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英特集团(000411)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商业板块8月27日跌2.71%,塞力医疗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4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7 08:43
医药商业板块市场表现 - 医药商业板块整体下跌2.71% 领跌个股为塞力医疗(-8.93%)、合量中国(-5.15%)和药易购(-5.10%)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43亿元 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82亿元和3.61亿元 [1] - 上证指数下跌1.76%至3800.35点 深证成指下跌1.43%至12295.07点 [1] 个股资金流向 - 九州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8亿元(占比18.23%) 但散户资金净流出1.35亿元(占比-20.76%) [2] - 大参林主力净流入2997.16万元(占比15.7%) 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049.34万元和1947.82万元 [2] - 国药一致主力净流入1505.28万元(占比7.49%) 游资净流出2231.93万元(占比-11.11%) [2] 成交活跃度 - 塞力医疗成交额达16.71亿元 成交量48.47万手 为板块内最高 [1] - 海于生物成交量62.28万手居首 成交额1.68亿元 [1] - 一心堂成交额3.56亿元 成交量23.74万手 [1]
英特集团:截至2025年8月8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1503户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1:44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8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1503户 [1]
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 医药流通模式随着产业需求不断丰富
前瞻网· 2025-08-20 10:03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国药控股(01099 HK) 上海医药(601607 SH) 华润医药(03320 HK) 九州通(600998 SH) 南京医药(600713 SH) 华东医药(000963 SZ) 英特集团(000411 SZ) 是医药流通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 [1] 行业商业模式分类 - 医药流通行业是医药行业的子行业 专门从事医药商品经营活动 主要负责药品在市场上的流通 [1] -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可分为批发模式 零售模式 各类新型流通模式三类 [1] 批发模式 - 批发模式即分销模式 批量将药品和医疗器械销售给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最后环节 包括医疗机构 零售药店 基层医疗机构等或下游分销商 [4] - 根据销售对象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 其中第三终端受互联网医院青睐 [4] 零售模式 - 零售模式是指零售药店从医药制造企业或其他医药流通企业购进医药产品后 将其销售给个人消费者以赚取进销差价的模式 [7] - 相较于批发模式 零售模式的规模更小 但毛利率更高 [7] 互联网医药新零售模式 - 互联网医药新零售模式主要是指各类互联网医院及医药电商 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诊疗及药品销售 [9] - 包括B2B B2C O2O等模式 [9] 第三方医药冷链物流 - "十四五"时期 药品流通行业需构建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新体系 完善行业标准着重提升网络化 规模化 专业化水平使医药物流网络布局更加合理仓储运输全过程信息可追溯 配送更加安全 [12] - 可为医药企业节约重大初期投入 保温箱 蓄冷剂等不需要自行购买 物流公司可以提供 企业无需考虑运作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12] - 外包给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可以解决运输中温度链断掉的难题 即使有品种多样性 少量性和发货地的零散性等特点 冷链物流公司也可以充分整合资源 采取多式联运以发挥第三方冷链物流的优势 [12] - 减少药品损失和退货过程中的逆向物流成本 通过全程冷链温度自动记录 跟踪和上传 可以实现GPS的精确定位 随时掌握运输车辆信息 同时拥有专业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EDI电子数据交换中心 与监管部门及委托方同步交换数据 对发生质量缺陷的产品可以通过标签追溯自动查询 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召回或销毁过期药品及不及格药品 大大降低药品的不合格率 保证药品质量 [12] - 实现医药物流供应链的优化 供货商将产品集中在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 再集中装车配送到各需求方 第三方冷链物流通过先进的信息一体化管理 根据医药企业的物流订单 按量 按段拆分合并形成作业单 为其提供合理的运输工具 便利的联合运输等 从而优化医药供应链的流通效率 [12]
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 医药流通模式随着产业需求不断丰富【组图】
前瞻网· 2025-08-20 09:15
