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全能源(688303)
icon
搜索文档
大全能源(688303) - 大全能源关于公司涉及诉讼的进展公告
2025-09-11 09:45
涉案金额 - 一审发回重审原告诉求涉案金额74265.78万元[2] - 一审重审判决金额3297088.25元[2] - 2024年8月原告上诉请求金额暂计1847800013.75元[5] - 2025年4月原告变更诉求金额暂定为742657769.00元[7] 费用情况 - 2024年7月一审判决赔偿3158075.11元[4] - 2025年3月二审退回受理费9265010元[6] - 案件受理费3766242元,公司负担16670元[9] 案件影响 - 一审重审判决承担金额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10] - 一审重审判决未生效,结果不确定[2][10] - 公司将按进展披露信息[2][10]
科创新能源ETF(588830)收涨近2%,8月新能源车市场回暖
新浪财经· 2025-09-11 07:45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上涨1.90%至2025年9月11日15:00 [1] - 科创新能源ETF上涨1.97%至最新价1.5元 [1] - 成分股聚和材料上涨12.79% 奥特维上涨6.53% 亿华通上涨5.29% 厦钨新能和高测股份跟涨 [1] 行业动态 - 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回暖势头 新势力品牌零跑、小鹏、蔚来等头部企业销量创历史新高 [1] - 光伏概念走高推动新能源板块全天走强 [1] 产业链分析 - 硅料25Q2价格见底盈利压力大 预计25H2随反内卷和产能整合盈利转正 [2] - 硅片产能过剩推动竞争 行业反内卷促使价格上行 预计25H2及26年盈利修复 [2] - 电池片产能过剩盈利承压 2025年随P型产能退出和整合推进压力缓解 [2] - 组件价格进入底部区间 25Q2因抢装带动价格修复和欧元汇兑收益改善盈利 [2] - 预计25H2行业反内卷和产能整合推进 终端价格见底修复并逐步走出周期底部 [2]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新能源指数选取50只科创板市值较大的光伏、风电及新能源车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2] - 指数电池占比达38.5%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晶科能源、天合光能、大全能源等 合计占比48.15% [3]
大全能源涨2.02%,成交额5.6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073.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6:43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02%至30.86元/股 成交额5.62亿元 换手率0.87% 总市值662.0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073.21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1.00% 卖出占比13.76% 大单买入占比29.43% 卖出占比37.4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7.84% 近5日下跌2.31% 近20日上涨25.55% 近60日大幅上涨67.8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0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67.9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47亿元 同比减少71.10% [2] - 高纯多晶硅业务收入占比达97.95% 副产品及其他占比2.05%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3.51万户 较上期减少2.64% [2] - 人均流通股15,763股 较上期增加2.71% [2]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为第一大流通股东 持股3556.22万股 较上期减少72.7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 持股3178.54万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875.22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7.4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85.88亿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增持75.96万股至2664.91万股 位列第四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增持90.80万股至1166.71万股 位列第六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814.87万股 [3] - 广发高端制造股票A(004997)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11年2月22日 2021年7月22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高纯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力设备-光伏设备-硅料硅片 [2] - 概念板块包括多晶硅、有机硅、新能源、光伏玻璃、太阳能等 [2]
