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济神州(06160)

搜索文档
拆解百济神州8.85亿美元特许权交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27 10:09
交易核心内容 - 百济神州与Royalty Pharma签订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 后者支付8.85亿美元购买塔拉妥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1][3] - 交易包含额外选择权 百济神州瑞士可在2026年8月25日前行使卖出选择权获得最高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使交易总金额最高达9.5亿美元 [3] - 对于年度Imdelltra中国外净收入超过15亿美元的部分 百济神州瑞士将分享特许权使用费的一部分 [3] 交易模式特点 - 药物特许权投资模式允许企业通过出售未来特许权使用费获得一次性现金支付 不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1][5][7] - 该模式在国际市场已有成熟应用 Royalty Pharma plc作为专注生物制药特许权交易的头部机构 2024年特许权使用费收入达21.49亿美元 占营业收入94.96% [5][6] - 模式特别适用于希望维持独立性并专注于产品开发和商业化的企业 可获得资金用于加速研发、扩展管线或战略布局 [1][7] 产品与临床进展 - 塔拉妥单抗是创新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抗体 靶向DLL3蛋白与CD3蛋白 已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接受铂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 [5] - 在中国 塔拉妥单抗用于小细胞肺癌三线及以上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 用于二线治疗的申请也已获受理 [5] 财务表现与展望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18亿元 同比增长46% 归属净利润4.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8] - 产品收入173.6亿元 主要得益于百悦泽全球销售额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和百泽安销售额26.43亿元(同比增长20.6%) [8] - 公司更新2025年收入指引至358-381亿元 毛利率预期为80%-90%的中高位区间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全年为正 [8][9] - 未来18个月内预计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管线中迎来超过20项里程碑进展 [9]
昨日“吸金”超2300万元, 生物医药ETF(159859)实时成交额居同标的之首,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溢价交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2:44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生物医药ETF(159859)盘中涨0.23% 换手率1.53% 成交额超4800万元居同标的首位 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超2300万元[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跌0.24% 溢折率0.47% 现溢价交易 近5个交易日有4日获资金净流入 累计吸金超2256万元[1] - 生物医药ETF为同标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产品 覆盖创新药/CXO/疫苗/血制品多领域 创新药ETF为全市场规模最大横跨沪深港三地的产品[1] 政策与产业动态 - 国务院原则同意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 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地和创新发展高地[2] - 国家医保局制定"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后续有望出台相关细则政策[3] 头部药企业绩表现 - 恒瑞医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2] - 翰森制药上半年营业收入74.34亿元同比增长14.3% 溢利31.35亿元同比增长15.0%[2]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业收入175.7亿元同比增长10.7% 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140.2%[2]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 归母净利润4.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首次实现全面盈利[2] 行业投资逻辑 - 医药生物行业近期表现强劲 中期重点关注创新药(商业化能力强的BioPharma/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和政策拐点医疗器械[3] - 创新+复苏+政策构成中长期三大主线 板块估值仍处历史较低水平 配置价值凸显[3] - 国内创新药产业步入创新成果业绩兑现的产业拐点阶段[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单抗药物行业产业链、发展背景、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1:21
