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601899)

搜索文档
铜价狂飙,有色板块10股股价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1:09
有色金属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5日有色金属板块大涨1.82%至7444.12点 精艺股份涨停 北方铜业和洛阳钼业等多只铜业股涨幅靠前 [1] - 洛阳钼业上涨9.90%至13.87元 成交额89.28亿元 最终于14:54涨停 [2] - 铜陵有色上涨8.12%至4.66元 成交额35.89亿元 [2] - 北方铜业上涨7.47%至14.82元 成交额42.05亿元 最终于13:15涨停 [2] - 紫金矿业上涨5.17%至27.27元 成交额107.46亿元 收盘市值达7321亿元 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位列全球矿业巨头第三 [2] - 港股铜概念股表现强势 中国大冶有色金属 中国有色矿业和中国中冶均大幅拉升 [4] 板块年度表现 - 截至9月24日申万一级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累计大涨53.46% [5] - 板块内103只个股年内涨幅超20% 59只涨幅超50% 10只实现翻倍 [5] - 中洲特材以191.04%涨幅成为板块涨幅王 西部黄金上涨170.49% 招金黄金上涨152.64% [5] 铜价上涨驱动因素 - Freeport McMoRan印尼Grasberg矿山发生矿料涌出事故导致停产 2026年铜金产量或骤降35% 目标2027年恢复生产 [8] - Grasberg矿山占Freeport公司已探明储量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约70% 长期停产将对全球铜供应链造成持续冲击 [8] - 自由港麦克莫兰股价9月24日大跌近17% [8] - LME伦铜9月24日最高报10364美元/吨 创2024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10] - 沪铜主力合约9月25日涨超3% 价格一度逼近83000元/吨 创15个月新高 [10] - 高盛预计Grasberg矿山停产将在未来12-15个月内造成50万吨铜供应损失 [10] 铜需求前景 -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和AI算力扩张推动铜需求长期向好 [10] - 8月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1.5万辆和285.7万辆 环比增长8.7%和10.1% 同比增长13%和16.4% [10] - 全国汽车总用铜量达91112吨 其中乘用车用铜74560吨 商用车用铜16552吨 [10] - 人形机器人铜材平均消耗约8.2公斤/台 高端机型可能达12公斤/台 [11]
铜价狂飙,有色板块10股股价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1:08
有色金属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5日有色金属板块大涨1.82%至7444.12点 精艺股份涨停 北方铜业和洛阳钼业等多只铜业股涨幅靠前[1] - 洛阳钼业涨9.9%至13.87元 市值89.28亿元 铜陵有色涨8.12%至4.66元 市值35.89亿元 北方铜业涨7.47%至14.82元 市值42.05亿元[1] - 金诚信涨7.28%至67.93元 市值11.03亿元 江西铜业涨6.1%至30.26元 市值30.83亿元 西部矿业涨6.07%至20.46元 市值24.39亿元 紫金矿业涨5.17%至27.27元 市值107.46亿元[1] 龙头企业突破与港股表现 - 紫金矿业创历史新高 收盘市值达7321亿元 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位列全球矿业巨头第三 仅次于必和必拓1400亿美元和力拓1120亿美元[1] - 港股铜概念股同步走强 中国大冶有色金属 中国有色矿业 中国中冶等均大幅拉升[3] 板块年度涨幅与个股表现 - 截至9月24日 申万一级有色金属板块年内累计大涨53.46%[5] - 103只个股涨超20% 59只涨超50% 10只翻倍 中洲特材涨191.04% 西部黄金涨170.49% 招金黄金涨152.64%[6] 铜价上涨驱动因素 - 自由港麦克莫兰印尼Grasberg矿山事故导致停产 2026年铜金产量或骤降35% 预计2027年恢复[9][10] - Grasberg矿山占自由港已探明储量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70% 长期停产冲击全球铜供应链[10] - LME伦铜最高报10364美元/吨 创2024年6月以来新高 沪铜主力合约涨超3%逼近83000元/吨 创15个月新高[13] - 高盛预计未来12-15个月铜供应损失50万吨 定性事件为黑天鹅 断言铜价必须上涨[13] 铜需求长期向好 - 新能源汽车 机器人和AI算力扩张推动铜需求 铜作为电力导体难以替代[13] - 8月国内汽车产销环比增8.7%和10.1% 同比增13%和16.4% 全国汽车用铜量达91112吨[13] - 人形机器人铜材消耗约8.2公斤/台 高端机型达12公斤/台[13]
金属铜概念涨1.17%,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34
