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旦微电(688385)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复旦(0138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09:0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9%[7]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39亿元,同比增长2.49%[26]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18.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7.94亿元人民币增长2.5%[59] - 营业收入为17.4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7.19亿元增长1.5%[6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35] - 营业总收入为7.94亿元人民币,其中安全与识别芯片(2.69亿元)、非挥发性存储器(1.51亿元)、智能电表芯片(1.45亿元)、FPGA及其他产品(1.68亿元)是主要收入来源[13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4.38%[7]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94亿元,同比减少44.38%[2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8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40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46.9%[59] - 净利润为2.0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47亿元下降41.5%[6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94亿元人民币[13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8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0.96%[7]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4元/股[7] - 基本每股收益从0.42元/股降至0.24元/股,下降42.9%[6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23%[7] - 公司利润总额为1.73亿元人民币,按法定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为2587.9万元人民币[150] 成本和费用 - 综合毛利率为56.80%,同比增加0.31个百分点[7] - 综合毛利率为56.80%,同比增加0.31个百分点[26] - 主营业务成本为7.9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为56.9%[13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8.99%[7] - 研发投入总额为人民币5.33亿元,同比减少10.80%,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8.99%[24]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5.3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8.99%[37] - 研发费用从5.40亿元人民币降至5.09亿元人民币,减少5.8%[59] - 研发费用为4.84亿元人民币,占营业收入的27.7%,较去年同期下降2.3%[62] - 研发费用为5.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其中职工薪酬为3.21亿元人民币,材料及加工费为7559万元人民币[144] - 研发支出总额为5.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8%,其中资本化研发支出为6965.6万元人民币[157] - 研发费用中职工薪酬为3.67亿元人民币,是研发支出的主要构成部分[157] -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为13.07%,同比减少4.76个百分点[24] - 资本化研发投入为人民币6,965.55万元,同比减少34.62%[24] - 销售费用为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其中职工薪酬为8507万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40] - 管理费用为838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主要由于职工薪酬增长至4535万元人民币以及咨询服务费增长至780万元人民币[142] - 财务费用为153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主要由于利息支出减少至1970万元人民币以及汇兑损益减少至392万元人民币[145]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2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0.31亿元大幅增加[63] 各业务线表现 - 安全与识别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3.93亿元(2024年:人民币3.70亿元)[28] - 非挥发性存储器产品线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4.40亿元(2024年:人民币5.99亿元)[29] - 智能电表芯片产品线报告期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48亿元,对比2024年的人民币2.12亿元增长约17%[31] - FPGA及其他产品报告期销售收入约人民币6.81亿元,对比2024年的人民币5.53亿元增长约23%[31] - 安全与识别芯片收入为3.93亿元人民币,FPGA及其他产品收入为6.81亿元人民币[135]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地区收入为17.4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4.9%[135] - 中国大陆市场收入为7.36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92.7%,其他地区收入为5815万元人民币[136]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5.94%[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27亿元增长45.9%[6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9%[152]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0.47亿元增长177.6%[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出减少至11,479.89万元,去年同期为32,461.50万元,主要因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净减少[44][4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4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负3.25亿元有所改善[6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9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10.63亿元增长2.9%[6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084.4万元人民币,期末余额为10.94亿元人民币[152][153] - 母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9.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的8.16亿元增长11.8%[67] - 租赁相关的现金流出总额为810.1万元人民币[155] - 收到政府补助为1834.6万元人民币,同比略有下降[151] - 活期利息收入为784.