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生物(688238)

搜索文档
和元生物9月25日获融资买入1909.92万元,融资余额1.4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01: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25日股价下跌1.84% 成交额达1.6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909.92万元但融资净流出403.83万元 融资偿还额2313.76万元 [1] - 融资余额1.44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仅2.8% 处于近一年20%分位低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融券总余额1.44亿元 融券余额为零且无融券交易活动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指标超过近一年80%分位处于高位 [1] - 融资余额持续走低 反映市场融资意愿疲弱 [1] 公司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为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 CRO占比33.96% CDMO占比54.75% [2] - 辅助业务包括生物制剂及再生医学 分别占收入10.28%和1.02% [2] - 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 2022年3月22日完成上市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达1.26万户 较上期增长6.83% [2] - 人均流通股50864股 较上期减少6.39%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0亿元 同比增长6.0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元 但亏损额同比收窄7.74% [2]
医疗服务板块9月22日涨0.18%,皓元医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4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2 08:47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当日上涨0.18%,表现优于上证指数(涨0.22%)但弱于深证成指(涨0.67%)[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涨幅最高为皓元医药(+7.49%),跌幅最大为普亮斯(-4.21%)[1][2] - 板块资金整体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6.43亿元,但游资和散户分别净流入2.05亿元和4.38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皓元医药以7.49%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79.32元,成交额达5.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762.35万元(占比2.98%)[1][3] - 毕得医药涨幅5.52%位列第二,收盘价73.78元,成交额1.0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756.64万元(占比7.31%)[1][3] - 和元生物涨幅3.98%排名第三,收盘价8.10元,成交量21.87万手,成交额1.74亿元[1] 资金流向特征 - 药明康德获得最大主力资金净流入2.78亿元(占比5.82%),但散户资金净流出2.97亿元(占比-6.21%)[3] - 百诚医药虽股价下跌2.12%,但获得游资净流入2483.26万元(占比9.85%)[2][3] - 华大基因主力资金净流入2370.33万元(占比6.65%),但散户资金净流出3385.06万元(占比-9.50%)[3] 成交活跃度 - 康龙化成成交额最高达12.45亿元,涨幅0.69%[1] - 昭衍新药成交额11.30亿元位列第二,涨幅1.30%[1] - 创新医疗成交量61.29万手居首,但股价下跌4.18%[2]
上海企业反“内卷”的底气,从何而来?解放日报调研本市民营经济→
搜狐财经· 2025-09-17 06:54
上海民营经济整体贡献 - 2024年上海民营经济创造全市近30%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 [1] - 贡献全市75%新增就业 [1] - 全市80%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为民营企业 [1] 工业数字化领域 - 黑湖科技服务超30000家大中小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 [4] - 成为亚太地区服务工厂数量最多的工业软件企业 [4] - 通过服务工厂柔性生产需求积累首批客户并实现行业领先 [4] 高端医疗装备领域 - 联影医疗扭转中国高端医疗设备80%以上CT、90%以上磁共振和100%PET-CT依赖进口的局面 [6] - 产品进驻全球近90个国家和地区15000多家临床及科研机构 [6] - 推动3.0T磁共振等高端医疗设备自主研发破冰 [6] 产业集群协同效应 - 长三角产业化能力和设施配套能力被评价为世界最好 [6] - 联影医疗培育近1000家优质国产供应商,其中近100家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8] - 助推数十家生态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8] 智能机器人产业 - 智元机器人依托上海强大供应链,核心部件如关节来自周边工厂企业 [8] - 早期通过品牌客户对接加速产品优化过程 [8] - 零部件大规模量产和大模型迭代推动机器人快速发展 [9] 生物医药领域 - 和元生物从12平方米办公室起步,建成5000平方米综合研发平台 [9][10] - 在临港新片区投资超15亿元建设近8万平方米产业基地 [10] - 挂牌新三板后于2022年成功登陆科创板 [9][10]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 西井科技产品落地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200家客户 [10] - 从单一物流场景拓展至海港、空港等多式联运全节点 [10] - AI模型需要足够数据量和场景理解才能在垂直场景发挥价值 [10] 技术创新突破 - AI赋能使文化艺术资源突破物理空间限制走向世界 [3] - 新兴大模型迭代为工业数字化带来更丰富科技实践 [4][5] - 产学研融合创新构成企业重要优势 [8]
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第二模块课程圆满收官
投中网· 2025-09-16 03:48
