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银行(601229)
icon
搜索文档
四大直辖市城商行PK: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的掉队与变阵
36氪· 2025-04-28 03:25
直辖市城商行概况 - 中国现有四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 北京银行资产规模已突破4万亿,上海银行突破3万亿,天津银行和重庆银行尚未进入"万亿俱乐部" [1] - 截至2024年末,天津银行资产总额为925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重庆银行资产总额达到8566.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67.58亿元 [1] 北京银行 - 截至2024年12月末,北京银行资产总额42215.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1%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增长4.81%;净利润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净息差1.47% [2] - 净利润增速从2022年的11.40%降至2023年的3.49%,再到2024年的0.81%,显示利润增长陷入停滞 [2] - 江苏银行2024年总资产39518.14亿元,同比增长16.12%;营收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多项指标超越北京银行 [2] - 宁波银行2024年营收666.31亿元,同比增长8.19%;净利润271.27亿元,同比增长6.23%,净利润已超越北京银行 [3] - 北京银行净息差从2019年的1.95%下滑至2024年末的1.47%,低于行业平均1.52% [3] - 北京银行探索儿童金融方向,截至2024年末儿童金融客户数突破200万户 [4] - 2024年零售营收同比仅增长2.26%,不及总营收增速4.81% [5] - 2024年累计罚款金额超过770万元,2023年6月曾因14项违规被罚4830万元 [5][6] 上海银行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4.50%;资产总额32266.56亿元,增长4.6% [7] - 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同比减少7.62%,连续四年下滑 [8] - 2024年净息差1.17%,大幅低于行业警戒线1.8% [8] - 非利息净收入204.99亿元,同比增长33.11%,其中投资收益131.66亿元,同比增长94.42% [8][9] - 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65.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8.74% [9] - 2024年累计罚金超910万元,2023年4月曾因外汇违规被罚9834.50万元 [10] - 2025年4月金煜卸任,顾建忠接棒董事长 [11] 重庆银行 - 2024年营业收入136.79亿元,同比增长3.54%;净利润51.17亿元,同比增长3.80%;资产总额8566.42亿元,增长12.73% [12] - 贷款结构"重对公、轻零售",公司贷款同比增长25%,零售贷款增速仅2.81% [12] - 零售业务利润同比下降28.86%,零售贷款不良率攀升至2.71% [12]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从2023年末的3.09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5.84亿元 [13] - 2024年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2.59%至101.76亿元,净息差1.35%,同比下降17个BP [13] - 2024年因信贷管理失责等问题被罚370万元 [14] 天津银行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9259.94亿元,增长10.1% [15] - 2024年营业收入167.09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38.02亿元,增长1.1% [1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7%,利润总额增长91.7%;下半年营收同比下降4.47%,净利润下降37.25% [15] - 2024年投资收益26.01亿元,同比下降11.1% [16]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从2019年的916.6亿元降至2024年的421.7亿元 [17] - 2024年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1.83%,高于整体不良贷款率1.68% [17]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3%,同比下降0.27% [18] 行业总结 - 四家城商行普遍面临增长乏力、息差收窄、转型承压等挑战 [19] - 北京银行"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战略布局能否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是关键 [19] - 上海银行非利息收入表现亮眼,2024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94.42% [19] - 重庆银行2024年资产增速达12.73%,创六年新高 [19] - 天津银行主动压缩高风险非标投资,优化资产结构 [20]
踩雷宝能系、频收罚单,“换帅”是上海银行的良药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4-27 12:57
