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600000)

搜索文档
直击浦发银行业绩说明会!数智化驱动业绩向好,多维度夯实稳健发展根基
中国基金报· 2025-08-29 13:39
核心战略与经营表现 - 公司坚持"数智化"战略提升年定位 以"强赛道、优结构、控风险、提效益"为经营主线 各项经营指标延续向好态势[1] - 公司聚焦"超级平台、超级产品、超级系统"三大建设任务 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业务升级[1] 财务业绩表现 - 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实现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3] - 集团资产总额达96457.9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94% 其中贷款总额56349.31亿元 增长4.51%[3] - 集团负债总额88445.39亿元 增长1.46% 其中存款总额55943.08亿元 增长8.71%[3] - 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重58.42% 较上年末上升1.44个百分点 存款总额在总负债中占比上升4.22个百分点[3][4] 资产质量与风险控制 - 不良贷款率1.31% 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实现连续5年下降[4] - 拨备覆盖率193.97% 较上年末上升7.01个百分点 实现连续3年上升[4] 五大赛道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覆盖超七成科创板上市企业及超八成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6] - 供应链金融累计服务客户27633户 较上年末增长46.08% 在线业务量达3582.65亿元 同比增长382.82%[6] - 普惠两增贷款余额4961亿元 客户数超42万户 其中"浦惠贷"余额近10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5%[7] - 跨境交易结算量20599亿元 同比增长33% 跨境本外币贷款余额319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0%[7] - 管理个人AUM余额4.2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0.55% 集团子公司资管规模2.97万亿元 增长10.44%[7] 区域发展战略 - 长三角区域贷款总额1.98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50% 存款总额2.53万亿元 增长9.64% 存贷规模居股份制银行首位[9] - 上海地区FT存款余额585亿元 排名市场第一 FT贷款余额713亿元 排名市场第三及股份制银行第一[9] 特色业务进展 - 境内外并购贷款余额226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9.19% 新发放并购贷款518亿元 同比增长19.67%[10] - 绿色贷款余额6719.8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7.75% 居股份制银行前列[10] - 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155.33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超50% 养老金托管规模5150亿元 增长4.87%[10] - "浦银避险"服务客户超2万户 企业客户交易量近4800亿元 同比增长38.5%[11] - 资产托管规模18.9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63%[11]
《2025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12:42
会议与报告发布 - 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浦东举办 主题为“破局与重构——大资管再造竞争力” 围绕大类资产多元配置和被动投资等议题展开[1] - 浦发银行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共同启动《2025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发布仪式[1] - 《中国资产管理发展趋势报告》是连续发布10年的重磅智库产品 聚焦行业发展趋势解读[2] 报告结构与内容 - 报告包含五个部分:回首大资管、再造竞争力、资配新风向、银行理财半年报和专访对话[4] - 第一部分回首大资管:解读近10年资管行业数据并梳理一年内十大重磅事件[4] - 第二部分再造竞争力:分析行业发展新特征、财富管理转型和公募基金改革[4] - 第三部分资配新风向:涵盖资管机构对资产走势预判、投资策略变化及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趋势[4] - 第四部分银行理财半年报:基于南财理财通数据对上半年理财市场进行分析[4] - 第五部分专访对话:邀请宁银理财、中国平安等机构领军人物探讨行业现状与未来[4] 行业数据与事件 - 资管行业规模达150万亿元 其中险资和公募规模均突破30万亿元 信托规模增长超23%[7] - 报告梳理了一年内的十大资管重磅事件[7] 机构发展与策略 - 财富管理处于转型关键年 渠道端求新求变[7] - 银行理财估值整改进展过半 部分理财子公司已提前完成[7] - 公募基金启动改革 从重规模转向重回报 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7] - 信托业在三分类新规后首年规模增长超23% 结构持续优化[7] - 浦银理财强调以投研能力建设和多元策略布局为核心发展方向[7] 资产配置趋势 - 资管机构调研显示对各类资产走势预判和投资策略出现变化[7] - 公募FOF正引领资产配置新发展方向[7] - 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产配置呈现五大趋势 财富管理机构需采取三大应对策略[7] 机构领袖观点 - 宁银理财董事长杨丽提出应对低利率需加速推进主动管理策略[7] - 中国平安谢永林表示积极担当耐心资本 关注半导体、新能源和AI科技产业[7] - 交银施罗德基金董事长张宏良强调卸下包袱共建行业生态[7] - 工行私银部总经理李宝权探讨构筑中国式私人银行新范式[7] - 山证资管总经理李宏宇提出在150万亿生态中重新定义资管目标[7] 行业活动与产品 -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推出系列资管活动 包括闭门研讨会、数字金融论坛等[5] - 智库报告覆盖资管科技、财富管理等细分方向 并设有多个日常内容专栏[5]