活动概述 - 浦东科创集团与投中信息联合举办"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第二模块课程 三十余位科技领域创业者参与为期两日的培训与参访活动 [3] 战略管理课程内容 - 企业战略管理专家陈竹友提出企业需通过多层次分析洞察宏观、中观与微观环境 运用差异化、专业化与认知竞争路径避免同质化竞争 [4] - 强调企业需在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握话语权 明确盈利目标并把握AI、能源等新动能带来的发展机会 [4] - 课程系统阐释战略规划方法与商业模式创新 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提供实践指导 [3][4] 产品研发管理课程内容 - 国科环宇董事长张善从指出产品成功核心在于工程化与用户导向 需协调资本、团队与用户的认知差异 [5] - 强调初创企业需明确产品层级与商业模式 聚焦核心用户并规范产品文档 重视研发阶段划分与质量体系 [5] - 特别指出AI可提升研发效率并优化文档流程 但需注意数据安全与私有化部署 [6] 企业参访活动 - 学员参访科创板上市企业和元生物技术公司(股票代码:688238) 该公司成立于2013年 专注于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CRO/CDMO服务 [8] - 和元生物副总经理徐鲁媛介绍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技术能力 就技术转化挑战提供实用建议 [10] - 参访帮助学员直观理解研发模式与运营管理实践 [10]
和元生物: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0.9989%股份
格隆汇· 2025-09-01 10:30
股东减持情况 - 股东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6,483,392股 [1] - 减持股份数量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9989% [1] - 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区间已于2025年8月29日届满并实施完毕 [1]
和元生物: 股东减持股份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9-01 10:19
大股东持股基本情况 - 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37,965,217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5.8495% [1] - 华睿盛银持股19,672,145股,占比3.0310% [1] - 诸暨富华持股7,052,900股,占比1.0867% [1] - 华睿胡庆余堂持股4,614,693股,占比0.7110% [1] - 华睿火炬持股3,916,087股,占比0.6034% [1] - 华睿嘉银持股2,229,300股,占比0.3435% [1] - 华睿新锐持股480,092股,占比0.0740% [1] - 所有股份均为IPO前取得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形成的已解除限售流通股 [1] 减持计划实施结果 - 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6,483,392股,占公司总股本0.999%,接近原计划上限6,490,367股(1%)[2] - 华睿盛银减持1,100,000股(0.1695%),减持价格区间6.02-8.70元/股,减持金额7,908,924.30元 [5] - 诸暨富华减持1,000,000股(0.1541%),减持价格区间6.00-8.62元/股,减持金额7,266,492.64元 [5] - 华睿胡庆余堂减持1,000,000股(0.1541%),减持价格区间6.03-8.60元/股,减持金额7,482,607.61元 [6] - 华睿火炬减持1,903,300股(0.2932%),减持价格区间6.00-8.80元/股,减持金额13,777,915.10元 [6] - 华睿嘉银减持1,000,000股(0.1541%),减持价格区间6.00-8.56元/股,减持金额7,256,967.94元 [6] - 华睿新锐减持480,092股(0.0740%),减持价格区间6.00-8.49元/股,减持金额3,430,645.37元 [6][7] 权益变动影响 - 减持后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不再是持股5%以上股东 [2] - 本次减持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2] - 减持计划实施情况与披露计划一致,未提前终止 [7] 股东当前持股状况 - 华睿盛银持股降至18,572,145股(2.8615%)[5] - 诸暨富华持股降至6,052,900股(0.9326%)[5] - 华睿胡庆余堂持股降至3,614,693股(0.5569%)[6] - 华睿火炬持股降至2,012,787股(0.3101%)[6] - 华睿嘉银持股降至1,229,300股(0.1894%)[6] - 华睿新锐持股降至0股(0.00%)[7]
和元生物(688238) - 股东减持股份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2025-09-01 10:01
证券代码:688238 证券简称:和元生物 公告编号:2025-060 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减持股份计划时间届满暨减持股份结果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全体董事及相关股东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 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大股东持股的基本情况 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前,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股东浙江华睿盛银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睿盛银")持有公司股 份 19,672,145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3.0310%;诸暨富华产业转型升级基 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诸暨富华")持有公司股份 7,052,900 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1.0867%;浙江华睿胡庆余堂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华睿胡庆余堂")持有公司股份 4,614,693 股,占公 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7110%;浙江华睿火炬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 下简称"华睿火炬")持有公司股份 3,916,087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 0.6034%; 杭州华睿嘉银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
和元生物(688238.SH):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减持0.9989%股份
格隆汇APP· 2025-09-01 09:50