金属铜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9月25日收盘,金属铜概念板块上涨1.17%,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5位 [1] - 板块内41只个股上涨,耐普矿机涨停(20%),精艺股份和*ST正平涨停,洛阳钼业、铜陵有色、北方铜业分别上涨9.90%、8.12%、7.47%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西部黄金(-3.72%)、德众汽车(-3.64%)、赤峰黄金(-3.29%) [1] 资金流向分析 - 金属铜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1.77亿元,其中41只个股获净流入,5只个股净流入超亿元 [2] - 洛阳钼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2.47亿元居首,北方铜业(5.92亿元)、紫金矿业(2.97亿元)、鑫科材料(1.03亿元)紧随其后 [2] - 精艺股份、华茂股份、耐普矿机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分别达54.25%、23.21%、16.11% [3] 个股资金流量明细 - 洛阳钼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2.47亿元,换手率3.71%,净流入比率13.97% [3] - 北方铜业主力资金净流入5.92亿元,换手率14.72%,净流入比率14.09% [3] - 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97亿元,换手率1.92%,净流入比率2.76% [3] - 江西铜业虽上涨6.10%,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48亿元,净流入比率-4.81% [7] - 铜陵有色上涨8.12%,但主力资金净流出2.20亿元,净流入比率-6.12% [7] 板块相对表现 - 金属铜概念涨幅1.17%,在当日概念板块中表现优于中韩自贸区(-1.87%)、兵装重组概念(-1.79%)等下跌板块 [2] - 表现优于同日的手机游戏(1.15%)、ERP概念(1.14%)等上涨板块 [2]
历史新高!7千亿“铜王”涨疯了
格隆汇· 2025-09-25 10:33
工业金属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5日A股工业金属板块整体上涨1.31%,主力资金净流入近16亿元,位居概念板块前列 [1][2] - 板块自今年4月低点至今累计上涨超过50%,近20只个股实现市值翻倍,超半数个股涨幅超50% [9] - 紫金矿业A股收涨5.17%,市值突破7248亿元创历史新高,H股同步大涨5.47%至8308.15亿港元 [4] - 洛阳钼业单日大涨9.90%,总市值接近3000亿元,年内累计涨幅达145% [4][9][11] 龙头个股表现 - 紫金矿业年内累计上涨80%,2025年上半年铜业务销售收入占比27.8%,毛利润占比38.5% [7] - 洛阳钼业2024年铜产量65万吨(同比增65%),钴产量11.4万吨(同比增106%),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60.07%) [11] - 江西铜业涨6.10%,铜陵有色涨8.12%,北方铜业涨7.47%,金诚信涨7.28% [3][4] - 华友钴业年内涨近80%,腾远钴业、寒锐钴业涨幅均超50% [11] 核心驱动因素 - 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事故停产,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下降35%,最早2027年恢复生产 [8] - 沪铜主力合约大涨3.4%至82710元/吨,创3月26日以来新高,现货价格跟涨近3% [8]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暂停期至2025年10月15日并实施配额制度,中长期供需或转向紧平衡 [12] - 美联储降息预期压制美元汇率,提升金属吸引力,同时全球流动性改善提振工业金属需求 [15][17] 行业基本面支撑 - 国内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涨 [16] - 铜冶炼产能扩张过快与铜精矿供应扰动形成矛盾,铜价维持高位易涨难跌 [8] - 瑞银指出工业金属受美国降息、美元走弱、AI贸易信心及中国政策支持 [17] - 小金属品种表现突出:氧化锑月涨18.43%(同比涨54.82%),金属锑月涨17.05%(同比涨50%) [19] 机构观点与资金动向 - 银华基金认为降息周期前半段利好贵金属,后半段工业金属投资窗口打开 [17] - 基金经理重点关注铜铝等全球定价品种,龙头公司具备规模优势和利润修复潜力 [17] - 板块估值相对较低,部分龙头PE不足20倍,较AI、机器人等热门赛道存在差距 [19] - 券商分析称再生铜供应紧张,新投冶炼设备需求可能进一步推高铜精矿现货报价 [8]
历史新高!7千亿“铜王”涨疯了
格隆汇APP· 2025-09-25 10:31
