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联民生(601456)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维持理想汽车-W买入评级 9月或实现理想汽车智能体全面进化
智通财经· 2025-09-12 09:15
核心观点 - 国联民生维持理想汽车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营收1239/1903/2208亿元 归母净利润67.4/124.0/148.5亿元[1] - 2025年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短期销量承压[1][2] - 纯电车型加速交付 MEGA Home 8月交付超3000辆 i8预计9月底交付8000-10000辆 i6将于9月上市[2] - AI能力持续进化 9月通过OTA8.0推送VLA司机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升级[3] - 充电网络覆盖3190座超充站 17597个充电桩 零售中心543家 售后网点536家[4] 财务预测 - 2025年预计营收1239亿元 同比下降14.3% 归母净利润67.4亿元 同比下降16.1%[1] - 2026年预计营收1903亿元 同比增长53.6% 归母净利润124亿元 同比增长84.0%[1] - 2027年预计营收2208亿元 同比增长16.0% 归母净利润148.5亿元 同比增长19.8%[1] - 2025-2027年EPS预计分别为3.15/5.79/6.94元/股[1] 业务表现 - 8月纯电车型MEGA Home交付量突破3000辆 9月产能预计达3500辆[2] - 理想i6定位25-30万元价格区间 计划9月正式上市[2] - 全国零售网络覆盖543家零售中心 售后维修中心536家[4] - 充电基础设施包含3190座超充站 17597个充电桩[4] 技术发展 - 公司具备算力与数据规模优势 AI战略投入持续加大[3] - i8车型同步交付VLA司机大模型与理想同学智能体[3] - OTA8.0升级将覆盖所有AD Max车型 实现智能体全面进化[3]
国联民生:维持理想汽车-W(02015)买入评级 9月或实现理想汽车智能体全面进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9-12 09:10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9亿元、1903亿元、2208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4.3%、53.6%、16.0%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4亿元、124.0亿元、148.5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16.1%、84.0%、19.8% [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3.15元、5.79元、6.94元 [1]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交付新车28,529辆 同比下降40.7% 环比下降7.2% [1] - 纯电车型理想MEGA 8月交付超过3000辆 9月产能或突破3500辆 [2] - 理想i8正在加快生产进度 预计9月底交付8000至10,000辆 [2] 产品布局 - 纯电新车周期加速 理想i6有望在9月上市 定价25-30万元区间 [2] - 纯电生态逐步完善 全国已有543家零售中心覆盖156个城市 [4] - 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536家覆盖222个城市 [4] - 已投入使用3190座理想超充站 拥有17,597个充电桩 [4] 智能化进展 - 具备算力和数据规模优势 战略上加速AI投入和开发力度 [3] - 随着i8上市同步交付VLA司机大模型和理想同学智能体 [3] - 9月将通过OTA8.0全量推送AD Max车型 实现智能体全面进化 [3]
上半年亏损投行少了一半,头部券商押注港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01:30
投行业务整体表现 - 全行业投行亏损家数从2024年同期的20家减少至2025年的10家 下降50% [1][4] - 头部券商如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已全面扭亏为盈 [1][4] - 仍有10家券商投行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其中国金证券亏损9806.98万元 中泰证券从盈利1.39亿元转为亏损3759.35万元 [1][4] 头部券商表现分化 - 中金公司投行收入同比激增149.70% 达到14.45亿元 排名行业第二 [1][10] - 中金公司投行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7.84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2.76亿元 [9][10] - 中信证券投行收入20.54亿元 保持行业第一 但利润率降至21.94% [13] 港股市场成为新焦点 - 头部券商纷纷转向港股市场 中金国际前八个月港股承销规模达225.82亿元 超过2024年全年 [2][11] - 内资券商在港股IPO承销金额前五名中占据四席 中金国际以256.18亿元排名第一 [2][16] - 港股业务利润率普遍下滑至20%左右 不及2023年"827新政"前50%水平的一半 [2][13] IPO项目变化影响 - IPO项目锐减是部分券商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 国金证券和中泰证券保荐上市企业数量从去年同期的3家和2家减少至1家 [5] - 国金证券保荐的主板项目肯特催化实际募资3.39亿元 完成率仅为59.37% [5] - 头部券商下沉至北交所和新三板市场 挤占中小券商市场份额 [6] 中小券商面临挑战 - 亏损券商多为中小券商 包括国金证券、山西证券、国信证券等10家 [4] - 国信证券投行业务亏损4072.60万元 成为其业绩拖累 尽管总营收110.75亿元排名行业第八 [7] - 太平洋证券投行由盈转亏 从去年盈利1852.17万元转为亏损1084.68万元 [7] 行业并购与整合 - 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合并后投行收入达5.44亿元 排名行业第七 [9] - 合并前民生证券2024年上半年以5.39亿元位列行业第七 国联证券投行排名常年在20名以外 [9] 竞争力提升与市场策略 - 内资券商在港股市场竞争力快速提升 中金国际承销规模是第二名中信里昂的2倍有余 [16] - 部分内资券商采取低价策略抢占港股市场份额 导致利润率下降 [15] - A股保代与港股投行合作推动企业赴港上市 但收入共享机制降低整体利润率 [14]
