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的谐波(688017)

搜索文档
机械设备行业双周报(2025、07、04-2025、07、17):机器人板块催化不断,25H1挖机销量同比增速保持增长-20250718
东莞证券· 2025-07-18 14: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标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器人板块受收购事件、中标大订单等催化行情向上,下半年主机厂商小批量产落地后行业将进入新阶段,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3][77] - 2025年6月挖机内销同比回正,出口同环比增速加快,资金落地促进开工率提升支撑国内需求,海外需求复苏出口有望持续增长,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 [3][77]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 - 截至2025年7月17日,申万机械设备行业双周涨3.71%,跑赢沪深300指数2.04个百分点,本月至今涨3.76%,年初至今涨13.41%,均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6名 [1][13] - 申万机械设备行业5个二级板块双周表现中,工程机械板块涨幅最大为4.26%,通用设备涨3.98%,自动化设备涨3.66%,专用设备涨3.37%,轨交设备Ⅱ涨2.89% [1][17] - 双周涨幅前三的个股为德固特、三川智慧、中大力德,涨幅分别为52.22%、44.50%、37.66%;跌幅前三为东威科技、伟隆股份、威马农机,跌幅分别为14.99%、14.52%、12.80% [2][20] 板块估值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17日,申万机械设备板块PE TTM为27.86倍,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轨交设备Ⅱ、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PE TTM分别为35.77倍、26.85倍、17.37倍、20.43倍、47.11倍 [2][23] 产业新闻 - 2025H1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44.81%,25Q2开工率47.10%,环比涨4.62%,15个省份平均开工率超50% [75] - 2025年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77.20小时,同比降9.11%,环比降8.56%;月开工率56.90%,同比降7.55pct,环比降2.65pct [75]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预算1.24亿元 [75]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国内首个一站式具身智能公共服务平台 [75] - 英伟达CEO称中国发展人形机器人有AI技术、机电一体化、制造业基础三方面优势 [75] 公司公告 - 柳工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118,023.71 - 127,859.02万元,同比增20.00% - 30.00% [75] - 新时达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155.00 - 230.00万元,扭亏为盈 [75] - 埃斯顿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0.00 - 1,500.00万元,同比增100.00% - 120.43% [75] - 大族激光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45,000.00 - 50,000.00万元,同比降59.18% - 63.26% [75] - 沈阳机床预计2025H1归母净利润3,500.00 - 4,500.00万元 [75] 本周观点 - 机器人板块受催化行情向上,下半年行业将进入新阶段,建议关注汇川技术、绿的谐波 [3][77] - 工程机械内销回暖、出口有望增长,建议关注三一重工、恒立液压 [3][77] 建议关注标的推荐理由 - 汇川技术通用伺服及细分产品国内市占率名列前茅,保供保交付策略助力业务增长,国产化率提升将使其市占率稳步提升 [78] - 绿的谐波是国内谐波减速器龙头,受益于智能制造发展,国内市占率排名第二且逐年上升,研发提升有望提高市场份额 [78] - 三一重工是挖掘机龙头,国家加强基建拉动产品需求,内销回暖将拉动业绩增长 [78] - 恒立液压是油缸龙头,挖机油缸市占率超50%,下游景气度提升将增加产品需求,业绩确定性高 [78]
人形机器人从概念到量产,核心零部件机遇梳理-20250718
东海证券· 2025-07-18 12: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叠加资金推动人形机器人加速落地,产业迎来重要转折点和变革机遇 [3] - 人形机器人量产启动,市场空间倍增,预计到2029年全球产能数量最少达10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1500亿元 [3] - 重视核心零部件发展机遇,相关核心机械零部件的市场需求预计将迎来显著增长 [3] - 建议关注国内已获重点人形机器人客户定点和合作的机械零部件企业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人形机器人行业兴起 - 人形机器人正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借助AI大模型赋能,产业化进程加速推进 [6] - 国内外巨头纷纷入局,注入资金与资源,加速行业技术进步与成熟,推动产业链标准化和批量化发展 [8] - 政策明确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各地陆续出台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催化产业链上相关公司发展 [10] - 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场景持续扩散,使用成本极具性价比,替代人成本优势明显 [12][15] - 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未来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上下游广泛受益 [17][21] 谐波减速器:国产量产提速 - 谐波减速器可在精密传动领域广泛适用,工业机器人为其最大下游,2024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消费量达到79.55万台 [39] - 国内外人形机器人多点开花,谐波减速器市场需求大增,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增量将达84亿元 [40][43] - 全球谐波减速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哈默纳科占全球市场较大份额,国内企业逐渐展现强劲竞争力和进口替代趋势 [47] - 哈默纳科谐波减速器扩产幅度较小,不能覆盖人形机器人量产需求,国内厂商有望凭借快速扩产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51][52] 行星滚柱丝杆:国产突破量产 - 行星滚柱丝杠应用持续拓展,目前全球市场空间仍较小,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为12.7亿美元 [56] - 行星滚柱丝杠量产存在原材料、工艺流程与加工设备三大壁垒 [62] - 受益人形机器人产业兴起,滚柱丝杠市场空间抬升,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增量空间将达112亿元 [66] - 行星滚柱丝杠市场主要以欧洲公司为主导,国产替代预期显现,国内企业得到客户认可,加大产能投入力度 [68][75] 无框力矩电机:国产性能超越 - 无框力矩电机可实现系统集成度的跃升,与人形机器人关节高度契合,已成为该领域主流驱动方案 [82][85] - 特斯拉Optimus人形机器人方案采用无框力矩电机,预计2029年全球无框力矩电机市场增量空间将达140亿元 [87] - 国内无框力矩电机厂商发展迅速,替代进程将持续 [91] 灵巧手:技术迭代升级 - 灵巧手是衡量机器人成熟度与商业落地价值的核心标尺,由驱动、传动和感知三大系统构成 [107] - 灵巧手技术路线向轻量化、更灵活和多模态感知发展,未来增量空间巨大,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108][114] - 建议关注技术迭代迅速、成本控制优秀、已有落地应用的灵巧手企业 [115] 六维力矩传感器:成本不断压降 - 六维力矩传感器主要用于机器人末端控制,在机器人领域应用占比高达72% [120] - 人形机器人将为六维力传感器贡献主要增量,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20亿元 [126] - 六维力矩传感器研发生产壁垒高,全球三大厂商占主要份额,国内企业已开始国产替代 [129][133] - 建议关注已有产品突破且有成本下降预期的传感器企业 [138]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投资机遇梳理(附49页PPT)
材料汇· 2025-07-17 15:55
人形机器人行业兴起 - 人形机器人正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借助AI大模型赋能,学习复现复杂动作,执行简单或单一任务在运输、检测、安防等领域逐步应用 [3] - 国内外巨头纷纷入局,加速行业技术进步与成熟,推动产业链标准化和批量化发展 [6] - 国家政策明确人形机器人发展方向,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2027年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8]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扩散,包括工业制造、商业服务、家庭生活等领域 [10] - 人形机器人使用成本极具性价比,工厂仓储场景使用成本10元/小时,家庭服务场景20.5元/小时,显著低于人工费用 [13][14]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2025年或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特斯拉计划2025年量产5千台,2026年扩产至5万台 [16] - 预计2029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 [17]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90亿元,2029年达1500亿元 [17] 产业链发展机遇 - 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如高精度减速器、高性能电机、先进控制器等获得增量订单 [18] - 下游应用在工业生产、物流配送、医疗康复、商业服务等多领域拓展业务 [18] - 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无框力矩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市场需求显著增长 [21] 谐波减速器 - 谐波减速器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比大,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34] - 2023年工业机器人占谐波减速器下游应用75% [32] - 预计2029年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需求达1400万台,市场增量84亿元 [33][35] - 哈默纳科2023年占全球市场85%份额,绿的谐波占8% [37][41] - 国内厂商积极扩产,绿的谐波规划2027年产能达159万台 [43] 行星滚柱丝杠 - 行星滚柱丝杠具有体积空间小、精度高、输出大等特点,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45] - 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12.7亿美元 [45] - 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增量空间达112亿元 [51] - 欧洲厂商主导市场,Rollvis、GSA、Ewellix、Rexroth合计占78%份额 [52][53] - 国内企业如新剑传动已获得特斯拉定点,2022年收入同比增长1419.6% [56] 无框力矩电机 - 无框力矩电机结构高度模块化,实现系统集成度跃升 [62] - 与人形机器人关节需求高度契合,具有快速响应、高能量密度等特点 [65] - 预计2029年全球市场增量空间达140亿元 [66][67] - 国内步科股份、雷赛智能等厂商性能接近海外龙头科尔摩根 [69][70] 灵巧手 - 灵巧手由驱动、传动和感知三大系统构成,复现精细动作 [80] - 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自由度从11个提升到22个 [79][81]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达300亿元 [82][85] - 兆威机电、雷赛智能等国内企业加速布局 [84] 六维力矩传感器 - 六维力传感器能同步测量六个自由度力分量,技术难度高 [87] - 2023年机器人领域应用占比72% [87][88] - 预计2029年人形机器人领域市场规模达120亿元 [91][93] - 外资品牌ATI、Schunk、AMT合计占52.48%市场份额 [99][100] - 国内坤维科技、宇立仪器等厂商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99][101]
绿的谐波: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关于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14 11:17
本次授予价格调整的批准与授权 - 公司已审议通过《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实施考核管理办法》及授权董事会办理股权激励相关事宜的议案,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 [2] - 公司监事会核实激励对象名单并公示,未收到异议 [3] -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并于2021年10月26日披露内幕信息自查报告 [3] - 董事会审议通过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议案,独立董事及监事会发表意见 [3] - 董事会调整授予价格及数量,并审议预留部分授予事项,独立董事及监事会发表意见 [3] - 董事会审议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及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事项,独立董事及监事会发表意见 [3] 本次授予价格调整相关情况 - 公司根据利润分配方案调整授予价格,2022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总股本168,712,168股,共计派发16,871,216.8元 [3] - 2023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含税),总股本168,672,168股,共计派发50,601,650.4元 [3] - 2024年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总股本183,212,735股,共计派发18,321,273.5元 [3] - 调整后授予价格由41.99元/股降至41.89元/股 [3] 本次授予价格调整的信息披露 - 公司承诺按规定公告与本次调整相关的决议及信息披露文件 [3] - 公司需持续履行《管理办法》《上市规则》规定的信息披露义务 [3] 结论意见 - 本次授予价格调整符合《公司法》《证券法》《管理办法》《上市规则》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4] - 公司已履行当前信息披露义务,后续需继续遵守相关法规要求 [4]
绿的谐波: 关于调整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1:17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 - 绿的谐波董事会于2025年7月14日审议通过调整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议案 将授予价格从41.99元/股下调至41.89元/股 [1][3][4] - 价格调整直接源于公司2024年度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元(含税)的利润分配方案 该方案以总股本183,212,735股为基数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8,321,273.5元 [3][4] - 调整方法严格遵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采用公式P=P0-V(P0为原授予价格41.99元/股 V为每股派息额0.10元/股) [4] 激励计划历史实施进程 - 公司于2021年9月30日首次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 并于2021年10月25日经股东大会批准 [1] - 2022年8月11日首次调整授予价格及数量 2023年2月24日处理部分股票作废并确认首个归属期条件 [1] - 