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能电力(600578)

搜索文档
电力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三博士均高薪国投电力周长信147万元长江电力詹平原110万元华电新能吴豪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1 03:04
行业薪酬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群体2024年薪酬总规模达42.70亿元 [1] - 公用事业-电力行业财务总监平均薪酬约为74.38万元 [1] - 行业内薪酬最高为晶科科技刘晓军190.17万元 最低为*ST聆达谢景远20.29万元 [1][2] 薪酬与个人特征关联 - 财务总监平均年龄为49.58岁 40-49岁占比39%为最大群体 [1] - 学历与薪酬呈正相关:博士110.56万元、硕士86.02万元、本科68.3万元、大专53.27万元 [1] - 博士学历仅3人 本科学历30人为主力群体 [1] 薪酬与业绩关联异常 - 出现薪酬与公司业绩倒挂现象 珈伟新能刘锡为典型案例 [1] - 梅雁吉祥2023年净利润亏损1.00亿元 但财务总监薪酬达63.95万元 [1][2] - 拓日新能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5.99% 财务总监薪酬59.78万元 [2] 财务合规问题 - 行业共5名财务总监在2024-2025年收到监管警示 [1] - 梅雁吉祥因关联交易未披露及收入确认不当 导致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1214.33万元 [2] - 宁波能源因收入确认不当导致2022年营业收入错报94.00万元 [2] - 江苏国信财务总监涉及亲属短线交易 买卖金额49.56万元 [2]
电力行业财务总监CFO观察:长青集团黄荣泰与恒盛能源项红日均为大专学历 2024年薪酬相差3.4倍
新浪证券· 2025-08-11 02:43
薪酬总体情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财务总监CFO群体薪酬规模合计42.70亿元,平均年薪81.48万元 [1] - 薪酬在50-100万元区间人数最多,共36人,占比61% [1] 行业薪酬分布 - 公用事业-电力行业财务总监CFO平均年薪约74.38万元 [1] - 晶科科技刘晓军薪酬最高达190.17万元,*ST聆达谢景远薪酬最低为20.29万元 [1] 年龄分布特征 - 财务总监CFO平均年龄49.58岁,40-49岁年龄段人数最多共22人,占比39% [3] - 年龄最大为林洋能源周辉及韶能股份朱运绍均为57岁,薪酬分别为74.22万元和57.10万元 [3] - 年龄最小为东望时代陈艳32岁,薪酬60.05万元 [3] 学历与薪酬关系 - 博士学历3人平均薪酬110.56万元,硕士19人平均86.02万元,本科30人平均68.3万元,大专5人平均53.27万元 [5] - 博士学历CFO就职公司市值均超1000亿元,其中国投电力周长信薪酬147.17万元,长江电力詹平原109.65万元,华电新能吴豪74.86万元 [5] - 大专学历CFO薪酬差异显著,长青集团黄荣泰90万元,恒盛能源项红日26.74万元,相差3.4倍 [5] 薪酬与业绩关联性 - 珈伟新能刘锡金薪酬94.8万元较2023年上涨49万元涨幅107%,但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1840.5% [7] - 九洲集团刘振新薪酬53.75万元较2023年上涨6.49万元涨幅14%,但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678.3% [7] 违规情况统计 - 行业共5名财务总监CFO在2024-2025年收到警示函、公开通报或内部通报 [7] - 梅雁吉祥刘冬梅收到4次警示函,薪酬63.95万元,涉及关联交易未披露及收入确认违规导致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1214.33万元 [8][9] - 宁波能源夏雪玲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72.04万元,因收入确认不当导致2022年营业收入错报94993.45万元 [9] - 江苏国信顾中林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69.12万元,涉及亲属短线交易亏损7382元 [9] - 拓日新能余永米收到2次警示函,薪酬59.78万元,未按时披露业绩预告 [10] - *ST聆达谢景远收到1次公开谴责,薪酬20.29万元,涉及业绩预告违规 [10]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801
湘财证券· 2025-08-01 06:41
行业公司分析 京能电力 - 煤电装机为主,新能源转型加速: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发电装机2344 49万千瓦,同比+16 03%,其中煤电装机2139万千瓦,占64 14%,新能源装机205 49万千瓦,较2023年末增长382 94% [2][3] - 新能源建设指标累计超700万千瓦,在建项目包括岱海10万千瓦、察右后旗81 8万千瓦风电、查干40万千瓦风电等,有望驱动装机高增 [4] - 2024年收入354 28亿元(同比+6 54%),归母净利润17 23亿元(同比+95 52%),毛利率13 31%(同比+3 53pct),上网电量909 5亿千瓦时(同比+6 04%) [5] - 2025Q1归母净利润10 63亿元(同比+129 84%),新能源上网电量12 17亿千瓦时(同比+654 66%),但火电上网电量204 44亿千瓦时(同比-8 93%) [6] 电价与成本分析 - 电价支撑性强:电量主要送往蒙西、京津冀等高耗能或经济发达地区,2024年内蒙古高耗能用户交易电量占比38 54%,2025Q1山东、山西、蒙西等地电网代购电价同比上涨 [6] - 成本端持续优化:2024年长协煤占比94%,入厂标煤单价同比-3 9%,京唐港动力煤均价同比-11 6%,2025年1-5月煤价降幅达16%-28%,预计2025-2026年成本仍有改善空间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 54/40 05/45 54亿元,同比增速117 87%/6 67%/13 73%,毛利率19 77%/20 51%/21 95% [8] - 当前股价对应PE为8 02/7 52/6 6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包钢股份流出15.48亿元、长江电力流出13.54亿元





