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601229)

搜索文档
长三角城商行座次重排:宁波银行首次超过上海银行 三大业务板块动能切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09:38
资产规模与营收表现 - 截至一季度末,江苏银行以4.46万亿元总资产位居四家城商行之首,宁波银行以3.40万亿元首次超过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南京银行最低为2.77万亿元 [1] - 2024年全年营收排名:江苏银行808.15亿元、宁波银行666.31亿元、上海银行529.86亿元、南京银行502.73亿元,南京银行以11.32%增速领跑 [1] - 一季度营收座次重排:江苏银行223.04亿元(+6.21%)、宁波银行184.95亿元(+5.63%)、南京银行141.90亿元(+6.53%)超越上海银行的135.97亿元(+3.85%) [2] 盈利能力与净利润 - 2024年江苏银行净利润333.06亿元(+10.97%)为唯一超300亿元的城商行,宁波银行272.21亿元(+6.29%)、上海银行235.60亿元(+4.38%)、南京银行203.65亿元(+9.31%) [2] - 一季度江苏银行单季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达100.92亿元,宁波银行74.56亿元、南京银行62.92亿元、上海银行61.39亿元 [2] 业务结构动态调整 - 利息净收入分化明显:宁波银行2024年增速17.32%最快,江苏银行6.29%,南京银行从2023年-5.63%改善至+4.62%,上海银行仍下降7.62% [3] - 中收表现:江苏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3.29%唯一正增长,宁波银行(-19%)、上海银行(-19%)、南京银行(-28.55%)降幅收窄 [4] - 投资收益:江苏银行和宁波银行2024年增速分别从49.71%/10.94%回落至15.46%/-3.68%,上海银行(+63.91%)和南京银行(+26.99%)仍增长 [5][6] 息差与负债管理 - 一季度净息差:江苏银行1.82%(降4bp)、宁波银行1.80%(降6bp)、南京银行1.43%(降51bp)、上海银行1.16%(降1bp) [8] - 负债成本压力:江苏银行企业定期存款增速34.91%、储蓄定期存款+17.28%反映存款定期化趋势,南京银行强调负债成本控制对改善息差效果更明显 [9] 信贷投放策略 - 对公贷款:江苏银行(+28.59%)和宁波银行(+24.13%)加速投放,余额分别达1.32万亿元和8197.22亿元,上海银行仅增3.17% [9] - 零售信贷:南京银行增幅扩大,江苏银行一季度个贷新增超百亿元,宁波银行贷款平均收益率4.84%为四行最高 [10]
上海银行2024年净利润增长4.5% 拟10派2.2元
犀牛财经· 2025-04-29 08:53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 [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3560亿元同比增长45%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 [3]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增长23% [3] 收入结构 - 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同比下降762% [3][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9亿元同比下降1946% [3][4]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6541亿元同比增长5775% [3][4] - 投资收益13166亿元同比增长9442% [4] 成本与利润 - 业务及管理费12622亿元同比增长141% [3] - 信用减值损失12447亿元同比增长886% [3] - 营业利润27302亿元同比增长489% [3] - 利润总额27021亿元同比增长434%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余额16580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025亿元 [5] - 不良贷款率118%较2023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5] - 个人贷款和垫款不良率114%较2023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 [5] 股东回报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2元(含税) [2]
上海银行(601229):业绩稳健;风险改善;息差韧性强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35
财务表现 - 1Q25营收同比+3 9%(2024全年同比+4 8%)[1] - 1Q25净利润同比+2 3%(2024全年同比+4 5%)[1] - 1Q25单季净利息收入环比+11%,年化净息差环比提升11bp至1 15%[1] - 1Q25净非息同比+2 6%(2024同比+33 1%),其中净手续费同比-8 2%(2024同比-19 5%),净其他非息同比+6 0%(2024同比+57 8%)[3]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端:1Q25生息资产同比+3 3%(2024同比+3 9%),贷款同比+0 5%(2024同比+2 1%)[1] - 信贷结构:2024年对公新增占91 7%,票据新增占52 8%,零售占-44 5%[2] - 行业投放:泛政信类(61%)、批发零售类(36 2%)、制造业类(32 2%)、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13 4%)[2] - 负债端:1Q25计息负债同比+4 2%,存款同比+4 6%[2] - 存款结构:2024年企业活期-1 6%、个人活期+3 1%、企业定期+6 4%、个人定期+7 8%,活期占比34 1%[2] 资产质量 - 1Q25不良率稳定在1 18%,年化不良生成率0 74%(2024年1 03%)[3] - 2024逾期率较2023上升2bp至1 73%[3] - 拨备覆盖率271 24%,拨贷比3 2%[3] - 对公不良率1 37%(环比降3bp),零售不良率1 14%(环比升3bp)[3] 业务布局 - 公司扎根上海,深耕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国家战略区域[4] - 2024年批零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行业投放占比显著提升[1]