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15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约为人民币93.03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2.90%[8]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781.99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末的809.12亿元人民币,增幅为3.5%[56][58] - 于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为人民币60.34亿元,较报告期初增长2.37%[8]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人民币65.44亿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66.71亿元,增长1.27亿元或1.9%[69]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人民币55.05亿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56.54亿元,增长14.95亿元或2.7%[7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9.33亿元,较期初所有者权益小计增长3.3%[69] - 母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20.29亿元[70] - 公司未分配利润从期初的人民币38.72亿元增至期末的人民币40.00亿元,增长人民币1.28亿元或3.3%[69]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39.99亿元人民币[134] - 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308,898.47万元,占流动资产总额的45.75%[36] - 存货从31.31亿元人民币微降至30.88亿元人民币,减少1.4%[56] - 存货账面余额从2024年底的35.67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6.37亿元[103] - 报告期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约为人民币54,826.11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为15.07%[36] - 存货跌价准备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准备从2025年初的4.32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48亿元,增幅26.84%[102]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约为人民币174,329.25万元,应收票据账面余额约为人民币29,538.71万元[39] - 应收账款与应收票据账面余额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10.87%[39] - 应收账款增加16.70%至174,329.2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6.52%升至18.74%,主要因高可靠客户收入占比较高且回款周期较长[47] - 应收账款从14.65亿元人民币增至17.08亿元人民币,增长16.6%[56] - 应收账款总额从15.61亿元增至18.30亿元,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4.32%升至4.75%[89][90]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内增加1950.69万元,总额达到8689.06万元[91] - 应收账款前五名欠款方余额合计8.24亿元,占总应收账款余额的45.01%[92] - 公司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集中,前五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为45.02%(2024年末:47.11%)[169] - 应收票据总额为2.95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2.53%升至3.21%[87][88] - 商业承兑汇票坏账准备期内增加177.61万元,总额达到902.87万元[88] - 应收款项融资中的银行承兑票据从2024年底的1.47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9亿元,增长8.37%[93] - 预付款项大幅增长69.06%至19,212.4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26%升至2.07%,主要因新产品加工需要导致供应商预付款增加[47][48] - 预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1.1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2亿元,增长69.01%[94] - 预付款项中账龄2至3年的部分从2024年底的189.80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959.97万元,占比从1.67%升至15.40%[94] - 期末余额前五名的预付款项合计为1.63亿元,占预付款项总额的84.69%[95] - 其他应收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983.32万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1.04万元[96] - 货币资金略有增加,从1,087,494,485.36元增至1,098,255,942.76元[53] - 货币资金从8.36亿元人民币增至9.12亿元人民币,增长9.2%[56] - 公司货币资金总额为10.98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存款占10.98亿元[85] - 公司持有的美元货币资金为3.45亿美元,折算人民币约为2.47亿元[154]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1.40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9亿元[86] - 其他流动资产从2024年底的5562.27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674.64万元,主要因待抵扣进项税额减少[104] - 长期股权投资从2025年初的5418.12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213.56万元,主要因处置Spear Innovations Oy Ltd投资及权益法下投资亏损[104]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从2025年初的3481.61万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76.86万元[105] -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6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13亿元人民币,减少5464万元人民币[106] - 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8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757万元人民币,增长41.5%[107] - 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应用基地项目预算8亿元人民币,本期增加投入2495万元人民币,工程累计投入占预算比例84.48%[107] -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0亿元人民币,减少19.0%[109] - 公司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占无形资产账面价值的比例为78.73%[109] - 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41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619万元人民币,增长22.3%[108] - 