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联民生(601456)
icon
搜索文档
科士达:接受国联民生等投资者调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10:2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数据中心行业占比61.44% [1] - 新能源行业收入占比37.6%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96% [1]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至2日接受国联民生等投资者调研 [1] - 公司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范涛参与接待并回应投资者问题 [1] 市场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193亿元 [2] - 公司股票收盘价为33.15元 [1]
品高股份跌5.75% 2021年上市超募3.5亿国联民生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8:43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收报33.44元 较发行价37.09元下跌5.75% 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总市值37.81亿元[1] 首次公开发行 - 公司于2021年12月30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发行股份数量2826.3819万股[1] - 发行价格37.09元/股 保荐机构为民生证券(现国联民生证券)[1] - 保荐代表人为袁莉敏与刘思超[1] 募集资金情况 - 募集资金总额10.48亿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9.17亿元[1]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较原计划5.69亿元超额3.48亿元[1] - 原计划募集资金投向包括信息技术创新云平台、专属信息化云服务平台、品高大厦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1] 发行费用构成 - 发行费用合计1.31亿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达1.04亿元[2]
国信证券发布国联民生研报,整合初见成效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21
核心观点 - 国信证券给予国联股份优于大市评级 评级理由包括自营规模扩张 经纪业务互补与基金投顾增长 以及股权融资规模降低 [1] 业务表现 - 自营规模持续扩张 权益分帐户构建 [1] - 经纪业务地域互补明显 基金投顾业务续增长 [1] - 股权融资规模有所降低 [1]
盈利最高增近1200%!低估低配的券商何时启动?顶流券商ETF(512000)单日再揽4.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01:40
行业业绩表现 - A股49家券商中报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 其中13家增幅超过100% 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净利润增长近1200% [1] - 28家上市券商披露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其中中信证券 国泰海通和中国银河等7家券商拟派发现金红利超10亿元 [1] - 国联民生营业收入达40.11亿元 同比增长269.4% 净利润11.27亿元 华西证券营业收入20.73亿元 增长46.72% 净利润5.12亿元 [2] - 头部券商表现突出:中信证券营业收入330.39亿元(增长20.44%)净利润137.19亿元 国泰海通营业收入238.72亿元(增长77.71%)净利润157.37亿元 [2] 业务驱动因素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成为券商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3] - 券商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市净率PB为1.65倍 位于近10年51.47%分位点 机构配置明显不足 [3] - 权益资产收益率稳步向上 居民资金循序渐进入市 支撑市场上行持续性 [5]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券商指数上半月持续刷新年内新高 下半月走势转弱 [3] - 券商ETF(512000)最新单日净流入4.62亿元 近20日累计净流入超41亿元 [5] - 券商ETF基金规模超312亿元 创历史新高 年内日均成交额超9亿元 [6] - 该ETF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 近60%仓位集中于十大龙头券商 40%仓位配置中小券商 [7] 行业展望 - 券商指数有望保持稳步修复和震荡上涨趋势 板块估值可能向近十年上限两倍PB靠拢 [5] - 券商板块进入业绩与估值修复新阶段 可能迎来价值重估行情 [5] - 指数型上涨行情推动券业经营环境持续向好 [5]
上半年42家券商共赚超千亿元,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金融时报· 2025-09-01 13:1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计营业收入2518.66亿元,同比增长超30% [1] - 行业归母净利润合计1040.17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65.08% [1] - 37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增长 [1] 业绩驱动因素 - 权益市场交投持续活跃及A股稳步向上态势带动经纪业务和权益自营成为业绩支柱 [1] - 港股一二级市场高景气度促进券商海外业务复苏 [1] - 监管部门稳预期政策组合拳及个人投资者与中长期资金入市奠定业绩向好基础 [1] 头部券商表现 - 10家券商营收超百亿元,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等 [2] - 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营收居行业首位,同比增长20.44% [2] - 