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申联生物(688098)
icon
搜索文档
申联生物(688098.SH):艾滋病单克隆抗体等创新药管线由世之源独立运营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0:14
股价异动 - 公司股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主营业务说明 -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兽用生物制品 [1] - 艾滋病单克隆抗体等创新药管线由联营公司扬州世之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运营 [1] 研发业务特点 - 相关业务具有研发周期长 投入大 研发风险高的特点 [1]
申联生物(688098)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8-18 09:17
股价情况 - 2025年8月14 - 18日连续三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30%,属异常波动[3][4][13] 经营现状 - 公司日常经营、生产秩序正常,市场和政策无重大调整[6] 市场扩张 - 2025年2月6日子公司向世之源增资6000万获20.48%股份,布局人用创新药[8] 新产品研发 - 世之源有UB - 421、UB - 221、UB - 621等管线临床及商业化权利[8] - UB - 221开启临床II期,UB - 421与UB - 621调整国内临床策略,结果不确定[9] 其他提示 - 创新药研发对短期业绩无重大影响,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13]
20CM两连板申联生物:艾滋病单克隆抗体等创新药管线由联营公司独立运营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8 09:05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兽用生物制品 [2] - 艾滋病单克隆抗体等创新药管线由联营公司扬州世之源生物科技独立运营 [2] 研发特点 - 相关业务具有研发周期长特点 [2] - 相关业务投入大 [2] - 相关业务研发风险高 [2]
两连板申联生物:艾滋病单克隆抗体等创新药管线由联营公司独立运营
第一财经· 2025-08-18 09:03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为兽用生物制品 [2] 创新药研发管线 - 艾滋病单克隆抗体等创新药管线由联营公司扬州世之源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独立运营 [2] - 相关业务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研发风险高的特点 [2]
申联生物: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01
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票在2025年8月14日至15日等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30% 属于异常波动 [1]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 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 [1] 创新药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子公司向联营公司世之源增资布局人用创新药领域 [1] - 目前三个创新药管线处于不同研发阶段 [1] - 创新药临床结果及上市均存在不确定性 [1]
申联生物(688098.SH):世之源三个创新药管线尚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格隆汇APP· 2025-08-18 09:01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上海本天成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向世之源增资6000万元并取得世之源20.48%的股份 [1] - 公司开始布局人用创新药领域 [1] - 世之源拥有艾滋病治疗单克隆抗体药物UB-421、抗过敏Anti-IgE单克隆抗体药物UB-221以及抗单纯疱疹病毒单克隆抗体药物UB-621等管线在中国大陆的临床及商业化权利 [1] 研发进展 - UB-221已由世之源在中国大陆全面开启临床II期试验 [2] - UB-421与UB-621将由世之源依据其战略及全球临床数据灵活调整国内临床策略与实施进度 [2] - 三个创新药管线尚处于不同的研发阶段 [2] 市场关注度 - 公司关注到近期市场对创新药业务关注度较高 [1] - 部分媒体发布了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的相关报道 [1] - 公司未发现其他对股票交易价格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告或市场传闻 [2]
动物保健板块8月18日涨2.2%,申联生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37.3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08:38
板块整体表现 - 动物保健板块单日上涨2.2%,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0.85%)和深证成指(涨1.73%)[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2只个股下跌,上涨个股占比超过80%[1][2] - 申联生物以20.02%涨幅领涨板块,回盛生物(7.87%)和驱动力(6.60%)涨幅居前[1] 个股价格表现 - 申联生物收盘价12.83元,单日涨幅达20.02%,成交量13.27万手,成交额1.69亿元[1] - 回盛生物收盘价24.26元,涨幅7.87%,成交量30.00万手,成交额7.20亿元[1] - 驱动力收盘价10.02元,涨幅6.60%,成交量4.35万手,成交额4273.62万元[1] - *ST绿康跌幅最大达2.77%,生物股份微跌0.34%,其余个股跌幅均小于1%[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737.3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1137.1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399.73万元[2] - 回盛生物主力净流出4509.02万元(占比6.27%),游资净流出1480.03万元(占比2.06%)[3] - 申联生物主力净流入2446.49万元(占比14.51%),但游资净流出1536.91万元(占比9.11%)[3] - 金河生物主力净流出2679.79万元(占比8.08%),但游资净流入2014.98万元(占比6.07%)[3] 交易活跃度 - 生物股份成交量最高达43.23万手,成交额3.87亿元[2] - 金河生物成交量44.43万手,成交额3.32亿元[2] - 瑞普生物成交额3.14亿元,贤丰控股成交额3.38亿元[1][2] - 大禹生物成交量最低仅2.96万手,永顺生物成交量3.11万手[1]
“硬科技”行情爆发,科创板多股涨停,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交投活跃上涨近2%!