工业金属板块市场表现 - 9月25日A股工业金属板块整体上涨1.31%,主力资金净流入近16亿元,位列热门板块涨幅前10 [2][3] - 板块自4月低点至今累计涨幅超50%,近20只个股实现市值翻倍,超半数个股涨幅超50% [13] - 紫金矿业A股收涨5.17%,市值突破7248亿元创历史新高;H股大涨5.47%,市值达8308.15亿港元 [6][9] - 洛阳钼业收涨9.90%,市值接近3000亿元,股价自4月低点累计上涨145% [6][13][15] 核心企业股价与业绩 - 紫金矿业2025年上半年铜业务销售收入占比27.8%,毛利占比38.5%,年内累计涨幅达80% [9] - 洛阳钼业2024年铜产量65万吨(同比增65%),钴产量11.4万吨(同比增106%);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60.07%),净利率提升至10.39% [15] - 铜陵有色涨8.12%(市值624亿元)、北方铜业涨7.47%(市值282.3亿元)、江西铜业涨6.10%(市值1048亿元) [6] - 钴产业链龙头华友钴业年内涨近80%,腾远钴业、寒锐钴业涨超50% [15] 供给侧事件驱动 - 印尼Grasberg铜矿因泥石流事故停产,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下降35%,2027年恢复生产 [10] - 事件推动沪铜主力合约涨3.4%至82710元/吨,创3月26日以来新高,现货价格跟涨近3% [10]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暂停期至2025年10月15日并实施配额制度,中长期钴供需或转向紧平衡 [16] 宏观与行业基本面 - 美联储降息预期压制美元,提升金属吸引力及全球流动性,刺激工业金属需求 [18][19] - 国内"反内卷"政策推动供给侧改革,大宗商品价格止跌回涨 [19] - 瑞银指出工业金属受美国降息、美元走弱、AI贸易信心及中国政策支持,铜铝中期基本面吸引 [20] - 小金属价格显著上涨:氧化镨钕月涨13.94%(同比增44.51%)、锑锭月涨17.05%(同比增50%) [22] 估值与资金关注度 - 工业金属板块PE估值普遍低于20倍,较AI、机器人等热门赛道存在估值差距 [23] - 板块行情受宏观改善及行业内部驱动,非单纯跟随市场牛市 [17][24]
有色金属行业资金流入榜:洛阳钼业、北方铜业等净流入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0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5日下跌0.01%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7个行业上涨 传媒和通信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为2.23%和1.99% [1] - 纺织服饰和综合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为1.45%和1.30% [1]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 - 有色金属行业上涨1.87% 位居涨幅榜第三 [1] - 全天主力资金净流入20.54亿元 [1] - 行业137只个股中72只上涨 1只涨停 63只下跌 [1] 资金流入个股 - 68只个股获得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亿元 [1] - 洛阳钼业净流入12.47亿元居首 涨幅9.90% 换手率3.71% [1] - 北方铜业净流入5.92亿元 涨幅7.47% 换手率14.72% [1] - 紫金矿业净流入2.97亿元 涨幅5.17% 换手率1.92% [1] 资金流出个股 - 8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1] - 赤峰黄金净流出2.26亿元居首 跌幅3.29% 换手率3.65% [2] - 铜陵有色净流出2.20亿元 涨幅8.12% 换手率6.93% [2] - 西部矿业净流出2.01亿元 涨幅6.07% 换手率5.02% [2] 黄金ETF表现 - 黄金股ETF(159562)跟踪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指数 [4] - 近五日上涨2.83% 市盈率24.16倍 [4] - 最新份额11.2亿份 增加100.0万份 主力资金净流入1052.4万元 [4] - 估值分位49.41% [5]
紫金矿业(601899) - 紫金矿业H股市场公告


2025-09-25 10:00
业绩总结 - 公司实现矿产铜57万吨,同比增长9%;矿产金41吨,同比增长16%;矿产银224吨,同比增长6%;矿产锌(铅)20万吨,当量碳酸锂7315吨[19] - 公司整体矿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至60.23%[19]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45亿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54%[19]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40%,单季归母净利润跃升至百亿级别[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8亿元,同比增长41%[19] - 期末资产总额4397亿元,归母净资产1421亿元,分别较期初增长11%、2%[19] -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7亿元,同比增长11.50%[42] 