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莱茵生物(002166)
icon
搜索文档
甜菊糖苷迭代迎新 合成生物重塑植提产业生态
江南时报· 2025-08-21 07:53
莱茵生物RebM2审批进展 - 公司申报的甜菊糖苷RebM2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公示阶段 正在积极推动后续审批工作[1] - RebM2已通过美国FDA的GRAS认证 可在美国食品饮料市场合法销售[1] - RebM2是公司研发团队首家开发并产业化落地的全新成分甜味剂[1] RebM2产品优势 - 甜度达蔗糖200倍 甜味释放曲线呈现"前甜柔和 中甜饱满 后甜短"特征[2] - 突破传统植提甜菊糖苷口感瓶颈 甜味爆发时间与蔗糖差异较小[2] - 与多种甜味剂复配可实现减糖配方成本优化与口感升级 已在20余个食品品类实证有效[2] - 相较传统植提法 酶转化工艺将稀有单体得率提升至75%以上[2] 合成生物技术布局 - 公司与江南大学合作完成罗汉果甜苷V全合成技术研究[3] - 控股子公司赛迪科在左旋β-半乳葡聚糖领域实现重要突破[3] - 合成生物技术有效缓解植物原料依赖 增强供应链稳定性[3] - 公司采用"天然提取+生物合成"双技术路线推进战略转型[3] 市场应用前景 - RebM2具有更佳甜味特性 更纯净口感 更稳定性状及更好溶解性[1] - 产品在食品 饮料 膳食补充剂 动物营养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空间[1] - 合成生物技术正重构食品工业甜味逻辑 推动行业向技术驱动型转变[2][3]
莱茵生物(002166.SZ):暂无规模化生产天然色素的计划
格隆汇· 2025-08-21 07:19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主营产品以功能性成分为主 [1] - 暂无规模化生产天然色素的计划 [1]
莱茵生物(002166.SZ):拥有一定量的CBD存货,美国印州工厂具备工业大麻提取物的生产能力
格隆汇· 2025-08-21 07:12
公司业务与产能 - 公司拥有一定量的CBD存货 [1] - 美国印州工厂具备工业大麻提取物的生产能力 [1] - 生产体系可及时响应市场需求 [1]
莱茵生物:暂无规模化生产天然色素的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4:19
公司回应 - 公司主营产品以功能性成分为主 [2] - 公司暂无规模化生产天然色素的计划 [2] 投资者关注点 - 投资者询问公司在美国FDA取消合成色素情况下能否调整生产天然色素 [2]
莱茵生物RebM2国内公示收官 重新定义食品饮料甜味解决方案
证券时报网· 2025-08-20 14:16
公司动态与产品进展 - 公司申报的甜菊糖苷RebM2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国内征求意见稿公示阶段已于8月14日结束 公司正积极推动后续审批工作 [1] - 公司RebM2产品已于今年2月通过美国FDA GRAS认证 可在美国食品饮料市场合法销售 [1] - 公司合成生物车间已于2024年9月投产运营 并具备RebM2的量产能力 [3] - 公司将持续聚焦RebM2的深度开发 围绕该产品开展应用创新与研发 丰富产品矩阵 [4] 产品特性与技术优势 - RebM2甜度达蔗糖的150至200倍 零热量且高安全 甜味释放曲线呈现"前甜柔和 中甜饱满 后甜短"特征 [2] - 产品采用酶转化法生产 在效率 成本和质量方面实现明显提升 溶解性大幅提高 应用更加灵活便捷 [3] - RebM2具有良好的货架期稳定性和应用稳定性 在121℃/30分钟高压杀菌条件下含量稳定 在pH3-8范围内含量也稳定 [3] - 产品由公司研发团队独家开发 突破了传统植提甜菊糖苷的口感瓶颈 解决了甜感滞后问题 [1][2] 市场潜力与行业趋势 - 在全球减糖行动推进背景下 市场对低卡高甜口感纯正的甜味解决方案需求迫切 [2] - RebM2可与阿洛酮糖 赤藓糖醇等低甜甜味剂复配优化成本与口感 也可与三氯蔗糖等高甜甜味剂复配减少用量并掩盖金属后味 [3] - 产品已在20余个食品品类完成实证研究 覆盖乳制品 饮料 烘焙 调味品等核心赛道 [3] - 产品国内公示阶段完成标志着距离正式进入国内巨大食品饮料市场更近一步 有望掀起天然甜味剂新变革 [1]
莱茵生物:RebM2目前已在乳制品、饮料、烘焙、调味品等多个应用场景完成实证研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14:18
产品技术突破 - RebM2突破传统植提甜菊糖苷口感瓶颈 解决第一代产品普遍存在的口感缺陷问题 [1] - 产品具备零热量、高安全性和接近蔗糖的纯正甜感三大核心优势 成为最理想的天然甜味剂之一 [1] - 已通过国内新食品添加剂公示期 获得市场准入资格 [3] 应用领域拓展 - 可与赤藓糖醇、阿洛酮糖等低倍甜味剂及RA、罗汉果甜苷等高倍甜味剂进行复配 形成定制化甜味体系方案 [1] - 已在乳制品、饮料、烘焙、调味品等多个应用场景完成实证研究 [1] - 应用领域覆盖食品饮料工业多个细分市场 [1] 市场前景 - 未来市场前景可期 产品竞争优势明显 [1] - 作为新型天然甜味剂解决方案 满足市场对零热量高安全性甜味剂的需求 [1]
莱茵生物:RebM2产品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3:21
