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02238)

搜索文档
破“芯”局 筑“ESG”基 新质生产力赋能汽车产业加速跑 头部车企热议创新与出海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8:50
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核心观点 -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聚焦汽车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2][3] - 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分别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1280万辆,实现1000倍增长 [3] 行业发展现状 - 重庆正全力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在重庆挂牌成立首家一级央企总部 [3] - 2024年MSCI评估的758家中国公司中,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评级领先且进步显著 [4][5] - A股23家汽车制造企业中已有18家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占比达78% [5] 技术创新路径 - 必须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突破车规级芯片、高安全固态电池、车用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 [4] - 广汽集团完成全固态电池400Wh/kg化学体系开发,力争2026年实现整车搭载 [7] - 乘用车氨发动机实现90%以上氨燃料替代率,即将在全球头部车企车型上搭载 [7] 企业实践案例 - 长安汽车深蓝L06车型将搭载全球首款3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并标配激光雷达 [7] - 江汽集团与华为共建"尊界超级工厂",AI视觉检测精度达0.2mm [7] - 赛力斯采用"厂中厂"集聚模式,核心供应链响应时间缩短至20分钟内 [7] 全球化战略布局 - 深蓝汽车已进入全球66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月销目标直指万台 [8] - 建议制定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总体战略,通过技术、资本、供应链合作共建海外产业园 [8] - 呼吁强化属地运营,提升中国汽车国际形象 [8] 产业协同生态 - 共建汽车产业经济信息研究平台,提供市场研判、政策解读和趋势预测 [9] - 成立汽车行业舆情治理办公室,强化"中国智造"正面叙事 [9] - 评选25家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优秀案例,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9] 竞争力评价 - 全球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欧盟、日本、美国、中国、韩国 [10] - 中国在发展环境维度位居全球首位,经济发展维度展现强劲实力 [10] - 建议强化技术创新供给、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出海服务支撑体系 [10]
广汽集团吴坚:以科技创新赋能汽车产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1 09:52
公司战略与创新体系 - 公司以市场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双轮驱动制定新能源技术发展规划 打造电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和共享化新四化标杆技术 [3] - 构建大V字研发体系 形成从技术创新(0-1)到平台化延展(1-10)再到产品落地(10-∞)的完整产业链条 [4] - 广泛结盟科技企业 高校智库与供应商构建全球创新生态圈 包括孵化石墨烯电池技术企业 与科大讯飞共创星河智联 基于飞行汽车成果孵化高域科技 [4] 人才管理与科研成果 - 实施328核心技术人才工程 打造30名领军人才 200名精英人才及800名骨干人才组成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 [5] - 由首席科学家领衔攻关技术山头 已完成300余项科研课题并成功转化450余项科研成果 [5] 智能化技术突破 - 基于EEA3.0电子电气架构高度整合智能座舱与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支持L3有条件自动驾驶和L4高度自动驾驶 [6] - 采用车路云一体化设计 结合数字云和三个核心计算集群 具备软件定义与整车高效OTA特性 [6][7] - 自主研发大模型与讯飞星火 DeepSeek等行业大模型融合 提升多模态交互与情感化服务四大能力 [7] - 作为国家首批L3上路许可企业 实现城市领航辅助NDA全国覆盖 L4自动驾驶已在多城市开展常态化示范运营 [7] 低碳化技术路径 - 将环保创新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 通过碳中和技术构建全新动力系统 [8] - 氢燃料电池及氢发动机系统完成示范运行 自主研发140kW氢燃料电池电堆实现大功率技术突破 [8] - 海绵硅负极电池实现量产 新一代电芯完成400Wh/kg电池研发 目标2026年上车搭载 [8] - 电动转向 动力协同控制系统 电磁主动悬架及智能越野功能等底盘技术将逐步应用于新产品 [8] 新兴领域拓展 - 多旋翼与复合翼飞行汽车均已实现首飞并获取特许飞行证 2025年7月24日GOVY AirCab首台样机成功交付 [9] - 人形机器人4月12日实现全场景动态演示 第二代轮足式人形机器人正推进产业化应用 [9] - 下一代动力电池将提升飞行汽车续航 车规级3588芯片可低成本支持立体出行和银发经济 [9]



