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力新能(03677)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正力新能(03677)盘中飙升逾14% 公司近期进入港股通名单 规模效应和高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9-18 03:20
股价表现 - 盘中飙升逾14% 截至发稿涨5.67%至11.92港元 成交额达2.13亿港元 [1] 港股通纳入 - 公司股份自9月8日起被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1] - 预计将扩大股东基础 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提升资本市场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1] 竞争优势 - 历史包袱轻于多数同业 通过标准化电芯和平台化电池包提升制造效率 [1] - 在客户集中度较高情况下实现最近两个报告期盈利 并达成行业领先毛利率 [1] - 高产能利用率、先进制造产线和卓越管理能力构成核心优势 [1] 客户结构与盈利前景 - 规模效应和高产能利用率预计持续至2026年末 [1] - 广汽丰田将在2024年成为第二大客户 [1] - 外资品牌预计于2027年贡献约一半收入 主要来自大众增程车型配套 [1]
正力新能盘中飙升逾14% 公司近期进入港股通名单 规模效应和高产能利用率有望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9-18 03:15
股价表现 - 盘中飙升逾14% 截至发稿涨5.67%报11.92港元 成交额2.13亿港元[1] 沪港通调整 - 公司股份自9月8日起被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1] - 预计将扩大股东基础 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提升资本市场声誉及品牌知名度[1] 竞争优势 - 历史包袱轻于多数同业 通过标准化电芯和平台化电池包提升制造效率[1] - 在客户集中度较高情况下实现最近两个报告期盈利 获得行业领先毛利率[1] - 高产能利用率 先进制造产线和卓越管理能力构成核心竞争优势[1] 客户结构 - 规模效应和高产能利用率预计持续至2026年末[1] - 广汽丰田将在今年成为第二大客户[1] - 随着为大众增程车型配套 外资品牌预计2027年贡献约一半收入[1]
正力新能上半年实现营收31.7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巨潮资讯· 2025-09-18 02: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72亿元 同比增长71.9% 从2024年同期的18.45亿元增长[2][3] - 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1.3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盈利2.2亿元[2][3] - 毛利率从9.9%提升至17.9% 销售净利率从-7%提升至6.9%[2][3] 业务运营 - 动力电池业务销售收入29.85亿元 出货量7.63GWh 同比增长均超80%[2] - 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排名提升 6月份单月排名升至全国第6名[2] - 储能业务受益海外旺盛需求 104Ah标准化电芯成为全球家庭储能主力产品[5] 技术研发 - 在先进材料领域取得突破 包括高电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高安全高镍材料[5] - 锂金属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 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开发稳步推进[6] - 搭建高能磷酸盐体系和高能三元(硅基)体系技术平台[5] 产能规划 - 预计2025年底新增产能10GWh 2026年底再新增15GWh[6] - 规划实现总产能50.5GWh[6] 客户合作 - 与一汽红旗、广汽传祺、零跑汽车等头部车企建立深度合作[5] - 积极参与创新性电动化平台开发项目[5] 产品进展 - 第二代"三高一快"航空动力电池实现量产 成为行业首家固定翼载人飞机量产交付电池供应商[5] - 持续投入研发推动技术创新 保持电池行业领先地位[6]
正力新能(0367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7 08:3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增长至人民币3172.0百万元,同比增长71.9%[9][10] - 净利润扭亏为盈至人民币220.4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350.4百万元[9][10] - 销售净利率提升至6.9%,去年同期为-7.0%[10] - 每股收益增长至人民币0.09元,去年同期为-0.06元[9][10]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8.448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1.720亿元,增幅71.9%[36] - 期内利润由亏损人民币130.0百万元转为盈利人民币220.4百万元[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1.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0%[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利润为2.20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1.300亿元人民币[92] - 除税前利润为213,480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亏损136,524千元实现扭亏为盈[100] - 客户合约总收入同比增长72.0%至人民币31.72亿元,其中动力电池收入增长81.9%至人民币29.85亿元[11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2.20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30亿元)[122] - 每股基本利润为人民币0.09元,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人民币0.06元[12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加至人民币2603.3百万元,同比增长56.7%[39] - 销售成本同比增长57.3%至人民币25.81亿元[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为2.529亿元人民币[92] - 2025年上半年雇员薪酬总额约为人民币3.88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123亿元增长24.4%[81]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降至855万元人民币,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占比39.6%[135] 毛利和毛利率 - 毛利增长至人民币568.7百万元,同比增长210.5%[10] - 毛利率提升至17.9%,去年同期为9.9%[10] - 