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恒大(03333)
icon
搜索文档
恒大前行政总裁夏海钧,被曝藏身美国加州而非加拿大!他妻子在美持有资产达1.7亿元,其12岁儿子就读于加州一所私立学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1:34
公司动态 - 中国恒大将于8月25日被取消香港上市地位 [1] - 公司清盘人向许家印、丁玉梅、夏海钧等7名被告追讨约60亿美元(430亿元人民币)的股息及酬金 [2] - 清盘人申请禁制令限制3名主要被告处置全球600亿港元(550亿元人民币)资产 [2] - 许家印于2023年9月因涉嫌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 [9] - 夏海钧被深交所和中国证监会通报无法取得联系 [9][10] 财务与法律争议 - 清盘人指控被告在2017-2020年财务批准中违反责任 [2] - 恒大地产被证实2019-2020年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收入和利润 [2] - 夏海钧妻子在美国持有三处房产、四辆汽车及信托资产 总价值2400万美元(1.7亿元人民币) [11][12] - 清盘人指控夏海钧为实际资产控制人 其妻仅为代理人 [12][13] - 香港法院批准将夏海钧妻子追加为被告 [18] 高管资产披露问题 - 夏海钧被法院认定极度不愿披露海外资产 [11] - 其妻名下加州房产62 Como由夏海钧2011年全额出资120万美元购入 后转移至妻子名下 [14] - 家族另持有加州尔湾58 Boulder View及新港15 Rim Ridge两处不动产 [16] - 夏海钧常居美国加州 与12岁儿子同住并参与当地活动 [13] - 其公开提供的加拿大地址与实际美国住址不符 [13]
恒大前行政总裁夏海钧,被曝藏身美国加州而非加拿大!他妻子在美持有资产达1.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11:34
公司法律诉讼与资产追讨 - 恒大清盘人向许家印、丁玉梅、夏海钧等七名被告追讨2017-2020财年股息及酬金合计约60亿美元(约430亿元人民币)[3] - 香港法院颁布禁制令限制许家印、丁玉梅及夏海钧处置全球600亿港元(约550亿元人民币)资产[3] - 清盘人指控被告在管理期间因批准2018-2020年虚假财报违反责任[3] 高管夏海钧资产隐匿行为 - 夏海钧妻子在美国加州持有三处房产、四辆汽车及信托资产总价值2400万美元(约1.7亿元人民币)[1][8] - 夏海钧通过法律文件将加州尔湾房产(62 Como)完全转移给妻子 该房产2011年购入资金120万美元全数由其提供[11] - 其家族在美资产还包括尔湾58 Boulder View独立屋及新港15 Rim Ridge庄园[11] 高管行踪与关联证据 - 夏海钧常居美国加州 与12岁儿子同住并就读当地私立学校 定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10] - 其妻何女士被追加为被告 香港法院批准对其名下资产实施临时禁制令[13][14] - 夏海钧公开资料显示为香港居民及加拿大籍 但住址不详[7] 公司财务造假事实 - 恒大地产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方式虚增2019年、2020年收入及利润[3] - 中国证监会因无法联系夏海钧启动公告送达程序 将依法另行处理[7]
恒大造假操盘手,藏身美国!2.3亿豪宅曝光……
新浪财经· 2025-08-15 10:36
核心事件概述 - 恒大集团前行政总裁夏海钧被曝在美国拥有至少5处房产和多家公司 资产通过配偶及信托方式隐匿 香港法院已将其配偶列为第八被告并启动资产追讨程序 [3][5][24] - 夏海钧在恒大任职期间累计获得约15.7亿元人民币薪酬 并通过资本市场套现13亿港元 其在2021年恒大暴雷前抛售大量债券及股票 [21] - 美国房产总估值超4.5亿元人民币 包括加州尔湾地区4处房产及内华达州1处房产 最早购置于2011年 最新购置于2024年 [3][5][15][16] 资产隐匿细节 - 通过实控的Starcity公司持有11 Clear Water山顶豪宅 2011年以1950万美元购入 现估值达3200万美元(约2.3亿元人民币) [10][12][13] - 2022年4月以638万美元购入58 Boulder View房产 