用户数据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总数为335,659名,其中H股股东492名,A股股东335,167名[97] - 公司在职员工数量合计59119人,其中中国境内企业员工28104人,中国境外企业员工31015人[110] 未来展望 - 2025年6月30日向联交所递交紫金黄金国际上市申请,目标2028年矿产金产量达100 - 110吨[25]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新增光伏发电项目约21.97MW,累计装机容量672.66MW,发电约3.65亿度,减排二氧化碳约35.70万吨[121] - 福联氨氢公司1,000kg/d商业化氨制氢加氢综合示范站点获批施工[12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完成藏格矿业控制权的并购交割,以报告出具日收盘价测算较收购价格已溢价约47%[39] - 公司收购藏格矿业投资金额为137.29亿元,持股比例24.98%[81] - 公司收购加纳紫金金岭投资金额为70.71亿元,持股比例100%[81] - 公司收购RG Gold LLP、RG Processing LLP投资金额为82.84亿元,持股比例100%[81]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坚持价值创造,建立员工晋升和薪酬待遇机制,采用多种长期奖励激励员工[116] - 公司出台专项提升及支持政策,集团总部及境外企业外语能力显著增强[115] - 公司推进承包商劳工保护一体化管理规定,保护境外员工基本劳工权益[115]



尾盘爆发!603083,涨停!
证券时报· 2025-09-25 09:3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 沪指微跌0.01%报3853.3点 深证成指涨0.67% 创业板指涨1.58%创逾3年新高 科创50指数涨1.24% [2] - 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23920亿元 较前一日增加445亿元 近3900股下跌 [2]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近1% 洛阳钼业涨近12%创历史新高 五矿资源涨近9% 宁德时代与紫金矿业均涨超5%创出新高 [3] 有色金属板块表现 - 有色板块强势拉升 铜钴概念股表现突出 精艺股份涨停 洛阳钼业逼近涨停 铜陵有色与北方铜业涨超7% 江西铜业与紫金矿业涨超5% [5] - 美国Freeport公司印尼Grasberg铜矿发生泥石流事故 导致全球第二大铜矿暂停生产 公司启动不可抗力条款 [7] - Freeport预计2026年铜金产量较预期下降约35% 该矿山占公司储量50%和2029年前预计产量70% 长期停产将对全球铜供应链造成持续冲击 [7]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至10月15日 此后实行出口配额制 2026-2027年钴出口配额仅为年产量44% [8] - 预计刚果(金)政策将导致2025-2027年全球钴供应短缺量分别达12.2万吨 8.8万吨和9.7万吨 钴价有望强势上涨 [8] AI产业链表现 - AI应用概念活跃 品茗科技20%涨停 壹网壹创涨近13% 天下秀与浪潮信息等涨停 [10] - 液冷服务器概念走强 捷邦科技涨约16% 新亚电子 剑桥科技与浪潮信息涨停 华勤技术与中科曙光涨近7% 中兴通讯涨逾4% [12] - 京东发布AI全景图 未来三年持续投入人工智能生态建设 阿里推出Qwen3-Max大模型 目前在全球文本排行榜位列第三 [12] - 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表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 阿里正推进3800亿元AI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追加投入 [12] - 谷歌 微软 Meta和亚马逊四家公司预计2024年在AI基建投入超3500亿美元 2026年将超4000亿美元 [13] 可控核聚变概念表现 - 可控核聚变概念崛起 哈焊华通20%涨停 中洲特材涨超10% 上海电气与合锻智能涨停 常辅股份涨超8% [15]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上海工博会展示技术路线 将新建"中国环流四号"实验装置验证高温超导磁体 [17] - 日本发布修订版《聚变能源创新战略》 美国Helion与微软签订协议 微软将从2028年开始购买核聚变发电厂电力 [17] - 我国BEST项目启动总装 较原计划提前2个月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加速 [17] 其他个股表现 - 剑桥科技尾盘涨停并创出新高 [2] - 宁德时代盘中大涨近6%突破400元 总市值超过贵州茅台 [2] - 今日上市新股建发致新上涨418.6% 联合动力上涨147.6% 锦华新材上涨133% [2]
瑞银:全球第二大铜矿印尼Grasberg矿难停产料明年全球铜供需缺口扩大行业看好紫金矿业等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08