硅能源概念下跌1.73%,主力资金净流出39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2:04
硅能源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0日收盘,硅能源概念板块下跌1.73%,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1] - 板块内仅7只个股上涨,涨幅居前的包括汇绿生态(上涨1.73%)、烽火电子(上涨1.45%)和*ST新元(上涨1.15%)[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大全能源(下跌8.05%)、科新机电(下跌6.74%)和润禾材料(下跌6.07%)[1][2][3] 板块资金流向 - 硅能源概念板块今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出18.51亿元[2] - 39只个股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7只个股净流出超5000万元[2] - 通威股份净流出6.00亿元居首,隆基绿能净流出3.98亿元,TCL中环净流出1.70亿元,大全能源净流出1.15亿元[2] - 汇绿生态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9亿元,宝色股份净流入370.54万元,风范股份净流入169.45万元[2][3] 个股交易数据 - 通威股份换手率2.99%,隆基绿能换手率2.03%,TCL中环换手率2.90%[2] - 换手率较高的个股包括科新机电(22.70%)、多氟多(21.50%)和金银河(19.60%)[2][3] - 汇绿生态换手率达9.39%,*ST新元换手率为9.33%[3] 行业比较表现 - 短剧游戏概念板块上涨2.61%领涨,赛马概念上涨2.40%,足球概念上涨2.25%[2] - 跌幅居前板块包括石墨电极(下跌1.51%)、有机硅概念(下跌1.27%)和PEEK材料(下跌1.25%)[2] - 硅能源概念跌幅(1.73%)超过钠离子电池(1.11%)、草甘膦(1.11%)和芬太尼(1.11%)[2]
大全能源跌8%中原证券昨日刚维持增持评级
新浪财经· 2025-09-10 10:40
股价表现 - 9月10日收盘价30.25元 单日跌幅8.05% [1] 融资活动 - 首次公开发行3亿股 发行价21.49元/股 募集资金总额64.47亿元 净额60.67亿元 超募10.67亿元 [2] - 保荐及承销费用3.44亿元 总发行费用3.80亿元 [2] - 2022年完成定向增发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74.47亿元 [2] 研究评级 - 中原证券维持"增持"评级 认为公司凭借稳健经营和雄厚资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
大全能源跌8% 中原证券昨日刚维持增持评级
中国经济网· 2025-09-10 09:11
股价表现 - 9月10日股价下跌至30.25元 单日跌幅达8.05% [1] - 当前股价低于2022年定向增发价格51.79元/股 [2] 分析师评级 - 中原证券研究员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认为公司通过稳健经营和雄厚资金巩固领先地位 [1] IPO发行情况 - 2021年7月22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3亿股 发行价21.49元/股 [1] - 募集资金总额64.47亿元 净额60.67亿元 超募10.67亿元 [1] - 原计划募集50亿元 用于年产1000吨高纯半导体材料项目、年产35000吨多晶硅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发行费用总额3.80亿元 其中保荐承销费用3.44亿元 [1] 定向增发情况 - 2022年向特定对象发行2.12亿股 发行价51.79元/股 [2] - 募集资金总额110亿元 净额109.37亿元 [2] - 截至2023年底累计使用募集资金109.53亿元 2022年度募集资金已全部投入使用 [2] 募资总额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达174.47亿元 [2]
光伏设备板块9月10日跌2.34%,上能电气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7.2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08:38
板块整体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当日下跌2.34%,领跌个股为上能电气(跌幅9.93%)[1] - 上证指数上涨0.13%至3812.22点,深证成指上涨0.38%至12557.68点,与板块走势形成分化[1] - 板块内个股表现两极分化:涨幅最高为ST泉为(9.35%),跌幅最深为上能电气(-9.93%)[1][2] 个股价格变动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ST泉为(13.45元,+9.35%)、*ST个股(6.68元,+3.89%)、晶盛机电(34.55元,+3.88%)[1] - 跌幅显著个股包括大全能源(30.25元,-8.05%)、通威股份(22.26元,-6.00%)、首航新能(36.17元,-4.92%)[2] - 头部企业普遍下跌:锦浪科技(84.49元,-4.43%)、德业股份(70.15元,-3.75%)、晶科能源(5.75元,-3.20%)[2]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37.25亿元,游资净流入6.05亿元,散户净流入31.19亿元[2] - 晶盛机电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9亿元(净占比8.12%),但遭散户资金净流出1.23亿元[3] - 金博股份主力净流入7337.23万元(净占比17.05%),散户净流出6899.48万元[3] - 海优新材主力净流入1615.67万元(净占比10.58%),游资基本持平(净流出2.62万元)[3] 成交活跃度 - 通威股份成交额最高达30.29亿元(成交量134.81万手),上能电气成交31.95亿元(94万手)[2] - 阿特斯成交121.04万手,晶科能源成交114.31万手,显示龙头股交易活跃[2] - 弘元绿能主力净流入1790.07万元但游资净流出2235.24万元,反映资金分歧[3]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涨1.09% 半导体类个股反弹