三个月后以溢价6.34%的价格(638万美元)转让给配偶何女士 同期辞任恒大所有职务 [7][8][9] - 通过"可撤销信托"(New Life Trust)持有15 Rim Ridge房产 2023年以1450万美元购入 较挂牌价砍价300万美元 年税费达15.6万美元 [3][13][15] 职业薪酬与套现 - 2007年入职时年薪500万元 2015年突破1亿元 2020年薪酬加期权总额达20亿元 2021年暴雷当年仍领取2.2亿元年薪 [19][20][21] - 暴雷前抛售3笔恒大美元债券、300万股恒大汽车股票及1000万股恒大物业股票 十年间通过资本市场套现13亿港元 [21] - 证监会因其"组织编制虚假财报"处以1000万元罚款 但罚款未缴纳且人已离境 [22][24] 法律追讨进展 - 香港法院要求其配偶何女士于9月17日前回应传票 美国房产虽在配偶名下但实际由家庭共同使用 [3][5] - 香港与美国无判决互认机制 需引用美国"统一法"才可能冻结资产 预计将面临长期法律抗辩 [24]
地产大事件丨一周热点回顾(8.11-8.15)
财经网· 2025-08-15 09:21
中国恒大退市事件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上午九时起正式从港交所退市 [1] - 退市原因为未满足复牌指引要求且股份持续停牌 [1] - 港交所上市委员会依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作出退市决定 [1] 华发股份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81.99亿元,同比增长53.46% [2] - 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86.41% [2] - 期末预收楼款余额(含销项税)为745.43亿元 [2] 房地产市场数据 - 2025年7月70个大中城市中仅6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较上月减少8城 [3] - 同期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仅1个,下跌城市68个 [3] - 1-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49566亿元,同比下降6.5% [4] - 同期住宅销售额下降6.2%,销售面积下降4.1% [4] 地方政策调整 - 合肥市放宽"商转公"业务办理年限至2021年12月31日前发放的商业贷款 [5] - 合肥全市个贷率达86.73%,市中心为90.64% [5] - 海南鼓励高去化期市县通过"以购代建"方式安置征迁居民 [6] - 海南支持房票安置和收购商品房用作城中村改造安置房 [6]
清盘只是开始,恒大好戏马上要登场
水皮More· 2025-08-15 09:20
恒大清盘退市事件分析 - 中国恒大已被取消上市地位 标志着公司进入后爆雷阶段 [4][6] - 清盘人起诉许家印等7名被告 指控其违反管理责任并追讨约60亿美元股息及酬金 [10] - 香港高等法院冻结相关人士全球范围内共600亿港元资产 并要求遵循资产披露令 [10] 后爆雷阶段责任追究 - 追究个人责任成为该阶段主要工作 涉及财务报告批准违规问题 [9][10] - 许家印等人被指控在2018至2021年期间批准存在问题的财务报表 [10] - 相关人士配合度存在不确定性 可能影响追责进程 [11] 资本转移与监管防范 - 存在通过个人牺牲换取家族资产保全的模式 部分资产已转移至海外 [15][16] - 监管需警惕其他行业出现类似案例 建议追索不义之财并运用长臂管辖 [17][18] - 当前处罚仅限财务造假/市场禁入/罚款等 未能形成足够威慑 [17] 汽车行业风险防范 - 车企存在类似恒大模式风险 需防范财产转移和资金套取 [19][20] - 监管要求车企落实60天付款承诺 防止欺压中小企业和捐款跑路 [20] - 建议建立名单分级管理 重点监控亏损企业和民企跨境资金流动 [21]
恒大退市倒计时:75万套烂尾房悬了!业主自救指南速看
搜狐财经· 2025-08-15 02:53