矿山供应中断事件 - 印尼Grasberg矿区发生矿难导致暂时停产 约80万吨湿物料涌入矿井并扩散至多层工作面 [1] - 事故区域Grasbergblockcave原计划贡献该矿山2029年前70%的铜及黄金产量 [1] - 今年Kamoa Kakula与El Teniente矿山事故及秘鲁示威共同加剧短期供应风险 [1] 产量影响与预测调整 - FCX对今明两年铜产量降幅预测超出市场预期 Grasberg矿区产量指引下调约20万吨 [1] - 瑞银原预测2026年全球矿山供应增长2%(50万吨) 现已计入约5%的供应干扰 [1] - 精炼铜供应增长持续超过矿山供应增长 导致铜精矿和废铜市场趋紧 [1] 供需平衡与价格影响 - 2025年全球精炼铜预测产量2785.3万吨 需求2758.6万吨 供需盈余26.7万吨 [1] - 2026年预测产量2806.2万吨 需求2848.2万吨 供需缺口42万吨 [1] - 精炼市场供应缺口扩大可能推动铜价突破每吨1万美元 [1] 中国需求表现 - 中国铜需求展现韧性 电网与储能需求强劲 [1] - 电网与储能需求弥补下半年太阳能与家电需求疲软 [1] - 宏观不确定性及市场波动持续但未影响需求韧性 [1]
紫金矿业(0289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9: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345亿元,同比增长60%[19] - 公司净利润人民币286亿元,同比增长55%[19] - 公司归母净利润人民币233亿元,同比增长54%[19] - 公司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1677亿元,同比增长11.50%[42] - 公司营业收入为1677.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0%[6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287.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76%[75]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216.2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4.33亿元大幅增长40.12%[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营业成本为1278.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6%[60] - 公司研发费用为7.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7%[60] - 公司所得税费用为58.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04%[60] - 公司投资受益为39.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45%[60] 矿产产量表现 - 公司实现矿产铜57万吨,同比增长9%[19] - 公司实现矿产金41吨,同比增长16%[19] - 公司实现矿产银224吨,同比增长6%[19] - 报告期矿山产铜566,853吨,同比增长9.3%;冶炼产铜380,464吨,同比减少2.8%[27] - 报告期矿山产金41,186千克(1,324,171盎司),同比上升16.3%[29] - 报告期矿山产锌精矿含锌179,646吨、矿产铅精矿含铅20,504吨,冶炼生产锌锭204,133吨,同比上升13.0%[30] - 报告期矿山产银223,559千克,同比增长6.3%;冶炼副产银277,451千克,同比下降2.0%[33] - 报告期矿山产当量碳酸锂7,315吨,同比增长2,961%[35] - 报告期生产铁精矿139万吨,同比上升58.0%;副产硫酸192万吨,同比上升3.2%[36] 矿产销售与毛利率 - 矿山产金(金锭)销售数量21,178千克,收入1515.266亿元,单价715.47元/克[43] - 矿山产铜(铜精矿)销售数量330,599吨,收入199.5309亿元,单价60,354元/吨[43] - 综合毛利率23.75%,同比增加4.60个百分点[45] - 矿山企业综合毛利率60.23%,同比增加2.93个百分点[45] - 矿山产金(金锭)单位销售成本326.32元/克,同比上升14.59%[45] - 矿山产银毛利率65.15%,同比上升7.25个百分点[45] - 公司整体矿产品毛利率同比增加3个百分点至60.23%[19]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人民币288亿元,同比增长41%[19]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8.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00%[60]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0.83亿元人民币,同比恶化123.06%[60] 资产与债务状况 - 公司应收账款为9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11%[66] - 公司货币资金为357.