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莱雅(603605)

搜索文档
医美+化妆品
2025-09-24 09:35
医美+化妆品 20250923 不赚钱,但之后客户复购及现金流稳定后利润开始爬坡。例如成都高新医院在 一年半内实现扭亏并开始盈利。 摘要 国内医美渗透率远低于美国和韩国,表明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消费者轻 医美复购率高,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动力。 医美产业链上游原料端毛利率极高,如艾美克可达 85%-90%,终端加 价倍率通常在 3 倍以上,保证机构利润和销售分成。 疫情后,资本市场关注医美上游厂商,尤其是再生胶原蛋白、PDRN 等 活性材料的发展,以及轻医美注射类项目的增长趋势。 轻医美在头部医院占比约 70%,新医美市场主要分为光电类和注射类, 其中玻尿酸和肉毒素出厂端市场规模约为 50-100 亿元。 再生材料市场发展迅速,自 2021 年以来多家公司销售额均超 10 亿元, 但并非完全替代玻尿酸,而是增量市场。 医美填充注射针对不同皮肤层次选择不同材料,骨膜层适合硬性支撑材 料,表皮和真皮层偏向补水保湿,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用于颈脖等治疗。 化妆品行业国货替代趋势明显,国货占比已达 50%以上,品牌通过电商、 直播等渠道发展,研发投入增加,功效和成分驱动成为关键。 Q&A 医美行业目前的整体情况如何? 医美行 ...
美容护理行业25H1业绩回顾:美容护理业绩分化,新消费逆势双击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3 11:45
行业投资评级 - 美容护理行业评级为"看好" [2] 核心观点 - 25H1化妆品需求端稳健增长 化妆品社零增速2.9% 扭转2024年下滑1.1%的颓势 [5] - 国货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 头部品牌与国际品牌平分秋色 [5] - 化妆品板块重点公司营收增速中枢约8% 业绩分化明显 [5] - 医美板块受宏观因素影响复苏尚需时日 爱美客25H1营收同比下滑21.6% [5][42] 行业整体表现 - 25H1化妆品社零增速2.9% 预计25H2增长提速 [6][8]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 同比下滑3.7% [10] - 护肤品市场前十榜单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6.6% [10] - 2024年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 同比微增0.4% [10] - 彩妆市场国货占据5席 合计市占率17.2% [10] - 珀莱雅品牌市占率超过4% 位列第三 [10] - 25年618大促国货品牌领跑主流平台榜单 [13][14] 化妆品板块业绩 - 上美股份25H1营收41.1亿元(+17.3%) 净利润5.2亿元(+30.6%) [5][20] - 珀莱雅25H1营收53.6亿元(+7.2%) 净利润8.0亿元(+13.8%) [5][20] - 水羊股份25H1营收25.0亿元(+9.0%) 净利润1.23亿元(+16.5%) [5][21] - 丸美股份25H1营收17.7亿元(+30.8%) 净利润1.9亿元(+5.2%) [5][21] - 毛戈平25H1营收25.9亿元(+31.3%) 净利润6.7亿元(+36.1%) [5][23] - 巨子生物25H1营收31.1亿元(+22.5%) 净利润11.8亿元(+20.2%) [5][23] - 上海家化25H1营收34.8亿元(+4.7%) 净利润2.7亿元(+11.7%) [24] - 贝泰妮25H1营收23.7亿元(-15.4%) 净利润2.5亿元(-49.0%) [24] - 华熙生物25H1营收22.6亿元(-19.6%) 净利润2.2亿元(-35.4%) [25] 个护板块业绩 - 若羽臣25H1营收13.2亿元(+67.6%) 净利润0.7亿元(+85.6%) [5][26] - 润本股份25H1营收9.0亿元(+20.3%) 净利润1.9亿元(+4.2%) [5][25] - 绽家品牌营收4.44亿元(+157.11%) 毛利率66.50% [5][26] 医美板块业绩 - 爱美客25H1营收13.0亿元(-21.6%) 净利润7.9亿元(-29.6%) [5][42] - 朗姿股份25H1营收27.9亿元(-4.3%) 净利润2.7亿元(+64.1%) [5][42] - 朗姿股份医美营收13.33亿元(-6.1%) 占比47.8% 毛利率54.54% [5][42] - 华东医药25H1营收同比增3.4% [42] - 昊海生科25H1营收同比下滑7.1% [42] - 四环医药25H1净利润同比增长407.0% [42] 