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纯多晶硅
icon
搜索文档
大全能源股价涨5.22%,华泰柏瑞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166.71万股浮盈赚取1668.3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4 06:55
股价表现 - 9月24日股价上涨5.22%至28.84元/股 成交额5.48亿元 换手率0.91% 总市值618.68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22日 于2021年7月22日上市 注册地位于新疆石河子市经济开发区 [1] - 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高纯多晶硅收入占比97.95% 副产品及其他占比2.05%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二季度增持90.8万股 现持有1166.71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2.11% [2] - 该ETF当日浮盈约1668.39万元 最新规模3747.04亿元 [2] - 该ETF今年以来收益17.37% 近一年收益43.87% 成立以来收益110.0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柳军累计任职时间16年117天 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669.72亿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31.12% 最差基金回报-45.64% [2]
大全能源涨2.04%,成交额2.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33.8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24 03: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4日盘中上涨2.04%至27.97元/股 成交额2.55亿元 换手率0.43% 总市值600.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33.82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65%和3.02%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03%和25.9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5.87%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8.80%/-4.31%/17.77%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3.51万户 较上期减少2.64% 人均流通股15,763股 较上期增加2.71%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3,556.22万股(较上期减少72.7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178.54万股(较上期增加875.22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4.70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67.9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同比减少71.10% [2]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研发制造与销售 收入占比达97.95% [1] - 隶属于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行业 涵盖多晶硅/光伏玻璃/太阳能等概念板块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7.43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85.88亿元 [3] 市场活动记录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7月2日净买入5,996.38万元 买卖总额分别占比15.33%和8.74% [1]
合盛硅业(603260):2025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此前预告预期,主业触底有望反弹
华创证券· 2025-09-17 05:14
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 目标价63.35元 [2][8] 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符合预告预期 营收97.75亿元同比-26.34% 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140.60% [2] - Q2多项业务价格下探叠加多晶硅资产减值损失2.38亿元导致净利润由盈转亏 [2] - 工业硅行业底部静待复苏 有机硅供需格局优化有望迎来价格修复 [8] - 公司自备电厂及硅矿资源布局具备成本优势 底部逆势扩张成长性可期 [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97.75亿元同比-26.34% Q2营收45.48亿元同比-42.11%环比-13.02% [2] - 2025H1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140.60% Q2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245.87%环比-352.93% [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69/21.40/30.13亿元 同比增速-44.4%/121.0%/40.8% [4][8]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0.82/1.81/2.55元 对应市盈率63/29/20倍 [4] 业务运营 - 工业硅名义产能122万吨 Q2产量30.25万吨同比-39.1%环比-16.4% 销量21.46万吨同比-47.2%环比-17.4% [8] - 工业硅Q2均价0.73万元/吨同比-36.2%环比-21.45% 自备电厂产能保持盈利优势 [8] - 有机硅单体产能173万吨 Q2粗单体产量32.57万吨 开工率约75.3% [8] - 在建项目包括新疆20万吨多晶硅+20GW组件+150万吨光伏玻璃 云南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 [8] 估值指标 - 总股本11.82亿股 总市值614.27亿元 每股净资产27.46元 [5] - 当前市净率1.8倍 基于2026年35倍PE得出目标价63.35元 [4][8]
再亏11.7亿,光伏巨头大全能源,减产“过冬”
36氪· 2025-09-17 02:44
公司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14.7亿元同比下滑67.93% 净利润亏损11.74亿元同比下滑71.1% [3] - 主营产品高纯多晶硅毛利率为-36.41% 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4.05%和-78% [5] - 多晶硅单位成本55.07元/公斤同比提高19.80% 与销售价格31.20元/公斤形成倒挂 [6] 产能调整策略 - 主动推行减产策略 上半年多晶硅产量50,821吨同比下降约60% [1][3] - 产能规模30.5万吨/年 当前产能利用率仅约三分之一 [4][5] - 预计第三季度产量27,000-30,000吨 2025年全年产量目标110,000-130,000吨 [6] 行业供需状况 - 行业多晶硅/工业硅/硅片开工率分别降至41.9%/38.6%/44.3%的历史新低 [3] - 前五家企业最低开工负荷仅24.1% 多晶硅半年均价3.68万元/吨同比下跌28.8% [3] - 颗粒硅市场占比提升至17.3% 棒状硅仍占主导地位达82.7% [8] 财务与成本结构 - 资产负债率仅8.04%为行业最低水平 负债总额34.13亿元 [7] - 减产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增加 资产减值损失6.75亿元 [6] - 研发投入较低 上半年仅945.5万元 全年预算3278万元 [9]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 坚持棒状硅技术路线 颗粒硅因利用率优势占比持续提升 [8] - 行业普遍推行一体化路线 公司专注多晶硅领域议价能力较弱 [10] - 曾规划向上游工业硅及半导体硅料延伸 但目前转型可能延后 [10]