单抗药物行业概述 - 单抗药物是单个B细胞克隆分泌的高度均一、仅识别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与多克隆抗体(多抗)相比具有高度特异性优势 [1] - 单抗药物分为三类:治疗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单抗药剂、抗肿瘤单抗偶联物(含放射性核素或毒素等)、治疗其他疾病的单抗 [2] - 单抗药物在人类疾病防治中作用日益重要,目前占全球生物药的半壁江山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达2733亿美元,同比增长9.15% [4] - 中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达1315亿元,同比增长30.85%,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 [1][5] - 中国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渗透率逐步提升但对比全球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细胞培养基、工具酶、抗原抗体等原材料供应商及生物反应器等核心设备供应商 [3] - 中游为单抗药物研发和生产企业 [3] - 下游包括医院、DTP药房、零售药店等流通渠道,其中医院是最核心渠道,2024年底中国医院数量达3.9万个,同比增长1.7%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癌症新发人群持续增长:2024年中国癌症新发人群达506.4万人,同比增长2.61% [3] - 适应症不断拓宽: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延伸至哮喘、特应性皮炎、克罗恩病等多种疾病 [3][5] - 医保目录纳入和国民收入水平提升显著改善药物可及性 [1][5] 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集中度高:2024年全球药品销售TOP20中单抗药物占8款 [5] - 中国市场外资主导但国产替代加速:罗氏、艾伯维、强生等跨国药企曾占据重要地位,但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等国内企业份额持续提升 [8][9] - 国产创新突破:复宏汉霖斯鲁利单抗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PD-1单抗,智翔金泰赛立奇单抗为国产首款全人源抗IL-17A单抗 [9][10] 代表企业表现 - 神州细胞2024年营业总收入25.13亿元,其中抗体及其他药物收入6.22亿元,占比24.75% [10] - 智翔金泰2024年营业总收入3009万元,其中抗体药物收入3007万元,占比99.92%,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 [10] 未来发展趋势 - 国产企业通过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突破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打破跨国药企垄断 [11] - 适应症将进一步拓宽,在感染性、传染性疾病治疗及预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5][11] - 技术进步推动单抗药物在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不断深化 [11]
BD新玩法?百济神州首创9.5亿美元 特许权“变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3:10
交易核心条款 - 百济神州向Royalty Pharma出售塔拉妥单抗在中国以外全球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权利 交易金额最高达9.5亿美元[1] - 公司获得8.85亿美元首付款 并有权在12个月内出售剩余特许权权利以获取最高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1] - 公司保留产品年销售额超过15亿美元部分的分成权益[1] 交易模式创新 - 交易不涉及知识产权权属转让 被业内视为创新药企业商务拓展的"新路径"[1] - 通过"出租"商业化分红权益实现资金回笼 区别于传统资产出售模式[1] - 特许权交易模式首次落地中国创新药市场 国际市场中Royalty Pharma是该领域头号玩家[3]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交易帮助企业获取现金流补充流动性 