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科技(603906)

搜索文档
龙蟠科技: 2025-075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4 11:39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况 - 公司股票于2025年6月3日、6月4日连续2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属于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 [1] - 公司自查确认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市场环境、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 [2] 重大事项披露 - 公司于2025年5月28日通过股东会决议,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已发行A股和H股股份总数20%的股份 [2] - 除上述事项外,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筹划其他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发行、业务合作等事项 [2] 控股股东持股及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石俊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38,182,052股,占总股本的35.81% [3] - 累计质押股份30,000,000股,占其持股总数的14.11%,占总股本的4.51% [3] 近期经营动态 -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披露与Eve Energy Malaysia签署日常经营重大销售框架协议,但具体订单及履约存在不确定性 [3][4] 信息披露声明 - 公司董事会声明除已公开信息外,无其他应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或筹划中事项 [4]
龙蟠科技(603906) - H股公告-截至二零二五年五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6-04 11:01
股份数据 - 上月底和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均为565,078,903股,面值1元,股本565,078,903元[2] - 上月底2023年股票期权计划结存5,295,000份,本月注销2,920,000份,月底结存2,375,000份[6] - 本月底因股票期权计划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187,500份[6]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增减总额为0股[10] - 本月库存股份增减总额为0股[10]
龙蟠科技(603906) - 2025-075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6-04 10:48
股价情况 - 2025年6月3 - 4日公司股票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3][4][7] 股份发行 - 董事会将择机分别发行不超年度股东会当天已发行A股和H股股份总数20%的股份[6] 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石俊峰持股212,662,195股,占总股本31.98%[6] - 石俊峰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38,182,052股,占总股本35.81%[6] - 石俊峰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30,000,000股,占其持股14.11%,占总股本4.51%[6] 经营相关 - 2025年5月28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会,通过两项议案[5][6] - 2025年6月3日披露与Eve Energy Malaysia Sdn. Bhd.签重大合同公告[7] 其他提示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无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信息[5][6] - 提醒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以指定媒体公告为准[3][7][8]
海外磷酸铁锂需求渐长,这家中国公司“躺赢”
新浪财经· 2025-06-04 09:10
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Eve Energy签署生产定价协议,预计2026-2030年间合计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人民币50亿元 [1] - 这是公司自去年以来披露的第三个海外磷酸铁锂订单,此前已与LG新能源和福特汽车旗下Blue Oval签订供货协议,分别涉及26万吨和未披露数量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 - 公司印尼工厂规划年产能12万吨,一期3万吨产线已实现满产,二期9万吨项目预计明年一季度满产,计划2027年海外产能达到24万吨 [5] 行业趋势 - 海外磷酸铁锂需求呈增长趋势,多家海外车企如特斯拉、通用汽车、大众等开始采用磷酸铁锂电池 [2][3] - 2024年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206.9GWh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51.5%,达106.6GWh [3] - 海外储能企业也开始选择装配磷酸铁锂储能电池,但海外产业链难以跟上需求增长,导致订单流向技术成熟的中国企业 [3] 技术优势 - 公司具备四代高压密磷酸铁锂生产能力,产品粉体压实密度达2.62g/cm³ [5][7] - 公司推出的S526产品采用一次烧结工艺,简化生产流程并降低能耗,已完成多轮量产验证,预计下半年批量出货 [7] - 高压密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动力及储能电池,单吨加工费显著高于普通型产品 [7]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最早出海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海外战略布局领先同行三年 [4][5] - 目前全球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生产商为中国企业,而公司是唯一在海外形成可规模化量产磷酸铁锂产能的中国企业 [3][5] - 截至6月4日收盘,公司股价涨停报13.93元,市值92.65亿元 [8]
固态电池概念走强 龙蟠科技、圣阳股份涨停
快讯· 2025-06-04 02:30
固态电池概念股表现 - 科恒股份(300340)、龙蟠科技(603906)、圣阳股份(002580)涨停 [1] - 力王股份、雄韬股份(002733)、天能股份、长虹能源、亿华通等股价走高 [1] 市场资金动向 - 暗盘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操盘动向 [1]
龙蟠科技再签50亿长单股价涨停 年内合同或达170亿进一步减亏
长江商报· 2025-06-03 23:46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进展 - 公司控股公司锂源亚太与Eve Energy签署《生产定价协议》,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涉及2026-2030年供应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1][2] - 2025年以来累计获得长单金额或达170亿元,包括与楚能新能源子公司50亿元订单、宁德时代70亿元年度采购协议及福特电池工厂供应协议 [2][3][4] - 最新4代一烧高压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入客户验证测试阶段,预计下半年放量 [8] 股价表现 - A股股价6月3日涨停收报12.66元/股,H股盘中最高涨超19%,当日收涨11.09% [1][5]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594.88万元,同比减亏66.98%,主要因碳酸锂加工及车用精细化学品业务利润增加 [1][8]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36亿元,同比减亏48.46%,2023年亏损12.33亿元系碳酸锂价格下跌及产业链去库存影响 [7][8] - 2021-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2022年营收140.72亿元(+247.15%),归母净利润7.53亿元(+114.61%) [6] 业务转型历程 - 原主营润滑油及发动机冷却液,2017年上市后拓展至汽车环保产业,2021年收购贝特瑞纳米切入锂电池正极材料领域 [6] - 通过2020年可转债及2022年定增募集资金重点投入锂电业务 [6]
亿纬锂能又下50亿订单!