金十图示:2025年08月01日(周五)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8-01 03:09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市值排名 - 比亚迪以1386.3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单日涨幅1.94% [3] - 法拉利市值807.77亿美元,单日下跌100.96亿美元 [3] - 宝马汽车市值591.64亿美元,单日下跌4.23亿美元 [3] - 梅赛德斯奔驰市值550.7亿美元,单日下跌14.18亿美元 [3] - 大众汽车市值531.8亿美元,单日下跌8.54亿美元 [4] - 通用汽车市值507.84亿美元,单日上涨11.71亿美元 [4] - 保时捷市值456.54亿美元,单日上涨6.26亿美元 [4]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2.77亿美元,单日微跌0.36亿美元 [4] 市值变动 - 福特汽车市值440.2亿美元,单日涨幅7.95% [4] - 本田汽车市值429.6亿美元,单日下跌8.41亿美元 [4] - 现代汽车市值357.12亿美元,单日大幅下跌28.71亿美元 [4] - 赛力斯市值290.78亿美元,单日上涨3.19亿美元 [4] - 起亚汽车市值290.11亿美元,单日上涨2.25亿美元 [4] - 塔塔汽车市值280.05亿美元,单日下跌1.04亿美元 [4] - 上汽集团市值277.02亿美元,单日上涨1.13亿美元 [4] 其他车企表现 - 理想汽车市值266.21亿美元,单日下跌3.56亿美元 [4] - 吉利汽车市值228.42亿美元,单日上涨1.29亿美元 [4] - 长城汽车市值225.64亿美元,单日微涨0.63亿美元 [4] - 日本铃木汽车市值216.8亿美元,单日上涨3.58亿美元 [4] - 小鹏汽车市值173.69亿美元,单日上涨1.72亿美元 [5] - 蔚来汽车市值102.15亿美元,单日大幅上涨7.55亿美元 [5] - 日产汽车市值76.24亿美元,单日上涨1.76亿美元 [5] 区域性表现 - 印度车企玛鲁蒂铃木市值452.77亿美元,表现稳定 [4] - 中国车企比亚迪、吉利、长城等均呈现上涨趋势 [3][4] - 美国车企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市值均上涨 [4] - 欧洲车企大众、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市值普遍下跌 [3][4] 新兴车企 - Rivian市值154.17亿美元,单日下跌1.92亿美元 [5] - VinFast Auto市值79.99亿美元,单日微跌0.23亿美元 [5] - Leapmotor市值87.59亿美元,单日下跌2.61亿美元 [5]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31日(周四)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变化
快讯· 2025-07-31 03:08
全球汽车制造商市值排名 - 小米汽车以1812.78亿美元市值位列榜首[3] - 比亚迪以1346.63亿美元市值位居第二 较前日下跌41.08亿美元[3] - 法拉利以907.83亿美元位列第三 单股市值高达498.79美元[3] 传统车企市值表现 - 宝马汽车市值596.76亿美元 单日下跌11.87亿美元[3] - 梅赛德斯奔驰市值565.72亿美元 单日跌幅达20.03亿美元[3] - 大众汽车市值542.15亿美元 单股价值107.01美元[4] 美系车企市值变动 - 通用汽车市值496.13亿美元 单股52.11美元[4] - 福特汽车市值432.25亿美元 单日下跌8.37亿美元[4] - Rivian市值156.09亿美元 单日微跌0.36亿美元[5] 亚洲车企市值情况 - 玛鲁蒂铃木市值452.59亿美元 单日上涨5.32亿美元[4] - 本田汽车市值434.31亿美元 单日下跌12.83亿美元[4] - 现代汽车集团旗下双品牌合计市值550.55亿美元(现代357.12亿+起亚294.17亿)[4] 中国车企市值分布 - 上汽集团市值277.06亿美元 单日下跌4.02亿美元[4] - 吉利汽车市值228.94亿美元 单日下跌6.69亿美元[4] - 长城汽车市值227.73亿美元 单日下跌3.44亿美元[4] 新能源汽车厂商表现 - 理想汽车市值299.04亿美元 单日下跌10.53亿美元[4] - 赛力斯市值290.34亿美元 单日下跌2.16亿美元[4] - 蔚来汽车市值104.39亿美元 单日下跌4.63亿美元[5] 特色汽车品牌市值 - 保时捷市值466.73亿美元 单日上涨7.76亿美元[4] - 斯特兰蒂斯市值263.96亿美元 单日下跌17亿美元[4] - 雷诺市值109.44亿美元 单日下跌3.36亿美元[5]
从80万台智启新篇章:传祺MPV家族的「专家进化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3:41