融资工具趋于多元化[2] - 提前变现未来潜在收益 降低后续市场竞争不确定性风险[2] - 回笼资金将投入内部管线研发 强化创新药领域研发实力与管线竞争力[2]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 塔拉妥单抗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DLL3靶向药物 2024年5月在美国获加速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治疗[6] - 该药物被纳入《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治疗推荐 计划年内在中国递交上市申请[4] - DLL3靶点竞争格局良好 目前仅塔拉妥单抗获批上市 其余管线均处于II期临床及之前阶段[6] 行业趋势与交易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72笔 总金额600亿美元 较2024年全年增长16%[7] - 恒瑞医药DLL3 ADC药物SHR-4849授权交易总额达10.45亿美元 信达生物同类药物授权罗氏交易总额超10亿美元[6][7] - 中国创新药企从全球BD交易"参与者"成长为"核心力量" 出海势头强劲[7] 公司经营表现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99亿元 归母净利润4.5亿元 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8] - 公司与安进公司的全球肿瘤战略合作持续进行 共同推进塔拉妥单抗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4]
智通ADR统计 | 8月2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2:37
恒生指数ADR表现 - 恒生指数ADR收盘价为25571.06点,较前日上涨46.14点,涨幅0.18% [1] - 最高价达25692.07点,最低价为25526.43点,开盘价为25564.89点 [1] - 成交量为3749.66万股,平均价格为25609.25点 [1] 大型蓝筹股价格变动 - 汇丰控股ADR收报102.078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1.87% [2][3] - 腾讯控股ADR收报610.224港元,较香港收市微涨0.12% [2][3] - 建设银行ADR较港股溢价0.23%,小米集团ADR溢价0.63% [3] 成分股ADR与港股价格对比 - 快手-W ADR较港股大幅溢价3.45%,换算价达81.831港元 [3] - 网易-S ADR较港股折价0.92%,阿里巴巴-W ADR折价0.26% [3] - 泡泡玛特港股上涨2.69%但ADR折价0.08%,呈现分化走势 [3] 金融板块ADR表现 - 中银香港ADR较港股溢价0.41%,工商银行ADR折价0.22% [3] - 招商银行ADR溢价0.26%,中国银行ADR仅溢价0.07% [3] - 交通银行ADR基本持平,较港股微跌0.01% [3] 科技与消费板块价格差异 - 百度集团-SW ADR较港股溢价0.83%,京东集团-SW ADR折价0.36% [3] - 腾讯音乐-SW ADR溢价1.00%,安踏体育ADR溢价0.46% [3] - 百济神州ADR溢价0.81%,美团-W ADR溢价0.15% [3]

百济神州68亿元“出租”抗癌药
国际金融报· 2025-08-26 15:15
交易核心内容 - 百济神州及其全资子公司百济神州瑞士与皇家制药签订协议 转让塔拉妥单抗在中国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个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2] - 皇家制药支付8.85亿美元首付款 百济神州瑞士还可通过卖出选择权获得最高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 交易总额超过9.5亿美元(约68亿元人民币) [2][3] - 对于年度净收入超过15亿美元的部分 百济神州瑞士仍可分享部分特许权使用费 并保留《安进合作协议》项下的其他经济利益 [3] 交易模式创新 - 此次交易并非完全出售管线权益 而是通过部分特许权使用费提前变现的创新BD模式 [5] - 该模式为已完成BD授权的企业提供新融资思路 有利于创新药研发可持续性 [5] - 不同于传统License-out模式 公司在保留产品关键权益基础上实现未来收益提前变现 [7] 产品背景与表现 - 塔拉妥单抗是安进研发的同类首创免疫疗法 2024年5月在美国获批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5] - 该产品上市首年销售额超1亿美元 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达8100万美元 [5] - 百济神州通过2019年与安进的合作获得该产品 承担最高12.5亿美元全球开发成本换取特许权使用费 [6] 财务影响 - 交易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 将强化公司资产负债表 [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 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7] - 此次盈利是公司2021年科创板上市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此前四年累计亏损超350亿元 [8] 合作方背景 - 皇家制药是全球最大药品特许权买家 通过资助临床后期药物或购买特许权获取收益 [10][11] - 其投资组合包含超过35种上市药品特许权 包括15种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药物和7种超30亿美元的药物 [11] - 该公司2024年收入达28亿美元 采用分散投资策略降低前期研发风险 [11][12] 行业启示 - 交易模式引发行业对中国建立类似"Royalty Pharma"公司的关注 [12] - 该模式可在不稀释股东权益情况下为企业提供资金 解决融资难导致的研发进展缓慢问题 [12]