浦发银行重构科技金融“作战图”以“伙伴思维”深耕战新赛道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2
核心观点 - 浦发银行通过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 深度服务科技型企业 截至6月末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 包括全国超70%科创板上市企业 科技金融贷款增长超1000亿元 余额突破1万亿元[1]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推出"浦研贷"产品 针对科创企业研发投入阶段资金需求 提供用款灵活且期限匹配的信贷支持 例如为嘉晨西海批复60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审批仅需3天 不设还款限制 可随用随取[2][3] - 建立科技型企业科技创新力评价体系"科技雷达"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可精准评估企业战略价值 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科技企业[3] - 针对生物医药类企业特点 总结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用户画像 提升项目判断成功率[3] 跨境与产业链服务 - 为全球化企业提供配套跨境金融服务 例如为擎朗智能提供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服务[2] - 通过"浦链通"等产品服务产业链上下游 例如支持埃斯顿800多家供应商和1000多个客户的供应链融资需求[4][5] - 创新信用贷模式支持跨境并购 例如2019年通过信用贷支持埃斯顿收购德国克鲁斯100%股权[5] 生态协同效应 - 长期陪伴建立互信后拓展合作空间 例如嘉晨西海在浦发银行开立美元和人民币资本金账户 并洽谈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3] - 支持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例如埃斯顿带动南京江宁区形成150多家关联企业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浦发银行已为区内近半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5] - 计划在现有上海"张江创孵基地"基础上打造新孵化基地 将金融支持前瞻布局到"从0到1"的科研阶段[6] 战略定位 - 银行转型为"泛金融服务公司" 通过科技金融适配能力解决企业需求[1] - 以"伙伴思维"重构服务内涵 建立行业经营思维为基础的客户开发逻辑[3] - 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指引下 通过差异化服务和专业能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3]
广发积极FOF-LOF: 广发积极优势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LOF)2025年中期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09:29
基金基本信息 - 广发积极优势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LOF)由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托管,基金合同生效于2022年6月9日,上市日期为2022年8月9日于深圳证券交易所 [1] - 基金分为A类(基金代码162721)和C类(基金代码013954)份额,报告期末总份额为105,518,922.20份,其中A类份额97,420,819.33份,C类份额8,098,102.87份 [1] - 基金投资目标是通过定量与定性方法精选优质基金,合理配置权重,力争实现长期稳健增值,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800指数收益率×70%+人民币计价的恒生指数收益率×5%+中债-综合全价(总值)指数收益率×25% [1] 基金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69%,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5.48%,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1.61% [2][7] - 过去一年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17.48%,C类份额为17.01%,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报告期末A类累计净值增长率为-3.36%,C类为-4.53% [2][3] - 报告期内A类本期利润为5,126,814.51元,C类为410,509.34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A类为0.0485元,C类为0.0476元 [2] 投资组合与资产配置 - 报告期末基金资产净值为101,876,446.88元,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93,833,305.69元,全部为基金投资,无股票、债券等其他投资 [10] - 货币资金为10,071,648.24元,占资产总额比例较高,显示一定流动性储备 [10] - 基金投资策略包括大类资产配置、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资产支持证券投资策略,注重分散化和风险调整 [1][7] 基金经理与运作 - 基金经理杨喆女士,经济学硕士,拥有17.2年证券从业经验,同时管理多只FOF基金,任职日期为2023年6月9日 [3] - 