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基绿能(601012)
icon
搜索文档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5.69亿元
华尔街见闻· 2025-08-22 14: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3亿元 同比下降14.83% [1] - 净亏损25.69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52.31亿元收窄50.9% [1]
《高质量发展下的ESG》—观察者网2025ESG典范企业榜单正式发布
观察者网· 2025-08-22 09:06
评选背景与意义 - 中国正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ESG实践之路 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1] - 观察者网关注优秀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 包括环境 社会和企业治理方面[1] - 该网站在2024年成功发起首届ESG典范企业评选 推动ESG从概念走向行动[1] 2025年评选特点 - 评选标准 广度和深度全面升级 旨在精准刻画将ESG理念内化为高质量发展核心动力的企业群像[2] - 覆盖高端制造 绿色能源 数字科技 金融与消费等多个领域[2] - 共有40余家企业入选 呈现多元化分布[2] 获奖企业名单 - 最佳ESG实践奖包括华勤技术 降基绿能科技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 特步集团 迅销(中国)商贸 中国外运和中远海运发展[6] - ESG优秀报告奖获得者为中兴通讯 中国中药控股 中化国际(控股) 惠州亿纬锂能 利民控股集团 广东好太太科技和云南神农农业产业集团[8] - 科创先锋奖得主包括华为技术 上海杉泰健康科技(太医管家) 飞利浦(中国)投资 海信视像科技和深圳市绿联科技[10] 以及上海优通国际物流 北京值得买科技和卫星化学[11] - ESG潜力奖颁发给南京科思化学 厦门乾照光电 Bridge Data Centres 中密控股 上海星卓物业和中山中研化妆品[13] - 其他获奖企业包括工海前达贝尼 江苏长电科技 石家庄以岭药业 农夫山泉 统一低碳科技(新疆) 越秀地产和上海思尔腾科技[4] 另有江苏联合水务科技[15]
芯片产业链大涨,新材料50ETF(516710)上涨2.36%
新浪财经· 2025-08-22 06:20
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强势上涨2.41% [3] - 新材料50ETF上涨2.36% 报0.56元 近1周累计上涨3.77% [3] - 新材料50ETF近1年净值上涨40.51% 居可比基金前2 [3] 成分股表现 - 中材科技上涨10.01% 菲利华上涨8.22% 华友钴业上涨6.63% [3] - 北方华创作为第一大重仓股上涨5.19% 权重占比9.89% [3][6] - 十大重仓股中华友钴业涨幅最高达6.63% 权重占比3.54% [3][6] 产品流动性及规模 - 新材料50ETF盘中换手率5.84% 成交223.09万元 [3] - 近1年日均成交217.86万元 [3] - 近2周规模增长247.14万元 [3] 收益能力指标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5.40% 最长连涨月数3个月 [3] - 最长连涨涨幅30.10%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7.07% [3] - 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2.34% 近1年夏普比率1.17 [3] 风险控制指标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19% 为可比基金中最小 [4] - 回撤后修复天数106天 在可比基金中修复较快 [4] - 近1年跟踪误差0.025% 跟踪精度较高 [4] 产品结构及成本 -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0% 为可比基金中最低 [4] - 跟踪中证新材料主题指数 覆盖先进钢铁、有色金属等新材料领域 [4] - 指数选取50只涉及基础材料及关键战略材料的上市公司证券 [4]
隆基绿能涨2.10%,成交额9.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2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2 03:07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上涨2.10%至16.54元/股 成交额9.23亿元 换手率0.74% 总市值1253.4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23亿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20.62% 大单买入占比23.5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5.28% 近5日涨2.35% 近60日涨13.83% [2]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71.42万户 较上期减少4.43% 人均流通股10,609股 较上期增加4.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4.32亿股 较上期增持8,543.31万股 [2] 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36.52亿元 同比下降22.7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92.7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43.20亿元 [2] 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制造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光伏设备-光伏电池组件 概念板块包括单晶硅/多晶硅/BIPV/BC电池/钙钛矿电池 [2]
隆基李振国、宁德时代吴凯等入选院士有效候选人,还有这些大牛
新京报· 2025-08-22 01:29
新能源领域院士候选人 -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1] - 多位新能源领域技术骨干入选 包括隆基绿能李振国 比亚迪廉玉波 宁德时代吴凯 国家电投柴茂荣 中国五矿严大洲 [1] -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2023年5月辞去管理职务专注研发工作 [1] - 目前公开资料中尚无两院院士担任上市光伏企业高管的先例 院士主要通过技术顾问或联合研发形式参与企业技术工作 [1]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曾在新特能源 福斯特 晶盛机电 中晶科技等光伏企业担任独立董事 [1] 院士评选机制 -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工程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 为终身荣誉 [2] - 评选标准要求候选人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要研究成果并取得显著应用成效 [2] - 候选人需在重大工程科研任务中创造性解决关键科技问题或成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奠基者 [2] - 院士选举采用20%差额无记名投票 需超过半数有投票权院士参与且候选人获超半数赞成票 [2]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反内卷打到“七寸”,硅料、组件价格稳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23:08