上海银行(601229):净息差稳住 拨贷比、分红比率再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4-29 02:35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0%,与业绩快报一致 [2]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3.8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0% [2] - 20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65%,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60% [2]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541、555、570亿元,同比增速为2.02%、2.74%、2.63% [3]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44、249、256亿元,同比增速为3.59%、2.18%、2.51% [3] 业务亮点 - 2025Q1净息差同比平稳,利息净收入增速超过资产增速 [2] - 非息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投资收益 [2] - 2025Q1人民币公司存款同比增长5.0%,付息率1.51%,同比下降31bps [2] - 2025Q1人民币个人存款同比增长5.5%,付息率1.90%,同比下降32bps [2] - 公司服务司库客户6507户,较2024年末增长5.24% [2] - 2025Q1养老金代发获客量同比增长10.30%,上海地区养老金客户份额第一 [2] 资产质量 - 2025Q1不良率1.18%,与上年末持平 [3] - 2025Q1关注类贷款占比2.05%,较上年末下降1bp [3] - 2025Q1拨备覆盖率271.24%,较上年末提升1.43pct [3] - 2025Q1拨贷比3.20%,较上年末环比提升2bps [3] 股东回报 - 分红比率提升至超31% [2] - 2025-2027年EPS预测为1.66、1.70、1.74元 [3] - 2025-2027年P/E为6.29、6.15、6.00倍,P/B为0.59、0.56、0.52倍 [3]
17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一季报:15家银行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正增长 4家增超100%
证券日报· 2025-04-28 18:39
上市银行投资收益表现 - 一季度投资收益成为多家上市银行营收增长的关键支撑,尤其是城商行和农商行 [1] - 已披露一季报的17家A股上市银行中,15家实现投资收益同比正增长,4家同比增幅超100% [1] - 光大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幅最大达30296%,从179亿元增至7213亿元,占营收比重从519%提升至2180% [2] - 上海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1874%至6546亿元,占营收比重接近50%,拉动非利息收入增长260% [2] - 江阴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大增14355%至415亿元,支撑营收同比增长6% [2] 投资收益增长驱动因素 - 债券市场整体行情向好是银行投资收益增长的核心原因,2024年36家上市银行中31家实现投资收益同比增长 [3] - 部分银行通过加大金融资产交易、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强化投研体系建设提升投资管理效能 [3] - 银行主动调整债券持仓策略,适时兑现前期浮盈以平滑业绩波动,例如光大银行加强债券组合前瞻性管理 [4] - 债权投资结构性优化调整及战略性金融资产处置成为部分银行的投资收益增量来源 [4] 银行具体投资策略 - 光大银行强化债券组合管理和金融市场交易活力,促进投资业务提质增效 [4] - 上海银行动态优化投资组合与交易策略,稳定核心交易价值贡献 [4] - 重庆银行聚焦利率债和信用债交易,以3年期、5年期为主,稳步提升债券交易收益贡献 [5] 行业未来展望 - 债券市场波动加剧和息差压力是主要挑战,但银行可通过提升投研专业化水平和多元化资产配置保持增长潜力 [5] - 投资收益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市场环境演变与银行战略调整能力的动态平衡 [5]
多家A股上市城商行成绩单出炉,谁在领跑
金融时报· 2025-04-28 13:31
