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蟠科技(603906)
icon
搜索文档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12 10:17
股权变动 - 2025年6月12日公司按6港元配售价发行2000万股新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3] - 总股本由665,078,903股增至685,078,903股[3][5] - 石俊峰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35.8126%降至34.7671%[2][3][4] - 石俊峰持股比例从31.9755%降至31.0420%[4] - 朱香兰持股比例从3.5513%降至3.4476%[4] - 南京贝利持股比例从0.2859%降至0.2775%[4] - 自上次报告披露日,其持股比例被动减少1.0455%[2] 其他说明 - 本次权益变动未触及要约收购[2] - 未触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变化[2][6] - 变动内容详见2025年6月13日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6][7]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2025-06-12 10:17
权益变动 - 公司配售H股致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比例降1.0455%[17] - 权益变动后石俊峰、朱香兰、南京贝利持股比例分别为31.0420%、3.4476%、0.2775%[13][14] - 本次权益变动前信息披露义务人持股35.8126%,变动后为34.7671%[1][22][33][34] 股份情况 - 2025年6月12日公司按6港元配售价配发2000万股新H股,总股本增至685078903股[1] - 石俊峰3000万股股份处于质押状态[22] 未来展望 - 截至报告书签署日,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来12个月无增减持计划[18] - 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来12个月内不拟增持公司股份[34] 南京贝利情况 - 南京贝利普通合伙人龙蟠国际控股认缴出资110万元,股份占比1.16%[10] - 朱香兰作为有限合伙人认缴出资5414.216万元,股份占比56.99%[10] - 南京贝利执行事务合伙人为龙蟠国际控股,注册资本1亿元[11]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完成配售H股的公告
2025-06-12 10:15
股份配售 - 2025年6月12日完成20,000,000股新H股配售[3] - 配售价每股6.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16.89百万港元[3] 股份结构变化 - 发行后已发行股份总数增至685,078,903股,H股增至120,000,000股,A股不变[4] - 配售完成后,A股占比降至82.48%,H股升至17.52%[5] 股东持股比例 - 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34.7671%[6] - 石俊峰等部分股东持股比例下降[7]
龙蟠科技(603906) - H股公告-翌日披露報表
2025-06-12 10:15
股份数据 - 2025年5月31日H股已发行股份1亿股,6月12日增至1.2亿股[3] - 2025年6月4日配售新H股2000万股,占事件前已发行H股20%[3] - 2025年5月31日A股已发行股份562996503股,6月12日未变[4] - 2025年5月31日A股库存股份2082400股,6月12日未变[4] - 2025年5月31日已发行股份总数665078903股,6月12日为685078903股[3][4] 发行情况 - 已发行新H股占发行前已发行H股依据总额1亿股[4] - 已发行新H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01%[4] - 新H股每股发行价为6港元[3] 其他 - 购回报告和场内出售库存股份报告均不适用[13][14]
2025年中国润滑油配套产业分析:基础油产能扩张期结束,润滑油添加剂产量持续增长
前瞻网· 2025-06-11 07:38
润滑油基本成分结构 -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基础油决定润滑油基本性质 添加剂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不足并赋予新性能 [1] 中国基础油总产能变化 - 2020-2024年中国基础油产能稳步发展 2024年底总产能达2182万吨/年 复合增长率1% [3] - 新增产能趋向大型化 工艺转向二类基础油或二类+基础油以及三类基础油 [3] - 2024年基础油产能增速下降 主要因剔除无效产能 如漯河市牛润能源有限公司、哈密绿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长期未开工的再生油装置 [3] 中国基础油产能区域分布 - 2024年华东地区基础油产能883万吨 占比40% 是国内基础油主要消费地和分布区域 [5] - 华东地区具备良好水运及陆运条件 便于原料输入和产品输出 上下游产业链多数选址华东 [5] 中国润滑油添加剂供需情况 - 国内润滑油添加剂产量从2015年58.3万吨增长至2022年87.8万吨 复合年均增长率6.02% [8] - 2022年润滑油添加剂表观消费量约95.04万吨 2015-2022年年均复合增速2.24% [8] - 2024年润滑油添加剂产量和消费量预计分别为98.7万吨和99.35万吨 [8] 配套产业布局对润滑油行业发展影响 - 基础油质量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影响润滑油性能和成本 近年来国内基础油产量增长 进口依赖度降低 有助于稳定成本和保障生产 [10] - 润滑油添加剂通过改善性能提高附加值 是差异化竞争关键 国内添加剂行业技术突破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降低对外资品牌依赖 [10]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附竞争梯队、市场份额等)
