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股份(600282)

搜索文档
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公布
南京日报· 2025-07-20 02:05
国家数据局试点项目 - 公司凭借《钢铁企业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 [1]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链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 [1] - 试点目标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提供行业典型性技术前瞻性标杆经验 [1] 项目核心场景 - 聚焦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生产协同优化市场分析与预测研发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客户与增值服务五大类场景 [1] - 构建钢铁产业特色数据产品与服务利用可信数据空间管控能力资源交互能力与价值共创能力 [1] - 从高质量数据集构建流通深化场景应用技术系统完善生态培育运营机制优化入手打造产业链数据融合应用模式 [1]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公司以"数据要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引擎打造"一脑三中心"智慧中枢实现全业务链数字孪生与智能决策 [2] - 上月联合产业链伙伴成立"钢铁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联盟"并发起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倡议 [2] - 目标打通产业链数据流通应用成为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先行者共筑钢铁行业开放协同数据新生态 [2]
全球第一大产钢国背后:四家最赚钱上市钢企利润之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
第一财经· 2025-07-19 14:58
中日钢铁企业利润对比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3502亿日元(约169亿元人民币),远超中国前五大上市钢企净利润总和(宝钢73.62亿元、中信特钢51.26亿元、南钢22.61亿元、华菱20.32亿元、久立特材14.9亿元)[1][2] - 宝钢股份2021年净利润236.32亿元为全球最高,但2024年降至日本制铁的四成(73.62亿元)[2] - 日本制铁通过收购美国钢铁使粗钢产能增至5782万吨,但仍低于鞍钢集团全球排名[4] 利润差距原因分析 - 日本制铁通过参股海外高品位矿石资源控制原料成本,高端钢材(汽车用高强钢、电子精密钢材)占比超50%[5] - 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仅40%(前十大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冷轧等高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6] - 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从2020年10.48亿吨连续4年降至2024年8.92亿吨,降幅1.56亿吨[8] 出口市场变化 - 中国钢材出口量从2020年5367.1万吨增至2024年1.11亿吨,但均价从847.2美元/吨降至755美元/吨[9] - 2024年遭受33起贸易救济案件,越南、韩国分别对中国钢材征收19.38%-27.83%和27.91%-38.02%反倾销税[9] - 对越南(11.5%)、韩国(7.4%)出口占比最高,出口板坯价格比韩国本土低100元/吨[10][11] 行业转型举措 - 宝钢等企业研发4款取向硅钢、大飞机发动机用钢等实现进口替代,太钢开发世界最高强度汽车车轮用钢[13] - 方大特钢推行日成本管理机制,工业大模型应用使原料库存降低15%-20%[13] - 行业计划建立弹性控产机制,2025年推动产能治理新机制解决供需平衡问题[15]
远程操控,1600℃钢水中取样犹如“探囊取物”
南京日报· 2025-07-17 23:59
智能化转型 - 南钢第一炼钢厂通过智控中心实现远程操控炼钢 操作工在空调房内通过大屏幕监控并控制炼钢全过程 大幅改善工作环境 [3] - 智控中心配备多块巨型屏幕 可实时显示钢水状态 原料输送及转炉运作情况 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 [3] - 公司采用智能应用模型和全方位监控系统 取代传统依赖经验的炼钢方式 提升生产安全性与效率 [6] 生产流程优化 - 单个班组8小时可产出12-14炉钢水 生产节奏紧凑 涉及炉长 主操等4个岗位协同作业 [4] - 班组负责人需统筹安全管理 工艺执行及质量管控 并协调车间动态要求与生产衔接 [4] - 公司升级转炉除尘系统 采用干除尘工艺 覆膜除尘布袋及高效滤筒三重处理 烟尘排放达国家超低标准 [5] 技术升级成果 - 测温取样环节实现全自动化 通过计算机操控副枪取样 2分钟内完成检测 消除工人接触高温钢水的风险 [6] - 转炉区域三次烟尘治理改造后 口罩消耗量从每日1个降至每6天1个 显著改善车间环境 [5] - 公司1号至3号转炉多次获行业"冠军炉"称号 体现技术领先性 [5]
南京企业“链”世界 全球客商“购”南京
南京日报· 2025-07-17 00:1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于7月1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南京参展企业数量增加、展品科技含量提升且国际合作意愿增强 [1] - 展会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创新领域,展示南京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 [2] 创新产品与技术 -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展示两栖载人飞行摩托,配备4轴8电机螺旋桨和AI智能导航系统,实现30秒内陆地与空中模式切换 [2] - 擎天集团展示"碳擎"系统,帮助构建绿色供应链网络,使光伏板单位产量碳排放从550千克/千瓦降至300千克/千瓦 [3] - 擎天集团将在7月18日发布AI大数据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解决方案 [3] - 南京钢铁联合华为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其中高炉炉温预测模型可提前2小时预测铁水含硅量,提升生产稳定性 [5] 国际合作与产业链整合 - 南京钢铁从30多个国家进口原料,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参与全球40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 [4] - 拓攻机器人首次参展,其"丰鹏700"农业无人机吸引加拿大、中东等地客商,海外订单增长迅猛 [6] - 南京天创电子T7-S轮式升降臂机器人将巡检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5小时,耐温范围-20℃至60℃,获国际客商关注 [7] - 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的全息炫屏技术吸引能源、文旅等行业客户咨询,开幕首日即获多家单位洽谈 [7] 行业趋势 - 绿色出海成为新趋势,碳中和认证商品可通过二维码追溯全程碳足迹 [3] - 展会体现"链式"思维,企业展示完整产业链生态而非单一产品 [4] - 江苏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展位吸引印度尼西亚、加拿大、阿联酋等多国客商 [6]