医药流通行业商业模式 -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分为批发模式、零售模式和各类新型流通模式三类 [1] - 批发模式毛利率较低 包括纯销、快批和调拨等子类 [1] - 零售模式毛利率较高 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 是药品流通最终环节 [1] 批发模式细分 - 批发模式根据销售对象分为医院直销、商业调拨和第三终端三类 [3] - 第三终端因渠道下沉和分散特点 成为互联网医药企业重点布局市场 [3] - 批发模式批量销售药品医疗器械给医疗机构、零售药店或下游分销商 [3] 零售模式特征 - 零售药店通过进销差价盈利 规模较小但毛利率高于批发模式 [4] - 零售模式分为单店模式及连锁模式 连锁模式包含直营和加盟两种经营模式 [4] 互联网医药零售 - 互联网医药新零售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诊疗及药品销售 [6] - 具体模式包括B2B、B2C、O2O等多种形式 [6] 第三方冷链物流优势 - 第三方冷链物流可为医药企业节约大量前期投入 无需自购保温箱蓄冷剂 [11] - 通过全程温度自动记录和GPS定位 减少药品损失和逆向物流成本 [11] - 通过集中配送和信息一体化管理 优化医药供应链流通效率 [11] 行业政策导向 - "十四五"期间要求构建现代智慧医药供应链服务体系 提升网络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10] - 要求医药物流实现全过程信息可追溯 配送更加安全高效便捷 [10] - 第三方物流是对现有医药流通领域的有效补充 [10]
134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3:25
主力资金净买入情况 - 沪深两市共有134只个股连续5日或5日以上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青松建化连续18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天数最多 [1] - 济川药业连续12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鼎阳科技连续11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苏州银行和中持股份均连续10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 宏昌电子、光大嘉宝、英特集团、晶科科技均连续9个交易日获主力资金净买入 [1]
医药商业板块8月13日跌0.01%,华人健康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3373.55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08:41
板块整体表现 - 医药商业板块当日下跌0.01%,表现弱于大盘,上证指数上涨0.48%,深证成指上涨1.76%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塞力医疗领涨6.55%,华人健康领跌1.76% [1][2] 个股价格变动 - 涨幅前三位:塞力医疗(603716)涨6.55%至31.09元,国发股份(600538)涨1.75%至6.38元,英特集团(000411)涨1.32%至11.49元 [1] - 跌幅前三位:华人健康(301408)跌1.76%至15.11元,药易购(300937)跌1.60%至30.05元,百洋医药(301015)跌1.55%至25.98元 [2] 成交情况 - 塞力医疗成交55.62万手,成交额16.71亿元,为板块最高 [1] - 百洋医药成交29.18万手,成交额7.77亿元 [2] - 润达医疗成交21.80万手,成交额3.94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373.55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831.9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205.49万元 [2] - 塞力医疗主力净流入1.09亿元,占比6.54%,但游资净流出8469.74万元 [3] - 英特集团主力净流入1215.32万元,占比13.01% [3] - 柳药集团主力净流入918.78万元,占比5.61% [3]
洞察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及排名情况(附市场集中度、企业排名等)
前瞻网· 2025-08-04 06:33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国药控股(01099 HK) 上海医药(601607 SH) 华润医药(03320 HK) 九州通(600998 SH) 南京医药(600713 SH) 华东医药(000963 SZ) 英特集团(000411 SZ) [1]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竞争梯队 - 第一梯队为全国性批发巨头 包括中国医药 上海医药 华润医药及九州通 收入在千亿以上水平 [1] - 第二梯队包括广州医药 南京医药等企业 [1]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零售药店排名 - 大参林排名第一 国大药房位居第二 益丰排名第三 [3] - 老百姓位列第4名 一心堂位列第5名 [3] - 前5名顺序与2022-2023年相比变化较大 [3] - 海王星辰大药房排名第6 全亿大药房排名第7 漱玉平民大药房排名第8 健之佳专业药房排名第9 北京同仁堂药房排名第10 [3]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电商品牌排名 - 方舟健客网上药店排名第一 采用H2H智慧医疗新生态模式 [3][4] - 1药网排名第二 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的领军企业且在美股上市 [3][4] - 京东健康排名第三 用药助手排名第四 叮当快药排名第五 [4] - 药房网商城排名第六 药兜网排名第七 怡康到家排名第八 好药师排名第九 海王星辰排名第十 [4]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战略集群分析 - 华润医药 上海医药 九州通和国药控股被划分为导向者 收入超千亿 [5] - 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 凭借经验优势发展较为成熟 [5]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行业竞争激烈 参与者众多 包括医药批发企业 医药零售企业以及医药品牌运营企业 [7] - 药品和药械公司为降本增效逐步加入医药流通供应链市场 [7]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及排名情况(附市场集中度、企业排名等)