金融界· 2025-07-31 07:47
主力资金流出个股排名 - 包钢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15.48亿元位列第一 [1] - 长江电力主力资金净流出13.54亿元位列第二 [1] - 东方财富主力资金净流出11.40亿元位列第三 [1] - 北方稀土主力资金净流出10.11亿元位列第四 [1]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出9.42亿元位列第五 [1] - 贵州茅台主力资金净流出7.71亿元位列第六 [1]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出6.96亿元位列第七 [1] - 华友钴业主力资金净流出5.87亿元位列第八 [1] - 五粮液主力资金净流出5.50亿元位列第九 [1] - 盛和资源主力资金净流出5.21亿元位列第十 [1] - 贝因美主力资金净流出4.41亿元位列第十一 [1] - 博瑞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出4.34亿元位列第十二 [1] - 美的集团主力资金净流出4.32亿元位列第十三 [1] - 天齐锂业主力资金净流出4.21亿元位列第十四 [1] - 指南针主力资金净流出4.08亿元位列第十五 [1] - 中信证券主力资金净流出3.85亿元位列第十六 [1] - 仕佳光子主力资金净流出3.64亿元位列第十七 [1] - 赛力斯主力资金净流出3.45亿元位列第十八 [1] - 华电新能主力资金净流出3.42亿元位列第十九 [1] - 同花顺主力资金净流出3.37亿元位列第二十 [1] 资金流出行业分布 - 有色金属行业出现多只个股资金大幅流出,包括包钢股份(-15.48亿)、北方稀土(-10.11亿)、华友钴业(-5.87亿)、盛和资源(-5.21亿)、天齐锂业(-4.21亿) [1] - 新能源板块资金流出明显,宁德时代(-9.42亿)、比亚迪(-6.96亿)、华电新能(-3.42亿)均上榜 [1] - 大消费板块资金流出,贵州茅台(-7.71亿)、五粮液(-5.50亿)、贝因美(-4.41亿)、美的集团(-4.32亿)遭遇抛售 [1] - 金融科技板块资金流出,东方财富(-11.40亿)、指南针(-4.08亿)、同花顺(-3.37亿)位列资金流出榜 [1] - 证券板块中信证券(-3.85亿)出现资金流出 [1] - 医药板块博瑞医药(-4.34亿)资金流出显著 [1] - 汽车板块赛力斯(-3.45亿)资金流出 [1] - 通信板块仕佳光子(-3.64亿)资金流出 [1]


华电新能成立华电(措美)新能源有限公司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36
公司动态 - 华电新能全资子公司华电(措美)新能源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龚科 经营范围涵盖发电业务、输电业务及供配电业务等许可经营项目 [1] - 业务范围包括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一般项目 [1] 股权结构 - 天眼查APP股权穿透显示 该公司由华电新能100%全资持股 [1] 行业布局 - 新公司聚焦新能源发电技术领域 重点覆盖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 [1] - 经营范围包含发电业务全链条许可 涵盖发电、输电及配电业务环节 [1]
京能电力(600578)7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082.14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5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2025年7月30日收盘价4.31元,单日上涨0.47%,换手率0.62% [1] - 成交量41.53万手,成交金额1.7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082.14万元,占成交额11.62%,其中超大单净流入1355.29万元(占比7.56%),大单净流入726.86万元(占比4.06%) [1] 资金流向结构 - 中单资金净流出922.17万元,占成交额5.15% [1] - 小单资金净流出1159.97万元,占成交额6.47%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98.85亿元,同比增长4.59% [1] - 归属净利润10.63亿元,同比增长129.84% [1] - 扣非净利润10.58亿元,同比增长127.97% [1] 财务健康状况 - 流动比率0.627,速动比率0.561 [1] - 资产负债率63.63% [1] 公司基本信息 - 北京京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 [1] - 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 - 注册资本669462.101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669462.1015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张凤阳 [1] 投资与商业活动 - 对外投资81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606次 [2] 知识产权与行政许可 - 拥有商标信息10条,专利信息391条 [2] - 拥有行政许可10个 [2]
举牌潮后又挤入IPO赛道,险资“长钱长投”双管齐下
北京商报· 2025-07-22 13:59