再论供给侧改革:制度优势实现供给约束破局通缩困局,掘金钢铁、有色行业投资机会
东吴证券· 2025-07-16 12: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可实现“供给约束”突破通缩困局,调控行业供需平衡规避经济下行风险,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通过“供给约束”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或约束产量,保护优质企业免于恶性竞争,重建供需平衡 [6] - 供给侧改革已得到验证,我国众多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当前需“供给约束”“反内卷”保护经济发展成果,避免资源浪费和内卷,保存产业升级成果 [6] - 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央国企集中度较高利于行政手段实施,“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钢价修复,盈利抬升 [6] - 工业金属存在冶炼产能出清与需求结构重构的供给侧改革 2.0,不同金属细分行业面临不同问题和机遇,“反内卷”政策对各细分行业有不同影响和发展趋势 [2] 各目录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供给约束”破局通货紧缩困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具有较强宏观调控能力,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高效担当,集中力量办大事,构建稳定政策预期环境 [13]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和根本矛盾,单纯需求刺激难救通货紧缩经济危局,如日本和欧洲案例所示 [14][15]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供给约束”是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改善供给结构,保护高质量产能,避免行业瘫痪,为需求复苏储备实力,有强大制度保障 [19] - 2016 年供给侧改革是“供给约束”的成功实战验证,PPI 止跌回升,企业扭亏为盈,避免了产能被动崩溃和资源浪费 [21] - 要发挥制度优势,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法律武器“反内卷”,约束供给侧,保护产业升级成果,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24][26]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央国企集中度较高利于行政手段实施,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钢价修复,盈利抬升 - 钢铁行业供过于求,2007 - 2024 年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长,净出口量 2024 年位于近 15 年最高水平,2021 - 2025 年螺纹钢及线材产能利用率从 70%左右下滑至 50%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28][33] - 2024 年钢铁重点企业中,央国企产量占比约 63%,民企占比约 37%,央国企 CR10 为 51%,集中度较高,预计供给侧改革 2.0 约束粗钢产量 5% - 10%,各省份指标有差异,预计螺纹价格修复至 3500 - 4000 元/吨,盈利增加 50 - 100 元/吨 [38][44][47] - 建议关注三类标的:利润反转标的如柳钢股份等;利润稳定、估值修复标的如 PE<15 倍或 PB<1 的钢铁企业;利润稳定、高股息标的如鄂尔多斯等 [51][52] 工业金属:冶炼产能出清与需求结构重构下的供给侧改革 2.0 铜冶炼 - 2018 - 2024 年我国铜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在 70 - 85%之间浮动,产能扩张速度超出产量增速,企业 TC/RC 加工费持续为负,行业亏损,2024 年行业集中在江西、山东等地,CR5 占比 52%,CR10 占比 83% [54][59][62] - 预计 2025 年铜冶炼上市公司增加产量 85 万吨,yoy + 8%,行业内卷或加剧,后续“反内卷”政策下加工费有望先恢复至 2024 年均值水平,TC 为 11.3 美元/干吨,RC 为 1.1 美分/磅 [2][67][72] - 建议关注两类标的:规模优势的头部冶炼企业估值修复标的如江西铜业等;利润稳定、高股息标的如西部矿业等 [74] 铅锌 - 铅锌冶炼产能利用率下滑,同质化低价竞争使企业盈利承压,锌新投产能加快投放,铅再生铅原材料制约产业发展 [76] - 铅锌行业“反内卷”已初见端倪,供给端结构性改革正在路上,2025 年下半年锌精矿 TC 预计回升至 4000 - 4500 元/金属吨,进口铅精矿 TC 预计回升至 - 20 美元/干吨 [91] - 建议关注豫光金铅、驰宏锌锗、西部矿业 [91] 氧化铝 - 氧化铝行业小幅过剩,产能过剩实质是产线与矿石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失衡,后续产能利用率有望下行 [94][101] - 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氧化铝价格在 2800 - 3400 元/吨区间运行,企业盈利已趋稳 [102] - 建议关注中国宏桥、中国铝业、天山铝业、南山铝业 [102] 电解铝 -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产能逼近天花板,后续增量空间接近枯竭,下游需求结构从地产主导转向绿色能源需求主导 [103][105] - “反内卷”对铝下游需求影响较小,预计 2025 年下半年电解铝价格在 20000 - 21000 元/吨区间运行,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113] - 建议关注中国宏桥、中国铝业、云铝股份 [113]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到云端算法 一块钢铁如何串起全球“共赢链”?