长待摊费用从2024年12月31日的5044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855万元人民币,增长16.1%[111] - 递延所得税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62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523万元人民币,增长51.8%[112] - 可抵扣亏损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52万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9万元人民币,增长61.5%[112] - 其他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42.14万元人民币,其中预付产能保证金为4303.72万元,预付设备款增长102.7%至1901.95万元[117] - 短期借款减少19.25%至86,550.0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86%降至9.30%,主要因归还银行到期的短期贷款[47][50] - 短期借款从10.7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8.66亿元人民币,下降19.2%[56] - 短期借款减少至8.65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0.7187亿元下降19.3%,信用借款年利率为2.11%-2.40%[11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短期借款为8.65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3.979亿元[176]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68.25%至40,357.25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65%升至4.34%,主要因调整债务结构增加一年以上银行贷款[47][52] - 长期借款从1.0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73亿元人民币,增幅达155%[58] - 长期借款大幅增加至7.8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32.9%[12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金融负债合计未折现合同现金流为19.763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为15.029亿元[176] - 长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2.547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036亿元,增长58.4%[176][177] - 合同负债增长41.32%至14,583.16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14%升至1.57%,主要因与客户签订订单增加导致预收款增加[47][51] - 合同负债增长41.3%至1.4583亿元人民币,相比期初1.0319亿元,主要由于预收货款和测试费增加[120] - 应付账款增长14.5%至2.6857亿元人民币,其中1年以内的账款占比84.7%,为2.2756亿元[119] - 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为1.5759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薪酬为1.5040亿元,设定提存计划为718.96万元[122] - 递延所得税负债净额期末余额为3638.43万元人民币,与期初的3638.47万元基本持平[114] - 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增长47.6%至2.2414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1.1212亿元)将于2030年到期[115][116]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人民币8214.27万元,期内无变动[69][70] 其他收益和损失 - 其他收益大幅下降65.64%,从10,366.77万元降至3,562.31万元,主要因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额及政府补助专项验收减少[44] - 其他收益为356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6%,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大幅减少至1839万元人民币以及进项税加计抵减减少至1481万元人民币[146] - 资产减值损失显著增加至15,051.65万元,而去年同期为294.54万元,主要因计提存货跌价损失142,951,639.78元及无形资产减值损失7,564,881.83元[44][45] - 资产减值损失为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恶化,主要由于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增加至1.43亿元人民币[148] - 资产减值损失为1.5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0.03亿元大幅增加[62] - 信用减值损失为2128万元人民币,同比恶化41.6%,主要由于应收票据坏账损失增加至178万元人民币[148] - 投资净收益为71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损失95万元人民币,改善主要来自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收益增加至211万元人民币[147] - 所得税费用为-795.3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442.3万元人民币,主要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影响[150] 研发项目与产品进展 - 公司推出第二代超高頻RFID標簽芯片UF52A,性能顯著提升以滿足高密集度應用場景需求[16] - 公司NFC讀寫器芯片成為國內唯一通過金融應用相關認證並規模量產的供應商[16] - 公司多款中大容量EEPROM產品通過AEC-Q100 Grade 1認證,並成功導入部分Tier 1及整車廠供應鏈[17] - 公司NOR Flash低壓高速系列產品量產,覆蓋16Mbit至1Gbit容量,關鍵指標達業界領先水平[18] - 公司基於2Xnm工藝平台的SLC NAND系列產品均已進入量產階段[19] - 公司MCU產品完成12寸40nm、55nm和90nm嵌入式閃存工藝平台的開發與流片[20] - 公司可提供千萬門級、億門級和十億門級FPGA和PSoC產品[21] - 公司FPAI異構融合架構芯片正佈局算力從4TOPS至128TOPS的譜系化
一则消息,涨停潮!
中国基金报· 2025-09-29 02:49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沪指跌0.26%至深成指涨0.67% 创业板指涨1.67%至3200点上方 [1] - 港股恒生指数涨1.11%至26419.16点 恒生国企指数涨0.93%至9389.36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35%至6278.71点 [2] 锂电池产业链表现 - 锂电池及相关产业链板块走强 易成新能及万润新能均实现20%涨停 天际股份、石大胜华、湘潭电化、多氟多等多股涨停 [3] - 具体个股表现:易成新能涨20%至5.88元 万润新能涨20%至65.64元 湖南裕能涨12.11%至51.12元 天赐材料涨8.17%至36.96元 亿纬锂能涨6.76%至82.49元 [4] - 消息面驱动:清华大学团队开发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 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 [5] 半导体产业链表现 - 半导体产业链短线走弱 寒武纪一度跌超5% 海光信息、复旦微电、芯原股份等跌超4% 中芯国际跌超2% [6] - 具体个股表现:海光信息跌4.72%至246.88元 复旦微电跌4.44%至61.13元 芯原股份跌4.48%至180.63元 寒武纪跌4.18%至1283元 [7] 其他板块表现 - 精细化工、电工电网、存储芯片等板块走强 教育、零售、制药板块震荡调整 [1] - 港股科技股涨幅居前:商汤涨3.05%至2.7港元 金蝶国际涨2.95%至16.77港元 华虹半导体涨2.86%至70.2港元 [3] 特殊个股情况 - *ST苏吴盘中上演"天地板" 报1.01元/股 公司公告提示存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财务类退市及面值退市等多重风险 [8]
