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福耀玻璃(600660)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股,再创新高!是何原因?有何魔力?
券商中国· 2025-07-05 23:23
银行股表现与长期投资策略 - 银行股近期集体创新高,工商银行等个股在年线"两连阳"后上半年又上涨10%以上,部分银行股过去两年半已实现翻倍行情 [1] - 2001-2005年A股熊市期间,优质个股如皖通高速涨幅达223%,招商银行上涨40%,福耀玻璃微涨0.2%,伊利股份微涨10%,这些个股后续在2006-2007年牛市中均实现大幅上涨 [2] - 长期投资者需保持在场,避免错过行情,优质个股可抚平波动,股市收益主要来自上市公司创造的内在价值 [1] 价值投资理念与仓位管理 - 上市公司作为经济体最优秀企业代表,内在价值增长远超债券和储蓄,成功投资者多采取长线持股策略 [3] - 价值投资者张尧的仓位法则:基本满仓,市场低迷时可使用不超过30%杠杆,选择流动性好、现金流佳、派息稳定的公司 [3] - 段永平主张"满仓主义",不在意择时,注重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前提是10年后看价格便宜 [3] 长期投资收益分析 - 约翰·博格指出10年视角下股市年化收益率约10%,其中9.5%来自企业创造,仅0.5%来自投机收益 [6] - 杰里米·西格尔研究显示,1871-1992年每30年美股收益率均超过债券或现金,10年周期中80%时间股票收益优于债券或现金 [6] - 合理价格持有优质公司可忽略短期波动,如同对待自住房产,股价下跌是获得长期收益的必要阶段 [7] 投资哲学与实践 - 资瑞兴投资总经理汪忠远引用伍迪·艾伦观点,强调80%成功在于在场,长期投资应偏重权益资产 [4] - 买入价格合理的优秀上市公司可提供稳定超额回报,使投资者忽略日常股价波动 [5] - 长期投资如同乘飞机旅行,合理结构的投资组合最终会实现目标,波动不足为虑 [6]
福耀玻璃(600660) - 福耀玻璃H股公告
2025-07-02 08:30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606,757,200股,股本606,757,200元[1] - 截至2025年6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2,002,986,332股,股本2,002,986,332元[1] - 2025年6月,H股和A股法定/注册股份及股本无增减[1]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609,743,532元[1] 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606,757,200股,库存股0[2] - 截至2025年6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2,002,986,332股,库存股0[2] - 2025年6月,H股和A股已发行股份及库存股数目无增减[2] 其他 - 股份期权和香港预托证券相关资料不适用[3][4]
福耀玻璃20250624
2025-06-24 15: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福耀玻璃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竞争优势**:专注汽车玻璃业务,营收 90%以上来自该领域,利于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领先;垂直整合产业链,从上游浮法玻璃和石英砂到下游成品玻璃,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全球市场扩展成功,国内市占率接近 70%,全球市占率约 35%,在多地设厂并扩产[3]。 - **应对行业变革及产品升级**:积极应对汽车行业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电动化推出全景天幕玻璃,智能化开发 HUD 玻璃等,提升单车价值量和盈利能力[5]。 - **未来发展前景**:国内外汽车销量增长,北美等地新产能投放将扩大市场份额;推出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单车价值量实现收入增长;管理、成本控制和技术创新能力强,抗周期波动能力强[6]。 - **重要战略举措**:全球布局,在俄罗斯、美国等地建生产基地并扩充产能;收购德国 ICM 资产进入铝合金亮条业务;大力投资研发,推出高附加值新型汽车玻璃产品[8]。 - **财务表现**: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优于同行,保持高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垂直整合产业链降成本提利润,新能源趋势下传统业务也能实现收入增长和财务稳健[9]。 - **过去十年营收和利润表现**:营收年增长率超 15%,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经历三轮股价上涨周期,分别与全球化扩张、新能源产业爆发、海外业务成熟和高附加值产品兑现有关[10][11]。 - **全球市场地位**:全球前四大汽车玻璃公司占 80%以上市场份额,福耀市占率从 2021 年约 28%提升至超 34%;2020 - 2024 年汽车玻璃业务复合增长率 18.8%,高于坂硝子和旭硝子约 10%的复合增长率[12]。 - **海外业务发展**:近十年海外业务复合增长率达 16%以上,北美市场稳健增长;美国工厂经营改善和新产能投放将增强盈利能力,预计未来几年年化增长率可达 15%[2][13]。 - **与其他巨头竞争优势**:专注汽车玻璃业务,业务占比稳定在 90%以上,其他巨头业务分散;毛利率比同行业平均高约 15%,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其他巨头经济水平低甚至亏损;销售和管理费用下降,研发投入领先[14][15]。 - **行业政策影响**:“国九条”利好高股息标的,福耀稳定分红比例高,受益明显,有助于吸引投资促进长期发展[16]。 - **产业链布局优势**:从上游石英砂布局到汽车玻璃深加工和总成,全产业链覆盖降低成本、提升协同效率;自有玻璃原片自给率超 90%,确保供应稳定、优化成本结构[17]。 - **新能源汽车对行业影响**:用量上全景天幕玻璃取代传统天窗,单车用量从 0.2 - 0.3 平方米增至 2 平方米以上;功能上高附加值功能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单价[18]。 - **高附加值产品表现**:聚焦五个维度布局,2018 - 2024 年吸声板单价从每平方米 200 元提至 229 元,上涨超 40%,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从 2018 年提升至 2024 年的 28%[19]。 - **全景天幕和 HUD 技术现状**:全景天幕技术成熟,在 SUV 车型渗透率高,国内新势力品牌广泛采用;HUD 技术方面,2025 年 AI HUD 占比达 27%,预计 20 万元以下车型装配率将提升[20][21]。 - **汽车玻璃市场前景**:预计 2027 年全球汽车玻璃市场规模达 1265 亿元,OEM 市场约 1162 亿元,AM 市场超 100 亿元;福耀布局铝饰条业务拓展范围并减亏[22]。 - **未来经营改善影响**:减弱对公司业绩拖累,增强汽车玻璃业务协同效应,强化汽车玻璃集成化能力[23]。 - **铝条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在外观设计、智能化配置和产品性能等方面创新,单车用量约 800 元以上;通过汽车玻璃与铝条结合拓展市场提升单车用量和价值[24]。 - **海外市场扩展前景**:海外市场市占率有提升空间,预计未来几年年化增长率可达 15%,美国子公司盈利改善空间大,利润增速预计高于营收增速[25]。 - **2025 年营收和利润预期**:预计 2025 年营收达 450 亿元以上,利润接近 90 亿元,估值区间 16 - 17 倍,配置有较强安全边际[4][2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美国新一期工厂有 150 万套产能,福清本部有 500 万套出口产能[13]。 - 智界 S7 车型全景天幕面积达 2.6 平方米,是传统天窗面积的十倍以上[18]。 - 2024 年国内销量前 50 名 SUV 车型中,全景天窗占比 54%,全景天幕占比 21%[20]。
电池厂账期255天反超整车,头部供应商压账痼疾待纠治
第一财经· 2025-06-23 13:30
汽车产业链账期结构分析 - 超长账期是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共性问题 不仅存在于整车环节 更通过层级化供应链结构自上而下传导[1] - 传统汽车供应链分为Tier1、Tier2、Tier3三级 一级供应商直接与整车厂商签约 底层中小供应商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1] - 头部供应商通过账期差将财务压力向上游传导 整车环节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远大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 整车企业账期数据表现 - 8家乘用车A股上市公司2024年付款周期平均达182天 收款周期平均仅66天 账期差高达116天[2] - 监管机构6月中旬要求17家头部车企将支付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内[1] 动力电池厂商账期状况 - 8家上市动力电池厂商2024年付款周期平均达255天 收款周期平均103天 账期差152天 问题比整车更严重[4] - 宁德时代2024年付款周期259天 收款周期65天 账期差194天 展现强势谈判地位[5] - 亿纬锂能付款周期265天 国轩高科282天 中创新航282天 鹏辉能源283天 均超过宁德时代[5] 汽车零部件企业账期特征 - 255家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2024年付款周期平均142天 收款周期平均116天 账期差26天 相对平衡[5] - 市值超千亿企业福耀玻璃付款周期81天/收款76天 潍柴动力付款194天/收款59天[5] - 市值500亿以上企业付款周期平均147天 收款周期77天[5] - 市值200-500亿企业付款周期平均135天 收款周期88天[5] - 市值低于200亿的236家企业付款周期平均143天 收款周期119天[5] 企业规模与账期关系 - 上市零部件公司付款周期均在140天左右 上游中小企业持续承受长账期压力[6] - 市值越大收款周期越短 规模更大的零部件公司回款能力更强[6] - 市值超200亿的19家头部企业中 福耀玻璃(81天)、万丰奥威(44天)、均胜电子(79天)付款周期表现较好[6] - 潍柴动力(194天)、伯特利(194天)、新泉股份(211天)等头部企业账期较长[6] 产业链结构调整方向 - 头部零部件企业需加入"账期攻坚战" 杜绝占用上游资金发展行为[7] - 产业链企业应树立大局意识 头部企业发挥榜样作用 推动反"内卷"和产业链健康发展[7]