前瞻网· 2025-08-04 06:09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竞争梯队 - 行业企业划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全国性批发巨头(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收入超千亿 [1] - 第二梯队包括广州医药、南京医药、重庆医药等,营收低于千亿但已形成一定规模 [1] - 第三梯队为其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 [1]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零售药店排名 - 大参林排名第一,国大药房第二,益丰第三,老百姓和一心堂分列第四、第五 [3] - 前10名还包括海王星辰、全亿健康、漱玉平民、健之佳、北京同仁堂 [3]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西安怡康医药等连锁药店进入榜单前25位 [3]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电商品牌排名 - 方舟健客网上药店排名第一,采用H2H智慧医疗模式 [4] - 1药网为美股上市企业,主打T2B2C数字科技连接模式 [4] - 京东健康依托京东物流建立全国药品配送网络 [4]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战略集群 - 导向者企业(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国药控股)营收超千亿,业务布局全面 [5] - 突出者企业(益丰药房、华东医药、大参林等)毛利率表现优异 [5] - 行业内无企业同时实现高收入和高毛利率 [5]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状态 - 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品牌运营企业及电商 [7] - 上游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低,下游医疗机构和患者有一定议价能力 [7] - 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量化值1),替代品威胁较小(量化值0) [7]
英特集团(000411) - 000411英特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10
2025-07-10 07:48
公司基本情况 - 证券代码为 000411,证券简称为英特集团,投资者关系活动于 2025 年 7 月 8 日在公司会议室举行,参与单位有招商基金、浙商证券,接待人员包括副总经理曹德智等 [1] 零售终端情况 - 旗下拥有英特怡年等多个医药零售子品牌,覆盖全省 11 个地市,门店超 200 家,含普通药店与 DTP 药店等,DTP 业务有 500 余个品规合作资质 [1] 回款情况 - 应收账款回款周期总体稳定,浙江省内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客户回款周期有差异,公司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管理相关指标 [1] 收购华通医药情况 - 英特药业以 36,910.00 万元竞得华通医药 100%股权,华通医药批发业务在基层公立医疗市场有优势,零售板块华通连锁属医药零售百强企业,与公司业务协同高,交易待反垄断审查,后续将办理相关手续 [1][2] 现金分红规划 - 根据《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满足条件时当年度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 10%,2024 年度现金分配 2 亿元,占本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38.06%,2022 - 2024 年度累计现金分红 4.23 亿元,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平均净利润的 103.39% [2] 激励计划情况 - 2021 年、2022 年分两批授予公司骨干限制性股票,部分期次尚处锁定阶段 [2]
英特集团: 2025年第二季度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情况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2 16:06
可转债发行上市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月5日公开发行600万张可转债,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6亿元,期限6年 [1] - 可转债自2021年3月10日起在深交所上市交易,债券简称"英特转债",债券代码"127028" [2] - 初始转股价为19.89元/股,转股期为2021年7月12日至2027年1月4日 [1][2] 转股价格调整历史 - 2021年4月10日转股价格修正为13.40元/股 [2] - 2021年5月27日因权益分派调整为13.40元/股(每10股派0.65元现金红利) [3] - 2021年12月24日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为13.22元/股 [3] - 2022年6月15日因权益分派(每10股派1.999562元+转增2股)调整为10.85元/股 [4] - 2022年11月16日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为10.83元/股 [4] - 2023年6月8日因权益分派调整为9.98元/股 [5] - 2024年5月29日因权益分派(每10股派3.045元)调整为9.68元/股 [6] - 2025年6月5日因权益分派调整为9.30元/股 [6] 可转债转股及股份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英特转债未发生转股,剩余挂牌交易量406.21万张,余额4.06亿元 [7] - 2025年第二季度限售流通股减少9万股至1.99亿股(占比38.15%),其中高管锁定股减少9万股至59.1万股 [8] - 无限售流通股增加9万股至3.23亿股(占比61.85%),总股本维持5.22亿股不变 [8] 权益分派方案 - 2020年度:每10股派0.65元现金红利,总额1618.11万元 [3] - 2021年度:每10股派1.999562元+转增2股,总股本增至3.07亿股 [4] - 2022年度:每10股派3.045元现金红利,总额1.59亿元 [6] - 2024年度:每10股派3.83元现金红利,总额2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