2024年7月26日再次调整价格并作废部分股票 同时确认第二个归属期及预留部分第一个归属期条件 [1] - 2025年4月29日董事会确认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归属期符合条件 [3] 治理机构审议意见 - 监事会认为本次价格调整程序合法合规 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 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4] - 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认定调整事项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 且履行了必要审批程序 调整合法有效 [5] - 法律意见书确认调整事项符合《上市规则》《自律监管指南》及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5] 相关ETF产品表现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上涨1.78% 市盈率20.03倍 最新份额56.4亿份(减少435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468.5万元 [7]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上涨1.46% 市盈率44.13倍 最新份额49.4亿份(增加1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9889.8万元 [7]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微涨0.19% 最新份额2.2亿份(增加2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出579.8万元 [7]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上涨2.94% 市盈率102.36倍 最新份额4.9亿份(增加1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69.4万元 [8]
绿的谐波(688017) - 关于调整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的公告
2025-07-14 10:46
权益分派 - 2024年度以总股本183,212,735股为基数,每股派0.1元,共派18,321,273.5元[8] 激励计划 -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由41.99元/股调为41.89元/股[9][12] - 2021 - 2025年各关键节点审议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3][4][7] - 2023 - 2024年归属股票上市流通[5][6]
绿的谐波(688017) - 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关于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事项之法律意见书
2025-07-14 10:46
激励计划进展 - 2021年9 - 10月多会议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6] - 2022 - 2025年多次审议调整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等议案[7] 分红情况 - 2022 - 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分别派发现金红利16,871,217元、50,601,650.40元、18,321,273.5元[11] 授予价格调整 - 激励计划授予价格由41.99元/股调整为41.89元/股[11] - 公司将公告授予价格调整相关决议等信息披露文件[10]
机器人催化不断,看好新一轮行情启动
中航证券· 2025-07-13 14:0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先进制造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机器人催化不断,看好新一轮行情启动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Tier1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4] - 光伏设备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看好平台型布局电池片、组件的龙头公司 [4] -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 [4] - 半导体设备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4] - 自动化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4] - 氢能源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看好具备绿氢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的龙头公司 [4] - 工程机械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4] 各行业总结 人形机器人行业 - 重点推荐信捷电气、北特科技、汉威科技、兆威机电、恒立液压、纽威股份、软通动力 [2] - 核心个股组合包括信捷电气、北特科技等多家公司 [4] - 本周产业动态:智元入主上纬新材;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标包金额1.24亿;特斯拉推出AI模型Grok4;Figure创始人将7 - 