高管变动 - 董事长金煜因年龄原因辞去所有职务 任期10年(2015-2025)[1] - 顾建忠接任党委书记并提名董事长 曾任职上海银行17年 历任多个部门高管 后任上海农商行行长[1][8] - 过渡期由副董事长施红敏代行职责[1] 财务表现 - 2022-2023年营收连续下滑:2022年531.12亿元(-5.54%) 2023年505.64亿元(-4.8%)[1] - 2024年恢复正增长:营收529.86亿元(+4.79%) 净利润235.6亿元(+4.5%)[1] - 2025Q1收入135.97亿元(+3.85%) 净利润62.92亿元(+2.3%)[2] - 利息净收入324.86亿元(-7.62%)占比降至61.31% 非利息净收入204.99亿元(+33.11%)[2] - 净息差1.17%(-0.17pct) 净利差1.22%(-0.19pct) 贷款平均收益率3.76%(-0.51pct)[5] 业务结构 - 贷款总额1.41万亿元(+2.09%) 不良贷款率1.18%(连续两年下降)[3] - 存款总额1.71万亿元(+4.27%)增速高于贷款[4] - 非利息收入中投资收入131.66亿元(+94.42%)占比79.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9亿元(-19.46%)[6] 行业地位 - 2015年城商行营收利润排名第二 2024年滑落至第四[7] - 2024年同业对比:江苏银行营收808.15亿元 北京银行699.17亿元 宁波银行666.31亿元 上海银行531.12亿元[8] 内控与诉讼 - 2025年累计被罚370万元(贷款管理/代理销售违规200万 苏州分行120万 宁波分行50万)[9][10] - 近三年行政处罚金额超1.3亿元[11] - 与宝能系3起诉讼:25.8亿元借款已一审胜诉 另两起涉案73.76亿元[12]
谁在掉队?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开启三甲“守位战”
南方都市报· 2025-04-27 06:02
城商行总资产排名与竞争格局 - 2024年末北京银行总资产4.22万亿元保持城商行榜首,上海银行总资产3.23万亿元勉强维持第三,与第四名宁波银行差距缩小至1000亿元左右 [4][5] - 总资产前五城商行平均增速12.4%,北京银行增速12.6%倒数第二,上海银行增速4.6%垫底 [4][5] - 江苏银行总资产3.95万亿元超越上海银行升至第二,宁波银行总资产3.13万亿元逼近上海银行 [5][6] 财务业绩表现 - 北京银行2024年营收699.2亿元(同比+4.8%)保持城商行第二,净利润258.9亿元(同比+0.6%)被宁波银行(272.2亿元)超越跌至第三 [2][5][6] - 上海银行2024年营收529.9亿元(同比+4.8%)、净利润235.6亿元(同比+4.4%)均维持城商行第四 [2][5][6] - 两家银行营收增速在总资产前五城商行中包揽最后两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0.6%和4.4% [6] 收入结构与息差表现 - 北京银行利息净收入519.1亿元(同比+3.1%)占营收74.3%,净息差1.47%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6] - 上海银行利息净收入324.9亿元(同比-7.6%)占营收61.3%,净息差1.17%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在34家A股银行中垫底 [7] - 上海银行金融投资收益165.41亿元(同比+57.75%)带动营收增长,金融投资占总资产比例42.6%较北京银行高8.5个百分点 [7][8] 运营效率与成本管控 - 上海银行2024年人均创收373.3万元、人均创利166万元,分别高出北京银行26.1万元和37.4万元 [9] - 两家银行人均薪酬接近(北京49.1万元/上海49.5万元),但上海银行业务及管理费占营收比例23.8%低于北京的29.1% [9][10] - 上海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主动降本增效优化成本结构,北京银行计划2025年通过科技投入和网点优化提升效率 [10]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2024年末北京银行不良率1.31%高于上海的1.18%,但上海银行不良认定缺口或超115.6亿元而北京仅1.9亿元 [11][13] - 北京银行2024年核销转出不良贷款178.3亿元(同比+34.3%),拨备覆盖率下降8.03个百分点至208.75% [11][12] - 上海银行2024年核销转出不良贷款141.5亿元,第三阶段贷款281.4亿元与披露不良贷款差额达115.6亿元 [12][13]
上海银行(601229):息差降幅趋稳,前瞻风险改善
华泰证券· 2025-04-25 12: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5年目标PB0.67倍(前值0.60倍),目标价11.93元(前值10.59元) [1][5][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24年归母净利润、营收增速分别为4.5%、4.8%,高于预期;25Q1分别同比+2.3%、+3.8%;2024年拟每股派息0.50元,年度分红比例为31.22%,股息率为4.73%;公司业绩稳健增长,隐性风险改善,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投放与存款情况 - 24年末总资产、贷款、存款增速分别为4.6%、2.1%、4.3%,3月末为+3.7%、+0.5%、+4.4%;24年下半年贷款增长放缓,Q1新增贷款约180亿元,对公端积极投放,零售风险较高品种收缩;存款保持稳健增长,活期率24年末较6月末提升+0.5pct至34.1% [2] 利息与非息收入情况 - 负债端成本优化带动息差趋稳,24年息差1.17%,较24H1 -2bp;25Q1息差仅较24A -2bp,利息净收入同比+4.7%;25Q1中收同比-8.2%,降幅较24年收窄11.3pct;25Q1其他非息同比+6.0%,投资收益65亿元,同比+119%,公允价值损益-22亿元 [3] 资产质量情况 - 24年末零售、对公不良率分别较24H1 +3bp、-3bp至1.14%、1.37%,测算24年贷款不良生成率0.88%,较23A -10bp;25Q1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18%、271%,较24年末持平、+1pct;25Q1末关注率2.05%,较24年末-1bp;公司有200亿转债正处转股期,若成功转股可提升核充率0.89pct至11.43% [4] 盈利预测情况 - 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45/258/273亿元(25 - 26年较前值+5%/+5%),同比增速4.0%/5.4%/5.7%,25E BVPS17.70元(前值17.65元),对应PB0.60倍;可比同业25E PB 0.67倍(前值0.62倍)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情况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50,564|52,986|54,993|57,935|61,043| |+/-%|(4.80)|4.79|3.79|5.35|5.36|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2,545|23,560|24,495|25,815|27,294| |+/-%|1.19|4.50|3.97|5.39|5.73| |不良贷款率(%)|1.21|1.18|1.15|1.15|1.1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3|10.35|10.68|10.83|10.97| |ROE(%)|9.81|9.55|9.31|9.19|9.11| |EPS(人民币)|1.59|1.66|1.72|1.82|1.92| |PE(倍)|6.66|6.37|6.13|5.82|5.50| |PB(倍)|0.69|0.64|0.60|0.56|0.52| |股息率(%)|4.35|4.73|5.09|5.37|5.67| [7]