【明日主题前瞻】特斯拉Model Y L订单10月份已售罄,机构称看好T链核心Tier1供应商
新浪财经· 2025-09-14 09:41
特斯拉Model Y L订单与供应链 - Model Y L 10月份订单已售罄 预计交付时间推迟至11月[1] - 上周Model Y L已交付900辆 日均交付150辆[1] - 特斯拉2025Q2全球汽车产销量环比数据有所修复[1] - 五洲新春轴承套圈产品稳定供应世界前五轴承制造商 部分用于特斯拉新能源汽车[2] - 美利信汽车领域客户包括特斯拉和比亚迪[2] RISC-V架构发展 - 英飞凌计划2026年出样 2028~2029年量产车用RISC-V指令集MCU微控制器[3] - RISC-V架构正迈向高性能计算领域战略转型[3] - 成都华微HWD01001型超低功耗RISC-V MCU已发布 集成自主32位RISC-V内核[4] - 中科创达与阿里合作在RISC-V领域推动AI芯片技术落地[4] - 云天励飞Deep Edge10芯片系列采用国产14nm Chiplet工艺 内含国产RISC-V核[4] AI Agent市场发展 - 美团首款AI Agent产品"小美"App将公测 搭载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5] - 2024年AI Agent全球市场规模约52.9亿美元[5] - 2028年中国企业级AI Agent应用保守规模超270亿美元 2030年预计达471亿美元[6] - 2028年约33%企业级软件应用将内置AI Agent系统 远高于2024年不足1%的渗透率[6] - 中文在线逍遥AI Agent系统可实现多模态广告创意素材生成[7] - 易点天下实现KreadoAI等AI驱动型产品商业化落地[7] - 每日互动推出GAI OS、GAI Office和GAI Store面向企业级市场[7] 多晶硅价格与光伏行业 - 光伏行业形成"提价"和"限产"两大基本路线[8] - 大全能源已形成年产30.5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8] - 通威股份形成自上游工业硅至终端光伏电站的全产业链布局[8] 跨境支付合作 - 中国央行与印尼央行启动双边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9] - 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预计2025年内正式全面投产[9] - 信安世纪中标交行多个分行CIPS标准收发器项目[10] - 易生支付于2019年10月获得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资质[10]
大全能源涨2.02%,成交额5.6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73.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6:43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02%至30.86元/股 成交额5.62亿元 换手率0.87% 总市值662.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73.2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1.00% 卖出占比13.76% 大单买入占比29.43% 卖出占比37.4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7.84% 近5日下跌2.31% 近20日上涨25.55% 近60日大幅上涨67.8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7.9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同比减少71.10% [2] - 高纯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比达97.95% 副产品及其他占比2.05%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51万户 较上期减少2.64% [2] - 人均流通股15,763股 较上期增加2.71%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556.22万股 较上期减少72.7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3178.54万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875.22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7.4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5.88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增持75.96万股至2664.91万股 位列第四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增持90.80万股至1166.71万股 位列第六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814.87万股 [3] -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004997)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1年2月22日 2021年7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 [2] - 概念板块包括多晶硅、有机硅、新能源、光伏玻璃、太阳能等 [2]
科创板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证券日报· 2025-09-01 02:33
2022年营业收入有望首次破万亿元,净利润有望首次破千亿元,研发投入预计超千亿元……走进科 创板改革"试验田",科技创新企业欣欣向荣、春意盎然。这既是我国经济持续稳中向好的鲜活缩影,更 是"硬科技"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写照。 业内人士表示,科创板公司坚持创新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稳定经济大盘,加快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依托创新 助力稳经济大盘 依托科技创新,科创板公司不断发掘自身潜力,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在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创新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大盘的内在稳定器。 回望2022年,科创板公司业绩整体保持稳健增长。上交所数据显示,去年科创板公司营业收入合计 将达1.21万亿元,同比增长29%;归母净利润合计1144亿元,同比增长8%;扣非归母净利润合计920亿 元,同比增长11%;超四成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超八成公司实现盈利,更有41家公司净利润翻 倍。 "创新"或成为科创板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因。据统计,科创板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合计已达 822亿元,同比增长48.9%,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达13%,全年研 ...