新华财经· 2025-09-10 07:42
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收盘1259.10点 涨幅1.09% 振幅2.14% 总成交额711.4亿元 [1] - 科创板588只个股平均涨幅0% 平均换手率2.81% 合计成交额1976亿元 平均振幅3.78% [1] 市场结构 - 上涨个股251只 高价股多数上涨 低价股呈下跌态势 [1] - 半导体及元器件类个股表现活跃 电气设备与专用机械类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嘉元科技涨20%领涨成分股 大全能源跌8.05%跌幅居首 [2] - 寒武纪成交额176.6亿元居首位 双元科技成交额896.5万元居末位 [3] - 聚合材料换手率19.96%居首位 龙腾光电换手率0.18%居末位 [4]
每周股票复盘:大全能源(688303)Q2产量2.6万吨,净利亏损11.47亿
搜狐财经· 2025-09-06 17:23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34.39元,较上周32.19元上涨6.83% [1] - 本周盘中最高价35.74元(9月5日),最低价28.36元(9月1日) [1] - 当前总市值737.74亿元,在光伏设备板块市值排名4/64,A股整体市值排名217/5152 [1]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14.7亿元,归母净利润-11.47亿元 [1] - 多晶硅累计产量5.1万吨,销量4.6万吨 [1] - 第二季度产量2.6万吨,销量1.8万吨 [1][3] 成本结构分析 - 第二季度多晶硅单位成本58.15元/公斤,单位现金成本38.96元/公斤 [1] - 单位成本上升主要因减产策略导致固定成本分摊至当期销量 [2] 财务状况与资金储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资金储备120.9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6.6亿元、结构性存款29.9亿元、定期存款70.9亿元、银行承兑汇票3.5亿元 [1] - 流动比率4.91,资产负债率8.04%,无有息负债 [1][3] 生产计划与产能调整 - 第三季度延续减产策略,预计产量2.7-3万吨 [3] - 2025年全年产量预期11-13万吨 [3] 行业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支持多晶硅行业走出"内卷式"恶性竞争,响应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自律倡议 [2][4] - 新综合能耗标准(现行标准三级限额≤7.5/8.5/10.5kgce/kg)拟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推进产业"反内卷" [3]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严格遵循《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开展销售工作 [4] - 持续关注期货套期保值可行性,坚持审慎经营原则 [5] - 回购计划进展: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15,323股(占总股本0.0007%),支付资金总额290,753.82元 [3][6]
新高!翻倍!光伏板块彻底爆发,硅料龙头市值站稳千亿!
金十数据· 2025-09-05 13:33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光伏设备板块大涨8.15% 74只成分股全部上涨 其中8只涨幅超10% 锦浪科技(19.99%)、昌盛机电(18.24%)和阳光电源(16.67%)领涨 [2] - 多只光伏股自4月初实现翻倍涨幅 阳光电源区间涨幅165%(51.90元至137.66元) 锦浪科技区间涨幅106%(43.24元至89.24元) [2] - 四大硅料龙头单日涨幅显著 新特能源涨17.28% 协鑫科技涨12.21% 大全能源涨8.86% 通威股份涨6.18% [6] 龙头企业市值表现 - 通威股份总市值达1098亿元 成为A股第三只千亿市值光伏股 时隔16个月重回千亿俱乐部 [3] - A股光伏市值排名显示 阳光电源以2805.88亿元居首 隆基绿能1371.63亿元次之 通威股份1098.03亿元位列第三 [4] - 硅料龙头企业股价创年内新高 协鑫科技(1.47元/股)、大全能源(35.74元/股)和通威股份(24.5元/股)均达年度峰值 [6] 价格变动与行业基本面 - 多晶硅价格连续10周上涨 n型复投料涨至4.9万元/吨(较6月25日涨42%) n型致密料涨至4.57万元/吨(涨43%) 颗粒硅涨至4.8万元/吨(涨43%) [8][9] - 硅料企业计划在9月22日前完成对小厂产能的收购关停 行业整合加速进行 [10] - 协鑫科技预计多晶硅价格将维持在6-8万元/吨区间 较当前成本(颗粒硅25.31元/公斤)存在显著盈利空间 [11] 政策与行业动向 - 工信部召开光伏制造业座谈会 将反内卷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强调遏制低价无序竞争和规范产品质量 [10] - 六部委联合发文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虚假营销及降低质量管控等违法违规行为 [10] - 头部硅料企业达成减产控销共识 大全能源第三季度延续减产策略 以应对下半年约38.6万吨的库存压力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