资产规模 - 截至2024年末,6家城商行资产规模突破两万亿元,包括北京银行(4.22万亿元,+12.61%)、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2.11万亿元,+14.72%) [1] - 成都银行、长沙银行资产规模超万亿元,重庆银行、苏州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资产增速均超10% [1] 营业收入 - 江苏银行(808.15亿元,+8.78%)、北京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营收增速11.32%,较2023年1.23%大幅提升)2024年营收均超500亿元 [2] - 非息收入贡献显著:上海银行(204.99亿元,+33.11%)、杭州银行(139.24亿元,+20.21%)、南京银行(236.46亿元,+19.98%)、江苏银行(248.58亿元,+14.82%)、北京银行(180.07亿元,+10.06%) [2] 投资收益与利息收入 - 债券牛市推动投资收益增长:上海银行(131.66亿元,+94.42%)、杭州银行(+29.66%)、江苏银行(+20.86%)、北京银行(+18.80%),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3.77亿元(+329.48%) [3] - 部分银行利息净收入逆势增长:宁波银行(479.93亿元,+17.32%)、长沙银行(205.64亿元,+2.68%)、兰州银行(59.91亿元,+0.92%) [3] 盈利能力 - 净利润头部银行:江苏银行(318.43亿元)、宁波银行(271.27亿元)、北京银行(258.31亿元)、上海银行(235.60亿元)、南京银行(201.77亿元) [4] - 高增速银行:青岛银行(+20.16%)、杭州银行(+18.07%)、齐鲁银行(+17.77%),江苏银行、成都银行、苏州银行增速超10% [4] - 徽商银行(净利润159.17亿元,+6.18%)、哈尔滨银行(归母净利润9.197亿元,+24.28%)、贵州银行(净利润37.79亿元,+3.43%)实现"双增" [4] 资产质量与业务转型 - 不良贷款率稳定在0.66%-1.79%,10家银行不良率下降,如重庆银行(1.25%,-0.09%) [5] - 拨备覆盖率分化:杭州银行(541.45%)、苏州银行和成都银行(均超450%)、宁波银行(389.35%),北京银行(208.75%)和郑州银行(182.99%)较低 [5] - 信贷投放侧重科技金融、制造业、普惠领域,加速零售业务与数字化转型 [5]
多家银行一把手触及60岁“红线”,金融业或迎高管更替潮
南方都市报· 2025-04-28 13:00
高管变动 - 上海银行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职,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2] -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2024年税前薪酬296万元,任期偏短且守成姿态明显[4][6] -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2024年薪酬334.63万元,但该行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一成[8] - 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提出"善本金融"理念,形成六大支柱体系[9][11] - 中信银行新任行长芦苇就任,与董事长方合英形成"少将派"组合[13]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启动"All in AI"战略,提出多水晶球数字化管理体系[14][15] - 江苏银行董事长葛仁余推动智慧化战略,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76%[17] - 宁波银行董事长陆华裕已任职20年,成都银行副董事长何维忠任职超16年[18][20] 业绩表现 - 招商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3374.88亿元同比下降0.48%,净利润1483.91亿元同比增长1.22%[4] - 民生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1362.90亿元同比下降3.21%,净利润322.96亿元同比下降近一成[8] - 江苏银行2024年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17] 战略方向 - 招商银行2023年提出价值银行战略,追求多元价值创造[6] - 浙商银行构建金融顾问、县域综合金融生态等六大支柱体系[9] - 北京银行全面启动"All in AI"战略进入数字化经营阶段[15] - 江苏银行将智慧化列为全行战略之首,打造最具互联网大数据基因的银行[17] 行业趋势 - 2025年银行业将迎来高管更替潮,涉及战略方向和企业文化重塑[22][25] - 新老交替可能带来战略转向,但延续性与调整重心需平衡[23] - 高管变动初期可能影响团队士气和效率,人才梯队建设至关重要[25] - 弹性退休政策或延长关键高管任期以保持稳定性[27]
金融观察员|支持在沪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长三角企业;央行将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
观察者网· 2025-04-28 12:02
央行政策与监管动态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以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1] - 央行进行6000亿元MLF操作实现5000亿元净投放并开展2180亿元逆回购操作以维持流动性[5] -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银行业高管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明确任职条件与监管职责并于2025年6月实施[2] 区域金融支持措施 - 澳门推出中小企业贷款利息补贴计划通过利息补贴提升企业资金流动性[3] - 央行支持在沪银行运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长三角地区外向型企业[4] 银行业绩与经营数据 - 江苏银行2024年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 资产总额3.95万亿元增长16.12%[7] - 紫金银行2024年净利润16.24亿元 资产总额2699.44亿元 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降4.82%[8] - 沪农商行推出一年多次分红计划以提升估值并明确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目标[6] 金融机构人事变动 - 顾建忠回归上海银行任党委书记并提名董事长 曾在该行任职17年[10] 金融违规处罚案例 - 永年县农村信用联社因违反账户管理及反假币规定等被罚173.5万元 相关责任人被处1万元罚款[11] - 乐业农商银行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等7项违规被罚186.9万元 前董事长被罚6.05万元[12] - 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原副行长李华峰因受贿等罪一审被判15年并处250万元罚金[9]
