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02269)

搜索文档
港股通净买入201.84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2:45
恒生指数表现 - 7月25日恒生指数下跌1 09% 报收25388 35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201 84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数据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485 50亿港元 成交净买入201 84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922 43亿港元 成交净买入114 74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563 08亿港元 成交净买入87 10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盈富基金成交额49 37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49 02亿港元 收盘下跌1 07%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40 80亿港元 净买入4 44亿港元 收盘上涨4 98%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26 25亿港元 净买入1 39亿港元 收盘下跌1 91% [1] - 快手-W净卖出5 67亿港元 收盘下跌4 86% [1] 深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盈富基金成交额24 22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23 78亿港元 收盘下跌1 07%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23 89亿港元 净买入3 38亿港元 收盘上涨4 98% [2] - 阿里巴巴-W成交额19 71亿港元 净卖出0 57亿港元 收盘下跌1 91% [2] - 药明生物净卖出1 98亿港元 收盘上涨5 53% [2]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详情 - 腾讯控股沪市成交22 47亿港元 净买入2 48亿港元 收盘下跌1 17% [2] - 小米集团-W沪市成交22 00亿港元 净买入5 47亿港元 收盘下跌1 80% [2] - 美团-W沪市成交21 60亿港元 净买入1 25亿港元 收盘下跌3 20% [2] - 中国人寿沪市成交15 78亿港元 净买入9 55亿港元 收盘上涨1 79% [2] - 恒生中国企业深市成交14 36亿港元 净买入14 35亿港元 收盘下跌1 10% [2]
港股通7月25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2:42
市场表现 - 7月25日恒生指数下跌1 09%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485 50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843 67亿港元 卖出成交641 83亿港元 合计净买入金额201 84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563 08亿港元 净买入87 10亿港元 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922 43亿港元 净买入114 74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情况 - 盈富基金成交金额最多 合计成交额73 58亿港元 净买入72 80亿港元 收盘股价下跌1 07% [1][2] - 中芯国际成交额64 69亿港元 净买入7 82亿港元 收盘股价上涨4 98% [1][2] - 阿里巴巴-W成交额45 97亿港元 净买入8236 38万港元 收盘股价下跌1 91% [1][2] - 快手-W成交额31 37亿港元 净卖出6 67亿港元 收盘股价下跌4 86% [1][2] 资金流向 - 净买入金额居首的是盈富基金72 80亿港元 其次是恒生中国企业14 35亿港元 中国人寿9 55亿港元 [1] - 净卖出金额最多的是快手-W 6 67亿港元 其次是药明生物1 98亿港元 国泰君安国际1 17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成交金额37 79亿港元 净买入7 70亿港元 收盘股价下跌1 80% [2] - 美团-W成交金额37 91亿港元 净买入3 31亿港元 收盘股价下跌3 20% [2]
药明生物近一个月首次现身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净卖出1.98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2:34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分析 - 7月25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420.49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28.31%,净买入金额110.89亿港元 [2] - 盈富基金成交额居首达73.58亿港元,中芯国际和阿里巴巴-W紧随其后,成交金额分别为64.69亿港元和45.97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和国泰君安国际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均上榜21次 [2] 个股表现 - 药明生物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港股通成交额为10.13亿港元,成交净卖出1.98亿港元,收盘上涨5.53% [2]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64.69亿港元,净买入7.82亿港元,收盘上涨4.98% [2] - 