起点锂电· 2025-06-03 11:11
核心观点 - 中国电池产业链加速出海,头部企业亿纬锂能与龙蟠科技通过马来西亚基地实现本土化生产,形成完整供应链[1][2][3] -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激增,龙蟠科技连续斩获三笔大单(LG新能源26万吨/100亿元、楚能新能源15万吨/50亿元、亿纬锂能15.2万吨/50亿元)[1][12][13] - 行业竞争格局显现差异化路径:亿纬锂能聚焦圆柱电池(两轮车/电动工具)和储能赛道,避开动力电池头部企业的直接竞争[4][5][7] 亿纬锂能业务战略 - **市场定位**: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足鼎立,2023年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增70%,出货量三年翻三番[5][7] - **技术突破**:推出"麟驹系列"两轮车电池(48V-72V/20Ah-100Ah),主打三重安全标准[7] - **海外布局**:马来西亚工厂投资30亿人民币(年产圆柱电池),印度市场进口量仅次于比克位居第二[1][7] - **未来增长点**:东南亚/南亚两轮车市场(能源转型驱动)+全球储能市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技术[7] 龙蟠科技转型路径 - **业务转型**:从车用化学品(润滑油/尾气处理液)转向磷酸铁锂材料(2021年收购贝特瑞纳米切入)[9][10] - **业绩波动**:2022年受益碳酸锂价格峰值(20万元/吨),2023年亏损超10亿后通过原料采购策略收窄亏损[11] - **订单突破**:2023-2024年累计获56.2万吨正极材料订单(LG/楚能/亿纬),总金额超200亿元[1][12][13] - **港股效应**:双重上市提升资本市场关注度,正极材料市场趋稳或使业绩回归常态[13][14] 产业链趋势 - **出海模式**:从单一电芯厂扩展至全产业链(正极材料-镍矿资源-电池制造),削弱国际贸易壁垒[2][3] - **区域集群**:马来西亚形成制造基地(亿纬工厂)+印尼镍矿资源联动[2] - **技术传导**:圆柱电池需求带动磷酸铁锂材料技术外溢,加速东南亚能源转型[1][7]
龙蟠科技获超50亿元磷酸铁锂供应合同,锁定2026-2030年海外订单
巨潮资讯· 2025-06-03 09:30
合作协议内容 - 龙蟠科技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子公司Eve Energy签署《生产定价协议》,2026年至2030年间供应总计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2] - 以当前市场价格估算,合同总销售金额将超过人民币50亿元,最终结算以实际订单为准 [2] - Eve Energy可在满足提前通知期限的前提下调整需求量,具体单价由双方逐季度协商确定 [2] - 锂源(亚太)需接受需求浮动范围内的所有订单,并按指定时间、地点交付符合规格的产品 [2] 产能布局 - 锂源(亚太)位于印尼的磷酸铁锂一期项目(年产能3万吨)已于2025年初实现批量出货 [2] - 二期9万吨产能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底完成厂房及设备调试 [2] 交易对方背景 - Eve Energy为亿纬锂能全资子公司,注册于马来西亚槟城,主营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生产,产品用于电动工具、两轮车及清洁工具电池 [3] - 2024年Eve Energy净亏损5844.03万元,净资产为6.74亿元 [3] - 双方在产权、业务及人员等方面无关联关系 [3] 战略意义 - 此次协议系日常经营销售合同,有助于稳定海外市场供应关系,符合公司全球化战略 [3] - 若顺利履行,将对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实际收入需根据订单执行情况逐步确认 [3]
海外疯抢磷酸铁锂
鑫椤锂电· 2025-06-03 07:36