财务指标分析 - 珀莱雅毛利率上升3.6pct至73.4% 净利率上升0.9pct至15.4% [30][32] - 水羊股份毛利率上升3.1pct至64.6% 净利率上升0.2pct至4.9% [30][32] - 上海家化毛利率上升2.2pct至63.4% 净利率上升0.5pct至7.6% [30][32] - 巨子生物毛利率81.7% 净利率38.0% [30][32] - 上美股份毛利率75.5% 净利率13.5% [30][32] - 毛戈平毛利率84.2% 净利率25.9% [30][32] - 销售费用率普遍上升 珀莱雅上升2.8pct至49.6% [34] - 存货周转率整体稳健 珀莱雅上升0.3次至2.2次 [38] 投资建议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公司:上美股份 珀莱雅 上海家化 [5][57] - 推荐享受抖音流量红利公司:丸美生物 水羊生物 [5][57] - 推荐细分赛道龙头:毛戈平 巨子生物 [5][57] - 推荐高性价比公司:润本股份 福瑞达 [5][57] - 推荐母婴板块:圣贝拉 孩子王 [5][57] - 医美推荐爱美客 建议关注朗姿股份 [5][57] - 电商代运营推荐若羽臣 [5][57]
重用“明星”,狠抓“渠道”:美妆品牌“不强则死”?
虎嗅· 2025-09-23 06:13
行业整体格局 - 国产美妆护肤企业2025年上半年整体格局相对稳定 珀莱雅和上美股份占据行业第一和第二位置 巨子生物利润保持领先[1] - 华熙生物 福瑞达 贝泰妮等老牌企业业绩承压 尚未从动荡中脱身[1] - 细微业绩变动反映行业变化和势力角逐信号 包括单品牌天花板显现和高端化趋势[2] 公司营收表现 - 珀莱雅营收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3] - 上美股份营收41.08亿元 同比增长17.30%[3] - 上海家化营收34.78亿元 同比增长4.75%[3] - 巨子生物营收31.13亿元 同比增长22.50%[3] - 毛戈平营收25.88亿元 同比增长31.30%[3] - 水羊股份营收25.00亿元 同比增长9.02%[4]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元 同比下降15.43%[4] - 华熙生物营收22.61亿元 同比下降19.57%[4] - 逸仙电商营收19.20亿元 同比增长22.40%[4] - 福瑞达营收17.90亿元 同比下降7.05%[4] - 丸美生物营收17.69亿元 同比增长30.83%[4] - 敷尔佳营收8.63亿元 同比下降8.15%[4] 公司利润表现 - 巨子生物利润11.82亿元 同比增长20.60%[5] - 珀莱雅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0%[5] - 毛戈平利润6.70亿元 同比增长36.10%[5] - 上美股份利润5.56亿元 同比增长34.70%[5] - 上海家化利润2.66亿元 同比增长11.66%[5] - 贝泰妮利润2.47亿元 同比下降49.01%[5] - 敷尔佳利润2.30亿元 同比下降32.54%[5] - 华熙生物利润2.21亿元 同比下降35.38%[5] - 丸美生物利润1.86亿元 同比增长5.21%[6] - 福瑞达利润1.53亿元 同比下降17.31%[6] - 水羊股份利润1.23亿元 同比增长16.54%[6] - 逸仙电商亏损0.25亿元 亏损收窄[6] 头部企业战略调整 - 珀莱雅主品牌营收39.79亿元 同比下降0.08% 显示单品牌在国内市场接近百亿天花板[10][12] - 珀莱雅推出"双十战略" 目标未来10年进入全球化妆品行业前10 引入国际护肤行业背景高管 独家投资花知晓 重点布局海外市场[12] - 上美股份围绕6大品类进行高端 中高端 大众三个市场定位的多品牌布阵 推出聚光白和NAN beauty 筹备彩妆品牌单彩[14][15][16] - 上美股份子品牌newpage一页营收3.97亿元 同比增长146.50% 但主品牌韩束仍占81.40%营收[18] 高端化与多品类拓展 - 毛戈平核心彩妆业务营收14.22亿元 同比增长31.1% 奢华鱼子气垫和光感柔纱凝颜粉饼零售额均超2亿元[20] - 毛戈平拓展高端护肤和香氛香水业务 护肤营收10.87亿元 香氛营收0.11亿元[24] - 毛戈平寻求投资收购机会 瞄准高端定位品牌[22] 老牌企业内部调整 - 华熙生物总裁赵燕回归一线 重点梳理品牌定位和革新组织体系 润百颜聚焦修护 夸迪聚焦细胞级抗衰 米蓓尔专注细胞级修护 BM肌活专注细胞级免疫[25] - 华熙生物原料业务营收6.26亿元 同比下降0.58% 医疗终端业务营收6.73亿元 同比下降9.44% 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营收9.12亿元 同比下降33.90%[27] - 上海家化完成定方向 明治理 提士气 清包袱四大核心任务 六神发力户外 玉泽升级皮肤屏障修护系列[28][29] 成分研发与产品创新 - 