前瞻网· 2025-06-06 03:11
中国润滑油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壳牌、美孚等国际品牌,技术及市场认可度高 [1] - 第二梯队为中石油、中石化旗下昆仑和长城润滑油,占据近50%市场份额 [1][3] - 第三梯队为康普顿、统一、龙蟠等上市企业品牌 [1] 市场竞争态势 - 国际品牌(壳牌、美孚、嘉实多等)合计市占率约25% [3] - 中石油、中石化旗下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近50% [3] - 剩余市场份额由地方民营企业瓜分,行业集中度高 [3] 品牌建设与行业认可 - 自主品牌通过技术研发强化品牌力,以"新审美、新技术、新连接"提升影响力 [4] - LubTop2023十大品牌包括美孚、壳牌、嘉实多、统一、龙蟠等 [4] 企业产品布局与收入 - 中石油润滑油业务覆盖车用/工业/船舶用油等,炼油产品+原油收入达3.5万亿元 [6] - 中石化拥有长城等品牌,炼油业务收入1.48万亿元 [6] - 龙蟠科技2024年前三季度润滑油收入5.32亿元,产品品类超400种 [6] - 统一股份2023年润滑油业务收入21.43亿元,覆盖多领域用油 [6] 行业竞争状态量化分析 - 下游需求旺盛且议价能力弱(评分5) [8] -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评分0-5) [8] - 高端产品替代中低端趋势明显,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小(评分0) [8]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外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6-05 11:16
担保情况 - 2025年5月公司累计新增为下属公司提供2.3亿元担保[3][4][5]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已实际发生的担保余额为55.9亿元,无逾期担保[3]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对外担保额度合计不得超过139.5亿元,有效期12个月,可循环滚动使用[5]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经审批的担保总额为142.05亿元,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461.16%[18]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已实际发生的担保余额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81.46%[18] - 公司对下属公司提供的担保总额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80.81%[19] 子公司情况 - 天津龙蟠注册资本2.65亿元,为公司全资子公司[7] - 江苏锂源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4.33801亿元,净资产3.181784亿元,营收9432.55万元,净利润1142.8万元[9] - 江苏锂源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20.237179亿元,净资产3.028325亿元,营收20.415113亿元,净利润 - 1.17925亿元[10] - 常州锂源股权结构中,公司持股比例为64.0263%[10] - 江苏锂源母公司常州锂源其余少数股东单独持股比例均低于10%[16] 担保明细 - 公司为天津龙蟠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天津分行提供3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5][11] - 公司为江苏锂源向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提供1.5亿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5] - 公司为江苏锂源向兴业银行常州分行提供5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5] - 公司为江苏锂源向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担保金额为1.5亿元,最高限额2亿元[13] - 公司为江苏锂源向兴业银行常州分行担保金额为5000万元[14]
磷酸铁锂“冰火两重天”:跨界玩家集体撤退,头部厂商狂揽大单丨行业风向标
钛媒体APP· 2025-06-05 01:38
行业现状 - 磷酸铁锂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态势,跨界企业终止或暂缓项目,头部企业则频获大单 [2] - 行业因供需错配普遍亏损,进入淘汰赛阶段,落后产能出清,中高端产能成为主流 [2] - 磷酸铁锂价格从2023年初的16.60万元/吨暴跌至年末的4.60万元/吨 [3] - 2024年6月动力型磷酸铁锂市场价格31750-34750元/吨,较2月6日下降2950元 [4] 跨界企业动态 - 中核钛白终止"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剩余募资16.66亿元永久补流 [2] - 2021年定增募资52.88亿元,原计划25.24亿元投建磷酸铁项目,累计投入13.09亿元仅建成10万吨/年装置 [3] - 2024年惠云钛业、云图控股、川发龙蟒、龙佰集团、金浦钛业等陆续宣布终止或暂缓磷酸铁(锂)项目 [4] 头部企业表现 - 龙蟠科技2026-2030年将向亿纬锂能子公司销售15.2万吨磷酸铁锂,预计销售额超50亿元 [8] - 龙蟠科技年内已获楚能新能源、福特电池工厂、宁德时代等订单,合计超170亿元 [8] - 万润新能2025-2030年将向宁德时代供应约132.31万吨磷酸铁锂,按当前价格估算超400亿元 [8] - 