半导体板块回落,海光信息、灿芯股份跌超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9 02:06
半导体板块市场表现 - 半导体板块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 [1] - 海光信息股价下跌超过5% [1] - 灿芯股份股价下跌超过5% [1] 个股价格变动 - 复旦微电股价出现下挫 [1] - 寒武纪股价出现下挫 [1] - 紫光国微股价出现下挫 [1]
半导体板块冲高回落,海光信息、灿芯股份跌超5%
新浪财经· 2025-09-29 01:59
半导体板块表现 - 半导体板块整体呈现冲高回落走势 [1] - 海光信息股价下跌超过5% [1] - 灿芯股份股价下跌超过5% [1] 个股表现 - 复旦微电股价出现下挫 [1] - 寒武纪股价出现下挫 [1] - 紫光国微股价出现下挫 [1]
以AI重构供应链,京东发布大模型落地成果,科创AIETF(588790)回调超1%
新浪财经· 2025-09-26 02:22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6日09:58,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1.64%,成分股晶晨股份领涨3.75%,复旦微电上涨2.07%,澜起科技上涨0.29%,合合信息领跌6.92%,凌云光下跌5.08%,芯原股份下跌4.61% [3] - 科创AIETF(588790)下跌1.72%,报价0.86元,近1周累计上涨4.19% [3] - 科创AIETF盘中换手率2.43%,成交额1.71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9.0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AIETF近1周规模增长3.3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9,近3月份额增长9.27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9 [6] 行业事件与动态 - 京东发布AI三大产品及四大场景应用成果,升级三个深度应用平台,进入AI深度应用"量产阶段" [3] - 中国将三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另三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3] - 月之暗面Kimi发布全新Agent模式OK Computer并开启灰度测试,通过端到端训练Kimi K2模型提升智能体及工具调用能力 [4] - 英特尔在云栖大会展出下一代至强能效核处理器,采用英特尔18A工艺及Foveros Direct 3D先进封装技术,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基于至强6处理器的云基础设施新品 [4] - 中国超70%能源央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等)已接入阿里AI,应用覆盖电力、油气、煤炭等能源全谱系 [4] 机构观点与趋势分析 - AI普及率与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空间广阔,政策落地、模型能力迭代及成本下降将加速中国AI渗透率提升 [5] - 6-8月AI行情集中于上游基础设施硬件,下游应用因缺乏爆款单品和清晰商业模式导致业绩能见度不足,但中长期应用端爆发确定性高且空间较硬件更广阔 [5] 产品及指数结构 - 科创AIETF及联接基金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产品,覆盖寒武纪(第一大权重股)及海光信息(国产GPU市占率70%)等核心替代力量 [6]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选取30只科创板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澜起科技、芯原股份等,合计权重71.66% [6][7]
大制造中观策略行业周报: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海外崛起-20250924
浙商证券· 2025-09-24 05:11
报告核心观点 - 大制造领域呈现周期反转、成长崛起、军贸爆发和海外崛起四大趋势 重点关注工程机械、国防军贸、半导体国产替代、新能源及新兴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 [1][4][6][12][14][16][17]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截至2025年09月19日当周 A股表现最佳五大行业为煤炭(+4%)、电力设备(+3%)、电子(+3%)、汽车(+3%)及机械设备(+2%) [5][27] - 大制造板块内工业气体指数上涨9% 长江工程机械指数上涨6% 国证新能源车指数上涨4% [5][29] 工程机械与制造业 - 工程机械龙头投资价值凸显 三一重工预计2025年EPS为1.02元 徐工机械预计2025年EPS为0.67元 [4][25] - 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估值达390亿美元 推动产业链关注度提升 [4] 国防与军贸领域 - 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 中国军贸出口成长空间打开 [4] - 亚星锚链作为深海科技核心配套企业 受益船舶景气周期与漂浮式风电发展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3.17亿元(同比增长13%) [17][20][25] 半导体与国产替代 - 复旦微电为国产芯片领域佼佼者 主营安全与识别芯片、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及FPGA芯片 [6] - 全球FPGA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2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33亿美元(CAGR 11%) 中国市场同期从25亿美元增至47亿美元 [6] - 公司为国内首家推出亿门级FPGA产品 2023年研制成功十亿门级产品 外资市场份额超90% 国产替代空间显著 [6] 新能源与电池技术 - 先导智能业绩拐点确立 2025H1营收66.10亿元(同比增14.92%) 归母净利润7.40亿元(同比增61.19%) [13] - 固态电池设备为全新增长点 公司为全球唯一全固态电池整线解决方案服务商 预计年度新增设备市场规模从2025年20.6亿元增至2030年336.2亿元(CAGR 74.8%) [14] - 奥来德与京东方战略合作 聚焦AMOLED蒸发源设备及材料 2025H1材料业务营收2.57亿元(同比增21.99%) 蒸发源设备收入2335.28万元(同比下滑82.28%) [10][11] 消费制造与热管理 - 三花智控2025H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营收103.89亿元(同比增25.49%)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58.74亿元(同比增8.83%) [16] - 公司布局IDC液冷及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热泵技术拓展至数据中心及储能热管理场景 [16] 核心标的与盈利预测 - 团队核心标的包括横河精密、浙江荣泰、中国船舶等18家公司 [2] - 重点公司2025年预测PE: 三一重工(21X)、徐工机械(15X)、中国船舶(35X)、亚星锚链(30X) [25]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半导体股走强,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涨超7%,上海复旦涨超4%,阿里巴巴涨超6%,腾讯涨超1%
格隆汇· 2025-09-24 03:46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超2% 收盘报6292.07点 上涨125.01点 涨幅2.03% [1][2] 半导体行业表现 - 半导体股走强 中芯国际涨超7% 华虹半导体涨超7% 上海复旦涨超4% [1] 互联网公司表现 - 阿里巴巴涨超6% 美团涨超2% 京东涨超2% 腾讯涨超1% [1] 主要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收盘26382.28点 上涨223.16点 涨幅0.85% [2] - 国企指数收盘9391.06点 上涨100.72点 涨幅1.08% [2]
拓宽产品线 从研发看A股7家存储芯片厂商新进展!