总毛利增长210.5%至人民币568.7百万元,毛利率提升8个百分点至17.9%[40] - 动力电池毛利增长199.1%至人民币546.2百万元,毛利率提升至18.3%[41] - 储能系统产品毛利增至人民币22.4百万元,毛利率提升至12%[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0.6%[92] 动力电池业务表现 -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29.8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80%[20] -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为7.63GWh,同比增长超过80%[20] - 公司2025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行业排名第7名,6月单月排名升至全国第6名[20] - 动力电池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6.410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9.853亿元,增长81.9%[37] - 动力电池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2024年上半年的89.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94.1%[37] 储能系统及其他产品表现 - 储能系统及其他产品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2.038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867亿元,降幅8.4%[38] 产能和产能扩张 - 公司现有产能25.5GWh,计划2025年四季度新增产能10GWh,2026年底再新增产能15GWh,实现总产能50.5GWh[29] - 所得款项净额约80.0%(7.419亿港元)将用于产能扩张及建设智能制造设施[90] 研发和技术进展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递交专利申请共3,999件,其中已获授权2,524件[25] - 公司航空电池产品已同时获得AS9100D航空体系认证及航空飞行器适航证[22] - 公司钠离子电池体系能量密度已突破170Wh/kg[25] - 公司锂金属电池已实现能量密度400Wh/kg[25] - 公司采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将涂布速度提升25%[25] - 公司第二代航空动力电池采用双重半固态技术并实现量产[22] - 家储产品能量效率高于95%,循环寿命大于8000次[26] - 第二代航空电池能量密度超过320Wh/kg,支持15分钟快充[26] - 高比能磷酸铁锂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达到435Wh/L[27] - 快充长寿命电池循环寿命达到4000次[27] - 800V超快充三元高电压产品电芯能量密度超过240Wh/kg[27] - 所得款项净额约10.0%(0.928亿港元)将用于各项研发活动[90] 合营企业表现 - 公司合营企业新中源丰田供应丰田汽车在中国的主要HEV车型,丰田2024年中国HEV市场份额超70%[21] - 应占合营企业新中源丰田利润为人民币159.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34.7百万元增长18.6%[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占合营企业利润为1.603亿元人民币[92] - 公司持有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50%股权[145] - 丰田汽车公司持有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35%股权[145] - 丰田电池有限公司持有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10%股权[145] -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新中源丰田汽车能源系统有限公司5%股权[145]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2548.7百万元[53] - 融资活动净现金流为人民币1783.7百万元[5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25,750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305,435千元有所改善[100] - 公司通过发行普通股获得净融资899,518千元[9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3.03亿元,同比扩大197.0%,主要因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增至人民币15.98亿元[101]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7.8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62.2%,主要得益于新增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15.96亿元及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人民币9.03亿元[10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25.49亿元,较期初增长15.9%[10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计息银行借款达人民币4968.9百万元,其中33.9%一年内到期[54] - 资产负债率降至59.2%[56] - 资本支出约人民币1598.4百万元[59] - 受限资产账面价值总计人民币4,454.7百万元,其中银行存款人民币924.1百万元、物业厂房设备人民币3,138.7百万元、使用权资产人民币391.9百万元[61]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594,23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247,553千元,增长10.6%[93][9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99,07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48,697千元,增长15.9%[93]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14,484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968,852千元,增长23.8%[93][95] - 公司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97,12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038,381千元,增长19.4%[95]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78,71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12,923千元,增长34.5%[93]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23,30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52,203千元,增长7.9%[9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04,152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257,525千元,增长9.7%[93]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账面净值增至17.52亿元人民币,其中3个月内账期占比99.2%[127] - 贸易应付款项及票据总额降至35.4亿元人民币,1年内账期占比99.96%[128] - 购买物业厂房设备应付款项留存9.32亿元人民币[129] - 合营企业投资净额下降至33.