股东减持计划完成 - 股东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6,483,392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9989% [1] - 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区间届满且已实施完毕 [1]
和元生物: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已减持0.9989%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09:47
股东减持 - 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648.34万股 [1] - 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9989% [1] - 减持计划实施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至2025年8月29日 [1] 持股变动 - 减持后持股比例从5.8495%降至4.8505% [1] - 持股比例下降0.998个百分点 [1] - 华睿盛银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再是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1]
和元生物(688238) -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2025-08-29 08:57
业绩数据 - 2025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11985.50万元,同比增长6.01%[4] - 2025年1 - 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 - 10457.0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877.53万元[4] - 2025年1 - 6月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 - 10451.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亏损1489.73万元[4] - 2025年1 - 6月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8849.96万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出减少2613.02万元[4]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 - 0.163元/股,稀释每股收益 - 0.163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 0.163元/股[31]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6.35%,较上年同期减少0.69个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6.35%,较上年同期减少0.38个百分点[31]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37348193.90元,较上年度末减少11.64%;总资产2119452844.67元,较上年度末减少7.23%[31] - 细胞和基因治疗CRO业务收入406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9%;CDMO业务收入6561.67万元,较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他主营业务收入1341.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1.17%[31] 募集资金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0000.00万股,每股发行价13.23元,募集资金总额1323000000.00元,净额1197464432.14元[6]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使用金额为1228850031.21元,余额为0元[57] 风险提示 - 细胞基因治疗技术未及时升级,技术竞争力将受不利影响[14][15] - 客户新药研发商业化不及预期,公司CDMO服务需求和盈利空间受影响[16] - 临港产业基地一期全面投产,业务规模扩大,可能面临管理风险[17] - 国内CDMO市场竞争加剧,需求端下降,项目市场行情价格低,公司研发服务成本上升[18] 业务能力 - 公司拥有细胞和基因治疗载体开发与生产工艺及质控两大核心技术集群[39] - 公司拥有全面的细胞和基因治疗CRO/CDMO技术平台[40] - 公司涉及的病毒及细胞治疗类产品项目经验种类超10种[41] - 公司拥有11条GMP基因载体生产线和18条各类细胞治疗生产线[43] - 公司构建了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44]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合作CDMO项目超540个[47] - 公司可提供一站式细胞和基因治疗CRO/CDMO服务,覆盖药物各阶段及其他健康应用领域[49] 研发情况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9.37%,较上年同期减少6.35个百分点[31] - 费用化研发投入本期为23213376.93元,上年同期为29083260.88元,变化幅度为 - 20.18%;研发投入合计本期为23213376.93元,上年同期为29083260.88元,变化幅度为 - 20.18%[52] - 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个,实用新型专利申请8个;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7个,实用新型专利16个,外观设计专利2个,软件著作权1个,其他79个[53] - 报告期内知识产权本期新增申请数合计13个,获得数合计6个;累计申请数合计257个,获得数合计125个[54] 保荐督导 - 保荐机构持续督导期间为2022年3月22日至2025年12月31日[6] - 2025年7月31日至8月1日,保荐机构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11] - 2025年1 - 6月,保荐机构多次发表核查意见[11][12] - 截至持续督导跟踪报告出具之日,上市公司不存在应报告或发表意见的其他事项[61] 其他 - 公司及子公司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23] - 报告期末存货账面价值7751.56万元,占资产总额比例3.66%,累计计提跌价准备1165.08万元,原辅材料及半成品账面原值存货占比81.8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等持有的和元生物股份未发生变动,不存在质押、冻结及减持情形[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使用符合规定,无违规情形[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