腾讯控股成交金额40.77亿港元,净买入1.20亿港元,收盘下跌1.17% [2] 其他活跃股数据 - 小米集团-W成交金额37.79亿港元,净买入7.70亿港元,收盘下跌1.80% [2] - 美团-W成交金额37.91亿港元,净买入3.31亿港元,收盘下跌3.20% [2] - 快手-W成交金额31.37亿港元,净卖出6.67亿港元,收盘下跌4.86%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1:01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盈富基金(02800)以49.37亿元成交额位居榜首,净买入额达+49.02亿元 [1][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40.80亿元,净买入+4.44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6.25亿元,净买入+1.39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22.47亿元,净买入+2.48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2.00亿元,净买入+5.47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21.60亿元,净买入+1.25亿元 [2] - 中国人寿(02628)净买入额显著,达+9.55亿元,成交额15.78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额24.22亿元,净买入+23.78亿元 [1][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23.89亿元,净买入+3.38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9.71亿元,但净卖出5680.10万元 [2] - 恒生中国企业(02828)净买入额高达+14.35亿元,成交额14.36亿元 [2] - 美团-W(03690)净买入+2.06亿元,成交额16.31亿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净买入+2.23亿元,成交额15.79亿元 [2] 活跃成交公司共性 - 盈富基金(02800)在沪港通和深港通中均占据成交额首位,合计净买入72.80亿元 [1][2] - 中芯国际(00981)在两市合计成交64.69亿元,净买入7.82亿元 [1][2] - 科技及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美团、小米)在两市成交额占比显著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201.84亿 北水大举抢筹港股ETF 全天买入盈富基金(02800)近73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10:01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25日北水成交净买入201.84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14.7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87.1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02800)获净买入49.02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02828)获净买入14.34亿港元,中国人寿(02628)获净买入9.54亿港元 [1][6] - 中芯国际(00981)获净买入7.81亿港元,小米集团-W(01810)获净买入7.7亿港元 [7][9] - 美团-W(03690)、腾讯(00700)、阿里巴巴-W(09988)分别获净买入3.3亿、1.19亿、8236万港元 [7] - 三生制药(01530)获净买入3.15亿港元 [8]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遭净卖出1.16亿港元 [9] 个股表现及市场观点 - 盈富基金(02800)买卖总额达49.37亿港元,净流入49.02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买卖总额40.80亿港元,净流入4.44亿港元 [2]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三季度市场或依然高波动,但压力因素比预期更低,行情启动时点可能更早 [6] - 美元指数有进一步下行空间,人民币升值利好港股表现 [6] - 中国人寿(02628)过去四个交易日上涨16%,被视为中国利率的替代指标,H股相较A股折让较大 [6] - 台积电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3983亿新台币,同比增长61%,创历史新高 [7] - 全球半导体增长延续乐观走势,晶圆代工龙头或开启涨价 [7] - 浦银国际表示科技板块、AI产业链相关板块业绩有望超预期 [7] - 三生制药与辉瑞就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达成许可协议,获辉瑞投资7.85亿港元 [8] 行业板块动向 - 科网股受追捧,美团、腾讯、阿里巴巴获资金净流入 [7] - 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持续,中芯国际获大额资金流入 [7] - 生物医药板块受关注,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推动股价 [8]
港股收盘(07.25) | 恒指收跌1.09%止步五连涨 半导体股午后走强 维立志博-B(09887)首挂飙涨91%