险资举牌与IPO投资概况 - 今年险资举牌次数达21次 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1] - 头部险企包括泰康人寿 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正通过IPO进行战略性布局 [1] - 险资正从传统固收类资产向权益类资产倾斜 以应对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损压力 [1] 险资IPO投资具体案例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投资峰岹科技H股IPO 投资额1.79亿元 占其H股发行股份的8.69% [3] - 中国人寿通过战略配售增持华电新能3.01亿股 获配金额9.59亿元 上市后持股达10.97亿股(占比2.68%) 仍为第三大股东 [4] - 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以10.07亿元参与华电新能战略配售 获配3.17亿股 为该项目最大战略投资者 [3] - 平安人寿作为原始股东持有华电新能2.19亿股 持股比例0.61% [5] - 华电新能IPO最高募集资金达181.71亿元 为今年以来A股最大IPO项目 [3] 投资动机与战略方向 - 险资布局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 看好长期发展前景 [5] - 在低利率环境下 需寻找靠谱且投资回报预期较好的优质资产缓解利差损 [5] - 通过基石投资和战略配售为IPO企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减少市场短期投机行为 [5] - 重点布局半导体 新能源等国家战略产业 推动科技自主与"双碳"目标实现 [5]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财政部要求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鼓励长期持股 [7] - 金融监管总局将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最高提至50% 进一步释放增量入市资金 [7] - 传统固收资产收益率下降 需通过权益投资提升回报 [8] - 科技与绿色能源赛道增长确定性高 华电新能上市首日涨幅达125.79% 中国人寿浮盈数十亿元 [8] 未来投资趋势 - 险资将持续聚焦硬科技和新能源领域 包括半导体 AI 高端制造以及风电 储能等绿色产业 [9] - 预计未来三年国有险企在相关领域持仓占比可能从8%-10%提升至15%-20% 年增资金2000亿-3000亿元 [9] - 战略投资模式可能多样化 ESG投资权重或将提升 更注重绿色金融 [9] - A+H股双重上市企业可能更受青睐 因险资可通过港股通灵活配置 [9]
保险资管能力重塑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07-21 18:44
华电新能IPO表现 - 华电新能作为A股今年以来最大IPO项目成功上市,当日涨幅超125%,收盘市值接近3000亿元 [1] - 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位列原始股股东名单,所持股权估值增长近两倍 [1] 保险资金股权投资现状 - 截至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1万亿元中,长期股权投资达2.6万亿元,占比8.27%,成为仅次于债券、股票的资产类别 [1] - 保险资管公司服务于母公司负债资金管理需求,债权计划长期占据核心位置 [1] 保险资管股权投资的战略意义 - 股权投资更适配新经济、科技创新领域融资需求,对实体企业支持更直接高效 [2] - 保险资金期限长、来源稳定,具备成为耐心资本的条件,是应对低利率挑战、提升收益率的重要方式 [2] - 监管机构引导支持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将其视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 [2] 保险资管股权投资偏好与挑战 - 投资偏好成熟期和中后期项目,注重期间收益和稳定现金流,项目规模通常较大 [3] - 投资领域聚焦国家战略或保险主业协同方向,如绿色新能源、硬科技、健康养老等 [3] - 当前股权投资市场遇冷、退出较难,新兴科技领域对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3]
“烤”验来袭!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连续三次创新高,东北空调“卖疯了”
华夏时报· 2025-07-19 01:23
全国电力负荷创新高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15.06亿千瓦,首次突破15亿千瓦,较去年增加0.55亿千瓦 [1] - 相当于150亿盏100瓦灯泡同时点亮,7月内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前两次为14.65亿千瓦和14.67亿千瓦) [1] - 高温天气是主因,空调负荷占比达40% [1] 区域电网负荷情况 - 16个省级电网负荷36次突破历史新高,包括天津、冀北、山东等地区 [2] - 无锡电网负荷达1651.5万千瓦创纪录,较2024年峰值增长0.77% [2] - 合肥电网负荷1341.2万千瓦同比增长8.14%,临沂电网负荷1211.4万千瓦同比增长6.3% [2] 东北地区用电变化 - 东北核心城市气温突破30℃,空调销量爆发式增长 [3] - 从"不需要空调"到"一机难求"的市场转变 [3] 用电需求增长原因 - 气温偏高叠加经济增长共同拉动负荷创新高 [4] - 1-5月全社会用电量396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达6.8% [4] - AI数据中心和新能源车充电桩等新基建增加用电需求 [4] 电力供应保障措施 - 162项迎峰度夏电网工程6月底全部投运 [5] - 特高压跨区输电能力超2.25亿千瓦 [5] - 实施"一省一策"保供方案,优化跨省电力互济 [6] 电力板块市场表现 - 电力行业指数达17972.52点创十年新高 [7] - 华银电力60日涨幅超100%,协鑫能科、豫能控股涨幅超50% [7] - 27家电力上市公司发布业绩预告,22家盈利 [8] 行业基本面改善 - 煤炭价格回落降低发电成本,火电企业盈利提升 [8] - 豫能控股、建投能源等多家企业业绩显著增长 [8] - 部分企业通过新能源项目提高结算电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