央视新闻· 2025-07-16 07:51
行业数字化转型 - 钢铁产业链通过云端与算法实现数智化转型,重塑传统生产模式[1] - 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远程化、集约化、智能化管理[11] - 全流程数据驱动生产优化,加工成本下降20%,生产周期压缩50%以上[9] 智能制造能力 - 智能工厂30秒内完成订单经济性方案计算,自动切换产线实现智慧炼钢[8] - 系统参数快速调整可一键启动设备,提升生产效率[9] - 耐磨钢定制化生产周期仅7天,产品覆盖极端环境应用(-162℃至3000米海底高压)[13] 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 公司从30多个国家进口原料设备,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 全球400多个超级工程采用其特种钢材,包括沙特油田、非洲轻轨、克罗地亚跨海大桥等[5][7] - 海外矿山选矿精度提升,实现资源保障与成本稳定[9][17] 产品技术优势 - 抗酸管线钢兼具抗腐蚀、耐低温、易焊接特性,获国际客户认可[15] - 低温钢(-162℃)和抗大变形管线钢(200大气压)满足极端工况需求[13] - 智慧研发合金成分优化,支撑高端定制化产品开发[8][1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领先[19] - 公司通过技术串联全球资源与需求,推动供应链向"共赢链"升级[1][19] - 数字化实现客户需求精准匹配,降低全产业链协作成本[9][17]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5 02:56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南钢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合力)与中国建设银行岳阳市分行签署《最高额保证合同》,河南合力按51%股权比例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最高债权本金为3,570万元 [1] - 公司与江苏银行南京分行签署《最高额保证合同》,为金祥新能源提供100%比例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最高债权本金为4,800万美元 [1] - 本次担保发生后,公司2025年对湖南合力的新增担保额度为5,610万元,可用新增担保额度为1,705万元;对金祥新能源的新增担保额度为97,227.76万元,可用新增担保额度为46,772.24万元 [1] 内部决策程序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及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担保议案,同意2025年度为湖南合力新增不超过7,315万元的授信担保额度,为金祥新能源新增不超过144,000万元的授信担保额度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湖南合力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合力持股比例为51% [1][4] - 金祥新能源为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公司为其提供100%担保 [1][4]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湖南合力 - 担保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岳阳市分行 [5] - 担保方式:连带责任保证 [5] - 主债权确定期间:2025年7月3日-2030年7月3日 [5] - 担保最高债权本金:3,570万元 [5] - 保证期间:单笔授信业务主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三年 [5] - 无反担保 [5][6] 金祥新能源 - 担保银行:江苏银行南京分行 [5] - 担保方式:连带责任保证 [5] - 主债权确定期间:2025年5月26日-2026年5月25日 [5] - 担保最高债权本金:4,800万美元 [5] - 保证期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主合同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三年 [5] - 无反担保 [5][6]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担保事项为满足被担保对象经营需要,保障业务持续发展,风险可控 [7] - 公司对金祥新能源按100%比例担保基于业务操作效率与便捷性 [7] - 公司有严格信用审查及保障措施,担保不会对经营、财务状况及股东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7]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02.81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9.50% [7] - 公司对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为76.83亿元,占净资产的29.52% [7]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无逾期担保 [7]
研判2025!中国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经营效益、主要参与者及发展趋势分析:“双碳”目标指引下,行业蓬勃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1:47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概述 -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涵盖钢铁、有色金属等金属的冶炼、加工及相关辅助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 [1] - 按能源节约方向可分为工艺节能技术、设备节能技术和结构节能调整,按技术应用领域可分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 [2] 市场政策 - 2024年我国发布《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方案》、《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提出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碳排放强度等具体降低目标 [4] - 政策要求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 [6] - 政策推动钢铁行业向低成本、高效率模式转型,打造5至10家达到"数字化生态引领"企业 [6] 产业链 - 行业上游包括基础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机构、硬件设备供应商及系统软件供应商 [7] - 行业下游主要为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等冶金市场 [7] 发展现状 - 2023年我国冶金工业能源消费量达6.8亿吨标煤,碳排放量19.8亿吨CO2,二氧化硫排放58.