创新药交易新模式!拆解百济神州8.85亿美元特许权交易
北京商报· 2025-08-26 13:35
交易概述 - 百济神州与Royalty Pharma签订特许权使用费购买协议 交易金额最高达9.5亿美元 包括8.85亿美元初始付款和最高6500万美元额外选择权付款 [1][5] - Royalty Pharma购买塔拉妥单抗在中国以外地区年度销售净收入中个位数百分比特许权使用费的大部分权利 对年度净收入超过15亿美元部分百济神州保留分成权利 [5] - 交易本质是药物特许权投资模式 企业通过出售未来特许权使用费获取一次性现金支付 不稀释现有股东权益 [1][8][9] 交易方背景 - Royalty Pharma为美股上市公司子公司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82.23亿美元 净资产103.42亿美元 年总收入22.64亿美元 净利润8.59亿美元 [6] - Royalty Pharma是生物制药特许权交易头部机构 2024年特许权使用费收入21.49亿美元 占总收入94.96% 拥有超过35种药物特许权 [8][9] - 该机构偏好高潜力重磅药物 专注肿瘤和罕见病等高价值领域 通过长期持有特许权获取稳定现金流 [9] 药物详情 - 塔拉妥单抗是创新双特异性T细胞结合抗体 靶向DLL3和CD3蛋白 用于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7] - 该药物已在美国获批 在中国已提交三线及以上治疗和二线治疗的上市申请 均被纳入优先审评 [7] - 药物由百济神州与安进合作开发 特许权使用费原系安进根据2019年合作协议支付给百济神州 [5][7] 战略意义 - 交易增强公司运营与战略灵活性 提供充足现金流支持其他研发项目或业务拓展 加速长期业务战略执行 [1][10] - 模式使企业维持独立性并专注产品开发与商业化 特别适合需要长期高投入的创新药企 [9][10] - 此次交易展现产品潜在价值 可能成为国内创新药企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工具 [1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18亿元 同比增长46% 归属净利润4.5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1][12] - 产品收入173.6亿元 主要得益于百悦泽全球销售额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和百泽安销售额26.43亿元(同比增长20.6%) [12] - 公司上调2025年收入指引至358-381亿元 毛利率预期80%-90%中高位区间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预计全年为正 [12] 发展前景 - 公司推进新一代自主研发管线全球临床布局 未来18个月预计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管线迎来超过20项里程碑进展 [13] - 除了现有核心产品泽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 公司需要寻找下一个明星单品维持业绩高速增长 [13]
BD新玩法?百济神州9.5亿美元“变现”塔拉妥单抗海外收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11:00
交易概述 - 百济神州与Royalty Pharma达成协议 出售塔拉妥单抗在中国以外全球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权利 交易金额最高达9.5亿美元[1] - 公司获得8.85亿美元首付款 并有权在12个月内出售剩余特许权权利 最高可获得6500万美元额外付款[1] - 公司保留产品年销售额超15亿美元部分的分成权益 且不涉及知识产权权属转让[1] 交易模式分析 - 该交易被业内视为创新药企业商务拓展的新路径 通过出租商业化分红权益实现资金回笼[1] - 本质是以未来潜在商业化权益换取当前确定性现金 属于轻资产化融资方式[5] - 区别于传统License-out模式(不出售药物核心所有权)和NewCo模式(避免股权稀释)[5] 资金用途与战略意义 - 交易使公司提前变现未来收益 降低市场竞争不确定性风险[2] - 回笼资金将投入内部管线研发 强化创新药领域竞争力[2] - 当前中国创新药企融资工具多元化 包括分阶段买卖资产、未来权益证券化等非股权融资手段[2] 合作方背景 - Royalty Pharma是特许权交易领域头号玩家 成立于1996年 部署超250亿美元资本[3] - 完成超80项特许权收购 占全球特许权交易市场超60%份额[3] - 曾参与修美乐、伊布替尼等知名药品特许权交易 2025年与Revolution Medicines达成20亿美元合作[4]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前景 - 塔拉妥单抗是全球首款获批的DLL3靶向药物 2024年5月获FDA加速批准用于小细胞肺癌治疗[7] - DLL3靶点竞争格局良好 目前仅该产品获批 其余管线均处于II期临床及之前阶段[7] - 2025年临床研究显示积极结果 计划年内递交中国上市申请 已被纳入小细胞肺癌治疗专家共识[6] 行业趋势与交易动态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交易达72笔 交易总金额600亿美元 较2024年全年519亿美元增长16%[8] - 同类交易包括恒瑞医药DLL3 ADC药物授权(首付款7500万美元 总额10.45亿美元)和信达生物授权罗氏(首付款8000万美元 最高10亿美元里程碑金额)[7][8] - 行业认为BD交易是创新药企对研发风险的动态再分配 但过度依赖会放大管线断层风险[8]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利润7.99亿元 归母净利润4.5亿元 较去年同期扭亏为盈[9] - 盈利主要源于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和费用管理优化 未来18个月预计超20项管线里程碑进展[9] - 公司强调目标为构建行业协同生态 而非一家独大[10]
《2024年度A股独董数据报告》显示:中国海油独董李淑贤报酬107万最高 悦康药业独董陈可冀95岁最年长
新浪证券· 2025-08-26 10:22
独立董事薪酬结构 - 最高报酬达107万元,由中国海油独立董事李淑贤获得 [2] - 61位独立董事报酬超过50万元,其中前三位均来自能源金融行业 [2] - 最低报酬为9600元,由ST葫芦娃独立董事王世贤获得 [4] - 6545位独立董事报酬不足10万元,占比超过总数一半 [1][4] 薪酬分布极端化 - 报酬超过50万元的独立董事仅61人,而不足10万的高达6545人 [1][4] - 报酬最低的20位独立董事中,有17人年薪为3万元或更低 [5] - 德众汽车三位独立董事报酬均为12000元,并列第二低 [4] 年龄结构特征 - 65岁以上独立董事超过2000人,其中80岁以上23人 [1][6] - 60-69岁年龄段超过3500人,占总人数三分之一 [1] - 最年长独立董事为悦康药业陈可冀,95岁 [6][7] - 最年轻独立董事30岁,包括全志科技冉茂良等三人 [6][8] 行业薪酬差异 - 能源金融行业独立董事报酬最高,中国海油两位独董报酬均超百万 [2][3] - 银行业代表民生银行有四位独董报酬在77.5-99万元之间 [3] - 制造业公司独立董事报酬普遍较低,多集中在3万元水平 [5] 任职特征分析 - 部分高龄独立董事任职时间较长,如河钢股份殷瑞钰自2004年任职至今 [7] - 年轻独立董事多集中于科技类公司,如宝莱特、全志科技等 [8] - 报酬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最高报酬获得者年龄未披露 [2][3]
重仓医药背离“服务”:宝盈现代服务业混合风格漂移引关注,基金经理姚艺坦言看好创新药
新浪基金· 2025-08-26 10:09
基金风格偏离现象 - 宝盈现代服务业混合(代码:009223)实际投资组合高度集中于医药生物行业,与合同约定的“现代服务业”主题出现显著偏离 [1]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几乎全部为医药和港股科技板块个股,与社会服务、现代消费等领域关联微弱 [1] - 该基金的风格偏离并非短期行为,自2023年1月现任基金经理姚艺接手之初就已非常明显 [5] 持仓结构与行业集中度 - 科伦博泰生物-B持仓市值约2591万元,占净值比8.78%,为第一大重仓股,较上期减持31.07% [1][2]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百济神州-U、百利天恒、诺诚健华-U等,合计占净值比例较高,显示出极端的行业集中度 [1][2] - 2023年一季报持仓显示,前十大重仓股清一色为医疗健康类个股,合计占净值比例超过50% [5][6] 业绩表现与波动性 - 2025年以来收益率达64.73%,近一年回报73.28%,在同类中排名前列 [2] - 但长期业绩表现不佳,2021年下跌11.91%,2022年下跌9.32%,2024年下跌3.7%,业绩持续性和控回撤能力存在明显不足 [2] - 自2020年7月成立以来,总回报31.62%,年化回报5.52%,未显著跑赢业绩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2] 基金经理策略与定位错位 - 姚艺自任职以来总回报46.78%,年化回报15.85%,在同类排名前10%,但策略未能延续前任基金经理的持仓风格 [7] - 在最新二季报中明确表示“看好创新药板块”,认为其“政策环境友好、地缘风险小、BD交易超预期”,并强调将继续战略布局创新药,同时配置港股科技龙头 [7] - 这一论述与基金名称和主题定位出现明显错位 [7] 基金规模与投资者结构 - 该基金合计规模2.95亿元,机构投资者占比20.29%,个人投资者仍是主力 [9] - 尽管短期业绩出色,风格漂移行为带来合规瑕疵,可能导致投资者因主题误解而承受非预期风险 [9] 市场影响与未来关注点 - 宝盈现代服务业混合已成为“主题基金风格漂移”的典型样本,偏离合同约定的投资行为影响基金评价结果 [10] - 涉及公募信托责任与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根本问题,未来是否调整策略以回归主题市场将持续关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