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全能源(688303)
icon
搜索文档
短线防风险 96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3:0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3701.99点 涨幅0.50% [1] - A股总成交额达10351.36亿元 [1] 技术指标异动个股 - 96只A股出现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态 [1] - 登云股份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最大达-1.02% [1] - 联合化学5日较10日均线距离-0.93% [1] - 广晟有色5日较10日均线距离-0.79% [1] 重点个股技术指标详情 - 登云股份最新价16.87元 较10日均线乖离率-4.82% [1] - 联合化学最新价92.78元 较10日均线乖离率-1.77% [1] - 广晟有色最新价58.82元 较10日均线乖离率-2.91% [1] - 大全能源最新价25.15元 较10日均线乖离率-4.19% [1] - 宁波银行最新价28.25元 较10日均线乖离率-0.86% [2] - 平安银行最新价12.32元 较10日均线乖离率-0.32% [2] 个股交易特征 - 万林物流换手率2.75% 为表中最高 [1] - 延华智能换手率2.86% 为表中最高 [1] - 皖通高速换手率0.06% 为表中最低 [2] - 平安银行换手率0.26% 为表中较低水平 [2]
大全能源获融资买入0.38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1.73亿元
金融界· 2025-08-14 00:31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13日融资买入额0.38亿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620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59亿元 实现净卖出2107.93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呈波动态势 分别为0.52亿元(11日)、0.82亿元(12日)、0.38亿元(13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13日融券卖出0.48万股 [1] - 当日融券净卖出0.26万股 [1]
大全能源(688303)8月12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403.8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11: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25.91元 单日下跌4.6% [1] - 换手率0.98% 成交量21.08万手 成交金额5.4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03.86万元 占成交额4.39% 其中超大单净流出2451.22万元(占比4.48%) 大单净流入47.36万元(占比0.09%)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927.71万元 占成交额1.69% [1] - 小单资金净流入1476.15万元 占成交额2.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07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9.57% [1] - 归属净利润55801.54万元 同比下降268.78% [1] - 扣非净利润56970.09万元 同比下降261.04%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4.886 速动比率4.578 显示较强短期偿债能力 [1] - 资产负债率8.26% 处于较低水平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1年 注册地位于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 [1] - 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 - 注册资本214493.7715万元人民币 实缴资本163254.15万元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徐广福 [1] 企业经营活动 - 对外投资6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307次 [2] - 拥有专利信息505条 行政许可70个 [2]
行业周报:世界机器人大会超1500款机器人产品展出,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稳-20250812
山西证券· 2025-08-12 09:02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展出超过1500款机器人产品,涵盖工业、商用、科研改装等领域,价格呈现工业>商用>科研改装的梯度下降趋势 [3] - 宇树科技发布新款四足机器狗Unitree A2,具备37千克整机重量、20公里空载续航、5米/秒最大奔跑速度及30公斤负重能力,配备3D感知技术 [3] - 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持稳:多晶硅致密料/颗粒硅均价44元/kg,硅片(182-183.75mm N型)1.20元/片,电池片(182-183.75mm N型)0.290元/W,组件(TOPCon双玻)0.685元/W [6][7][8] - BC组件技术溢价显著,集中式/分布式BC组件价格0.76元/W,较TOPCon分别溢价13.4%和10.1% [8] - 国家能源局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接入工程开辟"绿色通道",促进源网协调发展 [5] 产业链价格动态 多晶硅 - 8月产量预计12.5万吨,硅片需求10.8万吨,库存小幅累积 [6] - 成本支撑下二线企业成交价或有小幅上调空间 [6] 硅片 - 7月厂商控产导致库存下降,但组件涨价传导受阻导致采购需求回落 [7] - 130um的182*210mm N型硅片均价1.35元/片 [7] 电池片 - 8月全球排产57-58GW,海外关税政策调整推动出口订单增加 [8] 组件 - 华电20GW集采拉动集中式需求,但央企压价明显 [8] 重点推荐标的 - BC技术方向:爱旭股份(买入-B)、隆基绿能(买入-B) [2][10] - 供给侧改善:大全能源(买入-B)、福莱特(买入-A) [2][10] - 海外布局:横店东磁(买入-A)、阳光电源(买入-A)、阿特斯(买入-A)、德业股份(买入-A) [2][10] - 电力市场化:朗新集团(买入-B) [2][10] - 国产替代:石英股份(买入-A) [2][10]
