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601628)
icon
搜索文档
1.8万亿元!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集体加码股市
金融时报· 2025-08-31 03:32
保险资金权益投资规模增长 - 五家A股上市险企股票投资规模达近1.8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4053.56亿元 [1] - 中国人保股票投资资产规模946.25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343.76亿元 占比从3.7%提升至5.4% [2] - 中国人寿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 股票投资金额6201.3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190.54亿元 占比从7.58%提升至8.70% [3][4] - 中国平安股票投资规模6492.94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2119.15亿元 增幅48.5% 占比提升2.9个百分点至10.5% [5] - 中国太保股票规模2831.25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280.6亿元 核心权益占比11.8%上升0.6个百分点 [6] - 新华保险股票投资总额1521.26亿元 较2024年末增加119.51亿元 [7] 权益投资策略方向 - 中国人保将持续丰富权益投资模式 加强对优质标的研究储备 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 [2] - 中国人寿将稳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 积极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加大优质高股息资产配置力度 [4] - 中国平安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分红价值股两个方向适度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 [5] - 中国太保将稳步增加公开市场权益资产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资产配置 [6] - 新华保险充实OCI、长股投等权益底仓优质资产 重视高股息股票配置价值 [7][8] 细分投资领域表现 - 新华保险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306.40亿元增长至374.66亿元 增加68.26亿元 [7] - 高股息股票在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提供稳定现金流和投资收益率 通过划入OCI账户有效平滑利润波动 [8]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进行时:百款产品下架
财联社· 2025-08-31 03:00
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调整 - 预定利率下调触发行业产品切换 普通型产品从2.5%降至2.0% 分红型产品降至1.75% 万能型产品保证利率上限降至1.0%[3] - 普通型和万能型产品利率下调50个基点 分红型产品下调25个基点[3] - 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启动 因中国保险行业协会2025年二季度研究值1.99%连续两季度低于2.5%阈值[3] 产品价格与市场反应 - 预定利率下调导致保险产品集体涨价 成人重疾险涨幅约13% 儿童重疾险涨幅达29%[3] - 8月底为产品切换节点 上百款产品涉及重疾险、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类型在8月31日前下架[5] - 消费者对利率下调反应趋稳 仅观望客户和老客户在窗口期加保 未出现大规模冲动购买[2][6] 销售渠道与业绩影响 - 保险代理人利用窗口期冲刺业绩 多家保险公司因单量过大关闭预核保通道[1][4] - 银行渠道保持销售连续性 股份制银行表示新产品已准入 以增额终身寿险和两全保险为主[4] - 中国人寿个险渠道上半年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超50% 推动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9.5%至243.37亿元[10] 行业转型与产品策略 - 分红险成为主流转型方向 刚兑成本较低且通过红利分配弹性机制降低利差损风险[9][10] - 保险公司优化产品结构 侧重开发保障功能强而非依赖投资回报的产品[2][7] - 行业聚焦"报行合一"与利率下行双重挑战 推动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发展转型[8] 公司应对措施 - 水滴保制定专项服务预案 协调保险公司调整产品策略并确保合规过渡[5] - 中国人寿开展新产品储备、系统建设及舆情监测等准备工作 预定利率调整影响有限[5] - 君龙人寿提出通过产品创新与服务升级实现规模与价值平衡 强化投资能力与风险保障[8][10]
加速入市,险资二季度A股布局揭晓
环球网· 2025-08-31 01:56
险资A股投资布局 - 二季度末险资现身368只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1] - 中国人寿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加仓中信银行2.59亿股、中国电信2.05亿股、中国建筑超1.5亿股[1] - 信泰人寿传统产品增持华菱钢铁2.06亿股 利安人寿加仓常熟银行1200万股[1] 险资新进持股情况 - 中国人寿分红个人分红新进中文传媒前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737.38万股[3] - 新华人寿分红个人分红新进平高电气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1304.27万股[3] 行业配置特征 - 险资加仓标的覆盖硬件设备、电气设备、软件服务、医药生物、银行等多个行业[3] - 投资筛选框架注重企业长期竞争力、持续盈利能力、经营稳健性、股东回报能力和估值因素[3] - 权益投资同时关注新质生产力等成长性领域和高股息股票配置[3] 险资配置规模与趋势 - 二季度末险资股票余额达3.07万亿元 上半年净增加6406亿元[4] - 二季度单季净增加2513亿元 占比提升至8.8%创近年新高[4] - 中国人寿上半年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3] - 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2014年以来年化收益达13.1%跑赢主流指数[3] 配置动因分析 - 政策面为中长期资金打通配置路径[4] - 低利率和资产荒背景下保险公司长钱长投需求持续扩大[4] - 新会计准则进一步重塑权益投资行为[4]