上海银行:老将顾建忠的“回旋”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28 10:41
核心观点 - 顾建忠回归上海银行担任党委书记,打破"建行系"近二十年格局,预示战略与组织变革 [4] - 顾建忠曾主导上海银行组织架构调整,推动资产规模从1万亿向3万亿跨越 [8] - 上海银行当前面临跨境业务优势削弱、零售增长乏力等挑战,需通过业务转型突破瓶颈 [15][16][21] 顾建忠的职业背景 - 70后元老,上海银行早期员工,37岁升任党委委员兼人力资源部总经理 [6][8] - 2011年与贺青搭档推动组织改革:拆分零售部门、设立区域总部、改革薪酬体系 [8] - 2015-2024年任职上海农商行期间,净利润翻番,资产规模从8千亿增至1.4万亿 [4][30] 上海银行现状分析 业务挑战 - 跨境金融:自贸区政策红利减弱,市场份额被国股行蚕食 [15] - 零售业务:养老金客户AUM占比47.81%,人均29.93万元,但总AUM仅万亿,增速落后江苏银行30% [16] - 私人银行:黑金客户不足6000人,AUM不足千亿,规模为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三分之一 [16] 局部亮点 - 消费金融:尚诚消金增资扩产,个人经营贷款占比8.7%高于城商行平均水平 [18][19] 未来战略方向 - 对公业务:强化中小企业服务、跨境贸易融资,提升传统业务附加值 [25][26] - 组织变革:可能推动薪酬改革与绩效激励,改变"佛系"文化 [27] - 国际化布局:响应政策要求,重点突破跨境人民币结算创新 [27] 行业与市场定位 - 上海银行总资产超3万亿,但面临房地产不良贷款拖累 [28][29] - 对比上海农商行:顾建忠任期内资产增长75%,2021年完成IPO [30] - 区位优势:总部迁回浦西,临港成为新发展热点区域 [30]
上海银行(601229):2024年年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提升
东北证券· 2025-04-28 06:2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上海银行,给予“买入”评级 [4][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业绩稳健增长,资产质量提升,虽利息收入占比下降但投资收益显著提升,贷款规模增长且质量改善,存款规模提升且定期占比扩大,不过净息差边际下滑,资本充足率上行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归母净利润235.60亿元,同比增长4.50%;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34.44亿元,同比增长19.06%,归母净利润59.73亿元,同比增长14.86%;全年加权平均ROE为10.01%,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 [1]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75、252.13、266.9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6%、5.16%、5.90% [4] 收入结构 - 2024年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同比下降7.62%,占营收比例降至61.3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9亿元,同比下降19.46%,占比降至7.47%;投资收益131.66亿元,同比高增94.42%,占比24.85% [2]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贷款规模1.41万亿元,同比增长2.09%,不良贷款率1.1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 [3] 存贷情况 - 2024年末存款总额1.71万亿元,同比增长4.27%,定期存款占比65.94%,同比提升1.69个百分点 [3] 净息差与资本充足率 - 2024年净息差、净利差分别为1.17%、1.22%,分别同比下降0.17、0.19个百分点;生息资产收益率3.28%,同比下降0.34个百分点;计息负债成本率2.06%,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 [4] - 2024年末核心一级、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35%、11.24%、14.21%,分别同比上升0.82、0.82、0.83个百分点 [4] 市场表现 - 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10.45元,12个月股价区间6.85 - 10.59元,总市值148,460.08百万元 [6] - 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收益分别为11%、13%、63%,相对收益分别为15%、15%、55%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