9月生产的人形机器人数量增加约3倍;华为云城市峰会宣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启动服务;三晖智能养老机器人新品发布会暨中国康复护理医疗机器人产业联盟启动 [4] - 建议关注产业链:T链、华为链、Figure链、1X、细分环节领先企业等相关企业 [4] 光伏设备行业 - N型渗透率加速提升,马太效应下头部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建议关注迈为股份、捷佳伟创等;产业链价格中枢下移,降本增效技术导入,钙钛矿商业化加速,建议关注奥特维等 [4][22] 储能行业 - 是构建新型电网的必备基础,政策利好落地,发电、用户侧推动行业景气度提升,看好电池、逆变器、集成等环节龙头公司;发电侧和用户侧均有政策利好推动发展,推荐关注星云股份、科创新源等 [4][22] 半导体设备行业 - 预计2030年行业需求达1400亿美元,中国大陆占比提高但国产化率仍低,看好平台型公司和国产替代有望快速突破的环节 [4] 自动化行业 -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的工业耗材,市场规模在400亿左右,预计2026年达557亿元,看好受益于集中度提高和进口替代的行业龙头 [4] 氢能源行业 - 绿氢符合碳中和要求,光伏和风电快速发展为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奠定基础,建议关注隆基绿能、亿华通、兰石重装、科威尔等 [4][21] 工程机械行业 - 强者恒强,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看好具备产品、规模和成本优势的整机和零部件公司 [4] 锂电设备行业 - 从新技术、主业拓展、出口链等角度筛选公司,推荐关注东威科技、骄成超声、联赢激光、先导智能、星云股份、杭可科技等 [22]
机械行业7月投资策略暨半年报前瞻:工程机械数据平稳向好,关注业绩好的绩优个股
国信证券· 2025-07-13 07:23
核心观点 - 聚焦优质龙头的结构性成长机会,关注国内产业升级、自主可控及海外加速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 [15] 机械行业背景及展望 - 高端装备自主可控,核心装备国产化是产业自主崛起基础,突破核心高端装备瓶颈才能实现下游产业自主化、产业化 [15] - 产业升级大势所趋,在数字浪潮和能源变革时代,工业互联/AI + 具身智能应用提升社会效率,新能源利用降低社会成本,中国迎来全方位产业升级 [15] - 出口发展由点到面,中国产业持续发展,优秀制造企业从进口替代走向出口替代,具备全球竞争力,加速出口发展 [15] 研究框架 - 基于商业模式和业务特性将机械公司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中游专用/通用设备公司、下游产品型公司以及服务型公司 [20] - 上游核心零部件公司具强阿尔法属性,研发驱动,有核心底层技术,靠技术或业务模式创新构建竞争壁垒,有议价权和较强盈利能力,可通过品类升级/扩张及下游领域拓展打开成长天花板 [20] - 中游专用/通用设备公司具高贝塔属性,产品供应下游工业生产,议价权相对较低,关注高成长或稳健增长行业中具进口替代机会的公司,关注公司技术实力及优质客户绑定情况,优选龙头公司,推荐新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行业 [20] - 下游产品型公司产品供人类使用或操作,行业空间大,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分散客户公司议价权强,关注高成长或稳健增长行业中具进口替代机会的公司,综合考虑公司技术、产品、品牌、渠道,优选龙头公司,推荐培育钻石、通用测试测量仪器等细分子行业 [21] - 服务型公司通过提供服务获取收入,需求稳健,现金流好,行业长期稳健增长,龙头公司先发优势显著,优选赛道空间大的细分赛道龙头,推荐检测服务等行业 [21] 重点组合&7月投资观点 - 重点组合包括华测检测、广电计量、伊之密等公司;7月金股推荐龙溪股份、安徽合力、应流股份等公司 [2][24] - 从需求侧关注新兴成长细分行业如人形机器人、AI基建 - 燃气轮机等,以及具备全球竞争力、出口加速的细分行业龙头如工程机械、商用餐饮设备等 [25] - 从供给侧关注受益存量更新或逆周期调节景气相对稳健的细分行业如船舶、轨交设备等,在竞争加剧市场中具备持续提份额能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如顺周期通用设备、检测服务等,进口替代空间大的细分行业如电子测量仪器、实验分析仪器等 [25] - 看好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龙头公司,把握结构性成长机会,如人形机器人关注关节模组、灵巧手等环节相关公司;燃机产业链关注应流股份、豪迈科技等;智能焊接机器人关注柏楚电子;煤化工设备关注中泰股份、川仪股份;出口链设备公司关注巨星科技、银都股份等;工程机械推荐恒立液压、徐工机械等;核电设备推荐佳电股份、中密控股等;顺周期通用设备零部件环节推荐汇川技术、绿的谐波等,整机环节推荐伊之密、杭叉集团等;检测服务推荐广电计量、苏试试验等;进口替代方向科学仪器推荐鼎阳科技、普源精电等,光刻机产业链推荐汇成真空;其他关注低估值业绩稳健或高分红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如优利德、广日股份等 [26][28][29][30] 重点覆盖标的半年度业绩前瞻 - 对43个公司进行2025半年度业绩前瞻预测,认为这些公司整体经营具有韧性,不同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差异,如华测检测2025Q2营收同比增长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龙溪股份2025Q2营收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0%等 [31] 6月行情回顾 - 重点组合包括华测检测、广电计量等公司;隐形冠军组合包括杭叉集团、安徽合力等公司;成长&前瞻方向组合包括龙溪股份、金帝股份等公司 [33] - 6月机械板块上涨2.82%,跑赢沪深300指数0.32个pct,在27个申万分类行业中涨幅排第14位 [36] - 6月机械板块估值水平相对稳定,TTM市盈率约为31.91倍,市净率约为2.49倍 [41] - 6月机械子行业表现靓丽,新能源汽车装备、船舶海工、油服等表现较好,分别上涨35.42%、15.76%、11.50%;单月涨幅排名前五位的公司为科恒股份、国瑞科技、山东墨龙、汇金股份、内蒙一机 [45][48] 数据跟踪 - 6月制造业PMI指数49.70%,环比提升0.2个百分点,2025年至今呈现修复态势 [51] - 6月钢/铜/铝价格指数环比变动 - 0.78%/+4.12%/+6.01%,目前处于近五年中间偏高位置 [57] - 2025年5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为6.70万台,同比增长6.30%;1 - 5月累计产量为33.20万台,同比增长13.30%;金属成形机床5月产量同比增长7.10%,1 - 5月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1.30% [62] - 2025年5月工业机器人产量6.91万台,同比增长35.50%;1 - 5月累计产量28.72万台,同比增长32.00% [69] - 2025年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804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销量8136台,同比增长6.2%,出口量10668台,同比增长19.3%;1 - 6月共销售挖掘机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65637台,同比增长22.9%,出口54883台,同比增长10.2% [77][78] - 2025年6月装载机销量1.20万台,同比增长11.3%;1 - 6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64769台,同比增长13.6% [79]
2025年中期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策略报告:量产破局,链动新机-20250711
万联证券· 2025-07-11 08:02
报告核心观点 - 当前处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已开启,科技巨头投入有望驱动行业迭代加速并突破,商业化落地可期 [1][7][84] - 政策支持、入局者增加及AI大模型赋能推动行业加速发展,市场对人形机器人需求增长,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1] 行情复盘 人形机器人行情回顾 - 2024年1月至2025年6月26日,人形机器人指数高波动、高弹性,多次跑赢Wind全A指数,超额收益源于技术突破兑现和政策催化 [2][12] 融资情况 - 2024年1月 - 2025年2月,全国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993笔,总融资额1802.52亿元,覆盖全产业链环节,北京融资额443.2亿元居首 [13] - 产业成熟需跨越技术成本关、场景渗透关和区域协同关 [13] 政策 - 国家提出2025年和2027年人形机器人发展目标,各省市密集出台政策支持,以资金扶持、场景落地、技术创新为核心 [18]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列为国家未来产业战略重点 [18] 产品 国外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迅速,2025年计划生产1万台,2026年月产能达1万台,2027年月产能达10万台,有望降低成本并加速商业化 [23][24] - Figure AI在硬件、AI模型和商业化落地取得突破,2025年公布大模型Helix,计划扩大规模并加速量产 [28][33] - 1X Technologies获融资,发布NEO GAMMA版本;波士顿动力推出电动版Atlas;Agility Robotics的Digit V2投产 [36][37][38][39] 国内 - 2024 - 2025年中国市场爆发式增长,整机公司超80家,不同背景玩家涌入,产品具竞争力且推进量产 [42] - 创业先锋企业以低价策略竞争;科技巨头技术赋能和资本运作;车企利用优势加速产业化 [44] - 价格从百万级降至十万级以下,加速市场教育和普及,带来多方面市场变化 [45][48] 2025年量产与商业化 量产规划与场景落地进度 - 2025H2是量产验证关键窗口期,多家公司计划2025年初步量产,应用落地遵循“工业制造实训→B端场景扩展→家庭服务普及”递进 [3][47][49] 硬件端 - 产业链涵盖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 [50] - 精密减速器分谐波、RV、精密行星减速器,全球谐波减速器“一强主导”,国产在部分性能接近国际水平,有替代空间 [54][55][58][62] - 人形机器人为精密减速器带来数百亿增量市场,不同厂商选型方案不同,谐波+精密行星减速器方案有成本优势 [64][65] 软件端 - 具身智能大模型是关键但薄弱环节,发展滞后于硬件,是制约实用化和普及化的瓶颈 [67] - AI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注入灵魂,国内外厂商自研大模型,推动其向智能化和人性化发展 [68][71] 需求端 人口老龄化与用工成本 - 全球老龄化加剧,劳动力缺口扩大,催生机器代人需求,“机器人+养老”成可行方式 [74][75] - 用工成本攀升,机器人成本降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价格可接受度高 [79] 市场规模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达200亿美元,CAGR高达77.83%,中国市场规模将达50亿美元,远期空间广阔 [82] 投资建议 - 关注进入或有望进入特斯拉供应链的核心公司 [7] - 关注有望进入华为供应链的核心公司 [7] - 关注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并低成本量产的公司,以及受益于大规模应用的国产零部件优质公司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