FMR LLC减持中国人寿约854.74万股 每股作价24.7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30 16:49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报收42.08元 单日上涨0.61元 涨幅达1.47% [1] - 股价日内波动区间为39.50-43.44元 振幅接近4.75% [1] - 当日成交量为223万股 市场交投活跃 [1] 股东持股变动 - FMR LLC于8月26日减持854.7384万股 每股作价24.78港元 [2] - 本次减持总金额约2.12亿港元 持股数量降至4.39亿股 [2] - 减持后持股比例由6.21%降至5.89% 变动幅度达0.32个百分点 [2]
中国平安保险在中国人寿H股的持股比例升至7.08%。
新浪财经· 2025-08-30 16:47
公司持股变动 - 中国平安保险在中国人寿H股的持股比例升至7.08% [1]
上市险企权益资产配置一手抓股息一手抓成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30 16:37
核心观点 - 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投资资产均实现增长 权益类资产特别是高股息资产成为重要配置方向 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固收收益承压的局面 [1][2][3] - 险企通过增配权益资产 优化配置结构 兼顾稳定现金流和超额收益捕捉 部分公司通过OCI科目隐藏可观浮盈 [1][3][4] 资产规模变化 - 五大险企投资资产较年初增幅在5.1%-8.2%之间 [2] - 中国人保A股投资资产规模较年初增长26.1% 在总投资资产中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 [2] - 中国人保OCI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60.7% 投资收益率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7.8个百分点 [3] 投资收益表现 - 中国太保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2.3% 综合投资收益率2.4% 同比分别下降0.4和0.6个百分点 [2] - 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 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2] - 新华保险 中国人保 中国太保 中国人寿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3.53% 16.94% 10.95% 6.93% 中国平安同比下降8.81% [1] 资产配置策略 - 固收组合积极配置可转债 债券基金 REITs等多元化另类资产以拓展收益来源 [3] - 重点增配高股息权益资产 通过举牌 定增 战投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 [1][3][4] - 关注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先进制造 新消费等成长性板块以捕捉超额收益 [4] 会计处理方式 - 中国平安上半年举牌多家公司并配置大量股票 约600亿元浮盈计入OCI科目未在利润表体现 [1] - 加大OCI股票配置力度增强了新会计准则下组合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3]
上市险企半年报亮点:寿险财险双轮驱动,转型成效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8-30 14:3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总计3.74万亿元 同比增长5.04% [1] - 人身险保费单月增速多次突破16% [1] - 财险业总保费收入达9644.56亿元 同比增长4.2% [4] 人身险业务 - 上市险企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速均超两位数 [1] - 中国人寿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2] - 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幅增长71.7% [2] 财产险业务 - 车险业务受益于汽车消费补贴政策及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 保费增速领先 [4] - 非车险业务快速发展 意外险/健康险/农险/责任险等险种增速较快 [4] - 阳光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2.5% 保费占比达50.6%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4] 成本控制与投资表现 - 中国平安/中国人保/阳光保险/众安保险综合成本率均有所优化 [4] - 中国人保实现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4] - 阳光保险实现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1% 同比增长28.5% [4] 发展前景 - 行业在保费收入与盈利能力上展现较强稳定性 [1] - 经济刺激政策显效和保险需求回暖将支撑下半年稳健发展态势 [5]
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德州市中心支公司 夯实粮食安全生产“基本盘”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0 08:43
核心观点 - 中国人寿财险德州市中心支公司通过政策性完全成本保险、商业性保险及"保险+期货"模式构建多层次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覆盖三大主粮作物并延伸至收入保障和价格风险管理 同时通过风险减量技术和服务创新实现从灾后赔付向事前干预的转型 全面支持德州市粮食安全生产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1][4][6] 政策性保险承保情况 - 累计承保政策性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441.67万亩 承保面积居全省系统16家地市公司首位 [1] - 为34.8万户次种植户承担风险责任43.11亿元 支付赔款4881.94万元 [1] - 武城县承保玉米完全成本保险6.68万亩 暴雨灾害后向1574户农户支付赔款704万元 其中绝产面积6500亩 [2] - 平原县承保小麦和玉米59.3万亩 承保率达93% 承担风险保障5.78亿元 成为全省系统"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第一县" [3] 商业性保险创新 - 开办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和保额补充保险 保障金额覆盖市场价值与完全成本保险的差额 实现从"保成本"向"保收入"升级 [4] - 商业性小麦气象指数保险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低温冻害、倒春寒、风灾等指数按约定标准赔付 [4] 保险+期货模式 - 在禹城市开展大豆玉米带状种植"保险+期货"试点 三年累计承保21.54万亩 涉及农户1729户次 [5] - 提供风险保障2.22亿元 实现赔付996.19万元 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价格下跌风险 [5] 风险减量服务 - 联合农业农村局建立"保险+农技"服务队 在关键县区开展农事巡田活动 发放近2万份科技明白纸指导田间管理 [6] - 投入专项资金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农作物全周期风险管护 构建小麦玉米病虫害预测模型 [6] - 在产粮大县建立智慧农业服务站 配备土壤墒情监测仪等物联网设备 并与科研机构共建种质资源灾害数据库 [6] 保障方案升级方向 - 围绕德州市"五个一"工程研究全产业链综合性保障方案 支持高质量农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 [6]
