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和元生物(688238)
icon
搜索文档
和元生物荣获证券之星公司治理先锋奖
证券之星· 2025-08-01 07:34
公司获奖情况 - 和元生物荣获证券之星第三届ESG新标杆企业评选"公司治理先锋奖" [1] - 奖项由证券之星联合妙盈科技等权威机构设立 旨在表彰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的卓越实践企业 [1] 公司治理体系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治理制度和流程 健全完善治理机制 [4] - 严格遵守《公司法》及科创板上市规则 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司治理体系 [4] -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各司其职协调运转 [4] - 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 设立ESG工作小组负责可持续发展研究监督 [4] 风险管理机制 - 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部 采用内部与外部审计协同模式优化内控体系 [4] - 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内控体系 依据审计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 [4] - 制定《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与利益相关方签署廉洁承诺书 [5] - 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和投诉程序 2024年反商业贿赂培训员工覆盖率达100% [5] - 2024年未发生商业贿赂及贪污事件 未因不正当竞争遭受诉讼或重大行政处罚 [5] 未来发展规划 - 继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升治理水平 [5] -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生物科技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5]
【机构调研记录】红土创新基金调研和元生物
证券之星· 2025-07-30 00:07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CRO业务主要为细胞和基因治疗基础研究提供服务 客户主要为高校及科研院所 2024年收入8582万元 [1] - 2024年新增CDMO订单超2.7亿元 累计协助客户获得44项IND批件 承接450多项CDMO项目 [1] - 2024年管理费用8108万元 同比增长27.48% 主要因临港产业基地运行导致 [1] - 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合理 客户账期略有延长 但坏账风险较低 [1] - 2024年末在职人员692人 通过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人效 [1] 行业特征与供应链 - 细胞和基因治疗企业更依赖CDMO服务 外包渗透率达65% 新药企业慎重考虑自建产能 [1] - 关键设备和耗材部分依赖进口 正逐步增加国产替代 与国内供应商合作 [1] 基金公司概况 - 红土创新基金资产管理规模180.45亿元 排名123/210 非货币公募基金规模85.48亿元 排名128/210 [2] - 管理公募基金39只 排名111/210 旗下基金经理13人 排名94/210 [2] - 旗下红土创新医疗保健股票基金近一年增长69.34% 最新单位净值1.55 [2] 股东变动 - 股东华睿盛银拟减持不超过649.0367万股 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1% [1]
和元生物:公司已协助客户获得多个国内外IND批件,其产品类型包括CAR-T、Treg、干细胞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13:56
行业动态 - 艾伯维以21亿美元收购体内CAR-T细胞疗法开发商Capstan Therapeutics以扩大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法产品线 [2] 公司技术储备 - 公司布局CAR-T疗法细分技术领域并在相关技术工艺方面取得成果 [2] - 慢病毒载体技术通过优化包膜蛋白及NK细胞转导使病毒载体转导NK细胞阳性率达到90% [2] - 攻克生产过程中包装细胞合胞体形成难题使慢病毒载体滴度提升 [2] - 通过CAR-T相关慢病毒序列优化及使用优选启动子替换传统RSV启动子使CAR-T相关慢病毒产量进一步提升 [2] - 成功搭建mRNA CAR-T电转工艺平台并完成增强型CAR-T项目工艺突破 [2] - 通过战略合作布局in-vivo CAR-T疗法中最先进的mRNA-LNP等非病毒载体技术储备 [2] - 成功建立T-Flash短时自体CAR-T工艺并应用于客户IND项目 [2] 商业应用进展 - 技术储备直接应用于客户细胞治疗项目并推动药物开发进展 [2] - 截至2025年Q1已协助客户获得多个国内外IND批件包括CAR-T、Treg、干细胞等产品类型 [2]
和元生物(688238.SH):在新型CAR-T工艺储备方面,公司成功搭建mRNA CAR-T电转工艺平台
格隆汇· 2025-07-29 09:00