国联民生: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 东方日升HJT降本提效成果显著
全景网· 2025-09-11 10:42
产品与技术进展 - 2025上半年重点优化产品结构并加速N型高效产能迭代[1] - HJT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26.60%[1] - HJT组件转换效率突破24.70%[1] - HJT电池非硅成本降至0.15元/W[1] 业务协同发展 - 储能系统业务与光伏电站协同并进[1] - 储能系统集成以大型储能系统为主[1] - 主要面向欧美重要储能需求市场[1] - 保持全球0安全事故记录[1] - 积极开拓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业务[1] - "光储"及"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 智能微电网方案实现商业化应用[1]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公司是HJT领域头部企业[1] - 技术研发及产能储备水平领先行业[1] - 有望随光伏行业基本面改善实现业绩逐步修复[1]
国联民生、国联人寿成立合伙企业 出资额12.2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9:12
公司投资动态 - 无锡国联通智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出资额12.2亿元人民币[1] - 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及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1] - 合伙企业由国联民生旗下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
国联民生、国联人寿成立合伙企业,出资额12.2亿
企查查· 2025-09-11 09:01
公司基本信息 - 无锡国联通智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5年9月10日成立,注册地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广瑞路1288-2007号,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企业,经营状态为存续 [2] - 公司出资额为12.2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及私募基金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 [1][2] -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派代表为经海,组织机构代码为MAEW44GB-6,工商注册号为320213001172468 [2] 股权结构与出资情况 - 合伙企业由国联股份(601456)旗下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其中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0.6557%,认缴出资额7.4亿元 [1][2] - 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9.3443%,认缴出资额4.8亿元,为执行事务合伙人及私募基金管理人 [2] - 其他出资方包括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3.3333%,认缴7亿元)、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5.7143%,认缴3.3亿元)及深圳市亿鑫投资有限公司(持股9.5238%,认缴2亿元)等共10家企业 [2] 行业与经营定位 - 公司所属行业为投资与资产管理(国家标准行业分类L7212),主要聚焦科技产业投资,包括未上市企业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资产管理 [2] - 经营期限自2025年9月10日起至无固定期限,核准日期为2025年9月10日,登记机关为无锡市梁溪区数据局 [2]
国联民生、国联人寿成立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出资额12.2亿
搜狐财经· 2025-09-11 06:43
公司基本信息 - 无锡国联通智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25年9月10日成立 登记状态为在业 企业类型为有限合伙企业[2] - 公司出资额为12.2亿元人民币(122000万人民币) 由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1][2] - 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 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 以及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活动[2] 股权结构 - 该合伙企业由国联民生(601456)旗下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国联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1] - 执行事务合伙人委派代表为杨海 注册地位于无锡市梁溪区广瑞路1288-2007号[2] 行业属性 - 企业行业分类属于资本市场服务 主要从事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管理活动[2] - 经营模式为通过自有资金和私募基金开展股权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2]