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87.6万吨,颗粒物排放44.7万吨 [9] - 2024年能源消费量降至6.72亿吨标煤,碳排放量降至19.3亿吨CO2,二氧化硫排放降至54.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降至83.2万吨,颗粒物排放降至41.5万吨 [9] - 2024年冶金企业节能减排总投入降至420亿元,节能效益降至130亿元,吨钢环保成本约为138元,碳交易收益约为35.0亿元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者包括大型冶金集团、专业节能技术企业、节能设备制造企业及新兴科技企业 [13] - 中国宝武、河钢集团等大型冶金集团引领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中冶京诚等专业节能技术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竞争力,卧龙电驱等节能设备制造企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13] - 新兴科技企业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能源管理软件等产品和服务成为行业竞争新生力量 [14] 代表企业 - 宝钢股份2024年投运118项节能项目,技术节能量37.7万吨标煤,焦炉、转炉、电炉工序能效100%达到标杆水平,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9.9% [16] - 中冶京诚提供冶金行业全生命周期工程技术服务,在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工程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18] 发展趋势 - 国家"双碳"目标及节能减排政策将持续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比例将不断提高 [21] - 预计到2030年氢基直接还原铁技术将实现商业化应用,吨钢碳排放可降至0.5吨以下,碳资产管理和交易将成为冶金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11]
南钢股份(600282)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7-14 09:00
担保情况 - 为湖南合力本次担保最高债权本金3570万元,实际担保余额12120.83万元[2] - 为金祥新能源本次担保最高债权本金4800万美元,实际担保余额190120.61万元[2] - 截至公告日对外担保总额1028082.29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9.50%[3] 新增担保额度 - 2025年对湖南合力新增担保额度5610万元,可用新增担保额度1705万元[4] - 2025年对金祥新能源新增担保额度97227.76万元,可用新增担保额度46772.24万元[4] 被担保公司业绩 - 湖南合力2024年末资产总额30253.91万元,负债总额26120.23万元,净利润 - 4485.93万元[6] - 金祥新能源2024年末资产总额78872.73万美元,负债总额63277.06万美元,净利润 - 654.95万美元[7] 担保期间 - 湖南合力担保主债权确定期间为2025年7月3日 - 2030年7月3日[9] - 金祥新能源担保主债权确定期间为2025年5月26日 - 2026年5月25日[10] 其他 - 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担保风险可控且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12]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14] - 公司无逾期担保情形[14]
南钢股份: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09:18
担保对象及基本情况 - 为控股子公司湖南复星合力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3,570万元人民币,实际担保余额12,120.83万元人民币 [1] - 为控股子公司印尼金祥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金额4,800万美元,实际担保余额190,120.61万元人民币(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换算) [1] - 湖南合力由河南南钢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湖南福天兴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成立于2018年12月5日,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人民币 [3] - 金祥新能源为境外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6,393.68万美元,成立于2021年8月12日,主要股东包括海南金满成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1%等 [4] 被担保人财务数据 - 湖南合力2024年末资产总额30,253.91万元人民币,负债总额26,120.23万元人民币,资产净额4,133.68万元人民币,2024年度营业收入30,716.15万元人民币,净利润-4,485.93万元人民币 [3] - 金祥新能源2024年末资产总额78,872.73万美元,负债总额63,277.06万美元,资产净额15,595.67万美元,2024年度营业收入12,911.99万美元,净利润-654.95万美元 [4] 担保额度及使用情况 - 本次担保后,2025年对湖南合力新增担保额度5,610万元人民币,剩余可用额度1,705万元人民币 [2] - 本次担保后,2025年对金祥新能源新增担保额度97,227.76万元人民币,剩余可用额度46,772.24万元人民币 [2] - 公司2025年度为湖南合力新增担保额度不超过7,315万元人民币,为金祥新能源新增担保额度不超过144,000万元人民币 [2][3] 累计担保情况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102.81亿元人民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39.50% [5] - 公司对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76.83亿元人民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比例29.52% [5] - 公司无逾期担保及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关联方担保情况 [5] 担保协议及期限 - 湖南合力担保协议保证期间自合同生效日起至主合同债务履行期满后三年止 [4] - 金祥新能源担保协议保证期间覆盖分期债务最后一期履行期满后三年,或债务提前到期后三年 [4][5] 担保必要性及合理性 - 担保为满足子公司经营需要,保障业务持续发展,担保风险可控 [5] - 对金祥新能源按100%比例担保基于业务操作效率及便捷性考虑 [5] - 公司已制定严格信用审查及保障措施,担保不会对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