华熙生物研发费用2.31亿元 同比增长15.25% 贝泰妮研发费用1.19亿元 同比下降8.69%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1.03亿元 同比增长31.70%[37] - 麦角硫因因超强抗氧化能力受到行业关注 应用于护肤品和口服美容产品 雅诗兰黛 修丽可 倩碧等品牌已添加该成分[39] - 巨子生物将重组胶原蛋白研究延伸至增发护发和美白领域 华熙生物取得4项国产特殊化妆品许可证 包括润熙泉雪韵美白祛斑面霜[42] - 丸美生物凭借眼部抗衰领域口碑 丸美品牌营收同比增长34.36%[44] - 巨子生物推出可复美重组胶原蛋白肌御修护次抛精华液2.0 添加重组IV型胶原蛋白 可丽金升级胶原大膜王至3.0版本[46][47] 营销与渠道策略 - 品牌力重回企业关注重点 明星营销成为重点动作 珀莱雅官宣刘亦菲 易烊千玺 宋佳为代言人 引入果小作为CMO[51] - 薇诺娜官宣魏大勋 杨天真 蒋欣 张康乐为代言人 丸美官宣杨紫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六神签约肖战[52][53] - 品牌从依靠头部达人转向KOC种草带货 采用"厦门帮"和"郑州帮"打法[57] - 企业着力搭建线上+线下 公域+私域 国内+海外渠道网络 水羊股份构建"水羊潮妆"和"水羊直供"私域平台 贝泰妮采用OMO深度私域运营模式[58][59] - 毛戈平全国专柜配备超3100名美妆顾问 注重线下体验感[60]
珀莱雅跌2.00%,成交额2.9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362.9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5:2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3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78.69元/股 成交额2.98亿元 换手率0.95% 总市值311.6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362.9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131.93万元(卖出占比9.56% 买入占比2.4%) 大单净卖出1231.05万元(卖出占比23.86% 买入占比19.72%) [1] - 年内股价下跌5.78% 近5日跌2.95% 近20日跌14.46% 近60日跌4.36% 年内1次登龙虎榜(最近为4月28日) [1]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62亿元 同比增长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8%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珀莱雅品牌占比74.19% 其他品牌占比25.7%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0.11%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25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6.03万户 较上期增长18.25% 人均流通股6560股 较上期减少15.4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239.14万股至4751.96万股(第三大股东) 南方中证500ETF增持50.47万股至352.37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持股333.2万股不变(第六大股东) 东方红睿玺三年持有混合新进289.04万股(第七大股东) [3] - 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增持40万股至200万股(第八大股东) 汇添富中证主要消费ETF减持31.65万股至196.48万股(第九大股东) [3] 公司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美容护理-化妆品-品牌化妆品 概念板块涵盖化妆品 电子商务 中盘 融资融券 MSCI中国 [1] - 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2006年5月成立 2017年11月上市 主营化妆品研发、生产与销售 [1]
每日投资策略-20250923
招银国际· 2025-09-23 02:29