行业竞争秩序整顿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重点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 - 会议提出加强产业调控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健全价格监测机制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及虚假营销 [7][8] - 行业协会多次呼吁杜绝恶性竞争 2024年10月曾发文指出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3] 价格与成本动态 - 多晶硅价格2024年二季度降至3.8万元/吨 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2025年6月进一步跌至每吨4万元以下 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 [3] - 监管介入后硅料期货及现货市场大涨 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推动产业链价格企稳回升 [5] - 组件价格此前跌破成本 企业为降本出现功率虚标、硅片减薄、胶膜及边框变薄等质量妥协行为 [8] 产能与供需状况 - 光伏组件需求量2025年6月锐减 大厂将订单外包至小厂代工以降低生产成本 [1][8]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主动减产30% 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停检产线 行业正式启动去产能 [6] - 终端需求不足导致下游电池片及组件价格承压 上游涨价缺乏有效支撑 [7] 产品质量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8月监测显示光伏组件合格率仅69.4% 较前两年93%-94%水平大幅下滑 [9] - 不合格项目集中体现为功率虚标和机械载荷测试不达标 2024年12月组件被列为中风险产品 [9] - 组件功率从200瓦跃升至600瓦以上 原有2%测试允许误差在高功率时代造成显著功率损失 [10] 企业应对与行业展望 - 隆基绿能强调质量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命脉 呼吁行业转向价值竞争 [10] - 协鑫科技指出过度竞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苗头 需转向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竞争模式 [9] - 政策组合拳为优质企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和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5]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反内卷打到“七寸”,硅料、组件价格稳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3:57
行业竞争态势 - 光伏组件厂商普遍将订单外包给小型代工厂进行生产以降低成本 [1] - 行业陷入价格持续内卷状态 全产业链价格自2023年四季度起持续下跌 [1] - 2024年二季度行业亏损蔓延至上游多晶硅领域 均价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 [1] - 2025年6月硅料价格跌至每吨4万元以下 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水平 [2] - 6月光伏组件需求量出现锐减 [2] 政策监管动态 - 六部门(工信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发改委/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重点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1][6] - 政策重点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6] - 会议要求加强产业调控 强化光伏项目投资管理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6] - 健全价格监测和产品定价机制 打击低于成本价销售和虚假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 [6] - 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 要求加强行业管理 [2]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于2024年5月/8月及10月多次召开座谈会 呼吁杜绝恶性竞争并指出低于成本投标涉嫌违法 [2] 市场反应与价格走势 - 光伏反内卷行动开启后硅料期货和现货市场出现大涨 [4] - 政策驱动供给侧出清 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4] - 7月初座谈会后硅料现货价格持续走高 但因下游需求不足导致上涨缺乏有效支撑 [7] - 上游硅料和硅片价格出现上涨 但下游电池片和组件价格因需求不足尚未变动 [5] - 分析机构Info link预计电池片价格最快于8月底出现松动 [6] 产品质量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风险监测显示2024年8月光伏组件合格率仅为69.4% 较前两年93%-94%水平大幅下滑 [8] - 不合格项目集中体现在功率虚标以及机械载荷和动态载荷测试不达标 [8] - 2024年12月光伏组件被列为中风险产品 [8] - 行业出现硅片减薄/胶膜厚度减少/边框变薄等降低品质的降本方法 [7] - 组件功率从200瓦跃升至600瓦以上 原有测试系统2%不确定度造成显著测试误差 [8] 企业应对与行业展望 - 隆基绿能认为政策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4]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减产30% 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份停检产线 [4] - 协鑫科技呼吁行业放弃低价竞争 转向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的价值竞争 [8] - 天合光能声明作为头部企业不存在功率虚标行为 [9] - 行业需要转向聚焦长期可靠性的价值创造新范式 [9]
隆基李振国、宁德时代吴凯等入选院士有效候选人,还有新能源领域哪些从业者入选?