新浪财经· 2025-08-18 06:47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18日A股市场震荡上行,沪指创近10年来新高,科创综指ETF汇添富(589080)上涨1 94%,收于1 158元,成交额42 497万,换手率11 09% [1] - 科创综指成分股表现强势,南新制药(688189)上涨20 03%,申联生物(688098)上涨20 02%,天承科技(688603)上涨20 00% [1] - 科创综指ETF近5日涨幅6 04%,20日涨幅14 09%,60日涨幅25 32%,显示强劲的短期和中长期表现 [1] 成分股分析 - 科创综指ETF前十大成分股中,寒武纪-U(688256)上涨3 18%,金山办公(688111)上涨3 64%,联影医疗(688271)上涨1 79% [2] - 半导体相关成分股占比最高,塞武纪-U(688256)权重4 81%,海光信息(688041)权重4 54%,中芯国际(688981)权重2 23% [2] - 医药生物行业成分股表现分化,百利天恒(688506)下跌0 42%,惠泰医疗(688617)下跌3 56% [2]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总投资额4550亿元,同比下滑9 8%,但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 4% [3] - 全球科技巨头加速AI基础设施投入,微软2025财年资本开支达882亿美元,谷歌和Meta分别上调至850亿和660-720亿美元,同比增幅超60% [3] - 国内科技企业同步加大投入,阿里2025财年资本开支激增184%至934亿元,计划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腾讯2024年资本开支增长221%至767 6亿元 [4] 投资主题 - 半导体材料国产化趋势明确,国产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率预计同步提升,国内半导体材料迎来投资窗口期 [3] - 全球科技巨头进入AI基础设施建设增长期,大模型从技术验证转向规模化落地,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3][4] - 科创综指ETF覆盖科技创新前沿领域,具有高科创属性和成长潜力,为投资者提供布局20cm高弹性科创板块的工具 [4]
申联生物涨停 7只科创板股涨超10%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02:09
申联生物股价表现 - 8月18日盘中股价涨停,报12.83元,成交额1.46亿元,换手率2.79%,振幅8.89% [2] - 科创板个股中涨幅达20.02%,位列涨幅榜前列 [2] 科创板整体市场表现 - 截至发稿,科创板460只个股上涨,7只涨幅超10% [2] - 涨幅较高的个股包括南亚新材(19.66%)、天承科技(19.05%) [2] - 120只个股下跌,跌幅较大的包括中邮科技(-7.63%)、和林微纳(-6.49%)、南模生物(-5.80%) [2] 资金面数据 - 上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432.58万元,近5日净流入4464.26万元 [3] - 最新两融余额9820.50万元,融资余额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12.82万元(降幅1.14%) [3] - 近10日两融余额合计减少1111.38万元(降幅10.17%),融资余额同步下降10.17% [3]
申联生物20250817
2025-08-18 01:0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动物用生物制品和人用生物制药[1][2] - 公司为申联生物,计划形成双主业战略(动物用生物制品+人用生物制药)[2] - 公司参股扬州四支元,未来可能逐步控股或全部收归上市公司[2][3] 核心产品与研发进展 **UV421(艾滋病治疗)** - 靶点为人体T细胞CD4区域单克隆抗体[6] - 适应症:一线治疗替代疗法、多重耐药毒株治疗及功能性治愈[6] - 国内普通一线治疗三期临床批件已获批[6] - 多重耐药二期临床批件获批,计划重新申请短期237临床[6] - 功能性治愈研究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通过UB421与CAR-T连用进行研究[6] - 预计年度销售规模约20亿人民币[17] **UV221(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 原研Anti-IgE抗体,二期临床已入组143例患者(总需144例)[6] - 预计2026年4月揭盲,2026年下半年启动三期临床[6] - 差异化优势:结合游离状态和CD23上的IgE,抑制IgE合成,见效更快(给药当天显著降低IgE浓度,一周内缓解症状)[8] - 体外数据:人类IgE结合力高出7.8倍,阻断IgE与细胞受体交互能力为3-8倍,抑制过敏原诱导脱颗粒反应能力为7.2倍[8] **UV621(生殖器疱疹)** - 针对疱疹病毒基因蛋白单抗抗体[6] - 海外一期临床已完成,二期正在欧盟开展[6] - 计划利用海外数据在国内进行三期临床[6] **其他储备项目** - 阿尔兹海默症疫苗UBI-311:抗体应答率在78周时达93%,2A数据已完成[22] - 帕金森合成肽疫苗:一期临床已完成,二期正在评估中[25] - 多联多价疫苗、腹泻三联羊包虫病亚单位疫苗、猪趋势疫苗等在研中[19] 战略与合作 - 创新药为核心板块,计划组建专门销售机构或与大型公司合作推广[10] - 技术授权形式:UV221和UV621采用技术授权,前期低首付款+后期销售提成[11] - 技术买断形式:UV421买断中国大陆专利技术,无未来销售分成[11] - 计划分步控股世之元,整合技术平台赋能人药体系,考虑将研发中心迁至上海[12][13] - 动保业务与人药业务双向赋能,构建人用生物药CDMO能力[16] 财务与资金 - 2024年经营性亏损约2000万,但预计2025年起营收稳定上升,净利润改善[18] - 资产负债率较低,自有资金充足,可能通过再融资加速临床推进[12] 市场与竞争 - 奥马珠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存在局限性(疗效不持久、部分患者效果不佳)[7] - UV221头对头奥马珠的对照组研究有望提供更优疗效数据[7] - CD4单抗UV421对多重耐药毒株有效,与NIH合作案例显示病毒载量压制成功[9] 技术优势 - 具备CHO细胞株构建及优化能力,与单克隆抗体生产高度匹配[15] - 合成肽技术积累深厚(如UBI-311、帕金森疫苗)[14][26] - 五大技术平台:合成肽疫苗、新型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MRNA疫苗等[15] 潜在风险与挑战 - 动保主业2024年首次亏损,需依赖新产品上市改善盈利[18] - 三期临床费用较高,可能需融资解决(如UB311、UB312)[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