恒大退市事件 - 恒大将于8月25日从港交所退市,代码"03333"永久消失,标志着其资本市场的终结 [3] - 公司市值曾达4000亿港元,但2024年1月已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决清盘,实质成为资本市场"植物人" [3] - 退市后资本市场输血通道彻底关闭,75万套未交付房屋的保交楼希望更加渺茫 [3] 财务与债务状况 - 公司总债务高达2.44万亿元,清盘人控制的270亿港元资产仅变现20亿港元,境外可变现资产总额仅2.55亿美元(其中恒大直接持有1100万美元) [3] - 拖欠供应商款项超过5500亿元,导致三棵树等企业被迫接盘房产抵债 [10] - 融创等幸存民企通过债转股将负债从1万亿压至2596亿,聚焦高端项目转型 [10] 烂尾楼现状与分类 - 全国约2000个项目中仍有75万套房屋未交付,形成重大民生问题 [3] - 三类项目更易获救援:大城市核心地段项目(如郑州、长沙、广州)、高完工率楼盘(通过压缩配套降低成本)、高价值资产(如市中心每套300万元房屋) [4] - 呼和浩特恒大文旅城需2025年交付2953套但施工仅450人,而"恒大御湖天下"等仅建大门的项目可能永远无法交付 [6] 行业影响与格局重塑 - 中资房企美元债收益率普遍超过20%,境外债权人对重组方案接受度持续降低 [10] - 央国企成为市场主力(如招商蛇口、保利主导土拍),港交所2018-2025年强制除牌的167家企业中房企占比超30% [10] - "高杠杆、高周转"地产模式彻底破产,地方政府为保交楼垫付资金可能形成长期财政包袱 [10] 业主应对措施 - 法律层面:提交购房合同申报"超级优先债权",通过集体诉讼解约停贷避免自行断供 [6] - 政府层面:联系"保交楼"专班了解纾困计划,优先考虑续建交付或政府置换房源 [8] - 财务层面:保留交易记录作为司法证据,降低短期收回全款预期 [8]
全球追索的恒大“二号人物”浮出水面!夏海钧藏身美国加州尔湾
观察者网· 2025-08-15 02:18
公司退市与债务状况 - 中国恒大被港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最后交易日为8月22日 8月25日正式摘牌[1] - 公司总负债达2.39万亿元 剔除合约负债后为1.78万亿元[2] - 清盘人已收到187份债权证明表 债权总额约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 较2022年披露的275亿美元负债显著增加[2] - 累计变现金额仅约20亿港元(2.55亿美元)[2] 高管资产追偿行动 - 清盘人向许家印 夏海钧 潘大荣 丁玉梅及相关实体发起诉讼 全球追索股息及酬金约470亿港元(60亿美元)[2] - 夏海钧妻子何女士在美国加州持有3项不动产 4辆汽车及信托资产 总值2400万美元[4] - 具体资产包括62 Como房产(2011年120万美元购入) 58 Boulder View物业 15 Rim Ridge庄园[4][5] - 香港法院已批准将何女士追加为诉讼方 并禁止其处理资产[7] 高管薪酬与资产隐匿行为 - 夏海钧2008-2022年累计薪酬达18.55亿元 日均收入超77万元[9] - 2017年薪资达2.7亿元 登顶福布斯香港上市中资股CEO薪酬榜[9] - 2022年以8200万价格贱卖估值1.6亿的香港豪宅[10] - 多次隐匿资产:仅申报香港3处房产 提供加拿大地址但未披露美国实际居住地址[10] 历史经营表现 - 夏海钧2007年加入时公司年销售额仅31亿元[8] - 2010年营收达203亿元 2016年突破3700亿元 2020年超7200亿元[8] - 主导"三高模式"(高负债 高周转 高扩张)推动公司扩张[8]
中国恒大8月25日港交所摘牌,16年上市历程正式终结
搜狐财经· 2025-08-15 00:40
退市核心事实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5日正式被香港联交所取消上市地位 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22日 [1][3] - 退市依据为未能满足港交所复牌指引且停牌超过18个月 触发快速除牌机制 [3] - 公司公告明确表示无意申请复核 接受退市决定 [3] 财务造假与债务危机 - 2019-2020年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金额分别达2139亿元和3501亿元 占当期披露收入的50%-78% [4] - 利用虚假财报发行208亿元公司债 遭证监会重罚41.75亿元 [4] - 总负债超2.4万亿元 清盘人收到债权人申报约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但资产变现仅20亿港元 [5] 经营与治理状况 - 房地产销售暴跌95% 