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5%[126] - 物业厂房设备购置额大幅增至8.7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123] - 土地使用权新增取得3.444亿元人民币[124] - 物业厂房设备资本承诺激增至18.6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05%[133] - 按公允价值计量应收票据增至2.42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1%[136]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42,724千元,全部归类为第二层级(重大可观察输入数据)[138]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应收票据于2024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人民币92,936千元,全部归类为第二层级(重大可观察输入数据)[138] - 2025年上半年按公允价值计量的应收票据公允价值较2024年底增加人民币149,788千元,增幅达161.1%[13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无任何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负债[138] - 报告期内第一级与第二级之间无公允价值计量转移,亦无转入或转出第三级的情况[139]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从全球发售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9.275亿港元[89] - 所得款项净额约10.0%(0.928亿港元)将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动用全球发售任何所得款项净额[89] - 股本通过IPO新增1.215亿股,实收资本增至25.085亿元人民币[131][132] - 公司H股于2025年4月14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42] - 公司于2024年7月17日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141] 股东结构和股权信息 - 管理层股东曹芳女士持有未上市股份55.96%及H股38.95%,对应总股本持股比例分别为23.85%和22.35%[73] - 管理层股东陈继程先生持股结构与曹芳女士完全一致[73] - 未上市股份总数1,069,127,364股,H股总数1,439,372,739股[80] - 正力投资持有未上市股份322,483,380股(占总股本12.86%)及H股138,207,163股(占总股本5.51%)[76] - 新中源创投持有未上市股份271,362,931股(占总股本10.82%)及H股110,682,345股(占总股本4.41%)[76] - 福建省金融投资持有未上市股份137,144,662股(占总股本5.47%)及H股136,935,158股(占总股本5.46%)[76] - 华福证券持有未上市股份137,144,662股(占总股本5.47%)及H股136,935,158股(占总股本5.46%)[76] - 常熟市高新控股持有未上市股份151,680,247股(占总股本6.05%)及H股109,512,397股(占总股本4.37%)[76]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曹芳女士及陈继程先生连同其紧密联系人(正力咨询、正力投资等实体)[141]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45] - 正力投资由陈继程先生、曹芳女士及新中源创投分别持有46%、42%及12%股权[145] - 正力咨询由曹女士及陈先生分别持有50%股权[145] - 股份激励计划于2022年2月24日批准及采纳[145] - 新中源创投为控股股东之一[145] - 正力投资为控股股东之一[145] 其他财务数据 - 政府补助收入大幅增至人民币1121.8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2.4万元[113] - 所得税费用为负人民币694.5万元,主要因递延所得税项影响[118] - 公司总全职雇员人数为5,224名[81] - 2025年上半年董事会建议不派付中期股息[84] - 来自主要客户(贡献超10%总收入)的收入达人民币28.23亿元,同比增长86.4%[110] 行业和市场数据 -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910万辆,同比增长28%[11]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11] - 中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485.5GWh,同比增长51.6%[11] - 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部署容量86.7GWh,同比增长54%[14] 公司治理和合规 - 公司未持有除合资企业外占比总资产5%及以上的重大投资[62] - 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担保及未决诉讼[66] - 期后事项无重大变动[67] - 未发生重大子公司及联营企业收购处置行为[63] - 除招股书已披露计划外无新增重大资本投资计划[65] - 公司确认上市后企业管治守则持续合规[69] - 未经审计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已于2025年8月28日获董事会批准及授权发布[140] - 报告期定义为自2025年1月1日开始至2025年6月30日结束的期间[144]
大行评级丨招银国际:首次覆盖正力新能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8港元
格隆汇· 2025-09-15 10:34