2025年中国MPV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MPV累计零售量达50.9万辆,同比增长5.9%,6月零售销量9.7万辆,同比增长14.3%,市场呈现回暖但竞争加剧[1] - 市场格局分化,传统豪强与新能源新贵并存,行业进入深度洗牌阶段[1] 广汽传祺MPV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MPV家族第80万台量产车下线,成为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中国品牌[2] - 2024年11月累计销量超70万辆,刷新中国品牌MPV销量纪录,2025年M8家族45万台下线成就"中国豪华MPV第一车"[8] - 2022年4月初代M8单月销量首次超越别克GL8,终结外资车型20年销冠统治[7]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精准切入20-30万元价格带空白市场,初代M8上市首年打开局面,次年销量增长近2倍,第三年突破8万辆[7] - 构建10-40万元全价格带产品矩阵:M6PRO(10万级)、M8大师(25万级)、M8宗师(30万级)、E9/E8新能源系列[11] - E8系列开创"插混家用MPV"新品类,5.2㎡魔术空间实现家庭场景无缝切换[11] 技术创新与制造能力 - 投入超500亿元研发,拥有5000+研发团队及四大工艺全栈自研能力,实现发动机/电机/电池自主生产[12] - 冲压车间实现棱线圆角半径0mm突破,焊装5000+焊点AI监控,涂装抗刮性提升50%[12] - 首创3.2米超长侧气帘+后风窗气囊,构建360°环抱式气囊矩阵[9] 品质验证体系 - "五高一山一尘"验证体系覆盖12大项目2500+子项测试,800万公里等效测试覆盖70种极端路况[14] - 车身强度超同级17%,连续八年J.D. Power新车质量冠军,M8以152分登顶2024中型MPV质量榜首[14] - 2025年上半年保值率榜单中,M8获自主MPV三年保值率第一,E8获插混MPV一年保值率第一[14] 智能化升级 - 向往M8鸿蒙座舱版搭载华为鸿蒙系统,实现手机-车机无缝流转,补贴后价格29.99万元[19] - 集成24点全身SPA按摩和7区270度环抱加热系统,10分钟提升皮肤温度2℃[19] - 宁德时代骁遥电池配备10层安全防护,电芯失效率控制在十亿分之一以下[20] 生态合作模式 - 联合华为/宁德时代构建i-GTEC 3.0技术平台,实现从功能叠加到系统级融合的技术护城河[16][17] - "双旗舰"矩阵(鸿蒙座舱版+乾崑系列)以32.99万起售价实现"百万级体验平权"[21]
广汽集团世界500强排名滑落71位,董事长冯兴亚反思:我们对客户把握不精准!
新浪证券· 2025-07-30 10:49
中国130家企业入选《财富》500强 - 中国上榜企业中有68家企业排名下降,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汽车及能源领域 [1] 广汽集团业绩表现 - 2024年广汽集团实现销量200.31万辆,同比减少20.04% [1] - 2024年广汽集团实现营收1067.98亿元,同比减少17.05% [1]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减少81.4% [1]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为755,300辆,同比下降12.48% [1] - 2025年6月汽车销量为150,075辆,同比下降8.22% [1] 广汽集团各品牌表现 - 广汽本田6月销量为30,017辆,同比下滑12.61% [1] - 广汽传祺6月销量为28,832辆,同比下滑12.05% [1] - 广汽埃安6月销量为19,886辆,同比下滑22.60% [1] - 广汽丰田6月销量为71,072辆,同比增长1.43% [1] 广汽集团战略反思 - 公司承认对客户里程焦虑把握不够精准 [2] - 公司认为增程和插电技术是过渡路线,但未抓住其高速发展机遇 [2]
广东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已达1.1万亿元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09:31
广东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现状 - 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达1.1万亿元(2024年)[1][14] -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超1200万千瓦(全国首位)[13] - 在运核电装机容量全国第一[13] - 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4000亿元(2024年)[21] - 新型储能电站装机规模达350万千瓦(同比增长114%)[22] - 汽车产业营业收入超1.28万亿元(2024年)[16][17] 产业体系与企业培育 - 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0家[9] - 培育新能源领域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及省级近30家[15] - 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约占全国1/10[23] - 新增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及省级490家[24] - 培育80家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规范企业[25] 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 - 绿色建筑总面积超10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比例超95%)[11] - 建成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10] - 完成千万吨级海上CCUS集群规划及投产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项目(恩平15-1油田)[27][28] - 形成海上风电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条[12] 重点企业布局 - 新能源汽车领域涵盖比亚迪、广汽集团、小鹏汽车等整车企业[17][18] - 动力电池及材料企业包括亿纬锂能、欣旺达、贝特瑞、天赐材料[18] - 电驱动系统企业含弗迪动力、汇川技术、英搏尔[19] - 智能化企业涉及华为、大疆卓驭、小马智行、文远知行[19] 未来发展规划 - 培育若干千亿级未来绿色低碳产业集群[33][34] - 创建绿色低碳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及技术交易中心[36][37] - 建设零碳园区并开展"绿电直供""以绿制绿"试点[42][43][44] - 推动建立粤港澳绿色金融共同市场及国家级绿色期货交易所[50][56] - 完善碳市场、碳普惠和绿电绿证协同交易机制[59] - 加快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碳足迹认证试点建设[66][67]