基金管理人拥有公募基金管理、社保基金投资管理、QDII等业务资格,产品覆盖主动权益、固定收益、量化投资等多类别 [3] - 报告期内基金运作合法合规,无损害持有人利益行为,公平交易制度执行良好,未发生异常交易 [4][5][6] 市场环境与运作分析 - 2025年上半年权益市场波动起伏,受AI技术突破、关税政策、地缘冲突等因素影响,科技成长板块迎来估值修复,港股表现强劲 [6][7] - 基金保持较高权益仓位运作,风格均衡偏成长,行业配置分散,覆盖科技制造、医药消费、金融周期等领域 [7] - 债券市场区间震荡,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信用利差收窄,黄金等商品资产具有一定配置价值 [6][8] 费用结构 - 报告期内基金管理费为503,302.80元,托管费为103,707.48元,销售服务费为13,835.45元(全部为C类份额) [20] - A类份额不收取销售服务费,C类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为0.40%,管理费年费率为1.00%,托管费年费率为0.20% [20] - 投资于基金管理人自身管理的其他基金部分不收取管理费,投资于基金托管人自身托管的其他基金部分不收取托管费 [20] 份额变动与流动性 - 报告期内基金总份额减少13,666,404.53份,主要因赎回大于申购,其中A类份额赎回13,481,507.89份,C类份额赎回933,208.35份 [11] - 基金流动性风险通过分散投资、持续监测流动性指标以及采用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进行控制 [24] - 报告期末无流通受限证券,无银行间或交易所债券正回购交易形成的卖出回购证券款 [21]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29日跌1.03%,华夏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23.9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9 08:48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当日下跌1.03% 跑输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37% 深证成指上涨0.99% [1] - 板块内9只个股全线下跌 跌幅区间为0.21%至1.94% 华夏银行领跌1.94%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3.93亿元 游资与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10.79亿元和13.14亿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招商银行收盘42.89元 跌幅0.21% 成交额58.97亿元 为板块最高 [1] - 平安银行收盘12.05元 跌幅0.25% 成交量180.51万手 [1] - 兴业银行跌幅1.58% 浦发银行跌幅1.66% 民生银行跌幅1.92% [1] - 浙商银行收盘3.24元 跌幅0.92% 光大银行收盘3.78元 跌幅1.82% [1] 资金流向特征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出5.93亿元 占比10.06% 游资净流入3.05亿元 [2]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出5.43亿元 占比24.41% 为板块最高流出比例 [2]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出3.52亿元 占比23.34% 游资净流入2.04亿元 [2] - 兴业银行主力净流出2746.18万元 但散户净流入4550.76万元 占比1.83% [2] - 浦发银行主力净流出1.28亿元 散户净流入1.75亿元 占比9.89% [2]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科技金融赋能产业创新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07:48
公司发展 - DI机器人作为外骨骼机器人治疗解决方案权威提供商 在康复机器人原创研发领域成果卓著[1] - 公司2024年初处于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阶段 通过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浦新贷"产品高效解决资金难题[1] - 公司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凭借系列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产品备受关注[1] 行业支持 -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通过"京益求精"科技金融服务方案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后盾[1] - 银行依托"5+7+X"浦科产品体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根据企业特点匹配金融产品[1] - 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融资、融智、融享一体化服务 包括财务、跨境金融、产业链融合等综合服务[1] 未来规划 - 浦发银行将围绕"超级平台、超级产品、超级系统"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撑[1] - 持续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新模式 深度赋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1] - 助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1]
浦发银行营收净利双增背后:数智化战略成效逐步凸显