全球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单日下跌0.76%至26,344点 年内累计上涨31.33% [1] - 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下跌0.58%至6,258点 年内累计上涨40.06% [1] -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单日上涨0.70%至22,789点 年内累计上涨18.01% [1] - 德国DAX指数单日下跌0.48%至23,527点 年内累计上涨18.17% [1] - 日本日经225指数单日上涨0.99%至45,494点 年内累计上涨14.03% [1] 港股板块表现 -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单日下跌1.25%至18,414点 年内累计上涨23.48% [2] -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单日下跌0.85%至44,595点 年内累计上涨26.92% [2] -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单日下跌0.70%至35,729点 年内累计微涨0.18% [2] 中国市场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国央行宣布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保证流动性充裕 [3] - 预计第四季度可能降准50个基点 降息10个基点 [3] - 中国钢铁行业2025-2026年严禁新增产能 规划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 [3] - 三星大幅上调内存产品价格 DRAM上涨30% NAND闪存上涨5-10% [3] - 美光科技此前已涨价20-30% 并暂停接受新订单 [3] 美股重点公司动态 - 英伟达计划投资1000亿美元助力OpenAI建设10GW数据中心 股价上涨近4% [3] - 甲骨文新CEO上任 股价上涨超6% [3] - 减肥药开发商Metsera被辉瑞收购 股价暴涨近61% [3] - 谷歌广告业务面临反垄断拆分威胁 美国司法部要求出售AdX交易平台 [3] 大宗商品与货币市场 - 美债收益率持续回升 美元指数反弹后下跌 [3] - 黄金价格创历史新高 原油跌至一周低位 [3] - 加密货币大幅下跌 资金转向DeFi和稳定币等新赛道 [3] 美联储政策预期 - 美联储新任理事预计中性利率为2.5% 主张年内再降息125个基点 [3] - 另三位美联储官员表示进一步降息空间有限 今年没理由再降 [3] - 预计美联储可能在12月降息一次 明年降息两次 [3] 重点推荐公司分析 - 吉利汽车(175 HK)目标价25港元 较当前18.69港元有34%上行空间 市盈率10.7倍 [4] - 零跑汽车(9863 HK)目标价80港元 较当前64港元有25%上行空间 市盈率92.8倍 [4] - 珀莱雅(603605 CH)目标价129.83元 较当前80.30元有62%上行空间 市盈率13.2倍 [4] - 腾讯(700 HK)目标价705港元 较当前641港元有10%上行空间 市盈率21.5倍 [4] - 阿里巴巴(BABA US)目标价158.80美元 当前价164.25美元 市盈率2.7倍 [4] - 北方华创(002371 CH)目标价460元 较当前412.70元有11%上行空间 市盈率40.8倍 [4] - Salesforce(CRM US)目标价388美元 较当前249.69美元有55%上行空间 市盈率22.0倍 [4]
美容护理行业今日跌1.36%,主力资金净流出2.23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2 10:24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2日上涨0.22% [1] - 申万行业中11个行业上涨 电子行业涨幅3.71%居首 计算机行业涨幅1.70%居次 [1] - 社会服务行业下跌2.04% 美容护理行业下跌1.36%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88.92亿元 [1] - 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子行业净流入93.57亿元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20.81亿元 [1] - 2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出46.62亿元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33.71亿元 [1] 美容护理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下跌1.36% 主力资金净流出2.23亿元 [2] - 行业29只个股中8只上涨 21只下跌 [2] - 5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水羊股份净流入1306.72万元居首 润本股份净流入487.89万元 锦盛新材净流入244.14万元 [2][3] 美容护理个股资金流出 - 7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2] - 爱美客净流出7358.01万元居首 珀莱雅净流出2711.53万元 青岛金王净流出2411.88万元 [2] - 华熙生物净流出1736.37万元 拉芳家化净流出1528.83万元 福瑞达净流出1314.50万元 上海家化净流出1127.86万元 [2]