行业增长前景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4-29E中国电动车电池装机量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9% [1] - 行业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过时产能 而公司凭借柔性化产线、标准化电芯及多元化电化学体系满足车企需求 [1]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合计占据中国动力电池市场约70%份额 公司目前约2%市占率意味着较大增长空间 [1] 公司市场地位 - 预计2024-27E公司动力电池销量复合增长率为48.3% [1] - 对应2025-27E市占率分别为2.2%/2.8%/3.2% [1] - 历史包袱远轻于多数同业 构成核心竞争优势 [2] 财务表现 - 2H24毛利率达17.2% 1H25进一步提升至17.9% [2] - 预计2025-27E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0%/76%/48% [2] - 预计2025-27E毛利率达18.2%/18.9%/19.0% [2] 盈利能力 - 预计2025-27E净利润分别为人民币5.69亿元/13.07亿元/18.80亿元 [2] - 高产能利用率、先进制造产线和卓越管理能力推动盈利提升 [2] - 客户结构改善或进一步提升利润率 [2] 客户结构 - 前5大客户占80%以上收入 [2] - 广汽丰田将在2025年成为公司第二大客户 [2] - 预计外资品牌将在2027年贡献约一半收入 [2] 产能与制造 - 规模效应和高产能利用率将至少持续至2026年末 [2] - 通过标准化电芯和平台化电池包提升制造效率 [2] - 最新柔性化产线可更好满足车企需求 [1]
正力新能再涨超5% 公司已正式进入港股通 近期与零重力飞机工业达成合作
智通财经· 2025-09-11 06:15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5.67%至11.55港元 成交额达1.41亿港元 [1] 沪港通及深港通纳入 - 公司股份被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自9月8日起生效 [1] - 纳入有助于扩大股东基础 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提升资本市场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1] 航空电池业务进展 - 与零重力飞机工业签署航空能源系统战略合作协议 配套锐翔RX1E系列电动固定翼飞机航空电池 [1] - 航空电池随整机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证 正式开启批量化交付 [1] - 合作标志中国目前唯一可商用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RX1E系列进入加速批量化生产时代 [1]
港股异动 | 正力新能(03677)再涨超5% 公司已正式进入港股通 近期与零重力飞机工业达成合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6:11
股价表现 - 正力新能股价上涨5.67%至11.55港元 成交额达1.41亿港元 [1] 沪港通及深港通纳入 - 公司股份自9月8日起被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1] - 纳入有助于扩大股东基础并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1] - 预计将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1] 航空能源合作进展 - 8月18日与零重力飞机工业签署航空能源系统战略合作协议 [1] - 配套的锐翔RX1E系列电动固定翼飞机航空电池随整机获中国民航局适航证 [1] - 标志中国目前唯一可商用电动轻型运动类飞机正式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1]
正力新能(3677.HK):业绩暴增、毛利净利率领跑行业,高增长未被定价的动力电池潜力股
格隆汇· 2025-09-09 03:52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1.72亿元 同比增长71.9% 其中动力电池收入29.85亿元 同比增长81.9% [1]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9.9%大幅提升至17.9% 净利润2.22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销售均价0.39元/Wh低于同行 但毛利率17.9%和净利率6.9%均保持行业第一梯队水平 [10] - 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为2.3%领先同行 年化ROIC为4.6% [20] 行业估值规律 - 动力电池行业估值变化规律:行业景气度高涨时PE上升 行业环境变化时PE下降 [7] - 宁德时代平均PE从2019年39.49上升至2021年167.68 2024年回落至18.29 [3][6] - PE变动与企业业绩同比增速存在高度相关性 [7] 产能布局规划 - 各条产线处于满产状态 2025年全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50% [11] - 2025年新增产能将于四季度投产 新产线已获客户定点覆盖 [11] - 预计2026年度出货量可达30GWh 同比增长50% [11] - 储能产品产能将被释放 预计2026年四季度和2027年储能业务出货量和销售收入占比提升 [11] 客户结构优势 - 客户涵盖新造车势力、国央企、国际主机厂 包括广汽丰田、广汽传祺、零跑、五菱等 [11] - 上半年广汽丰田、广汽传祺、零跑新车型和五菱出口订单推动主要增量 [12] - 下半年上汽智己、上汽通用和一汽红旗战略车型上市将拉动需求 [12] - 2026年丰田新款铂智7、上汽大众新款增程SUV等新车型继续推动需求增长 [12] 技术竞争力 - 乘用车电池技术性能指标行业领先 如上汽通用GL8陆尊独家供应三元PHEV电池 实现185Wh/Kg能量密度 [13] - 智己LS6磷酸铁锂增程版独家供应 实现15分钟补能240km快充性能 [14] - 采用高镍双重半固态技术量产航空电池 获得AS9100D和适航认证"双认证" [14] - 基于硫化物技术路线推进固态电池布局 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50Ah级别中试线 [14] 增长前景展望 - 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速有望保证50% 全年利润达6亿元 [16] - 2026年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50% 叠加储能业务贡献增量 [16] - 目前已纳入港股通 流动性改善将强化"高增长推动高PE"的逻辑 [17] - 市值200+亿港元 在收入和净利润50%以上高速增长情况下可能被低估 [1]
正力新能:纳入港股通股票名单
智通财经· 2025-09-08 13:26
公司股份纳入港股通 - 公司股份于2025年9月8日起被正式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下的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1] - 此次调整基于2025年9月5日及9月8日分别发布的港股通标的调整通知和公告[1] - 董事会认为纳入港股通将有助于扩大股东基础并提升股份交易流通性[1] - 预计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1]
正力新能(03677.HK)获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格隆汇· 2025-09-08 13:24
公司动态 - 公司股份于2025年9月8日起被正式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 [1] - 董事会认为此举将加快扩大公司股东基础并提高股份交易流通性 [1] - 预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及品牌知名度 [1] 战略发展 - 公司表示将继续善用竞争优势发展业务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