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74%[66]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292,较2024年末的1.232有所上升[70] - 公司有息债务余额从期初人民币741.62亿元增至期末人民币846.15亿元,同比增长14.09%[140] - 公司报告期末有息债务总额为人民币1688.23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1503.78亿元同比增长12.27%[143] - 有息债务结构:银行贷款占比70.16%(1184.53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占比28.89%(487.74亿元),其他有息债务占比0.95%(15.96亿元)[145] - 短期(1年内)到期债务为582.25亿元,占总有息债务的34.5%[145] - 公司境外债券余额为人民币143.17亿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本金为0元[146] 资源量与并购活动 - 公司权益口径资源量较年初新增铜资源量204.9万吨[20] - 公司新增当量碳酸锂资源量83.4万吨[20] - 收购藏格矿业投资金额137.29亿元人民币,获得24.98%股权[81] - 收购加纳紫金金岭投资金额70.71亿元人民币,获得100%股权[81] 项目投资与建设 - 卡莫阿冶炼厂项目累计投入68.04亿元人民币,设计产能50万吨阳极铜/年[82] - 塞紫铜技改工程累计投入118.06亿元人民币,设计矿产铜15-16万吨/年[82] - 巨龙铜业二期工程本报告期投入58.96亿元人民币,累计投入104.87亿元人民币[82] 分拆上市与资本运作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向联交所递交境外黄金板块分拆上市申请,目标2028年矿产金产量达100–110吨[25] - 公司总市值达人民币5,962亿元,A股和H股股价较上年末分别上涨约31%和44%[26] - 公司2024年度分红人民币74亿元,中期分红人民币27亿元,年度分红首超人民币百亿规模[26] - 公司宣布半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2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约58.47亿元[153] - 公司全资子公司于2024年6月发行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年利率1%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约19.79亿美元用于置换境外债务[147] 子公司业绩表现 - 私募基金管理子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07万元人民币[83] - 藏格矿业报告期营业收入人民币16.78亿元,归母净利润人民币18.00亿元[87] - 藏格矿业总资产人民币168.93亿元,归母净资产人民币157.23亿元,资产负债率7.03%[87] - 龙净环保报告期营业收入人民币46.83亿元,归母净利润人民币4.45亿元[88] - 龙净环保总资产人民币277.63亿元,归母净资产人民币102.87亿元,资产负债率62.36%[88] - 卡莫阿铜业总资产757.56亿元,净资产329.69亿元,营业收入132.69亿元[90] - 西藏巨龙铜业总资产339.74亿元,净资产145.93亿元,营业收入75.62亿元[90] - 紫金铜业营业收入186.22亿元,总资产128.18亿元,净资产58.88亿元[90] - 大陆黄金总资产77.15亿元,净资产59.78亿元,营业收入32.29亿元[90] 市场趋势与风险管理 - 铜价延续宽幅震荡格局,精铜长期存在结构性供应缺口[93] - 锂价上半年已跌至人民币6万元/吨以下,可能引发产能项目减产或延期[93] - 全球锌矿有限恢复支撑加工费上行,精炼锌生产呈现内外分化态势[93] - 公司面临地缘政治风险及全球矿业投资成本攀升的挑战[94] - 公司通过找矿勘探和外延并购驱动资源可持续增长[94] - 公司实施市值管理制度,运用资本运作和股权激励提升股东回报[95] - 卡莫阿-卡库拉铜矿淹井事件致全年产量计划从52–58万吨下调为37–42万吨,公司权益产量将减少4.4–9.3万吨[27] 股东结构 - 公司前十名股东持股占比合计达58.19%,其中国有股东闽西兴杭持股22.89%[97]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H股5,976,102,860股,占比22.49%[97]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A股1,589,033,654股,占比5.98%[98] - 公司股东总数335,659名,其中A股股东335,167名,H股股东492名[97] - 闽西兴杭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有A股6,083,517,704股,占A股类别29.54%,占已发行股份22.89%[100] - JPMorgan Chase & Co.合计持有H股好仓482,988,315股(占H股8.06%/总股本1.82%)及淡仓166,959,518股(占H股2.78%/总股本0.63%)[100] - BlackRock, Inc.持有H股好仓382,283,179股(占H股6.38%/总股本1.44%)及淡仓404,000股(占H股0.01%/总股本0.01%)[100] - State Street Bank & Trust Company持有H股可供借出股份374,814,547股(占H股6.26%/总股本1.41%)[100] - Citigroup Inc.