福耀玻璃(600660) - 福耀玻璃2025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公告
2025-06-20 08:46
融资情况 - 2023年4月27日公司股东大会同意申请注册不超20亿元超短融[1] - 2024年2月6日交易商协会接受20亿元超短融注册申请,有效期2年[2] - 2025年6月17日公司发行4亿元第一期超短融[2] 融资详情 - 本期超短融期限177天,发行价格100元,利率1.75%[2] - 主承销商为兴业银行,起息日6月19日,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2] 资金用途 - 本次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公司金融机构借款[2]
闽企勇闯天涯启示录:从“制造出海”到“质造领航”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20:34
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 - 宁德时代与斯泰兰蒂斯在西班牙合资建设第三座欧洲动力电池工厂,预计带动超100亿元锂电设备、6万吨/年以上负极材料、10万吨/年正极材料需求 [2] - 福耀玻璃海外工厂覆盖美国、德国,深度绑定特斯拉、奔驰等车企供应链,全球市场占有率约34%,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超40% [2][3] - 安踏通过收购FILA中国、亚玛芬体育、德国狼爪等品牌,从"中国的安踏"迈向"世界的安踏" [5] - 紫金矿业在海外十余国布局矿业项目,形成全球资源布局 [2] - 厦门金龙累计向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超14万辆客车 [1] 技术创新驱动出海 - 福耀玻璃在中国、美国、德国设立10个设计中心和2个研发中心,开发5G天线玻璃、AR-HUD抬头显示玻璃等创新产品 [4][5] - 海安橡胶全钢巨型轮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销往全球数百个矿山,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 [5] - 宁德时代将先进电池制造技术带到欧洲,巩固全球动力电池领军地位 [2] - 唯科科技通过德国、马来西亚、墨西哥、越南等海外生产基地强化成本与响应速度优势 [2] 资本市场助力全球化 - 宁德时代港股IPO募资356.57亿港元,创2025年香港市场最大规模IPO纪录 [5] - 安踏2007年赴港上市后,资本运作能力增强支撑研发投入与并购扩张 [5] - 海安橡胶A股IPO过会,紫金矿业拟分拆紫金黄金国际赴港上市,安井食品通过港交所聆讯 [6] - 中国证监会支持科技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 [6] 业绩表现与市场拓展 - 宁德时代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139.63亿元,同比增长32.85%,欧洲动力电池销量持续增长 [4] - 福耀玻璃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9.10亿元(同比+12.16%),净利润20.30亿元(同比+46.25%) [3] - 金龙汽车一季度整车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127.9%,净利润增164.79% [4] - 唯科科技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增64.37%,净利润同比增105.12% [4] 全球化战略升级 - 企业从产品输出转向技术出海、全球价值链重构,形成立体多维的全球化图景 [1][2] - 厦门国贸与170多个国家/地区的9万余家产业链企业合作,构建全球化大宗商品网络 [3] - 新大陆通过董事会协同治理应对不同国家的政策风险 [7] - 中国制造实现从规模优势到质量优势的跨越,凭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破浪前行 [7]
上证中游产业指数上涨0.39%,前十大权重包含万华化学等
金融界· 2025-06-18 09:03
上证中游产业指数表现 - 上证中游产业指数6月18日上涨0 39%报2851 61点成交额871 33亿元 [1] - 近一个月下跌1 31%近三个月下跌8 06%年至今下跌4 06% [1] 指数构成与基准 - 上证产业链指数系列包含上游、中游、下游产业指数反映沪市产业链证券表现 [1] - 上证中游产业指数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 0点 [1] 十大权重股 - 前十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3 23%)、海光信息(2 48%)、寒武纪(2 36%)、中国建筑(2 34%)、三一重工(2 11%)、韦尔股份(2 1%)、中远海控(2 03%)、万华化学(2 0%)、中科曙光(1 96%)、福耀玻璃(1 8%) [1] 市场板块分布 - 指数持仓100%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1] 行业分布 - 工业占比46 09%信息技术占比36 38%原材料占比10 18%可选消费占比5 30%通信服务占比2 06% [2] 样本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特殊情况会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福耀玻璃20250615