巨潮资讯· 2025-09-21 12:21
全球NOR Flash市场概况 - 2025年全球NOR Flash市场整体营收预计超过26亿美金 分为电脑PC类(占比13%)、车载类(占比21%)、工业类(占比27%)和消费类(占比超30%)四大应用领域 [2] - 新兴消费类(包括AI耳机、AI眼镜、AI玩具)需求环比涨幅较大 为最景气领域 AI服务器出货量环比上升明显且价格有较强支撑 AI PC及汽车电子与工业(非AI服务器)需求环比上升可观 [2] - 大陆厂商在AI服务器NOR Flash领域替代台湾厂商趋势明显 预计今年替换份额达20%左右 [2] 存储芯片厂商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 兆易创新(56768.04万元)、复旦微电(50861.05万元)、北京君正(34827.68万元)、普冉股份(14772.33万元)、东芯股份(10543.71万元)、聚辰股份(10267.08万元)、恒烁股份(4283.05万元) [5]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 东芯股份(30.74%)、复旦微电(27.66%)、恒烁股份(24.58%)、聚辰股份(17.86%)、普冉股份(16.29%)、北京君正(15.48%)、兆易创新(13.68%) [7] - 研发人员数量: 兆易创新(1481人)、复旦微电(1113人)、北京君正(760人)、普冉股份(284人)、东芯股份(206人)、聚辰股份(194人)、恒烁股份(119人) [8] 主要厂商产品进展 - 兆易创新: 形成NOR Flash、SLC NAND Flash和利基型DRAM三条产品线矩阵 推出双电压供电SPI NOR Flash产品与高速QSPI NAND Flash产品 8Gb DDR4产品市场推广顺利 LPDDR4开始贡献营收 [9][10] - 北京君正: 存储芯片分为SRAM、DRAM和Flash三大类别 车规DRAM与SRAM全球排名前列 基于20nm/18nm/16nm工艺的DDR3/DDR4/LPDDR4多款产品送样 1Gb SPI NOR Flash新产品开始送样 [10][11] - 复旦微电: 新研SONOS平台EEPROM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覆盖2Kbit~2Mbit全系及DDR5模组接口套片 多款EEPROM通过AEC-Q100认证并导入Tier1供应链 2Xnm SLC NAND平台系列产品进入量产阶段 [11][12] - 聚辰股份: 拥有全系列EEPROM(1Kb-2Mb)与NOR Flash(512Kb-64Mb)产品组合 EEPROM产品性能达行业最高水平 NOR Flash产品实现向AMOLED屏幕、指纹识别等市场大规模供货 [12][13] - 普冉股份: 实现SONOS和ETOX双工艺平台全容量系列覆盖 SPD产品线量产出货 产品推广受益于DDR5内存模组渗透率提升 [13][14] - 恒烁股份: NOR Flash产品采用SPI接口技术 DDR4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量产(速率达3200Mbps) 新增singledie SPI NAND及32Gb SD NAND产品预计三季度量产 [14][15] - 东芯股份: "1xnm闪存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实现量产 2xnm制程SLC NAND Flash可靠性提升并扩充料号 在DDR3/LPDDR1/LPDDR2/LPDDR4x/PSRAM基础上持续研发DRAM新产品 [15][16]
存储行情回升,A股7家存储芯片经营能力大比拼!