透视上市险企半年报:寿险与财险协同并进,转型棋落中盘
搜狐财经· 2025-08-30 07:10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达3.74万亿元,同比增长5.04% [2] - 人身险保费单月增速维持在16%高位区间 [2] - 上市险企在保费端与盈利端展现较强韧性,多家公司核心财务指标实现稳健增长 [2] 主要上市险企财务表现 - 中国人保净利润同比增长16.9%,新华保险净利润同比增长33.5% [2] - 中国太保和中国太平实现双位数净利润增长 [2] - 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8.8% [2] - 中国人寿总保费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7.3% [2] - 阳光保险总保费收入808.1亿元(同比增长5.7%),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7.8%),内含价值128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 [3] 寿险业务转型成效 - 行业向分红险转型,部分上市险企分红险占新单保费收入比例超50% [3] - 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285.46亿元(同比增长20.3%),中国平安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中国太保95.44亿元(同比增长32.5%) [3] - 中国太平新业务价值61.81亿元(同比增长22.8%),中国人保49.78亿元(同比增长71.7%),阳光保险40.1亿元(同比增长47.3%) [3] - 中国人寿分红险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超50% [3] - 人保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5.13亿元,同比增长14.5% [4] - 阳光人寿浮动收益型与保障型产品占比超50%(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新业务价值增速47.3% [4] 财险业务发展 - 财险业总保费9644.56亿元,同比增长4.2% [5] - 人保财险保费收入3232.82亿元(同比增长3.6%),平安产险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 [5] - 太保产险保费收入1127.60亿元(同比增长0.9%),阳光财险252.7亿元(同比增长2.5%),太平财险178.2亿元(同比增长4.6%) [5] - 车险保费收入4504.82亿元,同比增长4.5% [6] - 非车险业务快速发展,阳光财险非车险保费收入127.8亿元(同比增长12.5%),保费占比50.6%(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6] 成本控制与投资表现 - 中国平安财险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众安保险95.6%(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 [7] - 阳光财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0.3个百分点,车险业务同比优化1.6个百分点 [7] - 中国人寿总投资收益1275.06亿元(同比增长4.2%),总投资收益率3.29% [7] - 中国平安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 [7] - 中国太保总投资收益率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7] - 中国人保总投资收益414.78亿元,年化总投资收益率5.1%(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7] - 阳光保险总投资收益107亿元(同比增长28.5%),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5.1% [7]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通过渠道优化、产品创新、科技赋能和生态构建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8]
险资二季度加仓超270股
财联社· 2025-08-30 04:16
险资二季度A股持仓概况 - 二季度末险资现身1057只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合计持股926.7亿股 持仓市值1.57万亿元 [2] - 超270只个股获得险资增持 另有288只个股新进入险资重仓流通股名单 [1][2] 重点加仓个股及行业分布 - 中国人寿传统普通保险产品加仓中信银行2.59亿股至6.64亿股 加仓中国电信2.05亿股至10.97亿股 [2][4] - 信泰人寿传统产品增持华菱钢铁2.06亿股至3.45亿股 [2][4] - 中国人寿另加仓中国建筑1.58亿股至3.74亿股 加仓唐山港5518万股至1.62亿股 加仓伊利股份5136万股至1.56亿股 [2][4] - 加仓数量前十个股中 交通运输业占3家 银行业占2家 电信服务与传媒各占1家 [3] 险资投资策略与配置方向 - 投资原则围绕收益确定性、风险可控性和支付适配性 采取动态调整增减持操作 [1][5] - 既关注新质生产力、新经济等成长性领域 又重视高股息股票配置 [1][6] - 高股息股票在利率下行环境下对稳定投资收益具有积极作用 [5] 险资入市规模与配置变化 - 二季度末保险资金投向股票余额3.07万亿元 较2024年四季度增加6400亿元 [5] - 中国人寿股票和基金配置比例由2024年底12.18%升至13.60% 其中股票占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至8.70% [6] - 中国人寿上半年权益资产配置新增超1500亿元 人保集团OCI股票投资规模较年初增长60.7% [6] 未来投资重点领域 - 持续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出海企业等板块轮动机会 [6] - 加强对符合国家战略导向、长期业绩稳健、发展潜力优质标的的研究储备 [7] - 可能通过定增、举牌、战投等方式加大投资力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