2023年销售额仅329.7亿元 大量项目停工且资产处置受阻 [6] - 高管因涉嫌违法被采取强制措施 包括许家印和夏海钧等 公司治理失效 [6] - 审计机构普华永道因审计程序漏洞被罚没收入2774万元并罚款2.97亿元 业务暂停6个月 [7] 清盘与资产追索 - 清盘人起诉7名被告包括许家印和丁玉梅等 追讨约60亿美元(438亿元)不当股息及酬金 [8] - 香港法院冻结许家印家族全球逾500亿元资产 包含伦敦豪宅和私人飞机等 [9] - 超100家子公司被清盘人控制 包括恒大物业控股主体CEG Holdings [10] 投资者与债权人影响 - 债券投资者索赔诉讼已受理 涉及535亿元 普华永道被罚为起诉审计机构提供依据 [11] - 退市后股票可通过场外协议转让 但因流动性归零实际交易可能性极低 [12] - 未披露债务2785亿元加诉讼仲裁4313亿元 普通债权人清偿回收率或不足3% [17] 行业影响与监管警示 - 事件标志高杠杆高周转高增长地产扩张时代落幕 行业转向稳健经营与合规管控 [13] - 港股2018年增设快速除牌机制后累计167家主板公司被强制退市 验证规则刚性 [14] - 通过离岸公司和股息转移通道追索个人资产 打破公司有限责任屏障 [15] 民生与产业链冲击 - 全国1300个项目涉及烂尾风险 地方保交楼压力剧增 [17] - 拖欠供应商和承包商款项高达1万亿元 产业链稳定性受冲击 [17] - 中小股东市值从巅峰4000亿港元跌至摘牌前21.52亿港元 投资近乎归零 [17]
“快速除牌机制”发威 长期停牌港股公司进入补救期
证券日报· 2025-08-14 16:07
港股退市机制执行情况 - 2024年截至8月14日共35家港股公司退市 其中16家被港交所强制除牌 [1] - 港交所2018年推出快速除牌机制 主板连续停牌超18个月或创业板超12个月可取消上市地位 [1] - 财务造假等严重违规行为可被立即除牌 [1] 强制除牌公司特征 - 16家强制除牌公司普遍存在业务运营不足 资产状况不佳 公司治理缺陷或财务违规问题 [2] - 涉及非银金融 软件服务 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 包含2家SPAC公司 [2] - SPAC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业务合并交易须启动退市 如VISION DEAL-Z案例 [2] 重大除牌案例 - 恒大集团于8月25日起被取消上市地位 清盘程序涉及187份债务证明 债权金额约3500亿港元(450亿美元) [3] - 2018-2024年港交所累计除牌211家公司 其中主板强制除牌超160家 [3] 市场流动性影响 - 港股主板2025年7月日均成交额达2423亿港元 较2023年12月1102亿港元增长120% [3] 长期停牌公司状况 - 截至2024年7月底有90家公司停牌超3个月处于休眠状态 [4] - 诺辉健康 联众国际补救截止期为9月27日 当代置业等18家公司截止期为10月1日 [4] - 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 天誉置业 恒盛地产均因未披露2024年报于2025年4月1日停牌 [4] 复牌程序要求 - 港交所会在停牌三个月内刊发复牌指引 要求发行人定期披露进展 [4] - 需完全解决问题而非仅提交计划 最终由上市委员会决定除牌 [4] - 诺发集团因未在2024年4月2日前复牌 经复核后于8月7日正式除牌 [5]
恒大,最新消息!
证券时报· 2025-08-14 15:31
中国恒大清盘进展 - 清盘人将于2025年7月25日向法院提交债权人资料及审查委员会意向报告 同时申请不成立审查委员会[1] - 法院将于2025年9月16日聆讯指示申请 陈词方需在8月29日前联络清盘人律师[3] 退市安排 - 香港联交所因未满足复牌指引决定取消上市地位 最后上市日为8月22日 8月25日正式撤销[3] - 公司股价停牌时为0 163港元/股 总市值从历史峰值3700亿港元缩水至21 5亿港元[3] - 公司明确不申请复核退市决定[4] 资产清算与市场影响 - 专家指出退市将加速破产清算 但账面资产变现率低 仅恒大物业价值较高但无法覆盖权益[4] - 退市或短期扰动中资房企境外融资及估值 但长期利于风险出清和行业净化[4] - 恒大地产集团新增10起被执行案件 执行标的合计16 4亿元 涉及多地法院[4] 公司运营状态 - 股份自2024年1月29日起停牌 并将持续至退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