巨潮资讯· 2025-09-19 15:50
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驱动存储芯片市场复苏增长 NOR Flash等存储芯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 - 2023年上半年下游库存去化明显 工业类市场需求逐步修复 AI端侧和高性能计算提供长期需求支持[2] - 2023年三季度起存储需求逐步回升 价格呈现上涨迹象 预计下半年在需求增长推动下价格继续抬升[2] 公司营收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兆易创新营收41.50亿元位居行业第一[3] - 北京君正营收22.49亿元排名第二[3] - 复旦微电营收18.39亿元位列第三[3] - 普冉股份营收9.07亿元 聚辰股份营收5.75亿元 东芯股份营收3.43亿元 恒烁股份营收1.74亿元[3] 盈利能力分析 - 兆易创新净利润5.75亿元位居行业首位[4] - 聚辰股份净利润2.05亿元排名第二[4] - 北京君正净利润2.03亿元位列第三[4] - 复旦微电净利润1.94亿元 普冉股份净利润0.41亿元 恒烁股份亏损0.71亿元 东芯股份亏损1.11亿元[4] 毛利率水平 - 聚辰股份毛利率60.25%行业最高[5] - 复旦微电毛利率56.8%排名第二[5] - 兆易创新毛利率37.21%位列第三[5] - 北京君正毛利率35.54% 普冉股份毛利率31.03% 东芯股份毛利率18.76% 恒烁股份毛利率12.31%[5] 存货状况 - 复旦微电存货30.89亿元为行业最高[6] - 北京君正存货27.73亿元排名第二[6] - 兆易创新存货24.01亿元位列第三[6] - 东芯股份存货9.53亿元 普冉股份存货6.97亿元 恒烁股份存货3.34亿元 聚辰股份存货2.82亿元[6] 存货周转与跌价 - 复旦微电存货周转天数705天为行业最长[7] - 东芯股份存货周转天数596天 恒烁股份存货周转天数355.66天[7] - 北京君正存货周转天数338天 聚辰股份存货周转天数207天 普冉股份存货周转天数203.68天 兆易创新存货周转天数163.95天[7] - 复旦微电存货跌价5.49亿元最多 兆易创新存货跌价2.87亿元 北京君正存货跌价2.64亿元[7] - 东芯股份存货跌价1.75亿元 普冉股份存货跌价1.25亿元 恒烁股份存货跌价0.89亿元 聚辰股份存货跌价0.75亿元[7]
浙商早知道-20250918
浙商证券· 2025-09-17 23:30
市场总览 - 上证指数上涨0.37%,沪深300上涨0.61%,科创50上涨0.91%,中证1000上涨0.95%,创业板指上涨1.95%,恒生指数上涨1.78% [4][5] - 电力设备行业表现最佳,涨幅达2.55%,汽车行业上涨2.05%,家用电器行业上涨1.64%,煤炭行业上涨1.62%,综合行业上涨1.38% [4][5] - 农林牧渔行业表现最差,下跌1.02%,商贸零售下跌0.98%,社会服务下跌0.86%,食品饮料下跌0.5%,纺织服饰下跌0.41% [4][5] - 全A总成交额为24029.24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94.4亿港元 [4][5] 重要推荐:复旦微电(688385) - 公司是国产集成电路领先者,FPGA放量及MCU产品持续拓展驱动业绩超预期 [6] - 新兴应用领域市场空间大,人工智能、5G通信、数据中心与AI、国防与航天等领域需求大幅增加 [6] - 芯片制程升级推高开发成本,NRE成本上涨推动FPGA覆盖的长尾市场容量扩大 [6] - 外资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政策强化在金融、电信、高可靠领域的国产替代诉求 [6] - 存储芯片供需紧张,产业链涨价,公司存储板块有望超预期 [6] - 目标价格83.79元,现价空间39.65%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4046.51/4840.94/5825.18百万元,增长率12.71%/19.63%/20.33% [6] - 归母净利润为657.26/983.28/1296.78百万元,增长率14.79%/49.60%/31.88% [6] - 每股盈利为0.80/1.20/1.58元,PE为74.99/50.12/38.01倍 [6] - 催化剂包括FPGA订单超预期、存储芯片涨价超预期、高可靠性市场需求超预期、产品迭代进度超预期 [6] 重要点评:煤炭行业 - 产能置换政策约束煤炭供应,煤矿核增产能如果指标落实不到位可能面临撤销风险 [7] - 煤炭供需或偏紧,行业供需有望逐步平衡,煤价稳步上行 [7][8] - 维持行业"看好"评级,优先关注动力煤公司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兖矿能源、广汇能源、昊华能源、晋控煤业、华阳股份等 [8] - 焦煤公司关注淮北矿业、山西焦煤、潞安环能、平煤股份等 [8] - 催化剂为核增产能撤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