公司技术布局 - CAR-T疗法是通过基因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精准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创新型细胞免疫疗法 [1] - 慢病毒载体技术优化使病毒载体转导NK细胞的阳性率达到90% 并攻克包装细胞合胞体形成难题 提升慢病毒载体滴度 [1] - 通过CAR-T相关慢病毒序列优化和优选启动子替换传统RSV启动子 使CAR-T相关慢病毒产量获得进一步提 [1] 工艺平台建设 - 成功搭建mRNA CAR-T电转工艺平台并完成增强型CAR-T项目工艺突破 [1] - 通过战略合作布局mRNA-LNP等非病毒载体技术储备 应用于in-ViVO CAR-T疗法 [1] - 建立T-Flash短时自体CAR-T工艺并应用于客户IND项目 [1] 商业化进展 - 技术储备直接应用于客户细胞治疗项目 推动药物开发进展 [1] - 截止2025年第一季度 公司已协助客户获得多个国内外IND批件 [1] - 获批产品类型包括CAR-T Treg 干细胞等 [1]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3 19:45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22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为紧急会议,全体董事一致同意豁免会议通知期限要求 [2] - 会议应到董事9人,实到9人,高级管理人员列席,董事长潘讴东主持,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审议情况 - 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授予日为2025年7月22日,授予价3.09元/股,向61名激励对象授予2,996,400股限制性股票 [3][14] - 关联董事潘讴东等5人回避表决,最终4票赞成通过 [5][6] - 本次激励计划与股东会审议通过的方案一致,无差异 [13] 限制性股票授予条件与合规性 - 公司及激励对象均未出现《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规定的禁止情形,授予条件已成就 [15][16]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核查认为激励对象资格合法有效,授予日符合规定 [17][23] - 授予对象为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业务人员等61人,不含独立董事、大股东及实控人亲属 [23] 限制性股票具体授予安排 - 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有效期最长36个月,分次归属 [20] - 首次授予数量占公司总股本649,036,700股的0.46%,任何单一激励对象获授股票不超过总股本1% [14][21] - 归属安排为授予后12个月起分次归属,需满足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的交易限制 [20] 会计处理与业绩影响 - 股份支付费用按Black-Scholes模型测算,授予日股价7.43元/股,无风险利率1.50%-2.10%,历史波动率17.02%-19.97% [26] - 激励成本将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预计对有效期内各年净利润产生影响,但长期看将提升经营效率 [27] 法律意见与信息披露 -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认为本次授予程序合规,条件已成就,需履行信息披露及股票登记义务 [28] - 公司已披露《激励计划草案》《考核管理办法》《激励对象名单》等文件 [9][10][11]
和元生物: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0:17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和元生物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22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本次为紧急会议 全体董事一致同意豁免会议通知期限要求 [1] - 会议应到董事9人 实到9人 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董事长潘讴东主持 [1]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董事会审议通过向61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2,996,400股限制性股票 [1] - 授予价格为3.09元/股 授予日为2025年7月22日 [1] - 激励计划依据《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制定 [1] 表决情况 - 关联董事潘讴东等5人回避表决 非关联董事4票全票通过 [2] - 议案已提前经第四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2]
和元生物: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审核意见(截止授予日)
证券之星· 2025-07-23 10:16
核心观点 - 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核通过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及授予安排 [1][2] 激励对象资格审核 - 激励对象需排除最近12个月内被证券交易所或中国证监会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的情形 [1] - 激励对象需排除最近12个月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行政处罚或采取市场禁入措施的情形 [1] - 激励对象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1] - 激励对象不得存在法律法规禁止参与股权激励或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不符情形 [1] 激励对象范围 - 激励计划覆盖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核心业务人员及董事会认定的其他需激励人员 [2] - 明确排除独立董事、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直系亲属和外籍员工 [2] 授予安排 - 首次授予日确定为2025年7月22日 [2] - 激励对象名单与公告内容完全相符且符合各项法律法规要求 [2]
和元生物: 关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3 10:16