招银国际每日投资策略-20250922
招银国际· 2025-09-22 02:32
核心观点 - 全球主要股市表现分化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达40.87% 纳斯达克指数年内上涨17.20% [1] - 中国互联网软件板块存在估值提升机会 AI应用商业化进程将推动软件板块匹配硬件板块涨幅 [4] - 美联储降息路径存分歧 市场已充分反映年底前进一步降息两次的预期 [3] 全球市场表现 - 港股主要指数年内涨幅显著 恒生指数涨32.33% 恒生国企指数涨29.94% 恒生科技指数涨40.87% [1] - A股创业板指年内涨幅达44.33% 上证综指年内上涨13.97% 深证综指年内上涨26.32% [1] - 美股三大指数创新高 道指涨8.86% 标普500涨13.31% 纳斯达克涨17.20% [1] - 欧洲股市表现不一 德国DAX涨18.74% 法国CAC涨6.41% 英国富时100涨12.77% [1] 港股行业表现 - 恒生工商业指数年内涨36.45% 恒生金融指数涨28.01% 恒生地产指数涨25.04% [2] - 恒生公用事业指数微涨0.88% 表现相对落后 [2]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股票私募机构平均仓位超过78% 达今年最高水平 [3] - 南下资金净买入98.38亿港元 港股原材料、能源与可选消费领涨 [3] - A股煤炭、有色金属与建材涨幅居前 汽车、生物医药与计算机领跌 [3] - 医保局优化药品集采规则 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防止恶性竞争 [3] 国际事件影响 - 日本央行维持利率不变 出现两张加息反对票 宣布每年减持ETF规模3300亿日元 [3] - 欧央行管委称12月应再次降息 以确保通胀和经济增长不令人失望 [3] - 中美元首约定在APEC会议期间会晤 字节跳动按法律要求推进TikTok美国业务 [3] 科技行业焦点 - 美股科技七巨头多数上涨 苹果涨超3% iPhone 17亚洲销售势头良好 [3] - 甲骨文与Meta洽谈200亿美元云计算协议 英特尔大涨后回落 [3] - 白宫考虑建立处方药直销平台TrumpRx 以降低药价 [3] 大宗商品与汇率 - 美债收益率持续上升 美元指数走高 黄金上涨 [3] - 白银创14年新高 原油下跌 人民币兑美元小幅走弱 [3] 重点推荐公司 - 互联网板块推荐阿里巴巴(目标价158.8美元)、百度、微软、腾讯(目标价705港元)、快手 [4] - 软件公司推荐派拓网络、Datadog、金蝶国际 [4] - 汽车行业推荐吉利汽车(目标价25港元 上行空间32%)、零跑汽车(目标价80港元 上行空间23%) [5] - 装备制造推荐中联重科(目标价7.4港元)、三一国际(目标价8.9港元 上行空间24%) [5] - 消费板块推荐绿茶集团(目标价10.74港元 上行空间55%)、锅圈食品(目标价4.8港元 上行空间49%) [5] - 科技半导体推荐小米集团(目标价62.96港元)、瑞声科技(目标价60.55港元 上行空间35%)、豪威集团(目标价173元 上行空间21%) [5]
轻工行业投资发展观察周报(2025.9.15—2025.9.19)
搜狐财经· 2025-09-22 00:59
上周股市行情 - 上证指数周下跌1.31%收于3820.09点 深证成指周上涨1.14%收于17503.43点 创业板指周上涨2.34% 恒生指数周上涨0.59% [2] - 恒生科技指数周涨幅达5.09% 创业板指数周涨幅达2.34% 深证成指周涨幅达1.14% [2] - 煤炭板块上涨3.51% 电力设备上涨3.07% 电子上涨2.96% 汽车上涨2.95% 银行下跌4.21% 有色金属下跌4.02% [2] - 家用电器板块上涨1.60% 纺织服装下跌0.26% 轻工制造下跌0.58% 食品饮料下跌2.53% [2] 乳制品行业动态 - 光明乳业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24.72亿元 净利润2.31亿元 归母净利润2.17亿元 [3] - 宜品乳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02亿元/16.14亿元/17.62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27亿元/1.68亿元/1.72亿元 [7] - 宜品乳业2025年上半年营收8.06亿元同比下滑10.36% 净利润0.57亿元同比下滑42.57% [7] 服装与消费品企业资本运作 - 海澜之家拟赴港上市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门店111家 海外主营业务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27.42% [4] - 珀莱雅启动港股IPO 2025年上半年营收53.62亿元同比增长7.21% 归母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80% 毛利率提升至73.38% [9] - 娃哈哈计划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10] 饮料行业国际化进展 - 元气森林产品登陆英国Tesco超市 覆盖400家门店 已进入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5][6] - 润田实业通过ST联合收购实现曲线上市 2023年营收11.5亿元净利润1.47亿元 2024年营收12.6亿元净利润1.77亿元 [11][12] 供应链与企业上市 - 安得智联赴港IPO 美的集团持股52.94% 海信集团持股22.03% [8] 轻工业政策导向 - 三部门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目标培育10个规模1000亿元以上特色产业产区 新增推广300项升级创新产品 [13] - 方案部署15项任务包括人工智能赋能产品设计 支持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 [13] 宏观经济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至4.00%-4.25% 利率点阵图预测年末联邦基金利率中值将降至3.6% [14]
化妆品医美行业周报:双11大促预计国货持续高增,建议布局强阿尔法标的-20250921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1 14:12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化妆品医美行业 [2] 核心观点 - 双11大促预计国货持续高增长 建议布局强阿尔法标的 [3][9] - 国货品牌通过推新和合作超头部主播备战双11 上美股份推出Nan Beauty等新品牌完善矩阵 珀莱雅迭代高单价能量系列2.0版本 [3][9] - 淘系超头部主播李佳琦双11进入机制洽谈阶段 预计毛戈平、上美等国货高增长标的将通过诚意机制合作 实现大促销售高增长 [3][9] 行业表现 - 2025年9月12日至9月19日期间 申万美容护理指数下滑2.5% 表现弱于市场 [3][4] - 申万化妆品指数下滑2.6% 弱于申万A指2.5个百分点 [3][4] - 申万个护用品指数下滑0.6% 弱于申万A指数0.5个百分点 [3][4] - 个股表现前三:毛戈平(+10.0%) 倍加洁(+6.2%) 上美股份(+4.5%) [6] - 个股表现后三:拉芳家化(-10.4%) 洁雅股份(-8.0%) 华业香料(-6.6%) [6] 重点公司分析 - 水羊股份形成"自有品牌+CP代理品牌"双业务格局 2021-2024年营收稳定在40-50亿元区间 [3][10] - 2024年水羊股份毛利率63.01% 较2021年提升10.94个百分点 自营渠道毛利率达67.82% [3][10] - 高端品牌线形成"EDB+PA+RV"三角矩阵 2023年EDB全球GMV破10亿元 PA中国区营收2024年增超700% [3][11] - 线上抖音营收占比40.77%(2024年) 自营渠道占比72.65% [3][11] - 研发体系支撑10余种独有原料技术 2024年授权发明专利27项 [3][11] - 预计水羊股份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8/3.31/3.98亿元 同比增长134.9%/28.1%/20.2% [3][14] 行业数据 电商GMV数据 - 2025年8月上美股份抖音+淘系GMV10.4亿元 同比增长70% 1-8月累计66.0亿元 同比增长22% [15] - 珀莱雅8月GMV6.8亿元 同比增长9% 1-8月累计72.5亿元 同比增长5% [15] - 丸美生物8月GMV2.8亿元 同比增长33% 1-8月累计25.3亿元 同比增长45% [15] - 毛戈平8月GMV2.8亿元 同比增长79% 1-8月累计20.2亿元 同比增长29% [15] - 巨子生物8月GMV2.5亿元 同比下滑8% 1-8月累计31.3亿元 同比增长31% [15] 社零数据 - 2025年1-8月限额以上化妆品类零售额合计2915亿元 同比增长3.3% [18] - 2025年8月单月化妆品零售额349亿元 