大全能源: 大全能源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2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4.70亿元,较上年同期45.84亿元下降67.93%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47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1.54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扩大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08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6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9.08万元 [30] - 研发投入为1.24亿元,同比下降59.92%,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45% [16][30] 产能与产销情况 - 多晶硅产量为50,821吨,同比下降60.06%,销量为46,134吨,同比下降52.47% [7] - 单位销售价格为31.20元/公斤,同比下降33.63%,单位现金成本为37.66元/公斤,同比下降6.57% [7] - 公司主动推行减产策略,第三季度预计产量为27,000-30,000吨,2025年全年产量预计为110,000-130,000吨 [8]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多晶硅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8.52%,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4] - 电力消耗和原材料耗用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具备显著成本优势 [4][10] - N型致密料比例达到70%以上,产品质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4][11] - 截至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及等价物余额达120.9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8.04%,无有息负债 [6] 技术研发进展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69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累计获得专利475项 [16] - 研发重点包括多晶硅节能降碳技术、数字孪生系统、半导体级多晶硅纯度提升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 [17][19] - 研发人员数量为442人,占员工总数12.2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1.59% [22] 政策与市场环境 - 2025年6-8月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N型复投料均价从3.44万元/吨升至4.79万元/吨,涨幅36.9% [8] - 工信部组织召开光伏行业座谈会,强调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8] - 公司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但未对美国境内业务构成重大影响,生产经营所需技术及设备基本可实现替代 [29] 战略规划与展望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运营效率,实施《工艺数据管理平台项目》和《数字制造优化升级项目》 [14] - 持续布局半导体级多晶硅领域,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为募投项目之一 [29] - 通过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推进核心设备优化和技术创新 [13][14]
N型料稳守4.79万元/吨!光伏“反内卷”政策显效 大全能源超120亿元现金储备蓄势周期反转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2:5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2] - 货币资金、银行承兑票据、定期存款及结构性存款等资金储备余额合计达120.9亿元,资产负债率低至8.04%,无任何有息负债 [3] - 单位现金成本下降至37.66元/公斤,同比下降6.6%,现金亏损及经营活动净流出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3] 生产与运营策略 - 多晶硅产量为50821吨,同比下降约60%,主动推行减产策略以缓解市场供给压力 [3] - 公司拥有3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国内多晶硅行业主要市场参与者之一 [2] - 持续深化降本增效与运营精细化管理,实现行业逆境下的经营韧性突破 [3] 行业环境与政策影响 - 国内光伏多晶硅行业面临价格持续下行、全行业普遍亏损的艰难环境 [2]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规范低价无序竞争、淘汰落后产能,为光伏企业"反内卷"行动提供政策指引 [3] - 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行业经历明显的"触底反弹"过程 [3]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积极响应行业"反内卷"倡议,规避同质化恶性竞争 [2][3] - 对未来光伏产业整体发展及产品价格走势保持乐观,将动态评估成本与收益平衡以制定最优生产方案 [4] - 公司未披露任何减持计划,若大股东存在减持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大全能源上半年净利-11.47亿元,同比增亏
北京商报· 2025-08-26 12:3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同比增亏71.19%[1] - 营业收入14.7亿元 同比下降67.93%[1] - 上年同期归属净利润亏损6.7亿元[1] 股价与市值 - 8月26日股价收涨2.31%至30.5元/股[1] - 总市值达654.3亿元[1] 公司业务 - 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