合计持有H股好仓371,180,213股(占H股6.19%/总股本1.40%)及淡仓21,393,626股(占H股0.35%/总股本0.08%)[100] - Schroders PLC持有H股好仓365,689,189股(占H股6.11%/总股本1.38%)[100] - GIC Private Limited持有H股好仓358,477,633股(占H股5.99%/总股本1.35%)[100] - 除披露股东外无其他需披露权益或淡仓的主要股东[102] - 董事长陈景河持有A股6510万股和H股2000万股,总计持股比例0.34%[108] 员工与人才发展 - 公司员工总数59119人,其中境外员工31015人占比52.5%[110] - 生产人员15218人占比50.2%,技术人员7845人占比25.9%[111] -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10962人占比36.2%,其中博士132人硕士1739人[112] - 上半年引进136名国际化人才并组织外籍人才专项招聘[114] - 境外企业中方员工2217人,占境外员工总数7.1%[110] - 行政人员5666人占比18.7%,财务人员798人占比2.6%[111] - 中专及以下学历员工11932人占比39.4%[112] - 母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739人[110] - 公司组织57名境外企业优秀本土员工至总部参加集训[117] - 公司通过定向培养模式提前锁定培养近150名复合型人才[117] - 公司培训28名骨干聚焦无轨、提升设备维护等核心技能[117]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 - 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795,600股,新增可上市交易股份30,902,804股[105] - 2020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9,598.06万股A股,授予价格人民币4.95元/A股,授予人数686人[154] - 2020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251万股A股,授予价格人民币4.83元/A股,授予人数39人[154]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于2023年1月30日解除限售30,617,598股A股,符合条件激励对象663人[154] - 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于2023年12月8日解除限售782,100股A股,符合条件激励对象36人[154] - 首次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于2024年2月2日解除限售30,211,698股A股,符合条件激励对象652人[154] - 预留授予部分第二个解除限售期于2024年12月9日解除限售742,500股A股,符合条件激励对象34人[154] - 首次授予部分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于2025年2月5日解除限售30,902,804股A股,符合条件激励对象645人[154] - 公司回购注销不符合激励条件对象已获授但未解除限售A股限制性股票共计443.83万股[154]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向13名激励对象授予4,200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人民币11.95元/A股[156]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非交易过户4,220万股公司A股股票,过户价格人民币8.35元/A股[156] - 2020年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总量为9849.06万股,占总股本0.3881%[169] - 董事长陈景河获授11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激励计划总量1.12%[169] - 总裁邹来昌获授11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激励计划总量1.12%[169] - 674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获授8628.06万股,占激励计划总量87.60%[169] - 预留部分251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39人,占总股本0.0095%[170] - A股限制性股票于2025年6月30日未解除限售总数为795,600股[172] - 2025年1月27日30,902,804股A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占原授予总量96.5%[172][173] - 解除限售前的A股加权平均收市价为人民币16.20元[173] - 2025年期间回购及注销A股限制性股票315,000股,回购价格每股4.08元[172][174] - 30,600股A股限制性股票因法院冻结无法注销[174] - 