上海银行(601229):营收韧性稳盈利,分红抬升夯股息
平安证券· 2025-04-25 12: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利差业务修复盈利增速平稳,息差边际企稳资负扩张稳健,不良率保持平稳拨备水平小幅提高,估值具备安全边际,分红率抬升夯实股息价值,小幅上调25 - 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 - 行业为银行,公司网址为www.bosc.cn,大股东是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4.68%,总股本142.07亿股,流通A股142.07亿股,总市值1502亿元,每股净资产16.78元,资产负债率92.1%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和25年1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8%/3.8%,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2.3%,24年和25年1季度年化加权平均ROE分别是10.01%/10.64% [3] - 预计25 - 27年营业净收入分别为532.70亿元、547.41亿元、570.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04亿元、257.97亿元、273.43亿元,盈利增速分别是3.6%/5.7%/6.0% [5] 业务分析 - 利差业务方面,25年1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6.0%,营收同比增长3.8%,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4.7%,利息支出同比负增16.50%;非息收入方面,25年1季度非息收入整体同比增长2.6%,债券投资相关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6.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负增8.2% [6] - 息差方面,2024年末净息差1.17%,同比下降17BP,25年1季度单季度净息差环比24年4季度上升10BP至1.05%;资产端24年末贷款收益率环比半年末下降13BP至3.76%,负债端24年末存款成本率环比半年末下降8BP至1.92%;规模上,截至25年1季度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长3.7%,贷款同比增长0.5%,24年末对公和零售贷款分别同比变化+3.17%/-3.00%,负债端存款同比增长4.6% [6]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1季度末,不良率环比持平24年末于1.18%,环比24年3季度末下降2BP,24年末年化不良生成率为1.02%,24年末个人贷款不良率环比半年末上升3BP至1.14%,对公贷款不良率环比半年末下降3BP至1.37%,其中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环比半年末下降41BP至0.98%;25年1季度末关注率环比24年末下降1BP至2.05%,24年末逾期率环比24年半年末上升1BP至1.73%;25年1季度末拨备覆盖率和拨贷比分别环比24年末变化+1.43pct/2BP至271%/3.20% [7] 投资建议 - 上海银行区位优势明显,聚焦三大主线深耕零售客群,24年利润分配预案上调分红比例1.16pct至31.22%,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达4.73%,预计25 - 27年EPS分别是1.72/1.82/1.92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是3.6%/5.7%/6.0%,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5 - 27年PB分别是0.62x/0.58x/0.54x,维持“推荐”评级 [7]
上海银行(601229):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息差韧性超预期
浙商证券· 2025-04-25 12: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 12.43 元/股,对应 25 年 PB0.70 倍,现价空间 18% [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 25Q1 业绩维持小位数正增,息差环比提升,24A 分红率提升,展望 2025 年营收利润有望维持小个位数正增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数据概览 - 2025Q1 营收同比增长 3.8%,增速较 24A 放缓 0.9pc;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3%,增速较 24A 放缓 2.2pc [1][2] - 2025Q1 末不良率 1.18%,持平于 24A 末水平;2025Q1 末拨备覆盖率 271%,较 24A 末增厚 1pc [1] 业绩维持正增 - 25Q1 营收维持正增得益于利息收入增速改善超预期和其他非息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正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4.7%,增速较 24A 提升 12.3pc,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 6% [2] - 展望 2025 年营收利润有望维持小个位数正增,预计息差降幅收窄,OCI 债券投资还有余粮,25Q1 其他综合收益余额占 24A 其他非息收入的 35% [2] 息差环比提升 - 25Q1 单季息差(期初期末口径)为 1.14%,较 24Q4 息差回升 11bp,得益于负债端成本改善 [3] - 25Q1 资产收益率为 2.90%,较 24Q4 下降 6bp,受价格和结构影响;负债成本率为 1.76%,较 24Q4 下降 16bp,得益于价格和结构因素 [3] 不良生成改善 - 静态指标:25Q1 末不良率 1.18%、关注率 2.05%,分别环比持平、下降 1bp,24Q4 末逾期率 1.73%,较 24Q2 末上升 1bp [4] - 动态指标:不良生成率改善,24A 真实不良 TTM 生成率为 1.06%,较 24H1 下降 42bp [4] - 分领域:对公不良下降,24Q4 末对公不良率较 24Q2 末下降 3bp 至 1.37%;个贷不良率上升,24Q4 较 24Q2 上升 3bp [4] 分红比例提升 - 24A 分红率 31.22%,较 2024 年中期分红率、2023 年分红率分别上升 0.54pc、1.16pc,测算现价对应 2024 年股息率为 4.73%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25%/2.00%/2.19%,对应 BPS 17.76/18.92/20.11 元/股 [6] - 现价对应 2025 - 2027 年 PB 估值 0.60/0.56/0.53 倍 [6]