国联民生承销保荐:文化融合铸根基,勤毅笃行筑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09-11 06:32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整合华英证券与民生证券投行业务优势 确立"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新战略方向 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体系 [1] - 文化融合推动业务成效显著 2025年上半年IPO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均排名市场第七 申报IPO数量跻身行业前五 新三板挂牌家数排名第二 [2] - 以合规筑基、专业赋能、区域深耕为核心竞争力 通过投保联动与行业组建设培育差异化优势 服务国家战略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3][4][6] 文化融合与战略定位 - 融合华英证券"风清气正"文化底色与民生证券"民生在勤"精神特质 形成"合规筑基、专业赋能、协同共赢"文化体系 [1] - 文化融合推动2025年上半年IPO承销家数和金额双第七 IPO申报数量行业前五 新三板挂牌家数第二 [2] - 战略定位聚焦"精品投行、特色投行" 行为规范强调"勤耕不辍、服务至上" [2] 合规风控体系 - 构建"华英合规根基+民生服务基因"模式 融合事前防范、事中管控、事后追责与三道防线有机服务理念 [3] - 将第二、三道防线职能升级为与第一道防线并肩控风险、同促发展的主动服务角色 [3] - 通过内控标准化模块搭建 严守项目质量底线并提供业务发展安全垫 [3] 专业化能力建设 - 从"投资+投行"模式升级为"投保联动+行业组"战术 打破资源壁垒构建内部资本+社会资本服务体系 [4] - 组建覆盖生物制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12个前沿领域的行业组 持续优化分组并设立专项组拥抱新质生产力 [4] - 通过专业培训+项目实战推动团队从通用型服务向行业专家型服务转型 [4] 区域与行业布局 - 以无锡为根据地 布局北京、上海、深圳及长三角、珠三角产业核心城市 加强西南、西安、合肥等科创高地覆盖 [6] - 深入研究各地优势产业布局 聚焦战略新兴产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6] - 紧抓"并购六条"政策红利发力并购重组 新设国际业务部拓展跨境服务 [6] 文化落地与品牌建设 - 构建党建引领、制度支撑、文化赋能体系 将党建要求纳入公司章程 设立党员示范岗与先锋队 [7] - 融合华英证券"德才兼备"选人标准与民生证券"能者上、优者进"激励机制 [7] - 凭借文化业务协同优势斩获新财富最佳股权承销投行、最佳IPO投行、最佳再融资投行、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最佳投行多项大奖 [7] 未来发展方向 - 以勤奋为魂、专业为魄 持续夯实产业投行、科技投行、财富投行三大支柱 [8] - 深化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道路 将文化优势转化为业务竞争力 [8]
国联民生、国联人寿成立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出资额12.2亿
新浪财经· 2025-09-11 06:32
公司投资动态 - 无锡国联通智科技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成立 出资额12.2亿人民币 [1] -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国联通宝资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范围包括创业投资和自有资金投资活动 [1] - 股权结构显示合伙企业由国联民生旗下国联通宝资本和国联人寿保险共同出资 [1]
国联民生证券:维持信达生物“买入”评级 2025H1业绩强劲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9-11 05:55
核心观点 - 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稀缺的具备全球研发与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龙头 战略清晰 执行高效 收入增长强劲 盈利水平显著改善 全球化管线逐步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1] 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总收入59.53亿元 同比增长50.6% 期内利润达8.34亿元 同比大幅扭亏 Non-IFRS利润为12.13亿元 Non-IFRS EBITDA为14.13亿元 [1] - 产品收入达52.34亿元 同比增长37.3% 授权费收入大幅提升至6.66亿元 同比增长474% [2] - 毛利率86.0% 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 研发开支优化至10.09亿元 同比下降28% 销售费用率降至39.9% [2] - 现金储备约110亿元 为全球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88/152.56/205.1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25.11%/29.43%/34.47% [1]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4/13.96/30.07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扭亏为盈/131.07%/115.45% EPS分别为0.35/0.81/1.76元/股 [1] 产品管线与商业化 - 产品组合扩展至16款上市产品 肿瘤与综合管线协同发力 多款新药成功商业化 [1] - IBI363(PD-1/IL-2α-bias)在ASCO年会上公布突破性数据 于冷肿瘤及IO耐药人群中显示优异疗效 [3] - 启动黑色素瘤关键II期研究 获得美国FDA批准开展针对鳞状NSCLC的全球III期临床(MarsLight-11) 计划入组多国患者 [3] - 在一线NSCLC CRC等适应症的Ib/II期研究已完成布局 [3] - CLDN18.2ADC(IBI343)启动胰腺癌III期研究 HER2ADC(IBI354)推进卵巢癌III期临床 [4] - 玛仕度肽新增两项III期研究 IBI112(IL23p19)银屑病适应症NDA审评中 预计2025年底获批 [4] 全球化合作与布局 - 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 [1] - 与罗氏就IBI3009(DLL3ADC)达成全球合作 正在推进澳大利亚 中国和美国的MRCT临床研究 [4] - 授权费收入因与罗氏合作首付款计入大幅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