核心观点 - 公司甜菊糖苷产品RebM2在国内进入审批阶段 在美国已通过认证 有望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1] 国内市场进展 - 甜菊糖苷RebM2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的征求意见稿公示阶段于8月14日结束 [1] - 公司正积极推动后续审批工作 [1] 海外市场进展 - 今年2月RebM2已通过美国FDAGRAS认证 [1] - 产品可在美国食品饮料市场合法销售 [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RebM2产品由公司研发团队独家开发 [1] - 采用酶转化法生产工艺 [1]
受益减糖浪潮,Reb M2申报新食品添加剂公示期结束
全景网· 2025-08-17 09:24
甜菊糖苷(酶转化法)Reb M2获批进展 - 莱茵生物申报的甜菊糖苷(酶转化法)Reb M2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已完成征求意见稿公示阶段 后续有望逐步进入国内食品饮料市场 [1] 行业政策与市场需求驱动 - 全球减糖行动力度空前 WHO建议将游离糖摄入控制在总能量10%以下 中国《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将减糖纳入国民健康管理重点 [1] - 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共同催生对"低卡 高甜 口感纯正"甜味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 [1] 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 - 甜菊糖苷(酶转化法)Reb M2通过酶转化技术突破传统植提甜菊糖苷的口感瓶颈 填补"高甜度与自然风味平衡"的市场空白 [1] - 相较于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安全性争议和第一代植提甜菊糖苷的后苦味缺陷 Reb M2具备"零热量 高安全性 接近蔗糖的纯正甜感"三大优势 [1] - Reb M2甜度达蔗糖的150-200倍 甜味释放曲线呈现"前甜柔和 中甜饱满 后甜短"特征 感官盲测中与蔗糖接受度差异不显著 [2] 产品应用与市场潜力 - Reb M2可与阿洛酮糖 赤藓糖醇等低甜甜味剂复配优化成本与口感 或与三氯蔗糖等高甜甜味剂复配掩盖金属后味并减少用量 [2] - 已在20余个食品品类完成实证研究 覆盖乳制品 饮料 烘焙 调味品等核心赛道 [2] 行业升级与公司机遇 - Reb M2推动甜菊糖苷行业从传统植提工艺向绿色生物制造升级 [2] - 为莱茵生物打开通往健康食饮市场的广阔赛道 [2]
莱茵生物盘中快速反弹 5分钟内涨幅超2%
金融界· 2025-08-13 18:31
股价表现 - 莱茵生物股价在8月13日盘中快速拉升,5分钟内涨幅超过2% [1] - 截至10点54分,该股报8 6元,成交额达5 02亿元,换手率为13 25% [1] 公司业务 - 莱茵生物属于中药板块,主营业务为植物提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 [1] 资金流向 - 8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05 27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 08%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995 3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2 62% [1]
莱茵生物深耕合成生物领域 核心产品瑞鲍迪苷M2已获FDA认证
证券时报网· 2025-08-12 13:3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酶转化法生产的瑞鲍迪苷M2(RebM2)获得美国FDA的GRAS认证 标志着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产业化进入加速阶段 [1] - 公司合成生物车间总投资2 1亿元 配备12条全自动化产线 全面达产后年产能超1000吨 年产值突破10亿元 [1] - 公司采用酶转化法生产RebM2 在效率 成本和质量上具备显著竞争力 解决了传统生产工艺的痛点 [3] 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 - 公司自2016年起布局合成生物学 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江南大学等机构合作 聚焦天然甜味剂及生物多糖领域 [2] - 截至2024年9月 公司已获得8项合成生物学相关专利授权 另有10项专利申请处于受理状态 [2] - 公司与江南大学陈坚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罗汉果甜苷V全合成技术 成为业内首家实现该技术路径的企业 [2] 产品与认证进展 - RebM2是甜菊糖苷类甜味剂中的稀有高价值单体 在甜味特性 口感纯净度 稳定性及溶解性方面优于RebD RebM等成分 [2] - 2024年6月公司某一创新型甜叶菊RM系列产品已获得Self-GRAS认证 具备商业化条件 [2] - RebM2应用场景覆盖食品 饮料 膳食补充剂等多个领域 与其他甜味剂复配能显著提升整体效果 [2] 产能与产业化 - 合成生物车间于2023年初启动建设 建筑面积12200平方米 搭载自动化分离纯化系统和实时监控体系 [1] - 车间投产构建了公司在全球合成生物领域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落地承接能力 [1] - 合成生物车间已具备量产能力 此次认证将加速产品全球市场推广 助力公司产能释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