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授予4,200万股期权,占授予日总股本0.16%[176] - 董事长陈景河获授600万股股票期权,占总授予量14.29%[176] - 副董事长邹来昌获授510万股股票期权,占总授予量12.14%[176] - 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公司无可授出的期权及奖励[176]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单个激励对象获授权益不超过公司已发行A股数目1%[175]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42,000,000股A股,占公司已发行总股份约0.16%[178] - 股票期权行权价格调整为每股人民币11.95元[1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权股票期权总数42,000,000股,期内无授予、行权或注销[180] - 执行董事陈景河持有未行权股票期权6,000,000股[180] - 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考核目标不低于10%(以2022年为基数)[178] - 2025年净资产收益率考核目标不低于12%[178] - 2026年资产负债率考核目标不高于65%[178]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总份额35,448.00万份,参与人数不超过2,747人[184] - 单个持有人认购份额对应股份数量不超过500,000股,占总股本约0.002%[184] - 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60个月(2023年12月8日至2028年12月7日)[178]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受让公司回购的A股普通股股票4220万股[185] - 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调整为每股人民币8.35元[185][186] - 过户完成时员工持股计划持有4220万股A股占公司总股本0.16%[186] - 董事长陈景河获分配270000股占计划总份额0.64%[187] - 2442名中高层及核心骨干员工共获分配4000.5万股占计划总份额94.8%[187]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12个月自2024年4月16日至2025年4月15日[190] - 解锁条件要求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2%且个人绩效考核B级以上[1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4220万股员工持股计划份额均已解锁[190] - 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48个月至2028年4月15日止[188]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关议案已于2025年6月26日获股东会通过[192]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总参与人数不超过2,500人,其中12名高管合计认购12,959.10万份,占比18.50%,其余不超过2,488名员工认购57,081.02万份,占比81.50%[193] - 任何持有人认购份额对应的股份数量不超过15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006%[193]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涉及标的股票数量不超过6,431.60万股A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24%[197]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回购均价的70%,即人民币10.89元/A股,后因权益分派调整为10.61元/A股[197]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全部42,200,000股A股于2025年4月15日解锁,解锁前A股加权平均收市价为人民币17.67元[195] - 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获分配份额对应A股的公平价值为人民币757,068,000元[195] - 董事长陈景河及副董事长邹来昌各认购1,591.50万份,各占计划总份额2.33%,对应150万股股份[198] - 其他中高层及骨干员工(不超过2,488人)合计认购55,613.38万份,占计划总份额81.50%,对应52,416,000股股份[198] - 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24个月,解锁条件要求2025-2026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2%且个人绩效考核B级以上[200] - 计划存续期为60个月,不设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