上海银行:息差降幅趋稳,前瞻风险改善-20250425
华泰证券· 2025-04-25 11: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93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银行24年归母净利润、营收增速分别为4.5%、4.8%,高于预期,25Q1分别同比+2.3%、+3.8%,业绩稳健增长,隐性风险改善,估值有望持续修复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投放与存款情况 - 24年末总资产、贷款、存款增速分别为4.6%、2.1%、4.3%,3月末为+3.7%、+0.5%、+4.4%,24年下半年贷款增长放缓,Q1新增贷款约180亿元,对公端积极投放,零售部分品种收缩,存款保持稳健增长,活期率24年末较6月末提升+0.5pct至34.1% [2] 利息与非息收入情况 - 负债端成本优化带动息差趋稳,24年息差1.17%,较24H1 - 2bp,25Q1息差仅较24A - 2bp,25Q1利息净收入同比+4.7%;25Q1中收同比 - 8.2%,降幅较24年收窄11.3pct;25Q1其他非息同比+6.0%,投资收益65亿元,同比+119%,公允价值损益 - 22亿元 [3] 资产质量情况 - 24年末零售、对公不良率分别较24H1 + 3bp、 - 3bp至1.14%、1.37%,测算24年贷款不良生成率0.88%,较23A - 10bp;25Q1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18%、271%,较24年末持平、+1pct;25Q1末关注率2.05%,较24年末 - 1bp;公司有200亿转债正处转股期,若成功转股可提升核充率0.89pct至11.43% [4] 盈利预测情况 - 预测25 - 27年归母净利润245/258/273亿元,同比增速4.0%/5.4%/5.7%,25E BVPS17.70元,对应PB0.60倍,可比同业25E PB 0.67倍,给予25年目标PB0.67倍,目标价11.93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情况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50,564|52,986|54,993|57,935|61,043| |+/-%|(4.80)|4.79|3.79|5.35|5.36|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22,545|23,560|24,495|25,815|27,294| |+/-%|1.19|4.50|3.97|5.39|5.73| |不良贷款率(%)|1.21|1.18|1.15|1.15|1.15|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3|10.35|10.68|10.83|10.97| |ROE (%)|9.81|9.55|9.31|9.19|9.11| |EPS (人民币)|1.59|1.66|1.72|1.82|1.92| |PE (倍)|6.66|6.37|6.13|5.82|5.50| |PB (倍)|0.69|0.64|0.60|0.56|0.52| |股息率(%)|4.35|4.73|5.09|5.37|5.67| [7]
上海银行(601229) - 2024 Q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00: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股息每股5元(含税),合计约7103345千元(含税)[6]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16]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60亿元,同比增长4.50%[16] - 2024年末集团总资产32266.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7%[16]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16] - 2024年利息净收入32,486,088千元,较2023年下降7.62%[51]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8,816千元,较2023年下降19.46%[51] - 2024年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6,540,646千元,较2023年增长57.75%[51] - 2024年营业收入52,985,550千元,较2023年增长4.79%[51] - 2024年净利润23,560,448千元,较2023年增长4.38%[51]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59,890千元,较2023年增长4.50%[51] - 2024年末资产总额3,226,655,601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4.57%[51] - 2024年末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405,755,816千元,较2023年末增长2.09%[51] -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32,266.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7%;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4,057.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9%;存款总额17,100.