同比增长5.1% [18][21] 行业动态 国际会议表现 - 2025年9月IFSCC国际化妆品科学大会 中国美妆企业表现亮眼 [3][22] - Poster(海报展示)入选224份 居全球第一 Podium(学术演讲)15份 仅次于法国 [3][22] - 珀莱雅获"IFSCC 2025十大基础研究奖" 百雀羚三度斩获"IFSCC青年科学家论文奖" [3][22] - 中国企业占IFSCC全球赞助商7成以上 中国获得2032年IFSCC大会主办权 [3][22][24]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2712亿元 同比下滑3.7% [27][28] - 公司口径市占率前十中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6.6% 较2023年提升 [27] - 品牌口径珀莱雅市占率4.7% 力压雅诗兰黛成为榜三 [28] - 2024年中国彩妆市场规模620亿元 同比增长0.4% [30][31] - 彩妆公司市占率前十中国货占5席 合计市占率17.2% [30] 机构持仓 - 2024Q4巨子生物持股总市值20.5亿元(-4%) 持股总量4443万股(-5%) [35][36] - 爱美客持股总市值19.0亿元(-30%) 持股总量1040万股(-9%) [35][36] - 珀莱雅持股总市值4.4亿元(-72%) 持股总量514万股(-64%) [35][36] - 丸美生物持股总市值3.1亿元(+8355%) 持股总量968万股(+7451%) [35][36] 投资建议 化妆品板块 - 推荐品牌矩阵完善、GMV高增长、PE倍数相对较低的上美股份、珀莱雅、上海家化 [3] - 推荐享受抖音流量红利、多品牌接力增长的丸美生物、水羊生物 [3] - 推荐把握细分赛道强心智的毛戈平、巨子生物 [3] - 推荐高性价比消费逻辑的润本股份、福瑞达 [3] - 母婴板块推荐圣贝拉、孩子王 [3] 医美板块 - 推荐研发拿证壁垒高、盈利能力强的上游环节公司 重点看好大单品驱动的爱美客 [3] 电商代运营+自有品牌 - 推荐若羽臣 建议关注南极电商 [3]
2025年第37周:美妆行业周度市场观察
艾瑞咨询· 2025-09-21 00:06
行业环境与市场动态 - 美妆行业线下实体店面临挑战 但小众进口品成为CS渠道新增长点 例如法朗丝在多地门店实现高销量 复购率和毛利率表现突出 其差异化定位和功效协同作用提升客单价 [3] - 2025年上半年国际美妆行业整体承压 仅欧莱雅 花王等五家企业保持增长 高德美 PUIG和欧莱雅表现突出 中国市场回暖 [4] - 全国商场TOP30品牌美妆品类闭店严重 6个品牌关闭828家门店 大牌美妆线下专柜出现撤柜潮 [5] - 2025年1-7月化妆品零售额仅增3.1% 但天猫美妆表现突出 618市场份额达45.1% 线上渠道增速6.9%远超线下 [6] - 外资美妆行业面临严峻挑战 2025年上半年12家外资美妆集团净销售额微增2.5% 但净利润下滑2.95% 减少超35亿元 [17] 消费趋势与人群变化 - 香水正成为年轻消费者的社交符号和个性标签 Z世代通过混搭 收藏和展示香水瓶表达自我 TikTok等平台推动这一趋势 [8] - 青少年美妆消费年龄提前至11-12岁 75%的青少年使用护肤或香氛产品 消费力占美国市场10% 2023年增长23% 社交媒体是主要驱动力 [9] - Z世代推动护发市场快速增长 2025年中国线上洗护市场规模超340亿元 护发精油 发膜等品类表现突出 [13] - 年轻人更青睐演唱会 旅游等体验消费 对美妆需求下降 潮玩 户外运动等情绪消费取代传统口红效应 [5] 品牌竞争与渠道变革 - 行业竞争逻辑从流量转向产品力+品牌力 珀莱雅 雅诗兰黛等品牌通过天猫平台实现创新和高端化 [6] - 2025年8月国货品牌主导日常消费 韩束稳居抖音榜首 彩妆以50~100元国货为主 明星代言助推销量 [10] - 俄罗斯美妆连锁金苹果计划2026年进入中国 首站上海 采用旗舰店+线上模式 [12] - 珀莱雅拟发行H股赴港上市 加速全球化 或成首个A+H美妆企业 [12] 资本市场与IP合作 - 2025年中国美妆资本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 珀莱雅等4家企业启动A+H上市计划 全年超30家企业竞逐IPO [14] - 行业加速出清 9家企业面临退市风险 其中5家因财务造假或信披违规被强制退市 [14] - 美妆品牌通过IP联名抢占市场 例如尔木萄与盗墓笔记联名销售额超千万 但部分品牌因适配度低或执行不当翻车 [16] 产品创新与细分市场 - 法朗丝由韩国大韩新药研发 拥有专利成分和双重功效认证 运营商大连来松国际确保合规性 [3] - 护发品牌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品 如卡诗小粉珠护发精油结合玫瑰精粹和Omega成分 主打清爽修护 [13] - 功效护肤崛起 优色林在华增长显著 香氛增速放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