光伏设备板块8月12日跌0.77%,高测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2.7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2 08:31
光伏设备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整体下跌0.77%,领跌个股为高测股份(下跌4.79%)[1][3] - 上证指数上涨0.5%至3665.92点,深证成指上涨0.53%至11351.63点,与板块走势形成分化[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明显:阳光电源上涨4.24%至88.1元(成交66.82亿元),首航新能上涨2.77%至35.6元(成交3.86亿元);而大全能源下跌4.6%至25.91元(成交5.48亿元),通威股份下跌2.49%至20.36元(成交14.28亿元)[1][3]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2.7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4.4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38亿元[3] - 个股资金流向差异显著:锦浪科技主力净流入6508.13万元(占比7.63%),阳光电源主力净流入5911.9万元(占比0.88%),赛伍技术主力净流入4457.56万元(占比11.92%)[4] - 部分个股呈现资金净流出:天合光能游资净流出700.11万元(占比1.9%),昱能科技游资净流出159.98万元(占比2.12%)[4] 相关ETF产品动态 - 科创100ETF华夏(588800)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近五日上涨3.06%[6] - 该ETF市盈率达218.01倍,最新份额增加1500万份至27.6亿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184.6万元[6] - 当前估值分位为44.67%,显示处于历史估值中低位区间[7]
科创板首批公司迎解禁:多家大股东“惜售” 实际减持影响有限
新华网· 2025-08-12 06:20
科创板首批公司限售股解禁与股东承诺 - 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三年限售期的首发前股份将迎来解禁 其中9家公司股东主动延长锁定期或承诺不减持 包括中国通号 容百科技 心脉医疗 虹软科技延长锁定期6个月 新光光电最大股东延长锁定期12个月 天宜上佳 嘉元科技 华兴源创控股股东及交控科技第三大股东承诺解禁后6个月内不减持 [1][2] - 上述9家公司延长锁定和承诺不减持的股份对应市值达808亿元 占首批25家公司理论解禁市值比例超40% [2] - 股东延长锁定期或承诺不减持的原因是基于对行业前景和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旨在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并增强投资者信心 [2] 解禁对市场的影响与减持规则 - 解禁不等于减持 大股东和董监高减持需遵循严格规则 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股份总数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1%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 兼任董监高的大股东每年减持上限不超过其持股量25% [4] - 经测算 科创板此次解禁股东3个月内集中竞价方式最大可减持股份市值不足科创板总流通市值2% 对二级市场实际影响有限 [4] - 大股东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提前15个交易日预披露 截至7月17日尚未有首批公司发布减持计划 从解禁到减持存在明显时间差 [4] 减持机制与市场稳定性 - 科创板创设独有的询价转让减持制度 自2020年7月推出以来已有18家公司24批股东实施 成交金额约132亿元 询价转让计划书公告后1周 15个交易日及1个月股价平均上涨3.16% 3.95%和6.55% 有效维护市场稳定性 [5] - 减持是股东固有权利和正常市场行为 但违规减持如"清仓式"或"脉冲式"减持受到严格监管 科创板监管紧盯违规苗头 [5] - 近期多家科创板公司正密切对接询价转让工作 该方式或将成为常用减持渠道之一 [5] 科创板公司业绩与长期投资价值 - 2019年至2021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28% 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70% 增幅领先A股其他板块 2022年一季度业绩继续领先 [6] - 截至7月17日已有29家科创板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其中20家公司业绩预喜 大全能源业绩增幅最高达344.28% [6] - 科创板开市三年来已成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成长性凸显 解禁后有望吸引长线资金入驻 [6] 机构配置与市场流动性提升 - 当前公募基金与陆股通对科创板仍属低配 流通股本偏低是影响机构增配意愿的重要原因之一 公募基金一季度重仓顺序与流通股本及流通市值大小基本呈正相关 [7] - 解禁后个股流通性提高 将为机构投资者入场提供更好交易条件 进一步打开增配科创板空间 [7] - 科创板做市商制度落地 将提升股票流动性 平抑市场波动 增强市场韧性 有助于消化解禁减持压力并推进板块平稳运行 [7]
光伏发电已超水电成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 相关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
新华网· 2025-08-12 05:49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7亿千瓦 成为第二大电源 [1] - 多晶硅 硅片 电池 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65% [1] - 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78.42GW 同比增154% [2] - 光伏电源投资1349亿元 同比增113.6% [2] 产业链价格变化 - 硅料价格从17万元/吨跌至6万元/吨 [2] - 组件价格从2元/W跌至1.3元/W [2] - 上游硅料企业利润明显下滑 大全能源营收降42.93% 净利降53.53% [5] 企业业绩表现 - 晶科能源 欧晶科技 清源股份 钧达股份预告净利润增长上限超300% [1] - 亿晶光电净利润增幅超1000% [1] - 隆基绿能 晶澳科技 TCL中环 大全能源 阳光电源位列净利润前五 [3] - 晶澳科技 晶科能源 天合光能 阿特斯净利同比增超100% [3] - 阿特斯和晶科能源净利同比增长约300% [3] 技术发展动态 - N型产品迭代加速 钧达股份预计净利同比增230%-300% [5] - N型产品转化效率更高 性价比凸显 [6] - 钙钛矿电池逐步进入市场 技术迭代加速 [6] 市场供需结构 - 上游价格回落刺激下游装机量显著增加 [1] - 产业链利润由上游向中下游转移 [3] - N型电池产能相对短缺 市场供不应求 [5] - 预计四季度部分企业实现N型产品量产 [6]