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7%[65]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5.60亿元,同比增长4.50%,增速较2024年前三季度提高3.1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529.86亿元,同比增长4.79%,增速较2024年前三季度提高4.11个百分点[65] - 报告期末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541.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4%[65] - 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66] - 报告期末公司资本充足率14.21%,一级资本充足率11.2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35%,分别较上年末提高0.83、0.82、0.82个百分点[53][55][66] - 2024年公司平均资产收益率0.75%,较2023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1%,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53] - 2024年公司净利差1.22%,较2023年下降0.19个百分点;净息差1.17%,较2023年下降0.17个百分点[53] - 2024年公司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百分比61.31%,较2023年下降8.23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百分比31.22%,较2023年提高0.76个百分点[53] - 分季度看,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3,443,743千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72,909千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192,002千元[57] - 2024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净额为 - 54,159千元,2023年为307,582千元,2022年为286,904千元[58] - 2024年利息净收入32486088千元,较2023年的35164078千元下降7.62%[68][71][72][75] - 2024年非利息净收入20499462千元,较2023年的15400396千元增长33.11%[68] - 2024年营业收入52985550千元,较2023年的50564474千元增长4.79%[69][70][72] - 2024年净利润23560448千元,较2023年的22572244千元增长4.38%[69] - 2024年净息差1.17%、净利差1.22%,同比分别下降0.17、0.19个百分点[73][75] - 2024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3.76%,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75] - 2024年吸收存款平均付息率1.92%,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75][77]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8816千元,较2023年的4915199千元下降19.46%[69][72] - 2024年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6540646千元,较2023年的10485197千元增长57.75%[69][72] - 2024年营业利润27302367千元,较2023年的26029504千元增长4.89%[69] - 公司利息净收入同比减少26.78亿元,规模因素带动增长20.49亿元,利率因素影响减少47.37亿元,其他因素影响增长0.10亿元[7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9.59亿元,同比减少9.56亿元,降幅19.46%[81]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165.41亿元,同比增长60.55亿元,增幅57.75%[83] - 业务及管理费126.22亿元,同比增长1.76亿元,增幅1.41%[85]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24.47亿元,同比增长10.12亿元,增幅8.86%[88] - 所得税费用34.60亿元,同比增长1.35亿元,增幅4.07%[90] - 资产总额为32266.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11.39亿元,增幅4.57%[93] - 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4057.5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87.21亿元,增幅2.09%[96] - 金融投资13728.6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5.89亿元,增幅5.18%[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2992.3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19.78亿元,降幅17.16%[98] - 2024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299,239,381元,占比21.80%,较2023年的361,217,008元、占比27.67%有所下降[102] - 2024年末债权投资9093.1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00.83亿元,增幅8.35% [101] - 2024年末其他债权投资1598.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4.06亿元,增幅57.55% [104] - 2024年末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账面价值44.1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78亿元 [109] - 2024年末负债总额29719.