新京报· 2025-08-21 10:42
新能源领域院士候选人名单 - 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2] - 新能源领域多位技术骨干入选 包括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院长李振国、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廉玉波、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及国家电投集团氢能首席专家柴茂 [3] - 候选人几乎均为供职机构核心技术骨干 例如李振国于2024年5月辞去隆基绿能董事及总经理等管理职务专注研发工作 [3] 院士与企业合作模式 - 目前公开资料中尚无两院院士直接担任上市光伏企业高管的先例 [3] - 院士通常通过技术顾问或联合研发等形式参与企业技术研发 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曾与新能源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3] 院士评选机制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工程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终身学术荣誉 [3] - 院士选举采用全体院士按20%差额无记名投票 需超过半数有投票权院士参与且候选人获赞同票数超过投票人数三分之二方可当选 [3]
“新三样”科创界廉玉波、吴凯、李振国入围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
新浪财经· 2025-08-21 08:33
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60人[1] 新能源产业候选人 - 比亚迪首席科学家廉玉波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 曾参与上汽仪征汽车公司设计 现任汽车总工程师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1] -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 曾任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历任新能源研发总监及技术副总裁[2] -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名单 通过中国科协提名 曾任公司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现任中央研究院院长[2] 候选人专业背景 - 廉玉波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制造工程专业 获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 - 吴凯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 曾任武汉理工大学讲师[2] - 李振国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 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 行业技术贡献 - 李振国主导光伏单晶硅棒/硅片/电池技术研发 实现系统性突破 推动行业降本增效及度电成本下降[3] - 廉玉波参与中国汽车研究中心设计工作 曾任同济同捷汽车设计公司常务副总经理[1] - 吴凯在宁德时代负责电化学储能技术研发 曾任东莞新能源电子研发经理[2] 企业职务变动 - 廉玉波2024年7月辞任比亚迪副总裁 专任首席科学家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1] - 吴凯2023年6月辞任宁德时代副总经理 保留首席科学家职务[2] - 李振国2024年5月辞去隆基绿能总经理职务 专注研发与科技管理工作[3]
“这次打到七寸了?”光伏行业再开“反内卷”会议 硅料、组件价格走向何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0:13
光伏行业现状 - 光伏组件厂商因价格持续"内卷"将订单外包给中小厂代工以降低成本 [1] - 2024年二季度多晶硅均价降至3.8万元/吨,低于行业平均成本,2025年6月进一步跌破4万元/吨,低于多家厂商现金成本 [2] - 2024年8月光伏组件合格率降至69.4%,较前两年93%-94%水平大幅下滑,不合格项目集中在功率虚标和机械载荷测试 [9] 政策监管动态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打击降低质量管控、虚标产品功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1] - 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要求加强行业规范管理 [2] - 2024年10月光伏行业协会发文称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但行业未实现根本性改变 [2] - 2025年7月工信部会议强调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 [3] 市场反应与行业调整 - 政策驱动下硅料期货、现货市场大涨,产业链价格有望企稳回升 [4] - 光伏玻璃龙头企业减产30%,中小多晶硅企业7月停检产线 [4] - 2025年8月六大部委联合行动,第二轮"反内卷"聚焦遏制低价竞争和规范产品质量 [6] 行业乱象与应对 - 组件价格跌破成本后,行业出现功率虚标、硅片减薄、胶膜边框变薄等降本乱象 [8] - 头部企业隆基绿能预警组件价格透明化问题,强调质量可靠性已成为企业生存核心 [9][10] - 天合光能声明作为头部企业不存在功率虚标,但未指明其他涉事公司 [10] 未来展望 - 政策组合拳为行业带来价格修复、技术溢价、行业整合三重利好 [4] - 行业需转向以技术创新、品质提升和绿色低碳为核心的价值竞争模式 [9] - 质量底线成为行业发展基石,需建立聚焦长期可靠性的新范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