【乘联会论坛】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汽车企业述评
乘联分会· 2025-07-30 09:06
世界500强榜单总体情况 - 沃尔玛以2024年度6809.85亿美元营业收入连续12年占据榜首,同比增长5.07% [1] - 2025年世界500强入围门槛为322.49亿美元,较2024年提高0.53%,增幅显著低于去年的3.74% [1] - 中国上榜企业130家,比上一年减少3家,为2019年以来最低;美国上榜138家,中国连续两年少于美国 [1] 汽车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世界500强"车辆与零部件业"子榜单企业35家,比2024年减少2家(均为日本企业:斯巴鲁和爱信) [1] - 27家整车企业中17家位次下降,占比超一半;中国车企比亚迪、吉利、奇瑞分别上升52位、30位、152位,而5家国有车企集团位次均下降 [5] - 27家企业2024年利润总和比2023年少569亿美元,行业整体经营压力加大;雇员人数(剔除比亚迪)减少9.8万人,反映生产布局调整 [6] 大众集团与丰田汽车对比 - 大众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903.7万辆(下降3.5%),营业收入3247亿欧元(增长0.7%),利润190.6亿欧元(下降15.4%);中国销量下降9.5%至292.81万辆 [7] - 丰田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1082.2万辆(下降3.7%),中国销量177.6万辆(下降6.9%);建立ONE R&D研发体制加速本土化响应 [8][9] - 两家公司均延长中国合资期限并加强电动化布局,大众将MEB工厂落地中国,丰田设立雷克萨斯新能源独资公司 [7][9][13] 中国汽车市场结构性变化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占全球主要增量 [9] - 内资企业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外资企业普遍负增长;铃木、三菱等已退出中国合资业务 [10][13] - 跨国车企加速产能调整:现代起亚转让工厂,通用汽车通过上汽通用业务重塑实现连续三季度盈利 [13][14] 外部环境与行业挑战 - 美国"解放日"关税行动对日韩欧车企施压,2024年美国进口汽车近600万辆 [15] - 通用汽车在华投资亏损44.1亿美元,主要因第四季度计提减值准备;美国分析师呼吁传统车企削减内燃机业务成本 [14]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
智通财经· 2025-07-30 06:00
汽车股市场表现 - 理想汽车-W股价下跌12.34%至105.1港元 [1] - 小鹏汽车-W股价下跌5.34%至70.85港元 [1] - 广汽集团股价下跌2.65%至3.31港元 [1] - 长城汽车股价下跌2.06%至13.3港元 [1] 乘用车市场数据 - 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97.8万辆同比增长11%环比下滑12% [1] - 7月预计狭义乘用车零售185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下滑11.2% [1] - 新能源零售预计101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4.6% [1] 行业分析观点 - 汽车整车行业财务健康水平较好但需关注竞争加剧导致的盈利压力 [1] - 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以维护行业竞争环境 [1] - 看好智驾升级产业周期下的强智驾整车机会 [1] - 看好受合资降价影响份额超跌的龙头整车 [1] - 看好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的结构性机会 [1]
港股异动 | 汽车股午后跌幅扩大 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或环比下滑逾11%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5:58
股价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股价下跌12.34%至105.1港元 [1] - 小鹏汽车-W(09868)股价下跌5.34%至70.85港元 [1] - 广汽集团(02238)股价下跌2.65%至3.31港元 [1] - 长城汽车(02333)股价下跌2.06%至13.3港元 [1] 行业销售数据 - 2025年7月1-20日全国乘用车零售约97.8万辆,同比增长11%但环比下滑12% [1] - 预计7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量约185万辆,同比增长7.6%但环比下滑11.2% [1] - 新能源零售预计达101万辆,渗透率提升至54.6% [1] 行业分析观点 - 汽车整车行业当前财务健康水平较好但需关注竞争加剧和价格下降导致的盈利压力 [1] - 行业多方发声反对内卷式竞争以维护行业竞争环境 [1] - 看好强智驾整车的阿尔法机会、受合资降价影响份额超跌的龙头整车以及新能源出口高增速整车 [1]