智通财经网· 2025-07-25 08:4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1.09%或278.83点,报25388.35点,全日成交额2817.7亿港元,终结五连涨 [1] - 恒生国企指数跌1.16%,恒生科技指数跌1.13%,全周累计涨幅分别为2.27%、1.83%、2.51% [1] - 资金面充裕,港股通净流入叠加外资流入积极性高,但板块轮动与政策观望情绪制约指数上行空间 [1] 蓝筹股表现 - 药明生物领涨蓝筹,涨5.53%至31.5港元,贡献恒指9.65点,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同比增长54%-56% [2] - 中芯国际涨4.98%至52.75港元,贡献恒指17.75点;农夫山泉涨3.56%至46.5港元,贡献恒指5.12点 [2] - 新东方-S跌3.36%,申洲国际跌2.94%,分别拖累恒指1.47点和2.26点 [2] 热门板块分析 半导体 - 华虹半导体涨9.09%,中芯国际涨4.98%,东吴证券看好晶圆代工行业景气向上,Q3新国补政策或进一步拔高景气 [3][4] - 中芯国际与华虹公司Q2业绩预计超指引,边际景气维持 [4] 医药 - 医药股逆市走高,康龙化成涨7.71%,昭衍新药涨7.02%,爱康医疗涨8.74% [4] - 医保局调整集采规则,不再以最低价为导向,仿制药及器械龙头有望价值重估 [5] 航空 - 东方航空涨3.69%,中国国航涨3.68%,民航局整治"内卷式"竞争,暑运需求强劲推动座收回升预期 [6][7] 光伏 - 光伏股普遍回落,新特能源跌4.67%,中信期货指出多晶硅供需压力仍存,下半年装机需求或走弱 [7][8] 热门异动股 - 维立志博-B首日上市飙升91.71%至67.1港元,核心产品为PD-L1/4-1BB双特异性抗体 [9] - 吉宏股份涨15.31%,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5%-65%,因包装业务与跨境电商业务增长 [10] - 中远海运港口涨9.31%,市场传闻其可能加入财团收购巴拿马运河等港口资产 [11] - 建滔集团涨8.29%,预计上半年纯利同比增超70%至超25.6亿港元,覆铜面板等业务增长 [12] - 灵宝黄金涨5.89%,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3.3-3.5倍至6.56-6.87亿元 [13]
药明生物_2025 年上半年初步营收_净利润同比增长 16%;关注抗体偶联药物(ADC)、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XDC)之外的新订单增长WuXi Biologics (2269.HK)_ 1H25 preliminary revenue_NP growth of +16 y_y; eyes on the new order growth beyond ADC_XDC
2025-07-25 07:15
纪要涉及的公司 药明生物(WuXi Biologics,2269.HK)[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药明生物发布2025年上半年正面盈利预警,收入同比增长约16%,有望实现全年收入同比增长12 - 15%的指引;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6%,略超市场预期,主要归因于“R”板块里程碑入账带动毛利率扩张、新释放产能利用率提高、管理费用降低等因素[1] - **投资者关注焦点** - **新订单增长**:2024财年持续经营业务隐含新订单同比增长13 - 15%,部分投资者关注除药明XDC外新订单的轻微下滑,期待看到ADC和XDC以外的新订单增长,如双特异性抗体[2] - **后期和商业项目获取**:截至2024年底,药明生物III期和商业项目持续增加,达到66个和21个,增强了未来收入的可见性和可预测性,投资者关注公司在政策不确定情况下能否继续赢得后期和商业项目及相关策略[3] - **“R”板块里程碑付款**:管理层表示近期里程碑付款达到1.4亿美元,一半在2024年下半年入账,其余在2025年上半年入账,投资者关注后续季度的里程碑付款情况[3] - **海外产能扩张**:管理层指引2025财年资本支出为60亿元人民币,重点是美国扩张和药明XDC的产能扩张(14亿元人民币),美国和新加坡站点的总预算分别可达5亿美元和20亿美元[17] - **价格目标和风险** - **价格目标**:12个月目标价为25.6港元,基于12个月远期市盈率22倍,评级为中性[18] - **上行风险**:最终立法仅影响联邦资助项目或药明生物名称被排除在拟议法案之外[18] - **下行风险**:立法情景处于较高端,排除美国或中国以外的收入;全球或中国生物技术资金降温;商业项目转出数量高于预期;来自全球竞争对手的竞争加剧[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键数据**:市值1224亿港元/156亿美元,企业价值1198亿港元/153亿美元,3个月平均每日交易量11亿港元/1.441亿美元,以及多项财务指标的预测数据,如收入、EBITDA、EPS等[5] - **评级和估值**:自2024年3月11日起给予中性评级,列出了多个财年的多项估值和比率指标,如P/E、P/B、FCF收益率等[11] - **财务报表预测**:提供了2024 - 2027财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预测数据[15] - **GS因子分析**:介绍了高盛因子分析的计算方法和含义,包括增长、财务回报、倍数和综合四个关键属性[22] - **并购排名**:在全球覆盖范围内,药明生物的并购排名为3,代表被收购的可能性较低(0 - 15%)[5] - **监管披露**:包含公司特定的监管披露信息,如高盛在过去12个月内从药明生物获得投资银行服务补偿,预计未来3个月继续寻求补偿等;以及不同地区的监管披露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27][35]
恒生指数早盘跌1.11% CRO板块延续强势
