%][66] - [2023年中国航天完成67次轨道发射任务,2024年预计实施超百次发射][67] - [2023年国内硬质合金总产量约为5.07万吨,与2022年产量基本持平][67] 公司业务介绍 -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机轮刹车系统及刹车材料、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14] - [公司在航空用碳/碳刹车产品方面已取得波音757、空客320系列等机型PMA证书][14] - [2023年5月,应用公司碳刹车产品技术的中国自主研相关成果有所进展(文档未完整表述)][14] - [粉末冶金材料刹车产品方面,公司开发出多种粉末冶金航空刹车副及多款无人机粉末冶金刹车副][15] - [航天用碳/碳复合材料方面,二十多个型号产品已定型并批量生产,三十多个新型号处在研制阶段,碳/碳喉衬材料应用于“快舟系列”火箭][15] - [控股子公司博云东方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15] - [伟徽新材研发稀有金属粉体新材料,开发新产品
博云新材:2023年年度审计报告
2024-04-02 10:31
业绩总结 - 2023年营业总收入为5.91亿元,较上期增长6.03%[27] - 2023年营业总成本为5.68亿元,较上期增长10.14%[27] - 2023年净利润为2929.7万元,较上期增长20.49%[27]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05元/股,上期均为0.04元/股[27] - 2023年其他收益为2689.46万元,较上期增长12.57%[27] - 2023年投资收益为 - 1432.52万元,较上期亏损减少32.09%[27] 财务状况 - 2023年末存货账面价值为544,930,137.33元,占期末资产总额的19.06%[6] - 2023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87,250,851.54元[6] - 期末资产总计28.59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6.42%[17]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14.83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2.27%[17] - 期末非流动资产合计13.76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1.34%[17] - 期末负债合计7.14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24.41%[20] - 期末流动负债合计5.92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46.60%[20] - 期末非流动负债合计1.22亿元,较上年年末下降28.80%[20] - 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21.45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1.54%[20] 现金流量 -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24,899.54元,上期为43,349,602.06元[33] - 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94,496,779.08元,上期为 - 34,410,561.27元[33] - 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6,917,263.86元,上期为5,334,121.36元[33] 研发与资本化 - 航天类新产品、新型飞机刹车材料研制项目形成飞机刹车材料技术规范时作为资本化时点[124] - 飞机刹车材料改进研制项目将实质性研发支出直接资本化[124] - 新型飞机机轮及刹车系统研制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确定功能基线时作为资本化时点[124] - 飞机机轮及刹车系统改进研制项目将实质性研发支出直接资本化[124] - 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研发以完成配方试验作为资本化时点[125] 其他 - 公司财务报表于2024年4月1日经董事会批准报出[51] - 公司及部分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研发费用有相应税前加计扣除和摊销政策[178]
博云新材:关于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4-04-02 10:28
资产减值准备审议 - 2024年4月1日公司召开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议案[1] -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董事会、监事会均同意本次计提[4][5][6] 坏账准备数据 - 坏账准备期初8240.58万元,本期计提60.90万元,转回379.10万元,期末7922.38万元[1]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初7620.37万元,本期计提 - 188.07万元,转回97.91万元,期末7334.38万元[1]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期初276.18万元,本期计提241.10万元,转回276.18万元,期末241.10万元[1]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期初344.03万元,本期计提7.87万元,转回5.00万元,期末346.90万元[1] 其他减值准备数据 - 存货跌价准备期初8921.05万元,本期计提507.73万元,转销703.69万元,期末8725.09万元[2] - 合同资产减值损失期初3.65万元,本期计提9.06万元,期末12.71万元[2] - 其他流动资产减值准备期初125.93万元,本期计提152.83万元,期末278.76万元[2] 减值影响 - 本次计提减值准备合计730.52万元,减少2023年度归母净利润611.30万元,合并报表归母所有者权益减少611.30万元[3]
博云新材:董事会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4-04-02 10:28
独立董事评估 - 公司于2024年4月1日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进行评估[2] - 评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1] - 独立董事独立性符合要求[1]
博云新材: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2024-04-02 10:28
审计相关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博云新材2023年12月31日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2] - 公司董事会负责建立健全和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3] -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控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披露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4] 内控情况 - 内控有固有局限性,推测未来有效性有风险[5] - 公司于2023年12月31日在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控[7]
博云新材:2023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潘传平)
2024-04-02 10:28
会议情况 - 2023年召开6次董事会会议、1次年度股东大会会议[2] - 独立董事应出席董事会6次,现场出席1次,通讯参加5次[2] 关联交易 - 2023年预计与关联方发生关联交易总金额2429.82万元[7] - 2023年6月26日子公司按9.09%持股比例出资1363万元增资关联方[8] 公司决策 - 2023年4月13日同意补选李寒波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9] - 2023年4月13日确认高管2022年度考核结果及薪酬总额[9,10] - 2023年6月8日同意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3年财务审计机构[8] - 2023年8月29日修订高管薪酬激励与业绩考核管理办法[11] 未来展望 - 2024年独立董事将继续履职维护公司及股东利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