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签订三年14万吨/年供货协议,丰元股份与比亚迪电池签订三年长单 [8] 技术路线与市场格局 - 2024年中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出货量246万吨,同比增长49%,占正极材料总出货量74% [9] - 2024年1-3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占比达80.8%,同比增长93.6% [9] - 高压密磷酸铁锂成为迭代方向,目前市场以第二代(2.4-2.5g/cm³)、第三代(2.5-2.6g/cm³)产品为主 [9][10] - 第四代高压密产品(2.6-2.7g/cm³)逐步推广,仅湖南裕能、富临精工、龙蟠科技等少数企业掌握技术并量产 [12] - 2024年湖南裕能以70万吨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场份额28.8%,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龙蟠科技紧随其后 [13] 供需与价格展望 - 当前磷酸铁锂产能529.85万吨,预计2025年需求318.67万吨,供给远大于需求 [14] - 预计2027年达到供需平衡,2025年高压密产品供需缺口约5万吨(需求73万吨vs供给78万吨) [14] - 预计2027年后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升至70%以上,2030年全球需求或达千万吨级 [14] - 磷酸铁锂价格继续承压下行,待下游需求回暖+碳酸锂价格止跌反弹时或迎来上涨 [15]
龙蟠科技(603906) - 江苏龙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根据一般授权配售新H股的公告
2025-06-04 15:31
配售情况 - 2025年6月4日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将配售最多2000万股新H股[5] - 配售股份总面值为人民币2000万元,占现有已发行H股约20%,占现有已发行股份约3.01%[7] - 配售价为每股6.00港元,较6月4日收市价折让约8.95%,较前五日均价折让约0.33%[8] - 净配售价约为每股5.84港元[8] 完成条件与时间 - 配售事项须待联交所授出上市批准等条件达成或获豁免后完成[11] - 完成日期为上市批准获授出之日起第二个营业日(不迟于6月12日)或另行商定日期[2] 股份结构 - 公告时,已发行A股565078903股,占比84.96%;其他H股股东股份100000000股,占比15.04%,总数665078903股[21] - 假设配售完成且无其他变动,已发行A股占比82.48%;承配人股份占比2.92%;其他H股股东股份占比14.60%,总数685078903股[21] 资金情况 - 假设配售股份悉数获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17亿港元[19] - 2024年10月30日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95亿港元,总额约5.5亿港元[20] 资金用途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偿还债务及低电导率冷却液产线改造[19]
磷酸铁锂大单频现,价格下行考验韧性
高工锂电· 2025-06-04 12:48
行业动态 - 磷酸铁锂行业面临价格持续下行压力但长协订单频现,显示市场需求强劲韧性[3] - 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国际化布局寻求突破[3] -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被视为提升能量密度和产品价值的关键方向[4] - 海外市场对磷酸铁锂需求加速起量,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9] - 行业普遍认为优质产能供应紧缺,低端产能面临出清压力[10]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与万润新能签订132.31万吨磷酸铁锂供货协议,总金额超400亿元[4] - 宁德时代承诺每月采购量不低于80%,双方将共同推进高压实产品迭代[4] - 龙蟠科技控股公司锂源亚太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签署15.2万吨供货协议,总金额超50亿元[5] - 龙蟠科技此前与福特汽车电池合资公司签署五年供货协议[5] - 龙蟠科技与韩国LG新能源修订供货协议,供应2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5] - 龙蟠科技子公司与楚能新能源达成15万吨供货协议,预估金额超50亿元[6] - 龙蟠科技向常州锂源增资3.697亿元,用于印尼工厂二期和湖北襄阳新生产线[6] - 丰元股份子公司与惠州比亚迪电池签订三年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6] 技术发展 - 2.6g/cm³以上高压实磷酸铁锂产品可实现每吨约2000元溢价[8] - 当前高压实产能相对集中且紧缺,扩产步伐谨慎[8] 市场趋势 - 2024年磷酸铁锂行业毛利率持续下探至3%左右[7] - 头部企业单吨成本控制在3万元以下,单吨毛利不到5000元[7]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末60万元/吨降至2024年末7.7万元/吨[7] - 2024年5月碳酸锂价格跌破6万元/吨,可能进一步下探至5万元/吨[7] - 动力型和储能型磷酸铁锂均价分别降至3.2万元/吨和3.1万元/吨[7] 国际动向 - 韩国LG能源和三星SDI计划在美国工厂引入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9] - 通用汽车计划在5款电动车型部署磷酸铁锂电池[9] - 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合资工厂部分产能将转向LFP电池生产[9] - 三星SDI与通用汽车同意2027年在印第安纳州合资厂导入LFP生产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