智通财经· 2025-07-25 04: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 11%至25383点 下跌28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 69% 早盘成交额达1510亿港元 [1] 医疗器械行业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明确反内卷 机构看好行业拐点机会 爱康医疗上涨7 93% 威高股份上涨4 37% [1] - 永胜医疗盈喜后涨幅超27% 销售订单增加带动收入上升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加超50% [2] - 归创通桥上涨2 6% 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增长66 9% 公司积极拥抱集采并布局海外市场 [6] CRO及创新药行业 - CRO概念股延续涨势 创新药政策有望持续发力 康龙化成上涨8 4% 昭衍新药上涨5 7% 药明生物上涨4 5% [2] 消费品行业 - 农夫山泉上涨3 56% 创三年半新高 机构预计公司上半年收入增长高于市场预期 [3] 物流及港口行业 - 中远海运港口上涨超4% 中远海运集团拟加入收购长和港口资产 [5] 锂矿行业 - 锂矿供给端扰动消息频出 天齐锂业上涨3 6% [7] 免税行业 - 中国中免回落逾6% 海南免税细则待公布 机构称封关运作对离岛免税业务影响呈两面性 [7] 科技行业 - 千循科技再跌超3% 较前高回撤23% 余伟文近期提及避免稳定币过度炒作 [8] 包装印刷行业 - 吉宏股份上涨16% 两大主要业务表现亮眼 预计上半年纯利增长最多65% [4]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二场,生物医药ETF(159859)实时成交额居同标的第一,医疗设备ETF(159873)换手率超8%,创新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03:04
医药板块市场表现 - 医药板块早盘走强,生物医药ETF(159859)换手率超3.5%,成交额超1.11亿元居同标的首位,成分股康龙化成、健帆生物、泰格医药涨幅居前 [1] - 生物医药ETF(159859)紧密跟踪国证生物医药指数,覆盖A股创新药、CXO、疫苗、血制品多个方向,是同标的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产品 [1] - 医疗设备ETF(159873)涨0.82%,换手率超8.1%,成分股康泰医学涨停,天智航-U、南微医学、安杰思等多股跟涨 [1]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涨0.79%,换手率超1.8%,溢折率0.16%,盘中现溢价交易,成分股康龙化成、博腾股份、药明生物等涨幅居前 [1] 创新药ETF产品特点 - 创新药ETF天弘(517380)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横跨沪深港三地的创新药ETF,唯一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的ETF产品,覆盖A股+港股、创新药+CXO [2] - 恒生沪深港创新药50指数前十大成分股累计权重近60%,包含信达生物、百济神州、药明生物等A股稀缺优质标的 [2] 行业政策与事件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10余家医疗机构、医药企业、医药类投资公司和新闻媒体单位代表参与讨论医药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应用、投资等情况 [2] -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就蚊媒传播疾病基孔肯雅热发出警报,提醒各国做好应对准备,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 [2] 机构观点 - 建议关注具有丰富研发管线的创新药企业,以及在创新药研发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管线布局的企业 [3] - 建议布局创新药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创新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推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3] - 从长期投资视角来看,创新药板块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当前是把握估值修复机会的关键时期 [3] - 建议重点关注在集采中持续中选、具备质量与成本双重优势的仿制药及器械龙头,以及研发管线丰富、核心产品已进入医保或有望纳入创新药目录的创新药企 [3]
港股CXO概念股盘初走高,康龙化成涨超10%,恒生医疗ETF(513060)放量涨近2%!
新浪财经· 2025-07-25 02:45
港股市场表现 - 隔夜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中概指数跌1.54% [1]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 恒指跌0.53% 国指跌0.45% 恒生科技指数跌0.51% [1] - 港股CXO概念股盘初走高 康龙化成涨超10% 昭衍新药涨超6% 药明生物涨超4% [1] - 医疗器械板块持续走高 正川股份 康泰医学涨停 南微医学涨超10% [1] - 恒生医疗ETF(513060)涨近2% 成交额近8亿元 换手率近10% [1] CXO行业分析 - CXO龙头业绩率先企稳 行业增速拐点有望到来 [2] - 全球TOP30大药企研发投入平稳增长 带动CXO龙头业绩企稳 [2] - GLP-1多肽 小分子减肥药赛道高度景气 客户订单充足 [2] - 中国双抗 ADC出海交易火热 CRO/CDMO订单饱满 [2] - 中美关税博弈缓和 国际局势有望改善 [2] - 2025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投融资回暖 [2] 医疗设备与新技术 - 设备板块业绩有望迎来拐点 重点关注弹性 [3] - 高值耗材集采影响出清 关注基本面好转个股 [3] - IVD企业业绩短期承压 关注出海进展 [3] - AI+医疗 脑机接口等新技术领域政策利好 商业化加速 [3] - 恒生医疗ETF(513060)覆盖港股医疗全产业链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59% [3] 信用债ETF - 信用债ETF博时(159396)久期短 静态收益高 波动率低 [4] - 产品纳入通用质押式回购 可增厚收益 拓宽融资渠道 [4] - 流动性强(T+0交易) 分散个券风险 适配防御性配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