国泰海通营收238.72亿元同比高增77.71%,归母净利润157.37亿元同比大增213.74% [2] 业务结构分析 - 中信证券自营业务收入190.5亿元,同比增加62.4%,成为业绩增长首要推手 [2] - 国泰海通合并产生79.64亿元负商誉推动营业外收入高增 [3] - 国泰海通经纪、投行和资管业务净收入分别为57.33亿元、13.92亿元和25.78亿元,同比增加86.3%、19.4%和34.2% [3] 中小券商业绩亮点 - 华西证券归母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加1195.02%,居行业增幅首位 [4] - 国联民生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269.40%,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185.19% [5] - 国联民生证券投资业务收入16.87亿元同比增长超140倍 [6] 市场环境支撑 - 2025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成交额188.78万亿元,同比增长63.87% [7] - 三季度A股日均成交额约1.96万亿元,较去年三季度增加189.6% [7] - 8月28日A股盘中最高3888.60点创十年来新高 [7] 业务前景展望 - 交投活跃度提升叠加低基数效应,券商三季报业绩增速或进一步扩张 [1] - 投行、衍生品和公募基金业务有望接续改善 [1] - 一级市场股权融资373.55亿元同比增长15%,再融资2054.81亿元同比增长72% [7]
国联民生(601456):合初见成效
国信证券· 2025-09-01 11:19
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3][5] 核心观点 - 公司整合民生证券后协同效应显现,业务竞争力提升[1][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11亿元,同比增长47.4%;归母净利润11.27亿元,同比增长166.9%[1] - 自营业务收入20.97亿元,同比增长94.3%;金融投资资金规模926.72亿元,较年初增长16.51%[1] - 经纪业务收入9.05亿元,同比增长22.6%;基金投顾保有规模97.08亿元[2] - 投行业务收入5.31亿元,同比下降9.6%;股权承销金额26.20亿元,同比降低[2] - 资管业务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0.6%;信用业务收入0.27亿元,同比增长120.3%[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EPS为0.20元,ROE为2.52%,同比提升2.04个百分点[1] - 货币资金315.33亿元,同比增长8.5%[2] -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06亿元、20.03亿元、21.40亿元,同比增长89.7%、10.9%、6.8%[3][19][20] - 2025-2027年预测营业收入分别为100.07亿元、110.87亿元、118.38亿元,同比增长73.9%、10.8%、6.8%[4][18][19] - 2025-2027年预测ROE分别为5.3%、5.9%、6.1%[4][20] 业务分部 - 自营业务:TPL账户规模749.28亿元,较年初增长15.94%;OCI权益账户规模112亿元,较年初增长40.51%[1] - 经纪业务:分支机构覆盖长三角及豫鲁地区,形成全国性布局[2] - 投行业务:股权承销家数和收入分列行业第8位和第5位,整合后仍有提升空间[2] - 资管业务:管理费率假设2025-2027年分别为0.400%、0.401%、0.402%[15] - 利息业务:融资融券市占率假设2025-2027年分别为0.991%、0.992%、0.993%[16] - 投资业务:金融资产规模假设2025-2027年分别为1152.20亿元、1319.41亿元、1421.95亿元[16]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8.5倍、34.7倍、32.5倍[3][4][20]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B分别为2.1倍、2.0倍、1.9倍[3][4][20] - 总市值694.74亿元,流通市值346.33亿元[5]
国联民生: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监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14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28日在无锡总部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应出席监事5人 实际全部出席 其中2人以通讯方式参会 [1] - 会议召集召开和表决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1] 监事会审议事项 - 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 同意5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1][2] - 全票通过年度中期全面风险管理报告 同意5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 全票通过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 同意5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2] 半年度报告审核意见 - 监事会确认半年度报告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 [2] - 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与公告同日发布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2]