大全能源股价上涨3.27% 参与包头晶硅光伏产业座谈会
金融界· 2025-08-11 16:44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1日15时22分,大全能源股价报27.1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86元,涨幅3.27% [1] - 当日开盘价为26.62元,最高触及27.39元,最低下探26.20元,成交额4.26亿元,振幅4.52% [1] 主营业务与板块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 [1] - 公司所属板块包括光伏设备、新疆板块、半导体概念 [1] 行业动态 - 8月11日包头市举行晶硅光伏产业政商恳谈会,大全新能源等企业代表参会 [1] - 会议围绕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支持及企业需求展开讨论,强调通过科技创新、绿电应用及金融支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资金流向 - 8月1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915.10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525.21万元 [1]
从自身攻坚到全链推进 光伏产业减碳加速破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10 21:05
行业现状与转型 - 中国光伏行业正从"制造绿色"向"绿色制造"转型,绿色低碳转型进入攻坚期 [1] - 2025年一季度风电光伏累计装机规模首超火电,截至5月底光伏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 [1] - 参评的55家企业中95%制定气候目标,87%开展碳排放及能源数据核算披露 [1] 碳排放数据 - 44家披露运营层面碳排放的企业2024年范围一、范围二碳排放量达1.0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2] - 24家连续三年披露数据的企业碳排放总量从2022年4523万吨增至2024年7057万吨,2023年同比增46.6%,2024年同比增5.7% [2] - 碳排放增长主因是扩产导致产量增加及技术更替带来的能耗上升 [2] 政策与监管 - 工信部2024年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要求关注能耗、绿色制造及ESG信息披露 [2] - 沪深北交易所明确企业需披露21项ESG议题,涵盖污染物排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 [2] - 法国、韩国对光伏组件碳足迹要求最严格,欧美要求通过环保标签或EPD报告披露 [3] 产品碳足迹 - 25家企业披露超80个光伏组件、电池等产品的碳足迹数据,11家企业开展核算但未披露数据 [3] - 产品碳足迹分析可定位重点排放环节,推动减排措施如更换原材料或升级工艺 [3] - 供应链脱碳是关键,范围三排放占组件企业温室气体总量超90%,硅料/硅片企业超50% [4][7] 企业减排行动 -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获SBTi认证,隆基推动50家供应商完成碳核查,37家设定减碳目标 [5] - 40家企业2024年使用可再生能源5.71千万兆瓦时,减排超3255.1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5] - 阳光电源、通威股份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超60%,隆基等四家企业占比超40% [5] 资源管理挑战 - 多晶硅料、硅片及电池片生产消耗大量水资源,80%相关企业披露水耗数据 [6] - 11家企业评估水资源风险并采取管理行动,4家企业多晶硅水耗低于行业均值 [6] - 2025年将迎退役组件高峰,31家组件企业中仅16家披露回收工作,面临回收技术成本高、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7]
光伏反内卷系列报告:政策逐步落地,光伏反内卷进入新阶段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08 09: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光伏行业持积极态度,建议关注反内卷政策带来的投资机会 [3] 核心观点 政策驱动 - 本轮反内卷由高层定调,政策法规密集落地,与以往行业自律性质不同 [3]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后,两部委着手完善低价倾销认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18] - 多晶硅能耗标准拟修订为≤5/6/7.5 kgce/kg(原7.5/8.5/10.5),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28][29] 价格传导机制 - 7月多晶硅期货2512合约一度突破5.7万元/吨,N型复投料现货涨至4.4-4.9万元/吨 [11][13] - 产业链价格逐级传导:硅料→硅片(183mm N型涨至0.74元/片)→电池片(Topcon 183mm涨至0.35元/W)→组件(182mm N型涨至0.76元/W) [13][14] - 组件涨价可行性增强,因主要买家国央企将避免唯价格论招标 [3][38] 供给端改革 - 多晶硅成为反内卷核心抓手,行业拟成立500亿元基金收并购产能,目标出清1/3产能至200万吨/年 [25][26] - 头部企业(通威、协鑫等)达成减产挺价联盟,全成本4.2-5.1万元/吨支撑价格底线 [22] - 工信部对41家多晶硅企业开展专项节能监察,加速落后产能退出 [29] 需求端潜力 - 2025年1-5月国内光伏装机197.85GW(占2024全年71%),但6月骤降85%至14GW [41][42] - 分布式光伏新政下17省出台实施细则,10省要求工商业自发自用比例≥50% [44][45] - 绿电直连政策推动高载能行业直接消纳新能源,激活受阻项目资源 [49][50] - 2030年光伏发电量占比有望达23%(2024年为8.46%),累计装机或达2426GW [60][62] 投资标的建议 核心受益标的 - 硅料龙头:协鑫科技(H股)、大全能源、通威股份 [3][65] 技术领先企业 - 新技术企业:爱旭股份(BC电池技术) [3][65] 潜在补涨标的 - 组件及辅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福斯特(胶膜)、福莱特(玻璃) [3][65] 行业数据表现 价格指标 - 多晶硅期货2509合约报54705元/吨,2512合约报57360元/吨(7月30日数据) [34] - 头部硅料企业单吨盈利回升至3000元(按4.5万元/吨现货价计算) [14] 装机数据 - 2025年6月底光伏累计装机1100GW,上半年新增212GW(占全国新增装机72%) [51][54][57] - 全球光伏装机预测:2025年570-630GW(保守-乐观情景)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