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55.32亿元,增幅4.41% [116] - 2024年末存款总额17100.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9.54亿元,增幅4.27% [119] - 2024年末公司存款余额11124.9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94% [119] - 2024年末个人存款余额5975.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82% [119] - 2024年末吸收存款1740584683千元,占比58.57%,较2023年的1671385095千元、占比58.72%略有变化 [118] - 2024年末已发行债务证券463665944千元,占比15.60%,较2023年的366558084千元、占比12.88%有所增长 [118] - 2024年末公司存款11124.89504亿元,占比65.06%;个人存款5975.42188亿元,占比34.94%;存款总额17100.31692亿元[120] - 报告期末集团股东权益为2546.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6.08亿元,增幅6.53%[122]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0.82亿元,同比增加0.42亿元;投资活动净额 -530.11亿元,同比增加41.95亿元;筹资活动净额743.57亿元,同比增加408.47亿元[126] - 2024年衍生金融资产2174.1025亿元,较上年增长49.16%;买入返售金融资产908.8556亿元,较上年增长92.50%等多项资产负债项目有较大变动[128]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余额165.80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25亿元;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131] - 2024年末正常贷款13891.75358亿元,占比98.82%;关注类贷款290.13798亿元,占比2.06%;不良贷款165.80459亿元,占比1.18%[133] - 公司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447.35425亿元,拨备覆盖率269.81%,贷款拨备率3.18%[133]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8580.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7%[134] - 公司贷款和垫款不良余额117.4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80亿元;不良贷款率1.37%,较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134] - 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337.1188亿元,较上年增长129.01%[129] - 报告期末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4139.25亿元,不良率1.14%,较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135] - 报告期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较上年末分别提高0.92、0.63、0.52个百分点[137]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余额8580.41亿元,占比61.03%,不良率1.37%;票据贴现余额1337.90亿元,占比9.52%,不良率0.10%;个人贷款和垫款余额4139.25亿元,占比29.45%,不良率1.14%[137]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51、1.13、0.39、1.65个百分点[138] - 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138] - 报告期末上海地区贷款余额为6749.82亿元,占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48.02%,占比较上年末提高2.86个百分点[141] - 报告期末上海地区、珠三角地区(含香港)、环渤海地区不良贷款率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10、0.67、0.51个百分点[142] - 长三角地区(除上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受个案风险暴露影响,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142] - 报告期末保证贷款、质押贷款不良率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55、2.14个百分点[144] - 信用贷款、抵押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有所上升[144] - 2024年末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405.76亿元,不良贷款率1.18%,较2023年末的1377.03亿元和1.21%有变化[147] - 2024年末单一最大客户贷款余额75.63亿元,占资本净额2.39%,较上年末上升0.06个百分点;前十大客户贷款总额466.08亿元,占比14.72%,较上年末下降0.63个百分点[148] - 2024年末逾期客户贷款和垫款占比1.73%,较上年末略升0.02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比例为84.14%,较上年末下降10.48个百分点[150] - 2024年末抵债资产余额3.1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94亿元[153] - 2024年末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余额447.3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5.40亿元;报告期内计提117.26亿元,同比增加11.69亿元,增幅11.08%;当年核销141.52亿元,与上年度基本持平[155] - 