2025-06-15 16: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欧洲汽车玻璃行业 - 公司:福耀玻璃、圣戈班、百一电子(皮尔金顿)[2][1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欧洲汽车玻璃市场情况 - 市场规模:2024 年约 180 亿人民币,OEM 市场约 145 亿人民币,AM 市场约 3 - 4 亿人民币,预计年均增长率约 4%[2][3] - 市场集中度:2024 年 CR3 高达 81%,圣戈班市占率约 35%最高,福耀位居第三,市占率约 21%[2][5] - 能源影响:俄乌冲突改变欧洲天然气供应格局,能源价格高于冲突前,影响本土企业生产[2][6] 福耀玻璃在欧洲市场情况 - 发展阶段:经历初步布局期、低速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目前欧洲 OEM 市占率超 20%[2][8] - 竞争优势:国内生产浮法玻璃和零部件,运到欧洲后道增值加工,避免能源问题,提高配套效率[2][9] - 发展展望:上规模方面,市场稳定低速增长;竞争格局好;未来市场份额提升,预计 2025 年底福清出口基地新增产能 400 万套对应 25%份额,未来几年欧洲 OEM 市占率达 40%以上;独特优势明显[3][4][10] - 盈利预测: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8.35 亿、103.88 亿和 121.77 亿元,EPS 扩张胜率高[13] 竞争对手情况 - 布局:圣戈班和百一电子有完善本土工厂布局,但受能源危机影响严重[11] - 盈利:盈利能力弱,多处盈亏平衡线徘徊,福耀净利率 20%远高于对手[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测算欧洲市场规模的核心假设:期货单套价格约 960 元,年均增速约 3%;汽车产销量复合增速分别为 1%和 2%;前风挡单片价格 326 元,复合增速 3%;报废率和汽车前档破损率分别为 3.7%和 3%[3] - 福耀早期专注北美建厂,包括俄亥俄工厂及印第安纳浮法玻璃厂,增强全球竞争力[7]
平安证券:民营车企2025年加速辅助驾驶平权 推荐比亚迪股份等
智通财经· 2025-06-12 07:51
民营车企 - 高端化突破、出口占比提升、新能源车规模效应凸显使得主要民营车企体现较强盈利韧性 [1] - 赛力斯依托问界系列热销 长城汽车凭借坦克、皮卡等核心品牌实现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 [1] - 比亚迪凭借规模优势及产业链优势保持较高单车盈利 吉利汽车新能源车业务迈入规模效应期实现盈利回暖 [1] - 2025年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民营车企成为推动高速辅助驾驶下沉并普及的主力军 [1] 新势力车企 - 理想汽车盈利能力稳健 零跑、小鹏毛利率改善显著 亏损逐渐收窄 [2] - 2025年比亚迪、小米成功融资为竞争注入新弹药 但新势力融资环境、估值水平已较其刚上市时发生较大变化 [2] - 理想汽车2025年加速推进纯电车型 小鹏汽车推出增程版车型 零跑基于LEAP 3.5架构推出全新B系列车型 [2] 国有车企 - 国有车企盈利水平稍弱 主要因合资车企投资收益走低 新能源车规模效应未达临界点 燃油车板块盈利下降 [3] - 国有车企积极深化与华为的战略合作 推动企业向智能化、电动化的业务转型 [3] 推荐标的 - 民营车企推荐赛力斯、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吉利汽车 [1] - 新势力车企推荐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小米集团-W 建议关注零跑汽车 [1][2] - 国有车企推荐长安汽车、上汽集团 [1][3] - 核心汽配推荐福耀玻璃、地平线机器人-W [1]
平安证券:民营车企2025年加速辅助驾驶平权 推荐比亚迪股份(01211)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6-12 07:47
民营车企 - 高端化突破、出口占比提升、新能源车规模效应凸显使得主要民营车企体现较强盈利韧性 [1] - 赛力斯依托问界系列热销 长城汽车凭借坦克、皮卡等核心品牌实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 比亚迪凭借规模优势及产业链优势保持较高单车盈利 吉利汽车新能源车业务迈入规模效应期实现盈利回暖 [1] - 2025年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民营车企成为推动高速辅助驾驶下沉并普及的主力军 [1] 新势力车企 - 理想汽车盈利能力稳健 零跑、小鹏毛利率改善显著且亏损逐渐收窄 [2] - 2025年比亚迪、小米成功融资为竞争注入新弹药 但新势力融资环境与估值水平较上市初期发生较大变化 [2] - 理想汽车2025年加速推进纯电车型 小鹏汽车推出增程版车型 零跑基于LEAP 3.5架构推出B系列车型 [2] 国有车企 - 国有车企盈利水平稍弱 主因合资车企投资收益走低、新能源车未达规模效应临界点、燃油车板块盈利下降 [3] - 多数国有车企积极深化与华为战略合作 推动向智能化、电动化业务转型 [3] 推荐标的 - 民营车企推荐赛力斯、比亚迪股份、长城汽车、吉利汽车 [1] - 新势力推荐理想汽车-W、小鹏汽车-W、小米集团-W 建议关注零跑汽车 [1][2] - 国有车企推荐长安汽车、上汽集团 [1][3] - 核心汽配推荐福耀玻璃、地平线机器人-W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