第一财经· 2025-08-29 06:58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营收与利润实现双增长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19% 净息差表现优于同业 资产质量创近十年最佳水平 [1][4] - 数智化战略驱动业务与管理双轮升级 通过AI和大数据提升风控与运营效率 五大赛道贷款贡献七成新增贷款 [1][6][7] - 长三角战略存贷款规模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区域优势显著 通过差异化服务实现特色业务协同发展 [11][12][13] 经营业绩 - 集团营业收入905.59亿元 同比增长2.62% 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4] - 总资产规模9.65万亿元 贷款总额5.63万亿元 增长4.51% 存款总额5.59万亿元 增幅8.71% 活期与零售存款占比双升 存款付息率下降30个基点 [5] - 净息差1.41% 较上年仅下降1个基点 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5] - 不良贷款率降至1.31% 拨备覆盖率升至193.97% 均创近十年最佳水平 [1][5] 数智化战略 - 2025年定位为数智化战略提升年 线上平台"浦惠来了"新增注册用户超百万 手机银行签约客户突破9000万 月活用户超3000万 [6] - 人工智能中心建设"浦银智启"模型服务矩阵 超过50个标杆应用场景落地 包括智能审批和自动化评审 [6] - 大数据与AI模型实现风控前置化与精准化 五大赛道应用新质技术进行风险管理 [7] - 下半年推动"三超"建设 即超级平台 超级产品和超级系统 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矩阵 [7] 五大赛道业务 - 五大赛道包括科技金融 供应链金融 普惠金融 跨境金融和财资金融 占新增贷款七成 [1][9] - 科技金融服务科创企业超24万户 科创板覆盖率超七成 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 增长超千亿元 [9] - 供应链金融在线业务量3582.65亿元 同比增长382% 累计服务客户27633户 增长46.08% "浦链通"投放量突破千亿 [9] - 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961亿元 "浦惠贷"余额近千亿元 同比增长85% [9] - 跨境结算量2.06万亿元 同比增长33% 跨境贷款余额3193亿元 增长20% [10] - 财资金融个人AUM达4.29万亿元 同比增长10.55% 集团子公司资管规模2.97万亿元 增长10.44% [10] 长三角战略 - 长三角区域贷款总额1.98万亿元 增长7.50% 存款总额2.53万亿元 增长9.64% 均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新增存贷款中长三角贡献近一半 [12] - 拥有500余家机构 覆盖超45万企业客户和5200万零售客户 [13] - 在上海金融中心推出多项首单首创产品 跨境贷款余额突破千亿 服务科创企业超1.2万户 科创板覆盖率九成 [13] - 新发放并购贷款518亿元 同比增长近20% 绿色贷款余额6719亿元 同比增长18% [13] - 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155.33万户 增长超50% 养老金托管规模5150亿元 增长4.87% [14] - "浦银避险"服务客户超2万户 企业交易量近4800亿元 同比增长38.5% 资产托管规模18.97万亿元 增长4.63% [14]
浦发银行营收净利双增背后:数智化战略成效逐步凸显
第一财经· 2025-08-29 04:50
经营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 [1][4] - 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1][4] - 总资产规模达9.65万亿元,贷款总额5.63万亿元,增长4.51% [4] - 存款总额5.59万亿元,增幅8.71%,创近五年同期最高 [4] - 净息差1.41%,较上年仅下降1个基点,优于同业平均水平 [4] 资产质量与风控 - 不良贷款率降至1.31%,拨备覆盖率升至193.97%,均创近十年最佳水平 [1][4] - 白名单机制与数智化风控结合,实现风险处置前置化与精准化 [4] - 借助大数据与AI模型,实现业务扩张与风险可控双赢 [6] 数智化战略进展 - 2025年定位为数智化战略提升年,赋能业务与管理双轮驱动 [1][5] - 手机银行签约客户突破9000万,月活用户超3000万 [5] - 成立人工智能中心,建设浦银智启模型服务矩阵,落地超50个标杆应用场景 [5] - 推动三超建设:超级平台、超级产品、超级系统,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矩阵 [6] 五大赛道业务表现 - 五大赛道业务占新增贷款七成,覆盖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和财资金融 [1][7] - 科技金融服务科创企业超24万户,科创板覆盖率超七成,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增长超千亿元 [7] - 供应链金融在线业务量3582.65亿元,同比增长382%,累计服务客户27633户,较上年末增长46.08% [7] - 普惠贷款余额4961亿元,浦惠贷余额近千亿元,同比增长85% [7] - 跨境结算量2.06万亿元,同比增长33%,跨境贷款余额3193亿元,增长20% [8] - 财资金融个人AUM达4.2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5%,集团子公司资管规模2.97万亿元,增长10.44% [8] 长三角战略成效 - 长三角区域贷款总额1.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50%,存款总额2.53万亿元,增长9.64%,均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9] - 新增存贷款中长三角贡献近一半,拥有500余家机构,覆盖超45万企业客户和5200万零售客户 [9] - 绿色贷款余额6719亿元,同比增长18%,新发放并购贷款518亿元,增长近20% [10] - 个人养老金账户规模达155.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超50%,养老金托管规模5150亿元,增长4.87% [10] - 浦银避险服务客户超2万户,企业交易量近4800亿元,同比增长38.5%,资产托管规模18.97万亿元,增长4.63% [10]