国联民生: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2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股票简称由“国联证券”变更为“国联民生”,A股代码601456于上交所上市,H股代码01456于香港联交所上市 [1]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王捷,证券事务代表为陈正章,办公地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金融一街国联金融大厦 [1]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1854.9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90.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显著增长 [1] 财务表现 - 报告期营业收入为40.11亿元,较上年同期1.09亿元大幅增长269.40% [1] - 利润总额达14.03亿元,同比5453.09万元增长2472.7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21亿元,较上年同期7700万元增长1355.70% [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基本每股收益及稀释每股收益数据未具体披露但增长显著 [1] 股东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4,627户,无优先股股东 [2] - 控股股东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股23.86%,并通过关联公司合计控制38.52%股份 [2] - 前十大股东包括国联信托持股6.87%、上海沣泉峪持股6.36%、西藏腾云投资持股2.30%等,部分股东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 [2] 债券情况 - 公司存续多期债券,包括2025年发行的“25国民01”余额2.13亿元利率2.13%、“25国民K1”余额1.89亿元利率2.27%等 [4][6] - 2023年非公开发行债券“23国联F1”余额2.89亿元利率20%、“23国联F2”余额3.14亿元利率30% [4] - 反映偿债能力的资产负债率从上年末77.07%降至报告期末65.81%,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从1.31提升至2.84 [7] 重要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发行A股股份完成收购民生证券控制权,并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7] - 本次收购对公司经营情况产生重大影响,具体细节详见半年度报告第三节经营情况部分 [7]
国联民生: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2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14日以书面方式召开 全体9名董事实际出席 其中5名董事以通讯方式参与[1] - 会议由董事长顾伟主持 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 会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1] 审议通过议案 - 2025年半年度报告获全票9票通过 报告及摘要同步发布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1][2] - 年度中期全面风险管理报告获全票9票通过 已通过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预审[2] - 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专项报告获全票9票通过 已通过董事会审计委员会预审[2] - 合规管理基本制度修订案获全票9票通过 已通过董事会风险控制委员会预审[2] - 国联通智科技资产股权投资基金设立暨关联交易议案获6票通过 3名关联董事回避表决 已通过审计委员会及独立董事专门会议预审[3]
国联民生: 国联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设立国联通智基金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2
关联交易概述 - 国联民生证券全资子公司国联通宝拟认缴出资4.8亿元与关联方国联人寿共同设立私募股权基金国联通智基金 基金规模12.2亿元 [1] - 国联通宝作为普通合伙人出资4.8亿元占比39.34% 国联人寿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7.4亿元占比60.66% [5][8] - 交易构成关联关系 因国联人寿为公司控股股东国联集团持股33.33%的企业 且公司董事曾任其董事 [2] 基金架构与运营 - 基金注册于江苏无锡 类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经营期限7年(含3年投资期+4年退出期) 可延期2次每次不超过1年 [6][7] - 投资范围聚焦未上市企业股权 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和智慧科技领域开展私募股权投资 [1][8] - 管理费标准为投资期内按实缴出资总额0.5%/年收取 投资期届满后不再收取管理费 [6][7] 治理与决策机制 - 投资决策委员会由2名委员组成(全部由普通合伙人委派) 决议需全体同意生效 [9] - 投资顾问委员会由3名委员组成(普通合伙人委派1名 有限合伙人委派1名 外部专家1名) 决议需全体同意生效 [9] - 收益分配优先支付管理费及税费 剩余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 亏损按认缴出资比例分担 [9][10] 关联方基本情况 - 国联人寿注册资本465,860.227万元 2024年末总资产311.65亿元 净资产8.51亿元 当年净利润0.87亿元 [4]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增至388.62亿元 净资产39.04亿元 但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36亿元 [4] - 主要股东包括国联集团(33.33%)、无锡太湖新城资产(10.98%)、无锡地铁集团(9.15%)等 [4] 交易影响与审议程序 - 基金设立有助于扩大私募股权业务管理规模 获取投资回报和管理费收入 提升与保险机构合作经验 [1][11] - 关联董事在董事会审议时回避表决 过去12个月同类关联交易未达净资产5% 无需股东大会批准 [2][12] - 交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对公司经营无不良影响 [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