2024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35%,一级资本充足率11.24%,资本充足率14.21%,较2023年和2022年均有提升[157] - 2024年末上海地区贷款余额674.98亿元,占比48.02%,不良贷款率1.46%;长三角(除上海)地区贷款余额425.25亿元,占比30.25%,不良贷款率0.70%等[147] - 2024年末逾期1天至90天(含)贷款金额10.30亿元,占比0.73%;逾期90天至1年(含)金额6.53亿元,占比0.46%等[151] - 2024年末抵债资产中股权22.89亿元,信托收益权8.86亿元;2023年末股权52.30亿元,信托收益权8.88亿元[154] - 2024年贷款和垫款减值准备期初余额452.75亿元,本期计提117.26亿元,本期核销141.52亿元,期末余额447.35亿元[15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为167.73%,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261,56
长三角谁最强?“3万亿俱乐部”再添一员,上海银行不良率最高
新浪财经· 2025-04-25 00:25
长三角城商行资产规模 - 7家上市城商行2024年总资产规模合计达17.72万亿元,江苏银行以39520.42亿元居首,增速16.12% [1][3][5] - 上海银行(32266.56亿元)与宁波银行(31252.32亿元)差距缩小至千亿级别,2023年差距为3700亿元 [4][6] - 南京银行资产规模25914亿元,增速13.25%,正向"3万亿俱乐部"靠拢 [7] - 杭州银行(21123.56亿元)和徽商银行(20137.53亿元)突破2万亿,苏州银行规模最小(6938.04亿元) [3][7] 贷款区域分布特征 - 江苏银行86.13%贷款集中于江苏,长三角(不含江苏)占比6.82% [7] - 宁波银行贷款64.37%投放于浙江,21.61%在江苏 [7] - 南京银行84.92%贷款在江苏,其中南京地区占25.96% [7] - 徽商银行88.87%贷款分布在安徽,江苏仅占5.94% [8] 营收与净利润表现 - 江苏银行营收808.15亿元(+8.78%)、净利润318.43亿元(+10.76%),均为行业第一 [10][12] - 南京银行营收增速11.32%最高,非利息净收入贡献显著,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增329.48% [12] - 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速18.07%居首,超越徽商银行升至第五位 [12][13] - 徽商银行营收增速2.10%垫底,净利润154.14亿元 [10][12] 资产质量与拨备覆盖率 - 6家城商行不良率低于1%,上海银行1.18%最高 [1][18] - 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541.45%行业最高,苏州银行483.46%次之 [16][20] - 徽商银行拨备覆盖率286.47%,唯一实现正增长(+14.53个百分点) [16][20] - 宁波银行不良率0.76%最低,拨备覆盖率389.35% [18][20] 净息差压力 - 5家披露数据的银行净息差均下滑,南京银行1.94%最高,杭州银行1.41%最低 [13][14] - 宁波银行净息差1.86%,贷款收益率下降29个基点,存款付息率降7个基点 [13] - 杭州银行副行长指出净息差下行压力边际好转 [14]
银行股热度持续攀升 去年四季度业绩改善“强势出圈”
证券时报· 2025-04-24 22:13
银行股市场表现 - 4月以来9只银行股股价盘中创历史新高,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中中国银行收盘上涨2.1%,农业银行上涨2.01%,工商银行上涨1.83% [1][2] -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江苏银行等9只银行股本月盘中股价均创历史新高 [2] - 上海银行年内股价涨幅达15.52%,工、农、中、建四大行年内涨幅均超6% [2] - 银行指数4月24日收盘涨1.16%,行业热度持续攀升 [1][2] 资金流向与机构观点 - 农业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近5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工商银行、无锡银行、邮储银行获净流入均超6000万元 [3] - 多家机构认为一季度银行财务指标和资产质量总体稳健,行业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 [3] - 广发证券指出银行股作为指数重要组成部分对指数稳定起重要作用 [4] 业绩表现 - 截至4月24日,36只银行股发布2024年度报告或业绩快报,33只盈利同比增长,整体报喜比例超九成 [5] - 浦发银行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23.31%,信贷净增量创历史新高,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19bps [5] - 2024年第四季度36只银行股合计归母净利润超4800亿元,同比增长5.66%,青岛银行、渝农商行等9只银行股第四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10% [5] - 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2024年度业绩向好 [5] - 5只银行股发布2025年一季报或快报,常熟银行、南京银行等4只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安银行小幅下降 [6] - 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表示一季度资产负债结构优化,经营效益提升 [6] 分红情况 - 29只银行股发布2024年报分红计划,合计现金分红3578.44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分红金额均超500亿元 [7] - 银行板块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达6161.26亿元,超过2023年的6133.5亿元,创历史新高 [8] - 工商银行全年现金分红1097.73亿元,连续9年增长,每10股派1.646元 [8] - 宁波银行2024年分红金额同比增50%至59.43亿元,杭州银行、浦发银行分红增幅均超25% [8] - 12只银行股2024年度分红金额超百亿元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