股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概况 - 公司于2025年7月22日向61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2,996,400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3.09元/股 [1][2] - 本次授予股份占公司目前股本总额的0.46%,占本次激励计划授予总量的80% [5][9] - 激励计划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方式,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6个月 [5][9] 授予对象及分配结构 - 授予对象包括董事、副总经理潘俊屹(190,000股,占授予总量5.07%)、副总经理王耀(190,000股,5.07%)等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 [9] - 核心技术团队获授情况:刘素丽(60,000股,1.6%)、杨佳丽(50,000股,1.34%)、程海子(50,000股,1.34%)、杨兴林(40,000股,1.07%) [9] - 预留部分为749,000股,占本次激励计划授予权益数量的20% [9] 归属安排及时间表 - 限制性股票自授予日起12个月后分两期归属,每期归属比例均为50% [9] - 第一个归属期:授予日起12个月后至24个月内 [9] - 第二个归属期:授予日起24个月后至36个月内 [9] 会计处理与财务影响 - 公司采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股份支付费用,费用在经常性损益中列支 [12] - 激励成本将在有效期内按归属安排比例摊销,具体摊销成本涉及2025年、2026年、2027年会计期间 [12][13] - 实际股份支付费用将根据可归属人数变动及业绩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调整 [12] 合规性及授权程序 - 本次激励计划已获得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授权及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2] - 公司董事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确认公司及激励对象均未出现不得授予的限制性情形 [6][7][8] - 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认为本次授予符合《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相关规定 [14]
和元生物(688238)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关于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的审核意见(截止授予日)
2025-07-23 09:46
激励对象 - 激励对象不存在不得成为激励对象的情形[1]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不包括特定人员[2] - 激励对象基本情况属实且符合条件[2][3] 激励计划 - 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名单与股东会批准名单相符[2] -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同意名单[3] - 同意2025年7月22日为首次授予日[3] - 以3.09元/股向61人授予299.64万股限制性股票[3]
和元生物(688238) - 关于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公告
2025-07-23 09:46
激励计划授予信息 - 限制性股票首次授予日为2025年7月22日[2] - 首次授予数量为2,996,400股,约占公司目前股本总额的0.46%[2] - 首次授予人数为61人[2] - 授予价格为3.09元/股[2] - 股票来源为公司自二级市场回购的A股普通股股票[10] 激励计划流程 - 2025年6月27日,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激励计划相关议案[3] - 2025年7月1 - 10日,公司对激励对象名单进行内部公示[4] - 2025年7月16日,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相关激励计划议案[5] 归属安排 - 限制性股票全部归属或作废失效之日止,最长不超过36个月[11] - 首次授予部分的限制性股票分两个归属期,每个归属期归属比例均为50%[12] 激励规模限制 - 任何一名激励对象获授股票未超公司股本总额1.00%[13] - 全部在有效期内股权激励计划涉及标的股票总数累计未超提交股东会时公司股本总额20.00%[13] - 预留权益比例未超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权益数量的20.00%[13] 成本测算 - 公司以2025年7月22日为基准日测算首次授予的2,996,400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18] - 首次授予299.64万股限制性股票摊销成本1,327.41万元,2025 - 2027年分别为413.57万元、718.51万元、195.33万元[20] 影响与合规 - 激励计划成本费用摊销不考虑正向作用会影响有效期内各年净利润[21] - 考虑正向作用激励计划将对公司长期业绩提升发挥积极作用[21] - 截至法律意见书出具日公司本次授予事项已取得现阶段必要批准与授权[22] - 本次授予的授予日、对象、数量及价格符合相关规定[22] - 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条件已成就公司实施授予符合规定[22] - 本次授予尚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及办理股票授予登记等事项[23] 公告附件 - 上网公告附件包含激励对象名单[24] - 上网公告附件包含审核意见[24] - 上网公告附件包含法律意见书[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