龙蟠科技海外工厂进展 - 龙蟠科技印尼项目是中国磷酸铁锂行业海外首个生产基地 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 分两期建设 一期3万吨产线2024年投产 2025年1月大批量出货 二期9万吨产能已开建 预计2024年底完成 总产能将达12万吨/年 [2] - 项目因稀缺性和规避贸易政策优势引发客户疯抢 2024年2月常州锂源与LGES签署协议 2024-2028年供应16万吨 后修订为26万吨 2025年1月锂源(亚太)与Blue Oval签订5年供应协议 [3] - 2025年6月锂源(亚太)与Eve Energy签订协议 2026-2030年供应15.2万吨 合同金额超50亿元 [4] 海外资本支持情况 - LGES现金出资1597万美元认购锂源(印尼)20%股权 资金用于一期3万吨项目 [4] - 印尼国家主权财富基金下属公司INA出资1.5亿美元 Aisis出资5000万美元投资锂源(亚太) 交易后常州锂源持股降至54.65% INA持股34.01% Aisis持股11.34% [5] 磷酸铁锂电池大单动态 - 2024年7月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合作 2026年起为雷诺Ampere供应39GWh LFP电池 可支持59万辆电动车 [6] - 亿纬锂能2024年9月与AESI签订协议 预计交付19.5GW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 取代2023年13.389GWh订单 [7] - 2025年2月宁德时代与福特深化合作 2026年起在北美供应LFP电池 用于F-150 Lightning等车型 [7] 储能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储能企业海外订单超150GWh 2025年1-5月新增近100GWh 中东地区达31.5GWh [8] - 沙特"2030愿景"招标24GWh储能 比亚迪获15.1GWh 阳光电源获7.8GWh 阿联酋RTC项目(19GWh储能)由宁德时代主导 [8] 中国电池企业海外扩张 - 宁德时代与通用汽车规划北美35GWh LFP工厂 与Stellantis在西班牙投建50GWh工厂 2026年投产 匈牙利项目获300亿人民币投资 [10] - 亿纬锂能美国合资公司ACT项目已动工 规划21GWh方形LFP电池 2026年出货 [10] - 远景动力西班牙30GWh工厂2024年7月开工 2026年投产 国轩高科摩洛哥一期20GWh项目2025年5月开建 计划扩至40GWh [11] 韩系电池企业转型 - 三星SDI与通用汽车计划2027年在印第安纳州合资厂新增LFP产线 原计划仅生产高镍三元电池 [13] - LGES将田纳西州合资厂部分区域转为LFP产线 密歇根州工厂已批量生产ESS专用软包LFP电池 供应Terra-Gen等客户 [13]
又拿下50亿大单!这家锂电正极材料龙头股价狂飙
金融界· 2025-06-03 06:22
股价表现 - 港股龙蟠科技股价大幅拉升 涨幅达13.52%至6.55港元/股 [1] - A股龙蟠科技成功封上涨停板 [2] 重大合同签署 - 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Eve Energy签署生产定价协议 2026至2030年合计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3] - 合同总销售金额逾50亿人民币 [3] - 2024年12月与LGES签署补充协议 磷酸铁锂产品供应量由16万吨上调至26万吨 [4] - 2024年1月孙公司获Blue Oval锁单 2026至2030年销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4] - 2024年1月与宁德时代签新协议 2025年销售上限为70亿元 [4] - 2024年5月与楚能新能源子公司签署协议 2025至2029年销售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合同金额超50亿元 [4] 行业趋势 - 头部效应凸显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规模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4] - 磷酸铁锂技术全球渗透提速 海外磷酸铁锂需求激增 [4] - 公司产品打入LG新能源、宁德时代等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及福特汽车供应链体系 [4] 财务表现 - 一季度收入15.9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99% [5] - 归母净利润亏损2594.88万元人民币 同比减亏但未扭亏 [5] - 亏损主因锂电行业供需阶段性错配及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5] 发展前景 - 大额订单为公司摆脱亏损带来曙光 [6] - 订单兑现需跨越产能建设、客户认证和供应链管理等多重关卡 [6] - 行业拐点尚未明确 业绩复苏时间有待检验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