浦发银行(600000):持续优化信贷结构 风险抵补能力增强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2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06亿元 同比增长2.62% 归母净利润297亿元 同比增长10.19% [1] - 净息差1.41% 较24年末下降1bp 降幅较上年同期4bp呈现收敛趋势 [1] - 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0.45% 负债端成本改善是主要贡献因素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1.0% 其中银行卡业务下降12.1% 托管及受托业务增长21.3% 代理业务增长9.5% [3]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2.1% 其中投资收益增长15.9% 公允价值变动扭亏为盈 [3]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1.09% 其中贷款减值损失增长11.2% 非信贷类资产减值损失下降35.2% [3] 资产负债结构 - 资产总额9.65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贷款总额5.63万亿元 同比增长6.0% [4] - 贷款净增加2434亿元 企业贷款增加3310亿元 个人贷款增加245亿元 票据贴现压降1122亿元 [4] - 贷款在生息资产中占比提升1.1pc至66.2% [2] - 存款总额5.5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0% 定期存款占比59.54% 较上年末下降0.8pc [4] - 生息资产收益率3.25% 较24年末下降32bp 贷款收益率3.47% 下降41bp [2] - 企业贷款收益率下降34bp至3.27% 个人贷款收益率下降61bp至4.15% [2] - 计息负债成本率1.87% 下降33bp 存款成本率1.67% 下降30bp [2] - 企业存款成本下降33bp至1.60% 个人存款成本下降22bp至1.84% [2] 资产质量 - 不良率1.31% 较上季度末下降2bp 关注率2.15% 下降11bp [4] - 逾期率1.90% 较上年末下降15bp [4] - 拨备覆盖率193.97% 提升7pc 拨贷比2.54% 提升5bp [5] - 企业贷款不良率1.19% 下降15bp 企业不良贷款余额减少7.3亿元 [6] - 制造业不良率0.89% 下降56bp 房地产业不良率3.57% 提升107bp [6] - 个人贷款不良率1.65% 提升4bp 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增加12.0亿元 [6] - 不良生成率0.97% 较24年末下降15bp 信用成本1.20% 同比下降9bp [6] 战略实施 - 实行"压低保高 动态调优"信贷策略 加快信贷投放节奏 [2] - 多渠道多场景推动活期存款拓展 加强长期限高成本存款管理 [2] - 把握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等重点赛道市场需求 [4] - 信贷投放围绕"箭形"区域策略实施 "五大赛道"贷款增量占公司贷款增量达七成 [4] - 长三角区域贷款增量占公司贷款增量的56.69% [4]
“数智化+五大赛道”双轮驱动 浦发银行在息差压力下实现盈利逆势跃升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02:25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 [1][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长10.19% [1][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4.33%,较上年同期4.17%有所提升 [3] - 基本每股收益0.99元,同比增长11.24% [3] 资产负债与规模 - 资产总额达9.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4% [1] - 负债总额8.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 [1] - 贷款总额5.6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 [8] - 存款总额5.5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71% [8] 收入结构 - 利息净收入583.07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约64.4% [2] - 非利息净收入322.52亿元,同比增长6.79% [4]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1.57亿元,同比下降1.02% [4] - 投资损益149.98亿元,较上年同期129.39亿元增长15.9% [4] 净息差与成本控制 - 净息差1.41%,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但降幅较往年收窄 [1] - 业务及管理费227.01亿元,同比下降3.3% [6] - 活期存款余额2.25万亿元,占存款总额比例40.20%,同比上升0.66个百分点 [8]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御 - 不良贷款率1.31%,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 [6] - 关注类贷款占比2.15%,较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6] - 拨备覆盖率193.97%,较上年末186.96%进一步提升 [6] - 信用减值损失322.03亿元,同比下降1.09% [2] 资本充足水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91% [7] - 一级资本充足率10.38% [7] - 资本充足率13.55% [7] 战略布局与业务发展 - 聚焦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财资金融"五大赛道" [8] - 科技金融业务表现位居市场及股份制银行前列 [8] - 跨境金融本外币贷款余额超3100亿元 [8] - 持续推进"数智化战略提升年",强化高目标引领、高质量发展、高效率协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